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太平到友誼關坐什麼車
先坐車到河內,然後再坐河內到友誼掛關。
⑵ 友誼關在哪
友誼關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
我國十大名關之一(友誼關)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猶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南疆邊關要塞。始建於漢朝,原名雍雞關,又名大南關、界首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名雞陵關。永樂五年(1405年)更名鎮夷關;宣德年(1428年)改名鎮南關;1953年更名為睦南關,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命名為「友誼關」。友誼關景區包括關樓、城牆、左輔山炮台(鎮關炮台)、右輔山炮台(金雞山炮台)、清末廣西全邊對訊署(法式樓)以及大清萬人墳等,總佔地面積250 萬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11663.76平方米。
(2)越南友誼關怎麼走擴展閱讀:
友誼關的歷史事件:
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友誼關,標志中國共產黨完全接收廣西。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法軍1600餘人自越南諒山進犯鎮南關,馮子材率黑旗軍等部在關內4公里處的關前隘成功伏擊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孫中山、黃興等曾於此發動反清的「鎮南關起義」。
1939年,日軍佔領鎮南關並燒毀關樓,將橫額「鎮南關」的拓印寄回日本向天皇請功,之後劫走「南疆重鎮」石刻橫額。
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11日,關樓升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旗,標志中國共產黨完全接收廣西。
⑶ 越南有幾個車站分別是去哪的去友誼關,要去哪個車站我怕做錯掉。
從南寧出發去河內的班車只有兩個車站,都是運德公司下屬的。
一個是在市中心的 國際旅遊集散中心(原來的友愛客運中心,在友愛路,靠近南寧火車站)
另一個就是琅東客運站。
具體的發車時間,你可以電話咨詢和訂票,最好是國際旅遊集散中心的電話,容易接通,
琅東客運站的沒什麼指望。
⑷ 友誼關在哪裡
憑祥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與越南交界,邊境線長97公里,距離越南首都172公里,與廣西首府南寧市相距231公里。友誼關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與越南一號公路相連接,是中國通往越南的最重要陸路通道、國家一類口岸(中國與越南的貿易物資絕大部分從這里通過),是我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最大及最便捷的陸路通道。距憑祥市區18公里。南寧到越南首都河內的直線距離僅300公里;南寧環城高速公路與正在建設中的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相連接,南友高速公路建成後,從南寧到達越南所需的時間不到2個小時。比南寧到桂林還近(南寧到桂林:507公里)
⑸ 越南胡志明市至友誼關多少公里
直線距離大約1400公里,按旅遊路線大約2000公里。
友誼關到河內約200公里,在友誼關過了關在越南境內,可以在口岸門口坐電瓶車去停車場(1萬盾一個人)
停車場那邊很很多車到河內,可以坐停在車棚裡面的商務車,車費12萬盾左右,3個半小時可以到。
還可以到停車場左手邊的屋子裡(山德運輸)那裡買票做綠色的大巴。但是大巴沒有商務車快
由河內南下直達胡志明市全程1730公里的鐵路干線,連接國內各大城市,是貫穿越南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從河內出發,乘火車南下經過順化、峴港、芽庄等地,最後到達終點站胡志明市。火車票可在車站窗口購買,只接受越南盾。旅館和旅行公司也可以代購,需付少許手續費。越南鐵路公司(Vietnam Railways)經營的單號列車由河內向南行駛,雙號列車由胡志明市向北行駛。 另有統一快運(Reunification Express)火車也運行於河內和胡志明市之間,全程需耗時30-41小時,車票約為160,000盾。
若想直接從胡志明市坐火車返回中國廣西的南寧市,則必須在河內換車,換乘河內-廣西南寧的國際列車。越南的火車車廂座位共分為五個檔次,分別為硬座、軟座、硬卧、普通軟卧和空調軟卧。其中硬座和軟座的車廂條件相當簡陋,甚至都比不上長途車舒適。
西貢火車站位於第三郡,從范五老街搭三輪摩托車要10,000越南盾。
廣州和香港2小時即到。東南亞各主要城市飛往胡志明市的航班也很頻繁。胡志明市新山國際機場(Tan Son Nhat International Airport)胡志明市新山機場是越南最大機場。距胡志明市東北約40公里。新航站樓是國際航線,舊航站樓為國內線專用。新和舊樓之間有步行通道連接。
機場到市區:
新山國際機場到胡志明市中心大約8公里。機場到市中心的交通工具中,最方便的就是計程車。胡志明市計程車價格無統一規定,各公司定價都不同,從機場到市內大約至少需要8萬盾。機場大門邊還有到濱城市場的152路公共汽車,路過范五老街,票價3000越南盾/人。
⑹ 友誼關的基本情況,通過它可以去越南嗎
友誼關本身就是一個口岸,出了友誼關就是越南了。
相關的基本情況:
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
友誼關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
早在漢朝這里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後改名界首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准,改稱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友誼關。1995年2月,經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友誼關關樓在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中曾兩次被毀。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關樓由底座和迴廊式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築面積為365.7平方米,長23米,底寬15.9米,平均高度為10米。公路從隧道形單拱城門通過,拱門上方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當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
⑺ 內陸到越南友誼關
陸運去越南當然是過廣西桂平的友誼關,起運,大卡車走的。公路運輸,BY
TRUCK!一般不用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