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
马拉松全程约为42.195公里。项目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马拉松起源于古代希波战争,希腊统帅派士兵菲迪皮茨回到故乡报告胜利的消息,菲迪皮茨一口气跑回了雅典,当他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人民后,就倒在地上死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马拉松作为一项固定的比赛项目,一直延续至今。
(1)英国马拉松是怎么跑的扩展阅读
由于马拉松比赛一般在室外进行,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绩,没有世界记录。2004年1月1日,国际田联宣布了一项新决定:包括马拉松在内的公路赛跑和竞走项目将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开始拥有世界纪录。
国际田联宣布这个决定后,英国长跑女将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认定为女子10公里、20公里和马拉松三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而波兰人科热日尼奥夫斯基则是男子50公里竞走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拥有者。
㈡ 马拉松长跑是怎么来的
在当今奥运会上,马拉松是一个重要的竞赛项目。关于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一次希波战争。
波斯帝国的开国君主居鲁士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曾这样昭示天下:“我是居鲁士,宇宙的王,伟大的王,强有力的王,巴比伦的王,世界四方的王……”从公元前553年开始,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他就摧毁了小亚细亚强国米底亚,灭亡了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新巴比伦王国。发展到第三代——大流士时,波斯帝国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
竞赛中长跑运动员公元前492年的春天,波斯又想征服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希腊城邦了。波斯派出大批战舰入侵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希腊,开始了历史上着名的希波战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波斯的海军在海上遭到飓风袭击,300艘战舰,两万多名海军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波斯的陆军失去海军的呼应,好像一支独臂,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波斯的统帅也身负重伤。这次侵略希腊的军事行动不得不半途而废了。
波斯国王暴跳如雷。第二年,他幻想不战而降服希腊。他派出使者到希腊各城邦要“水和土”,意思是让他们臣服归顺波斯。希腊中部和北部的小城邦惧怕波斯帝国的武力,都屈膝投降了。但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岂能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雅典人把波斯使者从悬崖抛入大海,斯巴达人把使者丢进井里,让他们自己去取“水和土”。
大流士一生也没受到这样的羞辱,他恼羞成怒,他决定派最有经验的大将军第二次出征希腊。
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处境险恶的雅典,一面紧密动员,加强戒备,一面派当时的长跑能手斐里庇第斯日夜兼程去200多公里远的斯巴达城邦求助。这位长跑健将以惊人的速度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到达斯巴达。但斯巴达人却以祖宗规定,月不圆不能出兵为由拒绝出兵。斐里庇第斯苦苦哀求,但斯巴达人无动于衷,斐里庇第斯无奈,只好赶回马拉松复命。
雅典人听到斯巴达人不出兵的消息后,并不气馁,他们立即把全体公民组织起来,甚至奴隶也编入军队,赶往马拉松,占据有力地形。
按雅典法律,雅典的十位将军在出征期间应轮流掌握兵权,每人一天。采取重大军事行动时须事先经过十将军商量,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做出决议。在雅典军事执政官卡里马库斯的主持下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十位将军围绕着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出击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位叫米太亚得的将军主张主动出击。表决时,五票对五票。执政官卡里马库斯支持了米太亚德将军。为了发挥米太亚德的指挥才能,其他将军都自愿放弃自己轮流当总司令的权利,让米太亚德一人全权指挥这场战争。
