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赫斯为什么出走英国
希特勒没等克里特岛拉开战幕就返回了柏林。他在帝国首都只呆了两天就赴慕尼黑,然后又到上萨尔茨山去了。临行前,他对德军高级将领们说:””我要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再精力充沛地返回柏林。””
1940年5月11日上午,希特勒还没起床,纳粹党第2号人物、元首代表鲁道夫·赫斯的副官就敲响了山间别墅的门。几分钟以后,希特勒来到客厅,赫斯的副官递给他一封信。希特勒草草把信看过,然后问副官:””您是否知道信的内容?””
“”是的。””副官回答。
希特勒听了,脸色顿时阴沉起来,马上叫人扣押这位副官,还下令拘捕赫斯的另一位副官,并把他们一块送到集中营去。随即,他召集戈林、里宾特洛甫和私人秘书马西、博尔曼开会,会上,他就像别墅刚刚落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样,怒不可遏,在地板上来回走着,用指敲着自己的脑门,大声嚷着:””他一定是神经错乱,他一定是发疯了,看看他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吧!””
原来,信是赫斯亲笔写给希特勒的,他本人已于昨夜单身驾驶一架梅塞德斯110型双引擎飞机飞往英国,在苏格兰跳伞着陆后被英国人逮捕。赫斯在关押地托人捎信给丘吉尔首相,说明他来英的目的是想由他代表德国与英国人缔结一项和约,具体方针是:第1,他深信希特勒会打败英国;第2,由于希特勒不想毁灭英国,所以他仍然愿意与它达成一项和解方案;第3,条件是英国须允许德国在欧洲大陆自由行动,作为回报,德国将同意大英帝国保留对原殖民地的完整权力,不过,苏联并不包括在欧洲之内。
英国人当然不会理睬赫斯的建议,而是把他当作战俘对待,他一直被监禁到战争结束并在后来的审判中被判刑。
❷ 英国情报部门为什么知道赫斯要来英国
苏联方面长期认为赫斯飞英后曾经有过某种深入的谈判或策划,由德国和英国联合起来进攻苏联,但该项计划最终流产了。苏联方面最近公布的克格勃绝密文件表明赫斯飞英是英国方面诱骗的结果。英国情报部门假意答应谈判一项和平解决方案,以把赫斯骗到英国。而在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前夕,赫斯想能够说服英国与德国签订和平条约。这些绝密文件包括充当苏联间谍的英国人菲尔比的两份绝密报告。菲尔比通过他的朋友、英国外交官杜普雷获得情报后于1941年5月22日向在伦敦的苏联情报人员报告:赫斯在飞来英国之前给汉密尔顿公爵写过信,但这封信被英国情报部门所截获;赫斯认为英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反丘吉尔派,他们想利用他飞来英国同德国人媾和。因此,英国情报部门在赫斯于1941年5月11日在苏格兰降落以前,早就知道赫斯要来英国。1941年5月10日深夜,希特勒将赫斯副官送达的信件阅读完毕,竟不露声色地问道现在赫斯在哪里,并暗中通知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因为赫斯约定如果使命进展顺利,就向苏黎世的姑妈拍发电报。5月11日,希特勒终日没有收到赫斯的只言片语,对赫斯使命能否成功的怀疑有所增加。当天下午,在戈林和里宾特洛南来到上萨尔茨堡的伯格霍夫别墅之后,赫斯的副官才遭逮捕。