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高棉什麼時候結束越南統治

高棉什麼時候結束越南統治

發布時間:2022-06-10 10:18:37

Ⅰ 關於柬埔寨紅色高棉的完整歷史

紅色高棉的崛起具有戲劇性,它是隨著老一代親越革命黨人的失勢而逐步興起的。

1949年秋天,有一位農家出身青年,獲得柬埔寨政府的獎學金,正前往法國巴黎留學,他名叫沙洛特紹,他另一個化名叫波爾布特,但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包括他的家人,此名在1975年以後才公開。

沙洛特紹在1947年第一次全國大選時,因為民主黨助選有功,被民主黨政府選中出國留學,與他同行的還有20個柬埔寨青年。

沙洛特紹在巴黎與柬埔寨進步學生建立了聯系,參加了「高棉學生聯合會」。該組織有不同派系,沙洛特紹參加左派,他反對法國殖民統治和柬埔寨的君主制,探索解放柬埔寨,特別是國內的農民。

這個左派組織主要是沙洛特紹和英薩利,他們倆和其他一些左派參加了法國共產黨。1950年,沙洛特紹、英薩利等十餘人建立了「柬埔寨馬克思主義小組」,英薩利任書記,沙洛特紹為三人委員之一。他們主要學習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著作。

高棉學生聯合會的一些激進活動引起法國當局關注,在壓力下,該組織解散了。

1953年沙洛特紹回到柬埔寨,參加伊沙拉聯合陣線,在總部工作,他奉命去從事發動群眾工作,建立鄉一級伊沙拉委員會。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後,沙洛特紹屬於留下繼續進行地下活動的革命者之一,他被秘密派到金邊。黨組織不健全,只有「高棉人民革命黨黨臨時中央委員會」,越南指定紹興任書記,杜斯木負責城市工作,沙洛特紹在他手下工作。

1956年.英薩利回到柬埔寨,以教師職業作掩護從事地下工作。沙洛特紹和英薩利將身邊的留法青年組織成一個集團,後來,他們被稱為「巴黎幫」。

他們不重視、甚至蔑視參加過越南控制下的印度支那共產黨的高棉老戰士,認為他們是缺乏理論知識的「鄉巴佬」;而高棉老戰士認為「巴黎幫」無視柬埔寨的國內條件,只會抄襲馬列主義詞句。

他們之間的分歧還遠不止這些,高棉老戰士認為主要革命對象是美帝國主義;「巴黎幫」則認為是封建主義。在革命策略上,老戰士主張聯合越南和西哈努克,反對美國勢力染指印度支那;「巴黎幫」則主張切斷與越南聯系,獨立進行反封建革命。

正當「巴黎幫」形成一股新興政治勢力時,喬森潘、胡榮、符寧在巴黎完成學業,獲得博士學位,他們也成為「巴黎幫」。但他們在政治上比較溫和,傾向於老戰士的政治見解。

他們的溫和立場引起西哈努克的注意,他欣賞他們的才能,一度起用他們,喬森潘任商務部長、胡榮任經濟計劃部長、符寧若國務部長,他們幾個人從未與「巴黎幫」中斷過聯系。1963年學生運動高漲時,他們被解職。

他們與西哈努克的合作繼續到1967年,這一年,柬埔寨發生了「三洛暴動」,政府鎮壓農民,他們對西哈努克失去信心,進入叢林,加入沙洛特紹早已控制的高棉勞動黨武裝力量。

1955年,柬埔寨大選,西哈努克的「人民社會同盟」獲得全勝,奪取國民議會全部議席,人民革命黨的一些高級幹部悲觀失望,黨的主要領導人紹興叛變 革命,造成大批黨組織的瓦解。

《柬共歷史》寫道:「1955-1959年期間農村地區的黨委損失了90%的幹部和黨員…」,這似乎證明了青年左派對老一代高棉革命者的蔑視是有道理的。同時,「巴黎幫」向全黨顯示了這個左派組織革命的堅定性,該集團在黨內的影響迅速擴大。

到1960年,以波爾布特為首的激進派再也不能容忍黨的軟弱無力了。這時,中央領導只有杜斯木和索兩個人,年輕人要想問鼎黨的最高領導權。

在這種形勢下,高棉人民革命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金邊火車站一座破房子里召開了,21名代表參加,選舉了8名中央委員,並決定改名柬埔寨勞動黨。

這次會議是老戰士派和青年激進派的一次較量,結果老戰士派略占上風,兩派各有3個中委(山玉明等幾人在越南),但書記、副書記仍是老戰士。

1962年7月,中央書記杜斯木被暗殺,引發第二次較量。

1963年2月,柬埔寨勞動黨又一次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青年激進派佔了絕對優勢,波爾布特當選為書記,英薩利進入常委,因他們是連襟的親戚關系,使權力的核心更加牢固。會議決定,黨獨立領導柬埔寨革命,開展農村武裝斗爭,這更意味著老戰士派徹底失利了。

(1)高棉什麼時候結束越南統治擴展閱讀

紅色高棉的領導者

在紅色高棉管治時期(1975年-1979年),該黨的主要領導人如下:

1、波爾布特(Pol Pot,原名桑洛沙(Saloth Sar),1928年5月19日-1998年4月15日)-頭號人物,柬埔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76年至1979年間出任民主柬埔寨政府總理。

2、農謝(Nuon Chea,1926年7月7日-)-二號人物,柬埔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書記、民主柬埔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3、英沙里(Ieng Sary,1925年10月24日-)-三號人物,民主柬埔寨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4、塔莫(Ta Mok,1926年-2006年7月21日)-四號人物,波爾布特死後紅色高棉最後的領導人,西南區書記。

5、喬森潘(Khieu Samphan,1931年6月27日-)-五號人物,民主柬埔寨國家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後接替波爾布特出任總理。

6、宋先(Son Sen,1930年6月12日-1997年6月10日)- 國防部長。1997年因試圖與柬埔寨政府展開和平談判,其與妻子雲雅遭波爾布特以「金邊政體的間諜」為由殺害,終年67歲。

7、符寧(Hu Nim,1930年或1932年-1977年)- 新聞部長,1977年在S-21集中營被處決。

8、胡榮(Hou Yuon,1930年-1975年?) - 合作社部長,死因說法多種。

9、雲雅特(Yun Yat ?-1997年6月10日)- 宋先的妻子,1977年接替符寧出任新聞部長。

10、柯袍(Ke Pauk,1934年-2002年2月15日)-13號人物,中部地區(之前為北部)書記。

11、英蒂迪 (Ieng Thirith,1932年-)- 英沙里的妻子,波爾布特的妹妹,民主柬埔寨社會事務部長。

12、康克由(Kang Kek Iew,1942年11月17日-)- S-21集中營監獄長、瓊邑克滅絕中心負責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色高棉



Ⅱ 紅色高棉的滅亡

1975年4月19日柬埔寨全國解放後,在新政權領導層的會議上,波爾布特提出:我考慮了很久。我想了兩句口號,作為我們今後工作的指導方向,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我看是不是可以用「建設國家,保衛國家」來概括我們今後的任務。波氏繪成的這一建國藍圖就是,在國家政權建設方面,徹底摧毀舊的政府機構,由柬埔寨的「無產階級」執掌各級政權的大印。在經濟體制變革方面,廢除貨幣和市場,推行配給制、按需求分配;廢除私有制,實行公有制、集體化,開辦公共食堂,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在思想文化改造方面,鼓勵普及教育;挑戰作為國教的佛教傳統,視宗教為精神鴉片,動員僧侶下田參加勞動;暫時終止郵政通信聯系,以防反革命的串聯活動;廢除主僕關系;提倡純潔樸素,禁止佩戴首飾、穿華麗服裝。在保衛新生政權方面,集中力量鎮壓反革命,堅決將「那些擋住革命道路的人統統踩到腳下」;甄別全社會人員的階級屬性,明確階級陣線,分清敵我友;同時高度警惕外國帝國主義和敵視柬埔寨革命的反動勢力的進攻,8萬人民解放武裝力量加強備戰,隨時准備消滅來犯之敵。
1976年1月5日,柬埔寨公布新憲法,將國家正式更名為民主柬埔寨。
波爾布特推行了一條極為左傾的路線。波氏要在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的柬埔寨進行無階級差別、無城鄉差別、無貨幣、無商品交易的「社會主義實踐」。消滅富人,追求平均;消滅城市,遷出居民下鄉務農;毀掉傢具、電視、冰箱、汽車等等「奢侈」物品;以革命性的名稱更改街名;解體家庭,成立男、女勞動隊強制勞動;改造知識分子,如不能脫胎換骨,就從肉體上予以消滅……。這場被柬共領導人稱為「前無古人」的「高棉革命」,給柬埔寨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1977年,波爾布特政府於取消貨幣、市場,實行供給制等一系列違背國情的舉措之外,又開始實施一項「四年計劃」,其核心就是走農業集體化、合作化道路,並提出了「超大躍進」的口號。8月,波爾布特在柬共中央會議上指出:只要實行了這個計劃,我們就能通過集體化運動在四年之內實現大規模的糧食出口,從而進一步發展農業、輕工業甚至重工業。為實現柬共領導人所描繪的「到1977年,人們每星期可以吃兩個水果。到1978年,將會是每兩天一個水果。到1979年,大家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越往後走,情況會越變越好」的美麗前景,農業合作化、集體化運動進一步在全國全面推開,糧食、鋼鐵等生產指標都定得過高,難以完成。於是浮誇之風盛行,隨之而來的即是人民口糧的減少,餓死人的事情頻頻發生。中國「大躍進」運動的悲劇在柬埔寨重演了。