当时雅典军队有10000人,加上1000援军,总共不过11000人。而波斯军队有10万人,而且装备精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米太亚德决定不与敌人硬拼,而是把战线稍稍拉长,把精锐步兵安排在两侧,正面战线上的兵力比较薄弱。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大战前夕,米太亚德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他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他激动人心的话语,激励了士兵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激战开始了,希腊土兵在下面发起进攻,波斯军队不知是计,立即反攻。希腊军队边战边退,波斯军队步步进逼。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埋伏在两侧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从两侧夹击波斯军。波斯军队由于追击希腊人,战线拉得过长,这时陷入希腊军队的包围,首尾不能相顾,慌忙逃向海边,想上船逃跑。希腊军队尾追至海边,和波斯军展开夺取军舰的战斗。
一位叫基纳尔的希腊战士,他奋不顾身地用手抓住战船,被敌人砍掉了一只手,他忍住疼痛,用另一只手抓住战船,终于和战友们一起夺取了一艘战船。这场战役中,波斯人丢下了6400具尸体和7条战船。雅典人牺牲了192人,其中有执政官卡里马库斯和几位将军。当天晚上,斯巴达派来的两千名前锋战士赶到时,只见月光下的战场尸首遍野。
米太亚德急于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正在焦急等待的雅典人民,他又选中长跑能手斐里庇得斯去传送消息。这位长跑能手当时已受了伤,可是,为了让同胞们早点知道胜利的消息,他拼命奔跑,当他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时,已上气不接下气,他激动地喊到:“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啦!”喊声刚落,他便一头栽倒在广场,再也没有醒来。
希波战争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马拉松战役是希腊人和波斯人交锋的第一仗,这场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为自由和独立而战的斗志。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力的英雄斐里庇得斯的功绩,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马拉松赛跑。距离是马拉松至雅典的距离,根据当年斐里庇得斯经过的路线确定为全程42公里零200米。1920年,经过仔细测定又把距离改为42公里零195米。斐里庇得斯的名字和马拉松战役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一代又一代地留存在人间。
㈢ 国际马拉松跑的赛程是什么
国际马拉松跑的赛程是: 42.195千米
马拉松赛是为记念一位希腊战士,在西元前490年时,自希腊的马拉松地方附近的战场,携带着战胜波斯国的消息奔向雅典传达胜利战报。这位战士却累死于此历史性长跑的终点,因此马拉松赛即是为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而设立。
当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举行时,这位战士的传奇再度被复活,它是以24.85哩(40,000公尺)自马拉松桥到雅典的运动场为比赛距离,自此马拉松赛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后一项比赛成为传统。在1896年4月10日第一次举行的奥运马拉松赛对希腊人是特别重要。希腊是主办国希望留住冠军而那也是最后机会为希腊人带来荣耀,25位参赛者聚集于马拉松桥,发令者喃喃数语后即鸣枪开赛。此时兴奋的群众己会集于奥运场上等待比赛结果。2时58分50秒后首位希腊跑者史毕林登路易士一位邮局的员工以7分领先群雄跑完40公里。此次比赛结果只有9位完走,其中8位是希腊人,全希腊到处都为此战果疯狂兴奋,马拉松赛于焉诞生。美国队当年是由波士顿运动员协会资助而参赛奥运会,其中的中距离跑者亚瑟布雷克是唯一的美国人参赛首次奥运马拉松,他是在马拉松赛前三天参赛1500公尺得银牌的选手,但是在马拉松赛14.5哩的途中退赛,因过度劳累,体能尚未恢复之故。虽如此,美国的马拉松种子却以下种,在返回美国的船上,国内的第一个马拉松赛已然组成。
第一届波士顿马拉松赛于1897年4月19日仿造1896年希腊奥运马拉松赛模式正式举行,但距离只有24.7哩,短少了250公尺,只有15位跑者参加,首届波士顿马拉松赛,8位完走,约翰麦克得蒙(McDermont)以2时55分10秒完走39,751公尺得到首届冠军。
