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作战如何

英国人作战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17 23:43:33

Ⅰ 英国军队战斗经验

英国军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远的不说,就是二十世纪,从组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开始,布尔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多次军事行动,几乎全世界的军事冲突都有英国人的身影。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战场都能看到英国军人的身影,哪怕是战后英国国力大损,但是很多时候,比如阿根廷在马岛的战争,充分能看出英国人的作战经验丰富。
但是英国人的作战经验是有些问题的,英国在战后侧重于结盟,把自己的军事力量交给北约,对很多军事装备发展不上心。导致现在军队作风涣散,武器装备和中美相比差距拉大。而且近些年英军的作战以治安战为主,大兵团现代化战争经验严重不足。

Ⅱ 只有英国人会发动攻势

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作战非常努力,但是英国的表现相对平庸。似乎也没什么可玩的。许多人认为英国已经衰落了,如果一对一的打击甚至不能打败日本。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不软弱。如果你看看英国在二战期间的科技水平,日本甚至都没有接近英国。

Ⅲ 英美战争中英美两军采取的作战策略是怎样的

但是,美国在1813年9月伊利湖和1814年9月香普冷湖战斗中获得胜利,从而控制了重要的内河航道。

直至1814年,英国海军才从欧洲战事中解脱出来,加强了对美国海岸的封锁。美国各海港的出口遭到严密封锁,对外贸易额下降到25%。英国人由于掌握了制海权,能够选择美国防御最薄弱的环节实施突击。1814年8月24日,英军登陆部队上陆成功,作战顺利,一举攻占了华盛顿,但未能发展战果。

Ⅳ 二战,英国人的战斗意志和决心,其实远远超过法国和苏联

1941年7月,斯大林曾试图与希特勒单独讲和,通过保加利亚驻苏联大使伊万·斯塔梅诺夫提出和平建议,准备放弃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西部。
1941年7月初,在德国军队已经攻占了明斯克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召见了保加利亚驻苏联大使伊万·斯塔梅诺夫,有些惊慌的斯大林要求迅速与德国方面取得联系。斯塔梅诺夫是当时最合适的中间人:一方面,保加利亚是德国二战时的盟国;另一方面,有消息称此时这个外交官已被苏联情报机关成功策反。
当时在办公室内,除了斯塔梅诺夫大使以外,还有三个人:斯大林、贝利亚、莫洛托夫。据贝利亚在审讯中回忆说,斯大林一直保持沉默,主要是外交部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讲话。莫洛托夫坚持要求马上与希特勒讲和,同时提出把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西部、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作为交换条件。
苏联领导人第二次建议停火是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之后。在卫国战争期间曾经上过前线的俄罗斯着名历史作家弗拉基米尔·卡尔伯夫认为,斯大林这次和谈建议只是虚张声势,他需要利用喘息时间来重新部署军队。
这次会谈似乎是1942年2月底在被德国人占领的姆岑斯克进行的。斯大林命令当时的内务部第一副人民委员梅尔库洛夫办理此事,德国方面的代表是党卫军总队长卡尔·沃尔夫,沃尔夫后来于1945年春天还与美国人谈判企图单独讲和。苏联向德国建议从1942年5月5日早上6点钟开始全面停战。按照计划,苏联与德国单独讲和后,苏德将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英国和美国。
1943年6月,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曾在基洛夫格勒会晤。里宾特洛甫提议以第聂伯河为界,莫洛托夫则要求返回到战前边界。此次单独讲和谈判在被大洋之外的美国知道此事后中断。

Ⅳ 英国人打仗有多享受

说起英国,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毕竟前者是19世纪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是公认的资本主义强国。虽然英国在二战后失去霸主地位,但总得来说,它的军事实力还是能在世界上排的上号的。相比较于其他国家,英国士兵除了能使用高科技的武器装备外,还可在打仗的途中享受生活,英国坦克部队士兵喜欢边开坦克边喝红茶。

就今天而言,彼时的坦克部队生活条件确实艰难,中东沙漠中人在外面都会舌燥口干,在闷罐子坦克中一呆就是一整天的士兵们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作战的需要,士兵需要时不时补充电解质、水分以及矿物质,外界传言的乐于享受或许真的是以讹传讹,毕竟开坦克和开跑车不是一个概念,长期饮用红茶的英军于长远来看绝对能完美的发挥最佳军事实力,这对于整个军队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Ⅵ 英国人的特种作战水平要高于其他的国家吗

英国哥曼德特种部队,是特别空勤团的别称,该部队的队员是世界特种部队的“先行者”。1940年6月6日,为反击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英首相丘吉尔下令“立即对整个德军占领区发动积极而又连续的反攻击”。于是,世界上第一支独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哥曼德”应运而生。英军将其命名为“哥曼德”。这一名称源于上世纪初的布尔战争,英军称擅长搞突然袭击的布尔人小股部队为“哥曼德”。二战中“哥曼德”深入敌后偷袭破坏,使德军寝食不宁。气得发狂的希特勒曾下达第46号令,要对其斩尽杀绝。

