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肉是怎么分级的
牛肉等级有日本和美国两种:
1、美国农业部将牛肉品质分为以下等级:
美国极佳级(U.S. Prime),最高等级的牛肉,肉质与脂肪分布最佳。数量非常有限,约仅占所有美国牛肉2.9%。美国特选级(U.S. Choice),一般用作牛排。美国上选级(U.S. Select),一般用作牛肉丝、带骨肉等。美国标准级(U.S. Standard),常为牛的后腿肉。美国商用级,去除更高级别后的大块牛肉。美国综合级(U.S. Utility),肉的碎块压成的大块牛肉。美国切割级(U.S. Cutter),即碎肉。美国制罐级(U.S. Canner)。
2、日本牛肉等级:
所谓“步留等级”就是一头牛最适合用来食用的部分,一般分为A、B两个等级,以A为优;“肉质等级”是对牛肉的霜降程度、颜色、肌理大小、脂肪度的综合评价,通常分为1-5五个等级。我们平常说的A5牛肉的“5”就是指肉质等级,A5当然是最好的;“BMS”是“,是牛肉的脂肪交集度的标准,分为12个等级,分别是No.1-No.12。
(1)英国牛肉怎么分扩展阅读:
日本食用肉等级规格协会进行严格的等级规格管理,市场根据“A-5”“B-1”等规格定价交易。首先,用英文字母把成肉率分为三个等级——A、B、C,A级成肉率最高,C级最低。后面的数字部分是根据“脂肪混杂”、“肉的色泽”、“肉质紧致和纹理”、“脂肪的色泽和品质”4个项目分出的5个等级。
“脂肪混杂”表示牛肉霜降的程度;“肉的色泽”以“新鲜的三文鱼色”为最好,然后目测判断牛肉的光泽;“肉质紧致和纹理”则是考察肉的纹理细致和柔软程度;“脂肪的色泽和品质”颜色以白色或奶油色为标准,还要考虑光泽和品质。上述标准各分5个等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肉质的等级是由4个项目中得分最低的等级来决定的。
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汁液,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
在做牛排的时候,如何掌握熟的程度是个功夫活,但是也有简单的方法。英国的Jamie Oliver在他的youtube中就提到过,煎牛排的时候如何掌握熟度。很简单,就需要你的一只手:用手指按牛排,感觉牛排的软硬程度。同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捏在一起,虎口到大拇指根的软硬程度就是rare steak的感觉;拇指和中指就是medium rare;拇指无名指就是medium,最后小拇指和拇指当然就是well done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排
⑵ 安格斯牛肉和普通牛肉的区别是什么
1、含脂量不同:安格斯牛肉的肉质非常鲜嫩,蛋白质含量高,含脂量低于普通牛肉。
2、来源不同:安格斯牛肉来源是安格斯肉牛,是英国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阿佰丁,金卡和安格斯郡;普通牛肉来源于其他肉牛品种。
3、品种不同:安格斯牛一般指黑牛品种;普通牛肉一般是肉牛品种。
品种来源
安格斯牛原产于苏格兰东北部的阿伯丁、安格斯、班芙和金卡丁等郡,并因此得名。与英国的卷毛加罗韦牛亲缘关系密切。
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阿根廷等国的主要牛种之一,在澳大利亚、南非、巴西、丹麦、挪威、瑞典、西班牙、德国等国有一定的数量分布。
⑶ 欧美部分国家将较佳的牛肉分为三等什么牛肉什么牛肉什么牛肉
牛肉等级,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的区分方法都是不太一样的。
1、美国