1908年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马拉松赛的距离为使终点安排在奥运会场上看台英王爱德华七世的正前方,于是增长385码,此后16年经过极为热烈的讨论,26.2哩的马拉松距离于1924年法国巴黎奥运中正式被确定。1924年波士顿马拉松赛试图符合奥运标准距离,也跟着调整距离,但数年后却发现短少了161公尺,自1927年立即更正距离为42,195公尺,这也就是为何波士顿马拉松赛的时间纪录被正式承认于1927年之后了。
现代超长距离的比赛,有风行的趋势:如夏威夷铁人三项大赛(2哩游泳、112哩自由车、26.2哩马拉松赛)以显示出现代运动员未满足于单项赛事,有趣的最近趋势则是年纪大的跑者有明显的增加。以往只有精英跑者才能参加的艰苦马拉松赛,现在则是被一般喜爱追求刺激、健康的市民跑者所淹没了。他们虽非职业运动员,但却懂得在比赛中如何调息、配速,赛前自我训练和赛后的调养。由于有这股生力军的注入,野史的国际上有名的马拉松赛会,得以吸引全世界的注目焦点,如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巴黎、柏林、伦敦、火鲁奴奴……等各国城市马拉松赛会,皆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跑者前来共襄盛举,屡创参赛人数的新纪录。只可惜台湾的跑步人口因媒体和主政当局长期以来浅见短视,不知也不懂国民的体力就是国力的浅易逻辑,一直未能得到扶植和鼓励,所以跑步人口也未能明显增加,殊为可惜,也令智者扼腕、顿足。
现代马拉松赛的赛跑距离是1908年在伦敦奥运会上首次采用,规定出精确的距离,以便参赛运动员在王室席前到达终点。这一距离于1924年确定为标准的马拉松跑距离。马拉松跑现在已成为一项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年的伦敦马拉松赛吸引2万多参加者。1980年代又兴起半马拉松运动,其距离为21公里。马拉松通常在公路上进行。由于不同赛道的倾斜度有别,所以马拉松长跑并没有正式的世界纪录,而只有这个项目的世界最佳时间。
㈣ 关于伦敦马拉松的历史与发展,你了解多少
伦敦马拉松组织者公布了今年伦敦马拉松的举办时间是10月3日,同时也公布了精英选手名单,一共有7位2小时04分以内的男子马拉松精英运动员,8位2小时20分以内的女子马拉松精英运动员,水平堪称史上最强,唯一遗憾是在东京奥运会中夺冠的马拉松之王基普乔格不会参加今年伦敦马拉松的比赛。
伦敦马拉松的赛事总监休·布拉舍(Hugh Brasher)也认为,如果法拉赫明年参加伦敦马拉松的比赛,那么他可以打破欧洲纪录,并且他们希望法拉赫能够参加明年的比赛。
女子组的比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盖将会出战,她在东京奥运会的比赛中只获得了第二名,这次势必要在伦敦马拉松的比赛中找回自己的状态,埃塞俄比亚名将迪若杰和b迪巴巴的pb排名第二位、第三位,但难以跟科斯盖抗衡。
如果法拉赫回到伦敦马拉松的比赛中,他也绝对不会感觉到轻松,因为今年伦敦马拉松在没有贝克勒和基普乔格两大巨星参赛的情况下,埃塞俄比亚名将勒马以2小时04分01秒的成绩夺冠,而三位男选手跑进了2小时05分大关。
㈤ 伦敦马拉松赛的2013年伦敦马拉松
2013年伦敦马拉松为于2013年4月21日在英国伦敦所举办的第33届年度伦敦马拉松比赛,这次由大众共同参与的马拉松比赛也是2013年年度第三个世界马拉松大赛(World Marathon Majors)赛事,根据统计共有34,631人参与这项活动。在正常级别男子组和女子组中分别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谢斯基·基比迪(Tsegaye Kebede)与肯尼亚选手普瑞斯卡·吉普图(Priscah Jeptoo)获得冠军,而在轮椅级别男女组别部份则分别由澳洲选手卡特·费米雷(Kurt Fearnley)和美国选手塔缇娜·麦克法登(Tatyana McFadden)夺得,其中后者还以1时46分2秒创下伦敦马拉松比赛纪录。 2013年伦敦马拉松一开始先展开30秒钟的默哀以纪念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受害者,而在赛事主办方的鼓励下许多选手还系着黑丝带已表示哀悼。主办单位亦承诺每有一个人跑完马拉松赛事全程,便会捐出3美元的基金提供给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受害者。由于当天为赛事的理想天气而吸引了700,000多名爱好者,并也使得一些人认为此次比赛可能会打破世界纪录。
在正常级别男子组部分,有将近一半的人成功跑完马拉松全程,同时数名跑在前头的选手其成绩亦有接近世界纪录。其中英国选手莫·法拉(Mo Farah)依照规划中途退出比赛,而在前者步伐变慢后便由肯尼亚选手伊曼纽尔·基普车车·穆泰(Emmanuel Kipchirchir Mutai)领跑。但是在最后几公里埃塞俄比亚选手谢斯基·基比迪(Tsegaye Kebede)成功越过穆泰,最终以2时6分4秒的纪录赢得男子马拉松竞赛的冠军。第三名则为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耶勒·阿布什罗(Ayele Abshero),而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男子马拉松比赛冠军、乌干达选手史蒂芬·基普罗蒂奇则拿下第六名的成绩。
