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外国人在英国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外国人在英国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发布时间:2022-06-22 08:09:00

① 英国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1.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在严肃的谈话中,也会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你可别以为他是在生气。
2.社交从酒吧开始
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觉得,英国人虽然有礼貌,却很冷淡。的确,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英国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
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品脱”(go
out to have a pint),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
3.吃饭、聊天交替进行
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不要早到,更不能迟到,并准备一些小礼物。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时聊天,但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应交替进行。吃东西时张大嘴和说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4.有事要预约
在英国,与人交往时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而晚上11点后打电话,则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美容、配眼镜等。如需要取消预约,就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对方,否则可能须支付取消费。
5.多学俗语用处大
在英国生活,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语。提前了解一些俗语,会给初到英国时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例如,“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Pants”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公寓)而不说“apartment”。“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而当人们说“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的时候,意思是“yes”。
6.付小费,不砍价
在英国餐馆里,给侍者小费是很普遍的事,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通常按账单的10%左右支付。在英国的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自己收拾吃剩的东西,而不能像在中国一样,把残羹剩饭留在桌上。
7.接打手机看情况
在国内时,我们习惯随时随地接打手机,而英国人在聊天或吃饭时,是不接听电话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因此,在吃饭或者聚会时,尽量不要让手机打扰到别人,我们可以把手机设为静音,并使用语音信箱。

② 英国人们的生活环境好吗

英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之前看到了有位仁兄写日本的真实生活,我参照了一下英国的,觉得日本和英国在很多社会体制和消费概念上是一样的,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英国人的真实水平。 本人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在同龄人中属于略高于英国平均水平。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人有很多地方和之前那位仁兄描述的日本人真实生活一样,之前那位仁兄用了计件的办法来描述购买力和收入的关系:
月购买力即中国月工资/物价=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岁工人的月工资/物价=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购买力中国 214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过来理解物价/工资比就是中国物价一天工资能买7件,日本一天工资可以买100 件。

对此很多人难以理解,有人反驳说一碗拉面在日本要600日元,是中国物价的5-10倍。其实作者没有错,网友的拉面论也没有错,只是网友有一个概念没有搞清,那就是,在中国,最贵的是物品,最便宜的是人力,而在发达国家,最贵的是人力,最便宜的是物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如果去超市购买,价格将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便宜到等于或略高于大陆的消费水平。那位在日仁兄说的百元店,英国也有一镑店,很多东西,比如六灌可乐一镑,十二个鸡蛋一镑,一大盒曲奇饼一镑,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到不是夸大。当然,这些一镑店都是档次比较差的东西,在超市里同样的物品会有明显档次的差别,比如一盒鸡蛋,最便宜的一镑十五个,最贵的可能是三镑六个。一镑店都是同类中最低端的,但是由于很多生活必须品在我看来没有必要买到很高端,所以一镑店还是我非常乐意去的地方。与之对应的是英国的人力资源非常昂贵,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的服务业价格会提上一个档次,去餐馆和在家里自己做饭在消费上可能相差三到四倍,所以像在中国一样,在家吃怕麻烦不如去餐馆的说法在英国是不成立的,当然,去KFC或者一些印巴的kebab快餐店除外。 很可悲的是,中国人的人力便宜不仅体现在国内,在英国也一样。 同样的宅急送,PIZZA HUT全伦敦都有点,到我家应该不超过10分钟,是15镑以上起送, 我知道的一家中餐馆离我那里车程是25分钟,十镑钱以上起送。 一个雨天我点了十二镑钱的菜,过了一个半小时门铃响起,一个十八九岁的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头发湿漉漉的站在门口,我很过意不去,因为我知道如果来回车程快一个小时却只送12镑左右的东西的话,那他一个小时挣的钱应该不超过3镑,我知道英国的法定最低工资是5.5镑,但是中国城里的最低工资有开到两镑的。
我觉得那位日本仁兄对日本社会结构经济体系构成了解非常透彻,在下很佩服,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只能尽力为之,在这里模仿那位仁兄的构文逻辑了。


