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聽說大骨面是用骨湯煮的面,真的嗎
呵呵,樓主問對人了,我經常吃這個面。大骨面的確是用骨湯煮麵的,湯和家裡燉的差不多,面的口感也特別的好。。。趕緊買包來嘗嘗!
Ⅱ 大骨湯面 的面條如何製作 請各位高手 出招
熬制骨頭湯
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
≮美食做法≯
1、將扇子骨、直通骨、尾脊骨、碎骨洗凈,然後投入開水鍋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鍾。
2、將骨頭取出,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里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
3、然後將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出盡骨髓,放在鋼精鍋中,用細網篩過濾原湯,加入蔥、姜、酒,用大火燒開,再一次撇去浮沫,轉小火燉至 3小時後出湯,即好。
4.一般豬肉骨頭湯能連續用,家庭中可煮9-10小時,可取用2-3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頭顏色呈灰暗色,湯質鮮味、脂肪營養已用盡為止。顏色:湯清而漂油。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
還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里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蔥、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適量就好,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
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卜,就不會膩了。還可以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也可去除油膩。
在煮湯的過程中要注意撇去湯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則最後煮出來湯會很難看。
還有,要想湯清、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里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
Ⅲ 骨頭面筒骨面最正宗的做法
前言
雙人愛心早餐
材料
主料:筒骨500克、掛面500克;
輔料:蔥50克、八角50克、桂皮30克、姜50克、紅棗4、5個、胡蘿卜半個、秋葵2個、枸杞40克、香葉4、5片、鹽50克、黃酒50克
骨頭面筒骨面
1
新鮮筒骨,買的時候讓師傅給切大塊了,回來搓點鹽,反復洗了3遍,洗干凈血水。
2
香料,胡蘿卜有切小花刀哦。
3
放高壓鍋,因為是做面所以湯水多點,水放到高壓鍋下面的那一圈。
4
大火燒到高壓鍋噴氣,噴氣了不要馬上調小,讓它噴3分鍾左右,再調中火,燉15分鍾,再關火,燜10分鍾。
5
秋葵2根洗干凈。
6
切成一小段
7
關火高壓鍋燜到不怎麼出氣的時候另起一鍋燒水煮麵。
8
氣小了,開鍋放上枸杞和秋葵,在蓋上燜3分鍾。
9
面開了用筷子夾出來
10
澆上骨頭湯,放上筒骨,撒點蔥花
11
愛吃辣可以放點剁椒
12
美美的開吃啦
小貼士
用心做
Ⅳ 白象大骨面怎麼做好吃
大骨面之所以好吃是在於它的湯,是用大骨湯做的調料包,骨湯料包有很純正的骨頭湯的味道,煮的時候可以加個雞蛋,最好是溏心的那種(不是熟透的)然後再放點香菜,非常非常好吃!朋友來我給做的這個,他一個勁說好吃呢,哈哈哈
Ⅳ 大骨頭餄餎面的配方做法
製作方法餄餎條主料是麵粉和食用鹼。把麵粉、食用鹼和食鹽按一定的比例和勻,揉成微微發黃的面團兒,面團先揉光揉筋道,最好的是揉到面團攤開來,四周的邊兒都有往裡蜷的感覺,再蒙上籠布擱放起來讓面醒一下,籠布一定要蓋嚴實,否則面坯兒表面容易皴,做出來的面條就不好看又不好吃了。醒好的面在案板上再次和勻揉筋道,接著把面團按需要分成拳頭大小的季子,每個季子約有一碗面的份量,放在面盆里備用。餄餎關鍵是和面,其做法是將精細的豆麵粉,置入面盆,在清水中加少量面丹,然後加入面少許。和面時要掌握先硬後軟,「抓三水、達三光」的原則。即第一次上水時要用手指或筷子來回攪動,將面打成麥穗狀;第二次上水時,將水灑在面穗上用手攪拌。這樣和的面硬度比較大,但經成大塊;第三次上水時,將手上、盆邊的麵粉用水一齊粘於面團上,雙手用力揉,揉成既光又滑的整面團,達到面光、手光、盆光。然後再餳一陣兒。醒面過程中,再配製好澆湯,原料根據口味決定,可以是西紅柿炸醬,也可以是山葯塊豆腐塊、香油、味精、食醋,少量開水混合沖勻調拌。吃時將和好的面揉勻揪成塊、搓成圓柱形,放入餄餎床,壓入水滾的鍋內,稍煮片刻即熟,然後撈入盛湯的碗內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