另外在女子组比赛中期领跑者在经过男子轮椅选手补水站时,拿下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女子马拉松比赛冠军(Tiki Gelana)的埃塞俄比亚选手新蒂基·格拉纳(Tiki Gelana)在想要抢先拿到水时,与加拿大轮椅选手乔什·卡西迪(Josh Cassidy)发生碰撞。虽然前者很快就重新回到赛事,然而脚部疼痛仍然使其速度变缓。而最后肯尼亚选手普瑞斯卡·吉普图(Priscah Jeptoo)以2时20分15秒的纪录拿下女子组别的冠军,她并表示:“今天我非常地、非常地高兴,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之后肯尼亚选手爱德纳·奇帕勒格特(Edna Kiplagat)与日本选手涉井阳子分别拿下第二名与第三名。
男子轮椅比赛则是澳洲选手卡特·费米雷(Kurt Fearnley)以1时31分29秒纪录跑到终点拿下第一名,他表示他认为新的培训方案带来胜利,并表示:“我在去年意识到如果最后300米仍然有人保留一点额外体力,那他们每一次都将会击败你。”而瑞士选手马塞尔·哈格(Marcel Hug)和南非选手恩斯特·范·戴克(Ernst van Dyk)则分别拿下第二名与第三名,而赛前呼声最高可以拿下六冠王的英国选手大卫·华亚(David Weir)则排名第五名。然而因为撞击事件而退出的卡西迪则严厉苛责主办单位,表示:“我不知道是谁的责任,但每年都有女子组成员超过我们,结果就是每小时20英哩的10张椅子与希望补充资源的女性争先恐后找到自己位置……我有一对全新价值2,000美元的车轮受损,但谁会去补偿?事情必须有所改变。”
美国选手塔缇娜·麦克法登(Tatyana McFadden)则在女子轮椅比赛以1时46分2秒的纪录夺得冠军,而这也是伦敦马拉松的新纪录,之后抵达的美国选手阿曼达·麦科莉(Amanda McGrory)与瑞士选手珊卓·格拉夫(Sandra Graf)则分别拿下第二名与第三名。
㈥ 马拉松怎么跑
1、对业余爱好者,最重要的可能是处理好低血糖问题。低血糖在万米以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有锻炼基础的话15公里内也可不发生)。感觉是浑身软,无力(不是没体力和耐力),而且停下休息多长时间也不可能得到缓解。你在跑前一定要吃饱,而且必须在比较接近跑前时吃(饭后运动肯定不太好,但对马拉松,业余爱好者,这样利大于弊),而且最好自己带些食物,推荐牛肉干(咸的)和巧克力(总量在500克上下为好,等跑到15公里外,你会知道这并不荒唐)。水是有组委会供应,冷热都有,甚至可能包含一种饮料(看他们和哪家饮料商合作了),但一般没有含糖的饮料,而食物是绝对没有的,所以必须自己解决食物问题。
2、你平时要有至少10公里的锻炼经验,否则你只能靠自己的毅力连走带慢跑去磨时间(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跑完)。
3、如果你平时锻炼少于20公里/天(一般没人跑这么长),速度要控制在每公里比锻炼时慢1分钟到2分钟——这个速度可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但对全程体力分配来说十分必要,特别是不要去试图去跟别人跑(很多人是跑半程的,各人体力情况也不一样)。你自己最好带有秒表的手表,计时牌一般是每隔5公里才有一个,不容易控制速度。
4、要注意自身安全。肌肉酸疼、体力下降、低血糖(软弱乏力)等都还正常,但头疼、气闷、晕眩、膀胱附近等非运动肌肉所在处疼痛肯定不正常,你必须停下休息,否则可能很危险——其实没这些异常的话,大多数(全程的)爱好者也必须停下休息数次,比如喝水就是(一般每公里有一个组委会设置的饮水点),你在预先估算自己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时必须把这些时间算在内(初次跑全程的,休息时间肯定在半小时以外)。
5、起跑时往往非常耽误时间,如果你有体力的话,开始时站前面,先快跑1公里也值得,因为不然的话,你只能先走5分钟再说——周围人太多了,没办法跑,而且老人不少,总得照顾一些。起跑前要小便一次,跑上了很难找地方(如果没征得工作人员允许离开路线的话,很可能被取消资格)。
6、服装必须合适,鞋子必须是马拉松专用的(国内最便宜的目前在¥200以内),短裤以及内裤不能磨腿(腿粗的人这方面尤其要注意),短裤必须轻、薄、吸水后不易变沉重或根本不易吸水,袜子不要太薄(跑步用的,而不是平常穿的),上身可以用组委会发的服装,也可以自己选(一般组委会似乎不限制,具体看规定),但号码一定要按组委会要求固定在服装上,而且要妥善固定(一般用线缝为好,大头针、别针这类东西根本不可靠,号码掉了都不知道,会被取消资格的-这些头天晚上要做好)。当然,鞋袜最好不要是新的,短裤和内裤则越新越好(更光滑)。关于服装选择,参考一下我这里的回答:http://..com/question/179624950.html
7、跑前千万别带运动伤。足跟、关节软骨的伤可能非常糟糕,这在赛前几个月就要注意。不是说带伤就不能凭毅力跑下来,而是你这样一来,跑完至少半年就别想运动了——马拉松会让对这方面的伤加重得很厉害。
㈦ 马拉松是从那跑到那
