A. 越南菜,什麼口味
越南的口味是酸甜為主,魚露是越菜的靈魂,城市吃的比較淡,農村吃的很咸(因為以前窮,只有咸才下飯,菜少也能吃)。 越南人做菜都有定式的,我們的中餐就哪點東西可以作出千變萬化來,只要好吃就行,越南不行,哪些是用來做湯的,哪些是用來炒的;什麼魚只能燒,什麼魚只能煮;紅燒肉一定要用胡椒燒的;豬肚只能用胡椒煮湯吃爐再加木耳菜的;鴨子只能煮粥的;燒雞一定要燒香茅的;牛肉羊肉一般用來吃爐的,如果要燒,就只能放很多咖喱和糖,再帶一點湯用來蘸麵包吃的;吃羊肉爐就要配芥菜和韭菜,吃魚爐就要配那三種叫不出名字的東西;吃魚丸爐就要放苦瓜的;粥只有三種,雞,鴨,還有就是豬小腸、豬肝加肉片。夾麵包一定要放烤乳豬、生黃瓜、和其它一些東西;辣椒一定不能放到菜里,只能放在魚露或醬油里蘸著吃;還有,在外面吃個飯,每個人面前都放滿了蘸料,不同的菜要蘸不同的料。 越南人喜歡吃生的,現在的蔬菜農葯這么多,這樣吃很可怕的,生菜、黃瓜和西紅柿是生吃的,還有各種香菜和豆芽基本就在湯里泡一下吃,越南人喜歡吃各種香菜可能源自法國,這些香菜就是一些香草,比如羅勒,也就是台灣人喜歡用來燒魚的九層塔,迷迭香,法國餐里用這種香味比較多,紫蘇葉,包著烤肉吃,還有薄荷葉、茴香葉、檸檬草,這些香草在國內才剛引種不久,只有在盆栽花卉市場才有賣,而在越南菜市場一塊錢兩斤。 檸檬也是越南餐里必備的,大概2塊一公斤。 越南人飯量很小,吃的少,所以在越南極少看到胖子,他們有的一塊餅干可以分20幾口吃下,有時幾個人可以就著一條比巴掌還小的干魚喝掉半箱啤酒。
B. 越南菜的菜品特色
越南春卷是著名麵食,可以用來包裹各種餡料。用油炸過色澤金黃,入口極其鬆脆,沾上魚露,絕對是極品。
吃下去滿口薄荷的香氣,只一口就足以降服味蕾!
吃越南菜,春卷是必殺之物,因為這是一款地道的越南民間小食。上菜時都是三件一套:一小碟、一小盤、一小籃。碟里是蘸 料:檸檬汁和魚露,夾雜著切成細如發絲般的紅、白蘿卜絲。
小盤中裝的是炸的金黃酥脆的春卷,皮是很薄的越南米紙,餡是用粉絲、木耳和雞肉等做成的;另外還有一種是香芋絲和麻蝦做成的。小籃子里裝的是生菜葉和薄荷葉。
吃的時候要把春卷放在生菜葉里,再放上一兩片薄荷葉,捲起來之後蘸上檸檬魚露調料吃。 蔗蝦是典型的越南菜,是把去了殼的鮮蝦肉,剁碎,打成蝦膠後,裹在甘蔗枝上置於鍋里油炸而成。外皮金黃酥脆,還粘著星星點點的麵包糠,蝦肉由於吸收了甘蔗的清甜,既香,又鮮、嫩、甜。吃的時候,要蘸著一碟辣椒梅子醬。
越南菜非常講究陰陽調和,如是油炸之物,必然配上醬料或者清冷盤蔬中和,起到敗火和平衡味覺之效果。這里搭配的梅子醬,酸中帶甜,甜中有辣,和外酥里嫩的蝦肉配起來,非常香口,是一種無比曼妙的綜合味覺享受。吃這道甘蔗蝦的最大秘訣就在於最後甘蔗汁的那點清甜。 與西式沙律常用沙律醬不同,越式沙律多用香茅、金不換、薄荷加上酸辣汁來調味增香。滿滿一盤的大頭蝦被碼得整整齊齊,新鮮欲滴的樣子誘惑著你,不過,先別急,盤底里一點不漏地吸收了大頭蝦蝦汁和蝦膏的青瓜和番茄,才是你首先攻陷的對象,清爽的口感、和味的酸辣正好給你打開食慾的大門,一發而不可收,越南人愛吃的大頭蝦肉質鮮甜,蝦頭的膏特別豐腴酥香,記得多啜幾口。
越式蝦沙律 沙律軟殼蟹在越南菜中是很普通的材料,以蔬菜為主的沙律可以平衡炸軟殼蟹的濃味,味道清淡無比。
C. 越南人晚餐喜歡吃哪些美食
首先,越南氣候較熱,所以越南菜以清淡為主,注重的是肉少菜多,揉合了中國、泰國、馬來西
亞、法國等國的飲食文化,口味相當獨特。與其它東南亞料理相比,越南菜口味更顯得清爽順口;
與中餐相比,越南菜又多了抹異國口味;與西餐相比,越南菜更善於使用各種香料
各種香料
關於越南人的口味的話,這里的人口味雖然比較清淡但是算是偏愛酸辣的。這里的酸辣菜不吃不知
道要是吃起來的話保證會特別的開胃。這里的春卷、甘蔗蝦可是越南的特色菜,來到越南的朋友可
不能錯過了啊。
炸春卷和甘蔗蝦
接著,越南的主食的話其實跟我國南方人差不多,都是以米飯為主,這里的糯米粘滑可口,利用這
些美味的糯米和大米,越南人就可以製成很多美味的食物。但是雖然米飯是主要的食物但是這里也
是也有麵食的,比如包子湯包豆沙包等。所以在這里可以不管怎樣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
糯米團子
越南人對於海鮮有一種特別的偏愛。比如魚蝦蟹海參等,另外瘦豬肉和狗肉也是他們喜愛的食物。
另外蔬菜的話他們喜歡西紅柿和黃瓜等,雖然是常見的食材,但是他們卻能用這些普通是食材做成
不普通的食物。越南人烹飪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調味品,這裡面咖喱粉和豆醬辣椒粉等是越南人喜歡
的調味品。
越南海鮮
在越南,有一種獨特的調味料叫做魚露,這可是越南菜必不可少的秘訣。雖然是配料,但是卻是集
中了魚的精華,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雖然魚露沒有突出的外邊,但是當你把食物配上魚露這種配