1, 收入和购买力。

收入: 英国普通人毕业后的收入为2万镑,逐年递增,在三十岁左右达到3万镑,在四十岁达到4万镑, 这是属于平均税后水平,低于这个的应该算是比较不如意的,高于这个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 月购买力按照三十岁的3万镑计算 英国月工资/物价 = 2500镑/<1镑 = >2500件, 英国人的日购买力应该是 2500/30,大于83件, 个人觉得在英国一镑的用途还是要略大于100日元,所以日英两地的生活水平应该比较接近,日本略高。 这个应该可以理解,日本的人均GDP本就略高于英国。 由于饮食习惯的问题,英国和日本在有些食物的价格上应该有区别,比如英国的牛奶,鸡蛋,薯仔,西红柿,胡萝卜,牛肉,羊肉,果汁等就相对便宜,但是鱼类,新鲜叶类蔬菜,猪肉相对比较贵。 一般来说周末开车去附近24小时的大型超市买两个礼拜的东西塞满冰箱。 如果不去餐馆也不出去社交的话,我和女友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在200-300镑,这笔钱已经足够吃自己想吃的喝自己想喝的。 如果去一般的餐馆的话平均每个人消费是15-20镑。

2, 住宿
伦敦的住房比其他城市贵30%-40%, 伦敦又从里到外划成六个区,你可以把伦敦想成六个同心圆,从内到外六个圆圈价格也是从高到低。 英国人在有第一份工作的一到两年内都会租房住,一般来说一个地段不错的现代高档公寓区离地铁站比较近的二区或三区的两卧一厅租金在1000镑一个月, 如果在市中心一区的话价格可能达到1500-2000。 而如果在三区以外的话一个三房带花园的房子可能一个月是800镑,所以找一个三区以外离火车站近的房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英国人的购房大都通过分期付款,凑够首期直接去银行谈分期付款。 三区一个不错的三房两厅带花园车库的房子大概是30W镑左右,那样首付3W镑,以后每月付500镑付20年,这点和日本的情况应该很像。 二线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房价低大概20%-30%, 三线城市房价低50%-70%不等, 有一次去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叫做grimsby的海边小镇玩,看到那边的海景房子一套是8W镑,看的我心很痒。

3,话费
这个我想单独拿出来提一下是因为我也曾经是深受电信剥削的苦难者,一直觉得用手机聊电话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每有电话打来还要看一下区号计算下是来自多少公里以外的电话。在英国签了手机后终于明白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发短信。 这边的手机通常是签合同,一个18个月的合同,每个月交付30镑钱,运营商送你一部价值300镑的手机,每个月有1000分钟话费和500条短信,并且分钟数是单向计算,接听电话收钱这种谬论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30×18-300,这样算来其实18个月的花费总共是240镑,那每个月花费是13镑左右。 我想了下大学期间我的手机话费应该是每个月100元左右,算下两地的收入差,再想一下那个短信机真的是恨电信恨的牙痒痒。


4, 税收

英国的税收很高,正式工作的话1500-35000镑的收入者需要交付20%的个人所得税,另外还有11%的每年的医疗保险费用。收入高于35000的部分将支付40%的税收,也就是说一个年工资是四万镑的英国人,一年交的个人所得税是35000×20%+5000×40%=9000镑。 收入越高交的税越多。 英国实行的是真正的高收入高贡献政策。 英国的税收被大量用于医疗和教育,本国国民教育成本极低, 医疗是全民免费,其实其覆盖面不止全民,是所有合法在英国居住的居民,包括留学生。 这种制度保证了再穷的人也享受最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不管你是否有份正式工作都可以去医院排队享受医生的免费诊断,医生会给你药房,你拿着药房既可以问医院购买,也可以自己去药材店购买,把医院从一个卖药的角色转化成一个诊断的角色,这是把医生和钱分开的一个关键措施,只有把这些关键部门的利益外壳剥离才是能解决很多我们今天诟病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那么多过来考察的官员对这些措施视而不见。

以上是对英国人生活的一些方面的介绍, 希望大家结合那篇日本人的真实生活对国外的生活水平有个大概了解

③ 英国脱欧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吗

总体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英镑大跌。

全球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英镑大跌10%,黄金怒涨100美元,美元兑日元跌破100大关,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跌破1.5%,日经期货暴跌1000点触发熔断,亚太股全线暴跌!这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都没有见过,要知道公投期间,英镑一度暴跌11%,创造了31年新低。

哀鸿遍野

别激动,看似一片红,其实红表示跌啦,国外的喜欢用红色表示下跌,绿色表示上涨。哀鸿一片!!!

