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雾都孤儿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雾都孤儿》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但繁华之下,是贫穷和不幸。这种繁荣孕育在危险和肮脏的工厂和煤矿里。
阶级冲突越发明显,终于在1836年到1848年中接连爆发。19世纪末期,大英帝国国力逐渐下降。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文学日趋多样化,许多伟大的作家出现在那个时代。
19世纪,《雾都孤儿》写于《济贫法》通过之时。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中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力的,由此带来一个重组的投票系统。
议会通过了改革法案同意授予中产阶级市民选举权。《济贫法》允许穷人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为了阻止穷人依赖公共援助,逼迫他们忍受难以想象的痛苦。
根据英国中产阶级的观点,人们不支持被自己视为不道德的人,他不应该享受舒适的公共援助。因为贫民院的救援声名狼藉。
许多穷人宁死也不寻求公共援助。《济贫法》没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却对最无助和无奈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
(1)雾都孤儿是英国的什么扩展阅读: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在一个寒风料峭的深夜,一个男婴在贫民区里呱呱坠地。在男婴出生后,他的母亲便撒手人寰。谁也不知道产妇的身份,男婴由此成了无名孤儿。
后来他被当地教会收养,抚养他的女管事给男婴起名奥利弗(巴尼·克拉克饰)。奥利弗9岁时,由于没人供养他上学读书,于是他进入了济贫院的童工作坊,开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因为奥利弗既不会耍滑偷懒,也不会阿谀奉承,所以经常受到管事的打骂。这些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终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抽签选定提出加粥的人选,结果被抽中的人正是奥利弗。晚餐时,奥利弗如实提出了要求。大惊失色的管事决定撵走这个造反的隐患。
作者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
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
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㈡ 《雾都孤儿》是由谁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些什么呢
《雾都孤儿》是由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9世纪出版的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崔斯特从小便是一名孤儿,他忍受着周围人的折磨,但是有一天实在忍受不了虐待,所以就独自逃向了伦敦。可是刚抵达伦敦,就被骗入了一个盗窃团伙,盗窃团伙的手里把奥利弗训练成了一个小偷,并且让奥利弗去上街偷东西。一次奥利弗在上街的时候,不小心被误会当作是小偷,后来被好人证明了清白。碰巧被他偷的那位人正好是父亲以前的好友,于是他父亲的好友认出了他,并且收养了他。
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㈢ 怎样介绍“雾都孤儿”这本书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名失去了母亲的初生婴儿被当地教会收留,取名奥利弗。九岁时,奥利弗被先后送去工厂及棺材店做学徒,最终不堪忍受折磨,星夜出走,来到伦敦。在饥寒交迫之时,奥利弗遇到了以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费金见其聪明伶俐,便想训练奥利弗成为一名扒手。一次奥利弗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街,孩子亚狄偷窃失手,奥利弗被误抓入警局。
伦敦富翁罗勃特因冤枉了奥利弗偷窃感到很内疚,见他又可爱又可怜,便将其领回家。在那里,小奥利弗既不愁吃穿,还能上学读书。有人竟还暗中发现小奥利弗竟是富翁罗勃特的亲生外孙。可是一次奥利弗在街上被费金一伙撞见,又被其抓了回去。他被绑回贼窝后遭到毒打,费金的同伙南茜得知小奥利弗的身世后十分同情他,决定救他出险。
南茜暗暗将消息告诉了罗勃特,答应下次带奥利弗回来。不料南茜的计划被费金一伙发现,她被活活打死。后来,罗勃特带领警察直到贼窝,救出了奥利弗,费金一伙也最终被吊死。
大致就是这样的,去网络一下他的简介就有很详细的介绍的
㈣ 《雾都孤儿》是谁写的哪个国家的
《雾都孤儿》(英语:Oliver Twist),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兇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
㈤ 雾都孤儿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大文豪。
雾都孤儿读后感
前不久我看了《雾都孤儿》这部着作之后,便感慨万千,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往下掉。在这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
奥利弗的出生使我倍感同情。他出生于济贫院,出生不久妈妈就死了。他被当作一件物品送来送去,忍饥挨饿,备受欺凌。后来,他被送到一个棺材铺里当学徒。棺材铺的老板,老板娘以及棺材铺的伙计,都欺负他,看不起他。由于不堪他们的虐待,奥利弗独自逃往伦敦。他敢于逃避这种惨不忍睹的生活,使自己获得自由,从中可看出奥利弗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一路上,他又饿又累。终于他遇上了一个外号机灵鬼的人,机灵鬼把奥利弗带到了他那里并待他很好,而奥利弗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进了贼窝。在两次偷盗中,他都遇到了好人,他们把奥利弗留在家里抚养,但又一次次被贼窝的带头人费金抓回去。后来,由于南希变好,告诉了老绅士偶然听到的一个秘密,说奥利弗的同父异母哥哥为了财产,要杀他,于是逮捕了贼窝的人,但出于同情,放过了他的哥哥。奥利弗的灾难终于结束了,他被他第一次偷的那位老绅士收为义子。奥利弗才知道,他偷的两次,被偷着竟然是他父亲的好友和他的亲姨妈。
由此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还是有少数热心的好人。因为他们的善良,奥利弗才得救,也因为他们的善良,才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受苦的孩子,使将来少了一个贼,多了一个好人。如果世间的人都像他们一样的话,我想,世上便不会有受苦的人,不会有那么多的孤儿。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可怜的奥利弗,在已经失去家人的痛苦下受到这么多折磨。在他瘦弱的躯体下,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使他坚持不懈,使他在饥饿、寒冷、孤独、痛苦下顽强的斗争,向美好生活前进。虽然他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在他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心,种种磨难都不能使他堕落或彻底堕落,进而更显示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虽然他曾经受过无数的艰难困苦,但并没有给他善良的心灵留下创伤,在他的一生中,他对其他人表现出的同情与善良就像上帝对一切生灵所表现的一样。正如在一切最好的故事一样,邪不胜正,善良最终战胜了邪恶,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虽然南希最后遇难,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唤出来的惊天动地的社会正义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灵,注定了邪恶势力的代表——费金团伙的灭顶之灾。奥利弗得到了典型意义上的善报。
㈥ 《雾都孤儿》讲的是什么
《雾都孤儿》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兇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