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具有带表性的动物是什么
红胸鸲
又称鸥亚鸲 知更鸟
红胸鸲又名“知更鸟”,体长约15厘米,胸、腹及腰部羽毛皆为棕红色。知更鸟又叫鸫(红襟鸟,),也叫做“知更雀”,知更鸟栖息在树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觅食,其它的鸟儿只会步行或者跳跃,而知更鸟却两样都会。知更鸟性情机警,只要稍稍受惊,就会立刻飞上树枝。
知更鸟主要捕食蠕虫、毛虫、甲虫、苍蝇、蜗牛、象鼻虫、蜘蛛、白蚁和黄蜂,是农业上的益鸟,特别受到棉农的欢迎。可是,它有时也啄食浆果和水果。
每年的3月,当明媚的春天到来时,在美国墨西哥湾的各个州,成群的知更鸟就从棕榈树和酪梨树林中钻出来,向北迁飞。一批又一批,持续好几个星期,总数超过十亿只,像乌云一般涌过密西西比河上空。知更鸟边飞边鸣,那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仿佛是一阵阵的进行曲。随后它们就会分成两路:西路沿着苏里河向北,越过平原、落基山脉、加拿大,一直飞到阿拉斯加;东路则沿着俄亥俄河向东北飞,一直到加拿大境内。有时候,路上的气温骤降,知更鸟又会折回温暖地区暂避。它们每天的行程大约三十到五十公里,不时的停下来在田野上捕食昆虫。知更鸟在北方产卵繁殖以后,到了冬天,又会浩浩荡地回到南方来越冬。
在迁飞的途中,知更鸟总是在白天飞行,是最早报晓的鸟儿,也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知更鸟的鸣声宛转,曲调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知更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
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界负有巡察及保卫之责的本能,所以称其为“上帝之鸟”。
⑵ 俄罗斯,美国,英国,西班牙的代表性动物是什么
俄罗斯代表性动物是西伯利亚棕熊。
美国代表性动物是白头海雕(俗称秃鹰)。
英国代表性动物是狮子。
西班牙代表性动物是公牛。
拓展资料:
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
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鼻涕虫、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异养有机体。
参考资料:网络-动物
⑶ 这种虫子叫什么,请专家出来说说
黄金龟甲虫
龟甲虫是一种普通的昆虫,在早晨的牵牛花花园中随处可见,牵牛花是它们喜欢的食物。它们能够改变身体颜色,看上去像微型珠宝,或者黄金瓢虫,通过改变身体反射层,它的外层翅膀部分变得透明。这种微型甲虫颇似《哈利波特》中魁地奇比赛中的金探子。
⑷ 英国国宝是什么
红胸鸲(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又叫红襟鸟、知更雀。
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是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域负有巡察及保卫责任的本能,称其为“上帝之鸟”。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在圣诞卡和圣诞纪念邮票上常可见到红胸鸲的踪影。
英国古老传说,红胸鸲的羽毛本来是啡色,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它飞往耶稣耳边唱歌纾缓耶稣的痛楚,耶稣身上的血于是染在红胸鸲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颜色便变为鲜红色。
(4)英国有什么甲虫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红胸鸲很常见,它们也不怕人,会趁园丁掘土时飞近寻找蚯蚓。雄性红胸鸲对入侵地盘者有很大反应,就算没有被挑衅也会作出攻击,它会用翅膀和腿爪奋力博击对手,试图将对方压倒在底下,可能持续一分钟,一小时或更长时间。
