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飼養金錢龜
金錢龜(詳情介紹)
金錢龜的別名較多有紅肚龜、三棱閉殼龜、川字背龜等,它是水族市場上暢銷的一種具有葯用、食用及觀賞價值的龜,由於一直很受國外人的關注,因此金錢龜也成了國內的出口商品。那麼如何飼養金錢龜便成了許多初養者熱議的話題了。
一、飼養缸的選擇
雌性金錢龜能長到1400g左右,雄性金錢龜能長到900g左右,飼養缸的選擇要根據它的體型來做決定,若飼養缸太小,龜的活動范圍就會受到限制,作為水族動物,游泳運動是它們的強項,我們怎能忍心限制它發揮特長呢!從幼龜開始飼養,可選擇長75cm、寬35cm、高30cm的飼養缸,缸內水的深度是飼養缸高度的1/3即可。
二、飼養場地的選擇
作為寵物龜飼養,可選擇放在有光照、通風、乾燥的地方,避免與其它寵物一起飼養如狗貓,因為狗貓的好奇心重,有可能會當金錢龜為玩具而戲弄它。龜的周圍種植一些花草樹木,製造出野生環境的狀態更利於龜的健康繁殖。
三、水源的選擇
潔凈的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都可以,無論用哪種水最好在投放到飼養缸內前暴曬幾天。春夏季節每天換一次水,秋冬季節每兩天換一次水即可。
四、水溫的控制
金錢龜屬於喜暖怕冷的動物,在野外的金錢龜每年都要冬眠的,而飼養在家裡的金錢龜,你一定不希望它冬眠吧!為了能夠讓龜安全過冬,健康成長,飼養缸內的水溫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購買加熱棒調到適宜龜的溫度即可。幼年時的金錢龜飼養缸內水溫控制在30℃-32℃之間。成年後的金錢龜飼養缸內水溫控制在28℃-30℃之間。
五、餌料的選擇
金錢龜是典型的食肉動物,尤其喜食淡水蝦米、麵包蟲、動物肝臟、小魚等,在投餌時一定要保證餌料的新鮮,變質腐爛且不易消化的餌料禁止飼喂。每日飼喂一到兩次,根據金錢龜的體重來投喂。投餌量在金錢龜總體重的5%~10%即可。
六、疾病的預防
稚龜對生活環境的變化會有一定的應激反應,此時抵抗力也會變的較差,外來病菌也會在此階段乘虛而入。建議每隔十天將飼養缸內所有的器皿均消毒一遍,可選擇高錳酸鉀溶液與新潔爾滅等消毒劑進行消毒。選用干海帶經切碎浸泡後放入飼養缸內10分鍾左右,可預防金錢龜大脖子病。讓金錢龜浸泡在2%的食鹽水中10分鍾左右,可預防細菌感染。
陽光充足的天氣把金錢龜放在曬台上曬背,天氣較熱的季節曬背時間控制在30分鍾之內,天氣寒冷的季節曬背時間控制在60分鍾之內。曬背不僅可以起到殺菌作用,還利於金錢龜的骨骼生長體質增強。
Ⅱ 大熊貓的所有資料
大熊貓是食肉目大熊貓科的1個單屬單種。體型較大,外形似熊,頭較圓像貓,因而得名。因其毛色黑白相間,主要棲息於竹林中,俗稱花熊或竹熊。
大熊貓體長1.2~1.5 m,體重50~80 kg,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最大個體體長可達1.8 m,體重近200 kg;體毛以白色為主,但四肢與肩胛部有連片的黑色毛區,眼區有形似眼鏡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皆為黑色。
大熊貓是一個孑遺物種。曾有活化石之稱,但不確切。據古生物學研究,它起源於更新世早期,在更新世中期最繁盛,其化石遍及中國秦嶺和長江以南諸省,在陝西北部、山西、北京等地也有零星發現。由於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特別在新石器時代之後,伴隨農業的出現和發展,大熊貓的數量不斷減少,分布區一塊塊地消失。據文獻考證,直到公元前,在中國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還都有大熊貓分布,但目前大熊貓已僅生存在南起四川省大、小涼山,沿邛崍山向北至岷山和甘肅省白水江上游,以及陝西省秦嶺等少數地區。
現代大熊貓的典型棲息環境特點是山高、谷深、樹高、竹密。茂密的竹林既是它們的食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後代的場所。大熊貓雖屬食肉獸,卻喜素食,據調查,它們取食的植物有50多種,偶爾亦吃動物,但主要食物為少數幾種細小的箭竹類植物,尤喜吃這些竹類的筍和較青嫩的莖、葉。虎、豹等天敵無法鑽進茂密的箭竹叢追獵,而它們卻能在其中穿行自如;偶遇豺群圍襲,還能迅速爬上竹林中高大的喬木,隱身於枝杈間,此刻,其黑白花紋還可起到保護色作用。大熊貓在形態構造上,以及生態和生理上都有不少與這種獨特生存環境相關的適應特點。譬如,裂齒退化,臼齒咀嚼面變寬,適於壓咬和嚼碎竹稈;竹類較難消化,而且大熊貓的消化器官同所有食肉獸一樣,腸道短,盲腸不發達,咀嚼和消化食物都比較粗糙,因此它們每日食量很大,取食頻繁,當它們在竹叢中穿行時,常邊走,邊吃,邊排泄,在其棲息地幾乎到處可見到一團團長約10~15 cm,直徑5~7cm,長圓形,兩端稍尖,由一段段碎竹片構成的糞便。
大熊貓既怕酷熱,又畏嚴寒,冬季不蜇眠,一年四季活動,有隨氣溫變化進行垂直遷移習性。夏秋季節多在中山帶以上活動,而在冬春時節則向低山區積雪較少的向陽山坡或溪邊轉移。常到河溪邊喝水,飲水量很大,冬春季節常把肚子喝得很脹而行動蹣跚。大熊貓性溫馴,不怕人,行動緩慢,能泅水,善爬樹,有剝樹皮行為。
野生大熊貓多在春末夏初發情交配,此時可聽到它們特有的低沉的求偶叫聲。晚秋產仔,每胎產1~2仔。初生幼仔很小,僅100 g左右,不睜眼,體裸露無毛,死亡率高達30%~50%。幼獸生長發育較慢,半年後始能獨立取食。6~8歲性成熟,由於發情期持續時間短,多數只有10天左右,常出現雌雄發情不同步而不能配育。自然壽命約25到30年。