料的時候,你便會發現普通是食物也會變的鮮美無比。不管多麼濃膩的食物,只要放上一點點的魚
露便會可口清新很多。越南菜里的魚露都是調制過的哦!據說越南女性個個都有苗條身材的秘密武
器就是魚露,魚露對於女性可是一種非常好的食材!
調制好的魚露
在越南,這里的人一般不會飲用烈性的酒品,反而很喜歡中國的茶水和西方的咖啡。越南的咖啡在
咖啡的領域內也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呢。 越南的飲食文化里, 有著幾個同我們國家飲食用筷子差不多
的禁忌,首先在這里不能夠在吃飯的時候敲筷子,也不能交叉筷子,更不能在吃飯的時候將筷子插
到碗中。 越南的美食,會讓你吃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D. 越南河口的美食有哪些
可以,不過最好賣小吃。而且可以做適當改良。
比起正餐來,越南小吃的名氣要大得多。最有名的當數「越南小卷粉」。在昆明,越南小卷粉一直有很高的人氣,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成為與米線、米粉、面條等相提並論的小吃之一。除此之外,越南比較的小吃還包括雞粉、螺螄粉、河粉、春卷等等。
傳到中國的「越南小卷粉」已經和越南正宗的小卷粉有了較大的不同,針對中國人的口味進行了不少改進,因此才受到國人的歡迎。相比之下,越南人自己吃的小卷粉口味就要稍差一些。與中國人的做法不同,地道的越南小卷粉裡面通常不包餡。少數有包餡的,一般也不會包肉餡,只是放入一些類似冬菜一樣的鹹菜和花生芝麻等以調節口味。然而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蘸水的配製。國內大家通常都用醬油為主料調配蘸水,而越南人的蘸水一般以魚露為主料,稀釋後加入芫荽、碎辣椒等調味料,味道要淡很多。最為特別的是,他們喜歡在蘸水裡面加入一些西式火腿塊,似乎是為了增加營養,也算是對小卷粉中沒有肉餡的一種補償。很多小吃店都自己製作小卷粉,現做現賣,比起統一進貨,這種稍顯原始的手工製作可以保證食品的新鮮。這也讓我了解了卷粉的製作工藝,在飽口福的同時長了見識。
河內最有名的小吃就是各種米粉,其中又以雞粉和螺螄粉為最。但是當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狹窄的老街,品嘗過地道的河內米粉之後,所有人都大呼上當。在我看來,河內的米粉之所以會被中國遊客評價為「難吃死了」,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口味濃淡的巨大差別。本來米粉的湯味道就很淡,甚至可以吃出米粉本身的酸味。而裡面添加的雞塊或者螺螄也沒有任何的味道,基本上就是在光水裡煮熟後放進去的。那些螺螄除了給一碗米粉增添了腥味外,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在口味偏重的中國人看來,這種東西當然就無比難吃了。
雖然總體來說,越南的飲食比較不符合國人的口味。但在越南,卻有兩樣東西堪稱美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樣是越式漢堡包。這是我給越南人(尤其在中南部)常吃的一種早餐起的名字。因為他們自己對這種早餐也沒有一個專用的名稱,只是籠統地稱其為「麵包」。而麵包這個詞並不能反映這種食品的特徵。越式漢堡包的主體是法國人帶到越南來的法式麵包,通常呈梭形,外殼脆硬,內心柔軟。用來做越式漢堡包的麵包一般長20到30厘米。要吃的時候,將麵包中部沿縱向切開一個口子,放入雞蛋、肉醬、肉鬆或者肉片(有多種可供選擇)、以及切成小片的黃瓜、西紅柿、青菜等素菜,再加入各種調料(很多我不認識),總之大概要往裡面加十來種東西,然後再把口子合上,一個越式漢堡包就做成了。與西方的漢堡相比,越式漢堡包里夾入的東西要復雜很多,口味也更符合東方人的習慣,蔬菜的含量要多一些,油膩的程度則要弱很多,作為日常早餐,比西方的漢堡包更加營養健康。
還有一樣就是越南的咖啡。在法國人的影響下,越南人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越南的咖啡就像中國的茶一樣,是一種大眾化的全民飲品。咖啡館遍布城鄉,就如同古代中國的茶館一樣普遍。即便在偏僻落後的小城鎮,也可以輕易找到咖啡館的身影。咖啡館是越南人重要的社交場所。其中大部分裝修簡陋,布局簡單,看起來和小吃店沒有什麼區別。與此相應,越南的咖啡價格極其低廉,簡直便宜到中國人難易想像的程度。在咖啡廳里喝一杯用咖啡豆現場製作的蒸餾咖啡,竟然只需要三到五元人民幣。這種價格的低廉不只是絕對意義上的,也是相對意義上的。我大概計算了一下,越南餐館中菜餚的價格大概是中國同類菜餚的1/2到1/3,但是在越南咖啡的價格只相當於國內同類咖啡的1/10到1/20,由此可見其中差異的巨大。低廉的價格並不意味著低劣的質量。我們在越南五六個城市的小咖啡館里喝過咖啡,每一家都是現場製作,口味絕對不遜色於國內咖啡廳里動輒數十元一杯的咖啡。如果以國內常見的「上島咖啡」作為參照,那麼大概越南80%的小咖啡館做的咖啡都要比上島做的更出色。在越南的時間里,雖然沒什麼好吃的飯菜,但是每天都可以喝到上等的咖啡,而且喝得坦然,喝得舒心,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E. 東南亞的風土人情