红胸鸲栖息在树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觅食,其它的鸟儿只会步行或者跳跃,而红胸鸲却两样都会。红胸鸲性情机警,只要稍稍受惊,就会立刻飞上树枝。红胸鸲总是在白天飞行,是最早报晓的鸟儿,也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红胸鸲的鸣声宛转,曲调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胸鸲主要捕食蠕虫、毛虫、甲虫、苍蝇、蜗牛、象鼻虫、蜘蛛、白蚁和黄蜂,是农业上的益鸟,特别受到棉农的欢迎。可是,它有时也啄食浆果和水果。
⑸ 请问有关卡帕甲虫的特性问题
khapra beetle
小红鲣节虫
中文名: 谷斑皮蠹
拉丁名: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英文名: Khapra Beetle
中文异名: 卡巴甲虫、谷鲣节虫、谷鲞虫、椰子干核甲虫
分类地位-目: 鞘翅目
分类地位-目拉丁名: Coleoptera
分类地位-科: 皮蠹科
分类地位-科拉丁名: Dermestidae
鉴别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体长1.8-3.0mm。前胸背板近中央及两侧有不明显的黄色或灰白色毛斑,密被淡褐色至深褐色毛。触角11节,极少数个体为9-10节。卵长筒形稍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老熟幼虫,体成纹锤形。离蛹,淡黄色,扁圆锥形,体表着生多数细毛。
生物学特性: 在东南亚,1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仓库缝内越冬。成虫羽化后2-3天开始交尾,卵多散产,每次产卵50-90粒,多可达120粒,耐干性强,在食物含水量2%的情况下仍能顺利繁殖和发育;耐冷耐热能力也很强,比一般的仓库害虫能够忍耐更冷更热的环境;还有突出的耐饥力,当食物缺乏时,接近成熟的幼虫甚至可以钻入缝隙处休眠。幼虫多集中于粮堆顶部取食,进入3龄后又钻入缝隙中群居。
原产地: 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一带。
中国分布现状: 我国内地危害不严重,在福建、山东、广东、云南等地曾有发现,仅在台湾定居。
扩散原因和危害: 成虫虽有翅但不能飞,主要随寄主、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传播到亚洲、欧洲、非洲、美国、墨西哥等地。食害多种枯饼及谷类、干果、坚果、豆类、油料等,危害性极大,给谷物造成的损失惨重。对毛皮也有危害。1962年从非洲传入我国,内地许多地方曾有小面积发生,但比较容易彻底清除,多被及时扑灭,因此多没有形成大面积扩散现象。
控制方法: 实践证明,一旦该虫大面积暴发,防治起来是很困难的。应注意严格检疫。发现疫情后,采取熏蒸的办法及时扑灭。常用熏蒸剂有磷化氢、溴甲烷等。国外利用斑皮蠹裂簇虫等寄生虫、谷斑皮蠹性外激素等进行生物防治。
学名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异名 Trogoderma quinquefasciata Leesberg
Trogoderma khapra Arrow
Trogoderma affrum Priesner
别名 谷鲣节虫 卡巴甲虫 砖甲
分类地位 鞘翅目(Coleoptera)皮蠹科(Dermestidae)长棒皮蠹亚科 斑皮蠹属(Trogoderma)
国外分布 亚洲的朝鲜、曰本、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前苏联中亚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塞浦路斯、土耳其;欧洲的丹麦、瑞典、芬兰、捷克、德国、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安哥拉、莫桑比克、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南非、布斯纳法索、马达加斯加、科特迪瓦;美洲的美国、墨西哥及牙买加。
国内分布 云南、台弯
