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柬埔寨總理洪森為何親越南
柬埔寨總理洪森親越南,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柬埔寨和越南國土接壤,有很多經貿上的往來。
Ⅱ 洪森的大事記
洪森 (Hun Sen)1952年8月5日出生。啟蒙教育是在寺院中完成的。
1970年洪森放棄學業,加入紅色高棉(柬埔寨共產黨)的游擊隊,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
1977年,洪森與柬共東部大區第二十區黨委書記謝辛、省黨委書記韓桑林等紅色高棉領導人投靠越南,並迅即成為反對赤柬勢力的重要領袖。
1979年1月17日,越軍攻入金邊,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次日柬埔寨人民共和國革命委員會宣布成立,韓桑林為該委員會主席,洪森為委員會委員兼管外交部長。
1981年,洪森出任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1985年當選為總理兼外交部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政府總理。
1986年到1991年期間,洪森參與了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談判工作。
1989年1月6日,越南軍隊從柬埔寨撤軍。
1990年9月代表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參加柬全國最高委員會。
1991年10月23日的《巴黎和平協議》標志著柬埔寨和平進程的開始。
1991年10月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在金邊舉行非常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人民黨,洪森當選為副主席。
1991年11月14日,時任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政府總理的洪森親自到北京迎接並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夫婦回國,據洪森回憶,其間親王與其確立了父親和義子的關系。
1992年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
1993年5月全國大選中當選為磅湛省選區議員,7月出任柬臨時民族政府聯合主席,9月出任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兼高棉王家軍聯合總司令。
1994年1月,洪森與拉那烈聯合率柬埔寨王國政府代表團正式訪華。
1996年7月,洪森以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身份對華進行工作訪問。
1997年7月5日洪森發動政變,摧毀了拉那烈的奉辛比克黨總部。拉那烈被解除第一首相職務並流亡國外。
1998年11月出任柬埔寨王國第二屆政府首相。
1999年2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3年7月21日,柬埔寨新聞部簽發了一份公告,正式要求柬幾家華文報紙從即日起將首相「洪森」(HUN SEN)的中文譯名改成「雲升」。2004年又將中文譯名改為「洪森」。
2003年7月,洪森所屬的柬人民黨在第三屆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最多議席,但沒有超過三分之二,不能單獨組閣。在政治僵局持續了近一年之際,人民黨與第二大黨奉辛比克黨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決定組成聯合政府。
2004年4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4年7月,西哈努克國王發布王令,任命洪森為新一屆柬埔寨王國政府首相並負責組建新政府 。7月15日,柬埔寨第三屆國民議會批准了以洪森為首相的新一屆王國政府 。
2008年10月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