衣食住行
感覺東南亞的輪廓
●方位: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包括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等國。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島上有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7國。馬來西亞則由中南半島南部的馬來半島南部(慣稱「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慣稱「東馬」)組成。
●衣著:東南亞國家常年氣溫在25℃-30℃,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很小,許多地區一年只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11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6月至10月為雨季。一般來說,旱季(即現在)是適合的旅遊季節,出行以輕便的夏裝為主。
短褲、能鍈水的耐用拖鞋、泳裝,是出海當天的必要配備。另外,帶一件白色、長袖、透氣的衣服會非常有用,一來在室內、車內的空調溫度低時可防寒,二來有利於阻擋當地強烈陽光的紫外線。
各大旅行社建議,遊客要自備防曬油、遮陽傘或太陽眼鏡以及防止蚊蟲叮咬、中暑、水土不服的葯物。攜帶好穿平底舒適的鞋子,以防在爬上爬下、走遠路的時候磨傷腳。
●飲食:口味偏酸辣,生冷食物較多,用餐時的茶、冰水是免費的,但飲料、酒水等費用另收。注意飲食衛生,最好自帶防止腸胃不適的葯品。
●住宿:出於環保因素,東南亞的酒店一般不設牙膏、牙刷、拖鞋等個人生活用品,需要遊客自備。酒店一般配備游泳池,供免費享用。
●行走:與我國截然相反,所有行人和機動車都應遵循左側通行的規則。與之相應的是:車是右舵,客人從左邊門上車。自己開車時,遇前方有人穿行,盡量不要按喇叭。
出入境時,自己行李自己拿,不要幫別人拿行李。由泰國前往馬來西亞、新加坡或香港時,需搭乘國際航班,國際機場的出關處不設置行李票檢查手續,所以遊人在托運的行李中不要夾帶現金和貴重物品。
●關於錢:每人可攜帶不超過美元5000元或等額外匯及人民幣20000元出境。人民幣、港幣、美元在銀行、酒店或與導游都可兌換外幣,具體匯率須以當時兌率而定。在新、馬、泰,人民幣可以在部分地方使用。
東南亞地區和國家屬於小費國家,參團遊客每人每天要准備20元人民幣作為司機導游的小費。對給自己提供了服務的酒店裡的行李生、房間清潔工、衛生間、保潔員以及導游、司機等,都應給予一定的獎賞。一般每人每天兩美元左右;在泰國,服務生提行李或房間送開水均要給20泰銖的小費。新加坡、馬來西亞則無此習慣。
●通訊:可參考中國移動國際漫遊資費。接收簡訊息免費。
越南傳統節日與民俗
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越 南 風 味 小 吃
河內的螺螄粉:清晨,在河內的街頭,常可遇到賣螺螄粉的攤檔。這種圓粉條略細於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使用優質大米,粉質細膩柔韌,白凈透明,吃起來很爽口。螺螄是現挑現吃,用竹針挑出放在粉中,然後加上螺螄湯、辣椒和其他調味品,味道鮮美。
河內的雞粉:雞粉用料講究,除雞絲外,還配有肉絲、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菜絲。蛋絲製作獨特,攤成薄薄的片,切成細細的絲,不粘不連,撒在粉上與紅的肉絲、白的雞絲相輝映,格外撩人食慾。
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一定要用黃牛肉,將一大塊精黃牛肉加上各種佐料後下鍋煮熟,然後切成薄薄的小塊,將米粉在開水鍋中燙後,加入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蝦餅: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人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在河內西湖邊上有一家餐廳,其製作的蝦餅有較高的聲譽。
