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一战英国巨炮多少人

一战英国巨炮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6-23 15:04:24

1. 关于一战英军步兵师的编制问题,一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人数相差是不是非常大

应该不会相差太大。虽然说常常听说某某领导人指挥一两万步兵,一两千枚大炮,向某某高地进攻,表面大炮数量和步兵相差很大,实际上,一枚大炮需要好几位士兵伺候呢。一位士兵负责瞄准,一位士兵负责运送炮弹,一位士兵负责填补炮弹,一位士兵负责把炮弹弹壳扔掉。一门大炮就需要好几位士兵呢。如果战场临时机动位置,需要从某一片阵地撤退到另一片阵地,某一个前线更换到另一个前线,就需要5位士兵一起拖着移动。有些口径大一点的大炮还需要数十人的拖动呢!像世界上最大的大炮,纳粹德国的“多拉巨炮”,光伺候它的士兵就超过2000位士兵,花费3天时间组装,每小时只能发射1枚炮弹。

2. 一战时期各国武器装备

1、一战
新 式 武 器 装 备
轻 武 器
⊙冲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诞生[图]
机 枪
⊙机枪从诞生到一战发挥巨大作用的历程[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沁机枪[图]
坦 克
⊙坦克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钢甲铁马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上]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下]
飞 机
⊙空战的出现:从砖头、刀子互搏到歼击机的问世
⊙一战中的战斗机[图]
⊙ 一战飞机的速度和载弹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武器趣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军事应用[图]

潜 艇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上][图]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下][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上][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下][图]
⊙一战前潜艇成为实用性武器
⊙潜艇一战初显身手不凡[图]
⊙“水下幽灵” ——潜水艇
化 学 武 器
⊙一战违反国际公约的化学战
⊙化学武器简介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blade/yizhan/yizhan.html

2、二战
二战中的经典武器
http://..com/question/9551135.html?si=1

回答1, 1914年开战时,英国现役战舰包括:无畏舰20,战列巡洋舰9,前无畏舰(也应该算为战列舰)40,装甲巡洋舰34,轻巡洋舰63,驱逐舰/鱼雷艇250。

回答2,库尔贝”级两艘
“普罗旺斯”级三艘
“黎塞留”级一艘(在建一艘)
战列巡洋舰:
“敦克尔克”级两艘
重巡洋舰:
“阿尔及尔”级一艘
“迪凯.斯纳”级两艘
“絮弗伦”级四艘
轻巡洋舰:
“迪盖.特鲁因”级三艘
“圣女贞德”级一艘(训练用)
“埃米尔.波廷”级一艘
“拉加利索尼耶”级七艘
布雷巡洋舰:
“普鲁东”级一艘
回答3, 找了半个小时,实在找不到

回答4,
56-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68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已退役。

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调孔环、炮闩座、炮闩、击发机构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炮架为可折叠三脚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必要时可不用炮架,实施肩扛炮身射击。

口径:75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52千克
炮身重:34千克
炮架重:16千克
炮身长:2124毫米
火线高:425-72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6.58千克
榴弹:8.8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
150毫米/30度
180毫米/0度
弹药基数:30发
初速:
破甲弹:285米/秒
杀伤爆破榴弹:310米/秒
射速:6-8发/分
最大射程:
榴弹:6500米
直射距离:
破甲弹:340米
高低射界:-5度-30度
方向射界:360度
炮班人数:7人
回答5,全长 : 42.97米
宽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吨
炮口径 : 800毫米
炮长: 32.48米
炮重: 400吨
射击角度: +53 度
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 (高爆弹)
1.8 - 2.0吨 (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

回答5,
942年初,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买,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多拉”。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顿,一枚高爆弹重4.8顿,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多拉”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年华沙起义的镇压行动,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仅不顾弹药吃紧,极其残酷地有组织和分步骤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

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的“多拉”,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

