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与欧盟,欧元区的关系(最好是英文的)
1.英国是欧盟中的一个“捣蛋鬼”。
英国现在是欧盟成员国。但历史上英国是反对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它与欧盟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微妙。
欧共体成立于1957年,由法、德主倡。英国当时不但不参与,还与奥地利、爱尔兰、芬兰、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瑞典和瑞士等国家于1960年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搞自己的独立王国。但形势比人强,英国最终还是在1973年与爱尔兰、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加入欧共体。
就算是加入了欧共体,英国还是三心二意,难于合作,在欧盟中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拒绝加入欧元区。
2.英国财政大臣布朗6月9日在议会下院宣布,目前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条件尚不成熟,英国政府将在今年秋季公布一项有关就加入欧元区举行全民公决的法案,并在2004年再次对加入欧元区的5项标准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举行全民公决的时间表。这使英国事实上失去了在2005年大选前加入欧元的可能。这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但却是英国对自己命运的又一次选择,怀疑论者赢得了胜利,一些人在旧梦中沉醉、怀疑,另一些人醒来后失望、痛苦。
布朗所说的加入欧元区的5个标准是在1997年确立的,包括:1.英国的经济周期与经济结构能否与欧盟国家在单一利率下达到趋同?2.能否为英国经济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使之能够应付各种变化?3.能否为外国长期投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4.能否维持并增强英国金融服务业在全球的地位?5.能否增加就业?
布朗一直坚持只有当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达到同步的时候,英国才具备加入欧元的条件。虽然英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利率和债务和财政赤字都已经和欧洲同步,但是布朗依然担心短期利率高于欧元区,特别是房地产价格高于欧元区国家,因此英国的经济与欧元区还有不同。布朗指出,英国房地产市场的负债率非常高,这使英国人对利率非常敏感。布朗更担心的是欧洲央行在引入均衡通胀目标上的失败和财政政策上的失误,欧元区的经济表现目前不及英国,加入欧元可能带累英国经济,只有英国经济比欧元区差才能帮助布莱尔,这真是个讽刺。另外美元贬值和欧元升值使英镑面临选择,实际上英国选择了更接近美元远离欧元,因此布朗希望保持英国货币的独立性。
但是,欧元区内部的贸易在最近几年中增长了20%,布朗也同意加入欧元将使英国与欧元区的贸易在今后30年中增长50%左右,这意味着英国的GDP可以增长5%到9%。
布朗的5个标准也许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即使英国政府可以努力改变自己,欧元区的经济则是英国政府不能控制的。更何况这样的标准是否可操作也大有疑问。据英国媒体调查,英国及世界主流经济学家均对英国财政部所设置的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判定标准表示怀疑。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芒德尔在内的世界顶级经济学家们指出,由于其结果太过复杂,英国财政部设计的用于判定英国是否应该采用欧元的5项“简单明了”的经济测试指标,实际上并不可能实现。芒德尔认为,没有一个纯粹科学的办法可以明确判断出英国加入欧元区将有利或不利于英国、以及是否将有利或有损于其他欧元国家,甚至全世界。
布朗准备的2000页的评估报告、5个标准、18个细节终于又一次葬送了英国加入欧元的希望,在怀疑论盛行的英国,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惊讶。
英国对欧洲的矛盾情感
回顾英国在二战后从孤立到试图融入欧洲的历史,可以让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矛盾与迷惘。
1946年,丘吉尔说,“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不从属于欧洲”,即“光荣孤立”;1950年,英国对不能加入舒曼计划——欧盟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而深感失望;1961年,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哈罗德·威尔逊的工党政府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是由于戴高乐从中作梗,英国的希望再次落空;1969年蓬皮杜取代戴高乐入主爱丽舍宫,在法英关系上采取了灵活政策,他认为只有吸收英国加入欧共体,法国才能平衡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同年12月,蓬皮杜在欧共体首脑会议上倡议扩大共同体,并决定逐步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1973年爱德华·希思领导英国加入欧共体,即欧洲共同市场,欧洲从法德轴心过渡到英法德“三驾马车”;1984年,在撒切尔入主唐宁街10号3年之后,英国第一次与其欧洲伙伴发生了大的分裂;1986年,欧共体卢森堡首脑会议通过了《单一欧洲法令》;1990年,梅杰出任首相后立即承诺让英国成为欧洲的心脏,同年10月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1992年,第一次欧盟货币危机爆发,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1996年,英国与欧盟关系恶化,欧盟因疯牛病禁止英国牛肉出口,英国也实行贸易保护措施,限制欧盟商品出口到英国;1997年,布莱尔赢得大选,承诺重建英国与欧盟关系,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加入欧元;2002年,欧元在欧盟12个国家正式流通。
布莱尔是30年来英国首相中对欧洲立场最鲜明的:他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社会条款,宣布他的政府将举行关于加入欧元的全民公决,不仅要结束英国的孤立而且要担当欧洲的领导者。布莱尔希望英国在欧洲的外交事务、防卫、经济改革中起到决定作用,为此他在欧洲广播友谊。对法国,他希望建立英法联盟创造欧洲防卫体系;对德国,希望它是英国在欧洲预算中的伙伴;北欧国家则是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者;右翼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是自由经济的联盟。