美国农业部(USAD)以油花(Marbling)分布情况和牛只屠宰的年龄将牛肉分成八类:Prime(极佳级)、Choice(特选级)、Select(上选级)、Standard(标准级)、Commercial(商业级)、Utility(实用级)、Cutter(切割级)和Canner(制罐级);前五个等级消费者能够直接购买,最后三级则多用来做成加工食品。
USAD Prime 极佳级
极佳级的牛肉取自42个月龄以下的年轻牛只,具有丰富的大理石油花和坚实的肉质,通常以炙烧、烘烤或香煎等方式料理。约仅有不到2%的牛肉能到得到这个评级,大多数都提供给高级牛排馆和饭店,一般超市较难购得。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Prime级牛肉都一样好吃,还必须考量到部位、油花分布等因素。
大理石油花是牛肉的等级评断标准之一。
USAD Choice 特选级
特选级的牛肉虽然比极佳级缺少油花和嫩度,但只要你烹调得宜,特选级也很多汁嫩口;甚至那些脂肪含量较高的部位,例如腰内肉或沙朗牛排,品质其实不输给极佳级!脂肪较多的部位可以炙烧、煎烤,至于瘦肉比例较高的部位则很适合煨煮和慢炖。
仅有此二级的牛肉适合做成牛排,一般牛排店若没有强调是Prime级,就多是采用Choice;偶尔想在家自己煎牛排,你也可以到超市购买特选极的牛肉。
USAD Select 上选级
上选级的牛肉大部分是瘦肉、缺乏大理石油花,油脂较少所以不如前两级那样多汁、香味亦较低,但口感不差。
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烹调方式,吃起来会相当干柴,通常需要经过腌制让肉质软化再料理,并且搭配较重的调味料和酱汁让它更好入口;因此适合以腌制、炖煮的方式来料理。
市面许多低价的牛排馆可能会选用标准级牛肉,以压低成本。
美国比较优质的牛排差不多就这三种,剩下的USAD Standard标准级、USAD Commercial商业级,可以在一般超商中找到,这些牛肉都是高级牛肉切掉后剩下的部位,油花非常少、肉质硬,通常会以“未分级”出售。
另外还有三种:USAD Utility 实用级、USAD Cutter 切割级和USAD Canner 制罐级,这三种在一般超商中并不常见,几乎不会以生肉的方式贩售;多会将牛肉切割后的碎块再压制、加工,制作成肉干、汉堡排或香肠等。
近年有许多餐厅会使用所谓的“组合牛”,就是将“实用级”的牛肉碎块经黏着剂重新组合在一起贩售,有点类似于国内的合成肉、拼接肉。
2、欧洲
欧洲那边主要是根据胴体的肥瘦、胴体的结构和肥度来划分的。根据肥度共分为七个等级,即1(最瘦)、2、3、4L、4H、5L、5H(最肥);根据胴体结构共分为七个等级,即E(最好)、U、R、O、O、P(最差)。
3、日本和牛
大家都知道日本和牛很出名,但不同牛种口感不太一样。
日本和牛主要品种有:
1,黑毛种,全国养殖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占到了九成左右。肉质大理石花纹均匀、明显,口感柔和,切成薄片甚至有入口即化的感觉。
2,棕毛种,又叫赤毛种、红毛种、褐毛种,主要在熊本县和高知县养殖。跟肥瘦均匀的黑牛不同,棕毛牛脂肪极少,大多是瘦肉,也就造就了其肉质紧实有嚼劲的口感。
3,短角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虽然跟棕牛一样瘦肉多,但因富含谷氨基酸,所以肉质不硬,还另有一番风味。
4,无角种,它是黑毛和苏格兰安格斯种的杂交产物,也是瘦肉含量很高,肉质硬而有嚼劲,富含氨基酸,可以说是结合了短角和棕毛两种牛的优点。
日本和牛分A、B、C三级,1、2、3、4、5五等,A5等级最高;相反,C1最低。但这是和牛的分级,和牛是日本最高级别的牛种,即使只是C1,也比市场上其他非和牛牛肉品质要高,朋友们请别混淆了。
和牛的评定主要是四个标准:
一,瘦肉的颜色。
二,脂肪的颜色。
三,瘦肉和脂肪的分布比例。
四,肉的质感。
评比时取最低标准最终判定整个肉的等级。比如一块肉有三个标准都达到了A4,但有一个只达到了A2,那么整块肉最终也只能定为A2级,这就是日本和牛严格的地方了!
