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在南海為什麼囂張

越南在南海為什麼囂張

發布時間:2022-06-10 11:27:41

❶ 越南人太囂張了

這不是底氣不底氣的問題。實在是這個問題關繫到了他的國家安全和利益。你想南沙群島離這些東南亞國家多遠?離中國多遠?一旦中國擁有了這些島嶼的主權,等於就是在他們家門口建了一座碉樓,出入都擔驚受怕的。而且,南海已經探測出含有豐富的礦產和石油天然氣,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想要?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論他們有沒有理,有沒有實力,都是要站出來說話的。你想想,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
第二個說的背後撐腰。首先,有爭端的地方就有大國博弈。何況是在這么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當然誰都想過來插一腳。但是,沒個人玩的目的可能不一樣。比如說美國可能是要通過這些島來形成對中國海軍走向藍水的障礙,並且為他們的石油公司爭取獲得資源。而俄羅斯則是要利用越南把中國的注意力牽制在南方,以便中國無暇北顧,好讓他們不斷鞏固在遠東和中亞的存在。這些都是有的。
玩都是這么玩,關鍵是看你玩不玩得起。人家美國和俄羅斯玩得不好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而這些棋局中的國家則是押上了自己的家當和前途。所以說,你要人家幫你,你就得把人家伺候舒服了。至於最後人家要不要陪你玩,還得看人家的心情。最後還是驗證了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

❷ 知道中國曾對越南進行過南沙保衛戰,但為什麼至今南沙還有那麼多島礁被越南佔領

我國不是沒有能力把島嶼奪回來,而是那些島嶼離國土太遠了,但離越南等國家很近,以我國現在的海軍實力根本無法看護,所以我國實施的戰略是他們承認我們的主權,但是多個國家一起開發,只是他們有些貪心不足,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我們需要給他們一點警告和小懲罰,中越南沙保衛戰就是這種性質的戰爭,再說我們在南沙遇到不只有越南一個國家,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等等,周邊關系不是打一次就解決了

❸ 越南現在沒有靠山了為什麼還要一再挑釁中國

首先樓主說得很對,越南現在確實是沒有靠山了(美國目前絕不會做越南的靠山,因為霉佬和猴子再賤,它們的關系也不可能恢復的那麼快~~)。其次,越南之所以近來一直挑釁中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為了獲得切實的利益。越南的經濟要發展,需要能源支持。再加上從地理位置上,對於南海資源,越南又是近水樓台先得月。(2)中國對於南海問題一貫疲軟的態度(只是嚷嚷而從不出手)也從另一個側面放縱了越南。(3)中國目前處於換屆的敏感時期,所以對外用兵的幾率幾乎為零!這是導致越南最近敢於挑釁中國的主因。(4)隨著美國的戰略東移,打造遏制中國的「包圍圈」似乎成了時下的「國際潮流」。越南趁此良機,發動對中國的挑釁,更加顯露出,其把自身作為籌碼,要挾中國的意味。即:在中/越關繫上,尤其是某些利益關繫上,中國必須要作出一定的讓步。否則,越南就會加入到由美國籌劃和建立的「制華俱樂部」當中。其小丑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❹ 越中海上爭端的原因

中越南海爭端引人注目,越南侵佔我國南海島礁最多,並提出對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野心最大。
1.南海爭端後的經濟利益。提到南海爭端經濟利益首當其沖。具體來講,南海爭端中的經濟利益主要指南海所蘊藏的豐富油氣資源,這一點已經為各國所公認。南海年產油量在5000萬到6000萬噸左右,而中越爭議海域年產油量就有800萬噸,占據越南3000萬噸年產油量的相當比重。
2.南海的戰略利益之爭。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南海位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上,其戰略地位無論對於中國還是越南都是毋庸置疑的重要。從中國方面看,中國面臨著大國對中國的海上圍堵,中國的軍事力量必須從南海突出重圍。南海海水深度大大超過黃海和東海,便於海軍行動。同時南海周邊國家眾多,並且軍事力量都不強大。從越南方面看,搶佔南海是實現其國家安全防禦戰略的必然需求。
3.南海爭端背後的美國因素。冷戰結束後,東盟實行大國平衡戰略。在大國平衡戰略的背景下,東盟國家安全戰略方面的平衡戰略是,繼續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留住美國。
這三方面因素的變化決定了中越南海爭端發展趨勢,只有當這些因素得到很好解決時,南海爭端才可能從根本解決。