回答6,http://hi..com/%C7%D8%CF%C8%C9%FA/blog/item/09987409f5da51ae2fddd402.html里面有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驱逐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成为真正的“多面手”。一战结束后,各国海军均毫无例外地认为,驱逐舰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驱逐舰能够布雷、扫雷,能够为运输船队和舰队提供反潜支援,能够搜索敌潜艇,能够攻击敌海上运输线,能够炮击敌地面目标,而且驱逐舰还有鱼雷攻击能力,是舰队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防护力量。
驱逐舰的排水量进一步增大。英国海军最早的“江河”级只有550吨左右,而后来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驱逐舰都增加到800-850吨。战争实践表明,驱逐舰的舰体需要增大,武备要加强,航程也要提高。
沙皇俄国海军吸取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惨痛教训,在驱逐舰革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1911年下水的“诺维克”号航速可达38节,装有4门4英寸口径火炮和8具鱼雷发射管。尔后的改进型的鱼雷发射管增加到12具。至战争结束时,英国建造的W级排水量已达1500吨,有4门火炮和6具鱼雷发射管;而德国的S-113级排水量更是达到了2000吨,舰上装有4门5.9英寸口径大炮,其武备强度和排水量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某些巡洋舰。
根据战争实践的需要,驱逐舰上增加了很多新型武器装备,需要更多的水手来操作这些装备。尤其是当驱逐舰装备了深水炸弹或水下听音器(美军称为“声纳”)后,就具备了极为有力的反潜手段。一些海军武器设计师认识到,在反潜作战中,驱逐舰的高速并不能占到很大优势。于是,他们就对担任护航任务的驱逐舰进行了优化改造,稍稍降低了航速,但却极大的增加了航程,更适于执行远洋长途护航任务。

两次大战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中止了海军武器建造计划,只有意大利和日本仍在执行战时扩军方案。美国海军将其战时建造的“平板”驱逐舰转为预备役,而美国国会又不肯拨款建造新的驱逐舰。因此,除意大利和日本外,世界各国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驱逐舰大部分均为一战结束后建造的。
1927年,日本建造了“吹雪”级特型驱逐舰,使驱逐舰的性能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该舰装有6门(3座双联装)5英寸口径主炮,与当时驱逐舰惯用的单管、开放式主炮炮塔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该舰主炮仰角可达75度,能十分有效地实施对空射击。舰上装有9具鱼雷发射管,火力十分强大。动力系统使用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达38节,即使是15年后,仍可保持34节航速。
当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普遍使用直径21英寸的鱼雷,而日本海军已开始装备直径24英寸的强力鱼雷。日本方面一直对此守口如瓶,视为国家机密。1933年,日军装备了93式远程气动鱼雷,航速为49节,最大航程达22000码,为当时美国鱼雷的3倍多。
在欧洲,由于受到20世纪20、30年代签订的海军限制条约的影响,驱逐舰的建造走向两个极端。法国一战结束后缴获了德国的S-113型驱逐舰,很受启发,建造了一系列的“超级驱逐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建造了“莫加多尔”号驱逐舰。该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装有8门5.5英寸口径大炮(4座双联装)和10具鱼雷发射管。通常被称为“反驱逐舰驱逐舰”(Contre-torpilleurs)。该舰的火力甚至超过了英国同时期建造的“阿雷苏萨”级轻巡洋舰。在二战期间,美、英两国经常将法国驱逐舰称为轻巡洋舰。
当时订立的海军军控条约对600吨以下的舰艇并未做出限制,意大利首先利用这一漏洞,开始建造600吨左右的小型驱逐舰。尔后,其它国家也纷纷追随。二战中的实战表明,这种“增大版”的鱼雷艇通常都有过载的弊病,很容易在气象复杂的海面上倾覆,而且作战效能也远远不如真正的驱逐舰。意大利的海军武器设计师积极发挥其创造才智,想尽各种办法减轻舰上武备的重量,比如将鱼雷直径缩小到17.7英寸。
美国的“平甲板”式驱逐舰已全部过时,但新型的驱逐舰直到3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将驱逐舰的排水量限制为1500吨,美国当时新问世的驱逐舰紧守这一规定,不敢有丝毫越轨。直到有关条款将上限放宽为3000吨后,美国驱逐舰的排水量才开始增加。
美国驱逐舰的设计思想比较强调航程远,主要是为了准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作战。美军在二战前建造的驱逐舰装有5门5英寸口径主炮,鱼雷发射管的数量逐渐从8具增加到16具。从1939年开始,美国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基本配置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鱼雷发射管减少至10具。