現代大熊貓屬殘存分布的瀕危物種,其數量稀少,只有幾十個互不相連的斑點狀分布區,估計總數僅有幾千隻,而且每逢其棲息地竹類因自然開花而大面積枯死時,都有大批大熊貓死亡,其分布點也隨之減少。其瀕臨絕滅的主要內因是其器官結構功能較原始,感覺遲鈍,繁殖存活能力低下,以及較多依賴特化的外界生存條件,應變能力很差等;人類對其生存環境的開發則是致使其瀕危的重要外因。
為救大熊貓,延緩其自然衰亡進程,中國將它們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從1965年以來,先後在四川省平武、南坪、青川、北川、汶川、寶興、馬邊、美姑,甘肅省文縣和武都,陝西省佛坪等縣建立了十幾個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還在卧龍和白水江兩個自然保護區中建立了大熊貓保護和研究基地。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大熊貓是延續其種系的又一重要途徑。1963年北京動物園首開人工繁殖成功的世界紀錄,昆明等地動物園的大熊貓也相繼繁殖成功。20世紀70年代以來北京動物園又取得人工授精繁殖和低溫貯存大熊貓精液的成功經驗,為延續大熊貓種系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Ⅲ 狗肉為什麼上不了酒席典故何來
《三字經》里把狗列為六畜之一。狗是人類最早馴化伺養的家畜,1980年代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現10座埋狗坑,說明人類養狗歷史起碼在9000年以上。當時養狗除作為先民捕獵的幫手之外,毫無疑問也是重要的肉食來源。龍山文化遺址和殷墟里,均發現大量被燒灼過的狗骨頭,就是個證明。「然」字的本意,就是火烤狗肉。諸多漢字的構成也可以證明狗在古時的重要性,比如獵,豬,狐,猛,狩等與獸有關的字,全是反犬旁。勾踐當年欲滅吳國,出台獎勵生育政策:「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豬)。」可見當時狗的地位,尚在豬之上。 古籍里也有不少關於「狗屠」的記載,如「燕市狗屠」是荊軻的一個好朋友;樊噲是狗屠出身,還發明過一道「龜汁狗肉」,至今沛縣仍有樊噲狗肉製品有限公司;聶政也曾屠狗奉養老母,直到母親去世後,才去刺殺韓傀;劉秀也曾殺狗賣肉,如今「試量集狗肉」打的還是劉秀的招牌。狗屠之多也可以證明,當時吃狗肉是很普遍的。狗肉也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的貢品。據考證,貢獻的獻,原寫作「獻」,「鬳」是陶制炊具,加「犬」字,即瓦罐煮狗肉。既然煮狗肉可做供品,可想而知,平時的宴會狗肉也應該是能上席的。 所以有「狗肉不上席」的禁忌,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唐宋時佛教興盛,佛教當時雖不禁吃肉,但認為狗肉是極污穢之物,不應食用。所以《水滸傳》,魯智深不守戒律,是吃了狗肉喝了酒以後,才醉打山門。另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徽宗屬狗,有個叫范致虛的大臣拍馬屁說:陛下屬狗,但京都居然有人殺狗為業,這是對陛下的大不敬,應予禁止。宋徽宗雖然寫得一筆好字,畫得一手好畫,本質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糊塗蛋,居然馬上降旨,嚴禁民間養狗為食,更不許殺狗來賣。為了保證這一禁令落到實處,他還專門撥了兩萬錢,鼓勵舉報違禁者。 可是,頒布禁令容易,老百姓吃狗肉的習慣卻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扭轉過來的。有需要就有市場,一些從前的狗屠現在改行殺羊,私下裡仍然殺狗賣狗肉。所謂「掛羊頭賣狗肉」即因此而來。狗肉是違禁的,所以只能掛著羊頭做幌子,偷偷摸摸地賣。有人說「掛羊頭賣狗肉」是因為羊肉比狗肉貴,奸商以次充好,是因為不懂這段公案,「想當然耳」。狗肉和羊肉的差別太大了,不是那麼容易混充的。 二十多年後,北宋滅亡,殺狗吃肉不再犯法,但吃狗肉的人已經大為減少,「狗肉不上席」已也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禁忌。現在嗜吃狗肉的,除了朝鮮族外,大概就只有粵、桂、黔一帶。中原一帶只在寒冬時節食狗肉進補,並不作為常規的肉食。即使是吃狗肉的地方,也往往有諸多講究,比如烹飪狗肉時要將炊具移到室外,吃狗肉也只能在露天——狗肉不僅不能上席,還不能進房間。 吃狗肉最有名的笑話發生在李鴻章身上。1897年,李鴻章訪英,曾與他並肩作戰的戈登將軍為紀念昔日情誼,把自己的愛犬贈送給他。不料數日後,李回謝函曰:謝謝你送我的狗,味道甚美,我吃了不少。此事頓時轟動倫敦,英人紛紛引為笑談,奇談。其實這只是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罷了,西方人把狗當作人類忠實的朋友,不是狗肉不上席,而是根本不吃狗肉;但站在李鴻章的立場來說,吃狗肉古已有之,天經地義,何必大驚小怪!
Ⅳ 我想養只烏龜玩玩~誰知道它的生活習性~~吃些什麼~~怎麼養~
壹、前言:
烏龜種類繁多,壽命又長,養起來又方便,所以是人類的好夥伴,不過有很多人並不了解他,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吧!
