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代体育19世纪起源于什么时候
现代体育起源于19世纪末。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的举行,揭开了现代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序幕.
现代体育历史沿革:
十八世纪后半期,以十七世纪的物理学和化学,特别是牛顿力学的成就
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利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开始爆发,
到十九世纪末,西欧和北美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这一工业——
技术革命.在这期间,尽管手工工场仍然大量存在,农业还普遍使用畜力和
手工工具,但以蒸气机为标志的现代机器在工业生产中终于占据了主导地
位.由此,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
且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城市化.也正是这一变化和发展,使得近代西方体育的
基本手段——欧洲大陆体操,英国的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在这一时期得以正
式确立,从而为现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
运会在希腊雅典的举行,则揭开了现代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序幕.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伴随以电磁理论等学科的成就为基础的和
电机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爆发,工业电
气化和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而体育运动也
由于人们不断增加的余暇时间和对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得到了更广泛地开
展.与此同时,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及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现代体育
也开始在世界各国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它的促进和推动下,各国和国际竞技活动有了迅
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定期举行的国际运动会.这些运动除冬季奥运会(1924
年)外,单项的世界性运动会有世界体操锦标赛(1930年),世界足球赛(193
年)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26年)等,地区性的综合运动会有远东运动会
(1913~1935年),中美洲运动会(1926年)和南美运动会(1910年)等,
从而使得现代体育更进一步国际化.同时,各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也有了较
大发展.当然,此一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
的发展.
二十世纪中期到现在,以现代有机化学,电子学,控制论,分子生物和
物质结构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数学等基础理论科学的成就为基础,以
信息机器——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生产中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
革命的爆发,引起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人们社
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运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以奥林匹
克运动会为中心,各单项的国际体育竞赛为周边的竞技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
的发展,并进一步国际化和科学化;其次,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社
会生活的变革所带来的人们对体育的渴望和需要,一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开始形成,并在世界各地的一定区域内广泛地开展起来;再其次,一些深受
群众喜爱的具有传统性质的体育活动,以及一些曲旧项目派生出来的新项目
和一些娱乐性项目也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以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目的.
总之,现代体育是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面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与现代
社会发生的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紧密相联.
‘贰’ 为什么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都起源于英国
之所以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都起源于英国,我认为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经济与政治的影响。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政权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通过工业革命的影响使英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将人们从繁重的物质生产劳动力解放出来,促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的生活观与消费观发生很大变化,体育运动作为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逐渐被民众所接受。与此同时,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政权为了更好统治而宣扬传播自身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大力推广普及现代体育运动来满足英国中下阶级与市民的体育运动休闲需求,从而孕育诞生了足球、赛马、板球、高尔夫、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橄榄球、斯诺克台球等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
二、英语语言文化殖民的影响。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搞全球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全球大力推广英语语言普及与英国文化殖民,形成了大量由英国制定规则与用英语文化书写标准的行业。受此影响催生出了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的英国规则与英语解释用语,由此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也都跟着起源于英国。
‘叁’ 为什么现代竞技体育起源于英国
因为竞技最开始时古希腊各城邦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出现的。但随着希腊衰弱,逐渐淡出。现代最开始时没有田径之类的项目。英国最开始出现现代足球之类的项目
‘肆’ 英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怎样的
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体育运作,采取的是市场体制,选拔和培养运动员的经费及其它费用由市场行为来筹集。与之相对应,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体育模式,通常人们将其称之为“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纪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
“举国体制”之下,体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夺牌,夺牌就是夺荣誉,夺牌就是夺利益。于是,就不遗余力,每一块金牌的背后,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投入。除了前期的巨额投资,每一次重大赛事后,还会在体育圈子里掀起新一轮的狂欢——对成绩突出的运动员进行重奖,以激励更多运动员憋足了劲儿争取夺牌。
(4)英国竞技运动怎么确立的扩展阅读
英国体育运动历史悠久:
英国体育运动开展较好,历史也很悠久,曾于1908年和1948年以及2012在伦敦举行过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各种体育组织很多,1965年英国政府设立了 3个独立的体育组织:英格兰体育运动委员会(兼管大不列颠综合性事务),苏格兰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威尔士体育运动委员会。1972年成立全国体育委员会。
1973年在北爱尔兰也设立了北爱尔兰体育运动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由政府任命。政府没有单独立主管体育的部,而是在环境部里设 1名国务大臣主管体育和娱乐事务。在各郡、市地方政府中,也设主管体育的官员。全国体育委员会下设器材、体育发展、宣传和财政4个部门, 鼓励和领导各种体育运动,协助提供体育设备和器材。