世界上最长的田径项目——马拉松赛跑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希腊波斯战争(公元前492-前449年)中,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进击阿蒂卡,在距雅典城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军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为了把胜利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人,希腊派遣长跑优胜者斐迪庇第斯(Pheidippides)从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广场(全程42公里195米)。在极速完成36.2公里的路程并传达胜利的消息后,体力衰竭倒地而亡。而其奇迹光荣的功绩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设,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斐地比第斯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
由于马拉松比赛一般在室外进行,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绩,没有世界记录。
㈧ 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哪个国家,要跑多少公里
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希腊,要跑42.195公里。
一、历史渊源
起源
1、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2、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3、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4、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
发展
1、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
2、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
3、中国史上第一届马拉松比赛在南京举办,自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中国有记录的首届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距离约10公里。
二、比赛规则
1、原马拉松比赛没有设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但国际田联(IAAF)为了刺激公路比赛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设立马拉松、竞走等公路比赛的世界纪录。
2、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运动员不能随便喝水
3、42.195公里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次对体能极限的挑战。在比赛中,运动员虽然也会从路边的小桌子或者是路边站立的人手中接过来一些水。而这饮用水却不是谁都可以随便递的。
4、在马拉松赛中,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提供水和其他饮料,而在比赛路线上,每隔2.5公里有一个饮料站。水和饮料放在运动员经过时容易拿到的地方,运动员也可自备饮用水,并且可以在他们要求的地方设置饮料站。
饮用水和湿海绵提供站设置在两个饮料站之间。在那里,长跑运动员和竞走运动员经过时可以取到饮用水,还可以从海绵中挤水冲洗头部,起到冷却作用。除此之外,运动员不能从比赛线路上其他地方获得饮料。
5、可以说,“水”是马拉松比赛中规定最为严格的部分。除此之外,运动员只要在裁判的监督下沿正确的路线比赛即可,如有特殊原因,还可在裁判员的监督下离开赛跑路线,但如果不在监督下离开就会失掉比赛资格。
三、选手要求
1、身体条件
(一)身材不高、体重较小并非是不利条件
马拉松选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竞赛项目的选手身材低矮一些。
(二)胸围指数要大
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胸围指数大就是意味着位于胸腔中的心脏和肺脏非常发达,因此可以认为,天生胸围指数大,从身材上来说是适合做马拉松选手的天赋条件之一。
(三)超群的呼吸循环系统
身高、体重、胸围指数是外观特征,但马拉松选手在适应性上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环系统,即肺、心脏的机能。
(四)肺活量与体重比要大
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肺活量/体重)*100%,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天生较高的人适合从事长距离跑项目。这种结论对于选手是否适合跑马拉松也是适用的。
(1)安静时人体出入肺脏的空气量约为400ml(一次呼吸量),在此基础上再努力猛吸,还可再吸入约1700ml(预备吸气量),而在呼出之后还可更进一步呼出1600ml(预备呼气量)。
