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19世纪用什么笔

英国19世纪用什么笔

发布时间:2022-06-23 10:55:29

A. 钢笔和铅笔哪个先发明

钢笔
钢笔现在已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的发明是在19世纪初。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很不方便。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
=============================
铅笔
铅笔的由来

1564年,在英格兰的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矿物--石墨。由于石墨能像铅一样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痕迹比铅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们称石墨为“黑铅”。那时巴罗代尔一带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受此启发,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不久,英王乔治二世索性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为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利品。用石墨条写它既好弄脏手,又容易折断。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水冲洗石墨,使石墨变成石墨粉,然后同硫磺、锑、松香混合,再将这种混合物成条,这比纯石墨条的韧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脏手。这就是最早的铅笔。直到18世纪未,世界上还只有英、德两国能够生产这种铅笔。因此,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波拿巴下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铅笔芯。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铅笔上标有的H(硬性铅笔)、B(软性铅笔)、HB(软硬适中的铅笔)的由来。

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美国的工匠门罗来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种能切出木条的机械,然后在木条上刻上细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将两条木条对好、粘合,笔芯被紧紧地嵌在中间,这说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
所以是铅笔...

B. 有谁知道玻璃,钢笔,水彩笔是谁发明的都是在什么世纪诞生

玻璃没有具体发明人。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约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1000 年前,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
钢笔在19世纪初期由派克发明。

水彩笔:1921樱花颜料制品公司在东京建立,开始生产蜡笔。
1925公司迁至大贩,油画棒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新产品被发明,他具有蜡笔和粉彩棒的特点。
1950水彩颜料和油画颜料加入生产系列,樱花公司形成一个具有主产多种艺术颜料的集团。
1958开始生产记号笔产品。从此一系列记号笔和签字笔逐年在公司中发展
1962新日本造型公司作为延伸企业而建立,他的艺术工艺材料产品对于业余爱好者与专业人一样适用。
1969樱花公司发明机械原理的活动铅笔,并由该年建立的樱花创作公司生产制造。
1970研究发展中心在东大贩建立,专门生产和销售围绕油画颜料的专业画材。NOUVEL中心,一个新分枝,在台湾台北市开始油画棒和广告颜料的贸易。
1971开始对幼儿园销售艺术绘画材料。
1973开始一种全塑料的新型产品塑料蜡笔的销售。
1974在大贩城新工厂落成,并开始产品生产,开始销售白板笔。
1977固体油漆笔,一种被改进的固体型油漆被开发。
1982能够绘画花边的彩边笔作为文具和礼品被消费者接受。颜料水笔也在市场上被推出。
1984水性波晒笔开始销售,者喱型墨水被使用。
1985兵库工厂新厂房落成,开始产品生产。
1986美国樱化公司在美国大陆建立。
1987专门制造销售POP系列产品的TAc开发事业部设立。
1990最初发明了水性白板笔、以及替代了过去油性油漆笔的水性油漆笔,樱花公司的新技术领导着记号笔工业。
1991在公司庆祝70周年时,有两个值得纪念的事:荷兰泰伦斯公司从属于日本樱花集团,建成新的泰伦斯中心大厦。
1992成立销售ROYALTALENS.LINEX.DERWENT 等专业艺术画材品牌的泰伦斯日本公司。
1993欧洲樱花公司在荷兰鹿特丹建立。上海樱花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 门制造和销售文具。
1995具有无毒性,高品质的透明水彩颜料开始销售。