“哥曼德”一词名闻遐迩,现已成为世界特种部队的统称。而哥曼德最着名的杰作,无疑是二战中炸毁了纳粹德国在挪威的重水工厂,延缓了德国建造原子弹的进程,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就二战中英国特种作战的另一个杰作而言,毫无疑问是使用X袖珍潜艇袭击德国二战时最大战列舰,提尔皮兹号,虽然没有获得了完全成功,但也延缓了提尔皮兹号的修复进程,为最终完全炸沉该舰积累了时间和经验。而二战时候,哥曼德的还有战例是:1941年3月,“哥曼德”第3、第4部队成功地偷袭了挪威西北方向的群岛,俘虏德军士兵216名,抓获60名纳粹党员,击沉11艘德国舰艇,炸毁岛上德军用于制造甘油(制造火药的原料)的鱼油加工厂。

同时,二战时候,哥曼德多次袭击,德军占领的各大法国港口,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二战结束后,英国的部分哥曼德划归海军陆战队,英国的海军陆战队可以统称为哥曼德部队。由于它声名远扬,世界许多国家都曾要求“哥曼德”帮助他们训练特种部队或协助进行反恐怖行动。“哥曼德”部队经常与北约军队中的美军水陆两栖部队互派人员,作为对方部队的成员进行训练,同时也与挪威、荷兰的特种部队进行协同和相互交叉性的训练,从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1980年4月30日上午,英情报机关获悉几名武装分子占领了伊朗驻英国大使馆,并扣留了在使馆内的部分人员作为人质。随即,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向英国特种部队发出命令,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6名恐怖分子有5具尸体被拖出使馆大楼,均为击穿头部或胸部而亡,第22特别空勤团的突击队员没有遭到任何伤亡。尽管有一名人质被打死,但整个突击行动仅持续了17分钟,营救行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国特种部队中的特别舟艇中队派出分队,在极其怨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两栖登陆、海上跳伞、长途行军,成为第一支登上马岛的英国反攻部队。

1991年海湾战争中,特别舟艇中队再度一鸣惊人,成为最先向伊军发动进攻的部队之一。他们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空袭的同时,携带各种装备,乘坐直升机渗透到伊军后方,在伊军重要通信设施附近布设炸药,全面破坏了伊拉克的指挥通信网络,使伊军精锐部队在联军发动地面攻势时,陷于全面混乱和各自孤立的状态。特别舟艇中队的战斗力,再度得到了世人的肯定。

目前,英国的特种作战部队仍广泛活跃于世界各大热点地区,而作为现代特种部队的鼻祖,英国人在特种作战方面的水面理所当然的远高于其他国家咯

Ⅶ 为什么英国人在特种作战方面的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

俄军在经历了车臣战争之后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射击精度虽然是突击步枪效能的核心指标之一,但在现代战场上,精确瞄准射击的任务越来越多地落到专门的狙击手和狙击步枪身上,突击步枪常做的是对某一区域实施压制性射击。能够提高精度自然是锦上添花,但单就压制作用来讲,AN94与AK74并无本质区别。

Ⅷ 在15世纪初期,英国凭什么仅用6000人,就可以干掉5万法军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英国人的战术运用的很好,对武器的使用也很好,而且法国人还犯了轻敌的兵家大忌。其实按道理来说,在十五世纪初期那样一个冷兵器时代,英国区区六千人远离本土跑到法国去作战,完全是自寻死路。毕竟法国不仅是本土作战,而且军队的数量和后勤补给等条件都强过英国军队。但就是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最终居然是英国人取得了胜利,把法国人打的很惨。

第三个原因就是英国军队选择了一个对自己非常有利的地形来与法国军队开战,让法国军队发挥不出人数的优势。英国军队选择的地形是一个峡谷,所以数量众多的法国军队根本就展不开优势。而且,峡谷中的道路也泥泞不堪,法国的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由于泥泞道路的限制行进速度也非常的缓慢,最终导致了英国军队把他们打的大败。

