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法国是浪漫的代名词英国是什么

法国是浪漫的代名词英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3 06:12:40

Ⅰ 全球十大浪漫蜜月旅游胜地,具体都有哪些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结完婚以后还要去一些美丽的地方度一下蜜月。蜜月的旅游胜地有很多,下面就盘点一下关于浪漫的旅游胜地。


八、夏威夷。夏威夷不仅是度蜜月的圣地,而且是一些名人富豪在这里举行婚礼的地方。夏威夷处处透露了热带雨林的味道,夜晚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就像是一个海滨城市。九、普吉岛。普吉岛可以让你领略东南亚的风情。其中最着名的是卡马拉海滩、苏林海滩,还有闻名大众的海上运动珊瑚岛。如果不想过一些阳光沙滩的蜜月,完全可以来到普吉岛。十、佛罗里达。佛罗里达也是一个好去处,还有梦幻般的沃尔特迪尼斯游乐园,迈阿密南海滩的夜生活,完全就是现代化的旅游胜地。

Ⅱ 世界十大浪漫之地是哪些

德国科隆
希腊雅典
法国普罗斯旺
里约热内卢
捷克布拉格
韩国济州岛
意大利维罗纳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英国斯特拉福德
葡萄牙奥比都斯

Ⅲ 都说法国是浪漫之都,那它们的浪漫情怀来自哪里

说法国是浪漫之都,那他们的体现形式肯定是在以下5个方面。第一美丽的建筑,第二电影中所表现的巴黎第三浪漫的食物,第四充满激情的法国市民,第五浪漫的爱情。

一美丽的建筑 法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为浪漫的城市,这是因为它除了拥有乔治奥斯曼所设计的巴黎市中心以及迷人的鹅卵石街道之外,这座城市还保留了很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遗产名下所保护的建筑物正是由于这些建筑物,所以说增添了巴黎的浪漫氛围。前去法国旅游的人不会选择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他们会选择在城市中漫步,因为这所体验到的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巴黎的街道非常适合人们散心和聊天,你从来不用担心迷路,因为可能在下一个拐角会碰见更加美丽的景色。


四充满激情的市民 法国人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情调有激情的人,并且他们愿意把这种激情与人分享,法国人分享喜欢说我爱你这三个字,而我爱你这三个字本来就充斥着浪漫气息,尤其配上巴黎的美丽建筑,这三个字说出来就更有感觉,在2013年的时候,它甚至被评为世界上最为性感的词语。

五浪漫的爱情 最让人着迷的可能就是爱情了,法国算是西方国家艺术诗歌思想融会的政治中心,所有人都喜欢巴黎,就算他们从未到过那里,巴黎算是法国单身人士不忠和离婚的天堂,大多数的人在这里都是单身,可见的是巴黎并不是你可以寻找幸福的地方,但你可以在这里体会到浪漫,享受美丽的建筑,以及从未没有被污染过的历史。