❺ 越南為什麼敢囂張的叫囂中國

很簡單,因為中國在南海把他整得很慘,越南空占著一堆小島卻卵用沒有,還在不斷被中國收復失地,他看中國不爽卻又拿中國沒辦法。
如果說以前那是有蘇聯/美國在後面撐腰,他作為走狗叫得歡,那麼現在越南的叫囂只不過是失敗者不甘而無用的示威罷了

❻ 越南、菲律賓這樣的國家總是侵犯南海海島的背景是什麼

這個背景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的一味「隱忍」。
尤其是中國改隔開放之後,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要有一個和平的內部與外部環境,所以對於南海問題,中國一直都是採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隱忍態度。中國一味的縱容與自我剋制,從一個側面促使越南和菲律賓越發加快了對我南海島嶼侵佔的步伐。

二是越、菲等國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
現在眾所周知,南海具有豐富的海底礦藏(主要是油氣資源),越、菲等國要發展自身的經濟,這些礦產資源對其是十分必要的。再加上,南海諸島相對來說距離越、菲較近,從開發難度上來說,越、菲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而中國卻是實力有限,鞭長莫及。

三是美國在背後慫恿。
美國與菲律賓是「盟友」,與越南的關系雖然直到近年來才有所緩解,但關鍵是越、菲侵犯南海諸島,目標是直指中國。這與美國多年來所實行的遏制中國的戰略目的是一致的。所以無論是縱容越南(與部分西方國家合作)在南海開採油田,還是加強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增強菲國的軍事實力,美國的一系列做法對於越、菲侵佔我南海利益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❼ 越南霸佔我南海約三十個島嶼,中國政府為何任由其如此猖狂我認為不應找任何理由作為借口,應該出兵把...

對越作戰,你不能踏過友誼關直搗河內嗎(出兵的理由是什麼,沒理由,就會得了一身騷,這叫霸權主義,如果成為公敵乍辦,這里建議看看越南出兵柬埔寨,就可以說沒是路),哪只有海上了,辦法只有一個,搶島奪礁,問題來了,如何守,怎麼守,這就要對地理環境,武器裝備進行考慮了。有個辦法我的說哈,就是政策、經濟、武力威脅,把小的島礁拿到實際控制權,迫使他國有所動火,這不就是自衛反擊嗎。但在這里說一下,南海艦隊的實力在東南亞的確是第一,不過美國可不是省油的燈,武器裝備無發估計(補充:一旦南海有問題,必然是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協同作戰,這樣一旦損失過大,東南門戶就受到威脅,何談收復釣魚島了)哪的說說地理條件了,太平島、巴士海峽是關鍵,這誰都知道,可控制的是台灣,如果封住巴士海峽,在太平島重防,設個雷達站,攻下巴拉望島,迫使美菲奪回巴拉望島,這就成在消耗,美國只要托不起,這戰爭就會結束,收復島礁就是談判桌上劃線了(這里還的說奪巴拉望島,守巴拉望的一定是只鋼鐵部隊,當然美菲圍而不打,就是要和海軍決戰,我們不救,還得說有把握當然救,我相信美國是拖布起的,他必要速戰,逼急了偷襲也搞的,來者殲之)這樣才能既能使損失達到極小,又贏的了這場收復戰的勝利,對收復釣魚島指日可待。在說一下,先收復釣魚島在收復南海也是一條不錯的路,因為我國早把東海地形摸透了,有利潛艇部隊的發揮,當然武器數量一定要多,配備的裝備的先進不能太遜色。這些說法都是沒有俄國的壓力下才可以實施的,如有問題,還的指點

❽ 越南在南海的強硬態度是因為美國嗎

當然是因為美國,但不全是。除了越南自身的狂傲自大外就是美俄了,東盟的影響很小。
美國是本地區最強大的力量,沒有人與之抗衡,包括我國在內(我國海軍遠程作戰能力是軟肋,而空中加油技術不過硬),由美國支持就等於有了國際認可。
俄羅斯是越南武器裝備的主要提供者,就連最先進的蘇30和基洛級都賣給越南人了。毛子就是毛子,從來都是冷血,沒有毛子的鼎力支持,估計越南是直不起腰的。
最近還有印度也是跟越南親熱得很,這些人都是想從南中國海分一杯羹啊!