举行加入欧元的全民公决的愿望是贯穿布莱尔思想的始终的,他一直在劝说人们不要介意布朗的反对,不要介意政府中其他官员对公决的怀疑态度,希望人们相信他。6年过去了,全民公决的举行一再遭到失败,而法国和德国与英国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上产生了裂痕,以及英国关于欧洲宪法的强硬态度,这些让人们怀疑英国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
英国与欧洲的关系是无法割断的,即使以民族主义着称的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也曾经这样说,“我们的命运在欧洲。在历史上罗马帝国统治了英国300年,今天我们的地图上仍然有罗马帝国时期修建的道路。我们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
英国历史学家琳达·柯莉曾指出英国人对欧洲情感的矛盾,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孤立主义传统,特别是在英格兰;另一方面,二战后欧洲社会的主流国家德国被击败和占领,而英国是战胜国,这使英国人感到骄傲,并由此滋生了对欧洲的怀疑主义。
也正是因为经历了二战的苦难,欧洲人重新审视了欧洲联合的问题,他们坚信,解决欧洲问题的惟一出路只能是欧洲的统一。当时战争已使欧洲成为废墟,美苏对抗加深了欧洲的分裂局面,以德国为界,欧洲各国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历史的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欧洲文明正在沉沦,欧洲人有失去自我特性的危险。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提出,我们需要建立起“某种类似于欧洲合众国的东西”。1959年,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曾发表了一个有关欧洲前途的着名讲话,他提出,欧洲的真正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他还强调:“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的变化。首先苏联不复是现在这样的苏联,而成为俄国。……这个提法只是一种历史的预见。”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戴高乐这个惊人的历史预见。冷战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中东欧国家提出“回归欧洲”,人们开始谈论“大欧洲”的问题,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提出了“全欧大厦”的设想。“大欧洲”的范围基本上与欧洲的文化与地理范围相吻合,就是戴高乐所讲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
要建立一个多极的世界,欧洲是重要的一极,随着欧盟的5次东扩,欧元的流通和正在进行的欧洲宪法谈判的接近完成,一个“大欧洲”的轮廓日渐清晰。
正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指出的,“今天世界到处都出现地区性大集团。我们在北美、南美、印度都可见到这种情况。甚至非洲也开始了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所有这些集团对于我们的利益都是不留情的。欧洲应该接受这个挑战。欧洲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明天多极世界的头号大国。”
在这样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背景下,英国加入欧元是迟早的,它不能失去加入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机会,那时人们也会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怀疑主义的失误。
3.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B. 如果英国不脱欧,欧盟的团结还能走多远
英国在欧盟内部,和德法相比,尽的义务不少,话语权没有德法的大,感觉自己吃亏了,坚决要退出欧盟,得到人民支持,这一定是民意。英国早晚是要退出欧盟的,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更喜欢单干,自由自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比留在欧盟内部,处处受限制,出了钱,很多事情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执行是不满的。
美国要求欧盟,增加美军驻驻军费用,被默克尔拒绝,特朗普威胁要撤出美国军队。默克尔予以回击,欢迎美国军队撤走,最好连核弹一起拿走。但是欧盟内部有些国家,却支持美国的主张如波兰,提高GDP军事预算军费至2%,配合美国主张。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们要维持内部团结,也是困难重重,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C. 英国与欧盟“分手”之后,他们的关系何去何从
最近在欧洲议会上通过投票通过了英国脱欧的协议,从此,英国便宣告从欧盟中脱离出来。在议会上还发生了非常令人有所感触的一幕,便是议员全体起立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英国与欧盟之间就英国脱欧的问题一直谈判了三年多。在英国正式脱欧以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非常多的变化。很多人担心英国的“脱欧”会致使很多国家的效仿,从而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还有人认为英国“脱欧“将对欧盟产生警醒作用,使得欧盟不得不更加重视内部改革,解决一体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D. 英国与欧盟为何走向“世纪离婚”
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使英国疑欧力量再度上升,后来不断发酵的难民危机也更是考验着英欧的关系。
2013年1月,时任首相卡梅伦为争取连任,承诺如果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将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公投。
最终,2016年6月23日的公投官宣了英国欧盟“分手”的命运,也导致了卡梅伦的下台。
随后,特蕾莎•梅临危受命,入主唐宁街10号,扛起脱欧重任,然而,拆分英盟双方40多年的关系谈何容易?
