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英博物馆藏品800万件,都是稀世珍宝,哪来这么多的“珍藏品”
大英博物馆可以说是世界上珍藏古董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名列前茅。但是说这么多古董西式珍品自然要有来源,以英国的历史渊源来讲,它是不应该有这么多的藏品的,最早要追溯到和中国的战争,然后追溯到英国对外扩张的过程。
历史已经过去了,不评论历史到底如何,只是说这些珍宝的来源到底在哪,可以说是集结了世界之精华的。虽然说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强大的时候了,但是历史是过去的,仍然有一些东西留在了他们国家,才出现了这个建造磅礴规模宏大的大英博物馆。
2. 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中国藏品
“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已于3月18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是大英博物馆首次前往中国办展。与中国公众见面的272件稀世文物中,有从被喻为“人类摇篮”的坦桑尼亚奥多维遗址挖掘到的200多万年前的史前工具,有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罗塞达碑石,有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拉斐尔、戈雅和伦勃朗的画作,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及日本、韩国、印度、大洋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地域。然而,唯独没有被大英博物馆视为“最重要收藏”的中国文物。
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这些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藏品等一并成为该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据该馆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参观完中国厅后,可知该馆的介绍并非妄言。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干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 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3. 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件嘉靖青花碗
具体数量不详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着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嘉靖青花碗,此碗是一件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器。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石、花草。碗内近口沿处绘锦纹。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圈。
4.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经营经验,有哪些值得参考
博物馆运行成本高,需要国家高昂补贴,世界上各地的博物馆都在积极想办法创收,卢浮宫通过门票,每年可以获得高达六千五百万欧元的收入,而中国的故宫的文创收入,只超过十五亿。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却通过他们的经营方法,取得不错的收入。
如果会疏远观众,或者是降低声誉,那么就不能做,钱再多也不做。有了这个考量的规范,博物馆内部怎么做,就可以统一思想,选择合适的对象,给外开展服务,也可以商业化操作,只要有利于博物馆的正面作用,就有可能去做,博物馆又增加了收入,运行更加健康。
英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对什咨询服务,为欧洲航天局建造专业设施。为劳斯莱斯鉴定撞鸟类品种,而其他国家和地区设计展厅,也可以为英国警方提供司法检验支持,为马来西亚博物馆翻修,仓储实施,通过这一切可行的办法,不管就不会陷入亏本,甚至可以为博物馆多创造一些收入。
5. 大英帝国博物馆藏有中国多少文物
外国的博物馆到底有多少中国文物谁也说不清楚,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数量十分庞大,而且有众多精品,大英博物馆管据保守估计大约有2万3千件中国的稀世珍宝比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在大英博物馆,还有众多圆明园文物流散在英国法国等国,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专门有一个中国展室,集中展示了1860年法国从中国的圆明园掠夺来的稀世珍宝。中国文物流落国外大多是1860年-1949年这期间,尤以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和1900庚子国变两次浩劫最甚。
台湾故宫全名为国立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藏品包括清代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外交部档案开始运往台湾,成立“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12月27日,第一批文物320箱由中鼎舰运抵基隆港。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文物运台后,先存台中市,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沪轮于1月6日运出,1月9日到达基隆,共计1,680箱。第三批文物由昆仑号军舰于1月29日运出,2月22日运抵基隆港,共972箱;第三次原本计划搬运1,700箱,但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杭立武只好找海军司令桂永清解决,最后下令拆除办公桌,但由于运输舰舱位有限,最后只能运出972箱,另728箱被迫留在南京。 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中央博物院共产党员陶孟和曾发动群众阻止,但未成功。
1949年8月23日,文物迁入台中县雾峰乡吉峰村,并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隶属于教育部,由杭立武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并于台中县雾峰乡北沟觅地建筑库房(隔年4月落成,文物随即迁入)。11月,战时河南省存放在重庆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的68箱出土文物,亦抢运到台湾并存放在台中市糖厂仓库。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微宗(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还有大量为目前有关当局秘而不宣的国宝级文物。 答案补充 近代以来,中国文物流入日本有几个主要渠道:一、清朝未代皇帝溥仪逊位时,带出一大批国宝,有1200馀件历代书画珍品,经转手后,不少流失到日本;二、中国近代官员名人来日访问交流时,带来名贵书画,或亲留墨迹。比如,旅日华人晋鸥曾经购得一幅康有为写给神田料理店“天野屋”主人的字,上面题跋为“清国大人康有为先生书,犬养毅先生代求”。近代名人康有为、梁启超、杨守敬、孙中山、章士钊、罗振玉、郭沫若等来往中日之间,都是如此;三、日本的大财阀、大博物馆实力雄厚,收藏中国顶级国宝价值连城。比如,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佛像佛头,三井文库收藏的青铜器、瓷器,东京永青文库收藏的书法作品,京都藤井有邻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和书画,书道博物馆收藏的历代书法等,不乏绝世佳品;四、日本前往中国的官员、商人、文化人、从军记者等,喜欢中国历史文化者往往作为有心人,从民间收得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尤以书画作品为多,现在多藏珍于日本民间;五、清代末年,有一批中国商人仿冒古代字画,专门卖给日本人,特别是仿明代董其昌的字、清代四王山水、郑板桥的字等特别畅销,不少流入日本
