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春秋時期的越國和現在的越南有關系嗎,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沒有。南越國,由秦朝將領趙佗建立,都城是廣州,今越南北方包括在內。在越南的歷史上,南越國算一個朝代,但不是正式的。越南人算自己的歷史,在秦朝之前是傳說的雄王時代,第一個正式朝代是前李朝(中國南北朝時期),為時只有一年,是由越南本地人建立的。而南越國,在越南歷史上,仍然算作是外來政權。
『貳』 請問越南是在中國的哪個朝代因為什麼原因分裂出去的,以後與中國是什麼關系
越南向來只是從屬,也許元朝時被統一了
『叄』 古時候的越南,到底是被中國侵略還是本來就是一部分
古代的越南其實是被中國侵略的一部分,封建王朝的時候秦朝南征的軍隊打到了越南那邊去。
『肆』 列舉越南歷史上五個朝代及其創立者
吳朝(938一968)是五代十國時期,安南地方割據政權,越南的朝代之一。因未定國號,所以史稱為吳朝。吳權(898年-944年),吳朝的開創者,後世稱為前吳王,亦被稱為吳先主。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也是越南地區從中國正式獨立後第一個封建王朝。丁部領(924年-979年),一說名為丁桓,丁朝的締造者,968年至979年在位,後世尊稱為丁先皇。
前黎朝(980年-1009年),為越南歷史的朝代之一。黎桓(941年-1005年),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後世稱之為黎大行。
李朝(1009-1225)又稱作後李朝(與李賁所建立的前李朝而區別),是越南歷史上繼前黎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朝代,因該朝皇帝姓李而得名,李朝歷經九代皇帝,共216年。李公蘊(974年-1028年),又稱李太祖,字兆衍,是越南李朝的開國君主,1009年至1028年在位。
陳朝(1225年-1400年),越南一個朝代。因該朝君主姓「陳」,故史稱「陳朝」。陳煚(1218年-1277年,又作陳日煚;對蒙古帝國上表奉貢時名為陳光昺;初諱陳蒲),越南陳朝開國皇帝。
『伍』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的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古代人的祖先大約幾萬年前就出現於此地,據神話傳說約4,000年前「國家」的概念第一次出現。越南從前1世紀至10世紀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古代中國皇朝的統治之下,939吳權打敗中國南漢軍後,越南得到獨立,又於968年制定其國號為大瞿越。
從遠古到現代,越南使用的國號有「文郎」(或是「越」和「於越」)、「甌雒」、「南越」、「萬春」、「野能」、「大瞿越」、「大越」、「大虞」、「越南」、「大南」等;但歷史上的中國、朝鮮半島、琉球、日本卻廣泛使用「交趾」(一作「交阯」)、「安南」等來稱呼該國,直到十九世紀初期才正式改稱為「越南」。
中國統治自中國秦朝以前,於現在越南北部一帶成立國家,名叫文郎
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率領其族民,輾轉到達現在越南北部,建立歐咯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的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越南北部和廣西、廣東,征服當地的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前203年[1],秦朝的南海尉在秦朝末年的混亂時期,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里,越南北部交趾地區雖然屢有反抗,但是大體上一直受到中國古代政權各朝代(汗朝、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和南漢)的直接管轄。
。。。。。。。。。。。。具體請網路越南歷史網路或點擊以下網址。
『陸』 越南歷史上是中國的領土嗎是哪個朝代
越南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是屬於中國的,直到秦末漢初,越南才脫離中國
自立
雖然自立但是在此後的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直到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後才正式劃清與中國的關系。
『柒』 戰國時期的百越就是現在的越南嗎
不完全是,只能說大部分的越南人是當初百越和中國人的混血,這一點可以從越南兩字就可以看出來,「越南」就是指代百越之南的意思
所以說隨著時間的慢慢發展,過去的百越已經不能完全說是越南人,但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捌』 古代的越南和我國,到底是處於怎麼樣的關系
古代的越南和我國,到底是處於怎麼樣的關系?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其實是「於越」
但是「駱越」人不僅僅是現在「京族」的祖先,學術界公認,駱越人的范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東南至越南的紅河流域。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主體部分也在中國,中國境內的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甚至很可能一部分漢族,也是由這個部族的一部分發展來的。
「雒越」的「駱」(雒)有水田之意,他們以農業維生,自戰國時代生活在廣西,駱越人經常與西甌人(首府是鬱林)共存於同一地區,故古籍上也將他們並稱。後被並入南越,漢朝在此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
越南從中國脫離出去的時候,范圍僅僅包括交趾一片,和南越相差很遠
當時阮氏朝廷對此一國名表示接納,並對它作出解釋: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兩粵」舊稱迥然有別。
『玖』 越南是六國時的哪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公元10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當時叫安南)利用中國的四分五裂局面,擺脫了中國的控制。
938年的「白藤江之戰」吳權擊敗中國南漢,939年稱王,史稱前吳王,建立吳朝,是越南脫離中國之始。但吳權只有稱王沒有建立國號,而且未能有效統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獨立。北屬時期之後的歷史,越南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並且仍未脫離中華文化影響,使用漢字,採用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個封建王朝。
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後來接受中國北宋宋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
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並擊退了侯仁寶率領的北宋軍隊的干涉。
11世紀後期,宋朝與越南李朝爆發宋越熙寧戰爭;13世紀中葉,越南陳朝曾擊退蒙古的進攻,中國元朝建立後,越南陳朝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進攻。戰後,陳朝遣使向中國元朝朝貢修好,以示臣服。15世紀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國明朝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明軍順勢佔領了越南,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進行了直接統治,即「安南屬明時期」。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將明軍驅逐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明朝的宗藩關系之後,恢復了獨立,建立了後黎朝(1428年~1789年)。
阮朝舊照
1471年,後黎朝滅占婆國,疆土逐漸向南擴張。1527年,莫登庸篡奪後黎朝,建立莫朝。1531年後黎朝在鄭、阮兩大家族的支持下復辟,並占據南方,與莫朝對峙,越南開始進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時期。
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越南重新分裂,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兩大家族不斷發生戰爭,史稱「鄭阮紛爭」。而名義上的共主——後黎朝皇帝則完全是傀儡,處於鄭氏控制之下。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並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當代越南的版圖。
1771年,爆發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後黎朝末代君主黎維祁逃往中國,請求清軍援助其復國。西山軍在1789年擊退了清朝干涉軍,後黎朝徹底滅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後代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年~1945年)。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國中國,請求改國號為「南越」,最終嘉慶皇帝下賜國號「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這就是越南國名的由來。
『拾』 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淵源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
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
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
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
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
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
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
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10)戰國時期越南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北屬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