貳、基本資料:
紅耳龜俗名巴西龜,在聽道附近有紅色斑紋,而應此得名的。它們其實與巴西毫不相干。分類在爬蟲綱、龜鱉目、澤龜科。最早由美洲引進寵物,但因為飼主的隨意棄養,目前在台灣許多河川、水域皆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甜甜圈龜又名黃肚龜,分類上屬於爬蟲綱、龜鱉目、池龜科,學名Trachemys scripta Scripta。在甲緣有一圈一圈的圖案,幼龜背甲底色是黃色的,但長大後會轉變成褐色。產於美國東部,和紅耳龜是親戚。
參、習性
一、 烏龜是雜食動物,烏龜在野外,通常都是小魚,偶爾吃點水草,大型烏龜,向鱷龜有時還會吃鴨子。居住在加拉巴哥群島的象龜以仙人掌為主食。
二、 烏龜的背甲之所以使圓弧狀是有原因的,根據實驗發現,同體積的圓弧體能承受重量是其他物體的兩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從恐龍時代開始,烏龜的殼就沒什麼改變。
三幼龜公母要靠氣溫來決定。如果孵化時的溫度在36.5度以上的話,通常就是母的;36.5度以下通常就是公的。所以一窩蛋上面部分曬的太陽比較多,就會是母的;而下面曬的太陽比較少,就會是公的。
四、烏龜在台灣也冬眠,但因為台灣天氣比較溫暖,所以烏龜的這種冬眠,不見得都是在睡覺,只不過變的吃的少、動的少而已。
五、烏龜之所以會喜歡曬太陽,是因為烏龜是冷血動物,需要太陽來維持一定的溫度幫助消化。而且可以增加維他命E,消除一些在甲殼上的微生物。
六、公母的分辨。第一是看腹甲,公腹甲有凹下去;母腹甲是平的。第是看肛門,公的肛門在背甲的外面;母的肛門在背甲的裡面。
肆、飼養方法
1最理想的辦法是養在水族缸裏,配備自動控溫(32度),加上日夜不休息的過濾器,水族缸頂再放個日光燈,點綴幾條魚悠遊在其間,
2隻留龜腳可以觸及到的水,那麼高就好,要餵食時再放多點,免得「求生意志」薄弱的,躲進水中,不肯吃也不肯出來呼吸,就自殺在水中。餵食飼料時,水要他頭那麼高,他較方便進食,水位最好可以蓋住龜殼,以露出頭約3分公為原則,在餵食完後,也將水倒掉。夏天,當然給他高過頭的水位,有個海灘可以做日光浴。夏天要常換,因為他會常便便,每天餵食的話,最短三天就要換一次2至3天換一次水,。還有,天氣冷時,。將水放個二、三天才使用最好,如果實在沒空間和時間,那就用自來水。
平常主食以飼料為主,偶爾可餵蔬菜,最好不要餵他們魚吃的飼料,否則龜殼的顏色就不會那麼翠綠。還有餵食二十分鍾後沒吃完的,要將它們清理掉。天氣整個回暖時,就要每天盯他吃東西,因為有的龜會忘記要吃,而後就死了。
附註:(烏龜很兇,所以摸他要小心被咬,如果被咬,只要將他頭放入水中,他要呼吸,就會放開了。)
每當氣候漸漸變冷,食物缺乏的時候,許多動物就進入冬眠。所以,冬眠現象是動物生存斗爭中對不良環境適應的一種方法。
動物在冬眠時,一冬不吃東西也不會餓死。因為冬眠以前,它們早就開始了冬眠的准備工作,那就是從夏季開始,便在自己的身體內部逐漸積累營養物質,特別是脂肪。等到冬眠期來臨,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相當多了,於是就顯得肥胖起來。所積累的這些營養物質,足夠滿足整個冬眠過程中身體的需要。
盡管在身體內積累大量營養物質,可是冬眠期長達數月之久,怎麼夠用呢?原來動物在冬眠期間,伏在窩里不吃也不動,或者很少活動,呼吸次數減少,體溫也降低,血液循環減慢,新陳代謝非常微弱,所消耗的營養物質也就相對減少了,所以體內貯藏的營養物質是足夠供應的。等到身體內所貯藏的營養物質快要用光時,冬眠期也將結束了。冬眠過後的動物,身體顯得非常瘦弱,醒來後要吞食大量食物來補充營養,以便盡快恢復身體常態。
(是對冬季寒冷氣候的一種適應,因為它是變溫動物)
「立冬」前後,池塘的龜將要進入冬眠的。若越冬場所不好,龜無法正常越冬,直接影響次年生長和繁殖。龜多在濕度很大的石灰岩洞里越冬,洞口多在東西向的避風避光處,也有座北向南的,養殖成龜在越冬前應在龜池岸邊向陽避風處設一些洞穴,供龜能自由進入洞內冬眠。越冬洞穴合適,氣溫降至13℃以下時,便開始群集重疊一處進入冬眠,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泄,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蘇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一個冬眠期內多次反復冬眠和蘇醒也會造成引起龜的死亡。低於0℃的溫度將會凍傷烏龜,甚至凍死烏龜。因此人工設置烏龜的冬眠場所時必須考慮可能出現溫度變化因素.