6. 大英博物馆各个馆的代表性藏品
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1.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2.埃及馆、3.民族馆、4.希腊和罗马馆、5.日本馆、6.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7.东方馆、8.史前及早期欧洲、9.版画和素描馆10.西亚馆 着名的藏品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文物 元代鳜鱼图案青花瓷盘 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抢来的。)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16年通过割地赔款获得,希腊人目前要求归还,但英国人不还) 法老阿孟霍普特三世头像(Amenhotep)(1823年购得) 拉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弗兰克斯首饰盒(Franks)(1867年获得,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 夏洛蒂·勃朗特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追求教授写的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当家教时追求有妇之夫的教授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谩骂简奥斯丁的信笺原稿。 夏洛蒂·勃朗特在报纸上与众三流写手对骂的照片 古埃及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其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拥有大量精品,如着名的罗赛塔石碑、亚尼的死亡 大英博物馆一隅 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希腊罗马部的收藏是另一个亮点。来自于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雕像群、帕特农神庙建筑遗迹,均为大英博物馆最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的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的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女史箴图》局部 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干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大英博物馆在伦敦的鲁塞尔大街上,面积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小,但展出面积也较故宫博物院为大。原来是私人捐赠的图书馆,1754年购买现址的蒙塔古大厦为馆址,1759年首次向公众开放。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厦基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古罗马式大厦,并捐赠了许多皇家藏品,成为今天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可谓广博,堪称一座世界历史博物馆。人类文明发源地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的珍贵文物比比皆是。希腊的石雕,印度的宝石戒指,巴比伦的银器,中国的瓷器琳琅满目。比马王堆女尸还早上千年的古尸也有几具,但不是英国的,而是埃及的,十几具展出的木乃伊还仅仅是馆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称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尤其是埃及最珍贵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馆中。这是世界唯一的 夜色中的大英博物馆 一块,并据此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称镇馆之宝。 由于大英博物馆建得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为博物馆的标准模式,后来者竞相效法。其中两部分展品格外吸引人,一是中国瓷器,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印度宝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红、海蓝、石榴红、祖母绿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异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夺天工。 大英博物馆还以其图书馆着名,因为大英博物馆的起源就是汉斯·斯隆爵士捐赠的私人图书馆,英王乔治四世改建新馆时又捐赠了大量书籍。这里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许多参观者来寻找马克思当年常坐的座位。 大型历史文物博物馆。位于伦敦鲁塞尔大街。主要建筑物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6万平方米为展厅,4万平方米为图书馆。建立于1753年 ,开放于1759年。馆舍是一座17世纪建筑——蒙塔古宫。 馆藏品最初来源于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古玩家汉斯·斯龙爵士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1823 年,英王乔治九世捐赠了他父亲的大量藏书。开馆以后的 200多年间,继续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1880年,自然部分分出,建成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73年,图书馆分出,建成不列颠图书馆。 该馆设古代埃及部,书籍、抄本部,东方书籍、抄本部,古代英国及中世纪部,古代西亚艺术部,东方艺术部,古代希腊、 远眺大英博物馆 罗马部,人种志部,版画素描部 ,货币 、纪念章部。古代埃及部收藏文物达7 万余件,仅次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藏品中有大型人兽石雕和为数众多的木乃伊,闻名于世的罗塞塔碑石,多种碑刻、壁画、金玉首饰、镌石器皿以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模型。年代可追溯到5000年前。古代希腊、罗马部,展出有古罗马历代皇帝的半身雕像,雅典卫城出土的雕塑、粘土版文书、陶壶、金器,以及额尔金雕刻群内的一组帕特农神庙雕刻。帕特农神庙雕刻是该院展品中的佼佼者,原是古希腊雅典卫城中的一座主庙,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19世纪初,博物馆以 3.5万英镑把雕刻买了过来。古代西亚艺术部展出有乌尔王墓出土的金制品、竖琴,亚述时期的浮雕、尼姆鲁王宫的城门、人面兽身有翼像以及工艺品等。东方艺术部,除少量中亚、南亚和日本文物外,大部分为中国稀世珍品,为数达 2万余件。斯坦因从中国敦煌掠走的壁画和经卷,也收藏在这里 ,都是 5~ 11 世纪的作品。经卷中除佛经以外,还有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的经典。在中国文物陈列室内展出的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玉琮、玉刀、玉斧,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及经卷、丝绸、绘画,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釉里红瓷器,明代的掐丝珐琅等。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唐(宋)摹本,也在这里陈列。