2013年7月,柬埔寨首相、人民黨副主席洪森出席競選活動。他是本次大選的人民黨首相候選人。
2015年10月1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獲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Ⅲ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Khmer Rouge)
紅色高棉留給世人一個也許永遠無法解答的問題,這就是,一個為人類美好理想奮斗的組織,為何在現實中走得如此之遠。
紅色高棉的歷史�
●農村包圍城市的又一成功實踐
1960年9月30日,在金邊火車站的一間破舊房屋裡,柬埔寨勞動黨宣告成立。在新建的組織里,一批五十年代留法歸來者如波爾布特、英薩利、宋成、喬森潘等進入中央領導層。
1962年柬共總書記杜斯木神秘失蹤,波爾布特繼任。從此,「留法派」成為柬埔寨革命的領導核心。六十年代初的柬埔寨,是絕不允許共產黨組織存在。1963年5月,波爾布特、宋成、英薩利等被迫逃入磅湛叢林,在農村進行革命宣傳。
1967年4月,馬德望三洛地區農民爆發反征稅暴動。已正式改名的柬埔寨共產黨,他們覺得開展武裝斗爭的時機已成熟,於是建立起自己的武裝——柬埔寨革命軍,並在各地發動起義。柬革命軍在政府軍圍剿下東躲西藏,疲於應付。然而,美國對柬埔寨的干涉為紅色高棉帶來了崛起的意外機遇。正在忙於越南戰爭的美國對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偏左政策深為不滿,1969年3月起派飛機轟炸成為北越「庇護所」的柬埔寨領土。民族矛盾上升為柬國內主要矛盾。柬共轉而扛起抗美救國的旗幟。年底革命軍就增至2500人。
1970年3月18日美國策動柬右翼勢力朗諾、施里瑪達等發動政變,廢黜西哈努克。1970年4月美國和南越軍隊入侵柬埔寨南部。大敵當前,西哈努克和柬共拚棄前嫌,攜手抗美,結成抗美救國統一戰線。
1971年底抵抗力量粉碎朗諾政府的「真臘二號」軍事行動,已取得戰場上的主動。1973年8月美機停止轟炸。民族解放武裝力量發展到5萬人,解放了90%以上的國土,完全控制金邊外圍地區。1975年元旦,抵抗力量發起總攻。4月1日,朗諾以去外國治病的名義離開金邊。4月17日,金邊掛起了白旗。紅色高棉取得了抗美救國戰爭的全面勝利,在世界上再創了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成功例子。
●要「一舉建成共產主義」帶來的災難
從1975年1月起,紅色高棉包圍金邊,而由於連年戰亂,柬埔寨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1974年糧食產量只有87萬噸,人均大約130公斤,相當於中國1960年60%左右,嚴重飢荒使得朗諾集團喪失政權,但是,也給紅色高棉留下一個極其艱難的攤子。由於戰亂使得原本只有5萬人口的金邊市膨脹到200多萬人口,遠遠超出城市承受能力,在巨大的糧食壓力下,紅色高棉於解放金邊當日就對金邊市民進行遣散。
金邊居民慶幸戰爭結束,但還沒來得及歡迎勝利者,就接到緊急疏散的命令。人們匆忙帶著點隨身用品,沒有明確目標地逃往農村。三天後,200萬人的金邊成了「居民不足三萬、只有一家商店」、「沒有小汽車,人人都靠步行」的空城。至少有兩三萬人死於疏散途中。
紅色高棉稱這是因美國飛機馬上要來轟炸,後來又說是怕城裡隱藏著大量階級敵人。事實上,是紅色高棉沒有經驗、也不準備學會管理大城市。在他們看來,城市是資本主義的丑惡象徵。它會腐化幹部和群眾。要建設理想社會,就必須消滅城市。紅色高棉宣布要在十到十五年內使國家實現現代化。把柬變成一個農業社會後,它著手推廣原在解放區實行的合作社制度。取消貨幣和市場,實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給制。男女老少集體勞動,在公共食堂集體就餐。柬埔寨原是個魚米之鄉,但因糧食產量逐年下降,人們只能勉強喝上稀粥。紅色高棉禁止私人擁有財產,取消家庭,甚至婚姻也由組織安排,婚後夫婦要分開居住。禁止人們從事宗教活動,勒令僧侶還俗。視知識為罪惡,不設正規學校,禁用書籍和印刷品。只唱革命歌,跳革命舞,取締傳統歌舞戲劇,嚴禁西方文化傳播。人們不能自由流動。全國沒有郵政電信,也沒有醫院。紅色高棉把人分為「舊人」和「新人」。「舊人」是攻克金邊前已在解放區的人口,主要是農民。「新人」則是舊政權的軍政人員、知識分子、僧侶、技術工人、商人、城市居民等�他們處在「舊人」的監督和管制下,食不果腹地從事超強度的體力勞動,餓死、累死和被隨意處死者不計其數。 盡管如此,在遣散大批金邊市民從事農業勞動後,到1977年,柬埔寨糧食產量達到180萬噸,比1974年翻了一番。