4、澳大利亚
澳洲牛肉是以依照MLA机构制定出的MSA的标准,以肉质色泽、脂肪品质和成熟度等分为M1 ~ M9级,相当着重大理石油花的分布比例。
有两项数值指标可以判定油花的等级:AUS-MEAT和MSA,AUS-MEAT由低至高为1~9,对应到MSA则是300~1100。
M8~M9等级的和牛
不过自从引进日本和牛配种、以人工繁殖的方式培育成“澳洲和牛”后,因其美味程度远胜于M9 ,也些餐厅会在菜单上写着M9+,于是民间厂商便自行增定了M10~ M12级。
澳洲和牛的M12 最高级大概接近日本和牛的A5 等级,市面餐厅贩售的则大多是M9、M10 两级(接近日本和牛的A3),价格约是美国牛的USDA Prime 等级的两倍以上。
⑷ 各国牛肉等级大不同,你会区分吗
牛肉等级如何分?
不同产地的牛肉有不同分级标准,以常吃的日本、美国和澳洲牛肉为例:
日本:和牛,日本人统称“Wagyu”。一般来说,日本本国的牛都可以叫做“和牛”,每年大约有140万头。但是,日本的和牛分成两种,简而言之,即“纯种和牛”和“杂交和牛”。纯种和牛有着完整的家族族谱,血统纯正,并且要在日本农水省有登记造册的,才算纯正的和牛。
日本和牛根据油花分布情况来分级,分为A、B、C三级,再按肉质细分为5个等级,1为最低,5为最高,因此A5就是所谓的“极品和牛”。越好的和牛,“雪花” 越平均密集越好,瘦肉色桃红到鲜红最好,脂肪雪白为佳。
而草饲牛(Grass-fed Beef),顾名思义是吃草的牛,就相对天然得多,在苏格兰仍有草饲牛,因是自然放牧,肉比较韧、结实,但胜在它浓浓的原始牛味。
⑸ 牛肉怎么分等级
一般牛肉的等级遵循的规律就是由上到下,由嫩到老排列,越靠下的部位越老,具体由以下分类:特级(里脊)、一级(上脑、外脊)、二级(仔盖、底板)、三级(肋条、胸口)、四级(脖头、腱子)。牛肉,指从牛身上获得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来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
⑹ 国外某牛肉划分为红标、蓝标、黑标有什么区别各自代表什么
一、质量不同
红标表示优,肉质极佳,包装袋上有字母PR标识;
蓝标表示特选,肉质精良,包装袋上有字母CH标识;
黑标表示可选,肉质良,包装袋上有字母SE标识。
二、等级不同
红标的等级最高,其次是蓝标,最后是黑标。注意等级的高低只是牛肉的肉质有区别,并不代表牛肉不合格,这三种都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
(6)英国牛肉怎么分扩展阅读:
1、红标,蓝标,黑标是分辨牛肉国际等级的通用标准(除了安格斯代表牛种外)。
2、我们普通消费者在市场买到的牛肉主要有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热鲜肉是常见的宰杀完立刻销售的肉,因为被宰杀时动物精神紧张,本身会导致体温升高、细菌滋生。冷冻肉解冻后,看起来差异不大,实际肉中的富含营养的可溶性物质溶出,鲜美味道流失掉了,口感也变差了。
冷鲜肉指的就是冷却排酸肉,是现代营养学所提倡的一种肉品后成熟工艺。活牲畜屠宰后经过自然冷却至常温,再送入冷却间,特殊条件下肉中的乳酸被分解,新陈代谢的产物被最大程度排出,同时改变了肉的分子结构,口感更鲜嫩,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消化。
3、大理石花纹是牛肉质量等级系统的组成部分,指的是肌肉间脂肪的可见形态。根据肌肉纤维束之间的可见脂肪的长度进行评估,确定等级。在澳洲,大理石纹(MSAMB)的规格和分级是由澳洲肉类规格管理局所指定,分为十个等级,常标为M1-M10。
等级越高的牛肉,在柔嫩、多汁和口味方面具有越优秀的品质。以澳洲进口冰鲜肉为主的鲜食肉铺,就可以提供M4-5、M9+等,都是MSAMB中的中高等级部分。
⑺ 安格斯小牛柳是牛的哪个部位
牛的嫩里脊肉。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将牛肉分为里脊(牛柳)、外脊、眼肉、上脑、胸肉、肩肉、米龙、腱子肉、腹肉等。