與此同時,波爾布特為防止柬埔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著手在其革命隊伍內部挖「病菌」,一個純潔黨組織的運動應運而生,黨內、軍內一次次的大清洗,來勢兇猛,頗似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揪「走資派」、揪「叛徒」和清理階級隊伍運動,搞得人人自危。結果許多柬共元老、民柬政府高級官員以「叛國」、「反黨」等種種罪名被捕入獄,十餘萬人遭處決。一些軍隊幹部和黨的幹部逃往越南尋求政治避難,這其中即有後來另立爐灶與民柬政府相對抗的韓桑林。
紅色高棉執政時期,認為城市是資本主義的丑惡象徵,它會腐化幹部和群眾。要建設理想社會,就必須消滅城市。紅色高棉宣布要在十到十五年內使國家實現現代化,把柬變成一個農業社會後,它著手推廣原在解放區實行的合作社制度。取消貨幣和市場,實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給制。男女老少集體勞動,在公共食堂集體就餐。紅色高棉禁止私人擁有財產,取消家庭,甚至婚姻也由組織安排,婚後夫婦要分開居住。禁止人們從事宗教活動,勒令僧侶還俗。視知識為罪惡,不設正規學校,禁用書籍和印刷品。人們不能自由流動。全國沒有郵政電信,也沒有醫院。
「革命」先從肅反入手,凡曾服務過朗諾政權、對「新生紅色高棉」不滿者、地富反壞、不願自動離開城市者,一概格殺勿論。接著是清理階級隊伍,對有產者、業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教師、醫生及其它專業人士大開殺戒。然後是種族和宗教迫害。受害者無路可逃,只能束手就擒,慘遭殺戮。整個國家沒有商店、廟宇、學校或公共設施,人類文明在柬埔寨降低到歷史的最低點。在這個人口數量在700萬到800萬之間的小國,保守估計有100萬人慘遭殺戮。

此後,西方反對柬共的勢力譴責波爾布特說,在民柬執政期間,被處死或因疾病、飢餓而死的人達200萬之眾。波爾布特的名字已成為恐怖和殺戮的代名詞,而其領導下的民柬社會則被稱作「殺戮之地」。至於柬埔寨國內,許多人已將紅色高棉等同於波爾布特,甚至把他看作是實行「種族滅絕」的罪魁禍首。對此,柬共領導人的回答是,從1975到1977年,由於民柬政府的錯誤,導致大約3000人死亡,另有1.1萬人的死亡是罪有應得,因為他們是越南人的特務。

波爾布特推行極左路線的初衷是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違反客觀實際,超越國情,強化階級斗爭的實踐,使波爾布特四面樹敵,政權的社會基礎已經動搖,這即註定了它的短命。

1978年12月25日,越南10萬「志願軍」兵分七路入侵柬埔寨。1979年1月7日越軍佔領了柬首都金邊。翌日越南拼湊成立韓桑林傀儡政權,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民柬執政時代結束。僅僅兩周時間,民柬就兵敗如山倒,政權不保。除兵不如人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百姓希望早日結束民柬的恐怖統治,並不響應政府發出的抗敵號召。紅色高棉被迫退到柬西部和北部山區,開始了漫長艱苦的叢林游擊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4419901000dyd.html

Ⅲ 關於高棉帝國的資料謝謝,急

高棉帝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柬埔寨的一個古國。高棉(Khmer)於中國古籍亦稱為吉蔑、閣蔑。

興起
約公元400年,高棉人建立叫作真臘的國家,7世紀中闍耶跋摩一世統治時期最為強盛,勢力直達今日寮國境內和泰國的東北部。高棉人信俸印度教,這一時期接受佛教。真臘衰落,被爪哇人短暫佔領了一段時間。802年,闍耶跋摩二世建立高棉國家,他是一位神王,在吳哥王城作為帝國首都。高棉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他們征服了周邊大多數地區。1010-1150年蘇利耶跋摩一世和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統治時期,帝國步入極盛。

衰落
13世紀開始受到安南和暹羅的攻擊,高棉人放棄吳哥,遷都金邊,吳哥王城從此被煙沒在叢林之中。

柬埔寨歷史:

扶南(1世紀 - 約630年)
真臘(約630年 - 802年)
水真臘
(約705年 - 802年) 陸真臘
(約705年 - 802年)
吳哥王朝
(高棉王國)
(802年 - 1432年)
柬埔寨(1432年 - 1864年)
法國統治時期
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1864年 - 1953年) 日本佔領時期
(1941年 - 1945年)
柬埔寨王國(1953年 - 1976年)
民主柬埔寨(1976年 - 1990年)
柬埔寨(1990年 - 1993年)
柬埔寨王國(1993年至今)

柬埔寨歷史:

柬埔寨是東南亞地區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建國於公元1世紀,在古代歷經扶南、真臘時期,其中9到15世紀初的吳哥王朝國力強盛,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6世紀末開始,真臘走向衰落,到了18世紀末,柬埔寨基本上處於強鄰的控制之下,成為屬國。同時,從17世紀到18世紀越南逐步吞並了下柬埔寨的全部領土,形成了今天的越南南方。

柬埔寨為中南半島古國,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 扶南為秦、漢屬國。《後漢書》稱為「究不事」,《隋書》首先稱為真臘(來自暹粒 Siem Reap 對音)。《唐書》稱為吉蔑、閣蔑(都是Khmer的對音)。宋代稱為真臘,一名真里富,元朝稱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明萬曆後稱「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對音,真臘、真里富來自「暹粒」Siem Reap。