肉棕: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一般的越南人家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上。在農村,每當節日特別是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棕。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入石臼中舂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上裹成粽粑狀,放人鍋中煮熟。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熱,蘸以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不油膩,吃後口齒留香。
越式灌腸: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用豬紅調以瘦肉末和各種香菜,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炸春卷:這是最受越南人歡迎的一道菜,近年來國內不少餐館引進,但做法和吃法均不及越南的地道。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入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綠豆糕:也是值得品嘗的風味食品。上等的越南綠豆糕出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洋(地名),且以金龍牌為最佳。越南的綠豆糕選用上等綠豆,磨成十分細膩的粉末,再配以精白糖和油脂,吃起來酥軟香甜。海洋綠豆糕包裝精美,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牛肉火鍋:這種火鍋最大的特點是鍋底用酸醋來做,將切成薄片的精黃牛肉放人翻滾的酸醋中略為一涮,然後蘸上佐料,伴以切成細絲的空心菜、生菜和各種香菜,吃起來回味無窮。
酸湯:胡志明市的一道特色菜餚。酸湯並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一種當地出產的酸子。酸子是一種當地生長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帶有酸味。酸湯中除酸子外,還放入斑魚、豆芽、蕃茄和香菜,煮出來的湯味道極為鮮美。
烤魷魚: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常可看到攤販推著小車,沿街兜售烤魷魚,小車上有一盆通紅的炭火,一旁擺著鯨魚干。鯨魚大小隨顧客自己挑,把鯨魚放到炭火上烤得焦黃後,再用鐵制的壓延機拉壓成又長又大的薄塊,然後塗上黃皮醬、辣椒醬等佐料捲起來吃。晚上,當您在胡志明市的夜市逛累以後,買上幾條烤魷魚,再加一瓶啤酒,細細品嘗,您一定會感到格外愜意。
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這種吃法是越南的傳統吃法,恐怕也可以稱得上越南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還挺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青菜生吃當然也有些講究,這些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此外還有各種香菜,如蕪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佐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未嘗試過青菜生吃,應當說不能算了解越南的風味小吃。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咖啡在咖啡領域中也極具造詣。被稱之「滴嗒咖啡」的則是首選咖啡,它將越南原產咖啡豆磨成粉末後,置於沖泡器上,擱在咖啡杯上,然後沖入開水,任濃郁的咖啡順著沖泡器底部小孔滴入杯中,奶糖自加,可以毫不做作地說:「味道好極了!」
菲律賓風土人情
菲律賓為亞洲唯一的天主教國家,承襲了西班牙、美國等地的傳統,位於南部岷答那峨島上的回教徒,民風特別強悍,與中、北菲的居民迥然不同.