历经近2年的曲折谈判,英国和欧盟达成“离婚协议”。但预期的“分手”因协议接连3次遭英国下议院否决,未能实现。特蕾莎•梅也无奈含泪谢幕。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4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党首职位,并在新任党魁选出后,将卸任首相一职。
2019年7月24日正式上任的英国新首相约翰逊,甫一上台就开始大打脱欧“组合牌”:从请求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议会休会,到无协议脱欧法案被否时“宁死沟渠,不延期脱欧”的强硬表态,再到一次次发起提前大选动议遭否决后的卷土重来……
最终,他领导的保守党如愿在2019年12月12日的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搏得脱欧主动权。
2020年1月9日,随着约翰逊的脱欧法案在下议院通过,并于随后完成立法程序。英国时间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
离婚: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但是,“脱欧”并不意味着双方完成“分家”,而只是英国从形式上离开了欧盟。
根据目前的脱欧协议安排,英欧在正式“离婚”后将开启“后脱欧”时代英欧关系定位的问题,其中双方经贸关系应如何搞定,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旷日持久的博弈。
到2020年12月过渡期结束前,英国仍要遵守大部分欧盟法律。由于英国政府无意延长过渡期,这一谈判时程相当紧迫。
若双方无法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代表英国自2021年起必须依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与欧盟进行交易,这将衍生关税、清关作业及港口延误等问题,甚至会出现无序脱欧局面。
尽管英国“退欧”并非一夕之间便可完成,但鉴于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多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后英国与欧盟也不一定就会形同陌路。可这对“欢喜冤家”最终“分手”却依然令人唏嘘。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E. 英国退出欧盟,将带来哪些历史影响
首先,英国要解决与欧盟如何相处的问题。欧盟是英国的重要伙伴,而且英国对欧盟贸易和投资的依赖程度高于欧盟对英国的依赖程度,“分手”之后双方关系如何处理?
其次,英美特殊关系将面临挑战。美国人会问:不能有效对欧盟施加影响的英国还像过去一样有用吗?除欧美之外,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
另外,“脱欧”恐将使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国际货币基金之前警告,英国若“脱欧”,将对经济生成负面和实质的冲击,带来的感染作用可能波及全球市场。
今天上午,英国“脱欧”公投已经引发全球市场巨震。英镑对美元一度下挫逾10%,触及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美元兑日元跌幅逾6%。英国富时100指数期货下跌6.1%,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一度跌逾3.6%。日经225指数大跌6.7%,韩国首尔综指跌幅扩大至4.1%,创2011年来最大跌幅。随着避险情绪增强,现货黄金扩大涨幅逾4%。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脱欧”将使欧元区避险资金撤离英国,从而引发英镑下跌。同时,避险资金撤离可能还将引发英国股市和楼市泡沫破灭。退欧对英镑和欧元的打击,很可能会引发一场程度不亚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今年以来,英镑与贸易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相比已贬值了近7%。英国退欧,已跳水的英镑将继续贬值,甚至可能会引爆英镑危机。
总之一句话,英国“脱欧”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严重倒退,势必将对全球产生影响。
F. "面谈离婚" 英国和欧盟面临那些变数
在英国“脱欧”公投举行近一年之后,来自英国和欧盟的谈判代表终于将在19日坐到谈判桌前,面对面商议“脱欧”事宜。
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对未来的影响,大家还要拭目以待。
G. 为什么英国与欧盟的协议如此难谈
因为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协商好,而且人们不希望脱欧了,想要进行第二次公投。
一次全民公决和较高的投票率实现了英国脱欧,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决定退出欧盟之后,许多人在公开采访中对此感到遗憾,因为当时的投票我没有考虑英国脱欧的具体问题,导致英国脱欧直到现在仍未完成。今天,英国议会阻止英国退欧,并希望即使实现英国退欧,英国的利益也能得到最大的实现。这并不一定得到其他欧盟国家的认可,因此不难想象英国想真正脱离欧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 英国和欧盟是什么样的关系
英国是欧盟的成员国。欧盟是欧洲联盟的简称。在欧盟成立初期,英国自恃甚高,不屑加入欧盟,不过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英帝国急剧衰落,终于在1973年加入了欧盟,成为了成员国。现阶段欧盟通用欧元的情况下,英镑仍然作为货币在英国流通。
I. 英国与欧盟的关系
英国是欧盟中的一个“捣蛋鬼”。
英国现在是欧盟成员国。但历史上英国是反对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它与欧盟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微妙。
欧共体成立于1957年,由法、德主倡。英国当时不但不参与,还与奥地利、爱尔兰、芬兰、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瑞典和瑞士等国家于1960年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搞自己的独立王国。但形势比人强,英国最终还是在1973年与爱尔兰、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加入欧共体。
就算是加入了欧共体,英国还是三心二意,难于合作,在欧盟中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拒绝加入欧元区。
J. 英国发布脱欧白皮书 寻求与欧盟建立全新良好关系是怎么回事
简介:
英国议会2月2日公布75页的英国退欧白皮书。英国脱欧大臣戴维斯表示,脱欧白皮书制定了英国脱欧的目标以及方针,寻求与欧盟建立全新的良好关系。
2月1日,英国政府提交的“脱欧”草案获得英国下院压倒性的支持,未来几周预计将走完国内法律程序,成为正式法律。英国首相将获得充分授权,与欧盟就此展开谈判。
1日晚间,英国下院在执政的保守党和反对党工党大部分议员的支持下,以498票支持、114票反对的压倒多数表决支持“脱欧”法案,授权首相启动“脱欧”程序。按程序,“脱欧”法案要最终具备法律效力,还需经下院委员会提出修正案,并在未来几周由上院表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