西元一世紀時,柬境建立扶南國,奉印度教為國教,故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扶南王國國都是毗耶陀補羅城(Vyadhapura,梵文:獵人城),在今巴南(Banam)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東入海。高棉語中扶南國王叫Kurung bnam,Kurung(帝) bnam(山),扶南是bnam(山)的對音。扶南國有屬國真臘。公元七世紀中葉,扶南國為北方倔起的真臘所滅,扶南王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9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吳哥王朝,被稱為高棉帝國,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份地區。明宣德五年(1430年)暹羅入侵柬埔寨,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因為吳哥太靠近暹羅邊境,柬埔寨放棄吳哥,遷都金邊。

此後柬埔寨國勢衰敗,倍受越南侵略。1863年後又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至1945年曾遭日軍佔領,戰後於1953年11月9日脫離法國獨立。而後柬國歷經王國(施亞努)時期、高棉共和國(朗諾)時期、赤柬統治(波爾布特)時期、金邊政權(韓桑林)暨三派聯合政府時期、全國最高委員會(四派領袖)時期、駐柬機構(UNTAC)時期乃至目前之聯合政府時期。

柬埔寨君主列表:

[編輯] 扶南王國

[編輯] 混氏王朝(前憍陳如王朝)
不明-68年 柳葉女王 Liu Yi (與混填結婚)
68年-不明 憍陳如一世 即混填
不明 混盤況
不明 混盤盤 在位3年

[編輯] 范氏王朝
201年以前—225年前後 范蔓 (全名為范師蔓Fan Shih-Man)
範金聲 1 乙巳 225 (Fan Chin-Sheng)
范旃 15 乙巳 225
范長 1 庚申 240
243年前後—287年以後 范尋 47 庚申 240
357年前後 竺旃檀 (可能為伊朗人)

[編輯] 憍陳如王朝(跋摩王朝)
憍陳如二世 20 庚戌 410
434年以前—438年以後 持黎跋摩 40 庚午 430
485年前後—514年 闍耶跋摩 44 庚戌 470
514年—不明 留陀跋摩 36 甲午 514

[編輯] 真臘王國
550年—600年 拔婆跋摩一世 (Bhavavarman I)
600年—616年 摩訶因陀羅跋摩 (Mahendravarman)
616年—635年 伊奢那跋摩一世 (Isanavarman I)
639年—657年 拔婆跋摩二世 (Bhavavarman II)
657年—681年 闍耶跋摩一世 (Jayavarman I)
681年—713年 闍耶特維 (Queen Jayavedi)

[編輯] 國家分裂

[編輯] 水真臘(710—781)
8世紀 Queen Jayavedi
不明 Nripatindravarman
不明 Pushkaraksha
婆羅阿迭多 尼栗波提因陀羅跋摩 補什迦羅婆 商菩跋摩 羅貞陀羅跋摩 摩希提婆跋摩 闍耶跋摩一世 11 庚戌 770

[編輯] 陸真臘(615—802)
8世紀 Sambhuvarman
8世紀 羅貞陀羅跋摩一世 (Rajendravarman I)
不明 Mahipativarman
依夏那巴爾曼一世 20 乙亥 615 巴瓦巴爾曼二世 加亞巴爾曼一世 加亞德維

[編輯] 吳哥王朝
與真臘為同一國家。王朝得名於其都城吳哥。

802年—850年 闍耶跋摩二世 (Jayavarman II)
850年—877年 闍耶跋摩三世 (Jayavarman III)
877年—889年 因陀羅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
889年—900年 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900年—925年 曷利沙跋摩一世 (Harshavarman I)
925年—928年 伊奢那跋摩二世 (Isanavarman II)
928年—941年 闍耶跋摩四世 (Jayavarman IV)
941年—944年 曷利沙跋摩二世 (Harshavarman II)
944年—968年 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968年—1001年 闍耶跋摩五世 (Jayavarman V)
1001年—1002年 優陀耶迭多跋摩一世 (Udayadityavarman I)
1002年 闍耶毗羅跋摩 (Jayaviravarman)
1002年—1050年 蘇耶跋摩一世 (Suryavarman I)
1050年—1066年 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
1066年—1080年 曷利沙跋摩三世 (Harshavarman III)
1090年—1107年 闍耶跋摩六世 (Jayavarman VI)
1107年—1113年 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一世 (Dharanindravarman I)
1113年—1150年 蘇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
1150年—1160年 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 (Dharanindravarman II)
1160年—1166年 耶輸跋摩二世 (Yasovarman II)
1166年—1177年 特裡布婆那迭多跋摩 (Tribhuvanadityavarman)
1177年—1181年 空位
1181年—1215年 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1219年—1243年 因陀羅跋摩二世 (Indravarman II)
1243年—1295年 闍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
1295年—1308年 因陀羅跋摩三世 (Indravarman III)
1308年—1327年 因陀羅闍耶跋摩 (Indrajayavarman)
1327年—1336年 Jayavarman Paramesvara
1336年—1340年 Trosok Peam
1340年—1346年 Nippean Bat
1346年—1351年 Lompong Raja
1952-1357年暹羅統治,1352年—1357年 空位
1357年—1363年 Srei Soryatey
1363年-1373年 Boromraja I
1373年-1393年 Thommasaok
1393年 暹羅統治