5月12日,希特勒对赫斯或许可能成功的希望化为泡影,遂安排新闻处长迪特里希发布公报,命令博尔曼行使赫斯的职权,向小豪斯霍弗询问赫斯飞英的细节。5月12日夜晚,德国广播电台播发公报,称赫斯业已违背命令驾机起飞,到今仍未回返;赫斯留下的信件以其混乱状态而不幸地表现出精神错乱的迹象,这使人感到党员赫斯恐怕是妄想症的牺牲品,因此赫斯或许已在某地坠毁。公报并未透露赫斯业已飞往英国媾和。5月13日,在英国政府宣称赫斯在苏格兰降落并受有轻伤之后,希特勒向集中在上萨尔茨堡的纳粹党高级官员指出:“在指挥官们随时可能奉命开始最为困难的军事行动(指入侵苏联)的时刻,赫斯离开了我。当我的高级政治领导人根据他自己的计划离开战场的时候,我怎么能指望我的将军们服从这项命令?因此党应当将赫斯的名字从记忆中勾销。”鉴于德国人民对赫斯事件的解释存在可怕的情绪,希特勒和戈培尔决定在5月13日晚发布第二份公报。公报声称赫斯似乎处于幻觉之中,这种幻觉使之感到通过在过去认识的英国人之中采取个人行动,他能够促成英国和德国之间的谅解,国家社会主义党对这个理想主义者沦为这种灾难性幻觉的牺牲品深表遗憾。然而,这丝毫也不会影响强加给德国的这场战争的继续。沃尔夫·赫斯认为希特勒和戈培尔似乎不想将后门堵死,故而实际上承认赫斯对于元首的大量和平方案的了解比任何人都多。既然赫斯已经叛逃,那么赫斯家族也就在劫难逃了。其实不然。1941年10月2日,赫斯的父亲去世,希特勒即给赫斯的母亲发去私人唁电,博尔曼据此得出希特勒并未与赫斯家族断绝关系的结论,亦随后发出唁电。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赫斯飞英并非自作主张,而是奉令行事;精神错乱、发疯、幻觉都是纳粹为摆脱赫斯使命的失败所带来的困窘而寻找的托辞。不过,赫斯使命只有希特勒、戈林、里宾特洛甫等极少数纳粹要员知情。至于具体的飞英日期,则是赫斯自行决定的。
❸ 二战时期,德国副元首赫斯为什么会驾机出走英国
1941年,赫斯来到德国奥格斯堡机场,换上德国空军尉官制服,留给副官一封如果赫斯离开4个小时之后仍未返回就得尽快转交希特勒的信件,然后单独驾驶业已准备就绪的Me110战斗机飞往英国苏格兰,飞临苏格兰的赫斯伞降在汉密尔顿公爵住宅区所在的格拉斯哥附近。飞机坠毁的巨大响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农场总管戴维麦克莱恩找到带有轻伤的赫斯并将其带往农场。赫斯在路上用英语对麦克莱恩说:“我是德国人。我的名字是艾尔弗雷德霍恩上尉。我是来此执行特殊使命的。我想向汉密尔顿公爵提供重要情况。”赫斯先后被带到吉福诺克国民自卫队总部和格拉斯哥,一再申明要见汉密尔顿公爵。5月11日,赫斯终于和业已担任皇家空军某歼击航空兵群司令的汉密尔顿公爵上校相见,公开表明自己就是鲁道夫赫斯。赫斯说明自己在执行人道使命,元首并不想征服英国而是要实现停战;元首认为德国将迅速赢得战争,而赫斯想停止这种不必要的流血,建议德英双方共同讨论可行的和平方案,同时转达希特勒的和平条件;要求英国国王保证赫斯的行动安全和自由意愿。5月13日至15日,英国前驻德国大使馆一等秘书伊冯柯克帕特里克爵士奉政府之命数次与赫斯接触。6月9日,英国大法官西蒙勋爵亦曾奉丘吉尔之命与赫斯谈判。9月9日,英国飞机生产大臣比弗布鲁克勋爵在前往莫斯科进行武器装备供应谈判之前与赫斯交谈。除此之外,被转移到伦敦塔的赫斯实际上处于软禁状态,因而深感失望。
麻烦采纳,谢谢!
