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越戰美軍軍靴被全部帶走
一直自詡為「世界警察」的美國總是說自己是一個人權大國,一年到頭舉著所謂人權的大旗在別的國家作惡多端,無惡不作。
美國這個虛偽的國家,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假借人權的名義,去肆意破壞別的國家的安定,甚至妄圖干涉他們的政權,可以說滿滿的都是借口和理由了。比如敘利亞,並沒有什麼化學武器,但是總是被美國找一個「化學武器」的理由搪塞了。
在新聞報道出來之後,美國全國一片嘩然,後來,美國的相關人員指出,每確定一具屍體總共需要消耗十一年的時間和百萬的美元,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確認身份。
之後,美國的五角大樓也放棄了一開始堅稱棺材中有士兵遺體的說辭,開始承認有許多抵達儀式之中,士兵的遺體其實並沒有抵達。美國的國防部發言人艾米德里克·弗羅特斯也對此表示了肯定。
看完了這些,大家覺得這一些靴子的最終用途,到底是什麼呢?
❷ 越南人常年都愛穿拖鞋,無論做什麼都是穿拖鞋,他們有把拖鞋穿到磨露底的現象嗎
在中國,穿著拖鞋?走出街道往往是會被別人看著很邋裡邋遢的。在許多公司中,有一個明確的規則,即不允許拖鞋上班。但在越南,無論是出差,上班或開車,甚至參加一些宴會,人們都會穿拖鞋。可以說,拖鞋已經成為他們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日常必需品。
這不是廣告,越南製造的拖鞋質量非常好,它們通常是橡膠做的。1978年,越南陸續襲擊了兩個鄰國,其中一些國家用拖鞋打仗,還真是前所未有。越南是一個農業國,所以產品主要是橡膠等。但是不妨礙他們都喜歡穿涼鞋,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也許是因為氣候,也許是因為穿拖鞋很方便,所以穿的要壞了就會換一雙拖鞋而不會穿到磨露底部這么凄慘了。
❸ 越南軍隊長期沒有軍靴到底是為何
越南國土,東西向寬度狹窄。南北向卻十分狹長,靠東側國土,幾乎全部是與中國俗稱南海的地方接壤。這種鄰近海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越南全境的氣溫氣候,呈現復雜多樣變化。
越南人因從小穿戴這種鞋,都已形成使然慣性。他們不會因穿戴拖鞋,或穿類似於拖鞋的那種跟腳涼鞋,影響到自己的行動質量。這不僅是越南人,因氣候常年磨練出的一種生活技能。常年累月,也就是越南的一種民風和民俗習慣了。同時,它也培養出了越南軍人,具備此種生活習慣。說越南人,沒有能力穿軍靴。這是對越南人的生活習慣,缺乏了解而已。
❹ 解放鞋的其他國家軍鞋
當然,解放鞋也不是萬能的,他是舊技術條件下的產物。對比當時世界其他軍事大國,我們顯然落後了很多。
早在二戰中,各主要參戰國包括德軍,美軍,蘇軍甚至日軍都大量裝備皮鞋和軍靴。二戰結束以後,以美軍為首的西方陣營大大發展了軍靴技術,讓其最大程度克服自身的缺點。
50年代美軍的作戰軍靴還是牛皮的,不但重量大,穿著走路很費勁,而且透水性很差,也不能有效防滑。
越戰開始以後,美軍在越南叢林山地水網中,被這種該死的軍靴搞得狼狽不堪。美軍裝備部門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推出了全新的熱帶作戰軍靴。它改用防潮尼龍和皮革製成,又透氣孔和防滑特殊鞋底,鞋底甚至裝有一塊薄薄鋼板,防止被復雜地形的灌木扎傷腳部。這種熱帶軍靴在越南戰爭中口碑相當好,深受美軍喜愛。
除了熱帶作戰軍靴以外,美軍還有一系列成熟的軍鞋裝備。比如著名的沙漠軍靴,它採用橡膠軟底,鞋面裝有新式拉鏈和特殊塗層防止沙石進入。該靴散熱性和偽裝行都很強,特別適合在沙漠作戰,在海灣戰爭期間也大顯神威。
除了這些以外,美軍常見的裝備還有雪地保溫軍靴,他們採用新式合成材料,即使在零下25到60度也可以保證士兵腳部的溫度,防凍防滑,可以在冰雪上高速行走。
還有非常實用的美式山地登山靴,防雷靴等等。