靈龜之家
烏龜
分類
別名
產地 華東、中南、西南,陝西、甘肅、台灣、香港。日本、朝鮮
體長 8-17cm
形態特徵 背甲較扁平,有3條縱棱。腹甲棕黃色,各盾片有黑褐色大斑塊。吻短。頭側及喉部有暗色鑲邊的黃紋幾黃斑,並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成體後全身變黑與雌性有很大的差別。趾間全蹼,具爪。雌性尾短小,雄性尾粗大,雌性成體的個體幾乎為雄性的一倍。
生活環境 棲息於江湖。
烏龜屬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等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食也不致餓死。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降到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月到次年4月初,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
��2.烏龜的年齡與生長:烏龜壽命究竟有多長,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講能活100年,據有關考證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過千年。
��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雌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2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為250克以下。
食譜 蠕蟲、螺、蝦、小魚等
一、龜的營養需要
龜所需要的營養主要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維生素等五大營養元素。
1.蛋白質。蛋白質對龜的生長發育最為重要。龜直接從飼料中攝取蛋 白質。一般認為,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就好,養殖對象 生長就快。龜對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要需求比較高,其生長階段不同,需 要量也不一樣,一般要求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在38%~42%。
2.脂肪。脂肪是烏龜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主要是作為體 脂貯存在體內或用於運動的能源。脂肪在烏龜體內氧化放出的熱能一般為 糖類和蛋白質的2倍。實驗證明,烏龜配合飼料中的脂肪含量為3.5%~5.0% 適宜,過高或過低,都將會影響飼料效率、培重率、增肉系數等。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被機體吸收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是供 熱量,二是組成肌體成分;三是節約體內蛋白質,用作飼料的粘合劑。烏 龜的飼料中澱粉的適應量為23%~26%。
4.無機鹽類。無機鹽對烏龜的軀體有極重要的作用,除參與形成骨骼 和血液外,對調節機體生理也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特別是對親龜的產 卵繁殖有重要義意。在必需的無機鹽中,如下幾種是較易缺少的,鈣、磷、 鈉、氯、鎂、鋅、銅、鈷等。鈣和磷在身體中佔全部無機鹽的3/4,尤其親 龜產蛋前後必須添加骨粉等「高效速生素添加劑」。
5.維生素。烏龜缺乏維生素時,生長發育減慢,代謝失常,易患各種 疾病。維生素多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靠飼料供給。維生素和動物激素 一樣,量不多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飼料中必須添加復合維生素。
二、烏龜飼料的種類
1.動物性飼料。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軟體動物、大型蛋類、水生 昆蟲,各種禽畜和野生動物的肉及下水,蠶蛹等。
2.植物性飼料。它包括玉米、小麥、大豆、小米、稻穀、各類餅、青 飼料中的瓜果、蔬菜、水生植物等。
3.飼料添加劑。它包括礦物質中的骨粉、鈣粉、食鹽、高效速生素添 加劑,維生素類的畜用多維素、魚肝油、麥芽等,杭菌素中的土黴素、磺 胺類等,健胃葯中的乾酵母、食母生、種曲等。
三、飼料及飼料配製
1.天然飼料。其范圍很廣,有紅蟲、絲蚯蚓、昆蟲、水蛋,魚、蝦、 螺、蚌、蠅蛆、蠶蛹,動物屠宰下腳料和各種青料,如瓜類、青葉菜類, 紅薯、稻穀、小麥等。其加工和配製方法是,動、植飼料按6∶4或7∶3分 別搗碎,然後倒入絞拌機內加些適宜的防病葯物,再絞拌均勻。這種飼料 蛋白質含量不很高,一般在30%上下,但養龜的效果較好。
2.人工配合飼料。是根據烏龜的生理特點,將多種原料按一定比例配 制,並採用一定的工藝加工配合而成。各種營養成分在飼料中配製的比例 合理,可使各營養成分發揮最大經濟效益,並獲得最佳的飼養效果。龜在 不同生長階段,對各種營養成份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配方1:魚粉38%,豆餅12%,花生餅10%,菜籽餅5%,玉米粉10%,麵粉20%, 骨粉3%,賴氨酸1%,多種維生素1%。此配方飼料粗蛋白質含量為42%。
配方2:魚粉25%,蠶蛹粉10%,骨粉3%,豆粉15%,花生餅15%,麵粉 15%,玉米粉15%,賴氨酸1%,多種維生素1%。此配方飼料粗蛋白質含量為 38%。
繁殖習性 每年4月左右開始求偶,雄性擋在雌性前頭,面對雌性頭部左右搖晃,等雌性做出相應反應後再轉到雌性後面交配。5-8月產卵,每次7-8枚卵。
雌雄鑒別:見表1。�
��表1�烏龜的雌雄區別
特 點 雄 龜 雌 龜
個體大小 小 大
軀幹部 長、薄 短、厚
龜殼顏色 黑色或暗經濟色 棕黃色
背甲紋路 不明顯 明顯
龜尾 尾柄細、尾長 尾柄粗、尾短
體味 有特殊臭味 無異味
��(2)性成熟年齡:自然條件下5齡以上的烏龜性腺開始成熟,7齡成熟良好。從體重看,一般雄龜150克,雌龜250克性開始成熟。
��(3)交配受精:每年的4~5月,當月亮剛上樹梢時,在塘埂糊邊,便可見到烏龜在相互追農。有時一隻雌龜後面跟著1~3隻雄龜。起初,雌龜不理睬,隨著時間的推移,力大、靈活的雄龜便騰起前身撲到雌龜背上,用前肢抓住雌龜背部兩側,後肢立地進行交配。如在水中,則雌、雄龜上下翻滾,完成交配。
��(4)產卵期:熱帶地區烏龜可全年產卵,我國長江流域一般4月底開始產卵至8月底,5~7月為產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龜可產卵3~4次(窩),每次間隔10~30天,每次產卵5~10個,最少的1個,最多的16個。水溫、氣溫27℃~31℃最佳,超過35℃,則停止產卵。
��(5)產卵習性:烏龜的產卵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選擇穴拉。到處爬行,以選擇土質疏鬆有利於預防敵害的樹根旁或雜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約為5%~20%。第二階段挖穴。卵穴口徑約3~4厘米,穴身稍有傾斜,深約8~9厘米。第三階段產卵。把卵產在穴中,每產完一個卵,即用後肢在穴內排好。每間隔2~5分鍾產一個,產完一批卵需要30分鍾左右。第四階段蓋穴。用兩後肢輪番作業,把穴外的泥土一點一點地扒往穴內,且每放一次土,就用後肢壓一下。把土蓋滿卵穴時,再用整個身體後半部腹板用力壓實。整個生殖過程約需8小時,其打穴、產卵、蓋穴時間比例約為6∶1∶3。
��6.胚胎發育:卵產下約30小時,殼上方有一白點,即為受精卵。產後30天,受精卵變成淺紫紅色,70天後,卵殼變黑。整個孵化需80~90天稚龜才能出殼。