1976年1月柬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被迫退休,隨後遭到軟禁。他的子女親屬十幾人照樣作為「新人」下放勞動,最後下落不明。
1976年夏,一直處在幕後的波爾布特出任政府總理。年底他憂心忡忡地指出「黨的軀體已經生病了」,而後開始了對黨組織的內部清洗。大批革命志士成為自己同志的刀下鬼。僅金邊南部的「圖士楞」監獄就處決了14000名柬共幹部及其家屬。民柬對外也處在自我封閉狀態。到1978年底,除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外,全世界只有埃及在這個國家派有外交人員。柬共認為,革命後柬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要消滅各種差別,「在柬埔寨一舉建成共產主義」。而柬共的「組織絕對正確」論和波爾布特在黨內的絕對權威,使紅色高棉的種種極端乃至殘暴的政策得以實施。人們認為,在70年代,由於美軍轟炸、朗諾集團、紅色高棉和越南的屠殺,柬埔寨至少有100萬人非正常死亡,而當時該國總人口只有700萬人。
到1980年,越南佔領柬埔寨,統計柬埔寨人口大約640萬,比1970年減少大約60萬,但是一個重要原因是戰亂使大量難民出逃國外,例如當時曼谷就有40萬柬埔寨難民。
●在十四年抗越戰爭中重整旗鼓
1978年12月25日,越南10萬「志願軍」兵分七路入侵柬埔寨。1979年1月7日越軍佔領了柬首都金邊。翌日越南拼湊成立韓桑林傀儡政權,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民柬執政時代結束。僅僅兩周時間,民柬就兵敗如山倒,政權不保。除兵不如人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百姓希望早日結束民柬的恐怖統治,並不響應政府發出的抗敵號召。四下逃散的紅色高棉官兵漸漸聚集起來。他們整編軍隊,在西北和西南山區建立根據地,進行有組織的武裝抵抗斗爭。1981年後民柬國民軍逐漸恢復了元氣,擺脫被動防禦。民柬領導人也多少進行了一些反思,在經濟、社會和文化、宗教政策上,民柬也作出重大調整,重新贏得了部分民心。1981年12月柬共宣布自動解散。1985年波爾布特、農謝和切春宣布退休。這些舉措改善了紅色高棉的外部形象。實際上柬共仍然存在,而且這些「退休者」仍決定著紅色高棉的一切。
盡管西哈努克憎惡紅色高棉,為了共同的抗越大計,還是再度與之攜手合作。1982年6月,民柬、西哈努克和宋雙三方決定成立民柬聯合政府。西哈努克任主席,喬森潘任副主席兼國民軍總司令,宋雙任總理。團結抗越局面的形成為紅色高棉贏得了極為有利的外交環境。到八十年代末,紅色高棉是抗越力量三方中最大的派別,也是僅次於金邊當局的柬第二大政治軍事勢力。
●戰略失策和內部分裂導致衰亡
1989年9月越南從柬埔寨撤軍。1991年10月23日,柬沖突四方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柬將實現民族和解,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大選。組成新政府。從1992年2月起,聯合國陸續派出2�2萬工作人員,花費近28億美元來幫助柬實施和平協定。而作為協定簽字方之一的紅色高棉卻拒絕與聯合國合作,抵制大選。除紅色高棉外,其他19個政黨都參加了1993年5月舉行的大選。而紅色高棉白白葬送了合法回歸柬政壇的歷史性機遇。大選後柬組成王國政府,奉辛比克黨和人民黨達成妥協聯合執政,拉那烈任第一首相,洪森為第二首相。紅色高棉失去國內盟友和國際支持,陷入全面孤立。紅色高棉雖想在新政府中謀取一席之地,但又不願面對宿敵洪森派控制新政府的現實,更不願交出控制區和解散武裝。雙方的兩次圓桌會議都無法達成協議。1994年7月7日,柬議會宣布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