對於美軍來說,他們的部隊已經完全實現機械化,摩托化,除了少數山地部隊,特種部隊以外,普通士兵需要步行長距離的行軍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而對於戰斗中需要步行數公里到十幾公里的距離,軍靴也完全可以勝任。
❺ 靴子問題
越戰結束後,美軍地面部隊相繼裝備了若干種作戰靴(包括傘兵靴),其中最出風頭的恐怕就是美軍在中東地區大量使用的沙漠靴了。海灣戰爭初期,美軍地面部隊穿的還是靴幫上開有排水孔的黑色軍靴。而在沙漠地區作戰時,這種軍靴顯得過於笨重,偽裝性不好,散熱性也差。對美軍來說,軍靴的質量不僅與士兵的健康有關,更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在軍方的強烈要求下,有50年制靴歷史的威爾科公司和其它5家公司開始迅速設計了一種適合沙漠作戰的軍靴,並在1991年感恩節後不久拿出了令人滿意的沙漠靴樣品。
與全皮軍靴相比,沙漠靴的確有不少優點:採用翻毛沙褐色皮面和科爾迪尤拉材料靴腰,比此前的半皮叢林靴輕巧許多;靴底為合成橡膠鑄模成型的巴拿馬底;內襯採用Cool Max材料,散熱透氣性能較好;隔熱皮質中底和可拆換的活性炭鞋墊讓使用者更加舒適;取消了排水孔;此外,在靴底設計上取消了防刺綱片,加進蜂窩狀的鋁制保護層,以減輕地雷對腳部的傷害程度;鑲拼鞋帶孔面和帶塗層的黃銅快速穿帶系統則大大減少了穿脫靴子的時間,一般用10秒鍾就能搞定。總體來說,沙漠作戰靴輕便、穩定,透氣性好,且能防沙粒鑽入,不需擦油,有一定的防雷能力。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國防部訂購了大約42萬雙沙漠靴。
盡管海灣戰爭使沙漠靴一夜成名,但在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中,這種作戰靴的問題便逐漸暴露出來。據美軍的綜合調查報告顯示,沙漠靴的問題主要包括:巴拿馬靴底太軟,容易磨損(大部分是阿爾提瑪公司的產品)。許多人只好自掏腰包換上合成材料制的維布拉姆靴底;鞋墊上方的潮氣不易散出,最好有與叢林靴類似的排水/透氣孔;快速系帶系統下方的靴帶經常把皮膚磨出水皰
加一點
叢林作戰靴
大約在1952年,美軍便少量裝備了一種專用的叢林靴。這種靴子由棕色優質牛皮和綠色帆布構成,帶有皮製護腿,看上去有點像二戰時期的M43作戰靴。考慮到叢林戰的需要, 在靴子的內側開有兩個小孔,以便及時排出灌進靴筒的水。這種叢林靴主要供應越戰初期派駐南越的美國軍事顧問,越南戰爭升級之後就逐漸消失了。越戰期間,美軍正式裝備了專門研製的叢林作戰靴,帶有排水孔和加強帶,適合熱帶雨林作戰。今天,世界各國軍隊裝備的叢林作戰靴基本沒有擺脫越戰期間美式叢林靴的雛形。現在,我們來看看美軍現役的叢林靴吧。美軍現在使用的叢林靴於1990年成為制式的熱帶作戰靴。這種叢林靴的靴身為綠/黑色尼龍加皮革製成,有2個排氣孔;靴底沿用了越戰時使用的巴拿馬式花紋,不易積存泥漿;鞋底內有金屬片,可保護雙腳免遭刺傷。
❻ 對越反擊戰中,我軍為什麼要求士兵必須穿膠鞋
這是特製的解放鞋,它們統統加裝了24層厚厚的底子
可以防止越南人布置的竹簽子扎破鞋底,傷到腳
老美的軍靴是襯鋼板,我們的裝備不行,只能用土辦法
❼ 越南軍隊最擅長什麼戰法
越南軍隊最擅長的就是叢林游擊戰。這種打法使他們戰勝了法國人,戰勝了美國人。
❽ 軍鞋的從越南到伊拉克
二戰後,美國在研製新型軍靴方面一直沒有間斷過,並不斷在戰爭中加以考驗。越戰爆發初期,美國地面部隊普遍配發的軍靴是20世紀50年代研製的黑色全皮作戰靴。這種軍靴看上去挺有「派」的,但就是不受歡迎。究其原因,主要是厚厚的牛皮靴腰透氣性差,排水性能也不好,還特別重。此外,這種皮靴的靴底只作過簡單的防滑處理,無法滿足東南亞地區雨季時濕滑泥濘的環境。
於是,20世紀60年代初,美陸軍根據需要研製了熱帶靴。它用防潮尼龍和皮革製成,帶有兩個透氣孔,鞋底採用「巴拿馬」式設計,較易清除沾上的泥土,在鞋底中裝有一片鋼板,以防扎傷。最初的熱帶靴的鞋面由綠色尼龍製成,1990年,為了使其標准化並便於在營區穿用,鞋面改成了黑色。