寄主范围 小麦、大麦、麦芽、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稻谷、面粉、花生、干果、坚果、奶粉、鱼粉、血干、蚕茧、皮毛、丝绸等。
为害情况 此虫以幼虫取食为害。尤其幼虫十分贪食,除直接取食外,还有嚼啐食物的习性;四龄后,蛀食粮粒内部。其危害严重,难以防除,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对谷类造成的损失一般为5-30%,有时高达75%。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8~3.0mm,宽0.9~1.7mm,雌虫大于雄虫。体呈长椭圆形,体壁发亮,头及前胸背板暗褐色至黑色,鞘翅红褐色,上面的淡色花斑不明显,触角及足淡褐色。前胸背板近中央及两侧有不明显的黄色或灰色毛斑。鞘翅密被淡褐色至深褐色毛,上面有淡色毛形成的极不清晰的亚基环、亚中带和亚端带,腹面被褐色毛。触角11节(极少数个体为9~10节),雄虫触角棒3~5节,末节长约为第9、10节的总和,雌虫触角棒3~4节。触角窝后缘隆线特别退化,雄虫约余全长2/3,雌虫约余全长的1/3。颏的前缘中部深凹,两侧钝圆,在凹缘最深处的高度不及颏最大高度之半。雌虫交配囊骨片极小,长约0.2mm,宽约0.01mm,上面的齿稀少。雄虫第9腹节背板两侧着生刚毛3-4根。
卵 长约0.7mm,宽约0.25mm,长筒形稍弯曲,一端钝圆,一端较尖,并着生许多刺状突。刺突基部粗,端部细。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呈纺锤形,长4.0-6.7mm(平均约为5.3mm),宽1.4-1.6mm(平均约为1.5mm),背面乳白色至红褐色或淡褐色。第1腹节端背片最前端的芒刚毛不超过前脊沟。身体背面的箭刚毛多着生于背板侧面,尤其在腹末几节背板最集中,形成密的暗褐色毛簇。箭刚毛末节呈矛状,其长度约等于其后方4个小节的总长。第8腹节背板无前脊沟,或仅以间断线形式存在。上内唇具有感觉乳突4个。触角节1、2节约等长,第1节上的刚毛散布于该节周围,仅外侧1/4无刚毛。
蛹 雌体长平均5mm,雄体长3.5mm,离蛹,淡黄色,扁圆锥形,体表着生多数细毛。对于谷斑皮蠹种鉴定,主要在于同属中几个常见种的区分,这就需要熟悉成虫、幼虫的基本构造,并掌握必要的操作技术。对幼虫的鉴定,主要观察上内唇乳突数及第8背板前脊沟的有无。
发生规律 在东南亚,斑皮蠹1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仓库缝内越冬;生活史:从4-10月为繁殖为害期,成虫羽化后2~3天开始交尾产卵,卵多散产,偶尔2~5粒结粘在一起。成虫丧失飞翔能力,也不取食。在适宜条件下,每一雌虫可产卵50-90粒(平均约70粒)最多可达120粒。卵期6-10天。幼虫在正常情况下,经历4-6龄,在不利条件下增加脱皮次数。幼虫期在不发生滞育的情况下26-87天;蛹期2-23天。完成1个世代,在35 ℃下需要26天,在30℃下,约需40天,在21℃下,需220天,在幼虫滞育的情况下完成1代需要数年;生活习性:谷斑皮蠹的耐干性强,即使食物含水量降低到2%的情况下仍能顺利地发育和繁殖。该虫耐冷耐热的能力也十分突出,在10℃时个别成虫仍可交尾,在-21℃下可经受4小时。一般仓库害虫发育最高温度为39.5-41℃,而该虫为40-45℃。在33-37℃下,虫口密度一个月内可增加十几倍。此虫的耐热性也及强,在50℃下,杀死各虫态需要5小时,在60℃下需要20分钟。总之,在各种不适宜的条件下均可诱发进入滞育。滞育可持续4-8年。幼虫多集中于粮堆顶部取食,进入3龄后又钻入缝隙中群居。席囤、墙壁和地板缝隙,以及包装物和仓内梁柱裂隙等处,均为幼虫藏匿之处;传播途径:成虫虽有翅,但不能飞,主要随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传播。
检验方法
传带物检验 对谷斑皮蠹进行检验时,首先注意与传播有关的动植物材料、包装材料及运载工具。花生仁、花生饼传带的可能性更大,包装麻袋是该虫栖息的理想场所。除动植物产品外,填充料、铺垫材料也有传带的可能性。因为这些物品都可作为谷斑皮蠹的食物。若在粮仓内调查,要注意检查墙梁和地板的缝隙内是否有该虫。在货轮上,此虫多栖息于机舱附近温度较高的场所。此虫在不同货物中发生的部位往往有别。以椰枣而言多出现于包角、包缝或包口附近,以棉花而言多发生于包皮和包皮内棉花褶之间。被谷斑皮蠹侵染的物品,往往会发现幼虫的虫蜕。在无活虫时,仔细寻找和收集幼虫的虫蜕在室内进行鉴定,同样可确定该批货物是否受到谷斑皮蠹侵染。