3. 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凡尔登还是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会战
但我认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索姆河会战”是凡尔登大捷的转折点!
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在战争史上评论,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
而凡尔登战役双方参战兵力也非常庞大,最终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
其实这两场大战都是伤亡极为惨重的,如果硬要评出个“最惨烈”,略微偏向在凡尔登,那是德意志帝国最后的、最有力的一次反扑,是一只受伤的野兽最后的凶猛一击。
举个例子,德军在这次大战中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那是种窒息性的毒气,当场就杀伤了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偶是用了大口径跑巨炮,德军使用了喷火器和毒气弹,对一战有重要影响。
我个人认为“索姆河”和“凡尔登”没有必要就惨烈程度而分出高下,为了世界和平,人们用自己的血肉奋战着,直到生命消逝的最后一刻,那都是惨烈的!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的实力

没有这方面的报告.我告诉你当时英国海军很强大.和德国打日德兰海战就能看出.
下面是报告.
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地游戈于全球的各个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尽管德国加强了海军力量,但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英国海军凭借其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英国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大洋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1916年1月,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舍尔这位“粗暴好斗”的老水兵认为,战争虽说是实力的较量,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4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1916年5月31日凌晨,希佩尔海军中将按计划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根据舍尔的命令,这支“诱饵舰队”将沿丹麦西海岸北驶直趋斯卡格拉克海峡。这样,海峡两边地区的众多英国间谍就会将希佩尔舰队所经过位置报告给伦敦。航行中,希佩尔还让各舰的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发报,以诱使英国人上钩。

在希佩尔出发2小时后,舍尔亲自率领大洋舰队主力也悄悄地离开了威廉港。这是一支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的庞大舰队,隐蔽在“诱饵舰队”舰队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聚歼上钩之敌。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潜艇、6艘小型潜艇以及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严密监视英国海军动向。

与充当“诱饵”的希佩尔舰队大张旗鼓的航行相反,舍尔所率主力编队的出航保持了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同时,威廉港的无线电台仍继续使用舍尔的旗舰――“菲德勒大帝”号的呼号,同外界联络,造成舍尔海军上将及大洋舰队主力仍在港内的假象。

舍尔的计划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此次行动的天机已经泄露。这是因为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轻巡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使英国人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5月30日下午,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接到一份来自伦敦的绝密情报:“德国大洋舰队将于明日出航。”获悉情报后,杰利科连夜制定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贝蒂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贝蒂与德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应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杰利科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德舰的侧后。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出现在预想海域上的德国舰队。

5月30日晚20时30分,杰利科亲率由2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0艘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舰群开出了斯卡帕弗洛港。之后,贝蒂率领由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组成的前卫舰队驶离了罗赛思港。几小时后,设伏在罗赛思港外的德国潜艇向大洋舰队发回了“敌人舰队出航”的电报。而德国的“诱饵舰队”也早在英国人的监视之下。几乎倾巢而出的两支舰队都认为自己的“诱饵战术”获得了成功,他们相向而行奔赴预定战场。这时,无论是舍尔还是杰利科,都未预料到对方舰队已经全数出动。更未预料到在不久之后,他们将亲自参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5月31日14时,贝蒂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前卫舰队到达了合恩礁以北海域。此时,在贝蒂舰队以东的海面上,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德前卫舰队也正按平行的航线向北行驶,其后40海里处是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贝蒂和希佩尔谁也不知道敌人就在自己不远处,眼看这两只敌对的舰队就要擦肩而过,但命运的玄妙安排硬是把这两个死对头拉在了一起。14时20分,一艘丹麦籍货轮“弗约尔”号经过日德兰半岛以南海面时拉响了汽笛。随着一声尖利的啸叫,一股浓浓的蒸气冲上天空。英巡洋舰“加拉蒂”号和德轻巡洋舰“埃尔平”号同时发现了这股异常的蒸汽,并都前往查看。当两舰共同向这艘货轮接近时,不久便相互认了出来,于是立即向各自舰队司令官发出警讯:“发现敌舰!”的信号。14时28分,“加拉蒂”号首先向德舰开炮,德舰“埃尔平”也开炮还击,双方展开了一场短暂的炮战。这幕序剧之后,一场总共有265艘各类型军舰,其中英国149艘,德国116艘和10万名左右海军官兵,在400平方英里洋面上展开的日德兰大海战很快就拉开了正剧的战幕。