❾ 越南下場抗議我國軍演,我國南海和越南什麼關系

如今在南海這個地區,鬧得最凶東南亞國家,真是非越南莫屬。越南外交部新聞司司長8月7日發表聲明,抗議中國派遣軍艦和戰斗機,有爭議南沙群島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更讓感覺無語是, 南沙群島和鄰近的西沙群島是越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實上越南和中國,關於南海矛盾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當初彼此還兵戎相間。雖然這些島嶼一直在我國管轄范圍之內,不過越南這個國家一直不肯放棄,並且還對中國漁船肆意“動手”,越南漁船多次闖入南海領域。

眼下越南所作所為,在很多人看來猶如“跳樑小丑”一般,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

❿ 為什麼越南卻總跟中國較勁

作為「兄弟之邦」的越南卻為何總跟中國較勁?

在與中國爭奪南海的過程中,越南與菲律賓兩國最為賣力,並大有抱團取暖之勢。但相較於菲律賓的張狂和毫無顧忌,越南在與中國的南海爭端中展現出陰鷙的特徵。一方面,他不斷釋放出強硬氣息,不僅在言辭上毫不讓步,甚至不惜發動漁船沖擊有中國大批軍警艦船護衛的海上鑽井平台,明知是以卵擊石也在所不惜;但另一方面,它又在暗中保持著種種克制,從未真正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並想方設法與中國溝通,極力避免與中國徹底撕破臉皮。
越南之所以如此,固然有體制、意識形態以及經濟等多方面的各種原因。但在這些可變條件的背後,亦不乏不可變的地緣因素考量。本篇中,我們不妨分析一二。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領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3260平方公里,人口8000餘萬,整個疆域呈南北向條狀分布,北部的紅河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平原較為方正廣闊,中間有近千公里的狹長連接帶。
如果僅從本身的地緣條件來看,越南這種兩頭大、中間狹長的杠鈴式地貌,並不適合造就一個統一的國家。作為越南的兩大核心板塊,紅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地緣實力半斤八兩,而連接兩大板塊的中間帶既長又窄。這種兩頭大中間小的地緣格局,導致了兩大板塊的結構性矛盾,幾乎不可能消除。
通常情況下,這種結構下的地緣板塊,在競爭中會處於誰也不服誰,但誰也「吃」不掉誰的地步,最終形成兩個獨立的國家。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越南也確實處於南北分治的狀態。但最終,越南仍統一到了一起——具體到其內部,則是紅河平原壓過湄公河平原,主導實現了兩大地緣板塊的統一。而之所以能如此,中國因素居功至偉。
古典時期,中國是東亞世界的核心,而其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也對其周邊適合農耕的地區產生巨大的影響。
就東南亞而言,越南是受中國地緣輻射最為深厚的地區。緬甸、寮國雖也與中國接壤,但其接壤部為雲南這一古代中國的極邊緣地帶,區域內多高山密林,交通艱難,本身也不適宜農耕開發。
而越南則不同。其與中國的陸上接壤部為滇東和廣西,雖然在中國仍處邊緣,但地勢較低,比雲南文明程度要高;且越南與中國隔海相望,還可以通過海路與閩粵相通,交通相對方便。同時,適合農耕開發的紅河平原與中國又十分接近,能夠更好的承接中華農耕文明並將其落地生根。綜合以上因素,越南自然就成為整個東南亞最中國化的地區。
但這並不意味著越南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文明國家。按常理,對這樣一個與自己山水相連、且適合農耕的平原,古代中國沒有理由不把它收入囊中。
事實上,在由漢至唐的千年時光里,北越一直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直到宋代開始才脫離中國版圖,而這種脫離,則要感謝中國更北方的游牧政權。