激素检验 目前谷斑皮蠹的性外激素已经合成并商品化,这对该 虫的监测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外激素的成分为1,4-甲基-8-十六碳烯醛,正反式结构按一定比例的混合。
其它检验 参见四纹豆象检验法
检疫防除措施
1、检疫处理,严禁带有此虫的货物入境,杜绝传入,一旦发现,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加以彻底扑灭。一般扑灭方法主要是熏蒸剂处理。常用熏蒸剂有⑴磷化氢:杀卵,在20℃时,需0.7g/m2(CT值为50g.h/m3),熏蒸3天;30℃,CT值为22.6h/m3,熏蒸2天,杀幼虫,CT值需达到75g.h/m3,需要熏蒸5天。⑵溴甲烷:25℃时,用药量为80g/m3,熏蒸48小时;10℃时,用药量为25℃时的3倍。在仓库和运输工具没有条件熏蒸消毒时,可喷洒马拉松,一般用30%可湿性粉剂20g,加水4.5kg,喷洒80m2,喷药前,须彻底做好清洁工作,喷药时特别注意缝隙和孔洞。
2、用谷斑皮蠹性外激素与杀虫剂混合,盛于器皿中,放在感染和发生处,即可作为检测的手段,也可诱杀成虫。
3、国外利用一种寄生虫--斑皮蠹簇虫,进行生物防治,这种寄生虫可寄生数种斑皮蠹。诱集的雄虫,感染裂簇虫后,在其回到其栖息处,通过交尾使雌虫感染,从而抑制其种群。
4、谷斑皮蠹雌虫释放集合香,可引诱雌雄两性昆虫。此集合香为5种脂类混合物;包括油酸乙脂44.2%、棕酸乙脂34.8%、亚麻酸乙脂14.6%、硬脂酸乙脂6%、油酸甲酯0.4%。据报道此混合物或各酯单独使用,在美国已作为检疫手段。
⑹ 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什么
红胸鸲
又称鸥亚鸲
知更鸟
英文名
Robin
拉丁文学名:Erithacus
rubecula
红胸鸲又名“知更鸟”,体长约15厘米,胸、腹及腰部羽毛皆为棕红色。知更鸟又叫鸫(红襟鸟,),也叫做“知更雀”,在冰心的《山中杂记》中提到过,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知更鸟身体长约二十多厘米,长着红色的胸毛,上面有美丽的胸斑,黑色的脑袋,明亮的眼睛。
知更鸟栖息在树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觅食,其它的鸟儿只会步行或者跳跃,而知更鸟却两样都会。知更鸟性情机警,只要稍稍受惊,就会立刻飞上树枝。
知更鸟主要捕食蠕虫、毛虫、甲虫、苍蝇、蜗牛、象鼻虫、蜘蛛、白蚁和黄蜂,是农业上的益鸟,特别受到棉农的欢迎。可是,它有时也啄食浆果和水果。
每年的3月,当明媚的春天到来时,在美国墨西哥湾的各个州,成群的知更鸟就从棕榈树和酪梨树林中钻出来,向北迁飞。一批又一批,持续好几个星期,总数超过十亿只,像乌云一般涌过密西西比河上空。知更鸟边飞边鸣,那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仿佛是一阵阵的进行曲。随后它们就会分成两路:西路沿着苏里河向北,越过平原、落基山脉、加拿大,一直飞到阿拉斯加;东路则沿着俄亥俄河向东北飞,一直到加拿大境内。有时候,路上的气温骤降,知更鸟又会折回温暖地区暂避。它们每天的行程大约三十到五十公里,不时的停下来在田野上捕食昆虫。知更鸟在北方产卵繁殖以后,到了冬天,又会浩浩荡地回到南方来越冬。
在迁飞的途中,知更鸟总是在白天飞行,是最早报晓的鸟儿,也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知更鸟的鸣声宛转,曲调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知更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
巴菲特关于知更鸟的名言(关于股市):“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很有意义。
---------------------------------------------------------------------
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界负有巡察及保卫之责的本能,所以称其为“上帝之鸟”。
⑺ 英国有没有甲虫
英国当然有甲虫,这用问吗?