1.親龜的選擇與放養。親龜應體質優良,外型正常、活潑健壯,體膚完整無傷。雌親龜宜500克以上,雄龜150~250克,如市場收購的龜作親龜,宜在夏秋季節進行。雌、雄比3∶1~2.5∶1。親龜的放養密度不宜太大,每畝控制在500公斤以內。
2.親龜的培育。要使親龜性成熟早、年產卵次數多、卵數量多、卵質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飼料條件。小魚蝦、泥鰍、蚯蚓、螺螄、河蚌、家畜家禽的內臟、蠶蛹、豆餅、麥麩、玉米粉等,這些都是烏龜愛吃的食物。動、植物性的飼料的比例為7∶3。在天然飼料缺少的地區可喂人工配合飼料。產卵前、產卵期間要多投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豐富、脂肪含量低的飼料。開春後,水溫上升到16℃~18℃時,開始投餌誘食,每隔3天用新鮮的優質料,促使親龜早吃食。水溫達20℃以上時,每天投喂1次,鮮餌料投喂烏龜體重的5%~10%,商品配合飼料投喂體重的1%~3%。
龜池水質要求肥而帶爽,保持中等肥度,水色最好呈茶褐色,透明度25~30厘米,經常注入新水,保持龜池的清潔衛生,減少蚊蟲,並要定期進行葯物消毒。
3.龜卵的收集。在整個生殖季節,應每天檢查產卵場,檢查時間以太陽未出、露水未乾時為宜。如發現親龜已產卵,要將洞口用泥或其它東西蓋好,不要隨意翻動或搬運卵粒,待產出後30~48小時,其胚胎已固定,動物極(白色)和植物極(黃色)分界明顯,動物極一端出現圓形小白點,此時方可采卵。每一天產的卵用不同顏色的竹片做好標志,以便采卵時分別。
采卵時用桶、盆、箱收卵都行,一般先底鋪一層2厘米厚的細泥沙,沙上放一層卵,卵上再蓋沙,如此反復可放4~5層。
收卵時,根據標志依次將洞口泥撥開,把卵取出。並剔除未受精卵、受精不良卵、畸形卵、殼上有黑斑的卵及殼破裂卵。收卵完畢,應整理好產卵場,天旱時適量噴些水,便於龜再次產卵。
4.龜卵的人工孵化。
1常見的孵化設備有以下幾種:一是室外孵化池,二是室外孵化場,三是室內孵化池,四是其它,如地溝孵化池、木製孵化箱、改進的恆溫器作孵化器等。總之龜卵的孵化設備,基本同甲魚卵的孵化設備差不多,能孵化甲魚卵的設備就能孵化龜卵。
2龜卵孵化用砂有兩種:一是甲魚卵孵化用的石砂,二是泥土曬干搗碎拌河沙,經比較後者較好。卵的排列基本與甲魚卵排列相似。
3龜卵的孵化主要掌握三個條件:溫度。最好控制在28℃~31℃,不得高於34℃,不得低於26℃。濕度。最好控制在80%~82%,砂子含水量最好控制在7%~8%,不得低於5.3%,不得高於25.0%,孵化期間,應每天定期檢查沙子的濕度。檢查時,可用手輕輕扒開沙子,觀察含水沙層離表面的深度。如果直到靠近卵才出現濕潤沙層,則用噴霧器在沙子表面噴水,使細沙層(5~6厘米厚)略帶濕潤即可,切不可在高溫下大量灑水。一般2~3天灑水1次。通氣。孵化期間,應防止表層板結而使卵不通氣而悶死。
4龜卵孵化臨近出苗時,用小耙疏鬆表層沙土,以利稚龜出殼。出殼的稚龜有趨水習性,這時要在孵化池的一端安置一個盛有半盆水的臉盆,便於稚龜爬入盆中。剛出殼的稚龜重3~7克,背部帶土黃色,粗看似古代銅錢。待稚龜臍孔封閉、卵黃吸完後可放入稚龜池飼養。
飼養難度 容易
珍稀程度 已大量人工繁殖(台灣少見)
注意事項
烏龜
(一)概 況
烏龜(Chinemys reevesii)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科、龜亞科,是最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我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布,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布於日本和朝鮮。
烏龜殼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動,背甲長10一12厘米、寬約15厘米,有3條縱向的隆起。頭和頸側面有黃色線狀斑紋,四肢略扁平,指間和趾間均具全蹼,除後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烏龜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澤、水庫和山澗中,有時也上岸活動。在自然環境中,烏龜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也吃植物的莖葉。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在氣溫150C
以上時,活動正常且大量攝食,而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時則進入冬眠狀態。每年4一10月烏龜活動頻繁,在此期間,每天日落時,烏龜便開始在水中游動覓食,一直到天明前才停止覓食,潛入水中,並且常常在晴天上午10時到下午16時爬上岸,靜優於岸邊曬太陽。6一8月為烏龜盛食期,10月其食量逐漸下降,11一3月處於冬眠狀態。
此外,烏龜還具有如下特性:繁殖率低且生長較慢,一隻500克左右的烏龜經一年飼養僅增重100克左有。但烏龜的耐飢能力較強,即使斷食數月也不易被餓死,抗病力亦強,且成活率高。所以烏龜是較易人工飼養的動物。
烏龜的腹甲入葯稱"龜板",是一種較貴重的葯材,具有補心腎、滋陰降火、養血強身之功效;同時也是止血劑,可用於治療吐血、尿血及子宮出血等症;此外,烏龜肉含有極其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鮮美可口的佳餚和滋補品。近年來,野生烏龜資源因濫捕亂捉越來越少,而國內外市場對烏龜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大,所以人工養殖烏龜,一方面可以致富,另一方面還可以保護野生烏龜種源。
(二)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
人工飼養烏龜有池養、缸養、木盆養和水庫池塘養等多種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選擇。對一般專業戶和小規模的養殖場,以建池養殖較好,因為此方式管理方便,經濟效益也較大。
養殖池的建造:幼龜池和繁殖池可參照金錢龜的幼龜池和繁殖池的規格和方法建造。成龜池的建造也和金錢龜的成龜池差不多,但面積可以更大些,以便養殖數量更多的烏龜。如果成龜池較大,還可以魚龜混養,在池中養一些草食性和濾食性的魚類,以提高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注意烏龜亦有會打洞、易逃跑的特性,因此圍牆的牆基要深入地下50厘米左右。
2.烏龜的飼料及餵食
烏龜食性較廣,稻穀、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魚、蝸牛、玉米和稻穀。人工飼養時,為滿足烏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避免因飼料單一而生長發育不良和產生厭食症,應採用多種飼料,如動物性飼料中的魚蝦、蝸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飼料中的稻穀、小麥、玉米等。要想讓烏龜充分地消化這些飼料,在投喂飼料之前,須先將玉米、豌豆等壓碎,浸泡2小時左右,其他大塊食物也須先切碎,然後才投喂。還須注意的是,在烏龜生長的不同時期,應根據其生長特點投以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一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一9時投喂飼料。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
(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
(3)定質。投喂的飼料應該保持新鮮,餵食過後,要及時清除剩殘食物,以防飼料腐爛發臭,影響烏龜的食慾和污染水質。
(4)定量。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餐稍有剩餘為宜。一般每隔1一2天投食1次.