在政府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紅色高棉內部思想混亂,官兵厭戰思鄉,開始逃離。對此,強硬派領導人始終沒有制定切合實際的對策。波爾布特對外迷戀軍事斗爭的魔力;對內他堅持抗美時期的做法,反對自由經濟和私有財產,強化他的絕對領導,清除不同意見者,結果激起內變。紅色高棉二號人物英薩利主張政治和談和內部改革,但不為波爾布特所容,作為「享樂主義」和「投降主義」傾向受到批判。1996年8月他率領兩個師「與波爾布特派分道揚鑣」。拉那烈和洪森馬上與他達成和解協議,允許他在其控制區享有自治權利。西哈努克國王還下令赦免英薩利。英薩利的分裂使紅色高棉喪失了4000人的精銳之師,又失去了重要的木材和寶石等經濟來源。而政府既往不咎的和解政策,則摧垮了紅色高棉官兵的心理防線。紅色高棉的解體已是不可避免。不久又有十幾個師脫離波爾布特,而後改組並入政府軍隊。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喪失了近80%的作戰部隊,大勢已去。
1997年6月民柬國民軍總司令宋成密謀投誠,波爾布特得知後派人槍殺宋成夫婦及其8個子女。紅色高棉官兵忍無可忍,第一次把槍口對准了自己的「一號大哥」。波爾布特倉皇逃命,但為部下抓獲,隨後被公審判處終身監禁。紅色高棉希望通過此舉改善形象,尋找出路,但因波爾布特是紅色高棉的靈魂和象徵,對他的審判顯然更使民柬群眾士氣渙散。
1997年奉辛比克黨與人民黨明爭暗鬥,又給殘存的紅色高棉一線希望,部分民柬武裝甚至與拉那烈派結盟反對人民黨。然而,7月初洪森以武力驅逐了拉那烈,完全控制了局勢。紅色高棉的如意算盤又一次落空。此後在國際壓力下,柬再次舉行大選,拉那烈派與洪森派重新妥協,聯合執政。紅色高棉對前途已完全絕望。
波爾布特1998年4月去世後,剩下的紅色高棉領導人陸續走出叢林,形成又一輪投誠浪潮。最後是12月5日肯農等8位將軍率數千餘部的投誠,以及民柬前主席喬森潘和前人大委員長農謝的回歸。1998年成了紅色高棉的投誠年和終結年。
Ⅳ 越共對柬共開戰的原因是什麼
細究柬埔寨的歷史,實在是悲慘而又令人尷尬。越戰期間,美國要求柬埔寨助戰,遭到西哈努克的拒絕。美國對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偏左政策深為不滿,從1969年3月起,派飛機轟炸成為北越「庇護所」的柬埔寨領土,並把目標轉向柬軍方,開始扶持朗諾將軍。朗諾趁西哈努克1970年3月出訪蘇聯之際,發動了軍事政變,廢黜西哈努克,由朗諾出任總統。美國對柬埔寨的干涉為一直在叢林里打游擊的紅色高棉帶來了崛起的意外機遇。民族矛盾上升為柬埔寨國內的主要矛盾。忠於王室的柬埔寨子民不能接受國王被驅逐的現實,更不甘心屈服於傀儡政府,柬共趁機打著愛國的牌子扛起抗美救國的大旗。1970年4月美國和南越軍隊入侵柬埔寨南部。大敵當前,西哈努克和柬共捐棄前嫌,攜手抗美,結成抗美救國統一戰線。5月5日柬民族團結政府成立,西哈努克任主席,喬森潘擔任副首相。民族團結政府得到民眾衷心擁護,抵抗力量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僧侶、朗諾政府官員、軍人奔向叢林,加入紅色高棉的行列。而朗諾本人庸碌無能,完全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1971年底,抵抗力量粉碎朗諾政府的「真臘二號」軍事行動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1973年8月美機停止轟炸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裝力量發展壯大到五萬人,一舉解放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土,完全控制了金邊外圍地區。1975年元旦,抵抗力量發起總攻。4月1日,朗諾以去外國治病的名義離開金邊。4月17日,金邊掛起了白旗。紅色高棉取得了抗美救國戰爭的全面勝利。 在北越和美國簽訂了在印支停火的協定後,紅色高棉開始與越共分裂,在罵「越南修正主義」的同時,堂而皇之地樹起了抵抗越南入侵的旗幟。柬共與越南抗衡,為美國出了一口惡氣。於是美國轉而通過泰國向紅色高棉提供武器和裝備,希望藉此削弱越共的勢力擴張。有了這一層關系,美國對紅色高棉日後踐踏人權的胡作非為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975年4月17日,紅色高棉扳倒了朗諾政府,開始了所謂的「元年」(Year Zero)。而這一天,卻是柬埔寨人刻骨銘心難以忘卻的日子。紅色高棉的領導人波爾布特,實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他發出一號命令,以戰備為借口把城市居民遣散出城。這項決定是在紅色高棉進城前兩個月作出的,但他們對相當高級的幹部都嚴加保密,並且欺騙老百姓說美國人要轟炸金邊,誰也不準留下,不準攜帶行李,用不著帶出城市的東西,三天之內就可以回家。