1905年成立的英国奥林匹克协会是全国性的体育组织。英国各个项目一般均有单项协会。有的协会是全国性的,如足球、体操、举重、滑冰等;有的项目则无全国协会,如乒乓球、篮球、排球等。这些项目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均有其独立的协会。
‘伍’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体育思想形成后在欧美各地广泛实施的必然结果。
1894年,在顾拜旦的努力和各种因素的促进下,“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会上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决定复兴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受到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但它已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的国际性的体育竞赛。现代奥运会的产生是运动竞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国际奥委会
1894年成立的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组织,是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一切有关问题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
国际奥委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4人。主席从委员中选举产生,一般任期八年,连选可再任四年。
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有关规定
1.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为长方形、白底无边、中间有五个套联的彩色圆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2.奥运会宣誓仪式
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主办国最着名的运动员宣读誓词:"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将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定。"之后,裁判员也要举行宣誓仪式。
3.奥运会奖牌
奖牌分金、银、铜三色,圆形,直径至少60毫米,厚3毫米,上有一女神像。
4.奥运会举办期限
从1932年开始,国际奥委会规定,夏季奥运会的时间不得超过16天,冬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2天。
三、现代奥运会运动竞赛项目的设置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行时,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还很少,奥运会项目无严格规定,基本上由东道国决定。因此,头几届奥运会不仅一些项目中的单项变化较大,而且大项也不稳定,还曾列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不很广泛的项目,如马球、拉考斯球、汽船、壁球等。随着各种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先后建立,奥运会项目逐渐趋向稳定。
为了使奥运会在项目的设置上符合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规定,每一届夏季奥运会至少应包括下列大项目中的15个,才能举行。1963年,国际奥委会确定了这些夏季奥运会大项目的比赛顺序是:田径、游泳、摔跤、体操、举重、曲棍球、马术、击剑、赛艇、拳击、射击、现代五项、帆船、篮球、皮划艇、自行车、足球、排球、射箭、手球、柔道等21项。
1972-1984年,奥运会比赛大项一直固定为21项。第24届奥运会则有历史性的突破,增加了乒乓球、网球两大项目,使夏季奥运会的大项目达23个,单项数达237个,其中男子占151个,女子占72个,男女混合项目为14个。
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批准条件是:夏季奥运会男子项目至少要在4大洲75个国家广泛开展,女子项目至少要在3大洲40个国家广泛开展。
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体坛响亮的口号。
回答者:lhsxhxh - 探花 十级 3-7 09:06
1893年春,在顾拜旦积极建议下,由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出面,邀请一些国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着重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构想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明确支持。但由于不少国家表现冷淡,会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这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翌年一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广求意见。与此同时,顾拜旦四处奔走,寻示支持。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再度致函各国,提出了再次举行国际体育会议的建议,向各国体育组织发出了参加国际协商,共同重建奥运会的恳请。但是一些国家的体育组织仍然对顾拜旦的建议反应冷淡,有的甚至表示反对。有志者事竟成,为了寻求支持,顾拜旦把目光转向政界。他和他的支持者通过信函以及各国驻巴黎使馆,同各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频繁接触,并最终取得希腊、比利时、瑞典、挪威和俄国的不少头面人物的支持,一些国家的驻法使节以及教育界、科学界名流表示愿意参与国际协商,政界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影响了很多国家体育组织的态度。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国的39个体育组织都表示将派代表出席大会。
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着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大会先讨论了参赛运动员的业余和职业化问题。经过争论,决定遵循"业余运动"的原则,并通过了关于业余和职业运动员的决议。而后,会议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并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轮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6月23日,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少国家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巴黎国际体育会议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远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大会选举希腊诗人维凯拉斯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还选举了1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卡洛(法国)、布托夫斯基将军(俄国)、巴利克将军(瑞典)、斯龙教授(美国)、可姆普特希尔勋爵(英国)、赫贝尔特(英国)、费伦茨 ·凯万尼(匈牙利)、古特一雅尔科沃斯基(波希米亚)、苏比亚尔(阿根延)、卡夫(新西兰)、卢克齐·帕利伯爵(意大利)、放·布齐伯爵(比利时)、丹德时亚·卡拉法大公(意大利)、黑衍哈特(德国)。会议规定法语(现为英、法两种语言)为国际奥委会法定语言。大会还决定沿袭古奥运会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运动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划船、游泳)、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第一届奥运会原定于1900年于巴黎举行,后来考虑希腊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在希腊举行比在巴黎意义更重大些,顾拜旦尊重了大家的意见。大会决定把第一届会期改在1896年,鉴于古代奥运会遗址奥林匹亚已成了一片废墟,会址改设在希腊首都雅典。
1894年7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选手的业余资格作出详细规定,"业余运动员"不能参加有金钱奖励的比赛以及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以体育为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不能算作业余运动员。
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胜利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第一届奥运会虽然还很不正规,但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第一届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陆’ 竞技运动的发展历史