希佩尔海军中将在他的旗舰“吕措夫”号上收到“埃尔平”号发现敌情的报告后,即下令所属各舰转向东南,尽量将贝蒂引向大洋舰队主力。贝蒂见希佩尔要溜,便驱舰猛追。他的行动太过急切,以至于手下4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未能看清信号而掉队10多海里,结果,贝蒂对希佩尔本来是10∶5的实力降为6∶5。

15时45分,日德兰海面,英德海军的两支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的航行状态,由于贝蒂在速度上稍快一些,他和希佩尔的距离越来越缩短。与此同时,双方的主力舰队――杰利科距此约20海里,舍尔距此约40海里。但在希佩尔的引诱下,贝蒂逐渐向舍尔所在的海域接近,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当然,希佩尔也不知道在贝蒂舰队之外,还有一支由杰利科海军上将亲自率领的规模更庞大的英国舰队,也正向这里驶来。15时48分,希佩尔命令命令各舰向21000码之外的贝蒂舰队开火,随着德舰发出的第一批炮弹,双方前卫舰队之间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火炮命中率远远高于英舰。另外,德军的穿甲弹也优于英军。双方交火后,德舰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贝蒂的舰队,贝蒂的旗舰“狮”号频频被击中。16时,一枚穿甲弹洞穿中“狮”号中部炮塔,并在塔内爆炸,引燃了火药袋。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双腿已被炸断的炮塔指挥官哈维上校挣扎着通过传声管下令向弹药舱注水,才使2.6万吨的“狮”号免遭覆没的厄运。战后,哈维上校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16时5分,英1.9万吨的战列巡洋舰“不屈”号被2枚穿甲弹击中,发生了惊人的大爆炸,不久就连同舰上1017名官兵沉没了。之后,希佩尔下令集中火力猛轰英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使这艘2.635万吨的超级无畏战舰连中数弹,爆炸后一折两段,迅速沉没,全舰1275人仅有9人生还。

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战列巡洋舰舰2沉1伤,而德军只损失了2艘小型驱逐舰。力量对比迅速发生逆转,英军的形势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队的4艘英战列舰赶到,巨炮怒吼,弹如雨注,总算把贝蒂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在英战列舰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下,德国舰队有些顶不住了,希佩尔指挥他的战舰,向东边打边撤,贝蒂紧追不舍。直到发现迎面而来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时,才发觉上当,急令他的舰队北撤,同时向杰利科发电呼救。舍尔见状下令舰队全线追击,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希佩尔则复仇心切,转身率领他的舰队冲在最前面。