Ⅳ 比较德国,英国,法国浪漫主义文论的异同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论一.席勒 席勒(1759—1805),是德国诗人、剧作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席勒生活 在18 世纪后半叶的德国,经济落后、政治分裂、封建专制严重。席勒13 强行送入一所“军事学院”,在这所酷似监狱的学校里一关就是八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青春,使席勒痛彻体验了封建专制的残酷,形成了追求自由的理 想,特别他后来读了卢梭、狄德罗的着作,这种追求就更强烈。他在美学和文 论方面的代表作有《美育书简》、《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二.文论思想 诗的分类及其根据席勒说“诗的概念不过是意味着给予人性以最完满的表现而已”,而现代 和古代的人性不同,因而诗的类型也不同。席勒把古代的诗称为素朴的诗,把 现代的诗称为感伤的诗,从素朴的诗演变为感伤的诗,席勒认为,是人性从和 谐演变为分裂的表现。 受温克尔曼的影响,席勒认为,在古希腊,人性是完整和谐的,“感觉和理 智,接受的能力和主动的能力,在实现它们的功能上还没有互相分离,更没有 彼此对抗�6�7�6�7他的感觉是印象的必然结果,他的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在古代,人的感觉和思想,外在的接受能力和内在的 思维能力,是和谐统一的,因而他的感觉和思想是和客观的自然相一致的。这 时,人和自然是同一的,人的外在生活和内在思想是同一的,人就是自然。因 此,模仿自然现实,就能表现人性,那么这种模仿外在自然生活的诗,就是素 朴的诗;而到了现代,人性的完整和谐消失了,席勒说“如果人踏上文明的 道路,如果艺术开始陶冶他,他的感觉的和谐就消失不见了,他就只能力求达 到道德的统一,并且作为道德的统一来表现自己。他的感觉和思想的一致,以 前在他的感性状态是一个实际,现在只作为一个观念存在着�6�7�6�7” 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感性和理智已经处于分裂对立状态,人的外在 表现和内心思想追求不再是一回事,感性和理智的和谐已不是现实,而只是一 种理想,因此,诗人要表现“完满的人性”,就不能像古希腊人那样,去模仿 外在自然生活,而只能显示自己头脑中的理想。因为人失去了内心思想追求和 外在生活的和谐的自然状态,又无比怀恋这种和谐的自然状态,因此诗人在显 现自己头脑中的理想自然时,就不能不充满一种感伤的情怀,这就形成了近代 的感伤的诗。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在前一种情况下, 他是一个素朴的诗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感伤的诗人。” 既然区分了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1〉素朴的 诗再现现实,感伤的诗描绘理想。素朴的诗描绘诗人的感觉,只限于模仿外在 世界;感伤的诗描绘诗人对现实的主观感受和在心灵中引起的情感。〈2〉素朴 的诗对现实做冷静客观的描写,诗人并不直接站出来发表评论;感伤的诗则在 描绘现实时,充满主观情感,诗人经常站出来发表意见、表达感想。〈3〉素朴 的诗给我们的印象是愉快的、平静的,即使题材悲惨,也是如此;感伤的诗给 我们的印象多少是严肃和紧张的,因为我们既要感受形象,又要思索理想观念, 并且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2.感伤的诗的类型 席勒认为,感伤的诗人都不满现实,都追求理想,但追求理想的方式并不相 同如果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寄托诗人的理想,这 种感伤的诗就是讽刺的诗;如果把心中的理想当作现实来描绘,怀着惋惜的感 情歌唱逝去的自然,或怀着希求的感情描绘理想的自然,这种感伤的诗就是哀 根据讽刺的诗的不同性质,席勒又把讽刺的诗分成惩罚的讽刺诗和嘲笑的讽刺诗。惩罚的讽刺诗的诗人“或者生活在颓废的时代,亲眼看到了令人可怕的 道德败坏情况,或者亲身遭遇到种种不幸,使他的灵魂充满悲痛”,因而,他 们以冷酷严峻的精神来描述现实,但这种描写必须以崇高的道德理想做基础, 以崇高的道德理想批判地描写卑微、庸俗的现实。这种惩罚的讽刺诗,不应以 物质的得失,作为批判现实的根据,更不应为发泄个人的不满进行“报复”和 “诽谤”; 嘲笑的讽刺诗应以诗人的优美人格做基础,通过对讽刺对象的描写, 显示诗人优美的心灵,即显现出自由的人性理想。席勒在此打了一个比方惩 罚的讽刺诗犹如大海波涛汹涌时显示的崇高,而嘲笑的讽刺诗则好像静静溪流 显示的优美。 同样,哀婉的诗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狭义的哀婉诗,一种是牧歌。前者把自 然和理想当作失去的、或没有达到的东西来写;后者把自然和理想表现为现实 的东西加以欣赏。从他的和谐人性理想观念出发,席勒认为,牧歌是感伤的诗 的最高类型,因为牧歌中完全表现的是理想,“一切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都以完 全消除。” 法国的浪漫主义文论 一.斯达尔夫人 斯达尔夫人(1766—1817),出身于金融巨头家庭,祖上是爱尔兰血统,20 嫁给瑞典驻巴黎公使斯达尔男爵。15岁开始写作,崇拜卢梭,喜爱交际,常在 自己的沙龙接待社会名流,1792 年雅各宾专政后逃往瑞士和英国。1795 回巴黎,重开沙龙,成为政界的一个中心。斯达尔夫人曾是拿破仑的崇拜者,后因失望而生怨恨,呼吁自由,反对独裁,曾在1803 年和1810 年两度被拿破仑逐 出巴黎和驱逐出境。1817 年,她在巴黎逝世。代表作《论文学》、《论德国》。 二.文论思想 民族性格与文学的关系 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第 11 章中,探讨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文学 的思想。她提出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区别,她将莪(e)相(公园 世纪苏格兰行吟诗人)作为北方文学的始祖,将荷马作为南方文学的始祖,贬抑希腊文学 而推崇北方文学,认为北方文学优于南方文学。 斯达尔夫人将希腊、罗马、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文学归入南方文学,将英 国、德国、丹麦和瑞典文学归入北方文学。斯达尔夫人认为,南方文学与北方 文学的差异,首先是由气候造成的北方的气候表现为阴冷和凄风苦雨,故文 学具有忧郁的特点,想象也近于狂野,喜爱海滨、风啸和灌木荒原;而南方有 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溪流,这种生动活波的自然,可以激起独特的情怀,其温暖明朗的气候使诗人沉湎于快乐之中,所以其文学易使人有“较 广的生活乐趣,较少的思想强度”。 斯达尔夫人不但划分了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而且还赋予这种划分以现实意 义她把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当作古典诗与浪漫诗的同义语,而且态度鲜明地 褒扬浪漫诗,贬抑古典诗。古典诗指古代的诗,浪漫诗指由骑士传说产生的诗。 斯达尔夫人认为,北方的浪漫主义文学从古希腊的文化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 但又具有自己独创的美,它的感情复杂强烈,哲理深刻,既具有“伟大的气魄”, 又具有“真正的诗的灵感”,其成就最高者就是英国文学与德国文学英国文学 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德国文学如席勒和歌德的作品,都具有头等的美。