7. 大英博物馆
是一位于英国伦敦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着名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博物馆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8. 大英博物馆有多少本书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
是一位于英国伦敦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着名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博物馆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1759年对外开放。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蔚为壮观。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100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1OO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以收藏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而闻名于世。除了欣赏展品外,游客还可以领略英国人在博物馆设计方面的过人之处。
9. 英国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
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着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简称V&A),创立于 1852 年,是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英国第二大国立博物馆,V&A博物馆自成立时就被赋予了教育民众的使命。V&A博物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全世界最多的装饰艺术品,丰富多样让人目不暇接。
1837年,博物馆的设计学院一支转出为艺术学校,后者就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前身。1860-1880年期间,博物馆涉及科学的展品被移到其他地方。1899年5月17日,伊丽莎白女王为现在的V&A博物馆的馆址行奠基礼,并正式将更名为V&A博物馆,纪念英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夫婿艾伯特亲王。
V&A本身是着名的维多利亚时期建筑物,共有145个展厅,分为5个陈列主题,即亚洲、欧洲、材质和技术、现代作品及特展区。展示空间共分4 层楼,地面楼有伊斯兰、印度、中国、日本、韩国等多国历史文物,其中印度文物收藏号称全世界最多,韩国文物年代则可追溯至西元300 年。这些从世界上众多最丰富的文化中精取的人工制品,包括27000多件作品以及43000多幅画像,它们内含陶器、服装、家具、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绘画作品、照片、印刷品、雕塑和纺织品。
★英国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国家美术馆中的油画属于公有收藏,可免费参观。美术馆建于 1824 年,但直到 1838 年才获得由 William Wilkins 设计的现在的馆址。位于伦敦中心 Trafalgar 广场的馆址系精心选择,通往富裕的西伦敦和较贫穷的东伦敦的交通都非常方便。在过去的岁月里,美术馆的建筑有过多次扩建和改建,其中最着名的就是 Venturi, Scott Brown & Associates 设计的 Sainsbury Wing,于 1991 年竣工开放。
国家美术馆展出了欧洲油画最杰出最全面的收藏之一。其中包含许多着名作品,例如 van Eyck 的 Arnolfini Portrait、Velázquez 的“Rokeby Venus”、Turner 的 Fighting Temeraire 以及 梵高Van Gogh 的向日葵 Sunflowers。从中世纪晚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到法国印象派画家,所有西方欧洲油画的主要传统都有所体现。
为使参观者可以欣赏重要的画作,馆内提供包括中文在内的主要语言“语音导游。”另外,国家美术馆还安排了“十分钟讲座”,以英文为单幅作品作解说。周一到周五,下午 4 点。
★泰特艺术馆
泰特艺术馆分为本馆Tate Britain与Tate Modern(泰特现代艺术馆)两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可自行独立,而且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好好欣赏。
Tate Britain泰特艺术馆典藏了自中世纪1500年迄今的艺术品。泰特现代艺术馆位于泰晤士河畔,改建自一个老旧的发电站工厂。自从2000年5月开张以来至今,泰特现代艺术馆几乎已成为唯一能在规模和声望上与纽约现代艺术馆相提并论的艺术馆。艺术总监Nicholas Serota认为,除了当代艺术品的吸引力,现代艺术馆建筑本身也很令人兴奋。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次文化的胜利。不难想象,站在由发电厂的涡轮室改建的 “涡轮大厅”中,与各色当代艺术装置相伴,就算是没有任何艺术经验的游客,也会目瞪口呆地站上好一会。
★国家科学博物馆(Scienece Museum)
位于伦敦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成立于1857年,最早的藏品是将当时世界博览会“水晶宫”里的展品移到此处永久典藏和展出。与其他国家级的博物馆一样,入场是免费的,但是一些特展和3D电影院就会收取门票 – 有点贵但是颇为值得!不分老少,馆藏十分吸引人!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同样收藏了大量丰富的艺术品。新建成的苏格兰博物馆致力于收藏与国家历史相关的文物,凭借其富于想象力的展品陈列很快就声名鹊起。苏格兰其他的博物馆都是专题博物馆,其中包括飞行博物馆、服装博物馆、战争博物馆以及农业博物馆等等。
在英国,包括伦敦、伯明翰、考文垂、曼彻斯特、伊普斯威奇、格兰扁和贝尔法斯特等很多城市都建有以运输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同时还展出很多二十世纪的老式汽车。在英国,以航空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数量更多。同时还有许多民办的小型专题博物馆,例如伦敦的“信不信由你”博物馆,贝克街的“福尔摩斯博物馆”。在达尔文读大学的剑桥,也有一作为纪念他的自然科学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这座博物馆是以达尔文的老师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