廣袤的蒙古高原,培育了農耕時代世界上最強大的游牧軍事力量。盡管中國是古典時期最強大的農耕文明。但游牧文明在軍事上的天然優勢,使中國也不得不集結全部資源,才能堪堪應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雖然有無比強大的物質資源,但他卻不得不把它們投之於北方邊境,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由於重心向北,中國在南方的力量投入必然是孱弱的。而這種戰略導向的長期性存在,使得中國不僅無法繼續向南拓展,甚至維持都十分費勁。
越南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獨立成國的。中國的農耕文明在發展,但發展出來的成果都被運到北方,消耗在與游牧民族的戰爭中。而紅河平原在吸收中國文明的成果、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卻又可以利用處於中國南方邊緣地帶、朝廷鞭長莫及的優勢,在政治上擺脫中國的控制。到宋朝時,中國北方壓力空前加大,紅河平原脫離出去也就理所當然了。
面對北方的壓力,中國無力恢復對紅河平原的統治,為免南方受騷擾,便與其建立宗藩關系。而擺脫了中國控制和威脅的紅河平原政權,則開始向南拓展。
鑒於紅河平原在地緣上與中國更緊密,其文明發達程度自然也就高過湄公河三角洲,這種受外來因素影響造成的兩大地緣板塊實力失衡,成為北越壓倒南越,一統天南的最大資本,並最終造就了後來的越南。
到近代,中華文明衰落,海洋文明興起,紅河平原借中國之勢壓倒湄公河三角洲的優勢不復存在;與此同時,湄公河三角洲在地理上更靠近馬六甲海峽,而湄公河作為縱貫中南半島最主要河流,其地緣政治價值和經濟價值也超過紅河,種種因素交匯,使湄公河平原的地緣實力逐漸超過了紅河平原,進而會對北統南的傳統政治格局形成挑戰。反應在現實層面,則是二戰後的南北越對峙和內戰。
這場越南內戰最終還是以北越獲勝而告終。但這種局面的形成,並不是北越人品爆發,而是大國博弈的結果。
畢竟越南是個小國,他們的紛爭說到底都是螺絲殼里做道場。一旦有大國力量介入,無論紅河平原還是湄公河三角洲,它們的那點地緣實力對局勢的影響都顯得微不足道。在這場越南戰爭中,憑借地緣上的緊密性,中蘇得以便捷的對北越提供大量支持,而作為南越後台的美國則遠在風馬牛不相及的太平洋彼端,強行插手的後果則是國力大傷。正是這種地緣格局的不利,使美國空有強過中蘇之力,在越南戰爭中也只能黯然出局。
不過,南越板塊雖然在政治上一時失敗,但其對北越的地緣實力優勢卻沒有改變。所以直到今天,南越的經濟實力依然強過北越、越南的經濟中心也是胡志明市而非首都河內。
地緣上的優勢,體現在經濟層面,最終也會體現在政治層面。形象的說,就是從湄公河三角洲走出來的資本權力和政治權力,要壓過紅河平原,取得對國家的主導權。
這當然不是紅河平原所能接受的。且不說現在的越南政權由北越勢力建立,即便當初是南越獲勝,作為同一級別的地緣板塊,紅河平原也不會甘心國家被湄公河三角洲主導。
雖然現在的紅河平原不能憑本身力量壓過湄公河三角洲,但它依然有保證優勢的辦法——遵循古代套路,借中國之勢。
如果放在三十年前,北越是不會這么做的。那時的中國既窮且弱,又孤立於全世界。國家內戰時,利用中國打擊南越倒還可以;一旦內戰結束,作為全越南的統治者,越南政府再繼續親華,不僅得不到太多好處,反而會得罪蘇聯,更必須放棄對邊境和南海的領土主張——這是巨大的潛在利益。
而摒棄中國,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和國際形勢,中國也無力對越南做出全方面報復。所以,越南在統一後立刻與中國翻臉,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中國除了通過邊境戰爭消耗越南,也無法展開進一步報復。
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地緣實力已極大恢復,基本坐上世界第二大國交椅,且國力穩步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越南效法先賢,採取親華立場,將會像古代一樣,承接來自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
在緊靠中國的情況下,紅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將大幅提升,重新像古代一樣,確立對湄公河平原的優勢地位。這對紮根北越的政治與資本權力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當然,湄公河平原不會樂意接受這種格局。但它們無力改變——三十年前,中國貧弱至極,尚且能幫助北越攻滅有美國鼎力支持的南越,何況今日?