斯达尔 夫人宣称“浪漫主义的文学是唯一还有可能充实完美的文学,因为它生根于 我们自己的土壤,是唯一可以生长和不断更新的文学;它表现我们自己的宗教; 它引起我们对我们历史的回忆;它的根源是老而不古。”在这里,斯达尔夫人宣 传浪漫主义文学、贬抑古典主义文学的态度是鲜明的。虽然她指责古典诗,并 指责布瓦洛为文学带来了学究气,不利于艺术的崇高的活力,但她对古典主义 的趣味和法则还是有所认同的。 斯达尔夫人还将法国文学与德国文学,分别作为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代 表进行比较评述。她认为,作为北方文学代表的德国文学更具有个性特点和创 造精神德国人对事物的评鉴,没有固定的趣味、标准,相对显得自由、独立, 评论作家作品时,不拘泥于一般的规律和固定的程序。作家常常显示出自己的 主导作用,造就自己的读者,形成自己的读者群“作家支配评判者,不接受 评判者的法律。”而作为南方文学代表的法国文学,旨()趣受着流行趣味 的支配,因为读者对作家要求很高,所以读者的趣味支配着作家,而法国人中 有着更多的富于思想修养者,他们的作家文笔清新开朗,讲究构思的精巧。这 一点恰恰和德国不同:德国讲究深厚隽永,追求思想的深刻。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论 一.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80),出身于一个律师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早年受到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影响,对法国大革命表示同情,但雅各宾派专政后持消极 保守的态度。1795 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邂逅,1798 年共同出版了诗集《抒情 歌谣集》。《抒情歌谣集》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浪漫主义新时代,以华兹华斯为 代表的“湖畔派”诗人就成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崇拜者甚至把 随之而来的整个时代称为华兹华斯时代。 二.文论思想 华兹华斯首先对诗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突出强调了诗对情感的表现。他认为“诗是一切知识的菁华,它是整个科学面部上的强烈的表情”, “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象人的心灵一样不朽”;同时,他更推崇 诗对情感的表现,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通常都由于现实 事件所激起的热情而作诗”,诗“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 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 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对情感的重视和强调,是浪漫主 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此点与古典主义以理性为准则,漠视情感表现有着根本 区别。华兹华斯将摹仿看成是对情感的摹仿,是情感表现的结果,他认为 “实际生活中的人们是处于热情的实际紧压之下,而诗人则在自己心中只是 创造了或自以为创造了这些热情的影子”, 华兹华斯在此基础上强调好诗的 合情合理。 华兹华斯强调了想象问题。诗歌中的情感和想象是相辅相成的,在英国,对想象力的重视从艾迪生(创办《旁观者》报,将街谈巷议和俱乐部里的风趣 幽默写上了期刊。艾迪生的文笔尤见典雅。后来笛福斯威夫特菲尔 丁约翰逊哥尔德斯密斯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可见此 风之盛。由于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 泛,文笔也更灵活)就开始了。华兹华斯站在浪漫主义立场上,将想象抬到 了相当的高度,他认为想象“是把一些额外的特性加诸对象,或者从对象中 抽出它的确具有的一些特性”,这就使对象作为一个新的存在,“同时想象力 可以调整对象的形态,使他更合乎审美的理想”,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 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 华兹华斯还提倡用日常的语言写平常事件。他主张诗应该“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此处的“人们”主要指那些基层 的、过着“微贱的田园生活”的人,他们的语言质朴、自然,与美妙的大自 然息息相通,很少受社会上虚荣心的影响,并且是日常化的;华兹华斯同时 强调,韵文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并无本质区别,诗的语言应当散文化、口语 化,他反对古典主义那种雕琢语言的态度;在作品所反映的形象方面,华兹 华斯主张要写日常生活事件,“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 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他这样说,虽有消极 遁世、回避田园的成分,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表现了他对下层人民尤其是农 民的深切同情。他的有关诗篇如《毁了的村舍》、《迈克尔》等,就是深切同 情下层人民的佳作,深深感动着读者,与描写上层社会和宫廷社会的古典主 义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 道德败坏、人欲横流的现实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继承和发展了启 蒙主义者卢梭等人所提倡的“平民化”和“返回自然”的观点。 总结 西方浪漫主义文论在反对新古典主义,主张艺术自由等基本观点上有其共同 性,主要表现为新古典主义把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作为永久的范本;而浪漫 主义则无视古典先例,反对墨守陈规,主张标新立异。新古典主义在文学题材和 文学形象的塑造方面,强调共性的类型的特征;浪漫主义表现的却往往是诗人自 己,强调个别性与奇异性。新古典主义要求遵从人为确立的种种艺术法则;浪漫 主义则高扬人的神性和天才。新古典主义认为文艺必须服从衡量一切的理性原 则;浪漫主义则认为文学的根本要素是诗人自己的情感。 从西方文论纵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看,浪漫主义文论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启蒙主 义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表现人的情感、人的崇高,因而也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 但浪漫主义作为对强调理性的新古典主义的否定,自然容易从以往非理性的文论 中汲取思想营养,因此,浪漫主义文论与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论和中世纪 的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但又不是对上述学说的简单重复, 而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其神秘主义之中,融合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Ⅳ 你认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是哪个为什么