远在史前时代早期的人类生活中,便已经出现以争取胜利为特点的原始、古朴的体育比赛形式。此后,这种活动形式又经古代的长期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少项目已略具雏形,其形制为近代运动打下了基础。在整个近代体育领域中,比赛活动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并被定名为“竞技运动”。在当代,竞技运动经不断发展,演进,不仅在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上日臻成熟,而且影响也不断扩大,成为一个遍及社会各阶层,波及世界五大洲的特殊社会现象。人们常说竞技体育是一种艺术,因为竞技体育,能够超越语言和其它社会因素的障碍,依靠大众的传播媒介,而不需要借助其它形式铭和附加条件(如翻译)可直接为人们所接受。艺术是审美意识物化了的集中表现,它能强烈地引起人们的美感。竞技体育有各种有效规则来阻止不公平,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给人一种既激烈、精彩又和谐、优美的感觉。 在公元前4千年中期到2千年末,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非的印度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就已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公元前8—6世纪,在南欧的希腊半岛也建立了一些城邦国家。此后,世界另外一些地区又相续进入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各文明地区一般都经历过的最初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竞技领域内出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完全地(就奴隶制社会而言),或部分地(就封建社会而言)丧失了参与权利的不良现象,甚至世界某一地区在某一历史阶段(就欧洲中世纪而言),还经历过较大曲折,但从总的情况看,其各方面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时代的竞技运动不再把解决生存总是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开始具有新的独自的价值取向。 娱乐性在竞技运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西亚苏美尔人新年节的赛车。赛跑活动和两队人分别持真假刀枪进行的打斗比赛,都具有点缀节日欢乐气氛的作用。在南欧的希腊,尤其是晚期罗马,观赏性运动竞赛也带有召开消遗的目的。正是为了娱乐消遣,中国唐宋两代的帝王将相对马球、足球(在中国古代称“蹴鞠”)入了迷,以致为吟诗作赋,赞叹不已。自我展现的欲望在竞技运动中已经露头,且不断增强。古代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上的情感变化,便是一突出例证。初始斯的竞技会(还处于军事民主制时代)上,在人们心目中,神占有极高的地位,优胜者把自己的荣誉也献给了神。但进入文明时代后,神的影响逐渐削弱,人们更多地是为自己在运动会上展现的才智而感到自豪,在后来的罗马帝国,这种自我展现的欲望表现得更为强烈。为了博取社会名声,一些罗马自由民甚至置死伤于不顾,充当了“自愿角斗士”。在中亚的马球比赛场上,国王们也是尽力展示自己精湛的球艺,以博取臣民的崇拜。出于强身健体而参加竞技运动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古希腊人的“五项运动”除具有明显的军事价值外,更是促进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体育手段,古代印度的着名医生克拉克、妙闻,阿拉伯着名的医学家伊本西纳还特意告诫人们,除必须参加一般体育活动外,还应当经常进行竞技运动,因为竞技运动也同样有助于身体健康。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已开始形成。在文明时代的早期着作中,人体美已经是共同歌颂的主题之一。对运动美的追求在古希腊表现得最为突出:人们把身健体伟的奥运会冠军看作是美男子(如克罗托那城邦的菲利普),对其十分尊敬,死后还为之立像纪念,敬之若神;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更长期潜心研究人体匀称,对其进行量的测定和数的计算;在雅典城邦的大型运动会——雅典娜赛会上,除进行一般运动比赛外,还特别列入赛美一项;希腊人已经为健美人体制订了“卡洛加季亚”的标准(“卡洛加季亚”的词根“卡洛斯”的含义为美与力),并通过系统的身体练习来达到这一标准。随着价值取向的转移,竞技运动的世俗性也日益增强,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也逐渐淡化;加之文明时代宗教自身的发展,仪式多趋简化(如祈祷等手段的采用),从而不必再借用竞技运动来实现与神交往的目的,因此竞技运动在宗教活动中的成分逐渐减少。另外,由于阶级社会宗教的禁欲主义色彩已经十分浓重,狂热的世俗性竞技运动与弃世绝欲的宗教观念格格不入,因而在世界一些教权猖獗,教阶制严密的地区,竞技运动都被作为与宗教教义相悖的异端行为而加以取缔。正由于这样,古代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终于被以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禁绝,而在此后的大约1000年间,欧洲竞技运动因同宗教教义对立而长期被压抑。从整个情况看,新时代的竞技运动由于在宗教活动中内容的减少,加之因与宗教抵触而遭取缔,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已同宗教发生分离,这即是说,它已不再是作为宗教活动的工具而存在,而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宗教活动盛行,且又对竞技活动持较为宽容态度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等)还得依附宗教才能推行和发展。在新的时代,当竞技运动与宗教活动发生一定程度分离的同时,由于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竞技运动的功能也因而有了扩大的可能。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作为史前时代用以形成劳动和作战技能的主要手段的竞技运动,开始逐渐超越劳动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功利原则,而出现于社会性的文化活动之中。如史前时代主要用于形成狩猎和作战技能的摔跤、射箭、投掷标枪、斗剑、跑步等竞技项目,在文明时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们除保留了传统的实用价值外,也成为社会娱乐活动和节日庆典的有机组成部分。竞技运动与宗教、军事和生产活动关系的变化,导致一个积极结果的出现:竞技运动不断排除与之交织、混杂的其它领域成分的影响,成为一个比史前时代更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在竞技运动独立性日益增强的过程中,不仅专用场馆器材出现,独立的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而且运动项目和训练方法原则也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竞技运动同宗教之间还未出现明显分离迹象的时代,专用的竞赛和训练场馆就已经出现。在古希腊祭神竞技会后期,便有了专门用于比赛的“U”形赛场。在建于奥林匹亚的“U”形竞赛场还设有长192.25米的跑道(加上终线后的缓冲地段,共长212米),其宽约32米,每次可供32名竞技者同时比赛。跑道的起跑线和边线均用条石砌线。边线条石上刻有石槽,槽中清水可供竞技者饮用。跳远的沙坑也已出现,古希腊人将其称作“斯卡”。这是一种用鹤嘴锄或十字镐掘成的松土坑。坑长约15米,坑面用木尺刮平,以便跳远者清晰地留下脚印。当时的跳远沙坑曾兼作摔跤场地使用。铁饼在名为“巴尔比斯”,投掷过程中不得越过前面和左右两边的限线。赛车也有了专用赛场,赛道的终线设有转弯柱,赛车可绕柱进行数圈距离的比赛。当时,希腊许多举办大型祭神竞技会的城邦都修建了竞技场,其中不少为四方形,赛场四周或两边垒有土坎,作看台之用。雅典于公元前330年建造的竞技场与宗教的联系已很薄弱。该场于公元前143年扩建,成为可容纳5万观众的大型运动设施。从共和制后期起,罗马的竞技运动已成为进行政治派别斗争和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工具,因而特别受到重视,其专用场地建设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都超过了同时代其它地区。罗马的竞赛场地以主要用赛车的竞技场(Circus)最具代表性,它们一般都是由一条狭长的比赛场地和马蹄形的看台组成。当时最着名的竞技场有马克西姆竞技场(奥古斯汀时代被扩建为可容20万观众的大型设施)、费来明尼竞技场、凯亚斯—尼碌竞技场和马克森提竞技场等。闻名于世的大圆形竞技场(Coliseum)占地6英亩,有8万个座位,呈椭圆形,建筑物的地下室为角斗士室、用具存放间和兽栏、竞技场的输水排水设备完善,可在很短时间内把场内注满水进行模拟海战表演。专用竞技场在东方国家也十分普遍。古印度许多城市都在城门侧建有摔跤和拳击场,其中中国的一些马球场配有殿、亭、楼、台的观赏设施,场面浇油能遏尘土,可谓别具一格。中国的足球(蹴鞠)场则走在世界前列,最先使用了球门。在专用赛地出现的同时,供运动训练使用的场馆也已问世。古希腊的运动练习场所有角力场和体操馆两种。前者类似今天的四合院建筑,属私人所有;后者的主要部分是带跑道的露天广场,为国家管理。二者都配有更衣室、浴室等设施。另外,所谓体操学校也是专用于训练的机构。罗马的角斗士培训所和浴场也为专用训练场所。前者供角斗士训练用,建设为四命院形,四周为角斗奴居室、器械室,院中空地供教练时使用;后者在罗马帝国时代自由民的训练地。在这里,人们除淋浴、读书外,还可进行举重、球类、体操、田径等练习。在东方的印度,佛教学校大多附设有健身房,一些着名的摔跤手便曾受训于此。波斯人也有作为训练的“教馆”,对7~16岁的孩子进行摔跤、跑步、骑马的训练。在竞技运动获得相对的独立性后,作战武器、祭礼法具和生产工具也演变为专用运动器材。希腊人运动用的铁饼和标枪便是由战场上使用的投石和标枪改进而成;欧洲人用以象征灾病的球和中国人作为军事训练辅助用具的球,在足球运动形成后便都成为竞赛的专门器材。民族龙舟赛船,便是由生产或生活用船改进而来。 另外,根据新旧项目特点进行的设计创造,也是专用运动器材的重要来源。