在士兵的強行驅趕威嚇之下,四天之內,所有金邊人被迫離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放棄所有財產,成為徹頭徹尾的無產者。素有「東方巴黎」之稱、並有兩百萬人口的金邊,數日之內就成了死寂的空城。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柬埔寨的百姓開始陷入水深火熱且極其荒謬的處境之中。 紅色高棉的軍人荷槍實彈,強迫城市居民遷往鄉下改造,實踐所謂的農業烏托邦計劃。同年9月,全國所有城鎮的人口被全部遷出。紅色高棉認為這在世界上是個獨一無二的「創舉」。而大部分的金邊人沒有料到,此次的離開,竟是一條不歸之路。體弱的人還沒到達目的地,就病死在去鄉村的長達一個月的徒步跋涉中。有幸到達目的地的,一落腳便開始了刀耕火種的日子。眨眼間,柬埔寨禁止私有制,沒有工業,不準商品買賣,不準貨幣流通,連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也不允許,而波爾布特策劃的這次兩百萬人的大遷移,事先毫無物質准備,直接導致幾十萬人的死亡。 波爾布特掌權之後,開始了長達四年的血腥統治,並宣布要在十到十五年內使國家實現現代化。首先要把每一個城裡人改造成農民。紅色高棉把人分為「舊人」和「新人」。「舊人」是攻克金邊前已在解放區的人口,主要是農民。「新人」則是舊政權的軍政人員、知識分子、僧侶、技術工人、商人、城市居民,「新人」必須通過改造才能新生。每位新人必須重新登記,交代以前的歷史。凡在朗諾政權服務過的人、對新政權不滿者、地富反壞、不願自動離開金邊者,一律格殺勿論。接著是清理階級隊伍,有產者、業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教師、醫生及其他專業人士都不是無產階級,屬於清理之列,連戴眼鏡的人也不放過。然後是種族和宗教迫害,會說外語也是死罪。禁止所有的宗教信仰,關閉或摧毀所有的教堂和廟宇,佛教徒被迫還俗,回教徒被強迫吃豬肉。除了整肅黨內異己,普通百姓以越南、蘇聯間諜、美國特務等罪名遭瘋狂屠殺,大多數遇難者全家都被斬盡殺絕。 紅色高棉視知識為罪惡,不設正規學校,禁用書籍和印刷品。只准唱革命歌、跳革命舞,取締傳統歌舞戲劇,嚴禁西方文化傳播。人們不能自由流動。全國沒有郵政電信,也沒有醫院。「新人」在「舊人」的監督和管制下,食不果腹地從事超強度的體力勞動,強迫所有百姓必須放棄原來的民族服裝和服飾,男女老少一律穿上黑色革命裝或者軍裝。婦女不論多大年紀,必須剪清一色的齊耳短發。紅色高棉成員的脖子上則多了一條紅白相間的長布圍巾。被放逐的「新人」和原先的鄉下農民都按軍事編制分為男勞動隊、女勞動隊,一律強制勞動,男女分住在各自的營房,連夫妻也只能在獲得批準的前提下一周相聚一次。 吃飯在公社大食堂,每人配以碗筷,定時去集體食堂排隊打飯。剛開始時一天三餐,到後來認為吃三餐多餘,改為一天兩餐,沒過多久,糧食配給越來越少,干飯變成了稀飯。野菜、草根、樹皮,蚱蜢、甲殼蟲、蟋蟀、壁虎都成了果腹的美味佳餚。很快連這些「美食」也找不到了。每天都有人餓死,發展到最後,就像中國古書中記載的大災之年,人甚至吃死人的肉。 新人們被迫學習農活,種地修渠,為了完成規定的勞動限額,白天必須在田裡干十幾個小時活,晚上還要開會學習。居住的條件尤為簡陋,用竹子搭成無法遮風雨的吊腳樓,家徒四壁,沒有任何傢具。辛辛苦苦打下的糧食,必須全數交公。允許種蔬菜瓜果,但收成歸公。偷吃瓜果被定為偷竊罪扭送村委會處治。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期間,至少有一百多萬人因為勞累、飢餓、營養不良和疾病而死去。 在紅色高棉執政的三年八個月二十天時間里,其恐怖程度空前絕後。1976年夏,一直處在幕後的波爾布特出任政府總理。年底他憂心忡忡地指出「黨的軀體已經生病了」,此後就以肅清親越分子、克格勃間諜、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務和新混入黨內的異己分子為借口開始了內部清洗。在1975年10月宣布的民族陣線的十三個領導人中,就有五個在1977年的清洗中被處決,其中包括內政部長、兩任商務部長、新聞和宣傳部長、國家主席團第一副主席等。各大區的黨政軍領導人被處決的更多。最集中的一次是1978年對被認為是親越派的東部大區幹部和軍人的清洗,由西南大區的領導人塔莫負責,一次屠殺了近十萬名自己人。S-21殺戮場,主要用來審訊、拷打和處決黨內敵人。據估計,僅在這個中心一處,就處決了兩萬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在S-21發掘出近九千具屍體。