越戰結束後,美軍作戰靴中最出風頭的恐怕就是在中東地區大量使用的沙漠靴。海灣戰爭初期,美軍地面部隊穿的還是靴幫上開有排水孔的黑色軍靴。而在沙漠地區作戰時,這種軍靴顯得過於笨重,偽裝性不好,散熱性也差。對美軍來說,軍靴的質量不僅與士兵的健康有關,更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美軍根據需要,迅速設計了一種適合沙漠作戰的軍靴。
改進後的沙漠靴的確有不少優點:沙漠靴面由防潮皮革與編織尼龍製成,透氣孔被取消,鞋面裝有拉鏈以防止沙子進入;在靴底設計上取消了防刺鋼片,加進蜂窩狀的鋁制保護層,以減輕地雷對腳部的傷害程度,同時,鞋底的橡膠較軟,能防止沙中的碎石硌腳;此外,鑲拼鞋帶孔面和帶塗層的黃銅快速穿帶系統則大大減少了穿脫靴子的時間,一般用10秒鍾就能搞定。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國防部訂購了大約42萬雙沙漠靴。
盡管海灣戰爭使沙漠靴一夜成名,但在阿富汗戰爭及後來的伊拉克戰爭中,這種作戰靴的問題便逐漸暴露出來。據美軍的綜合調查報告顯示,沙漠靴的問題主要包括:靴底太軟,容易磨損;鞋墊上方的潮氣不易散出,最好有與叢林靴類似的排水/透氣孔;快速系帶系統下方的靴帶經常把皮膚磨出水泡。
此外,美軍根據不同的環境設計不同的軍用靴以適應不同的作戰要求,如專供寒帶地區用的陸軍制式軍靴——保溫靴,它分黑色和白色兩種。黑色靴適於在華氏零度至零下25度的環境中穿用,白色靴則可在華氏零下60度的環境中有效地保護士兵的雙腳。白色保溫靴後經改進,加裝了新式合成材料絕緣內襯。
為填補標准作戰靴和保溫靴之間的空白而設計的防寒靴,該靴屬於行軍靴,適於在濕冷環境中穿用。該靴為全皮全襯式,襯里不但防水防潮而且透氣性能良好。靴底採用了防滑式設計,以利於在冰雪上行走。
另外,山地部隊和駐阿拉斯加的部隊裝備山地滑雪靴,它是美陸軍的首選登山靴,但亦可用於滑雪或雪地行走。由防水皮革製成,帶有手套型的皮內襯和可抽出的絕緣鞋墊,在其橡膠鞋底上有可捆綁滑雪板的地方。該靴可在華氏10度的環境中有效地保護雙腳。
排雷靴是一種特殊用途的軍用作戰靴,通常用於掃雷作業。排雷靴採用氣墊結構,靠減少人體對地面的壓強起到不觸發地雷引信的目的。
❾ 越南軍隊長期沒有軍靴,並不是缺錢,那究竟缺什麼
就是缺錢,你看越南這幾年改革開放經濟好起來了不是也在換裝軍靴嗎?
❿ 解放鞋的革新和換代
解放軍高層居安思危,全方位的軍事改革。
對於中國陸軍來說,也許80年代以前,還遠遠沒有實現機械化和摩托化。雖然解放軍從1955年開始編組摩托化部隊和機械化部隊,但是絕大部分部隊仍然是以騾馬化為主。所謂騾馬化,就是步兵行軍依靠步行,重武器裝備(重機槍,火炮等)依靠騾馬運輸。1985年前,解放軍的師團營連都有軍馬和馬廊,有專門的馬夫和軍隊獸醫院。甚至連營指揮員都沒有指揮車,很多時候靠騎馬作戰。
1985年之前,解放軍總體作戰理論還是基於所謂全民的動員的國家防禦戰。但是進入改革開放以來,尤其美軍依靠技術的優勢幾乎毫無損失的擊潰中國的同門師兄弟伊拉克(伊拉克和中國都是建立了以蘇式裝備和蘇式理論的作戰部隊,伊拉克本國還有大量中國製造的武器,在伊拉克戰爭中無論蘇式還是中式武器都是不堪一擊),這些都給抱著傳統觀念的中國解放軍巨大的震撼。
對越作戰中,由於越南地形和政治的特點,解放軍仍然以傳統的方式作戰。穿著解放鞋的解放軍戰士在越南復雜地形高速穿插,19天內迅速擊潰越南北部衛戍部隊,佔領越南北方諸省,攻佔軍事重鎮諒山,殲滅越軍正規軍4萬多人,俘虜3000人,殲滅越軍民兵過萬。但是,實戰中解放軍顯示的問題多多,不管裝備,戰術,後勤等等,不但落後於西方國家,和征戰多年的越軍也有一定差距。解放軍雖然兵力佔有相當的優勢,在戰斗中也傷亡了近3萬人,其中犧牲7000人。要知道,他們的對手並非越南一流主力部隊(越軍精銳10多萬主力都在柬埔寨圍剿紅色高棉)。
此戰是解放鞋的最後登場,實戰中,解放鞋表現平平。尤其在越南復雜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形穿插行軍時,解放鞋的透水性差,對腳部防護差的缺點顯露無疑。
1985年解放軍宣布完全實現摩托化,淘汰了騾馬化,前後長達30多年。所謂摩托化就是步行不用在靠鐵腳板行軍,而主要依靠汽車代步,重武器裝備也有汽車運載。
