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爾維納斯群島地理位置,歷史情況
主權爭端
起因
阿歷史學家認為馬島是1520年由葡萄牙人發現的。英國學者則認為英國航海家戴維斯1592年最先發現馬島。 1690年,英國船長約翰·斯特朗最先在西島登陸。 十八世紀中葉,法、英先後在兩個主島上建立居民點並有少量駐軍。 1770年西班牙開始管轄群島,但英國聲稱仍對群島擁有主權。 1820年,即阿根廷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四年後,阿宣布馬島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英國以最早發現為由聲稱馬島屬英國,並於1833年1月武裝佔領馬島,阿駐島總督被迫撤出。此後兩國一直對馬島主權存有爭議。 1966年,阿、英就馬島歸屬問題開始談判。1981年兩國談判破裂。 1982年4月2日,阿政府派兵佔領馬島,英國宣布與阿斷交並派出特遣艦隊,馬島戰爭爆發。6月14日,英軍攻佔馬島首府,駐島阿軍宣布投降。 戰後,馬島開始使用自己的憲法、貨幣、旗幟和國徽,以體現島民自治。英國拒絕討論馬島主權問題。阿曾提出按香港租借方式解決馬島問題和向馬島派遣聯合國和平部隊等建議,均遭英拒絕。 1986年,英宣布馬島周圍150海里為漁業保護區,並於1993年將保護區擴大為200海里,阿方就此提出強烈抗議。 1990年,經多次談判,阿英達成復交協議。 1992年,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一致通過由智利和委內瑞拉提出的決議案,再次要求阿英加緊對話,和平解決馬島爭端。阿曾提出按「香港租借」方式解決馬島問題和向馬島派遣聯合國和平部隊等建議,均遭英拒絕。 1994年,阿將對馬島的主權要求寫入新修改的憲法中。 1995年9月,阿英達成在馬島水域勘探、開採石油的協議。 1999年,雙方在關於阿恢復與馬島直航、阿公民持本國護照赴馬島、石油開采、打擊非法捕魚、通訊、巡邏等領域達成協議。同年,阿英兩國海軍在南大西洋舉行了馬島交戰以來首次聯合軍事演習。
阿政府立場
2001年,阿政府重申對馬島享有主權,呼籲國際社會敦促英與阿重開馬島主權談判,表示願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爭端,並將依據國際法尊重島民的利益和生活方式。英政府則重申馬島主權不容談判,島上居民享有自決權的原則立場。2月,阿政府拒絕馬島當局提出的組建聯合巡邏隊,防範非法捕魚的建議,稱馬島當局不構成馬島爭端的一方。2月21日,阿英兩國達成允許兩國民用船隻在阿大陸和馬島之間直航的協議。3月,英國宣布將南喬治島的駐軍撤至馬島,阿方表示歡迎。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要求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支持。自1983年起,在英國不參加的情況下,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會議每年均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關於馬島主權的決議,敦促英國政府同阿政府進行談判。1997年,第七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發表最後聲明,呼籲阿英依照尊重領土完整原則盡早就馬島主權重開談判。1999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表示,將盡一切努力促成阿英談判,以盡快結束馬島「殖民地狀態」。2001年6月,美洲國家組織再次敦促英阿兩國就馬島主權問題盡早重開談判。 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2007年上台後多次表示阿擁有馬島主權,要求與英國就馬島問題重新談判。 阿根廷外交部2009年9月22日發表聲明,抗議英國向馬島增派「台風」戰斗機,認為這違反了聯合國有關決議。自從1982年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戰爭之後,英國和阿根廷之間已平靜了28年。 阿根廷政府2010年2月16日派軍艦封鎖馬島海路;而在政壇奄奄一息的英國工黨政府亦不甘示弱,立即派出驅逐艦「約克號」為主的艦隊「捍衛主權」,兩國軍事沖突一觸即發。雙方這回劍拔弩張,為的竟是馬島海底600億桶的石油。