法国吧,感觉巴黎人都很浪漫,生活的也很自在。花都巴黎;薰衣草的海洋,普罗旺斯。有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畔那美好的爱情故事。香水,鲜花尽显浪漫之感。

Ⅵ 世界上以浪漫着称的国家是

世界上以浪漫着称的国家是法国。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呈六边形。首都巴黎号称“浪漫之都”,是法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有1300万的客流,在这里来来往往。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

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国”。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

法国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不含海外领地)。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

Ⅶ 浪漫的别称是什么

浪漫的别称是罗曼蒂克。浪漫,汉语词语,拼音làngmàn,广义上的浪漫,意为纵情,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不拘小节情侣关系而言。

狭义上的浪漫来源于19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末诞生于西欧的浪漫主义,这里的浪漫特指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理想远大,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欧洲人认为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因为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同贵族,同命运抗争。

浪漫主义流派发展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18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1798年法兰西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

Ⅷ 法国是浪漫的国家,英国是怎样的国家

英国英国
英国
主体是英格兰,所以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英伦三岛是指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由于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其余众多岛屿面积过小,所以不包括在内。
英国(The United Kingdom)英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国家。英国的艺术、音乐、文化和饮食一直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人民和民族习惯的影响,并与许多国家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它仍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保持着牢固的关系。英国是欧盟成员国,25年来,在维护和发展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它是始终不渝和热心的支持者。
英国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拥有核武器和世界上第三的军费开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议案拥有否决权。英国为欧盟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八大工业国组织成员国、英联邦成员国、全球前六大经济体,也是一系列国际组织,如: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等。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的金融市场吸引世界各地的众多公司来此利用英国的商业契机。二百多年来,英国的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而发展起来。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牛津大学(1185)和剑桥大学(1209)成立的时代。