菲律賓慶祝聖誕節最瘋狂,他們的聖誕節假日由12月16日開始,一直延至1月6日,有大半個月時間,各家各戶張張燈結綵,各街道亦裝飾得美不勝收。
寮國飲食習慣
寮國人平時飲食比較簡單,一般都是糯米飯與鮮魚,逢年過節才殺豬宰羊。卡族人最喜歡以棕櫚粑粑為主食(這是一種以棕櫚粉製成的餅,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烤熟的食品)。很多人都將其視為珍貴的食品。他們在嗜嚼檳榔和吸煙的習慣。就連婦女也不例外。他們很樂於品嘗中國菜餚。他們用餐一般都不使用刀叉和筷子,而是慣於用手抓飯。
寮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用餐講究實惠,注重菜餚花色。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甜、酸、微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糯米)為主,也愛吃豆沙包。
④副食 愛吃魚、蝦、雞、鴨、羊肉、豬肉、牛肉等;也喜歡番茄、豆腐、蘑菇和新鮮蔬菜;調料常用蔥、蒜、辣椒、香菜、油、醬、鹽等。
⑤製法 對炒、燒、串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及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白糖拌藕片、北京烤鴨、烤乳豬、干燒雞脯、冬瓜盅、涮羊肉、火燒冬筍、干燒鱖魚、蔥爆牛肉絲青椒雞絲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喜歡喝牛奶、汽水、咖啡、果汁和洋酒。
⑨果品 愛吃水果中的香蕉、菠蘿、桃、西瓜、柑、桔、蘋果等;乾果愛吃核桃、杏仁等。
寮國風俗習慣
寮國是多民族的國家,老龍族佔全國人口的70%,老龍族的風俗習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寮國的風俗習慣。
在農村和偏遠山區,寮國各民族多穿自己縫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著裝已較商品化和國際化。老龍族的民族服裝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相似,男著無領對襟上衣,下穿沙籠式褲子,或穿長筒寬腿褲,女穿無領斜襟上衣,下穿筒裙。每當過年過節或有重大活動時,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裝,盤起發髻,男的則多穿西裝,穿民族服裝已較少。
寮國人喜食糯米,寮國菜特點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餚有:魚醬、烤魚、烤雞、炒肉末加香菜、涼拌木瓜絲、酸辣湯等,蔬菜多生食。
寮國人非常溫和、善良,注意禮貌。認識的人,見面和分別時要打招呼,雙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禮,也有行握手禮的,男的一般不主動同女的握手。為表示親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稱長輩為大爺、大娘,稱年紀比自己大的為大哥、大姐,稱年紀比自己小的為弟弟、妹妹,在國家機關或軍隊中一般稱同志。
到寮國人家做客,應備禮品,禮品要包裝美觀,常用禮品有花籃、工藝品、煙酒等,在參加婚宴或喜慶日子時,習慣送現金。客人進門應走前門,進屋要脫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腳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盤膝,女的並膝把腳側放一邊。當有人對坐談話時,不要從談話兩人間穿過,如無地方繞行,需從中間穿過,低頭穿過並說對不起。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頭,客人禁止進入主人內房參觀。
到寮國人家做客,喝團結酒較流行,主人拿來一瓶酒和一隻酒杯,主人先喝,後依次請客人喝。壇酒也是寮國人待客的一種傳統禮儀,酒壇上插上許多竹管,賓主圍壇而坐,邊談邊喝。
拴線儀式是老龍族的一種禮儀風俗,是一種祝福儀式,常在逢年過節、歡迎貴賓、結婚喜慶時舉行。儀式上賓主席地而坐,中間擺著插滿鮮花的銀制托盤,鮮花上掛著一束束潔白的棉線。儀式開始時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和尚念祝福詞,念完後把鮮花上的棉線取下,給各位來賓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線,一邊拴線一邊說祝福的話語。客人也可主動給主人或其他人拴線祝福。拴在手上的線,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馬來西亞宗教和風俗習慣
馬來西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主要由馬來族、華族和印巴族三大民族組成。他們的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各異。馬來人90%以上信仰伊斯蘭教,華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巴人則信仰印度教。馬憲法中明文規定伊斯蘭教為馬官方宗教。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多屬遜尼派。
馬來穆斯林一般較虔誠,每天都祈禱五次,到麥加朝聖過的人倍受尊敬。回歷九月是齋月,馬來人一般情況下均晝禁夜食,只有年老體弱多病、孕婦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馬來人平時一般忌諱用左手,習慣用右手用餐或接受別人的東西。通常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忌食豬肉,不飲烈性酒,在正式場合也不敬酒。馬來人最禁忌的動物是豬,但喜愛貓。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馬來人男女禮服和便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又寬又長,遮手蓋腳且色彩鮮艷,圖案別致,樣式美觀。目前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
緬甸緬族人飲食習慣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緬甸民俗風情
緬甸是佛教國家,全國人口中有89.4%為佛教徒,全國各地處處是佛塔,有(金之都)美譽,尤以仰光之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舉世聞名,入佛寺須脫鞋、襪,女性入佛亦不得穿絲襪,同時不宜穿短褲。
由於篤信佛教,緬甸人性情各,心地善良,也很好客,上朋友家作客,通常會備小禮物饋贈.