C. : 谁能告诉我,19世纪英国用的是什么笔体学名

蘸水笔 鹅毛笔

D. 英国人用什么书写工具

古时欧洲惯用鹅毛笔,但今天管你什么英不英国的,用的不都和我们一样嘛,什么钢笔、中性笔、铅笔

E. 钢笔的历史

关于蓄水钢笔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追溯到10世纪,这种最早的蓄水钢笔一直使用到18世纪。发展进程很缓慢,不过,直到第19世纪初期,在生产过程中发明了一种稳定加速流的钢笔专利.
只有3点关键的发明,却使钢笔成为广泛受欢迎的书写工具。这些发明就是:铱制的金钢笔尖、硬橡胶和自由流动的墨水。
第一种使用了上面三大关键发明的钢笔,约在1850年代被制造出来。但直到1880年代时,才开始大量生产。法国的Waterman(威迪文)和Wirt是当时主要的生产者。Waterman后来并吞了Wirt。变成以钢笔为专业的大公司。现与派克、万宝龙并称世界三大名笔。
发明钢笔有个故事。据说有个叫华特曼的英国人在签合同时,羽毛笔漏水,把合同纸给弄脏了,当他去取新合同时,另一个竞争者把合同抢走了。他深受刺激,决定要设计一种先进的笔。他根据植物体内的毛细管输送液体的原,发明了钢笔。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是在19世纪初发明的。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是很不方便的。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

英国在19世纪末对羽笔的需求非常大,数以百万计的鹅被饲养起来,以取其羽毛做笔,还要经哈得逊湾公司从北美进口大量的野鹅羽毛作为补充。羽笔的制造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羽笔在使用过程中笔尖容易磨损变秃,因此得不断削出新笔尖。有经验的书写人员可用各类的小刀或代代相传的袖珍削笔器去重复削切翎管(羽毛硬管)以延长羽笔的使用寿命。但是,许多人并不能掌握这一技巧,因此大多数人都使用削好的羽笔,用秃之后便丢弃,换新羽笔。
1809年,一位英国发明家约瑟·布莱曼(Joseph Bramah,1749一1815)为一种机械羽笔削切器申请专利,这是以前削切器的改良产品。这种削切器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它将翎管切成数段,每段削尖,这样从一根羽毛上可切取许多羽笔尖。这些第一次利用机器制成的笔尖以“布莱曼专利笔”命名出售。这些笔尖被安置在布莱曼专利笔的笔杆上,以有锁圈的旋环夹紧。许多笔杆由珍贵的金属、象牙、玳瑁和宝石等制造,造型各具特色,它们是现今许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品。布莱曼笔取得的专利保护15年以后就结束了,这引起了许多零售商,如帕尔玛(Palmer)、柯柏(Cooper)、威尔斯(Walsh)和莫登(Modan)等的竞争。随着这些公司的日益兴隆,羽笔杆也出现了千姿百态的造型,尤其莫登公司注册了许多造型超凡脱俗的笔杆,其中一种是仿手型笔杆,其笔尖就好像是被一只手捏着一样。激烈的竞争引起了羽笔笔尖价格的下跌,从1809年的3先令买25只笔尖到1824年1先令6便士买100只,所以羽笔尖一直流行到1845年,最后直到被钢笔替代为止。

金属笔的祖先可追溯到最初的金属唱针。人们为寻找羽 笔的金属替代品花了很大工夫,想找出一种不用精心削尖和 保护的笔尖。很多人误以为金属笔是在18世纪后期发明的,而事实上金属笔早就使用了。在一本1465年出版,由约翰·法斯特(JohnFust)和彼得·雷艾佛(PeterSchoeiffer)合着的书中就谈到了“墨水和铜制芦苇杆”,所谓的铜制芦苇杆大概就是指用金属制成的芦苇杆状笔。又过了一个世纪,约翰· 纽道夫(Peter Newdorffer)于1544年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又提到了用铁和铜管或薄黄铜片做的笔。

然而当时的技术又一次限制了这种新构思的进一步发展。金属笔还不具有羽笔的天然柔韧性,金制的笔尖虽然很柔软,但又磨损得太快。1750年以后,仿羽笔的银制笔脱颖而出。这种笔常饰有雕刻图案和日期,但使用起来笨重不便。在整个16、17和18世纪,人们曾多次设法制造金属笔,但没有任何一种笔能适用于日常书写和投入大量生产。
最终在19世纪,经锻压、用钢片制成的钢笔开始成为全社会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早在1540年就进行过钢铁制笔生产的实验,但到了17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量生产这种笔。领导当时欧洲各国工业潮流的英国首次制造了价格低廉、大量生产、性能可靠的钢笔尖。英国伯明翰人森姆·哈利逊(samuel Harrison)是第一位有记载的钢笔尖制造商,他大约于1780年开始出品钢笔尖。后来另一位伯明翰的钢笔尖制造商约翰·米歇尔(John Mitchel)开始使用机器制造钢笔尖,取得了笔尖制造业的突破性进展。1830年,詹姆斯·佩里(JamesPerry)在笔尖肩上做了两个与笔尖中央主缝平行的小切口来提高钢笔的弹性。在后来的几年里,又有一名叫约瑟·吉洛特(Joseph Gillot)的伯明翰制造商,经过最后的改进,制造出了可与羽笔的书写感觉相媲美的金属墨水笔。在1842-1850的8年当中,吉洛特笔尖年产量从7000万个提高到18亿个。