還有許多死人坑尚待挖掘。這些人死得極其恐怖,紅色高棉為節省子彈,殺人多用棍棒重擊或以斧頭砍殺。許多陳列的頭蓋骨上,留有被斧頭砍出的裂痕。1976年1月柬共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被迫退休,隨後遭到軟禁。他的子女親屬十幾人照樣作為「新人」下放勞動,最後下落不明。 在大屠殺的同時,民柬對外處於極度的自我封閉狀態,國門被關閉,受害者無路可逃,只能束手就擒,慘遭殺戮。到1978年底,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個國家與之互派外交人員。 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里,紅色高棉取消城市、強制人口遷移、取消貨幣、取消商品、取消家庭,用暴力達成社會改造,建立一個最純粹的社會主義社會,整個國家沒有商店、沒有廟宇、沒有學校或公共設施,文明被踐踏,百姓遭塗炭,國民經濟全面崩潰。 1984年獲得第五十七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影片《THE KILLING FIELDS》就是描寫紅色高棉時期的苦難。影片根據真實的故事,再現了紅色高棉時期大屠殺的生還者Haing Ngor經受飢餓和嚴刑拷打、飽受戰爭恐怖、親人死亡的經歷。 在長期的抗法和抗美斗爭中,柬越曾互相支持,並肩戰斗,但也有一些積怨。兩國革命勝利後,越南企圖通過越柬的「特殊關系」控制柬埔寨,實現其「印支聯邦」的美夢。早在1975年6月就趁解放越南南方之機,出兵佔領柬埔寨的威島。而紅色高棉不屈服於越南的壓力,利用民眾根深蒂固的仇越反越情緒予以反擊。1977年起兩國邊境沖突不斷。年底因越軍入侵鸚鵡嘴地區,柬埔寨宣布與越南斷交,而越南則公開號召推翻紅色高棉政權。1978年12月25日,越南十萬「志願軍」兵分七路入侵柬埔寨。紅色高棉自信能輕易擊敗越南的任何侵略,不料事與願違,僅僅兩周時間,紅色高棉就兵敗如山倒,政權不保。1979年1月7日越軍佔領了柬首都金邊。翌日越南拼湊成立韓桑林傀儡政權,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紅色高棉執政時代結束。此後,他們潰退到柬埔寨西北和西南山區,建立革命根據地,進行有組織的武裝抵抗斗爭。紅色高棉如此迅速地土崩瓦解,現任柬埔寨王國政府總理洪森(Hun Sen)起了重要作用。洪森少年時代出於對西哈努克的熱愛和對「美帝」的義憤,投筆從戎,參加了紅色高棉,從排長一步步晉升到師長。後來發現波爾布特倒行逆施,殘酷鎮壓人民,他的信心開始動搖。他因拒絕屠殺穆斯林,反被紅色高棉追殺,使他遂起倒戈的念頭。1977年,洪森率部逃亡越南,不到兩年,他聯合越軍殺回金邊,一舉推翻了紅色高棉。但毋庸諱言,紅色高棉的迅速倒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幾年倒行逆施的殘暴統治,使得老百姓人心思棄。 1979年以後的歷屆聯合國大會上,絕大多數成員國譴責越南侵柬,要求越南無條件撤軍,拒絕承認金邊當局。1981年12月柬共宣布自動解散。1985年波爾布特、農謝和切春宣布退休。這些舉措改善了紅色高棉的外部形象。實際上柬共仍然存在,而且這些「退休者」仍決定著紅色高棉的一切。盡管西哈努克憎惡紅色高棉,為了共同的抗越大計,還是再度與之攜手合作。不過,此時的西哈努克和另一位抵抗派領導人宋雙都有了自己領導的小股抗越部隊。1982年6月,民柬、西哈努克和宋雙三方決定成立民柬聯合政府。西哈努克任主席,喬森潘任副主席兼國民軍總司令,宋雙任總理。1989年9月越南從柬埔寨撤軍。1991年10月23日,柬沖突四方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並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大選,組成新政府。從1992年2月起,聯合國陸續派出二萬二千工作人員,花費近二十八億美元來幫助柬埔寨實施和平協定。這是聯合國戰後最大一次維和行動。而作為協定簽字方之一的紅色高棉卻拒絕與聯合國合作,抵制大選。它先是不讓聯合國維和人員進入其控制區,後又拒絕裁減軍隊,不斷採取軍事進攻,並多次發生扣留和傷害聯合國人員的事件,最後是在大選前撤走駐各地的聯絡站。除紅色高棉外,其他十九個政黨都參加了1993年5月舉行的大選。西哈努克派的奉辛比克黨得票百分之四十五點七,出人意料地戰勝了人民黨。