有趣的是,緬甸人有名無姓,男士名字前冠以U(念烏),女前冠以DAW(念道)。
緬甸人重視教育,緬文及英文普遍使用,如必須找華文翻譯員,亦不難找。
緬甸夜間無娛樂,旅客在晚餐之後,就無處可去。團體在仰光旅遊可請旅行社安排傳統歌舞。一些較新的旅館有卡拉OK及酒廊等設施。
緬甸之服飾極有特色,無論男女老少下身都著棉布"沙龍",男生打結於前,女生則打結於腰側。在一般場合,男生上身穿長袖襯衫,下身穿沙龍,遇正式場合則外加一件長袖短外套,外套上縫有中國布約,腳穿塑膠拖鞋。緬甸有許多政府官員為軍人,接見外賓會穿軍服。女生則上身穿縫制的貼身衣服,遇正式場合外加顏色鮮艷亮麗的圍巾,同樣是足穿拖鞋,惟已有一些年輕時髦小姐穿高跟鞋。
緬甸之平均為攝氏32度,在最炎熱的季節,中部乾燥地區溫度相當高。男性穿襯衫即可,若遇正式場合宜系領帶或穿西服。女性則建議穿棉質洋裝。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雨季,宜帶雨傘。10月下旬至2月中旬則為較涼的季節,可攜一件上套備用,冬季至曼德勒及北部的SHAN州,則須攜帶冬裝。
漫談泰國菜
泰國菜的特點是酸辣,開胃,讓人一吃就上癮。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什麼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等等,嘗過了幾間泰國餐館後,好像誰都對這幾道菜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料講究
泰國是一個臨海的熱帶國家,綠色蔬菜、海鮮、水果極其豐富。因此泰國菜用料主要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泰國人的正餐都是以一大碗米飯為主食,佐以一道或兩道咖哩料理、一條魚、一份湯、以及一份沙拉(生菜類),用餐順序沒有講究,隨個人喜好。餐後點心通常是時令水果或用麵粉、雞蛋、椰奶、棕櫚糖做成的各式甜點。由於深具得天獨厚的優點,因此泰國菜色彩鮮艷,紅綠相間,眼觀極佳,不管是新鮮蔬菜瓜果的艷麗清新,還是烏賊尤魚等眾海鮮的肉感,都讓人們大飽了眼福。
調料獨特
大凡首次品嘗泰國菜的人都會覺得泰國菜的調料很獨特,有很多調料是東南亞甚至是泰國特有的,在本國找不著。
最常用的幾種調料有:
1、泰國檸檬(Kaffir Lime)
泰國檸檬是一種東南亞特有的調味水果,味道和個體都有別於美國檸檬口味的略甜,而泰國檸檬個小、味酸、香味濃郁,往往使聞過它香味的人終身難忘,它可以拿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最主要的用處是用來做泰國菜的調料,泰國人幾乎在每一道菜都會擠上檸檬汁,使每一道菜都散發出濃郁的水果清香,帶有典型的東南亞味道。泰國人可以說食無魚,但不能沒有檸檬。
2、魚露(Fish Sauce)
魚露是一種典型的泰國南部調料,也有人它叫白醬油,顧名思義它就是象醬油一樣的調味品,做法和中國醬油差不多,主是讓一些小魚小蝦發酵滴汁而成。味道可能會讓有些人不適,因為它帶有一股濃濃的臭魚爛蝦的味道。讓不習慣吃魚腥的人大倒味口,掩鼻而逃。
3、泰國朝天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象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4、咖哩醬
以椰乳作為咖哩醬的基本作料,還有許多調味料包括檸檬草、蝦醬、魚醬以及十幾種本地種植的香料、辣椒,由溫和到極辣的都有,任人挑選。泰國文化深受印度和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人說泰國文化的父親是印度。從泰國菜中咖哩醬的影響便可以感受到。
另外,檸檬葉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做法多樣
泰國的飲食深受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甚至葡萄牙的影響,但又參雜著奇怪的風格,獨樹一幟,吃起來別有風味。它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中國炒鍋大火快炒。這是一種近似廣東菜的做法,新鮮的蔬菜,佐以泰式調料,可以炒出一道道口感極其新鮮的菜。主要代表作有:米粉(用蝦,豬肉,雞蛋及甜酸醬合炒的米粉)、泰國咖哩雞、椰汁雞(雞汁加檸檬加椰奶)與牛肉沙拉。
2、YAM.目前尚且找不到可替代的中文。其做法有點象做湯與做涼拌菜的綜合。泰國地處熱帶,因此孕育了許多有的YAM,比較著名的有一種叫做「SOMTAM」的木瓜沙拉,這種沙拉以木瓜絲、蝦米、檸檬汁為主,再伴以魚醬、大蒜和雜的碎辣椒,口感辛辣。
