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怎么看伊丽莎白

英国人怎么看伊丽莎白

发布时间:2022-06-17 09:22:14

1. 伊丽莎白一世在英国人的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政策使英国步入了黄金时代,同时也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英国终结了西班牙对海洋的霸权,伊丽莎白一世也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因为她没有后代,所以英国改朝,但是这段时期,为英国转型到资本社会积累了无尽的财富基础,因此她也被称为荣光女王。

2. 伊丽莎白二世对于现在的英国而言有何意义

伊丽莎白二世就是英国人民心中的精神偶像。正王权的持续,保证了英国历史
传统的稳定发展,也满足了英国国民对传统的崇拜情感。6月3日,为期4天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官方庆祝活动进入第二天,作为庆典的主要节
目,女王率"千船水上巡游"在伦敦泰晤士河上隆重举行。尽管当天天气糟糕、大雨倾盆,但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仍然从四面八方赶来见证女王乘坐王家游艇巡游的盛
况。观礼现场的民众们被大雨淋个湿透,甚至不能观看到,但还是聚集在那里。

3. 关于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Queen Elizabeth I
公元1533~公元1603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灿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只充当傀儡的角色,因此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1536年安娜被斩首,几个月以后英国国会宣布当时三岁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子(这一直是大多数英国天主教徒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亨利和原配妻子离婚是非法的)。尽管遭到了英国国会的这种挫折,伊丽莎白还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1547年当伊丽莎白13岁的时候,亨利八世死了。在随后的十一年中英国统治者的功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兄长爱德华六世从1547年执政一直到1553年。在他的统治下,政府推行坚决支持英国新教的政策。玛丽女王一世在其随后当政的五年期间,支持罗马教皇的至高权力,恢复了罗马天主教。

在玛丽统治期间,英国国教徒遭到迫害,约有300人被处以死刑(这使女王有了一个不光彩的绰号“血腥玛丽”)。伊丽莎白被逮捕,并被押在伦敦塔,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在一个时期内生命仍处于危险之中。1558年当玛丽死去由25岁的伊丽莎白继位时,举国一片欢腾。

年轻的女王即刻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尤其突出的是英国国内的宗教派别之间的尖锐矛盾。

后一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伊丽莎白执政不久就通过了“至高权力与同一性法案”(1559年),确立英国圣公教为正式的英国宗教。这使温和的英国国教徒感到满意,然而清教徒想要进行一场更激进的改革。但是伊丽莎白在其整个统治期间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处境使宗教形势复杂化了。玛丽被迫离开苏格兰,来到英格兰避难。在那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伊丽莎白的阶下囚。伊丽莎白没有采取武断行为。玛丽是罗马天主教徒,也完全有权继承英国王位。这意味着在叛乱或暗杀得逞的情况下,英国还会再有一个天主教女王。事实上在玛丽被监禁的19年期间,发生了几起反对伊丽莎白的阴谋,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玛丽参与了这些阴谋。1587年玛丽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勉强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她的大臣和大多数议员巴不得早就把玛丽处以死刑。

宗教斗争不可避免地给伊丽莎白带来了危险。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把她逐出教会,下令废除她的王位。1580年格列哥里教皇八世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但是形势也有对伊丽莎白有利的一面。她执政期间英国教徒总是担心天主教会在英格兰复辟,而伊丽莎白对此有所防御。这确实是她受广大教徒欢迎的主要原因。

伊丽莎白开展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1560年她缔结了爱丁堡条约,该条约提出了一个与苏格兰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英国与法国的战争结束了,而且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形势却迫使英国与西班牙发生了冲突。伊丽莎白企图避免战争,但是由于16世纪西班牙有好战的天主教势力,西班牙和新教徒的英国之间的战争大概是无法避免。发生在荷兰的一场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叛乱是起积极作用的一个因素。荷兰的叛乱分子大多数是新教徒,西班牙企图平息这场叛乱,于是伊丽莎白就对荷兰叛乱分子予以援助。伊丽莎白本人并不十分热衷于战争,但是大多数英国人以及她的大臣和议会倒比她更热衷于战争。因此当与西班牙的战争最终在16世纪80年代末期爆发时,英国人民是坚决支持伊丽莎白的。

