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鐵騎戰無不勝,為何卻折戟越南
蒙古鐵騎戰無不勝,卻折戟越南的原因,我認為包括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內在方面,長途跋涉,不熟悉地形,不適應當地環境;外在方面,主要表現為越南軍隊採取靈活戰術、全民抗戰。
越南,是位於我國南面的國家,與我國接壤,千百年來,和我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外在方面
蒙古騎兵的種種短處,正是越南軍隊的長處。他們占據天時、地利。當大兵壓境之時,他們或是採用堅壁清野的策略,以逸待勞,使得對手疲於應付,然後給予致命一擊;或者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一小股軍隊吸引,然後前後夾擊,進行取勝;亦或是採取詐降的方法,麻痹對手,然後進行分割,一點點將對方軍隊侵蝕掉,最終打敗了蒙古軍隊。
㈡ 越南,寮國,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五國,蒙古這些國家各佔了多少到多少平方公里
越南國土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寮國國土面積:236800平方公里。
緬甸國土面積:676581平方公里。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不計克什米爾)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79.6萬平方公里(不計克什米爾)
阿富汗國土面積:652300平方公里。
中亞五國總面積近400萬平方公里。
蒙古國國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
㈢ 蒙古到越南多少公里800萬差不多吧
京九鐵路北起北京,
正線全長2381公里
顯然蒙古到越南的距離大約這個數值
嘗試了一下全球地圖測距,
烏蘭巴托到河內大約
3000公里的樣子
㈣ 蒙古成吉思漢當年打到歐洲最遠到什麼地方
蒙古成吉思漢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
花剌子模被消滅了,欽察騎兵和斡羅思諸公國也一敗塗地,印度河和伏爾加河成為激烈斗爭的場所。扎倫丁,花剌子模王子,領導了殘余的抵抗力量,在巴魯克萬戰役中消滅了近3萬蒙古軍隊。
但是花剌子模的大勢已經過去,扎赫蘭丁被成吉思汗圍困在申河上,最後突圍逃到印度,成吉思汗的班師返漠北。
(4)蒙古到越南多少路程擴展閱讀:
成吉思漢對外擴張:
六年後,成吉思汗率領軍隊攻打金國,開始了長達24年的蒙古戰爭。第一仗烏沙堡取得勝利;再戰野狐嶺,將河堡、殲滅晉軍大批精銳;他還打敗了晉軍,與懷來和晉山交戰,獲得了10多萬元。晉軍在東京、西京、居庸關等地。在不斷改變戰法之後,分兵三路進攻和掠奪中原腹地和遼西地區。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他在大都集結軍隊。預料一時難以攻克城池,便派人去強征晉朝獻齊公主,金、絲、馬,率領將士出居永關。6月到統治者的首都南京和「默認」為借口,把黃金心臟機浮動和鎮壓叛亂被三個觸摸拔都。在軍隊進攻,和大元,第二年5月的城市。
為了滿足圍城的需要,成吉思汗採取了部里逐步建立炮兵部隊的戰略,以炮石為攻城的起點。後來,圍城中,使用槍支的城市多達數百座,很快被攻破。同時,為了吸收各地各民族先進技術的工匠和工匠們的掠奪,一座城市也被成千上萬的人掠奪。
然後他建立了一支工匠隊伍,建立了一個工廠來冶煉鐵和製造武器。在通信上創造了「箭速騎行」,速度達到每天數百英里,軍事傳輸和軍事部署速度都有所提高。擅長打長騎兵,有「蒙古旋風」之稱。
㈤ 我國的歷代疆域圖中的問題
有些國家是臣屬國,其實就是臣服的,並不是直轄的。
臣服和直轄的區別原因戰爭的起因,比如說唐朝,唐朝發動西域爭奪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西域是唐朝的命根子,錢袋子,在唐朝,商人的稅收是國家的重要經濟來源,而絲路又是商人的經濟來源。
當時突厥因為與唐朝對立,所以阻塞絲路,想困死唐朝,所以當時唐朝上下都一致認為應該發動西域爭奪戰,中國歷史上,整個統治階層都一致發動戰爭的情況不多,但基本上都是真正牽動國家命脈了。
西域爭奪戰的最根本動機是打通絲路,不是開疆闢土,所以有些地方只要臣服,不阻塞絲路即可。
至於外國的地圖,我問一句,是歐洲的吧?
說實話我很瞧不起歐洲人,因為歐洲人很以自己為中心,他的地圖基本上不可信,現在他們對中國等古文明的描述也是以偏蓋全,至於地圖就跟別說了,不說我們,就是他對緊鄰阿拉伯的描述也不夠准確,要知道,從中國唐朝開始一直到蒙古人西征這一段時期,阿拉伯人都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民族之一,而當時的歐洲人什麼也不是。
㈥ 俄羅斯,蒙古,朝鮮,越南等國的軌距有何不同
國際上的標准軌距是:1435毫米,1520毫米以上的軌距為寬軌,1067毫米以下的軌距為窄軌
俄羅斯、蒙古 都是 1520毫米
越南 1000毫米
朝鮮 准軌 1435MM軌距
㈦ 蒙古國飛機到外國航線怎麼走
摘要 第一條:蒙古國(烏蘭巴托)——德國(法蘭克福)——上海或沈陽。
㈧ 越南國和蒙古國相鄰嗎
不相鄰的。兩國之間正好隔著中國。蒙古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其鄰國只有兩個:中國和俄羅斯。越南屬於東南亞地區,其鄰國有中國、寮國、柬埔寨。
㈨ 歷史上蒙古鐵騎最遠打到哪兒元版圖范圍有多大
蒙古軍最大作戰范圍:西到波蘭,西北到莫斯科,西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冰洋,東到日本,東南到印尼爪哇島,南到緬甸、越南。
元朝的疆域是:在北方,西起今 額爾齊斯河,東至鄂霍次克海。在東部,擁有朝鮮半島東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爾地區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錫金等地,今緬甸東北部和泰國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