大選後組成王國政府,奉辛比克黨和人民黨達成妥協聯合執政,拉那烈任第一首相,洪森為第二首相。紅色高棉失去國內盟友和國際支持,陷入全面孤立。 1994年7月7日,柬議會宣布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在政府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紅色高棉內部思想混亂,官兵厭戰思鄉,開始逃離。對此,強硬派領導人始終沒有制定切合實際的對策。波爾布特迷戀軍事斗爭的魔力,紅色高棉軍隊能征善戰,且在根據地周圍埋下無數地雷,政府軍的圍剿常常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對內政策仍然堅持抗美時期的做法,反對自由經濟和私有財產,強化他的絕對領導,清除不同意見者,結果終於激起內變。紅色高棉二號人物英薩利,主張政治和談和內部改革,但不為波爾布特所容,並當作「享樂主義」和「投降主義」傾向受到批判。1996年8月,英薩利率領兩個師與波爾布特派分道揚鑣。拉那烈和洪森馬上與他達成和解協議,允許他在其控制區享有自治權利。西哈努克國王還下令赦免英薩利。英薩利的分裂使紅色高棉喪失了四千人的精銳之師,又失去了重要的木材和寶石等經濟來源。而政府既往不咎的和解政策,則摧垮了紅色高棉官兵的心理防線。紅色高棉的解體已是不可避免。不久又有十幾個師脫離波爾布特,改組並入政府軍隊。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喪失了近百分之八十的作戰部隊,大勢已去。1997年6月民柬國民軍總司令宋成密謀投誠,波爾布特得知後派人槍殺宋成夫婦及其八個子女。紅色高棉的官兵忍無可忍,第一次把槍口對准了自己的「一號大哥」。波爾布特倉皇逃命,但為部下抓獲,隨後被公審判處終身監禁。紅色高棉希望通過此舉改善形象,尋找出路,保存組織力量,但因波爾布特是紅色高棉的靈魂和象徵,對他的審判顯然更使民柬群眾士氣渙散,無所適從。1997年奉辛比克黨與人民黨明爭暗鬥,又給殘存的紅色高棉一線希望,部分民柬武裝甚至與拉那烈派結盟反對人民黨。然而,7月初洪森以武力驅逐了拉那烈,完全控制了局勢。紅色高棉的如意算盤又一次落空。此後,在國際壓力下,柬埔寨再次舉行大選,拉那烈派與洪森派重新妥協,聯合執政。紅色高棉對前途已完全絕望。波爾布特1998年4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後,剩下的紅色高棉領導人陸續走出叢林,形成又一輪投誠浪潮。畢姜、江裕朗等五位高級官員和馬本、波爾布特遺孀梅松等人先後離開紅色高棉。最後,12月5日,肯農等八位將軍率數千餘部投誠,民柬前主席喬森潘和前人大委員長農謝回歸。1998年成了紅色高棉的投誠年和終結年。紅色高棉的興盛和衰亡,構成了柬埔寨當代歷史的重要篇章。
Ⅳ 許世友打越南贏了嗎
打贏了。
1978年12月7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鄧小平任命東線廣西邊防部隊總指揮為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他頒布「不前者,殺!臨陣怯逃者,殺!延誤戰機者,殺!投敵叛變者,殺……」的《十殺令》軍規。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兩國在整個八十年代持續爆發邊界沖突,即兩山戰役,中國軍隊攻佔老山、者陰山地區。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並使大量越南華人持續逃亡。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Ⅵ 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紅色高棉怎麼會和越南交惡的
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當時雖然越共和紅色高棉曾經有過合作,但是當紅色高棉的領袖波爾布特掌權而建立民柬後雙方關系開始惡化。柬要求越南「歸還
Ⅶ 柬埔寨首相洪森,當年究竟是如何吞掉西哈努克家柬埔寨的
這就是成功的政治家,不是靠政治口號,而是靠政治智慧,避免柬埔寨被吞並的亡國命運。
Ⅷ 柬埔寨華人首相,連續執政三十多年,為何被稱為越南僕人呢
因為華人首相雖然在越南執政30多年,當時一直都是為越南服務的,而且他在民間的口碑也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