对于脱欧,我看了很多文章,都持有悲观的态度,其实,我们老百姓大可不必这么悲观,因为无论是贸易谈判受限、人民币短期贬值、还是中企海外融资难等问题,跟我们生活跟我们生活都没啥关系,大家放心好啦,该吃吃,该喝喝,朋友圈严肃认真的分析观点很多,我就不赘述啦。

今天我聊一聊自己的一些想法。退欧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对我们中国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对A股的影响:

投资咱还是需要看长期的是不。从中长期来看,影响咱股票市场的还是咱自己国内决定,看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没那么可怕,是不,然后就是退欧,还需要好长的手续要走,所有的贸易协定都要重新谈判,影响有限。此外,国内调结构,供给侧改革、金融体系制度变革的红利仍然值得期待滴哦,因此,判断短期内股票市场,由于英国退欧导致的影响可能会快速的修复哦。

另外,欧洲各国肯定会陆续出台措施来稳定他们的市场。那么,这些政策,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利好。

最后,还是那句话,指数下跌,定投基金,没错滴。目前很多个股其实已经创了新高,建议我们买基金的朋友继续坚持定投!在市场恐慌的时候布局,在市场疯狂的时候兑现收益!

然后就是跟我们有关滴积极影响。

因为脱欧,英镑等汇率大跌。号称在汇丰银行,客户经理电话已被打爆,然而他们以无暇顾自己的客户,纷纷自己到柜台前开始大量买入英镑,好可乐有没有~~~

所以,英国留学有便宜啦。留英一年的学费及生活费约在30-50万之间,若按英镑贬值15%来测算,则对于留学英国的学生来讲,每年可节约费用约在4.5万-7.5万之间。另外,想去英国旅游的,剁手党一族的,一定也乐开了花吧。

另外,虽然英国的房价肯定会受影响下跌。但对于一直想要购置英国房产的朋友,这将是一个机会。中国的土豪们,该把钱拿出来,关注机会的出现了。

④ 生活在英国是何种体验

进行英国移民后会发现“保守”似乎是英国人、英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属性,但是“保守”的英国文化中也有一部分十分独特。英国人特别不恋家,“市场调查局”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调查的2010名英国人
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都愿意赴海外定居,其主要原因是到国外享受更好的生活。
大约52%的受访者说,他们乐于在国外生活的时间为6个月到2年,21%的人则希望定居时间超过6年。在谈到移居海外的原因时,38%的受访者表示是为了生活得更好;30%的人称他们希望体验新的人生经验;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生活在更温暖的地
方,另有9%的人把事业发展作为移居海外的主要原动力。

⑤ 生活在英国是什么感觉

我三四十岁的时候在英国当过几年大学讲师。

我花了我的其他几年的地方可能是有趣的比较,即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美国,法国,新西兰,中国,印度和瑞典。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会这样描述英国的生活,但我可以从一开始就说,我疯狂地爱着英国,并且会永远开心地待在那里:

这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不会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忘记更新。而后者,往往比某些人更积极主动,导致了一种奇怪的、过时的与幻想的并存。

这是一个小地方,人口稠密,人口的多样性令人难以置信,既有老的,也有最近的。在英国,人们有着复杂的背景,没有人是一样的,古老的传统和身份到处发挥作用,这是一种标准的期望。在英国,如果你坐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打开某种文化x射线,你会发现其多样性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理解的。在整个世界上将会有各种教派的人,而且往往是他们混合的结果;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这个有趣小岛世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这几乎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就像吉恩·罗登贝里(Gene Roddenberry)那样。英国是进取号星舰。

在英国,如果你坐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打开某种文化x射线,你会发现其多样性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理解的。在整个世界上将会有各种教派的人,而且往往是他们混合的结果;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这个有趣小岛世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这几乎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就像吉恩·罗登贝里(Gene Roddenberry)那样。英国是进取号星舰。

⑥ 在英国生活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英国是个有趣的地方

不管是气候,饮食,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与国内相比,虽说不上翻天覆地,但也着实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去适应。

1、语言

首先是语言问题。

说实话要不是语言不通,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其实不会这么难,和别人交流有障碍,去超市买东西有障碍……有时候这种语言障碍真的很让人崩溃。

当我在英国的海关和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心里是很忐忑的,这不是托福考试,而是真正地通过交流去解决生活中的事情 。

要和英国人交流,其实有简单的部分,也有困难的部分。

困难的是,他们的语速有快有慢。当你遇到一个说话像唱rap的人时,怕是只能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猜测他想表达的内容了,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操着一口标准的英式英语。当你听到那种带着口音的英语的时候,不禁会对那些会说中国方言的外国人肃然起敬。简单的是,他们其实并不会在意你的一些语法错误,只要意思大概对,他们都能懂你想说什么。所以,从第二天开始,基本的交流其实已经不成问题。