油價高漲 馬島受關注
地質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馬島附近海域蘊藏約600億桶的石油,不遠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南大西洋地區的資源寶庫。 不過,阿英兩國一直未能就聯合開采這一海域石油資源達成協議。英國政府最近單方面允許石油公司在馬島周圍海域勘探和開採石油,引起阿政府的強烈抗議。豐富的油資源引來必和必拓礦業公司等4家英資企業,其中渴望石油公司鑽油台「海洋守衛者」2010年2月19日抵達當地,准備下周展開鑽探。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英荷殼牌公司1998年曾在該海域搞開發,後來由於油價過低(每桶12美元)、開發成本過高而放棄。現在,石油價格猛漲,開發變得有利可圖。 其實,英國和阿根廷的新一輪沖突始於2009年12月。阿根廷議會當月通過一項法律,宣稱馬島屬於該國領土。2010年1月,英國政府「口頭知會」阿根廷表示抗議,但阿根廷對此不予理睬。
阿根廷宣布封鎖航道
面對英國的探油計劃,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16日簽署的法令規定,所有經過阿根廷本土港口前往馬島、南喬治王島以及桑威奇島的貨輪和客輪都需要向阿政府事先申請,獲得許可後才能前往這些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嶼。 當天,阿根廷軍艦封鎖了馬島海路。而在前一天,准備將輸油管道運往馬島的丹麥貨船「霍爾領袖號」已遭扣押。 英國輿論認為,有「南美希拉里」之稱的克里斯蒂娜不如當年軍人政府強硬,何況阿根廷政府全國兵力薄弱,國民也多不想開戰。此外,克里斯蒂娜面對政府債台高築、經濟不景氣的局面,再加上明年大選在即,可能想藉此事件爭取民意。 兩國真正的角力場是聯合國。阿副外長維多利奧·塔切蒂18日說,英國政府在馬島問題上採取單邊行動,嚴重侵犯了阿根廷主權,阿政府將訴諸聯合國解決這一問題。
英國在島上集結軍隊
針對阿根廷的舉動,英國皇家海軍「約克號」驅逐艦已於17日抵達馬島海域,與另外3艘艦只會合。 「約克號」1985年開始服役,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42型謝菲爾德級驅逐艦,根據馬島戰爭的經驗改進。 英國《太陽報》透露,除派遣艦隊外,英國已在馬島集結了一千名軍人和4架戰機。 但英國媒體認為,英國雖向阿根廷擺出強硬姿態,派驅逐艦「約克號」壓境,但相信其象徵意義多於實際。 英國軍方近期剛准備由伊拉克戰場退身,又要撲向阿富汗戰場。現在,阿根廷對馬島虎視眈眈,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分析人士認為,英國勢難再添戰線。 《太陽報》稱,英國這次行事低調,是不想擦槍走火,只想讓阿根廷知難而退。
馬島之戰
馬爾維納斯群島(英稱福克蘭群島)位於大西洋南端。 1833年,英國從阿根廷手中奪得該群島。1981年,兩國關於馬島歸屬的談判破裂。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馬島奪取控制權,戰爭隨即爆發,約650名阿根廷人和260名英國人死亡,最終阿根廷戰敗。 戰後,阿根廷一直沒放棄對馬島的主權要求,並希望與英國對話,謀求以和平方式解決馬島主權歸屬問題
② 男方不願給予十萬彩禮,女方父母:「這種人家,做朋友都不行」你怎麼看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這樣的男人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
③ 一男子因長相帥氣,被2名越南女兵綁走13年,他都經歷了什麼
十三年和兩名女兵生活在一起,因為女兵並不想打仗,所以表示男人同意和他們住在一起,就相安無事,就這樣他們三個在叢林中過了十三年
④ 雲南警察解救了多少越南新娘
雲南警察解救17越南新娘 ,拘留60人。
警方准備移交被拐女子。
⑤ 歷史問題
1、美國 班長
a、 美國國家綜合實力最強,為全球第一大經濟實體,經濟實力雄厚
b、從二戰結束後發動多場對外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
c、美國與俄羅斯政治分歧大,這主要是由於歷史原因