[編輯] 金邊王朝
吳哥王朝放棄首都吳哥,遷往金邊續存。

1393年—1463年 奔哈·亞 (Ponthea Yat)
1463年—1469年 Narayana Ramadhipati
1469年—1485年 Sri Bodhya
1485年—1504年 Thommaraja
1504年—1512年 斯雷·索空托·巴特 (Sri Sukonthor)
1512年—1516年 乃依·坎 (Ney Kan)
1516年—1566年 安贊一世 (Ang Chan I)
1566年—1576年 Barom Reachea I
1576年—1594年 哲塔一世 (Chettha I)
1594年 暹羅統治
1594年—1596年 Reamea Chung Prey
1596年—1599年 Barom Reachea II
1599年—1600年 Barom Reachea III
1600年—1603年 Chau Ponhea Nhom
1603年—1618年 Barom Reachea IV
1618年—1622年 哲塔二世 (Chettha II)
1622年—1628年 空位
1628年 奔哈·托 (Ponhea To)
1628年—1642年 Outey
1630年—1640年 Ponhea Nu
1640年—1642年 Ang Non I
1642年—1659年 Chan
1659年—1672年 Barom Reachea V
1672年—1673年 哲塔三世 (Chettha III)
1673年—1674年 Ang Chei
1674年—1675年 Ang Non
1675年—1695年 哲塔四世(Chettha IV)一次統治
1695年—1699年 Outey I
1698年—1701年 安恩 (Ang Em)一次統治
1701年—1702年 哲塔四世(Chettha IV)二次統治
1702年—1703年 Thommo Reachea II 一次統治
1703年—1706年 哲塔四世(Chettha IV)三次統治
1706年—1710年 Thommo Reachea II 二次統治
1710年—1722年 安恩(Ang Em) 二次統治
1722年—1738年 Satha II
1738年—1747年 Thommo Reachea II 三次統治
1747年 Thommo Reachea III
1747年—1749年 Ang Tong 一次統治
1749年—1755年 哲塔五世 (Chettha V)
1755年—1758年 Ang Tong 二次統治
1758年—1775年 Outey II
1775年—1796年 Ang Non II
1796年—1806年 空位
1802年—1834年 安贊二世(Ang Chan II)
1837年—1841年 Queen Ang Mey
1841年—1860年 安東 (Ang Duong)
1860年—1904年 諾羅敦·安·吳哥 (Norodom)
1904年—1927年 西索瓦 (Sisowath )
1927年—1941年 西索瓦·莫尼旺 (Sisowath Monivong )
1941年—1955年 諾羅敦·西哈努克 (Norodom Sihanouk)
1955年—1960年 諾羅敦·蘇拉瑪里特(Norodom Suramarit)
1960年—1993年 空位
1993年—2004年 諾羅敦·西哈努克 (Norodom Sihanouk)
2004年至今 諾羅敦·西哈莫尼 (Norodom Sihamoni)

扶南:

扶南國也稱夫南、跋南,是中南半島的一個印度化古國,建國於公元1世紀,《漢書》中稱為究不事,遺址在今柬埔寨境內,奉印度教為國教,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扶南王國國都在公元五世紀在毗耶陀補羅城(Vyadhapura,梵文:獵人城),在今巴南(Banam)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東入海。高棉語中扶南國王叫「山帝」(Kurung bnam),Kurung(帝) bnam(山)。扶南是高棉語bnam(山)的對音。

《梁書》:「扶南國,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灣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餘里。城去海五百里。有大江廣十里,西北流,東入於海。其國輪廣三千餘里,土地洿下而平博,氣候風俗大較與林邑同。出金、銀、銅、錫、沉木香、象牙、孔翠、五色鸚鵡。其南其南界三千餘里有頓遜國,……羈屬扶南。頓遜之外,大海洲中,又有毗騫國,去扶南八千里。……扶南王數遣使與書相報答,常遺扶南王純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圓盤,又如瓦塸,名為多羅,受五升,又如碗者,受一升。……扶南東界即大漲海,海中有大洲,洲上有諸薄國。……扶南國俗本裸體,文身被發,不制衣裳。」

歷史
紀元前,扶南國有開國女王,名柳葉。扶南國之南,有徼國,有人名混填,有一天夜裡,夢見天神賜弓,混填早晨起來,便到廟中神樹下,果然得到一把神弓,隨即按照夢中指示,乘船入海,入扶南外邑。扶南國女王柳葉部眾,見混填船到,立刻派出船舶,圖謀奪取,混填張弓射柳葉船,飛箭貫穿船面,射中柳葉侍從,柳葉大驚失色,舉眾投降混填。混填成為扶南國,納柳葉為妻,生七子,各分封王,治理七邑。後來其中一位邑王混盤況,運用陰謀手段,離間其餘六位邑王,讓他互相猜疑,然後起兵將六個邑王消滅,派遣自己的幾個子孫,分治各邑,稱為小王。

盤況年九十餘死,立中子盤盤繼位為扶南王,將以國事委任大將范蔓管理。盤盤在位三年死,扶南國人共同推舉大將范蔓為王。范蔓勇健有權略,以兵威攻伐鄰國,各鄰國都服屬扶南國,范蔓自號為「扶南大王」。扶南大王范蔓雄才大略,建造大船,渡漲海,攻屈都昆、九稚、典孫等十餘國,開地五六千里,在位二十多年。後來扶南大王范蔓在伐金鄰國時得病,派遣太子金生代行。