2、行为习惯

其次,是英国人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我们有一些区别,这也花了我们不少时间去适应。

首先,他们的车是靠左行驶的。一开始可能想的是反正我又不开车,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你过马路的时候就不会这么想了,你必须养成过马路时先看右边再看左边的习惯。英国人开车一点都不温柔,我怀疑他们会在任何一段空旷的路上将油门踩到底。

3、生活习惯

英国人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下午4点的时候。就算孩子没人带也不用操心,英联邦国家都有个共同点,小孩是不用上幼儿园的上班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公司公司或者社区,都提供托儿所(免费)下班了再去接孩子回家,国内光一个幼儿园就得花好多万。

移民英国,总体来说,很不错。新出台的创新类移民,相比于之前的移民方式,省去了一大笔钱,去到那边生活还是挺好的。整体的社会福利也比较好,文化教育氛围好,非常适合一些求学的学子。希望这位海外华人的感受,能够帮到即将选择移民英国的你。

⑦ 到国外(英国)生活有什么不便吗,怎么解决要做哪些准备。例如:通讯,医疗等

我在英国呆过两年,没有什么不方便。
吃:超市里面有米有菜有油有水果,中国超市有各种调料,包括老干妈、花椒、豆瓣酱等等
穿:有各种档次的商店,便宜的比国内还便宜
住:一般住学校宿舍,英国的大学住宿条件是全世界最好的,也可以在外面租房
行:出租车一般是电话预约,价格不算太高,公交车出行也很方便,到每个站都有固定的时间
通讯的话有多家电话公司,收费不一样,国内的非定制手机可以用当地的sim卡。医疗的话有医保,学校有医疗室

⑧ 什么人不适合在英国生活

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十全十美的。每个国家都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对有些人来说,英国可能就不是理想的国度。 首先是爱热闹的人。这种人到了英国应该很难适应。英国不象国内,夜生活丰富多彩。这里的商场冬天的时候大约5点就关门了。当然酒吧,饭店照常营业。但是这里没有什么卡拉OK和其他的娱乐设施。这里也不象国内,下班了,经常可以约几个好友出去聚聚。英国人下了班通常都回家。有些刚从国内到英国的人,会觉得英国的生活有些枯燥。英国人少,在国内,满街都是人,人多车也多。英国显得冷清一些,没那么多人,没那么多车。 习惯于快节奏高效率的人。英国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工作效率也慢,急不来。做事情通常要有耐心。要等。很多事情都要有预约。比如说看家庭医生。在英国看病是免费的。但是不能随来随看。普通的病都要预约。(急诊除外)通常要等个两、三天。剪头发也要预约。对于急性子急脾气的人来说,会很难受。 想要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人。老实说,在英国很难找到那种轰轰烈烈的感觉。这里没有那种职场氛围。在英国很少有人加班。都是到点就下班。他们也很注重家庭生活。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妈妈都会放弃工作或只选择作兼职,以便于照顾孩子。即使是男子,也有人会因各种原因放弃全职工作只做兼职。英国人很实际,非常考虑自己的能力限度,不轻易尝试不熟悉的领域。换句话说,英国人的野心不大。他们也不喜欢压力大的工作。 等级观念比较强,习惯于被人捧着的人,到了英国会有较大落差。这里没人在乎你过去的头衔。英国职场上下级关系相对讲比较单纯。大多数单位,职位的升迁,工资的增长不是依靠某个人说了算,他的制度性比较强。所以不存在下级和上级要有亲密特殊关系的问题。 还有一种人,就是我在以前的博客中提到的美食家。在英国,吃饭真的很简单。早点不象国内有很多选择,品种单一。冬天通常是英国粥,类似我们的稀饭。但不一样。夏天,用牛奶冲泡一些英式的速食品(有麦片,水果等)。中午通常就是三明治或一杯汤。晚上中国人家庭会炒菜吃一顿中国饭。总的来说,英国人用在食物上的时间只有我们中国人的一半。 以前有人说,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也把他送到美国,因为那里是地狱 英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家。生活压力小,节奏慢,景色也还不错,民风相对纯朴。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⑨ 问一下在英国留学和在英国生活过的感受