古希腊使用的拳击缠手皮条(罗马人后来加以恶性发展,在硬皮条上固定铁钉、铅条等,以强增打击力量)、跳远用哑铃、赛车场起跑装置、古代中国蹴鞠的球门,无一不是按照比赛本身的需要设计出来的。 在近代竞技运动最先起步的英国,17和18世纪用于比赛的场所还主要是市政广场、天然草坪及公路等。18世纪末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教育界人士开始注意新型运动场地的建设。如1794年拉格比公学便购买了一块空地为学生修建大型运动场,以开展板球和足球运动。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大陆仍以古代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其新建的运动设施也未摆脱古代竞技场风格的影响。运动场一般呈椭圆形,四周是逐渐高起的看台,如18世纪末意大利麦兰德卡罗卡地区新建的大运动场和马塞罗达地区的斯菲瑞斯德诺运动场便都如此。18世纪末近代德国体操先驱们修建的体操场事实上还只是实施田径运动、徒手体操和器械体操的综合性场地。进入19世纪后,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运动场馆的建筑也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英国的一些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也都修建了专供田径、球类比赛的运动场。这一时期,板球等运动地也被用为举办田径比赛之用,如1864年牛津与剑桥大学的运动会便是在基督教教堂的板球场举行的。19世纪中期,室内体育运动设施开始出现。德国最早的体操馆——1850年施皮斯在海色修建的体操馆最具代表性。该建筑占地6000平方英尺,由一活动隔板分隔为两个室内场地。徒手体操、器械体操,乃至列队练习都可在里面进行。从19 世纪后期起,在欧洲大陆和北美,修建室内体育馆已蔚然成风。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运动场馆的建筑开始向现代型过渡。其发展趋势表现为:
第一、随着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出现和群众多方面的体育需要的产生,运动场馆建筑也开始向综合性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如20世纪初德国出现的侃伦运动场和柏林运动场,便包括有赛跑跑道、自行车及机动车跑道、跑马场、曲棍球场和网球场地等。这一时期篮曲式、半圆式、尖圆式和四解形式等综合运动场的出现,更标志着运动场设计已迈入现代阶段。这类运动场一般都是以田径跑道及其所包围的足球场为主体构成部分。在这类新型的运动场设计中,德国人卡尔·迪姆设计的篮曲式运动场最具优越性——跑道的直道较长,能充分利用场地面积,并利于曲段上的观众看比赛,因而被设计师们普遍采用。
第二、为适应俱乐部间和国家间比赛的需要,在统一比赛规则的同时,也对竞赛场地标准提出了统一要求。如1845年棒球场地的面积和形制被确定,1863年对足球场的长宽也作出了规定,1912年铁饼投掷圈的标准面积被定为2.50平方米。运动场地标准化也同样在其它项目发生。
第三,19世纪晚期,人们为排除气候对竞技运动不良影响作出的努力已初见成效。1876年人造滑冰场问世,标志着运动设施的全天候时代已经到来。19世纪最后几年,德国体育馆防寒设备的运用,证明人类对运动场馆已经开始了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在近代竞技运动形成、发展过程中,运动器材也日益丰富并逐渐完善。这是由于,一方面,欧洲大陆体操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新运动项目的形成,都使得相应的运动器材随之出现。如单杠、双杠、木马、吊环器械,以及其它辅助性体操练习器材,便都是随体操发展逐渐形成的。在篮球、排球作为新兴运动项目问世之后,经一段时间实践也各自有了专用的赛球(最初篮球运动使用手球,排球运动使用篮球胆)。另一方面,为便训练和比赛安全、方便,各项目都对器材进行了相应改进:拳击运动员使用拳击手套(1947年)、击剑运动员佩戴铁网面罩(1776年)、跨栏木栅淘汰了天然障碍(1850年)、片杠铃取代金属球杠铃(1910年),以及其它运动项目出现的类似变化,也都是出于同一目的。
获得优秀成绩的动机也是运动器材改进、完善的促动因素。为了提高成绩,田径运动员使用了铁钉鞋;划船运动员增长了桨的长度,造出了鱼形和四边形划艇;滑雪运动淘汰了又粗又笨的长雪杖,改用了短雪杖;乒乓球运动员用胶皮颗粒球拍取代了木质拍。类似的情况也广见于其它运动项目。
为了适应地区、国家间比赛的需要,随着国际体育组织的成立,对运动器材标准也作出了统一规定。如1974年第一次对网球球网作了规定(1884年再订为91.4厘米);19世纪末,铅球、铁饼的重量和形状也被确定下来;20世纪初,标枪的长度和重量也被统一。
近代科技成果在竞技运动中的广泛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运动器材的发展。如内燃机重量的减轻、引火装置和气化器的发明,使汽车和摩托车成为竞技运动的合适器材。此外,在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出现的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提高了成绩评计的准确性。
近代的运动训练 近代运动训练可分为靠经验指导与模仿学习时期和向科学训练过渡时期两个阶段。 (1)经验指导与模仿学习时期
从近代运动开始形成到19世纪50年代(在欧洲大陆还更长一些,直到70年代),是缺乏科学依据,主要由竞技指导者根据个人经验或模仿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训练的时期。这时期,绝大多数指导者信奉的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增长运动时间原则。受这原则的支配,有的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常常每周参加两次比赛,3次训练,而且每次训练长达3~5小时。最为突出的是,在当时的田径和水上运动项目中,竞技指导者并不是根据自己项目的特点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而是根据驯马的实践经验来决定运动员的训练量。努力保持最高速度,不断进行长、短距离跑,便是当时主要的训练方法。拳击、举重运动员则片面重视肌肉发展。即使是棋类、赛马项目的指导者(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是真正的运动行家),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遵循的原则,也是一些常见的“刻板公式”,他们很少创新,更不注意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及个性问题。
这时期在多数项目中充任“教练员”的人,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技术较好的运动高手。这些人缺乏生理、解剖等方面的知识,在运动训练中只不过扮演了以高超的运动技术来促进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陪练员”角色,还远远不是对运动训练的原则、方法起决定作用的现代意义的教练员。对这一现象,参加过双杠之争的德国体操家胡果·罗思金便曾指责说:“实在是再奇怪不过了,我们为了照顾好比赛用马,雇用饲养员时还要考虑他在马匹的解剖和生理方面的知识水平,但受托发展和增强人的身体的人,却反而无须具备我们要求饲养员的那些知识。”
这个时期欧洲大陆运动训练水平不能迅速提高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少有影响的运动家认为,业余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力,消磨时光的手段;运动团体只不过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场所,因而训练的目的只限于增强人的舒适感、灵巧性和力量,其内容也只涉及与生活作息制度相关的活动。这种训练观的蔓延使人们很难把注意力转向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运动训练。
只有在美国(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英国在内),真正意义的运动训练已经露头。一天安排两次训练的方法已初见成效,开始在一些运动项目推行。有经验的运动训练指导者,如文夕普博士,已脱离了从驯马方法中吸取经验的老路,着手对运动员自身的能力进行探索。另外,美国人这时已经懂得根据不同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来指导和组织训练活动,如棒球运动就因采用适合于该项目的训练方法使击球力量和球的旋转性增强,从而使运动成绩得以提高。
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经验的、模仿的运动训练逐步向科学训练过渡。在这一时期,医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学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开始对运动训练发生影响。医学界和生理学界在肌肉和心脏方面的研究成果(1884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安吉罗莫索发明的肌肉测量器、19世纪90年代心脏机能和血液循环方面的机关报发生、20世纪初血况测验、心血管效能测定方法的问世),逐渐进入运动训练研究领域。德心理学家温特的研究成果,使运动训练者开始从新的角度——运动员的兴趣(心理)来考虑训练的安排问题。另外,高尔登遗传研究中关于人的特性可测定的结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比内和西蒙关于联想与记忆的理论、技巧运动测定法则等问世,都为研究运动训练过程打下了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这些成果的运用,美国田径研究会(19世纪90年代成立)和竞技运动研究会(1907年成立)的探索才开始有了明确的方向。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运动指导者最终明白过来: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不能仅凭个人经验,也不能处处模仿,更不能让运动员一味蛮干,而是必须在形成其运动技术的同时培养其取得好成绩必备的身体素质和能力。这种认识已经接近后来综合训练法和辅助训练法的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万能运动员”的培养实践中,综合训练法和辅助训练法已逐渐被人们不太自学地加以运用:体操运动员从事足球、田径练习,滑冰运动员参加游泳和跑步运动,摔跤运动员从事体操和田径训练。事实证明,后来的综合训练法和辅助训练法正是从这类不自觉的训练中开始起步的。