F. 钢笔是谁发明的

钢笔的发明人尚未有定论。钢笔的发展历史如下:

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国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它经过特殊加工,圆滑而有弹性,书写起来相当流畅,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这种笔必须蘸墨水书写十分麻烦。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华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常用的毛细管笔。还有一些美术钢笔等。

(6)英国19世纪用什么笔扩展阅读:

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根据钢笔笔尖的成分不同,可分为金笔、铱金笔、墨囊钢笔三种。

1、金笔

笔尖采用黄金合金,笔尖较软,弹性好,手感舒适。但金笔的价格较贵,笔尖软,而且不好掌握,初学者不宜使用。

2、铱金笔

笔尖不含黄金,部分笔尖镀金,笔尖较硬,但物美价廉,是初学写字比较合适的工具。

金笔尖、铱笔尖之所以比钢笔尖耐用,秘密都在钢笔尖上的小圆粒。这小圆粒是铱钌合金做的,它非常坚硬耐磨。据上海金星金笔厂实验,如果把金笔尖和钢笔尖同时放在油石上磨,一小时后,金笔尖只磨损0.07毫米,而钢笔尖磨损达5毫米之多!

虽然价格相差悬殊,但是笔尖的铱粒都是特种合金"铱,钌"的合金!之所以顺滑度相差那么多那是因为打磨方式和精细程度不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金笔和铱金笔是一样的。但是制作材料和手感不同,这就导致了价格上的差距!

3、墨囊钢笔

墨囊钢笔不用吸墨,插上专用的墨囊,就可以使用了。

G. 英国人用什么笔

当然是一样的,一模一样。产品完全一样,只是卖到不同的地方去了。

H. 19世纪欧洲人用什么笔

鹅毛笔,20世纪基本上是钢笔了~

I. 欧洲中世纪人用什么写字

资料摘录:看看欧洲中世纪是如何用笔墨钞羊皮卷的
资料摘录:看看欧洲中世纪是如何用蘸水笔钞羊皮卷的

一、关于墨水

中世纪欧洲主要有两种制造黑墨水的配方。第一种是碳墨
水,由煤或灯烟与胶混合而成。第二种是金属五倍子墨水,通常由
丹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制成,也需加胶,以使墨水更加粘稠,黑色
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金属五倍子墨水早在公元
3 世纪开始应用,12世纪早期才见于文字记载。中世纪羊
皮书大都是用金属五味子墨水写成的。
金属五味子墨水的发明很可能是受到橡树五倍子神奇特性的
启发。橡树五倍子是生长于橡树嫩枝上的球形树瘤,是五倍子黄
蜂在嫩枝上产卵后,在幼虫周围形成的一个软软的深绿色球体。
当内部的幼虫孵化为成虫,它就会在茧上钻洞,然后飞走,剩下的
壳富含丹宁酸和五倍子酸。在雨水、阳光作用下,这些壳极易破
碎。有时人们用白葡萄酒或醋代替雨水。这就是金属五倍子墨水
的第一种成份。第二 种成份是硫酸亚铁盐,也称绿矾。
16 世纪晚期,人们通过蒸发含铁泥土中的水分后自然提取的。到
很可能还采用向废旧铁钉中注入硫磺酸,滤出液体,加入酒精的办
法制造绿矾。之后在绿矾中加入橡树五倍子溶液,再用无花果树
枝搅拌。于是,棕黑色溶液慢慢变成黑色墨水。随后再加些阿拉
伯树胶,以增加墨水粘性和浓度。鹅毛笔需要树胶的沾性,后来的
钢笔则不需要。当羊皮书页暴露于空气中后,金属五倍子墨水的
颜色会变深。它完全渗入羊皮纸页中,不象碳墨水那样容易擦掉,
且更具光泽。
除黑墨水外,欧洲中世纪羊皮书还广泛使用蓝、黄、绿等颜料
制成的各色墨水。