对于每个留学海外的学生来说,留学的经历都是留学生所难以忘怀,为此,留学生都会选择将自己的留学经历记录下来,下面就来看看我的英国留学生活经历。
中国人OR外国人?跟谁同居?
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修炼一口流利的外语,所以选择室友的时候,老外才是最理想的“同居人”!想必每个准留学生在出国前,都被周围人耳提面命过无数次这句经验之谈。
老外是最理想的同居人?事实真是这样吗?听完我的同学Lisa的遭遇,你的心中就会有答案。
Lisa是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姑娘,除了会做一手美味地道的中国菜,还喜欢煲些靓汤给自己护肤养颜。可是同住在一起的英国女生却认为Lisa使用公共厨房的时间过多,影响了她的生活。
对此,Lisa有一肚子的委屈:每次做饭自己都会很小心地避开别人使用厨房的高峰时间,为什么还会引起室友的不满?
我相信Lisa的遭遇绝对不是个案。与老外同居,固然无形中有了一位外语陪练,可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同样在日常生活接触中在所难免。
试想一下当你和室友每天冷脸相对,你还能像计划的那样,没事跟室友唠唠嗑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吗?同住生活并没有某些留学论坛帖子写得那么浪漫惬意,如果整天都伴随着各种琐事带来的冷战和争吵,你还那么期待与老外同居的日子吗?
当然,如果你已经打定主意要迎接这个挑战,提前了解下述几点,相信会对你和室友和谐相处有帮助:
首先,与中国含蓄的为人处世哲学不同,老外的思维有时候直接得让人哭笑不得,体现在脾气上也会更“冲”一些。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相处,如果你做了老外不喜欢的事情,他们通常会比较直接地说出来。
这对于习惯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中国人来说,有时候的确会觉得备受打击。其实,只要事先了解老外的文化特性,做足心理准备,在面对他们的“有话就说”时,就不会被坏情绪滋扰很久了。
其次,国外的饮食主要以冷食为主,烹饪时间一般不长。特别是大学生,更喜欢速食类的半成品。但是中国学生惯于煎炒烹炸,使用厨房的时间就会相对长一些。
飘在异国他乡,做一餐家乡饭菜以慰藉思乡之苦,这是人之常情。你可以提前向外国室友介绍一下中国菜的制作特点,让他们了解你使用厨房的时间比他们长并不是故意要多占用公共资源。
再者,我赞同你向老外主动表示友好,但是不要理所当然认为他们就该买账。这还是要从国内风传的经验说起,估计很多准留学生都有所耳闻老外对于中国美食的热爱,做些中国饺子之类的特色食物送给老外品尝。
继而联络感情的计策更被很多人奉为经典战术。所以很多学生初来乍到,会把自己做的中国菜分给外国同学,以求得理解。经过实践证明,这个计策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效果也并不如预期的好。
你的老外室友或许会觉得中国菜好吃,感谢你的美意。但是在他们看来,一码归一码,分享美食和同意你常使用厨房并没有关联。至于“吃人嘴短,讲人情”,他们的脑子里可没有这根弦。
另外,不是所有外国人都欣赏中国菜,你送的食物也许他会直接拒绝,这时不必觉得受打击,参照他们对待中药的态度就可以理解。很多老外认为中医是巫医,草根树叶和各种古怪虫子怎么可能治病呢?
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笑而过即可。世界的有趣就在于人与人的千差万别,才能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文明。要不,咱们干嘛千里迢迢跑到异乡来开阔眼界呢!记住,包容、承受能力始终是应对文化差异的利器。
Tips:建议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彪悍的姑娘小伙,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同胞一起居住。虽然会减少说外语的机会,不过初来乍到,有个跟你一样习惯米饭炒菜的室友,你会觉得日子没那么孤单难熬。
更何况,如果有心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没有老外室友什么的绝对不是问题。
课堂上,谁说没有中国声音?
课堂上恨不得化身隐形人,全靠死读书才能拿高分是外界广为流传的中国留学生形象——他们保守、顺从,但是从来没有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不过,在我的求学阶段,这种认知被彻底颠覆。
谢菲尔德大学的政治系在全英排名第三,仅次于剑桥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所以它不仅让英国本土的优秀学生趋之若鹜,连欧盟、美国等地高校的精英也在此同聚一堂。
因此,每当政治系在课堂上讨论政治话题,气氛都会异常激烈。可就是在这样可以称得上高手如林的环境下,课堂上的中国学生并没有充当隐形人,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辩论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国年轻人勇于表达的气质风貌家看待,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随着中国崛起,政治课上提到中国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有一次课上,日本学生忽然提到藏独问题,认为西藏应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国家来看待。
这时,来自北京的中国男孩Lee站了起来。他从西藏的历史传承,当今社会现实以及我国现在实行的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政策出发,义正言辞地反驳了日本学生“西藏应该独立”的观点。