根据单项运动特点采取针对训练的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球类项目中,技术的作用已为许多教练员理解。最初的训练大纲已拟订出来,并开始进行有目的的试验。田径运动中,由于训练与器材和技术改进配合进行,从而创造出蹲踞式起跑法,“剪式”跳高法,直腿前伸跨栏法等新的运动技术。
教练员在运动队中的地位已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是运动员的“陪练”,而已成为全队技术、战术训练方案的拟订者。正因为这样,从19世纪80年代初起,一些团体开始禁止聘请职业选手作教练员,因为他们除有高超的运动技术处,缺乏提高运动成绩所必须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也不具备拟订全队战术的能力,因而已经不能胜任运动队指导者的任务。
近代的运动团体及组织管理 近代运动团体是在近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欧洲中世纪后期运动团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地的运动团体基本上是贵族建立起来的,其成员和活动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如1742年成立的爱丁堡滑冰俱乐部、1787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射箭社等,都是纯粹由贵族组成的运动团体。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都市的发展,随着近代教育和体育的进步,近代意义上的运动团体也迅速出现。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运动组织就经历了从零星分散的状态过渡到全国性综合运动组织两个发展阶段。
由于英国户外竞技热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各地都出现了各种竞技运动团体。在此之前,英国以外的地方只有很少的运动俱乐部存在,例如帕乌(1814年)、汉堡(1836年)、勒阿弗尔和阿姆斯特丹(1838年)的工程师们建立起来的高尔夫球、划船、帆船、板球俱乐部等。
19世纪后半期的运动团体广泛出现于欧洲社会各阶层。教会、准军事组织、工厂、居民区……都建立了一些运动团体。
在运动团体大量涌现和竞赛活动日益频繁的条件下,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英、美等国出现了一些全国性单项运动组织。1858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棒球联合会,在60—80年代,英国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如全英射箭总会(1860年)、足球协会(1963年)、曲棍球协会(1866年)、帆船协会(1875年)、自行车联盟(1878年)、业余田径协会(1880年)、业余拳击协会(1880年)、业余游泳协会(1886年)、体操协会(1888年)等。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法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陆续建立了类似的全国性运动会。
竞赛活动的急剧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一些运动协会感到有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必要,一些国家开始创立综合性的全国性运动联合会。1878年美国成立的全美业余运动员协会,便是世界最早的全国性组织,它后来发展为全美业余体育协会,至今仍是美国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先后建立了类似的体育运动组织。英国的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虽然有上百个之多,但却一直未联合成为综合性的全国性运动组织。
全国性单项或综合性运动团体的建立,促进了运动的发展。首先,它们导致了比赛规则的统一,这使人们能按照统一的方式和标准进行练习和比赛。规则是竞赛发展的产物,并又反作用于竞赛,使之能够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促进运动技术按照确定方向不断提高的动力模式形成了,促进运动交往不断扩大所必需的交际工具出现了。这就为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次,全国性运动团体的广泛出现,也为竞技运动组织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直到18世纪末,各种竞技运动仍处于自发进行的状态,只要不被认为已触及到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统治者都照例不予过问。进入19世纪以后,情况开始变化,在体操危机发生的同时,竞技运动日益为人们所青睐。
最先对自发的竞技运动进行干预和组织的是一些学校当局,如前述英国拉格比公学校方便于19世纪前期对学校体育采用了“自治原则”。到了19世纪后半期,连欧洲某些国家政府也感到有干预竞技运动发展的必要。1868年和1882年丹麦和普鲁士分别颁布的关于开展游戏场运动的命令,便鼓励学校和地方当局推行球类等团体运动。许多国家的体育教师和校长对此也起了积极作用。如德国1874年在萨尔斯堡召开的体操教师会议就要求市政当局建造公共运动场,1885年成立的美国健康和体育协会公开要求各州对运动团体给予法律保护。3年后纽约州通过了第一个这种法案,在90年代美国各州掀起了一个体育和运动立法的高潮。类似的情况在同期其它欧洲国家也都出现了,各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些与发展竞技运动有关的行政命令。
由于学校还是当时开展竞技运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因而政府对竞技运动的组织和管理逐渐成为一些国家教育行政当局的主要职能之一。如丹麦学校事条管理大臣巴尔丁弗勒在90年代就经常发出有关在公立学校中开展竞技运动的指令,并在每年暑期政府主办的体操教师讲习会中,开设了以丹麦球戏、曲棍球等为内容的集体游戏课程。
尽管政府对竞技运动重视了,但当时竞技运动的发展尚未能使各国认为有设立专门政府部门加以管理的必要。设立专门负责体育和运动事务的政府机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事。
‘柒’ 研究竞技运动(竞技体育)起源的意义
考古学家在有2500年历史的奈迈阿体育场和罗得岛古运动场的挖掘工作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科隆体育学院也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该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对古代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跟踪。目前越来越清晰呈现出来的是:
2500年前就有专业运动员在希腊比赛。
希腊为拳击运动员发明了练习用沙袋、护耳罩和拳击手套。
尽管被禁止,但直到7世纪希腊一直都举行运动员格斗比赛。
人们发现了铁饼,还有重竞技运动员锈迹斑斑的刮刀,它们被用来刮掉身上粘乎乎的油、汗和灰尘的混合物。这些表明:希腊不仅是精神智慧大国,也是体格锻炼强国。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训练战士设置的,为了提高士兵战斗训练的兴趣,所以,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在当时的作战条件下,士兵强壮的体魄,会对一场战斗的胜负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士兵战斗力设计的竞技体育,在中国,是划在武术里,民间摔跤、抓羊、玩石锁等,也属此类,但武术与民间竞技体育,不属养生。而且,中国人认为,练武术和竞技体育,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得超强的技能、体力和忍耐力,因此,与养生的目标恰恰是相反的。是竞技就不是养生,是养生就不去竞技,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通过比赛,来评定谁的养生水平高的。不是中国人想不到用竞技的方式来提高人们对某个项目的兴趣,中国自古就有博弈、投壶、比箭、踢毬等竞技游戏,唯独没有田径、举重类的竞技运动,打擂台等比武是选拔将士用的,这很可能与中国人认为竞技体育有损健康的观念有关。
竞技运动亦称“竞技体育”。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特点是:
1)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2)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3)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4)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5)娱乐性。当今世界所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远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有数百种之多。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自行车等。各国、各地区还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起源于:足球