⑻ 英国的代表性动物是用英语说。
红胸鸲又称鸥亚鸲知更鸟
英文名Robin
拉丁文学名:Erithacusrubecula
红胸鸲又名“知更鸟”,体长约15厘米,胸、腹及腰部羽毛皆为棕红色。知更鸟又叫鸫(红襟鸟,),也叫做“知更雀”,在冰心的《山中杂记》中提到过,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知更鸟身体长约二十多厘米,长着红色的胸毛,上面有美丽的胸斑,黑色的脑袋,明亮的眼睛。
知更鸟栖息在树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觅食,其它的鸟儿只会步行或者跳跃,而知更鸟却两样都会。知更鸟性情机警,只要稍稍受惊,就会立刻飞上树枝。
知更鸟主要捕食蠕虫、毛虫、甲虫、苍蝇、蜗牛、象鼻虫、蜘蛛、白蚁和黄蜂,是农业上的益鸟,特别受到棉农的欢迎。可是,它有时也啄食浆果和水果。
每年的3月,当明媚的春天到来时,在美国墨西哥湾的各个州,成群的知更鸟就从棕榈树和酪梨树林中钻出来,向北迁飞。一批又一批,持续好几个星期,总数超过十亿只,像乌云一般涌过密西西比河上空。知更鸟边飞边鸣,那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仿佛是一阵阵的进行曲。随后它们就会分成两路:西路沿着苏里河向北,越过平原、落基山脉、加拿大,一直飞到阿拉斯加;东路则沿着俄亥俄河向东北飞,一直到加拿大境内。有时候,路上的气温骤降,知更鸟又会折回温暖地区暂避。它们每天的行程大约三十到五十公里,不时的停下来在田野上捕食昆虫。知更鸟在北方产卵繁殖以后,到了冬天,又会浩浩荡地回到南方来越冬。
在迁飞的途中,知更鸟总是在白天飞行,是最早报晓的鸟儿,也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知更鸟的鸣声宛转,曲调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知更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
巴菲特关于知更鸟的名言(关于股市):“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很有意义。
---------------------------------------------------------------------
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界负有巡察及保卫之责的本能,所以称其为“上帝之鸟”。
⑼ 赤甲虫鉴定
beetle
小红鲣节虫
中文名: 谷斑皮蠹
拉丁名: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英文名: Khapra Beetle
中文异名: 卡巴甲虫、谷鲣节虫、谷鲞虫、椰子干核甲虫
分类地位-目: 鞘翅目
分类地位-目拉丁名: Coleoptera
分类地位-科: 皮蠹科
分类地位-科拉丁名: Dermestidae
鉴别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体长1.8-3.0mm。前胸背板近中央及两侧有不明显的黄色或灰白色毛斑,密被淡褐色至深褐色毛。触角11节,极少数个体为9-10节。卵长筒形稍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老熟幼虫,体成纹锤形。离蛹,淡黄色,扁圆锥形,体表着生多数细毛。
生物学特性: 在东南亚,1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仓库缝内越冬。成虫羽化后2-3天开始交尾,卵多散产,每次产卵50-90粒,多可达120粒,耐干性强,在食物含水量2%的情况下仍能顺利繁殖和发育;耐冷耐热能力也很强,比一般的仓库害虫能够忍耐更冷更热的环境;还有突出的耐饥力,当食物缺乏时,接近成熟的幼虫甚至可以钻入缝隙处休眠。幼虫多集中于粮堆顶部取食,进入3龄后又钻入缝隙中群居。
原产地: 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一带。
中国分布现状: 我国内地危害不严重,在福建、山东、广东、云南等地曾有发现,仅在台湾定居。
扩散原因和危害: 成虫虽有翅但不能飞,主要随寄主、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传播到亚洲、欧洲、非洲、美国、墨西哥等地。食害多种枯饼及谷类、干果、坚果、豆类、油料等,危害性极大,给谷物造成的损失惨重。对毛皮也有危害。1962年从非洲传入我国,内地许多地方曾有小面积发生,但比较容易彻底清除,多被及时扑灭,因此多没有形成大面积扩散现象。