2世紀初范蔓姊有子,名范旃,為二千兵將領,篡范蔓自立為王,並遣人先詐騙太子金生,然後殺金生。

東吳黃武四年(225年)扶南國王范旃遣使來吳國,取海路歷時一年余到印度恆河口,再取陸路,歷時四年來到東吳,獻琉璃。孫權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國。

240年扶南國王范旃遣使天竺茂倫王朝。2

扶南國先王范蔓死時,有乳兒名范長,藏匿民間。范長二十歲時,結國中壯士,襲殺扶南王范旃。但後來范旃大將范尋又殺范長而自立為王。

西晉晉武帝太康(280年-289年)中,扶南國遣使貢獻。

東晉晉穆帝(357年)扶南王竺旃檀奉表獻馴象 南朝齊(479年-502年)時,扶南國僧人僧伽婆羅乘海舶來中國,到來南齊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傳佛教。

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扶南國遣使獻方物。

天監三年(504年)梁武帝以扶南國王憍陳如闍耶跋摩為安南將軍。

天監五年(506年),梁武帝蕭衍詔扶南國沙門僧伽婆羅、曼陀羅在京城扶南館翻譯佛經,前後16年。

天監十一年(512年)、十三年(514年)、十六年(517年)、十八年(519年)扶南國遣使獻方物。

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僧伽婆羅在建康逝世。

550年前扶南國勢力強盛,有眾多屬國,包括真臘國、頓遜國等 國王稱為古龍(Kurung)。

6世紀中葉,扶南國一王子巴法瓦爾曼(Bhavavarman)娶真臘國公主為妻。後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當扶南國王去世後,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7世紀末葉,扶南國被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

扶南國王
扶南國王多姓范,來自梵文varman,王者。

女王柳葉
混填
混盤況
盤盤
范蔓
范旃
范長
范尋
竺旃檀
憍陳如闍耶跋摩

真臘:

真臘占婆碑名 kmir,為中南半島古國,在今柬埔寨境內。 真臘在秦、漢是扶南屬國。《後漢書》稱為「究不事」,《隋書》首先稱為真臘(來自暹粒 Siem Reap 對音)。《唐書》稱為吉蔑、閣蔑(都是Khmer的對音)。宋代稱為真臘,一名真里富,元朝稱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明萬曆後稱「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對音,真臘、真里富來自「暹粒」Siem Reap。

真臘原為扶南的屬國之一,在扶南北方,國王剎利氏。

6世紀中葉,真臘國公主嫁扶南國一王子巴法瓦爾曼(Bhavavarman)為妻。後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當扶南國王去世後,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Isanapura),伊賞那補羅又名伊賞、伊舍。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7世紀末葉,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扶南國。

剎利·質多斯那去世,伊圖那先繼位為真臘國王。

真臘與中國關系
隋大業二年(606年)真臘國王派遣大使朝貢。

唐神龍年間(705年—707年)真臘國分裂為北方的陸真臘(又名文單國)和南方的水真臘;水真臘國都婆羅提拔,陸真臘國都在今寮國境內。9世紀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

宋政和六年(1117年),真臘國王派遣大使朝貢,賜朝服。

宋宣和二年(1120年),詔封真臘國王與占城。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占城入侵真臘,真臘國屢戰屢敗。

南宋慶元年間(1195年—1200年)真臘國大舉反攻,佔領占城,納入版圖。這時真臘國擁有戰象近二十萬頭,國土七千里,成為南海強國。

元朝置為占城省。

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周達觀和他的大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

明洪武六年(1374年),真臘國王忽兒那派遣使臣奈亦吉郎獻方物。

明永樂二年(1404年),真臘國王參列婆匹牙派遣使團九人朝貢。

9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吳哥王朝,被稱為高棉帝國,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份地區。

明宣德五年(1430年)暹羅入侵高棉帝國,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因為吳哥太靠近暹羅邊境,高棉帝國放棄吳哥,遷都金邊。此後中國歷史文獻中稱此國家為柬埔寨。

網路的資料這里就不追述了,請點擊鏈接你就可以看到了。
網路地址:http://ke..com/view/158541.htm

詳細介紹了一下古代高棉帝國的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Ⅳ 八十年代,越南侵略柬埔寨,至今佔領柬埔寨多少領土

1979年戰爭爆發後,越南的軍費開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50%到60%,無力對越南國內經濟建設投資。1988年,蘇聯自身經濟惡化,停止了對越援助,越南國內通貨膨脹達到1000%,還發生了缺糧情況。

1988年7月,越南單方面宣布至年底從柬埔寨撤軍5萬人。1988年7月25日,民柬三方、越南、金邊韓桑林政權、寮國、東盟代表在雅加達舉行非正式會議,談判越南從柬撤軍問題。1989年9月27日,越南政府宣布從柬埔寨全面撤軍。

1990年8月,最後一批越軍撤離柬埔寨。同時柬埔寨各派政治勢力之間逐步實現停火。1990年11月,柬埔寨沖突各方簽署了《柬埔寨沖突全面政治解決協定》,決定了在由聯合國向柬埔寨派遣維持和平部隊,在柬埔寨舉行大選並組織民族聯合政府等事項,柬越戰爭結束。