同時,解放軍也編組了大量的機械化部隊。所謂機械化部隊就是利用履帶車輛代步,一般來說,摩托化部隊機動性隨好,但是戰鬥力較弱。汽車只是運載工具,沒法作戰也沒法防禦。機械化部隊的履帶運兵車和步兵戰車則不同,他們除了可以大量運載士兵以外,還可以配合裝甲部隊有效作戰。目前為之,已經有數量不少的機械化旅和師。
解放軍已經脫離了靠腳板長距離步行的時代,那麼解放鞋的優點似乎無法顯示出來,淘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中越戰爭之後,中國軍事高層隨即開始軍事改革,老式的解放鞋自然也在淘汰的行列中。
但是一次更換數百萬雙軍鞋,也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新的產品如果不能大大超過解放鞋,還是不能隨便換裝的。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大科研工作人員開始長達20年的攻關。1997年,總後軍需部成立了新型作訓鞋課題組,經過數百次實驗,新型作訓鞋終於 在10個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為了增強新型作訓鞋耐磨性,他們研製出新型應用化學纖維材料;為了解決新型作訓鞋抗菌防臭,他們在織物中加入抗菌防臭劑;為了減輕鞋的重量,他們研製出短纖維增強型發泡橡膠新材料,並採用世界先進製鞋新工藝,使新型作訓鞋既舒適又美觀。1999年,凝集高新技術結晶的新型作訓鞋問世後,2004年正式淘汰解放鞋,在10項關鍵技術上超越解放鞋,先後獲得6項國家專利和1項軍隊科技進步成果一等獎。
99式鞋底比解放鞋厚的多,是短纖維增強型發泡橡膠新材料,並且採用模壓硫化,內底為海綿,綳幫,粘貼二次硫化成型,鞋面為迷彩帆布面,所以有時候也被成為迷彩膠鞋。鞋底用新式防滑紋,和解放鞋最大不同的是它有鞋跟。
這種鞋子設計時候考慮旅遊鞋,運動鞋和傳統解放鞋的特點,特別增強了對腳踝和腳背的保護。雖然底厚,但是由於新式的設計,該鞋抓地力強於傳統解放鞋,運動性能更強。該鞋採用抗菌劑,防腳臭和防細菌感染能力也更強。他的穿著更舒適。採用新型應用化學纖維材料,讓它的耐用性更強,一雙鞋可以穿很久。但是,99式仍然不能有效防水,雖然鞋面和解放鞋相比很容易曬干,而且有99式高腰鞋的設計(防止水進入),但是訓練作戰時候仍然很不方便。
中國解放軍從建國初期開始裝備解放鞋以來,到2004年總裝備部下令淘汰全部解放鞋。這種簡單廉價的膠鞋持續裝備了解放軍。
2015年,一雙雙樣式美觀時尚的黑色小跑鞋正式列裝配發部隊,標志伴隨著武警部隊發展壯大的「解放膠鞋」即將「光榮退役」。 50多年,軍隊裡面除了裝甲兵,傘兵,水兵等少數特殊兵種以外,作戰部隊沒有裝備過作戰軍靴。
這主要還是從成本上面的考慮。一雙解放鞋是相當便宜,一雙皮鞋和皮靴的錢可以買好幾雙解放鞋或者99式作訓鞋。在民間一雙高檔點的軍靴要買到100多到200多元,一雙解放鞋最多20多元,99式一雙也不過40多元。
全世界其他各大國大量裝備軍靴的事實,說明裝備軍靴還是有相當的道理的。隨著解放軍大量新編新式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傳統意義的步兵越來越少,依靠腳板行軍上百公里基本不太可能了。
中國方面在改革開放以後,也進行了少量軍靴的裝備。比如有示範性質的駐港部隊裝備了97式作戰軍靴,該靴是防水牛皮和防水帆布製成,鞋底有防刺夾層,各方面和其他國家的軍靴差別不大。
但是97式軍靴沒有大量裝備部隊,基層部隊訓練還是大量使用99式作訓鞋。
這種和世界潮流背行的情況,自然是不應該有的。
2007年,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決定進行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的全面換裝。該計劃三年內完成,其中自然也包括先進的作戰軍靴。
解放鞋將永遠成為解放軍歷史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神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