虽然在表达的过程中,Lee的英语并不流畅,论证也并非滴水不漏,但是我相信每个中国年轻人都会感到非常骄傲,因为这是中国新生代在国际场合面对国家民族尊严问题的不屈回应!
课下,在和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的同学交谈中,我发现85后中国留学生更加有主见。他们不甘于默默学习,而是在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
Tips:出国在外,才能真正感受祖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而时刻记得自己代表中国也并不是一句口号。建议每个准留学生在国内的时候,主动关心国事,扎实学习历史政治知识。
只有武装好自己的见地,完善知识储备,你才能在遇到上述事情的时候以理服人,在国际舞台维护祖国和自己的尊严!
兼职OR聚会?
打开有些中国留学生的部落格,他们的生活真精彩!各种精彩的聚会联谊、排得满满的购物活动、忙碌充实的旅行日程……可是我需要提醒所有看客,你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片面的留学影像。
留学不是出国度假,有更多的留学生在出国前都有一个“刷盘子”计划。他们或者是想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或者是想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又或者是想更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但我认为,每个打工的留学生都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想从打工中得到什么?
打工,即使是兼职,也会占用你的时间,你是否能够平衡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如果你的课程压力很大,需要很多课余时间去完成学习进度,那么打工就不是一个好选择。
毕竟,父母大笔金钱投资你来留学,可不是为了让你专门来刷盘子的。至于那些聚会,我只能说,你可以入乡随俗,但不要认为多多益善。
其实自2008年之后,全球经济危机加重,英国的失业率也是连创新高,留学生想找到一份兼职变得很难。据我观察,成为志愿者或者义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留学期间,我就参加了谢菲尔德周末中心的志愿者活动。这个中心是一个教会下属的慈善组织,主要是用人们捐给教会的善款帮助在谢菲尔德的无家可归者,每周末为他们提供午餐与专门的场地进行休息娱乐和交流活动。
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从在水吧倒咖啡、分发食物、和无家可归者聊天,到布置场地与后续清理,我几乎参与了每个岗位的工作。
因为志愿者的主力军是当地大学生并且人员具有流动性,所以在做志愿者期间,我接触到了来自英国、荷兰、俄罗斯、尼日尔爾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同龄人。
我们一起工作聊天,不仅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英文表达能力,并且在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彼此的文化。此外,我还会观察在英国如何组织这样的活动,相比国内,它们在流程、规则上有什么不同……
这些发现和感悟让每个参与者都觉得快乐、惊喜、有成就感。这种慈善组织,特别是教会下属的相关组织在英国几乎每一个城市村镇都有。
相比兼职,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机会更多,时间也更灵活,对于希望在学习之余深入贴近当地社会的同学也更适合。而当你把爱心奉献给有需要的人,自己也会感到幸福和价值。
这对于在异国他乡孤独求学的同学在心理健康建设上也有积极的作用。虽然英国留学生我们讲述无数次,但是我们总会经历不同的生活,因而留学生应多多关注英国留学生的留学生活使我们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更加充分。

⑩ 英国有什么优缺点

英国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起步早发展快,充分吸收科技技术发展经济。

缺点:受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影响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缺点。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阅读全文

与外国人在英国生活有什么影响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人健身房多少钱 浏览:471
印尼万人住在哪里 浏览:804
越南鼓是哪里出的 浏览:509
越南护照尺寸多少合适 浏览:167
意大利国际生是什么意思 浏览:22
印度人盘子里吃的什么东西 浏览:874
中国最大城中湖是什么 浏览:354
印尼虎头苗有什么好 浏览:616
英国卫裤怎么穿正确 浏览:714
哪个日本动漫在中国受欢迎 浏览:246
奥运会印度首金是什么项目 浏览:74
泰国听中国哪个明星歌多 浏览:767
去伊朗做什么最赚钱 浏览:106
意大利卫浴奢侈品牌有哪些 浏览:81
英国海盗有多少人 浏览:598
世界杯中国赢了越南后如何 浏览:504
德国和伊朗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616
怎么给印尼的人打钱 浏览:249
伊朗为什么打击美军 浏览:221
中国人去印尼怎么办签证 浏览: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