聯合國駐柬臨時機構1993年11月間開始撤出柬埔寨。

(4)高棉什麼時候結束越南統治擴展閱讀:

柬越戰爭(越南語:Xung đột biên giới Việt Nam-Campuchia,高棉語:សង្គ្រាមកម្ពុជា-វៀតណាម),或稱越柬戰爭、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稱越南西南邊界反攻戰役。

是發生於1975年5月1日到1991年10月23日期間的一場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民主柬埔寨。1975年5月,紅色高棉指揮的部隊進入了富國島,後被越南軍隊驅離。此後兩國不斷發生邊境沖突。

越南方面不斷指責紅色高棉當局入侵越南領土、屠殺在柬埔寨的越南公民。民主柬埔寨方面也指控越南侵犯了柬埔寨領土。

越南依靠蘇聯的一手支持,任意欺凌弱小鄰國,是強權政治和擴張主義的集中體現。

Ⅳ 曾經的東南亞第一強國高棉帝國,究竟是如何衰敗的

我們都知道,柬埔寨擁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其前身叫高棉國,擁有著一千五百多萬人口和十八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並且經濟也不算發達,但是其在一千多年前是東南亞第一強國,鼎盛時期橫掃中南半島,國土面積占據整個半島的七成以上。而曾經東南亞霸主的高棉王國,因為農業開發過度導致自身實力下降,並且在外敵入侵的情況下走向了衰敗。

最後,在經歷了暹羅以及可汗的入侵之後,高棉社會得到瓦解,雖然保全了國家,但是高棉民族也從東南亞第一強國變成了如今國小力弱的小國。

Ⅵ 紅色高棉政權最後怎麼滅亡了

紅色高棉領袖波爾布特的病逝,標志了紅色高棉的正式結束。

紅色高棉存在了四十年,崛起於抗美斗爭中,曾對保衛越南的生命線胡志明小道發揮過重大作用,而後推翻了美國支持的朗諾傀儡政權,建立了民柬政權。

但它的執政卻只維持了四年, 1998年4月16日深夜11點15分柬埔寨北部紅色高棉的重鎮安隆汶,紅色高棉領袖波爾布特的病逝,標志了紅色高棉的正式結束。

(6)高棉什麼時候結束越南統治擴展閱讀:

1997年6月民柬國民軍總司令宋成密謀投誠,波爾布特得知後派人槍殺宋成夫婦及其8個子女。紅色高棉官兵忍無可忍,第一次把槍口對准了自己的一號大哥。

波爾布特倉皇逃命,但為部下抓獲,隨後被公審判處終身監禁。紅色高棉希望通過此舉改善形象,尋找出路,但因波爾布特是紅色高棉的靈魂和象徵,對他的審判顯然更使民柬群眾士氣渙散。

1997年奉辛比克黨與人民黨明爭暗鬥,又給殘存的紅色高棉一線希望,部分民柬武裝甚至與拉那烈派結盟反對人民黨。

然而,7月初洪森以武力驅逐了拉那烈,完全控制了局勢。紅色高棉的如意算盤又一次落空。此後在國際壓力下,柬再次舉行大選,拉那烈派與洪森派重新妥協,聯合執政。

紅色高棉對前途已完全絕望。 波爾布特1998年4月去世後,剩下的紅色高棉領導人陸續走出叢林,形成又一輪投誠浪潮。

最後是12月5日肯農等8位將軍率數千餘部的投誠,以及民柬前主席喬森潘和前人大委員長農謝的 回歸。1998年成了紅色高棉的投誠年和終結年。

Ⅶ 紅色高棉是怎麼滅亡的

1970年3月18日,朗諾集團發動政變,推翻西哈努克政權,改國名為「高棉共和國」。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開展抗美救國斗爭。5月5日,成立以賓努親王為首相的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國斗爭取得勝利。1976年1月,柬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1978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雙、喬森潘三方組成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國最高委員會,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問題國際會議在巴黎召開,簽署了《柬埔寨沖突全面政治解決協定》,歷時13年之久的柬埔寨問題最終實現政治解決。
1993年5月,柬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首次全國大選。9月,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柬埔寨王國,西哈努克重登王位。11月,柬王國政府成立,拉納烈和洪森分別任第一、二首相。1994年柬國會通過立法宣布民柬為非法組織。1997年7月,聯合執政的人民黨(以下簡稱「人黨」)和奉辛比克黨(以下簡稱「奉黨」)爆發軍事沖突,拉納烈被廢黜第一首相,流亡國外。1998年7月26日,柬舉行第二次全國大選,人黨獲勝成為第一大黨,11月30日成立以洪森為首相的第二屆聯合政府,奉黨國會議席居次,拉納烈出任國會主席。12月,前民柬領導人喬森潘、農謝歸順政府,柬民族和解取得重大進展,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
2003年7月,柬舉行第三屆全國大選,人黨獲勝。人、奉、森三黨在權利分配上分歧嚴重,組閣陷入僵局。2004年7月15日,組閣僵局被打破,人黨和奉黨就聯合執政達成協議,拉納烈和洪森分別任國會主席和政府首相,第三屆王國政府正式成立。2004年10月6日,西哈努克國王在北京宣布退位。14日,柬王位委員會9名成員一致推選西哈莫尼為新國王。29日,西哈莫尼在王宮登基即位。

Ⅷ 中國和越南的戰爭是怎樣開始的,又是怎樣結束的!