18时左右,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从东北方向杀入战场,发现了德大洋舰队的位置。杰利科立即命令舰队变换战斗队形,采用海战中惯常的“T”字头战术,24艘战列舰很快排成一条1.5万码长的作战单行,向东南方向的德大洋舰队猛扑过去。贝蒂舰队也调转航向,与希佩尔舰队展开激烈的搏杀。18时20分,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被英舰密集的炮火击中。而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也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7万吨的英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加之杰利科成功地运用“T”字头战术,充分发挥了他的舰炮火力。而德方一艘接着一艘的排成纵行的战舰,由于前面的挡住了后面的射界,所以在发挥火炮威力方面大大受到了阻碍。更加不利的是,提前转向的贝蒂舰队,已经开始插入德国舰队的后方海面, 面对困境,加上英国水兵俘虏的供词,舍尔终于发现他所面队的是整个英国主力舰队。他没有犹豫,果断地命令各舰转向右舷。根据这项命令,德国各舰都倒转航向,作了个180度的急转弯,撤出了战斗。由于通往德国本土基地的航路被贝蒂舰队切断,大洋舰队只得向西南方向行驶,这就是说大洋舰队跑得越远,离东南方向本土基地也就越远。舍尔见杰利科没有实施追击,判断杰利科一定是把他的主力舰队部署到自己的返航航线上去了,这比追击更加可怕。于是,舍尔决定趁英国舰队变换队形时转身杀回去,从主力舰队的尾部实施突破,打破英军封锁,拼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一番琢磨之后,舍尔再次下达了全舰队转向的命令。他要打回去,与杰利科再厮杀一番。

晚上19时刚过,舍尔的舰队在杰利科舰队的左舷出现了。不幸的是,由于参谋们的计算误差,德国大洋舰队没有冲向英国主力舰队的尾部,而是直接撞入了英国主力舰队的中央,战场上又一次形成了对英国舰队有利的“T”字行作战态势。大洋舰队再度处于背向日落的方向,其轮廓清晰可见,而主力舰队仍隐没在烟雾之中。英国战列舰在8000码的距离开炮,德舰看不到英舰,只看到远方炮口处的闪光。舍尔眼见大洋舰队又一次陷入危急之境,立即下令施放烟幕和鱼雷,并命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作“死亡冲锋”,掩护主力转向后撤。在烟幕和希佩尔的掩护下,大洋舰队又一次脱离险境。当最后一批舰只从乱军中冲杀出来时,屡建战功的“吕措夫”号已千疮百孔,无法继续航行,被迫弃舰沉没。战列巡洋舰“毛奇”号上升起了希佩尔海军中将的指挥旗。

20时,天色已渐渐地黑了下来,杰利科担心受到德军鱼雷和水雷的攻击,便没有追击,他打算先将舍尔舰队围堵在返回其本土基地的航线外,待天明之后再一举歼灭。用他的话说,“那将是皇家海军的一个精彩的白昼”舍尔同样明白,如果他的舰队未能在夜间冲出包围,那么天亮之后,他将不可能再有任何希望了。经过仔细分析和推算,舍尔决定转向东南,趁夜从主力舰队的尾部冲杀过去,然后经合恩礁水道返回基地。为此,舍尔把所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军主力舰队,掩护大洋舰队突围。

按照舍尔的命令,德驱逐舰拼死一搏,如狼群一般,从不同的方向袭击英主力舰队,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在哪个方向。23时30分,大洋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夜战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黑太子”号误以为向其驶来的几个巨大黑影是友舰,便发出联络信号,结果招来4艘德国战列舰的一阵齐射,“黑太子”当即变成一团火球。德国老式战列舰“波梅恩“号、轻巡洋舰“弗劳恩洛布”号和“罗斯托克”号被英国驱逐舰的鱼雷击沉,还有1艘轻巡洋舰“埃利宾”号同已方战列舰“波森”号意外相撞而沉没。夜间战斗驱逐舰的损失是:英军5艘,德军2艘。进而切断了德国舰队与本土基地的航路。