3、燉。亞熱帶的氣候炎熱,孕育了豐富的湯文化。湯對於泰國人來說是維持家庭和睦,增進夫妻感情的潤滑劑,因此,到泰國要多喝湯、喝靚湯。泰國的檸檬蝦湯口味非同一般,一般人可能難以接受,首先是湯味極辣,而且其中又放有大量的咖哩,因此,只有口味非主流的人才能喜歡。
泰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菜餚。東北方人愛吃的是糯米飯配烤雞。而北方人則偏愛一種當地特有的酸肉,叫做「NAEM」。南方的食物深受馬來西亞的回教式風格影響,並且有各種生猛海鮮。
泰國人用餐時的基本座位形式:
傳統的泰國人用餐時是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進餐,不過現在的泰國餐廳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與一般的中餐並無差別。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長幼或是輩份之分,則由靠近牆壁或是離門最遠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早期的泰國人的傳統用餐方式自由隨興,是以芭蕉葉盛飯,再以手取飯菜進食。而今日的泰國餐具也十分簡單,基本餐具為一隻湯匙和一雙筷子,以及一個圓盤。進餐時將飯盛進圓盤中,並用湯匙取有湯的菜餚吃飯,而筷子則是用來夾菜。
怎樣吃泰國菜
由於不習慣用盤子吃飯,很多人剛吃泰國菜時會有一點不習慣。只要懂得正確的方式,就沒什麼困難了。吃泰國菜時正確的進餐方式是:就座先舀適量的白飯在盤中,再以湯匙將菜餚與飯拌勻,用湯匙以西餐喝湯的方式,由靠身體的內側向前方舀起,吃完再盛飯。由於菜餚種類多,所以不要一次盛太多的飯,以免各種菜餚混在一堆吃起來五味雜陳也不方便。另外,吃飯時不要為了圖方便將盤子端起來往嘴裡倒,既不雅觀也很失禮。
泰國風情
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部,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形以平原為主。泰國地處熱帶,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泰國是佛教之邦,泰國以其多變的景緻及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旅遊者渡假計劃中的獨特選擇.無論您是意在尋訪古代遺跡或是期待觀賞稀有鳥類、蓊鬱的熱帶植物或是想一試令人興奮的騎著大象穿過眾林之旅,置身於這個熱情好客的國度里,您會有無數的驚喜。
泰國的文化是由北向南傳播,因此在北部和中部分布了數不勝數的極富東南亞特色的名勝古跡。南部則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沙灘渡假勝地。其睛朗的氣候,迷人的熱帶風情以及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元素。
在這個被稱為"白象王國"的美麗國度,到處是金碧輝煌、尖角高聳的廟宇、佛塔;無處不有精緻美觀的佛像、石雕和繪畫。這些在長年青綠的椰林掩映下的古跡,為泰國嫵媚動人的熱帶風光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增加了許多神秘。
泰國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俗風俗,如豐富多彩的各種節日,水上人家的清新生活,聞名於世的古典舞和民俗舞,饒有趣味的啞劇和洛坤劇,別具一格的泰拳、斗雞、玩魚等,都頗令人"樂不思蜀"。
新加坡風味海南雞飯
老實說,一直以來並不認為雞飯有什麼了不起,直到在各報章與娛樂雜志上讀到梅艷芳每次一來新加坡一定要吃文華的海南雞飯;吳君如最怕來新工作,因為「可惡」的海南雞飯會破壞她的減肥計劃......
原來,海南雞飯是新加坡美食之傲。
在許多港台明星的大力宣傳下,新加坡的「海南雞飯」早已享譽全球,至少是享譽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雞飯與咖啡是海南人的美食代表。卻沒想到,近十年來,在港台藝人的努力下,雞飯已經一躍成了國家級的美食代表。
海南雞飯指的是白斬雞,另外那些什麼燒雞、烤雞、油雞全部算不上。海南雞飯的美味在於雞肉幼滑無比,香噴噴的油雞飯油而不膩。配上香菜,蘸點黑醬油、蒜茸及特製的紅辣椒。嘩塞,這種味道算不算正宗?