蓝色是欧洲中世纪羊皮书中除红色外第二重要的颜色。其原
料主要来源于富含铜的蓝铜矿石,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有发现。这
种矿石非常坚硬,须用臼杵捣成粉末。最珍贵的蓝颜料是用只产
于阿富汗的天青石提取的,因产地距欧洲路途遥远,运输工具原
始,费用高昂,供不应求。

此外,绿颜料是从孔雀石或铜绿中提取的,黄颜料是从火山灰
或藏红花中提取的,白颜料是从白石墨中提取的。
把红、蓝、黄、绿、白等颜料调配成各色墨水的方法与黑墨水大
同小异。如把朱砂磨成粉末后,再加入蛋清和阿拉伯树胶就制成
了红墨水。红墨水也可由用醋浸泡过的苏木碎屑混以阿拉伯树胶
制成。除蛋清、蛋黄、阿拉伯树胶外,鲟鱼气泡、动物皮革等都充当
过墨水调制剂。

与古埃及调色板和中国砚台不同,欧洲中世纪羊皮书使用的
墨水一般装在专门的漏斗形墨水瓶里。
红墨水在中世纪应用很广泛。标题、副题、词首
大写字母、日历上的特殊日期以及文本的修改都用红墨水。蓝墨
水和绿墨水用得较少。红色一直是仅次于黑色的重要颜色。

二、关于蘸水笔

1. 鹅毛笔
最早记录鹅毛笔的资料是在意大利维罗那市
的圣维陶教堂发现的。

鹅毛笔比芦苇笔和更早的灯芯草笔有更多可取之处。它有弹
性,能削出更细的笔尖,用力大些就可把字的笔划写得粗放一些,
用力轻些就可写得纤细一些,既能蘸墨水,又能较长时间连续书


尽管鹅毛笔的制造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但除了一些肖像画和书籍插图中
有所描述外,几乎找不到有关工艺的文字介绍和说明。
有关研究显示,人们一般用鹅、天鹅、乌鸦、水鸭或火鸡翅膀上
的最大五根翎毛来制作鹅毛笔,有时其它鸟类身上的翎毛也可用
来做鹅毛笔。通常,人们用乌鸦、水鸭翎毛制成的鹅毛笔抄写大学
课本和《圣经》这类几百页乃至上千页的大部头羊皮书。这种鹅毛
笔纤细精巧,不足之处是较小,握持不易。但小一些的文本,大都
是用削尖的大一些的鹅毛笔写成。

对右手写字的抄写员来说,一个稍微向右自然弯曲的鹅毛笔
用起来最舒适。因此,鹅毛笔主要由鸟类左翅的翎羽制成。鹅毛
笔的加工工序大致如下:一是清洗翎羽,去除杂毛。二是脱水处
理。一般采用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让翎羽自然风干,往往需要数月
时间;第二种是将翎羽插入热沙盘中烘干,只需几分钟。经脱水处
理后,翎羽上薄薄的一层油质表皮和翎管内的骨髓就可很容易地
被刮或抽掉。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硬挺而几乎透明的羽管。三是修
削笔尖。用各类小刀或世代相传的袖珍削笔器从两侧修削,并在
尖端中间削一狭长切口。标准笔尖呈直角形,富有弹性。
在抄写过程中,因磨损和疏忽,笔尖会变秃或裂开,因此需不
断削出新笔尖。有经验的书写人员会反复削切翎管以延长鹅毛笔
的使用寿命。但许多人并不掌握这一技巧,因此只能使用削好的
鹅毛笔,用秃之后便丢弃,再换新的鹅毛笔。