❹ 鲁道夫·沃尔特·理乍得·赫斯的飞英之谜
赫斯单独驾机飞英之谜的真相究竟如何,人们很可能要到英国档案公布于世之后才能知晓。然而,英国封存的审讯赫斯的有关档案,要到2017年才能解密。
❺ 二战级别最高的战犯赫斯,为何曾会“叛逃”英国
说他叛逃只是一个借口。
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监狱,它只有一名囚犯,由4名监狱长和30名士兵看守。这个级别也有点大。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监狱中自杀身亡,享年93岁。在所有纳粹战犯中,他的拘留时间最长。据统计,1966年至1987年,扣押赫斯的费用高达2650万德国马克,折合人民币1.02亿元,全部由德国政府承担。
❻ 二战赫斯去英国
英国间谍路易·德沃尔对引诱赫斯出走可谓功不可没。1941年夏,他出使美国,其使命相当明确:获得一贯正确的预言家的名声;用占星术向美国公众表明,希特勒不是常胜将军。于是他在纽约指出:希特勒的星象图表明海王星已进入死囚之室,衰败迫在眉睫。纽约还为德沃尔安排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再次阐明了对希特勒命运的预言。不久,开罗的一家阿拉伯报纸发表一位埃及占星术师的声明:"4个月后,一颗红色行星将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这意味着一位无冕之王即将去世,此人就是希特勒。" 与此相应的是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登载了其他占星术师的预言,他们或多或少地暗合了德沃尔的预言。在这种气候下,迷信占星术的赫斯怎么会不出走英国呢?施伦堡在希姆莱、海德里希都参加的一次有关赫斯出走的会议上作出分析:"他的性格、神秘观念、种族思想,以及一种救世观等等,都是他下定决心的主要因素。""但是,英国间谍多年来努力对他进行争取的影响,也同样应予重视。"德沃尔等人以占星术间谍活动方式不仅演出了二战中最大的一出闹剧,而且也使信奉占星预言的人们相信希特勒行将灭亡,挫败了纳粹占星术师的种种努力。
❼ 二战中后期,作为纳粹德国副元首的赫斯独自驾驶飞机投降英国的幕后到底有什么玄机
赫斯虽然贵为党派副元首,希特勒的副手,但他当时负责的基本属于党派和国家“后勤事务”,而当时的国家状况你也是清楚的,在赫斯出走之前希特勒正忙于战争的筹备与扩张,与赫斯“不温不火”的工作相比,戈林、戈培尔,古德里安等人在外交和战争的作用和贡献显然更引人注目,于是赫斯自然被逐渐淡忘了。
再引用一段名人的话说,“美国作家威廉·夏伊勒则认为,"战争使他个人黯然失色。战争期间,作为希特勒的副手管理纳粹党是一种很无聊的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职务。目前,德国的重要工作是处理战争和外交事务……这些事情使戈林、里宾特洛甫、希姆莱、戈培尔和将军们处于重要地位。赫斯感到既失望,又嫉妒。为了恢复他以前在他们爱戴的元首身边的地位和他在国内的地位,单枪匹马地安排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和平,这样一种大胆而显赫的政治成就,岂不是最好的办法吗?" ”
❽ 纳粹党副元首赫斯为什么要出走英国
希特勒副手出走英国?
1941年5月10日晚11时左右,一架德国空军的Me110战斗机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坠毁,机上一名身穿尉官服的德国人在成功跳伞,他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纳粹副元首赫斯。
在英国落地后,赫斯提出要面见曾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与英国王室关系密切的汉密尔顿公爵——当时这位公爵以英国皇家空军某歼击航空兵群上校司令的身份驻扎在此地。成为英军俘虏的赫斯声称,他此行的目的是想通过汉密尔顿公爵向英国国王以及渴望和平的英国民众转达希特勒停战的愿望。
赫斯的出走使当时处在战争僵局的英德双方都陷入尴尬的处境。尽管英国一再淡化此事,但苏、美政界和新闻媒体都纷纷猜测英德两国在秘密媾和,法国抵抗人士更是直言不讳地指责英国的“背叛”行为。而意大利、日本政府对赫斯的惊人举动则迷惑不解,怀疑希特勒对它们三心二意。
1987年8月17日,世界上服刑期最长的纳粹战犯、德国纳粹党副元首、93岁的鲁道夫·赫斯在英国伦敦施潘道监狱自缢身亡。然而,他的死并没有给这个谜团画上句号。
❾ 鲁道夫·赫斯 为何会独自驾机逃往英国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个谜,但你读下《我的奋斗》,你就会明白。
元首对英国人有种莫名的好感,而鲁道夫·赫斯是在狱中记录《我的奋斗》的人。
❿ 赫斯他来英的目的是什么
信是赫斯亲笔写给希特勒的,他本人已于昨夜单身驾驶一架梅塞德斯110型双引擎飞机飞往英国,在苏格兰跳伞着陆后被英国人逮捕。赫斯在关押地托人捎信给丘吉尔首相,说明他来英的目的是想由他代表德国与英国人缔结一项和约,具体方针是:第一,他深信希特勒会打败英国;第二,由于希特勒不想毁灭英国,所以他仍然愿意与它达成一项和解方案;第三,条件是英国须允许德国在欧洲大陆自由行动,作为回报,德国将同意大英帝国保留对原殖民地的完整权力,不过,苏联并不包括在欧洲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