你說的應該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狹義上講: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這段時間對越自衛戰爭
廣義上講:在1979~1989年的中越邊境戰爭,總共十年。
起因:東南亞地區,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中式武器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產黨,在1951年印支共產黨二大上,印支共改稱為越南勞動黨,原黨內的寮國和柬埔寨支部也獨立出來,分別成立了各自國家的共產主義政黨。但是這時,越南提出了一統三國的設想,「要在尊重三國人民意願的基礎上,最終建立一個獨立、自由、強大、繁榮的越南、寮國、柬埔寨聯邦。」在寮國革命成功,政府親越的情況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打著解放被紅色高棉奴役的柬埔寨人旗號,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柬埔寨全境同時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分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而此前越南(北越時期)則明確表示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
結果: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
影響:通過十年邊境戰爭,中國打擊了越南自越戰勝利後膨脹的信心,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同時促進了東南亞的和平局面,並為柬埔寨問題的最終解決打開了道路。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

Ⅸ 紅色高棉是被誰推翻的

色高棉即赤柬(高棉語:Khmaey Krahom,法語:Khmer Rouge),1950年成立時為印度支那共產黨的分支名為柬埔寨共產黨,1970年後改名為柬埔寨民主黨(Part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後成為柬埔寨的執政黨。1998年投降政府。「紅色高棉」是西哈努克對柬左派勢力的稱呼,後由於有了自己的武裝柬埔寨革命軍,在起義勝利以後,它就成了柬共的代名詞。在內部柬共被稱作「安卡」,也就是柬語「組織」的意思。

滅亡:
1978年12月25日,越南10萬「志願軍」兵分七路入侵柬埔寨。1979年1月7日越軍佔領了柬首都金邊。翌日越南拼湊成立韓桑林傀儡政權,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民柬執政時代結束。僅僅兩周時間,民柬就兵敗如山倒,政權不保。除兵不如人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百姓希望早日結束民柬的恐怖統治,並不響應政府發出的抗敵號召。紅色高棉被迫退到柬西部和北部山區,開始了漫長艱苦的叢林游擊戰。
1989年9月越南從柬埔寨撤軍。1991年10月23日,柬沖突四方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柬將實現民族和解,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大選。但作為柬國內重要政治派別的紅色高棉卻拒絕與聯合國合作,抵制大選,白白葬送了合法回歸柬政壇的歷史性機遇。紅色高棉失去國內盟友和國際支持,陷入全面孤立。在政府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紅色高棉內部思想混亂,官兵厭戰思鄉,開始逃離。對此,強硬派領導人始終沒有制定切合實際的對策。波爾布特對外迷戀軍事斗爭的魔力,對內他堅持抗美時期的做法,反對自由經濟和私有財產,強化他的絕對領導,清除不同意見者,結果激起內變。1996年8月紅色高棉二號人物英薩利率領兩個師投降政府軍,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喪失了近80%的作戰部隊,大勢已去。
1997年6月民柬國民軍總司令宋成密謀投誠,波爾布特得知後派人槍殺宋成夫婦及其8個子女。紅色高棉官兵忍無可忍,第一次把槍口對准了自己的「一號大哥」。波爾布特倉皇逃命,但為部下抓獲,隨後被公審判處終身監禁。紅色高棉希望通過此舉改善形象,尋找出路,但因波爾布特是紅色高棉的靈魂和象徵,對他的審判顯然更使民柬群眾士氣渙散。

Ⅹ 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紅色高棉怎麼會和越南交惡的

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當時雖然越共和紅色高棉曾經有過合作,但是當紅色高棉的領袖波爾布特掌權而建立民柬後雙方關系開始惡化。柬要求越南「歸還

閱讀全文

與高棉什麼時候結束越南統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近百年有哪些著名的長篇小說 瀏覽:261
越南的蝦泛濫了是哪裡 瀏覽:992
英國巨型木偶是怎麼來的 瀏覽:265
中國儲備運動員有多少 瀏覽:858
江蘇是越南人口多少倍 瀏覽:920
清朝晚期中國有哪些地方比較發達 瀏覽:1
英國貓應該怎麼養 瀏覽:7
印尼現在國情怎麼樣 瀏覽:785
美國為什麼盯住伊朗不放 瀏覽:645
印尼奇楠怎麼樣 瀏覽:611
去英國下載什麼app 瀏覽:218
印尼打電話中國加什麼 瀏覽:787
學中國舞哪裡好學 瀏覽:849
中國大恆怎麼樣 瀏覽:84
越南案板多少錢一斤 瀏覽:328
10元人名幣等於多少印尼 瀏覽:579
印尼幣k是什麼意思 瀏覽:818
中國有多少個俄語同聲傳譯 瀏覽:171
和平精英國際服小哥斯拉怎麼購買 瀏覽:731
如何評價印度經濟增長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