现代生活中再也没有比足球更令人激动不已的运动了。足球的历史可谓悠长久远。早在古希腊就有一种类似今天的手球的游戏。以后,罗马人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随着罗马人征服欧洲的数百年间,这运动便得以在英伦三岛广为流传。那时已有罗马人为一方,不列颠土居民为一方所进行的比赛。据说那时使用的球是战俘的头颅。以后改用牲畜的膀胱冲气做成球。这种球有一定的弹性,可拍,可踢,时常是许多人一拥而上朝某个目标踢去。当时,比赛的动作粗野,时有参加者受重伤,故被禁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足球运动却愈加普遍,英伦各地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尽管已成为事实,但几代英国国王仍然禁止踢球,怕年青人不专心致志地练习武功而受到外来异邦的侵略。
到了伊力莎白女王的后期,足球比赛已能登堂入室。节日期间常有壮观的比赛为人们助兴。1602年,在康沃里举办过一次大规模比赛,双方球门相距三四英里,各教区之间相互比赛,席卷了整个地区。
以后的200年间,英伦三岛进行了各种不通形式的比赛,规则也不尽相同。那时还没有人打算把规则统一起来,也没有把各地方的队组织起来。那时的比赛相当粗野、激烈、有的队员故意踢对方的小腿而不是踢球,简直和斗殴毫无二致。
1823年11月21日,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世界足球面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天,一群学生在操场上踢球。一个叫威廉.韦步埃利斯的15岁的男孩在比赛进行中抱着球跑,这个简单而平常的动作竟然把足球世界分为两部分:允许用手持球的走的成为橄榄球,允许用脚踢、头顶的成为足球。这以后,一些热心于足球运动的人在伦敦一家旅馆里召开会议,起草足球协会的章程,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即禁止手持球走。而允许手持球走的橄榄球联合会直到1871年才成立。
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位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掷界外球,最初只用一只手,但有些球员能巧妙地把球从四、五十码以外掷入球门,因此规则又作了变动,必须双手掷界外球。最早的球门也不同于今天,1883年球门的横梁还是拉一根绳子。由于绳子细些,一些球从上面过去还是从下面过去,一时很难判断,直到1890年,才设置了球网。至于球场的规模也不同于今天,1890年,球场的面积是200码X100码或100码X50码,还有200码X50码的。现在的场地规定是:最大可允许130码长,最小也需要100码长,宽为100码到50码。那时比赛,是由每队各出一名副裁判和主裁判担任“执法官”。直到1891年,才出现持中立态度的现在意义上的裁判----一名裁判和两名巡边员。早期的球队均是业余球员构成的,而现代足球有了职业球员,以踢球为职业的运动员。
‘捌’ 详细介绍一下英国的体育项目及其起源英文版的好吗
一共有九大项目起源于英国。
1 乒乓球
作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过这项中国人最擅长的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
当时的乒乓球是网球运动在桌上的延伸,被称为“桌上网球”。
直到1900年左右,球才由轻而富有弹性的实心球改为赛璐璐(一种塑料材质)制成的空心球,这也让乒乓球开始区别于网球。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被列为正式项目。
2 羽毛球
羽毛球的英文是badminton,这个英文的来源就是它的诞生地――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巴德明顿。
1873年该项目诞生之后,在20世纪初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1920年前后传入中国,开始仅仅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和一些大中学校里开展。
1988年汉城奥运会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成为正式项目。
3 现代足球
古代足球诞生于中国,不过蹴鞠无论是球的材质还是规则,都和现代足球有所区别。
目前奥运会上进行的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1863年,英国成立了足协,并制订了第一套统一的竞赛规则。
1908年伦敦奥运会,足球被列为正式项目。
4 现代射箭
现代射箭于14世纪起源于英国,它由武士的军事需要演变成娱乐运动。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射箭被列为正式项目。
5 竞走
竞走起源于英国,1867年,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竞走锦标赛。
1908年伦敦奥运会,竞走被列为正式项目。
6 现代拳击
现代拳击运动起源于英国,分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两大体系,奥运会拳击比赛属于业余拳击赛。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拳击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7 现代曲棍球
现代曲棍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是奥运会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
1908年伦敦奥运会,曲棍球被列为正式项目。
8 赛艇
赛艇起源于英国,其原型是17世纪泰晤士河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
1896年雅典奥运会,赛艇被列为正式项目,但当时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
9 水球
水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最初是人们游泳时在水中掷球的一种娱乐活动,由于当时的英国足球运动员经常把足球抛在水中嬉戏,以此锻炼身体,因此又有“水上足球”之称。
1900年巴黎奥运会,水球被列为正式项目。
翻译:A total of nine large projec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1 table tennis
As a Chinese national ball game, table tennis in China has a deep mass base, but the Chinese most good at sport originated in Britain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table tennis is tennis movement in the extension of the table, known as the "table tennis".
Until around 1900, only made of light and elastic solid sphere to x celluloid (a kind of plastic material) made of hollow ball, this also let table tennis began to different from tennis.
The 1988 Seoul Olympic Games, table tennis is listed as official project.
2 badminton
Badminton English is badminton, the source of the English is its birthplace - England Glasgow county budd minton.
In 1873, the project was born later,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Asia, the americas, Oceania, Africa, around 1920 was introced into China, began to only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tianjin and other cities of 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and some big in the school development.
The 1988 Seoul Olympic Games is listed as performance project, 1992 Barcelona Olympic Games become official project.
3 the modern football
Ancient football was born in China, but cuju whether the ball material or rules, and modern football different.
At present the Olympic Games in modern football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1863, the British set up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and formulate the first set of unified competition rules.
1908 London Olympic Games, football is listed as official project.
4 modern archery
Modern archery in 14 century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consists of the samurai's military needs to evolve into entertainment sports.
The 1972 Munich Olympic Games, and archery were classified as official project.