伊丽莎白长年不断地发展英国海军。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为了入侵英国迅速发展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无敌舰队所拥有的舰只几乎和英国舰队相差无几,但是水兵的数目却比后者少得多;况且英国水兵训练有素,船只的质量较好,并拥有更多的火力装备。1588年双方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伊丽莎白总是勤俭持国。在她早期执政的岁月里,英国国王政府的财政状况很好。但是由于与西班牙战争耗资巨大,在她晚期执政的岁月里,国库状况不佳。但由于国王政府保持廉洁,整个国家还是比她登基时繁荣昌盛。

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从1558到1603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一些最着名的英国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亚就产生在这个时代。这一成就中当然包含着她的一份功劳:她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但是音乐和绘画却不如文学那样光彩夺目。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探险的时代。有开往俄国的探险,有马丁·弗罗比歇和约翰·戴维斯发现通往远东的西北之路的创举,有弗朗西斯·德克雷爵士路过加州的环球航行,有沃尔特·罗利爵士和其他人在北美无意中发现了英国移民的奇遇。

伊丽莎白的最大过错也许就是她不愿意提出王位继承人。她不仅仅一生未嫁,而且总是回避指定继承人。这也许是因为她担心无论谁被指定为继承人都会很快成为她的危险对手。不论伊丽莎白未提继承人的理由是什么,她假如早亡(假设真的死在苏格兰的玛丽之前任何时候),英国也许会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场内战。但是英国是幸运的,因为伊丽莎白一直活到70岁。她在临终遗嘱中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苏格兰玛丽之子)为她的继承人。虽然这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并属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却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选择。詹姆斯和他的儿子都是独裁者,在大不列颠不得民心,结果在该世纪中期爆发了一场内战。

伊丽莎白是个智慧超群的女子,敏捷过人的政治家。她保守谨慎。她显然讨厌战争和流血,但是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她同父亲一样是通过与议会合作而不是与它对立来掌握政权。她公开宣称操守贞洁终身不嫁是有可能的,但因此认为她是异性的憎恨者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她喜欢男子,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伊丽莎白在挑选大臣方面颇具匠心。当然她的功绩的一部分应归功威廉·塞梭(伯弗利勋爵),他从1558年直到1598年死时一直是她的首席顾问。

伊丽莎白的主要功绩可归纳如下。第一,她领导英国在没有严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了宗教改革的第二阶段。这与德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那里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使百分之二十五之多的人口丧生。由于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除了英国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深仇大恨,她成功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第二,她执政的45年是世界上伟大民族之一的黄金时代。第三,在她执政期间,英国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列强国,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保持着这种列强国的地位。

伊丽莎白在本册中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本书列入的人物基本上是伟大的发明家和创立新思想或改变政策的人物。伊丽莎白不是发明家,她的政策基本上谨慎保守,但是在她的统治下所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了那些认真实行改革的大多数统治者在当权中所取得的进步。

伊丽莎白无心处理议会和国王之间相对权力这个棘手的问题。她从不当暴君,这对于发展不列颠民主也许比她颁布一部民主宪法更有利。伊丽莎白不追逐军事功勋,对建立庞大帝国也不感兴趣。的确,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英国不是一个帝国。但是她给英国留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大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

不列颠在海外众多附属国是在伊丽莎白死后获取的——大多数是在她死后很久获取的。许多其他人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无论如何都可以看作是欧洲的全盘扩张和英国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应该注意到,在大西洋海岸的其它重要的欧洲国家(法国、西班牙以至葡萄牙)也成为巨大的海外帝国。

同样,伊丽莎白在反对西班牙的威胁、保卫英国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容易被夸大。回过头来看,西班牙似乎未曾对英国的独立构成真正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记得英国舰队和无敌舰队之间的战斗根本没有完结(英方未损失一只军舰)。进一步来说,即使西班牙军队在英格兰登陆成功,也极不可能会征服该国,西班牙军队在欧洲其它地区也未取得显着的成功。如果西班牙未能平定小小的荷兰所发生的一场叛乱,实际上它就不会有征服英国的机会,这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到了16世纪英格兰的民族主义非常强大;西班牙人的征服是不可能的。