控制方法: 实践证明,一旦该虫大面积暴发,防治起来是很困难的。应注意严格检疫。发现疫情后,采取熏蒸的办法及时扑灭。常用熏蒸剂有磷化氢、溴甲烷等。国外利用斑皮蠹裂簇虫等寄生虫、谷斑皮蠹性外激素等进行生物防治。
学名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异名 Trogoderma quinquefasciata Leesberg
Trogoderma khapra Arrow
Trogoderma affrum Priesner
别名 谷鲣节虫 卡巴甲虫 砖甲
分类地位 鞘翅目(Coleoptera)皮蠹科(Dermestidae)长棒皮蠹亚科 斑皮蠹属(Trogoderma)
国外分布 亚洲的朝鲜、曰本、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前苏联中亚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塞浦路斯、土耳其;欧洲的丹麦、瑞典、芬兰、捷克、德国、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安哥拉、莫桑比克、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南非、布斯纳法索、马达加斯加、科特迪瓦;美洲的美国、墨西哥及牙买加。
国内分布 云南、台弯
寄主范围 小麦、大麦、麦芽、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稻谷、面粉、花生、干果、坚果、奶粉、鱼粉、血干、蚕茧、皮毛、丝绸等。
为害情况 此虫以幼虫取食为害。尤其幼虫十分贪食,除直接取食外,还有嚼啐食物的习性;四龄后,蛀食粮粒内部。其危害严重,难以防除,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对谷类造成的损失一般为5-30%,有时高达75%。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8~3.0mm,宽0.9~1.7mm,雌虫大于雄虫。体呈长椭圆形,体壁发亮,头及前胸背板暗褐色至黑色,鞘翅红褐色,上面的淡色花斑不明显,触角及足淡褐色。前胸背板近中央及两侧有不明显的黄色或灰色毛斑。鞘翅密被淡褐色至深褐色毛,上面有淡色毛形成的极不清晰的亚基环、亚中带和亚端带,腹面被褐色毛。触角11节(极少数个体为9~10节),雄虫触角棒3~5节,末节长约为第9、10节的总和,雌虫触角棒3~4节。触角窝后缘隆线特别退化,雄虫约余全长2/3,雌虫约余全长的1/3。颏的前缘中部深凹,两侧钝圆,在凹缘最深处的高度不及颏最大高度之半。雌虫交配囊骨片极小,长约0.2mm,宽约0.01mm,上面的齿稀少。雄虫第9腹节背板两侧着生刚毛3-4根。
卵 长约0.7mm,宽约0.25mm,长筒形稍弯曲,一端钝圆,一端较尖,并着生许多刺状突。刺突基部粗,端部细。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呈纺锤形,长4.0-6.7mm(平均约为5.3mm),宽1.4-1.6mm(平均约为1.5mm),背面乳白色至红褐色或淡褐色。第1腹节端背片最前端的芒刚毛不超过前脊沟。身体背面的箭刚毛多着生于背板侧面,尤其在腹末几节背板最集中,形成密的暗褐色毛簇。箭刚毛末节呈矛状,其长度约等于其后方4个小节的总长。第8腹节背板无前脊沟,或仅以间断线形式存在。上内唇具有感觉乳突4个。触
⑽ 寿命最长的昆虫成虫是什么
寿命最长的昆虫:活得最长的昆虫是光亮甲虫(吉丁虫科)。1983年一个至少经历了51年幼虫期的光亮甲虫出现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普律特韦尔的一户人家中。
还有: 最长寿的昆虫
1979年的夏季,从美国的卡洛来纳州到纽约,每天晚上都有无数的暗色小虫子从地下飞出来,这就是十七年蝉。它们飞到几乎所有竖立着的目标上,如树木、电线干和建筑物,不一会儿,雄蝉发出欢乐喧闹的叫声,引诱雌蝉,这标志着它们1962年出生后在地下生存了17年,今年到地面上来举行“婚礼”。
绝大多数的昆虫,只有一年或更短的生活史,一般的蝉只有3至9年的生活史,虽然还有一种十三年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有17年,使它获得了昆虫世界里最长寿的头衔。
最大和最小的蝴蝶
蝴蝶自古以来位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蝴蝶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共有14000余种,我国有1300种以上。我国的台湾省是着名的蝴蝶产地,素有“蝴蝶王国”制成,月有蝴蝶400余种。