而對中國而言,扶植北越、壓制南越,也符合其利益。
東南亞國家中,越南與中國地緣關系最為緊密,這一點從古到今從未改變。而越南南北縱貫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其一旦倒向中國,中國可以以其南段湄公河平原為基點,大大加強對中南半島遠端、馬六甲海峽東側的控制。
只不過,湄公河三角洲與中國相隔較遠,地緣關系疏離,以中國之力直接經營,成本較高、難度較大。但如果借北越之手,逼其就範,則事半功倍。而且,紅河平原與中國的地緣關系,也決定了以北越為根基的越南政權更容易受中國影響、掌控。基於這種借勢的考慮,中國倒也樂意支持北越。
一場北越有意、中國有心的合作,本應該容易達成才對。可南海的存在 ,卻使它看上去有些遙遙無期。
作為一個國土條狀分布,海岸線漫長的臨海國家,南海對越南的誘惑是可想而知的。在這一點上,無論北越還是南越,利益均高度一致。
而對中國而言,南海更是核心利益所在,這比在借湄公河三角洲影響東南亞遠端區域要重要的多。所以,中國不可能為了拿南海去換取對越南的影響——越南也沒這個資本。
所以,現在的越南政府,實際上已經陷入了多重困境——政權中佔主導的北越勢力,理所當然的要維護北越對整個越南的主導權,可以南海為代價換取中國支持又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這樣一來,就給了南越可乘之機。
以總理阮晉勇為代表的南越勢力本就與中國疏離、又要奪北越之權,所以態度強硬,大煽反華之風。而風潮一起,北越勢力被國家大義所困,愈發不敢向中國妥協——否則等同於政治自殺。
只是,如果長期與中國交惡,紅河平原得不到來自北方的支持,只會被湄公河三角洲越甩越遠,最終喪失對國家的主導權。無論北越勢力表面如何強硬,內心也終究明白這一點;加上中越兩國巨大的國力差距,翻臉後越南肯定吃虧更大。基於這種考量,使他們無論出於私心還是公義,都不敢真正與中國撕破臉皮。於是今日越南政府對華「罵而不破」奇怪格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任由越南這種形勢發展下去,對中國的越南戰略是不利的。只不過,出於更為重要的南海利益的考量,越南利益的損傷在所難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是也!
而換一種角度考量,這種中國對越戰略的受挫,其實也只是暫時性的。南越在經濟上優於北越是現實,但要將這種優勢轉化到政治上,最終奪取北越的主導權,卻遠非一日之功。只需要北越再撐上一段歷史時期,導致越南不成為中國累贅,等到中國在東亞戰略布局完成,成功破掉美國主導的現有格局,那麼回過頭來扶植親華勢力,也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而如果中國破局失敗,那麼即便越南今日開始就倒向中國,亦無甚意義。
綜上所述,有進有止,在不過分刺激越南民族感情的情況下經營南海,正是中國現階段最實惠的選擇。
至於越南,既然無法和中國翻臉,那也只能眼瞅著中國小步前進,然後以待天命了。如果中國最終破局失敗,北越勢力自然也政權難保,奪權成功的南越勢力大可以趁機經營南海。但如果中國成功,越南也只能埋頭認命。

閱讀全文

與越南在南海為什麼囂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松露英國叫什麼 瀏覽:734
como屬於義大利哪個城市 瀏覽:509
通往越南有哪些口岸 瀏覽:513
中國拍賣公司有多少是真實的 瀏覽:688
我們中國有哪些無人區 瀏覽:102
中國魔方哪個網站可以用 瀏覽:918
中國最偉大的移民是哪個省 瀏覽:404
上海到越南河內怎麼走 瀏覽:339
中國雲基地有哪些 瀏覽:422
伊朗用的石油是什麼 瀏覽:442
中國最核心的省是哪個省 瀏覽:14
在中國土地上怎麼獲得財富 瀏覽:383
印尼維達貝條件怎麼樣 瀏覽:313
廈航飛印尼航班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816
什麼印尼好 瀏覽:494
hf是中國哪個省香煙 瀏覽:407
印尼ltas怎麼辦理 瀏覽:930
英國衛褲什麼感覺 瀏覽:588
伊朗現在是什麼年份 瀏覽:404
伊朗怎麼打前鋒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