5 race
Race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7, Britain held the first race championship.
1908 London Olympic Games, race is listed as official project.
6 Modern boxing
Modern boxing movemen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points amateur boxing and professional boxing two big system, the Olympic Games boxing match belong to amateur boxing match.
1920 Antwerp games, boxing were classified as official event.
7 7 modern hockey
Modern hockey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Britain, the Olympic Games is the most long history of one of the items.
1908 London Olympic Games, hockey is listed as official project.
8 rowing
Rowing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prototype is in the 17th century the river Thames waterman are often held a boat race. 1715 to celebrate the crowned king, for the first time held a rowing competition.
The 1896 Athens Olympic Games, rowing were classified as official project, but then cancel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9 water polo
The water polo was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England, was originally people swimming in the water throwing the ball one kind of recreational activity, because the British football player often put into play football in the water, so as to exercise the body, therefore have again "water football," said.
The 1900 Olympics in Paris, water polo is listed as official project.
‘玖’ 简述英国户外运动和竞技运动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意义!
欧洲出现了一个需要体育并创造出新的体育手段的时代,出现了欧洲大陆的体操和英国的户外活动及竞技运动体系等等。从19世纪60...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出现使各运动项目在国际范围内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体育竞赛从此摆脱了地方传统,开始实现国际性。随着国际...
‘拾’ 拜托帮帮忙啦!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在欧洲主要国家取得了统治地位。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末,欧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它不仅引起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使社会思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推动了教育改革,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是真培养具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开拓、进取、务实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实业爱。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古希腊教育制度和古奥运会的基本精神符合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国家们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对教育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着名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的主张。“绅士教育”对体育予以充分重视。在“绅士教育”推动下、英国的竞技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论”,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他要求儿童“通过跑跳等活动获得一定的有关古奥运会的知识”。18世纪末,欧洲博爱主义教育家们在教育改革中,以古希腊体育为基础,吸取骑士体育和民间游戏优点,奠定了现代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改革。其中托马斯·阿诺德在拉格比公共学校的改革影响较大。阿诺德建立了竞技运动为主的学校体育,让学生自己管理竞技运动,充分发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效能。以后阿诺德的方法越出学校,到19世纪70年代传向全世界。从洛克的“绅士教育”到阿诺德的改革,资产阶级在几个世纪的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推进了奥林匹克运动思想的形成。
在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初期,欧洲大陆各国盛行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体操活动,而英国盛行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19世纪中期,英国的竞技运动传到了美国加拿大。到19世纪后期,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都市化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寻求具有较好的娱乐功能、能有效的消除紧张状态的活动方式。竞技运动最能适合这一需要。由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通过涌向各地的殖民者向世界传播,在世界不同类型体育的交流和融合中产生了现代体育。1851年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主持下,欧洲的各单项运动和世界比赛陆续兴起,1891年在汉堡举办了第一届欧洲花样滑冰赛;189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世界速滑锦标赛。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体育组织。
从18世纪开始,英、法、德等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发掘。进入19世纪后,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地区为复兴奥运会进行各种尝试。1830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从19世纪中期起随着奥林匹亚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希腊人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渴望借此机会重现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古希腊文明。1858年希腊国王奥托采纳了一位名叫札巴斯的希腊人的建议,发布了《奥林匹克令》,1859年举行了第一届泛希腊奥运会。1870年和1875年又先后举行了第2届、第3届泛希腊奥运会。从1875年开始,由德国考古学家库齐乌斯率领的考察对队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发掘,取得了重大进展。1881年,古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接着在奥林匹亚修建了博物馆,展览出土的各种古奥运会文物,修建了铁路,奥林匹克成为旅游胜地。奥林匹克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1888年和1889年,希腊人又举办了两届泛希腊奥运会。希腊人复兴奥运会的多次尝试。由于未能摆脱民间庆典的性质和超出泛希腊的范围,尽管在世界范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
在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众多先驱者中,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最为突出。顾拜旦通过对阿诺德教育改革和英国竞技运动的研究,认为竞技运动可以同时收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是对青少年实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他凭借对古希腊文化和古奥运会地深刻了解。将古希腊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提高到新的认识,即古奥运会。它与艺术、品德高尚的公民共同构成支持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在1875-1881年间,奥林匹亚考古成果不断公布,顾拜旦开始酝酿复兴奥运会。1888年,他通过各国体育状况的调查,强烈地感到需要尽快复兴古奥运会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精神指导体育竞赛。泛希腊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使他认识到恢复奥运会必须使其具有世界性才有生命力。当时欧洲各国间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在这种形势下,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进了了解,促进人们友好的共处,达到世界和平。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公开提出用现代化形式复兴奥运会的设想。1892年他又发表了着名的“复兴奥林匹克”演说,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从此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具体筹备阶段。
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回答者:471503128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16 13:1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兴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14世纪起,欧洲各国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它们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直接动因则是古希腊的体育传统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现代体育的兴起和国际文化。
在经历了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文艺繁荣之后,欧洲进入了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教会各贵族领主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贩思想,中世纪宗教哲学提倡“灵肉对立伦”和“禁欲主义”,扼杀了体育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兴起,第一次冲击了封建领主和教会的专横统治。在“重新振兴文艺”的口号下,西欧各国的文化艺术、科学有了重大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近代人类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6世纪欧洲诸国进行的宗教改革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罗马教会统治的运动。这场运动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近代人类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推崇经近代思想文化取代教会和贵族的专制、迷信和欺骗,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一个共同点是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这一思想文化运动,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体育和古奥运会的关注。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在欧洲主要国家取得了统治地位。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末,欧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它不仅引起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使社会思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推动了教育改革,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是真培养具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开拓、进取、务实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实业爱。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古希腊教育制度和古奥运会的基本精神符合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国家们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对教育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着名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的主张。“绅士教育”对体育予以充分重视。在“绅士教育”推动下、英国的竞技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论”,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他要求儿童“通过跑跳等活动获得一定的有关古奥运会的知识”。18世纪末,欧洲博爱主义教育家们在教育改革中,以古希腊体育为基础,吸取骑士体育和民间游戏优点,奠定了现代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改革。其中托马斯·阿诺德在拉格比公共学校的改革影响较大。阿诺德建立了竞技运动为主的学校体育,让学生自己管理竞技运动,充分发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效能。以后阿诺德的方法越出学校,到19世纪70年代传向全世界。从洛克的“绅士教育”到阿诺德的改革,资产阶级在几个世纪的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推进了奥林匹克运动思想的形成。