原來海南島的雞不是人工飼養的,肉質當然不及本地的幼滑。不過,海南島的雞煮後卻有真正的雞味,不是本地的雞飯那種麻油味。海南島的正宗雞飯,是用椰油烹煮的,也因此有一股我們不熟悉的味道
新加坡海南雞飯烹調法
材料:雞一隻,鹽三四湯匙,姜、蒜頭各少許。
飯用料:白米、雞湯和食油適量,鹽、香蘭葉、蒜頭少許。
辣椒醬用料:辣椒、小辣椒、蒜頭、蔥頭、姜、酸柑、雞湯、鹽各適量。
材料處理與烹調:
雞烹調法:
一、把雞洗干凈,搽鹽擱半小時,之後把鹽洗掉,再在雞腹中塞一湯匙鹽,少許姜和蒜頭。
二、煮滾一鍋水,水裡放一至二湯匙鹽。
三、將整隻雞放進煮開的滾水中,用文火煮10分鍾左右,把雞撈起,滴干水分,再放入滾水中再煮10分鍾,把火熄了加蓋10分鍾撈起,待涼,切塊。煮雞時應不時翻動,以便雞熟透。
雞飯煮法:
一、把米洗干凈,至少擱半小時,那麼飯會較松軟好吃,也比較好煮。
二、爆香蒜頭,把白米炒一炒。
三、把飯倒進鍋里,加入適量雞湯、鹽和香蘭葉,一起把飯煮熟。
辣椒醬做法:
一、把辣椒,小辣椒(視各人喜好而定),去了皮的蒜頭、蔥頭、姜切片,放進石臼里舂爛。
二、在舂好的辣椒里放入適量的鹽,倒入滾燙的雞湯,最後淋上適量酸柑汁就大功告成。
訣竅:
一、雞最好重兩公斤或以上,這樣的雞才夠肥,夠油分,煮出來的雞肉和雞飯才比較香。
二、煮雞時絕不能用大火,否則皮掉肉硬,破壞「吃相」和口感。
三、淋辣椒的雞湯必須滾燙,把辣椒澆熟味道才好。
四、做好的辣椒醬應當天吃完,隔夜的辣椒醬味道會比較遜色。
F. 幾張粉皮壓一塊是什麼菜
越南春卷。
越南人粉皮卷菜叫越南春卷越南春卷與中國春卷最大的不同在於餅皮並不用薄麵皮而是用稻米磨漿製成的米皮包裹,餡料以蝦肉、豬肉和當地蔬菜為主,以米皮包裹成約十厘米的小長筒形狀油炸。
吃時用手以生菜葉包裹春卷後沾魚露後食用,是越南相當盛行的一道料理。春卷之於越南餐有些像餃子之於中餐,幾乎是標志性食品。
在越南,春卷的種類和做法十分多樣,口味更是千變萬化。所以,吃越南菜時點一份春卷絕對是不二之選。
G. 越南人吃飯主食是什麼
以大米為主。
越南人的飲食較清淡,以清水煮、煎炸、燒烤為主。他們吃飯用筷子,喜吃生冷酸辣食物,食糧以大米為主,愛吃粳米,也吃雜糧。
肉類有豬、牛肉和魚,尤其喜歡用鮮魚加工成「魚露」。「魚露」是京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蔬菜以空心菜為主,也種白菜、黃瓜、南瓜等。農村的京族、傣族等民族和城鎮的部分居民有嚼檳榔果的嗜好。
(7)越南人的飯菜有哪些擴展閱讀:
越南人的習俗
古代越族人從擇偶到成親要經過六個主要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幣和迎親。如今這些儀式已被簡化,僅剩下提親、訂親和迎親。
提親是男女雙方家庭互相見面,正式建立起兩家的婚姻關系。男方家到女方家,請女方家允許男女雙方在做出結婚決定前建立更密切的關系,以進一步了解對方。
提親之後是訂親。訂親的聘禮是根據女方家提出的要求准備的,通常包括檳榔和蔞葉、酒、茶葉、冰糖蓮子、糕點等。彩禮將放在女方家的供桌上,並上香祭祀。隨後,一小部分彩禮將退還男方,作為「回禮」。
H. 越南菜有哪些著名的菜品
越南菜著名的菜品:
越南甘蔗蝦:外皮金黃酥脆,蝦肉鮮嫩同時又吸取了蔗的清甜,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越式沙律:與西式沙律常用沙律醬不同,越式沙律多用香茅、金不換、薄荷加上酸辣汁來調味增香。
蝦沙律:大頭蝦肉質鮮甜,蝦頭的膏特別豐腴酥香,盤底里一點不漏地吸收了大頭蝦蝦汁和蝦膏的青瓜和番茄更被消滅干凈。據說,越南人食用大頭蝦時,為了保持其鮮美,大多用水蒸熟後蘸胡椒鹽、檸檬汁吃,嘗的是蝦頭里又厚又黃的蝦膏。
越式酸辣湯:大概是最大眾化,也是「沒有選擇餘地」的熱湯。它主要是以生魚為湯底,加入蝦膏、蟹膏,再配以番茄、酸梅、辣椒加以清燉,最後灑上少許法國紅酒,有點像法國海鮮湯,味道非常酸、鮮,除了當湯喝外,也可泡米粉或飯來吃。
海鮮酸湯:可說是海鮮大雜燴,蝦、魷魚、越南芒魚共冶一爐,一起擔當著增鮮的角色,菠蘿、番茄增色,酸菜葉、芫茜葉增香,最少不了的是越南酸梅子來協調各材料的味道,令湯酸甜醒胃,鮮香無比。
生牛河:生牛河是越南出了名的庶民料理。生牛河上桌時還會附上番芫茜、金不換、芽菜、辣椒、青檸、辣椒醬等,這些都是帶起生牛河味道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