那么应该给伊丽莎白排个什么名次呢?她基本上是一个区域性人物,与俄国彼得大帝相比较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考虑到彼得的创造精神远比伊丽莎白要大以及他将俄国引上了崭新的行程,我觉得要把伊丽莎白排在彼得之上就难于说服一个不偏不倚的俄国人。但是考虑到英国和英国人自从伊丽莎白以来几百年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伊丽莎白远远排在彼得之后也是错误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帝王所取得的成就才能和他俩相匹敌,这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如此,现代的研究表明,伊丽莎白一世的功绩显然没有人们所料想的那样伟大。一方面,英西战争未能真正使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西班牙无敌舰队虽然受到了重创,但它并没有真正被消灭。西班牙依靠它庞大的殖民体系和富庶的经济轻易的弥补了战争造成的财政损失。西班牙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是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另外,伊丽莎白在处理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问题上也有失偏颇。1603年伊丽莎白去世之前,由于信仰新教英格兰已经成为英伦地区的绝对主宰,伊丽莎白女王本人又因为信仰新教而被罗马教皇开除教籍,她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方法迫害天主教徒,这引发了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强烈不满。此后英格兰和爱尔兰矛盾连连,直到1921年英国政府承认南爱尔兰地区独立,而北爱由双方共管。

无论如何,伊丽莎白女王为后来的英国留下了一笔不小的宝贵遗产。1603年,女王去世于格林尼治,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儿子詹姆斯六世兼领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和英格兰出现了短暂的统一。而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王朝斯图尔特王朝的开始也宣告着封建时代的结束。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4839.htm

4. 英国女王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大

英国女王在欧洲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地位和权力是两码事情。反正就是封神级别的。

当然全世界的王都不多,何况是女王。而且这一个不惹事的女王,自带了很多的光环和福气。

第一个,可能是帝王中最长寿者,比如我现在从来就没有担心女王会死掉的问题,虽然她已经90多岁了。放在封建社会,这是又一轮神话的开启。

第二个,英国女王不属于英国。英国女王是全世界的。因为属于她的地方太多了,英联邦成员国,英联邦之前的大英帝国。

第四个,全世界的领导人包括现任王,都以拜访伊丽莎白二世为荣耀。我见到女王,和我见到神仙没什么区别。

第五个我们就不罗列她的几百个上千个的头衔。其中有几十个头衔都是国家元首。

第六个,她的头像被印在许多国家的钞票上头。

每个英国人都会非常热烈,而兴奋地讲我们的女王,女王保佑英国!当然澳大利亚人也会说女王保佑澳大利亚,女王保佑新西兰。

何况是她在欧洲的地位。最近她又签署了一项法令,同意议会关门。当然议会关门肯定是议会说了算,但是只有女王亲自盖章,才算生效。

女王是英国的玉玺,是全球的大熊猫,之前拥有自高无上的精神地位,现在拥有无上的娱乐地位。当然,她应该是欧洲最富有的女人,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在英国你可以诋毁一切,但是你不可以诋毁女王,女王无需驾照,可以驾车,女王无需护照可以到达你的国家。

这就是女王。至于说她的后任有没有这种魅力,现在还为时过早。

全世界都必须尊重女王。哪怕是特朗普。你看看他那个暴发户的样子,女王就是一面镜子。女王是当代的神。就这么简单。

5.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什么会深受英国人的爱戴

就是因为英国女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英国人民好的,都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所以英国人民爱戴她。

英国女王在英国很受英国人民敬爱,她是国家女王而不是首相,在她在位的时间里,她一直都是有尊严、令人敬佩的,而且她为英国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为自己的职责牺牲很多,她没有到学校去接受正规的教育,对女王这不是必需去做的,她一直是英国人民的榜样,她让英国的王室现代化。

所以现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最受人尊敬爱戴的,而英国依然保持着皇室而屹立不倒也是有原因的。

6. 伊丽莎白女王给人的印象都比较严肃,卸掉她高冷的面具,女王真实性格是什么样的

要知道我们英国伊丽莎白是世界有名的人之一,经历过二战,有过很多经历,非常的有尊严的一个老太太,而且作为世界上最注重隐私的公众人物,很少会在外人面前谈论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自己的结婚纪念日都不会在外面举行。但是伊丽莎白作为英国女王有的时候迫不得已的这样的,实际上女王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就来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伊丽莎白的趣事,其实女王一点都不高冷。

女王在位65年,期间英国已换了14位首相,美国已换了13位总统。

说实话这个就还蛮有意思的,看过很多人的退位也看过很多人的在位,估计也是看过了这个世界上的纷纷扰扰和政治的变化,心态估计最好了。其实女王一点都不高冷!