凤蝶是最大的蝴蝶,也是最美丽的蝴蝶。凤蝶翅上有红、黄、蓝、黑、白各种颜色,五彩缤纷,并构成美丽的斑纹,发出金属的光彩。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南美凤蝶,体长90毫米;翅展270毫米,相当一种中等体型鸟类的翅展。我国最大的凤蝶翅展达150毫米。
最小的蝴蝶是小灰蝶,翅展16毫米。1983年6月,我国昆虫学家马恩沛,在云南西双版纳小勐养大象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里采到一种小灰蝶,翅展长度仅13毫米,创造了最小的纪录。小灰蝶雄雌体色不同,雌蝶通常呈暗色,雄蝶常具有翠、蓝、青、橙、红、古铜等颜色的金属光彩。这类蝴蝶翅膀的正面,斑纹比较平淡,而翅膀的反面,却色彩丰富,远较正面突出。
繁殖最快的昆虫
昆虫往往多子多孙,而繁殖最迅速的是蚜虫。全世界已知蚜虫种类有2000多种,我国估计有600种以上。
蚜虫的生活是与众不同的,有卵生,有孤雌卵胎生(已知母蚜虫部经过交配能生出小蚜虫),雌蚜虫有的有翅,有的无翅。以棉蚜为例: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4-5天就能繁殖一代。作“母亲”的生下“女儿”才4-5天就做起“外婆”起来了,所以他们经常是六七代同堂。一只棉蚜虫一年能繁殖二三十代。有人估计,一只孤雌胎生的棉蚜自6--11月中旬的150天内,如后代都存活,那可达到672623338074292603508个。如果这些蚜虫平铺起来,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3倍。在自然界中,蚜虫上述惊人的繁殖数字并不存在,否则我们将被蚜虫“埋掉”了。
寿命最短的昆虫
如果“寿命”两字在昆虫中是指成虫生活的天数而言,那么蜉蝣是昆虫中最短寿的。我国古代早有记载:“蜉蝣,……朝生暮死”。确实,多种蜉蝣成虫的寿命只有几小时,寿命最长的不超过一星期。
蜉蝣的交尾在“婚配”中进行。傍晚时刻,水面上常积聚着大群刚孵化的蜉蝣,在飞行中,一只熊虫会突然抓住一只雌虫进行交尾。交尾后,雌虫产卵在水中。蜉蝣的卵生有一些细线,在水中这些盘着的细线伸开。有些细线尖端有吸盘,可以是卵牢牢地固着载河底,以便安身立命。
最毒的甲虫
斑熬,别名“斑猫”、“龙蚝”、“地胆”,属鞘翅目芫青科斑螯属,是最毒的甲虫。全世界约有斑螯2300多种,我国则有29种。斑螯全身披黑色绒毛,翅细长椭圆形,质地柔软,体长为11—30毫米,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中央前后个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具有黑色长绒毛,危害大豆、花生、茄子等作物。
斑螯多群集取食,成群迁飞。当它遭到惊动时,为了自卫,便从足的关节处分泌出黄色毒液。此黄色毒液内含有强烈的斑螯素,其毒性甚强,能破坏高等动物的细胞组织,与人体接触后,能引起皮肤红肿发泡。
最原始的昆虫
嘴原始的昆虫,是原尾虫。它们是一些白色或黄色的小虫,最大的个体只有2毫米左右。性喜潮湿,常生活在石块、瓦片和草根下。
凡是昆虫,其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由3对足,翅2对,长具单眼和复眼。但是原尾虫无翅,无眼,也无触角,它们常把第一对足高举在头的上方,代行触角的机能。幼虫初孵化时腹部9节,再生长过程中增生3节。这些特征与其它昆虫不同,表现了它们的原始性。人们对原尾虫的研究,在昆虫学上有独特的意义,是昆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分。然而,解放前,这项工作在我国完全空白,人们因而认为我国是没有原尾虫的。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最先采到我国原尾虫标本,在我国昆虫学界传为佳话。
最重的昆虫
最重的昆虫是分布于赤道非洲的花金龟科大甲虫。个头最大的叫巨花金龟,其雄虫从触角尖到腹部末端的长度为11厘米,重70至100克,雌虫身长较短。
最长的昆虫
世界上有记载的最长的昆虫是生活在婆罗州雨林地区的一种棒状虫。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有已知最长的昆虫标本。该标本身长32.8厘米,若包括腿在内,全身可长达54.6厘米。在野外时常发现此类昆虫断腿,原因是当它蜕皮时,过长的腿极易碰断。
飞得最快的昆虫
任何一种昆虫,包括鹿马蝇、天蛾、马蝇和几种热带蝴蝶在内,其持续飞行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9公里。飞得最快的昆虫是澳大利亚蜻蜓,它短距离的冲刺速度可达每小时58公里。
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