在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初期,欧洲大陆各国盛行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体操活动,而英国盛行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19世纪中期,英国的竞技运动传到了美国加拿大。到19世纪后期,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都市化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寻求具有较好的娱乐功能、能有效的消除紧张状态的活动方式。竞技运动最能适合这一需要。由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通过涌向各地的殖民者向世界传播,在世界不同类型体育的交流和融合中产生了现代体育。1851年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主持下,欧洲的各单项运动和世界比赛陆续兴起,1891年在汉堡举办了第一届欧洲花样滑冰赛;189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世界速滑锦标赛。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体育组织。
从18世纪开始,英、法、德等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发掘。进入19世纪后,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地区为复兴奥运会进行各种尝试。1830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从19世纪中期起随着奥林匹亚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希腊人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渴望借此机会重现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古希腊文明。1858年希腊国王奥托采纳了一位名叫札巴斯的希腊人的建议,发布了《奥林匹克令》,1859年举行了第一届泛希腊奥运会。1870年和1875年又先后举行了第2届、第3届泛希腊奥运会。从1875年开始,由德国考古学家库齐乌斯率领的考察对队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发掘,取得了重大进展。1881年,古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接着在奥林匹亚修建了博物馆,展览出土的各种古奥运会文物,修建了铁路,奥林匹克成为旅游胜地。奥林匹克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1888年和1889年,希腊人又举办了两届泛希腊奥运会。希腊人复兴奥运会的多次尝试。由于未能摆脱民间庆典的性质和超出泛希腊的范围,尽管在世界范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
在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众多先驱者中,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最为突出。顾拜旦通过对阿诺德教育改革和英国竞技运动的研究,认为竞技运动可以同时收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是对青少年实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他凭借对古希腊文化和古奥运会地深刻了解。将古希腊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提高到新的认识,即古奥运会。它与艺术、品德高尚的公民共同构成支持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在1875-1881年间,奥林匹亚考古成果不断公布,顾拜旦开始酝酿复兴奥运会。1888年,他通过各国体育状况的调查,强烈地感到需要尽快复兴古奥运会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精神指导体育竞赛。泛希腊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使他认识到恢复奥运会必须使其具有世界性才有生命力。当时欧洲各国间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在这种形势下,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进了了解,促进人们友好的共处,达到世界和平。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公开提出用现代化形式复兴奥运会的设想。1892年他又发表了着名的“复兴奥林匹克”演说,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从此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具体筹备阶段。
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回答者:带着孩子结婚 - 助理 二级 2-17 06:0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兴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14世纪起,欧洲各国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它们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直接动因则是古希腊的体育传统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现代体育的兴起和国际文化。
在经历了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文艺繁荣之后,欧洲进入了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教会各贵族领主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贩思想,中世纪宗教哲学提倡“灵肉对立伦”和“禁欲主义”,扼杀了体育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兴起,第一次冲击了封建领主和教会的专横统治。在“重新振兴文艺”的口号下,西欧各国的文化艺术、科学有了重大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近代人类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6世纪欧洲诸国进行的宗教改革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罗马教会统治的运动。这场运动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近代人类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推崇经近代思想文化取代教会和贵族的专制、迷信和欺骗,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一个共同点是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这一思想文化运动,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体育和古奥运会的关注。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在欧洲主要国家取得了统治地位。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末,欧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它不仅引起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使社会思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推动了教育改革,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是真培养具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开拓、进取、务实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实业爱。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古希腊教育制度和古奥运会的基本精神符合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国家们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对教育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着名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的主张。“绅士教育”对体育予以充分重视。在“绅士教育”推动下、英国的竞技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论”,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他要求儿童“通过跑跳等活动获得一定的有关古奥运会的知识”。18世纪末,欧洲博爱主义教育家们在教育改革中,以古希腊体育为基础,吸取骑士体育和民间游戏优点,奠定了现代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改革。其中托马斯·阿诺德在拉格比公共学校的改革影响较大。阿诺德建立了竞技运动为主的学校体育,让学生自己管理竞技运动,充分发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效能。以后阿诺德的方法越出学校,到19世纪70年代传向全世界。从洛克的“绅士教育”到阿诺德的改革,资产阶级在几个世纪的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推进了奥林匹克运动思想的形成。
在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初期,欧洲大陆各国盛行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体操活动,而英国盛行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19世纪中期,英国的竞技运动传到了美国加拿大。到19世纪后期,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都市化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寻求具有较好的娱乐功能、能有效的消除紧张状态的活动方式。竞技运动最能适合这一需要。由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通过涌向各地的殖民者向世界传播,在世界不同类型体育的交流和融合中产生了现代体育。1851年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主持下,欧洲的各单项运动和世界比赛陆续兴起,1891年在汉堡举办了第一届欧洲花样滑冰赛;189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世界速滑锦标赛。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体育组织。
从18世纪开始,英、法、德等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发掘。进入19世纪后,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地区为复兴奥运会进行各种尝试。1830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从19世纪中期起随着奥林匹亚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希腊人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渴望借此机会重现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古希腊文明。1858年希腊国王奥托采纳了一位名叫札巴斯的希腊人的建议,发布了《奥林匹克令》,1859年举行了第一届泛希腊奥运会。1870年和1875年又先后举行了第2届、第3届泛希腊奥运会。从1875年开始,由德国考古学家库齐乌斯率领的考察对队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发掘,取得了重大进展。1881年,古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接着在奥林匹亚修建了博物馆,展览出土的各种古奥运会文物,修建了铁路,奥林匹克成为旅游胜地。奥林匹克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1888年和1889年,希腊人又举办了两届泛希腊奥运会。希腊人复兴奥运会的多次尝试。由于未能摆脱民间庆典的性质和超出泛希腊的范围,尽管在世界范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
在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众多先驱者中,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最为突出。顾拜旦通过对阿诺德教育改革和英国竞技运动的研究,认为竞技运动可以同时收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是对青少年实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他凭借对古希腊文化和古奥运会地深刻了解。将古希腊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提高到新的认识,即古奥运会。它与艺术、品德高尚的公民共同构成支持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在1875-1881年间,奥林匹亚考古成果不断公布,顾拜旦开始酝酿复兴奥运会。1888年,他通过各国体育状况的调查,强烈地感到需要尽快复兴古奥运会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精神指导体育竞赛。泛希腊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使他认识到恢复奥运会必须使其具有世界性才有生命力。当时欧洲各国间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在这种形势下,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进了了解,促进人们友好的共处,达到世界和平。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公开提出用现代化形式复兴奥运会的设想。1892年他又发表了着名的“复兴奥林匹克”演说,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从此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具体筹备阶段。
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回答者:quchangwei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9:32
奥运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