6月1日凌晨3时,德国舰队终于从英军封锁线上杀开了一条血路,向合恩礁水域狂奔。合恩礁水域是出入德国大洋舰队的基地――威廉港的必经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海军防御英国舰队的海上袭击,在此布下了无数水雷。水雷阵极不规则,犹如谜宫。开战以来,许多企图偷袭威廉港的英国军舰都有来无回,葬身雷区。要想通过雷区,只有德国海军高级将领才知道其间唯一的一条狭窄水道。3时30分,时间已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舍尔校对了一下罗盘方位,找到水道的入口,指挥他的舰队排成一路纵队,一艘紧跟着一艘安然通过雷区,向着威廉港驶去。大洋舰队总算摆脱了英国主力舰队!雷区外,随后追来的英国主力舰队只能咆哮着鸣炮,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凌晨4时15分,英国海军部给杰利科发来电讯侦察通报,告诉他舍尔的舰队已安全通过了合恩礁水道,即将回到威廉港,失望的杰利科只好带着他的主力舰队悻悻地返回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这场盛况空前的战列舰海上龙虎斗结束了。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着名公案。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英德双方损失比近2比1。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在这次海战中,大炮巨舰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德国和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战法。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

5. 一战时,打的最远的大炮叫什么

1918年3月23日7时20分,—声巨响突然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响起。伴随着滚滚浓烟,从睡梦中惊醒的巴黎市民四处奔逃。之后,每隔15~20分钟就有爆炸声在巴黎城内响起,一直持续到下午。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可是,对于电台的说法,巴黎市民并不相信,因为他们既没有看到飞机,也没有听到飞机的轰鸣声。3月29日,德军的一发炮弹击中了巴黎市中心的圣热尔瓦大教堂,造成91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的惨剧。巴黎市民人心惶惶,纷纷议论是否德国人已经攻入了巴黎。就在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法国的特工在靠近法德边界的克雷彼发现了德国的一种远程大炮,并认定轰炸是从这里发起的。但当时普通大炮的射程最远不过一二十公里,而克雷彼距离巴黎120公里之遥,不要说法国人,就是不明就里的德国人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可事实上,这种被命名为“威廉火炮”的超级巨炮就是德军最新研制的秘密武器。鉴于其威震巴黎的业绩,德军又把它称为“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的设计与制造堪称世界一流,其射程之远也堪称世界之最。这种大炮的口径虽然只有210毫米,但身管却长达34米。若把炮身竖立起来,其炮口要超过10层高楼的楼顶。从3月23日至8月9日,3门“巴黎大炮”从不同位置向巴黎共发射了300多发炮弹,其中有180发落在市区,其余的落在了郊外,造成200多人死亡、600多人受伤。
“巴黎大炮”一开始设计出雏型作测试时,先是发现他的长径比(即炮管长除以口径宽,约为172),对于当时钢材的负担太大,在头几次测试中,没打几发就让炮管因热及炮管太长的因素而下垂,艾贝哈德博士为了在测试期间尽快地解释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简易支撑系统,就在大炮的两侧竖立起两根高二十几公尺的铁架,再用数条钢索绑在铁架与炮身上、但是可以从铁架调整钢索、以方便在进行不同角度试射时的需要,最后在量产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性(整备时间要尽量短),这项支撑系统简化为如同下图的钢性支架。

巴黎大炮性能:
口径:210mm
入役:1918年
炮管长:36.1m
炮弹重:120—126kg
系统重:375吨(炮身加炮膛重125吨)
最大射程:131km(设计时推算的理论值是120km,备注:全射程需要180kg的推进火药)
生产数量:7门
制造厂商:克虏伯
评价:可怕的长径比。依阿华级战列舰406毫米主炮,在二战中也只能达到50倍径,再长,连二战的美国都没法加工了。(建造战列舰最关键的技术就是主炮,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能造出多大多长的主炮。而且就能直接决定海战的结局。没有一个老牌工业国家不是尽其所能的建造造得出的最大最长主炮身管。但英美德都极少有过50倍径的。)
不过巴黎大炮口径小,炮弹轻,杀伤力弱,只是重巡洋舰的主炮口径而已。而且120公里以外的弹着点散布,令瞄准已经毫无意义,完全是凭运气乱下蛋了。想指望它去打中一个钢筋混凝土的重炮炮台,一个是打不中,一个是打中了也啃不动。所以巴黎大炮是一种威慑性武器,给对方的后方城市制造恐慌,威慑敌方人民,而不是实际有战术价值的大威力火炮。而实际上,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伦敦被德国空军夷平了,英国人民都没有丧失斗志,更别说区区几百发炮弹了。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战争中耗费了大量钢铁、石油、铜、铅使用了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最新式战斗武器:飞机、潜艇、毒气、鱼雷及远程巨炮、榴弹炮,还有“无畏舰” 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而引起这一场人类之间空前互相残杀的则是一场突发事件。