Ⅸ 为什么说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呢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塞纳河边的散步,香榭里舍林荫下的低徊,酒吧里的慢酌,咖啡馆里的细语---。法国式的浪漫无一例外地与鲜花、烛光、香水、拥吻联系在一起。只有你真正到了法国,才会发现其实法国人的这些浪漫表达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舒适生活的追求。
初到法国时,很不习惯他们的亲脸礼节。男人与女人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无论初见、再见或是分别,总会彼此贴一下两边的脸颊,同时伴随嘴里响亮地“啵“一声,法语称之为“BIZOUX”(必租)。到得后来,入乡随俗,虽然那声“啵”无论如何学不标准,但对亲脸却习以为常,而且还慢慢体会出它的好处来。这种近距离接触无形中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能使原本可能拘谨的气氛马上缓和起来;而好朋友之间再加上拥抱,更觉得亲切。无疑,在非正式场合,这种礼节是结交朋友的敲门砖。
鲜花是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与其说是点缀,不如说上生活的一部分。集市上,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卖花的店面或摊位。那些花儿或是插在花筒里,或是各种花扎成花束,颜色之鲜艳,种类之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走在路上,常常可见怀抱一束花的男人,面露微笑,眼含温柔,此时的他一定是心中充满柔情吧?而收到花的人又将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家中有花的日子,即使在再阴霾的天也将是阳光明媚,法国人深谙这一点。不论花的贵贱,不论生活贫富,只在花瓶里插上几支姹紫嫣红,整个房间即被照亮。
香氛,是法国人生活的另一个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香水生产国,法国人的香水消费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他们对用香的讲究已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且不说冬夏有别,昼夜有别,光是配套使用的香氛产品就让人瞠目结舌:同一种香型同一种品牌的肥皂、沐浴乳、按摩膏、体霜、面霜、淡香水、香精、熏香油---陈列在货架上,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男人、女人、年轻人、年老人,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味道与众不同,个性张扬。而当人们劳累一天回到家里,点上香熏,沉浸在充满香气的热水里,空气中弥漫着自己喜欢的香味,那种放松,那种惬意!对香氛的追求已在不经意中变成了对生活的实实在在的享受。
法国人无论用什么买什么都讲究色彩和气氛的搭配,穿衣戴帽如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也是如此。比如请客吃饭,讲究的家庭会端上色彩雅致、做工精细的陶瓷餐具或银制餐具:餐巾与餐桌布是成套的,刀、叉、勺、盘、碗也是搭配得完美无缺;有些单身汉则使用一次性纸餐具,但花形图案颜色同样完美融合,反映着主人的个人品位和喜好。每个家庭几乎都备有烛台,蜡烛有高矮胖瘦,各色各样,完全随心情而用。朋友小聚时点上几枝蜡烛,弹上几首曲子,烛光曳曳,人影婆娑,乐声缈缈,偶尔呷上一口红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其实,法国人的浪漫无处不在。在街上行走,随时可以见到激情拥吻的年轻情侣,他们那种旁若无人的忘我情景只会引人羡慕;也常常看到发色苍苍的老夫妇携手挽臂,躅躅而行,那自然又是另一种让人感动的浪漫;甚至商店橱窗竖立的身穿情侣装的模特情侣,超市货架上一排排精心摆置、颜色协调的用品,街头广告牌上匠心独具、创意无限、令人浮想联翩的广告,还有街角那家橱窗和内部装饰一周一变换的小小点心店以及那一款款小巧精致、点缀鲜艳水果的甜点,--- 目之所及,无处不映现着他们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优雅。
浪漫已经渗透于法国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它是一种优雅,一种从容。在法国人的眼中,浪漫已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情调的可以追求,而是融于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个方面,是一种的现实的生活方式。