3.稚龜的飼養
剛出殼的稚龜體質較弱,腸胃機能和消化能力也弱,故不宜馬上放養於飼養池中,而應先單獨精心喂養和護理一段時期,以提高稚龜的存活率。
稚龜的喂養和護理原則是:1.搞好清潔衛生,以防烏龜生病。2.控制適宜溫度和澀度,以利其正常生長。3.培養稚龜逐漸適應外界環境,自行攝食。具體做法是:將剛出殼的稚龜先放在一個小型玻璃箱內,讓其爬行3一5小時,待稚龜臍帶干脫收斂後,以0.6%的生理鹽水浸洗片刻,進行消毒,然後放人室內玻璃箱或木盆中飼養。切忌用人工強力拉斷稚龜的臍帶,這樣會造成稚龜傷亡。稚龜飼養箱每天換水1一2次,水溫嚴格控制在25一30攝氏度,天氣炎熱時還需多次向飼養箱內噴水,以調節溫度並增加水中的氧氣,使稚龜得以在適宜的條件下正常生長。對剛孵出1一2天的稚龜不需投食,2天後才開始喂少量谷類飼料,之後再投喂少量煮熟的雞蛋和研碎的魚蝦、青蛙肉、南瓜紅薯等混合的飼料。經過7天的飼養,稚龜體質已較強壯,便可將其轉人室外飼養池飼養。
4.飼養烏龜應注意的事項
(1)應將幼龜、成龜和親龜分池飼養,避免產生大烏龜吞食小烏龜的現象,同時也便於確定飼料投喂量和飼養管理, 便於觀察和掌握烏龜的生長情況。
(2)因烏龜性情溫和且膽小,應保持飼養池四周安靜,以免影響烏龜攝食、曬太陽、交配、產卵等正常活動。
(3)經常更換飼養池的水,保持池水潔凈,搞好飼養池的衛生,以防烏龜發生疾病。
(4)池子四周與圍牆之間空地上的沙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在盛夏季節,還應採取一些降溫措施,如灑水、種植一些小灌木等。
(5)冬眠期之前,檢查烏龜的生長情況,對體弱飼養者加 ,多喂給烏龜喜食的飼料,使烏龜積貯大量的營養物質,長壯身體,安全越冬。
5.冬眠期管理
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在100C以下時,烏龜靜卧於池底的淤泥中或卧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不食不動,進行冬眠,這時它的新陣代謝非常緩慢和微弱。直到4月初,當氣溫上升至l50C以上時,烏龜才開始恢復活動並大量攝食 所以在冬眠期不需投餵食料,也不需換水,此時期的主要工作一是保溫,如在水池四周以及水池與圍牆之間的空地上覆蓋稻草;二是防止烏龜天敵的侵害。
(三)繁殖技術
1.烏龜的雌雄鑒別
雌龜與雄龜在外形上有較為明顯的區別:雄龜個體較小,龜殼黑色,軀幹部長而薄,尾長柄細,具有特殊臭味;雌龜個體較大,龜殼棕黃色,縱棱顯著,軀幹部短而厚,尾短柄粗,沒有特殊臭味。更為可靠和准確的鑒別方法是:在烏龜的繁殖季節,抓住成龜,當它的四肢和頭尾皆欲縮人殼內時,用手指使勁住它的頭及四肢,不讓它有時間呼吸,此時烏龜泄殖孔內即排出副膀胱水,然後生殖器慢慢地外突,若只向外突出縱列的皺紋內壁者為雌龜;如有一充血膨大呈褐紫色的交接器外突者則為雄龜,如果在交配季節,雄龜還會有乳白色的精液排出。
2.繁殖
烏
龜一般要到8齡以上性腺才成熟,10齡以上成熟良好。烏龜的交配時間開始於4月下旬,時間一般是下午17一18時,在陸地上或水中進行交配。烏龜在陸地上產卵,產卵期是5一8月。產卵前,烏龜多在黃昏或黎明前爬至遠離岸邊較隱蔽和土壤較疏鬆的地方(土壤的含水量為5%一20%),以後肢交替挖土成穴(一般穴深10厘米左右,口徑8一12厘米),然後將卵產於穴中,產完卵再扒土覆蓋於卵上,並用腹甲將土壓平後才離去。烏龜沒有守穴護卵的習性;它的另一個生殖特點是,卵子的成熟不是同步的。所以雌龜每年產卵3一4次,每次一穴產卵5一7枚。
人工繁殖烏龜時,在交配期之前,先挑選出性已成熟的烏龜,精心飼養,供應足夠的養料,尤其應多喂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以利於烏龜產生優良的生殖細胞;其次,在烏龜的交配期,將性已成熟且體質健壯的雌雄烏龜按1:1的比例合並飼養,讓其自然交配。在烏龜的產卵期,要注意保持飼養池的安靜以及水池外空地上沙土的適宜濕度,以便於雌烏龜順利產卵。最後應隨時收集龜卵,進行人工孵化,以便獲得較高的繁殖率,提高經濟效益。
3.烏龜卯的人工孵化
烏龜卵殼灰白色,呈橢圓形,長2.7一3.8厘米、寬1.3一2厘米。在自然條件下,經50一80天孵化,稚龜即破殼而出。但是龜卵的自然孵化易受溫度、光照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和蛇、鼠及螞蟻等天敵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長,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較低。為提高烏龜的孵化率,可以採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采卵:雄龜喜歡在草叢、樹根下聚集,並掘土成穴產卵,故可根據穴位土質的松軟或留下的足跡爪痕等找到烏龜的產卵穴,採得龜卵。因烏龜多在黃昏或黎明前產卵,為避免烈日暴曬造成龜卵損壞,采卵時間最好是早晨。
(2)選卵:人工孵化應選取已受精的新鮮優質卵。卵是否已受精的標志是,受精卵的卵殼光滑不粘土;而未受精卵則大小不一,殼易碎或有凹陷,並粘有泥沙。檢查卵是否新鮮優質,可以將卵對著陽光觀察,如卵內部紅潤者是好卵,卵內部混濁或有腥臭味者則為壞卵。另外,也不宜選用畸形卵。