撒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
7月23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贝尔格莱德发出限时48小时的最后通牒,内容极其苛刻,包括制止一切反奥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官民、共同审判撒拉热窝事件的兇手等条件。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10分钟,塞尔维亚总理复文除以上三条外全部答应,但奥匈帝国仍表示不满,在当天与塞尔维亚断交,并于7月28日宣战。德皇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表示坚决支持;而俄国则支持塞尔维亚并宣布实行全国总动员。此后,世界列强一个又一个地被卷进大战。1914年7月28日,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战争开始。交战双方是德国、奥匈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和英国、法国、塞尔维亚一方的协约国阵营。原先是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望风使舵,开战后转而投向协约国一方。中国参战,加入协约国一方。从参战国和战火燃烧的地区看,此次战争不再是局部战争,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

1918年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7. 一战中大事年份及影响

第一次马恩河会战
1914年8月英法军队在边境之战失败后,为了摆脱德军,于9月4日撤过马恩河,积极加强左翼力量,准备反攻。德军第1、第2集团军在追击过程中,由于对法军的兵力部署判断错误,偏离了原定进攻方向,使右翼受到了威胁。此后,德军为迂回包围法军,统帅部决定以其右翼两个集团军(第1、第2集团军)在巴黎正面展开防御,以3个集团军(第3、第4、第5集团军)向南和东南方向继续进攻,包围凡尔登以南地区的法军。9月5~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法国第3、第4、第5、第6、第9集团军和英国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反攻的主要方向是德军右翼。在主要方向上,英法军队的有生力量几乎超过德军一倍(英法使用4个集团军,35.5个步兵师、8.5个骑兵师;德军只有2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总攻发起后,法国第6集团军袭击了德军第1集团军的右翼和后方,德军第1集团军被迫从正面调两个军进行还击,于是,在第1集团军和K.W.P.von比洛率领的第2集团军之间形成了一条空隙地带。因此,英国集团军和法国第5集团军乘机进入这一空隙地带。比洛令其部队撤退,迫使第1集团军也随同后撤。此时,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对部队已失去控制,不得不令各集团军撤至苏瓦松-凡尔登一线坚守。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公里的地带上,向前推进60公里,从而使西线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在这次会战中,德军伤亡约21万人,法军约14万人。这是一次高度机动的会战,是西线1914年战局中有利于联军的转折点。

第二次马恩河会战
德国为争取同协约国签署一个体面和约,于1918年7月在马恩河地区对英法联军进行的一次会战。德军最高指挥部的企图是,预定于15日以3个集团军的兵力(共48个师,6353门火炮,约900架飞机),在马恩河突出部地区对英法联军发动进攻,前出到联军的后方,随后向巴黎方向发展进攻。但这一企图被法军获悉。法军于7月15日零时30分先于德军预定进攻时间40分钟,向德军各阵地开始炮击,打乱敌方的指挥。德军在炮火准备后,发起进攻,强渡马恩河。法军以航空兵进行阻击。7月18日,英法联军在总司令F.福煦的指挥下,以优势兵力向德军发起反攻,在主要突击方向(马恩河突出部)50公里的地段上,以25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2103门火炮,约1100架飞机,500辆坦克)同德军18个师(918门火炮,约800架飞机)展开激战,将德军打退到埃纳河和韦勒河一线。8月5日会战结束。德军损失12万人,联军损失近6万人。联军向前推进42公里,防线缩短45公里,消除了对巴黎的威胁,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