肺活量就是这些项目的总和,肺活量= 一次呼吸量 + 预备吸气量 + 预备呼气量。
(2)肺活量虽然不能直接表示呼吸机能,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肺活量大是有利的。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为3000-4000ml,成年女子为2000-3000ml。田径选手中投掷选手的肺活量特别大,有的超过6000ml。
(五)强健的肠胃和肝脏
在马拉松训练和比赛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为了补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机能,强健的肠胃是非常有利的。糖质由葡萄糖分解为糖原,并储存于肝脏和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中,在运动中首先消耗肌肉内的能源,其次储存于肝脏中的糖原将通过血液给予补充。
2、精神力量
(一)不论是何种体育运动项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选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具备能够经受精神上和肉体上各种痛苦的忍耐力和能够控制自己的自制力,并且经常表现出对竞争的新鲜热情,保持着不断地向自己的最终目标努力的情绪。
(二)但是,生来就具备那样高尚精神的人是很少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自身的体验,或者受到教师、教练员、老前辈以及电影和书籍的影响,使得运动员在精神方面逐步成长,并且形成作为一个运动员应具有的性格。
另外,通过每天按部就班的训练,有规律的日常生活以及比赛时的体验进一步在精神上受到折磨,从而养成自信而谦逊的精神状态。
(8)英国马拉松是怎么跑的扩展阅读:
运动魅力
1、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2、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马拉松的魅力显然不止两个,但不可否认,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拉松 (长跑比赛项目)
㈨ 马拉松赛跑是怎么来的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开始设立了"马拉松"比赛项目,"马拉松"比赛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河谷与波斯皇帝派来的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雅典军队在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团结一心,运用正确的战术技巧,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侵略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将这一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让受难同胞早些分享这胜利的喜悦。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到达雅典时他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说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广场,闭上了双眼。
曾赴希腊考察的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非常钦佩这位马拉松战役中的爱国战士,他给顾拜旦写了一封长信,建议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增设一项以"马拉松"命名的长跑赛,以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牺牲者。他同时提出,愿捐出一个"布里尔"银杯作为对冠军的奖赏。这个建议被欣然采纳。从此,马拉松比赛便风行于民,而且一直作为奥运会的传统比赛项目。
雅典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过的路线,全程为40公里。第二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程为40.260公里,第三届为40公里,第四届奥运会决赛马拉松跑的正式距离为42.195公里。这是因为,在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召开时,英国的王室成员要观看马拉松比赛,大会组委会就将起点安排在温莎尔宫的草坪前,终点设在白城运动场,二者之间的距离为26英里,但从全程到王室成员面前还有385码,所以全程是26英里385码,折合后正为42.195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