安格斯是肉牛的一种 安格斯牛肉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阿佰丁,金卡和安格斯群,是英国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1892年良种登记,宣布良种肉用品种。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38厘米,体重700—800公斤,母牛体高122厘米,体重500—600公斤,平均日增重900—1000克,屠宰率60—65%。该品种早熟易配,性能温和,易管理,体质紧凑,结实,易放牧,肌肉大理石纹明显。安格斯小牛柳就是一岁左右的安格斯牛的里脊肉。
⑻ 牛肉分级 各国牛肉的级别如何划分
美国牛肉分8个级别
美国牛肉的质量级依据牛肉的品质(以大理石纹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
年龄)将牛肉分为:特优(Prime)、特选(Choice)、优选(Select)
、
标准
(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
和制罐
(Canner)八个级别。生理成熟度以年龄决定,年龄越小肉质越嫩,
级别越高,共分为A、B、C、D和E5级。A级为9至30月龄;B级为30至42月龄;C
级为42至72月龄;D级为72至96月龄;96月龄以上为E级。
而年龄则以胴体骨骼和软骨的大小、
形状和骨质化程度及眼肌的颜色和质地为依据来判定,其中软骨的骨质化为最重要的指标,
年龄小的动物在脊柱的骨头上端都有一块软骨,随着年龄增大,这块软骨逐渐骨质化而消失。
这个过程一般同胴体后端开始,最终在前端结束,
这个规律为判定胴体年龄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加上对骨骼形状、肌肉颜色的观察,
即可判定出胴体的生理成熟度。
大理石纹是决定牛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它与嫩度、
多汁性和适口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同时它又是最容易客观评定的指标,
因而品质的评定就以大理石纹为代表。大理石纹的测定部位为第12肋骨眼肌横切面,
以标准板为依据,分为丰富、适量、适中、少、较少、
微量和几乎没有这七个级别。
当生理成熟度和大理石纹决定后就可判定其等级了,年龄愈小,
大理石纹愈丰富,则级别愈高,反则越低。
⑼ 牛肉的等级怎么划分
和牛是从明治时代以前就在日本培育的,专作肉用品种,而被称为“和种” 的肉牛。
较有名的有“黑毛和种”“褐毛和 种”“无角和种”等。一般听到“松阪 牛”、“神户牛”、“飞驒牛”,不是 指牛的品种,比较类似是和牛中的“品牌”。
该标准以胴体等级评定标准为核心,辅以活牛等级评定标准和分割肉块命名标准及肉块分割方法。
⑽ 安格斯牛肉和普通牛肉的区别
安格斯牛肉和普通牛肉的区别是含脂量不同、来源不同和品种不同。
含脂量不同:安格斯牛肉的肉质非常鲜嫩,蛋白质含量高,含脂量低于普通牛肉。
来源不同:安格斯牛肉来源是安格斯肉牛,是英国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阿佰丁,金卡和安格斯郡;普通牛肉来源于其他肉牛品种。
品种不同:安格斯牛一般指黑牛品种;普通牛肉一般是肉牛品种。
安格斯牛肉要在10度以下冷藏10-14天的时候,食用的口感最好。这主要是因为牛肉中的蛋白质纤维被自然分解的效果。没有经过冷藏的安格斯牛肉较韧,冷藏过度的较老。所以安格斯牛肉可谓是世界三大有种肉牛中,从选种到养殖到宰杀到储藏都最讲究的牛肉了。
神户牛肉会存放于恒湿、恒温控制的环境下冷藏28天,使其水份流失,肉质纤维更紧密,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