索姆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Somme,法语:Bataille de la Somm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 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英国采用的是“马克l型坦克”。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作战有 54 个师,法军 32 个师,德军为 67 个师。英、法联军伤亡 79 万 4 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 5~12 公里。德军损失 53 万 8 千人,虽然失去 240 平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战略目标。但进攻方在西南战线的胜利仍使得战局的主导权逐渐从德国移向协约国一方。
从政治角度来看,索姆河之战更是直接导致了政府内阁的更迭。大卫·劳埃德·乔治被任命为英国新首相,新内阁宣布成立,年轻的丘吉尔也是成员之一。

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最终,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1914年坦南堡战役(也称为“坦能堡会战”、“坦嫩贝格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发的。坦南堡战役是一战东线的首场战役。
这一战役是德国的胜利,俄国的灾难。有九万二千多人被俘。被杀和失踪的估计有三万人。第二集团军约有五百门炮被毁或被缴获。吉林斯基关心萨姆索诺夫的命运,命令连年坎普夫去找现已不存在的第二集团军的方位。但是连年坎普夫掉头就逃,因为获胜的第八集团军对他的部队集中了火力。在二周后的马祖里湖战役中,德军肃清了东普鲁士的所有俄军。与德军伤亡一万人相比,连年坎普夫部队的伤亡共达十四万五千人。对这种不相称的损失感到歇斯底里的连年坎普夫,抛弃了他的军队,飞快逃回俄国。吉林斯基对他的懦怯行为大发雷霆,打电报给大公,极力要求把他立即撤职。德军没有准备俄罗斯会在8月中开战。可是,因为德军用了两支部队来抵抗俄军,德军的资源被分散,而影响在西线对英法联军的战事。

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土耳其语:Çanakkale Savaşlari)。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留下约53,000死亡, 96,937受伤。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着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至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这场战役大多数为炮战,3月初,德军在马斯河地区开展了大血战。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使用了大口径炮巨炮,德军使用了喷火器和毒气弹,对一战有重要影响。这次战役改变了火炮的运用,在此之前火炮多数是用来防守或是在发动进攻前进行一下轰击,而这次德军集中大量火炮运用到进攻中则是火炮的新战法。此次战役中的火炮战法,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炮火支援。此后,火炮支援被其他国家效仿,并得到新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的火炮战法是发展最为成熟的。

青岛战役,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及英国共同攻打当时由德国控制的青岛。战役于1914年10月31日开始,至11月7日结束。日本于这场战役中获胜,占领青岛。这是在一次大战期间,日本首次与德国正面交锋,同时也首次与英国联军参战。
日英联军胜利,青岛要塞陷落,日军270人战死、113人负伤;防护巡洋舰高千穂号沉没,水上机母舰若宫号重创,英军160人战死、23人负伤。
德奥联军199人战死、504人负伤、4715人被俘,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奥匈帝国),一艘鱼雷艇,四艘炮艇自沉。

阅读全文

与一战英国巨炮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印尼寄快递多少钱 浏览:171
印度炸酥球怎么做 浏览:163
福建意大利签证去哪里办理 浏览:177
伊朗为什么组建新政府 浏览:640
中国地图广东在哪个方位 浏览:519
中国哪些地方又有水稻也有小麦 浏览:315
英国人健身房多少钱 浏览:471
印尼万人住在哪里 浏览:805
越南鼓是哪里出的 浏览:510
越南护照尺寸多少合适 浏览:168
意大利国际生是什么意思 浏览:23
印度人盘子里吃的什么东西 浏览:875
中国最大城中湖是什么 浏览:354
印尼虎头苗有什么好 浏览:617
英国卫裤怎么穿正确 浏览:715
哪个日本动漫在中国受欢迎 浏览:246
奥运会印度首金是什么项目 浏览:75
泰国听中国哪个明星歌多 浏览:767
去伊朗做什么最赚钱 浏览:108
意大利卫浴奢侈品牌有哪些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