7. 为什么说英国王室历史上不光彩一面,是诞生“血腥女王”--伊丽莎白

英国王室历史并不是充满鲜花与爱情,有许多黑暗历史,甚至有许多不光彩的事件。现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女王。但在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却给英国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面,至今“后遗症”还存在。这位女王就是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之所以送她这个称号,是因她在位期间残忍杀害了新教教徒,制造了英国乃至欧洲历史上最血腥的宗教事件。

伏尔泰在其回忆录中,曾讲到玛丽打击新教徒的一个细节。当时一个女新教徒怀孕,刚推入火堆就生下孩子,有人可怜就把孩子抱起,但天主教执行官不同意,只得又把孩子扔进火堆。

虽然玛丽血腥镇压新教徒,但亨利八世经过二十多年推广,新教已经在英国扎根,成为很多英国人认可的教派。对于玛丽的镇压,新教徒也组织起来与玛丽对抗。英国甚至出动军队进行镇压,杀死很多参与暴动的新教徒。因此,玛丽一世被新教徒们称为“血腥的玛丽”。



结束语:


玛丽一世血腥镇压杀害新教徒,成为宗教史上一大惨案,也成为英国王室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面。玛丽一世杀害新教徒,使英国王室,以至于民间的天主教和新教仇恨矛盾很大,至今还有后遗症。后来在英国王室甚至不愿有信新教的人进入王室当王后,或者公主不嫁给新教徒。而且现在有欧美影片中,也有对新教歧视的片段。

8. 英国人真的崇拜他们的女王吗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3年又216天。到2015年教师节,刚好被她重重孙女伊丽莎白二世超过一天。

想想看,国王要想当得久真是个技术活。一要接班早,二要寿命长,三要政权稳。像伊丽莎白二世这样,25岁接班、身板到89岁依然硬朗、经手12任宰相,这种人生履历随便抽一项出来都可以秒杀一大把皇帝,人家偏偏还能够在各项指标上都表现到极致,不服不行。

网友们在推特上说:《太阳报》再次刷新了底线。

压力之下,太阳报被迫站出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并表示他们对女王是尊敬的,对王室是有真爱的。甚至在两个月后庆祝执政记录的头版上,他们还有意无意地表达了对女王的尊敬。肉麻指数轻微爆表。

9. 如何评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她当政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曾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名义上的角色,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着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3月24日在里士满王宫去世,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10. 现在的英国人,是如何看待英国王室的呢

英国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他们对于皇室现在还是很尊重的,当然说到英国的发展历史我们想到很多的事情。

其实我们对于英国王室还是很敬佩的,实际上也是如此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是很高的。早在封建时期英国王室是最高的领导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封建社会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王室的地位在此时有了些变化,后来王室就成了摆设,没有后什么实质性的权利了。但是今天的英国人对于封建社会时候的王室为我们带来的福利还是很感激呢。

总而言之在英国人的眼里皇室使他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代替,这也是英国的文化底蕴。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怎么看伊丽莎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如何利用货币调控 浏览:288
中国学校有哪些纪律问题 浏览:556
印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统治的 浏览:61
盒子装意大利面怎么加热 浏览:981
兰博基尼要多少印度尼币 浏览:322
意大利细面条是什么做的 浏览:259
和平精英国际服五指操作怎么设置 浏览:657
艾滋病毒如何传入中国的 浏览:282
意大利衣柜一线品牌有哪些 浏览:771
美国政客怎么制裁中国的 浏览:950
印度最大伤亡多少军官 浏览:358
伊朗为什么成为伊斯兰世界异端 浏览:368
如何填写英国入境旅客信息表 浏览:417
印度人喊老公怎么喊 浏览:38
中国库存粮能吃多久 浏览:48
意大利打电话要加什么 浏览:683
意大利鞋都有什么牌子 浏览:806
印尼木头是什么木 浏览:223
如何评价国足3比2险胜越南 浏览:198
彭姓在中国多少人 浏览: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