Ⅸ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的火力是不是太猛了

悬殊并不大: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火力对比
上铁甲舰到鸦片战争以后才出现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Robert Fulton,1765~1815)造成以蒸汽机为动力,使用桨轮的轮船“克雷蒙特号”(Clermont)。在鸦片战争爆发时,尽管轮船技术已经有一定改进,但仍然没有用作战船。西方人对它的评价并不一致,历史学家大多喜欢夸耀它的先进性,工程技术界则认为它并非成功的船舶类型,它在内河、湖泊尚可使用,但在风浪大的海面上航行就不稳定,常常因一侧桨轮高出水面因而失去作用。另外,蒸汽机和煤仓占去太多空间,尤其是巨大的轮桨,不但占去甲板上原来用以安装火炮的很大地盘,而且目标大,非常容易被打坏,一旦损毁,船舶就失去动力。总之,轮船不适宜于航海,尤其不适宜作战船。
蒸汽机用作船舶动力,只有在发明出螺旋桨以后才有可能。瑞典人埃里克松(John Ericsson)于1840年在美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用螺旋桨推进的内河航行船“阿基米得号”(Archimedes)。1862年,埃里克松才造出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用螺旋桨推动、有旋转装甲炮塔的铁甲舰“监控号”(Monitor)。在美国内战中,这艘北军铁甲舰曾经与南军的“弗吉尼亚号”(Virginia)有过一次着名交火。后者原来是一艘木质机帆船,后来加装了铁甲成为装甲船,它的吨位比“监控号”大很多,但后者速度快,尤其是有先进的旋转装甲炮塔,二者打了个平手。这次规模很小的海战让人们看到了铁甲舰的优越性,于是西方各国纷纷建造这种军舰。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铁甲舰已经完全取代木质风帆战船,用它武装起来的海军被称为“新海军”。帆船时代的“74炮战列舰”演化成“主力舰”(battleship)和小一点的 “巡洋舰”(cruiser)。
在战船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同时,火炮技术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火炮技术经蒙古人传到欧洲。欧洲的铸炮技术在十六世纪已经有明显进步,所以明代曾于嘉靖三年(1524年)聘请葡萄牙技师和炮兵,学习铸造“佛郎机炮”。清初出于对明作战的需要,也学习过铸造西炮,传教士南怀仁并因此获康熙加赐工部右侍郎职衔。但当天下大定以后,大清皇帝就不再想铸炮的事,只想如何禁锢人们的思想以保证自己坐稳龙椅了。
十九世纪初欧洲炮术开始迅速发展。拿破仑时期,火炮的射程增大了,可以移到步兵后面实施“超越射击”。拿破仑战争距鸦片战争不过30年,可见欧洲“炮利”也还是不久的事。鸦片战争期间英国火炮虽然比大清帝国的好,但二者也没有什么“质”的差别,这可从炮筒铸造与所使用的火药两方面看:一是德国人克虏伯(Alfred Krupp,1812~1887)在鸦片战争之后11年(1851年)才发明整体铸造炮筒的技术,彻底解决炮筒容易爆裂的问题;二是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使用的火药也是黑火药,只是配方有所改进。6年以后(1846年)一位意大利人才发明液体的硝化甘油炸药,但却无法在火炮上使用。又过了21年(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Alfred Nobel,1833~1896)找到以硅藻土作吸收剂的办法,才生产出在工程和军事上具有实用价值的固体炸药。炸药的爆炸力大约是同等重量黑火药的8倍,或者同等容积黑火药的13倍。另外,此前3年(1864年),欧洲人也才开始制造“隔膜弹”,即用铁片把弹头与火药引信隔开的炮弹。解决了炮筒和炸药这两个关键问题以后,现代大炮才得以问世。
安装了现代大炮,以蒸汽机为动力、用螺旋桨推动、有旋转装甲炮塔的铁甲舰已经接近现代军舰。战船与火炮的革命性变化还导致了战术的彻底改变,由于使用旋转装甲炮塔,攻击用的主炮被安置在舰首,舷炮和尾炮的主要任务变成防护,口径都比较小,所以交战时总是力图以舰首对着敌方,这样既可充分发挥主炮的威力,又可使自己暴露在对方炮火下的目标减到最小。从这时起,海战进入了“铁甲舰时代”,但这已是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了。

Ⅹ 百年战争:英国弓弩手是如何击败重骑兵的

百年战争是英法历史上持续了将近114年之久的一场战事,是世界上最长的战争,虽然百年战争最终是以法国的胜利结束的,但是双方的损失都十分惨重。

而法国军队既没有提前观察作战地形,也没有制定合适的战术,他们只是排成了冗长的一路行军纵队到达了战场,没有任何侦查就开始作战。

而战争以英军百数伤亡对法军几乎惨败而终,关键之处就在于其弓弩手破了法军重装骑兵的对战,英国长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英军击败了大约超过自己三倍的敌人。

四、结论

因此,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能有一出重骑兵大败于弓弩手的事件,很大程度上都要归结于百年战争发生的时间点的独特性,英军由于兵力不足提前进行了谋划,而法军认为自己的实力强于英军,既不观察地形也没有提前对战术进行制定和谋划。

英格兰军队的胜利在于“巧”,但是也绝对离不了英格兰军队本身的实力强大,而虽然法国军队重装骑兵的实力远远超过英军,但一方面其轻视了对手,另一方面在作战上完全一塌糊涂,无论是硬实力还是巧妙的谋划,英法双方军队的做法对于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作战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飞饼沾什么酱 浏览:969
如何让中国地图闪一闪的 浏览:368
越南离我国的城市哪个最近 浏览:885
去印尼查体多少钱 浏览:700
日语训读像中国哪里的方言 浏览:579
中国特种兵有哪些部队 浏览:931
印度为什么反对中国制造 浏览:455
印尼n95多少钱 浏览:199
意大利二次疫情期间缺什么 浏览:285
往意大利邮寄食品怎么寄 浏览:782
越南回程机票怎么买 浏览:729
伊朗每天确诊多少例 浏览:482
意大利它的首都是什么 浏览:868
2015中国有多少人 浏览:137
印度7千卢比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8
英国为什么举办那么多奥运会 浏览:665
英国是白种人的一种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290
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哪个不吃月饼 浏览:782
中国女排什么时候再次夺冠 浏览:364
南山印尼铝厂什么时候投产 浏览: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