(3)龜卵的人工孵化:孵化器可選用木盆、臉盆、孵化盤(70厘米x50厘米x15厘米的淺木箱)等。先在孵化器的底部鋪上一層5厘米左右的細沙,為利於胚胎發育,將龜卵"動物極"(指卵較大的一端)向上置於細沙上,然後在卵上蓋一層約3厘米厚的細沙,再覆上一潮濕毛巾,最後將孵化器置通風處。溫度和濕度是孵化成敗的關鍵,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龜卵的胚胎發育。人工孵化時控制溫度在28一320C之間,每天灑水1一2次,保持適當濕度,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天敵危害龜卵。這樣經過50一60天孵化,便可孵出稚龜。
(四)常見病害的防治
一般說來,烏龜的適應性和抗病力都比較強,不易患病。人工養殖時,只要注意隨時搞好清潔衛生,常常更換飼養池的水,烏龜一般都不會生病。但有時也會發生如下疾病和敵害:
1.感冒
病龜活動遲緩,鼻冒泡,口經常張開,可視為感冒。
治療方法:可用感冒靈和安乃近溶於水中讓龜飲服
Ⅳ 介紹動物
白鰭豚,在長江里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鰭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生物。白鰭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是世界上現有5種淡水豚(拉河豚、亞河豚、恆河豚、印河豚、白鰭豚)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由於數量奇少,白鰭豚不僅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動物之一。原屬淡水豚科,20世紀70年代末,根據中國科學家周開亞教授的建議,單獨設立了白鰭豚科。 鯨目白鰭豚科白鰭豚屬的唯一種。現已滅絕
或
大熊貓是一種有著獨特黑白相間毛色的活潑動物。大熊貓的種屬是一個爭論了一個世紀的問題,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現在國際上普遍接受將它列為熊科、大熊貓亞科的分類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國內的認可。國內傳統分類將大熊貓單列為大熊貓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獨特的特徵包括:大而平的臼齒,它的一根腕骨已經發育成了「偽拇指」這都是為了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與其他六種熊類不同,大熊貓和太陽熊都沒有冬眠行為。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枝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現在的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現在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Ⅵ 想知道這兩種植物叫什麼名字!非常好奇~,都是樹!
1:女貞,屬於木犀科 2:國槐,屬於豆科
Ⅶ 越南有什麼水果
越南特色水果:
1.西番蓮:非常香甜,還有點酸酸的味道天然西番蓮果汁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幫助消化、化痰止咳、治腎虧和滋補強身的功能。
2.蓮霧:別名輦霧、璉霧、爪哇蒲桃。蓮霧,原產馬來半島及安達曼群島,是桃金壤科(Myrtaceaa)赤楠屬的熱帶常綠果樹,目前僅東南亞地區有經濟栽培,品質以台灣最佳。
3.蛋黃果: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時為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極薄,不易與果肉分離。中果皮肉質、肥厚、柔軟、蛋黃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雞蛋黃。
4.三丫果:裡面一般有三瓣或者四瓣,有些呈白色有些呈粉紅色,核比較大,但是有些肉質肥嫩,味道鮮美,關鍵是都是野生的,在雲南賣的非常便宜。
5.羊奶果:羊奶果是雲南省德宏州的特產。羊奶果為胡頹於科植物蜜花胡頹子的成熟果實。多年生常綠攀緣植物,成熟果實鮮紅色至紫紅色,鮮果生食,可食部佔91 %,甜酸,適度可口,水分充足,顏色鮮艷,可做果汁、罐頭、蜜餞。
6.滇橄欖:又名雲南余甘子,是大戟科落葉灌木或喬木植物余甘子的果實。植物春季開花,花小,單生黃色,雌雄同株。果實肉質,扁球形,熟時呈紅色。產於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部常見。為一種重要的葯食兩用植物資源。
7.龍葵:又名老鴉眼睛草、天茄子、天茄苗兒、天天茄、救兒草、後紅子、水茄、天泡草、老鴉酸漿草、天泡豆、七粒扣、烏疔草、野茄子、黑姑娘、烏歸菜、野海椒、黑茄、地泡子、地戎草、山辣椒、山海椒、野茄菜、耳墜菜、野辣角、天茄菜、狗鈕子、野辣椒、野葡萄、酸漿草、水苦菜、野傘子、飛天龍、黑天天、黑星星、黑黝黝(音)、黑悠悠(音)、黑油油(音)、龍葵草、天茄子、苦葵、黑茄子、野茄子、野辣椒、野葡萄。
8.番石榴:成熟的番石榴為淺綠色,果皮脆薄,食用時一般不用削皮,果肉厚,清甜脆爽。
9.酸木瓜:俗名小葉木瓜,酸多李皮、楂子樹,屬常年喬木,果實呈卵圓形,成熟後淡黃色或黃色,味酸,可以入葯。瀾滄人喜歡把多依果舂碎,拌以各種調料吃。