美國與前蘇聯分別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兩大代表,長期對抗,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政治資本,與美國長期對抗
2、俄羅斯 副班長
a、身體高大主要由於其所處環境
b、「分家」主要指前蘇聯解體
c、「上學期」指上世紀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冷戰
d、現階段俄羅斯政府政策傾向於國內,但由於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地位在國際上影響力也不容小視
3、中國 團支書
a、幼兒園指封建社會,封建社會中國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b、小學指封建社會晚期,這一時期中國遭受西方強國侵略多
4、英國 學習委員
a、經濟實力強
b、國家政策與美國合作,打架指英國協同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
5、瑞士 永久中立國
6、奧地利 維也納音樂之都
7、阿富汗
a、被副班長打,指前蘇聯侵略
b、現階段阿富汗戰爭正在繼續
8、伊拉克
為四大古國之一,發動西亞地
區性戰爭
9、印度
軟體行業聞名與世10、巴基斯坦
與印度相鄰,印巴沖突不斷
11、德國
德國人以理性思維著稱,發動兩次世界大戰
12.日本
二戰發動者之一
13、越南
被打指越南戰爭,
14、朝鮮 社會主義國家,與中國關系良好
15、韓國 整容業發達
16、巴西 以體育著稱
17、法國 巴黎浪漫之都
18、蒙古 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義大利 文藝復興時期的成果主要產生地,
20、希臘 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21 土耳其剛開始時富強,到最後被美國等國家收拾。
22 喬治亞 在俄羅斯的統治之下。
23 埃及 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24 以色列 剛開始時被人打,自從和美國好了以後,命運也好了。
25 丹麥 25、丹麥:丹麥人善長航海,原來出過很多海盜。現在好多了!上海世博會運來了小美人魚。
26、墨西哥:瑪雅文化你應該知道的,這是一個活在預言中的民族。2012。不多說,美國成立之初,靠著購買,戰爭等手段搶奪了墨西哥的很多土地,,美國從建國之初的13個洲,擴成了50個洲。
27、西班牙:曾經被拿破崙佔領,是地理大發現比較早的國家,海軍強大,後來和英國有了沖突,他的無敵艦隊被英國的海盜將軍擊敗。
28、葡萄牙:地理大發現最早的國家,可惜國家較小,曾被西班牙吞並。最近的一件大事是把小學一年級時搶的現在團支書的一點東西還給了他。這個說的是不是澳門啊?
29、阿根廷:南美的大多數國家曾經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後來脫離。足球、籃球、馬球並稱為「阿根廷三大運動」。但毫無疑問,最重要的體育項目在於阿根廷的足球,可能是和巴西爭足球第一吧。體育我不太了解。和英國主要是馬爾維納斯群島,那裡有石油!這個島嶼離阿根廷不遠。曾經阿英在這里爆發戰爭,阿根廷失敗。現在仍有爭議。
30、委內瑞拉:南美國家,不多說,查韋斯上台後對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卓見成效,但是個人不認同他的某些做法,過於個人主義,修改憲法使總統無限期的連任,對美國外交強硬,宣揚南美應該擺脫美國的控制,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31、古巴:和中國一樣,社會主義國家,這就不難解釋和美國關系差,和中蘇關系好,冷戰時,蘇聯在這里部署過導彈,被美國發現,差點引發戰爭,現在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中。
32、加拿大:面積是第二大的,和美國,特別是俄羅斯有著北極圈歸屬之爭,和美國的關系很好,曾是法殖民地。法國幫助過美國的獨立戰爭,自由女神像就是法國送的。
33、伊朗:主要是伊朗的核問題,不多說,美國要揍他,核問題只是個借口,自己多關心下國際政治就清楚了。
34、前南斯拉夫諸國:比較著名的是領導人鐵托,反對美國和蘇聯的霸權主義。在1991年12月26日前蘇聯解體之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