‘异国风情’浪漫的法国

作者:梦中的你 提交日期:2001-4-4 16:49:28

版块刚刚开张,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才好。就慢慢地来整理出头绪吧。

法国是我们所公认的最浪漫的地方,偶然想起它,就先从这里开始吧。

法兰西共和国(La Republique Francaise),位于欧洲大陆西部。它三边临海,三边靠岸,领土的六边形体就首先给了我们一些它特有的味道。

法国是欧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及乡野风光吸引着许多向往着那里的人们。风情万种的花都巴黎,美丽迷人的蓝色海岸,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场等也都会为我们留有一丝幻想。

法兰西共和国始建于5世纪。它在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89年曾经爆发过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20倍。战后,法属殖民地大部先后独立。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星形广场、埃菲尔铁塔和凡尔赛宫,都极具意义代表着法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它们所蕴藏的奥秘与文化内涵,都曾令人类为此自豪和慨叹。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俗,法国是香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法国人认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来年便要交厄运。法国最名贵的菜是鹅肝,法国人最爱吃蜗牛和青蛙腿。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哺养庞物在我国现今的家庭中开始有了一定的潮流,然而当今的法国家庭,对小动物的恩宠更加悉心,且不惜耗费巨金收买哺养。法国现今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中都饲养着各种小动物,总头数在3000万只以上。1/3的家庭养狗,狗的数量已近4万条。各种狗医院、狗服装店屡见不鲜。但是,动物不仅给法国人带来了乐趣,也造成一定灾难。法国每年发生狗伤人的事件50多万起。 但法国人却仍然与他们的庞物保留着很深厚的感情。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法国的婚俗也有其独特的方工。法国人结婚前要先行订婚,订婚的仪式比较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现在法国的婚礼也已慢慢趋向简单化,但却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也同样会大宴宾客。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每年11月1日是法国的圣灵节,它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法国还有一个节日叫做圣喀德琳娜节。它是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每年11月25日这一天,年满25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会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每一个国家都会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历史与背景,慢慢地探究,原来生活真的是可以以丰富多彩的面孔面对我们。
法国人很喜欢喝酒,他们对酒有着特殊的爱好。 法国是产酒大国,其葡萄酒产量居世界之首。法国白兰地和香槟是闻名于世的美酒。法国也是酒的消费大国,据统计,就葡萄酒一项,平均每个法国人一年消耗量就超过75公斤。 在法国,许多家庭有酒窖,里面珍存着各种好酒。在生活比较讲究的家庭里,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和度数高低的众多的瓶装酒作为陈设品,有的数以百计,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在大小饭店和餐馆里,餐桌上摆放的菜单只有二三页,但酒谱却是洋洋大观,厚厚的一本 法国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别出心裁:饭前有饭前酒,吃时有送饭酒,饭后有饭后酒。除了饮酒的程序外,还要根据上菜的品种喝相应的酒。如果是鸡、鸭鱼类(呈白色),就喝白酒;如果是猪、牛、羊肉(呈红色),则饮红酒。一般居民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吃饭前,到附近酒店喝一二杯酒下午下班后,又照例去喝一二杯,每天喝好几次酒。

Ⅹ 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国家,最好是能体现他特色的 比如浪漫的法国 我还要 新西兰 德国

新西兰清新,德国古典,英国风度,西班牙激情,北欧不是一国家,丹麦童话

阅读全文

与法国是浪漫的代名词英国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补办长期护照要多久 浏览:873
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什么 浏览:122
意大利语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23
法国意大利哪个给的时间长 浏览:963
中国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浏览:497
北京意大利餐厅哪里最好 浏览:754
1965年印尼华人大屠中国做了什么 浏览:809
英国羊怎么防盗 浏览:984
在line上为什么找不到印尼 浏览:338
意大利和法国哪个更加艺术 浏览:352
中国最大的卧佛是哪里 浏览:404
1965年印尼对中国做什么 浏览:764
伊朗现在怎么收款 浏览:1002
越南语ba是什么意思 浏览:464
越南女性怎么上户口本 浏览:176
伊朗文字世界文明怎么说 浏览:974
伊朗为什么越来越强大 浏览:247
印尼鱼鹰有什么用 浏览:500
印尼苹果12手机多少钱 浏览:506
美国退出伊朗有什么影响 浏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