10.紅毛丹:紅毛丹是熱帶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也是著名的熱帶水果,在中國能適合種植的地方不多,屬珍稀水果。紅毛丹果實營養豐富,供鮮食和加工制罐頭,此外還可制蜜餞、果醬、果凍和釀酒。
11.野草莓:雲南人大多叫「泡」,雲南各地都有,到了夏季去農村山上很容易吃到!還有一種叫白泡的比較常見,有奶油的香味,真的太懷念那個味道了。
12.傣家苦果:傣族生活區域很常見的一種野果,傣家人用來做菜,把果子油炸了拌著吃,味道有點像茄子,但別人不這么覺得。。。汗,裡面有小顆粒的種子。
13.黃泡:每年黃泡成熟的季節就是我們騷動不安的季節,總盼著去摘黃袍,那個味道充滿和味蕾和整個童年的記憶。
14.多依果:一些人可能吃不慣,可開胃。瀾滄人喜歡把多依果舂碎,拌以各種調料吃。現在也製成了各種果脯和飲料。一般是偏綠(帶點橘紅),腌制過的偏黃,味酸,帶澀,買到好吃的話是酸甜的,而且不算硬,好咬(雲南方言叫做「pao」第一聲)。
Ⅷ 請問這是什麼動物(如下圖↓)
第1幅圖是一隻狐狸,我們可以看到狐狸的尖尖的鼻子,還有大大的尾巴,而且他的毛發的橙色,明顯就是一隻狐狸。
第2幅圖是一個穿山甲。穿山甲的特徵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到他身上披著一層甲片就像鎧甲一樣。
第3張照片是一隻螞蚱,螞蚱全身都是綠的,而且有兩個非常有勁的後腿,能夠蹦得非常的遠。
Ⅸ 越南社會狀況
一、收入水平
我只講我了解到的,做辦公室文員的大概就300萬越盾左右(人民幣兌越幣大概3200左右),也就是說1000人民幣上下。了不起一年發15個月薪水,也多不到哪去。所以在這給小費是常事,出入境查你護照的都敢明目張膽地收。
二、消費水平
越朝的CPI指數大家上網查吧,我只能說中國人民很幸福了。衣,沒在這買過,我看不上,估計不貴,但奢侈品絕對比國內貴得多。食,海鮮便宜點,但也是相對國內的價格,這里窮人也是吃不起海鮮的,米價兩年翻了一倍,我老闆常感慨以前過節給廟里送米是成噸送的,現在只能意思著送了。住,貴,平民老百姓絕對買不起房子,跟廣州的房價差不多;租呢?我現在住的算是富人區,100平米不到,700刀。行,這國家除了摩托車,給我100萬也不會想在這買輛汽車,那是給自己找堵。去年我欣喜的發現,從胡志明往下六省居然通了高速,雖然只有50公里,也讓我們那60歲的老司機老眼淚花:「我開了一輩子車還像今天沒飈過120呢!」
三、硬體設施
差,跟中國不能比。政府沒啥錢,好點的橋都是外國援建的,更別說拆遷拓路了,拆遷補償費我估計它都出不起。路上經常開洞,不知是修補還是換管道啥的,那開工的速度擱我朝早被行人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了。據說還要建地鐵,我一40幾歲的客戶說估計這事要辦成了給他孫子看到他也瞑目了。用電也是,經常停電,特別是工業區,每個禮拜都挺。我們公司那塊算是商業區了,經常禮拜一大白天停電,周末倒是燈火輝煌的,估計供電局的也是被驢踢過腦袋的。
四、軟體設施
科技,算了吧,我不提了。人,大白天在路邊咖啡廳要一杯5000越盾咖啡,看報扯淡的幾乎都是青壯年男性,或許是這個原因造成願意去上班的工人罷工潮不斷。學校,大學校舍也就我朝縣城的中學水平;金融,我不得不說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太有才華了,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速度世界第一,阿貓阿狗只要有錢都可以開銀行。這的定存年利率將近20%,據說有些小銀行的高達23%,可老百姓還是不愛存越盾,寧願換成美元或黃金。為啥?兩年前我來這的時候美金兌越盾是15000-16000左右,現在呢?20500。所以,索羅斯搞不跨香港是必然的,整死越南也是必然的。
五、政治狀況
從基層貪到高層。這里的交警是肥差,兩人一車(摩托車),覺著哪邊是風水寶地了就停下,一人攔車一人收錢。通常你給他20萬,他只給你5萬的票,不過這樣也好,不然像我這種無照駕駛的早被關終身監禁了。海關商檢的就更別提了,我就是做貿易的,吃錢就算了還個個都是豬腦袋,一言難盡,不做贅述。河內很多大官的情婦就跟我住同一區,車、表、包,名牌的應該叫奢侈品牌的我見了一大堆,廣州也見不到這樣的密集度。國家外匯存底?估計沒有,有的話也被這些人吃了一大半。
一個政府沒有底氣、貨幣沒有信用、改革畫虎似貓、軍力夜郎自大、貪腐可以讓我等升斗小民隨處可見的國家,拿什麼跟中國打?除非美帝這次願意整個大傷,否則我真找不出一個「全party、全軍、全民」要跟中國大幹一場的理由。
不打,越南內部的這些矛盾已經日顯激化,只有經過革命才能讓大家平息一下怒火;打了,這個海洋經濟佔全國GDP一半有多的國家再還幾個有油田的島嶼給中國,戰損不算,估計損失的油氣也夠讓它面臨經濟崩潰了。我不知道,打完這仗,它還能和誰要到貸款?它用什麼去維持那孱弱的國力?
或許,越南的現狀我有些危言聳聽,但是越南所面臨的內部矛盾遠比我朝復雜、頑固、致命得多。目前的狀況以越南的角度講只存在攘外必先安內還是安內必先攘外的選擇,話語權完全不在越南,中國想武力震懾一下某些國家的狼子野心便打;我朝想繼續和平高速發展只需讓胡潤榜排名前三的抄它金融老底它便不戰自潰了。
請採納
Ⅹ 一種種類中僅剩一隻的動物
、北部白犀牛,全球僅剩一隻:目前世界上僅剩下了最後一隻白犀牛,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飼養的都已經沒有了,這意味著白犀牛這種生物將隨著最後一頭的死亡而永遠的從地球上消失,位列世界十大瀕危動物排行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