2. 金属笔
最终在19世纪,用锻压钢片制成的钢笔开始成为欧洲社会普
遍使用的书写工具。早在
年代才开始大量生产这种笔。领导当时
欧洲各国工业潮流的英国首次制造了价格低廉、大量生产、性能可
靠的钢笔尖。英国伯明翰人萨穆尔 哈里逊是第一位有记载的钢
笔尖制造商,他大约于
1780年开始生产钢笔尖。后来另一位伯明
翰的钢笔尖制造商约翰 米歇尔开始使用机器制造钢笔尖,取得了
笔尖制造业的突破性进展。
1830年,詹姆斯 佩里在笔尖肩上做
了两个与笔尖中央主缝平行的小切口来提高钢笔的弹性。在后来
的几年里,又有一名叫约瑟夫 吉洛特的伯明翰制造商,经过改进,
制造出了可与鹅毛笔的书写感觉相媲美的金属墨水笔。

三、羊皮书的钞写

羊皮书是以羊皮纸为书写材料,以鹅毛笔、墨水等为基本书写
工具,主要以手抄方式制作的文字传媒。
欧洲中世纪羊皮书大都是打格的。现在人们只在习字和记帐
时才用有方格或横格的本子,用有格的纸写正式书信显得幼稚和
有失体面。这与欧洲中世纪正相反:书越漂亮,格越精巧。不打格
的也有,但大都是些简陋的自制羊皮书。装饰考究的羊皮书都打
格。采用西式活字印刷术后,早期消费者希望其印刷羊皮书与传
统手抄羊皮书一模一样,常用的窍门是在每行印刷文字的下面打
格子

格线中规中矩是欧洲中世纪羊皮书一大特征。格线样式与所
写内容密切相关。抄写员或自己打格,或选取与其文本版式、规
格、页码相匹配的打格散页。

格子打好后,就进入了抄写阶段。抄写员通常笔直地坐在斜
面桌后面的高背椅中,而母本和抄本则并排放在桌面上。一些流
传下来的中世纪羊皮书插图显示,桌面和椅子实际上是连在一起
的,就像如今儿童吃饭时所用的高脚椅。即使打开连接桌椅的链
子,书写人员要想就座也要费点事儿。桌面向内倾斜,这样抄写员
在写字时,鹅毛笔与桌面正好成直角。握笔的手与羊皮纸几乎不
接触,主要靠臂力运笔。因此,斜面桌的确算得上比较理想的书写
平台。因为墨水一般要过一会儿才能干,所以人们常可以在中世
纪羊皮书中看到,字母下部的墨迹比较深,道理很简单,因为书写
时羊皮纸是固定在斜面桌上的。抄写员在开始抄写之前,一般都
要根据指南书的要求先用细浮石和石灰擦拭一下纸面,这一方面
使得羊皮纸更光滑平整,另一方面也可去除加工、折叠时产生的油
污。否则,墨水遇到油污后,不仅渗不进去,还可能到处流淌。

在实际抄写时,抄写员要左手持刀,这在欧洲中世纪非常关键
和普遍。写字是两手活。换言之,抄写员空不出手来找范本上要
抄写的地方。刀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方面修削鹅毛笔或刮去写错
的地方,另一方面轻轻抵住松软的羊皮纸页面,刀随笔动,与笔一
起在字里行间游走。

以上资料来源于孙宝国着《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字传媒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第67-74页

阅读全文

与英国19世纪用什么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印尼寄快递多少钱 浏览:171
印度炸酥球怎么做 浏览:163
福建意大利签证去哪里办理 浏览:177
伊朗为什么组建新政府 浏览:640
中国地图广东在哪个方位 浏览:519
中国哪些地方又有水稻也有小麦 浏览:315
英国人健身房多少钱 浏览:471
印尼万人住在哪里 浏览:805
越南鼓是哪里出的 浏览:510
越南护照尺寸多少合适 浏览:168
意大利国际生是什么意思 浏览:23
印度人盘子里吃的什么东西 浏览:875
中国最大城中湖是什么 浏览:354
印尼虎头苗有什么好 浏览:617
英国卫裤怎么穿正确 浏览:715
哪个日本动漫在中国受欢迎 浏览:246
奥运会印度首金是什么项目 浏览:75
泰国听中国哪个明星歌多 浏览:767
去伊朗做什么最赚钱 浏览:108
意大利卫浴奢侈品牌有哪些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