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 有 哪些 民族 主要的民族 是 什么
古代时期统称为盎格鲁——萨克森人,现在为英格兰人 苏格兰人 爱尔兰人 和威尔士人等等 还有一些黑人 以及通过一些方法移民过去的黄种人
② 英国是什么民族
从公元前一直到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先后有好几个民族曾到该岛上定居过。
伊伯利亚人:不知和时来岛。属地中海种族。
凯尔特族: 第一批为盖尔人,是苏格兰.爱尔兰人的祖先,使用盖尔语。第二批为属凯尔特人的不列颠人,是威尔士人的祖先。不列颠遂成为联合王国国名的主体部分。
罗马人:公元前一世纪来岛。带来了拉丁字母。
日尔曼人:公元5世纪中叶,日尔曼系的盎格鲁人 .撒克逊人等侵入英伦。其中盎格鲁人较为强大,称该岛为“盎格鲁的土地(Angle-land),英格兰(England)一词便源于此。盎格鲁枣撒克逊语言也是现代英语的祖先。原有的不列颠人则被赶到威尔士及英格兰南部。现在的威尔士语便是不列颠的语言。
丹麦人:公元9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他们并非全是维金人。1016年丹麦人克努特征服英格兰。
诺曼人:诺曼底公爵威廉颇有名气。他于1066年即位英格兰王,确立了贵族制开始了诺曼底王朝。
这样看来,并没有纯粹的“英国人”。或许只能说,英国人就是英国人。
③ 英国的主要人种是什么
英国人种中,最主要的还是白种人。
至于民族,有日耳曼人、萨克逊人、盎格鲁人
④ 英国有哪几个民族组成
威尔士确实是一个独立民族。
英国总人口5880万,苏格兰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为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等。居民主要居住在英格兰中部和东南部、奔宁山脉两侧、苏格兰中部、威尔士南部沿海。而奔宁山区、威尔士中部、苏格兰南部和北部则人口稀少,有大片土地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10人。
威尔士人(Welsh) 西欧英国民族之一。有70万人(1978),占英国人口1.3%,聚居在不列颠的威尔士半岛。属欧罗巴人种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使用威尔士语,属印欧语系克尔特语族,现仅为北部山区农业居民的口语,大多已通用英语。
可见他们威尔士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很低,许先生大概是指的人口较多的三个主要民族。
⑤ 英国有哪些民族
英国的主要民族有威尔士、爱尔兰、苏格兰和英格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⑥ 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欧洲各主要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条顿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公元前4世纪时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条顿人与日耳曼人中的另一支森布里人组成部落联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侵入罗马帝国境内,从而揭开了日耳曼人与罗马人冲突的序幕,这是日耳曼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此后,条顿人大举向亚平宁半岛北部推进,公元前102年被罗马军队击溃,条顿人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日耳曼人却在继续发展,在公元4~6世纪的民族大迁移时期,这一时期日耳曼人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扩充领域,他们是现代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南支系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以及勃艮第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族体和语言都融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中。西支分为三个区域性集团:北海沿岸集团,包括巴塔维人、弗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等。前两者是现代荷兰人的祖先,后三者融合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纪融合成法兰克人;易北河集团,其主体是斯维比人,斯维比人后演进为施瓦本人,这个集团的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日尔曼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向各地浸透,几乎遍及欧洲各地,他们与当地的原居民结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族的祖先。
浪迹天涯的吉普赛人
遍及世界各地的流荡民族,又称吉卜赛人,据1995年统计,人口有900多万。自称罗姆,意为人。“吉普赛”一词系由“埃及人”一词讹传而成,西欧人误认为其发祥地为埃及,而称其为埃及人;东欧人和意大利人则称其为茨冈人(Atzigan),由Athinganoi(意为不可接触者)一词演变而成。吉普赛人大部分集中在东欧。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肤色黝黑,发黑而鬈曲,牙齿洁白,动作灵活,面部表情丰富。宗教信仰受所在国周围民族的影响,但却保留许多本民族古代信仰。使用吉普赛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吸取了不少希腊语、埃及语、土耳其语词汇。吉普赛人可分为三大群体:罗姆群,使用罗曼尼语;马努斯群,使用辛托语;卡洛群,使用卡洛语。
据考证,吉普赛人的发祥地在印度北部。有的研究者认为,他们由于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可能于10世纪自印度迁出。迁移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经波斯、土耳其进入南欧;另一条经亚美尼亚、俄罗斯到达东欧。他们出现于西欧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吉普赛人自流浪以来,备受歧视和压迫,处于社会底层。从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就有68条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普赛人约有1/10死于纳粹集中营。从20世纪60年代起,吉普赛人的组织相继出现,影响较大的是1965年成立的罗姆人国际委员会和芬兰的罗姆人文化中心。吉普赛人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斗争,迫使所在国政府承认其政治经济权利,生活状况逐渐有所改善。
吉普赛人的传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长期保持部落组织。部落由类似氏族组织的克里斯组成,有立法、司法、仲裁、祭祀等职能,由酋长掌握司法大权。酋长之上有大酋长,负责同所在国政府联系。吉普赛人有其固有的婚丧习俗,禁忌甚多。一般禁止与外族通婚。妇女多从事占卜和巫术,能歌善舞。男子职业多为铁匠、贩马人、乐手等。有一部分人后来定居务农。据统计,定居者已占总数的3/4。定居后大多受当地文化影响,社会、经济、语言均已发生变化,通用所在国语言,有的甚至已与异族通婚。尚在流浪的吉普赛人虽然力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但也在发生变化,如有的已用汽车代替大篷车。
创造灿烂文明的希腊人
希腊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有1 003万人。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属印欧语系希腊语族。文字分古希腊文和新希腊文。希腊人多数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古希腊人曾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创造过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化。
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有3 000 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为希腊的鼎盛时期。1832年宣布独立并成立希腊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占领。1944年10月15日全国解放,1974年改为共和国。
希腊人创造的神话、雕刻、哲学和自然科学标炳古今,更被称为海员国,航海业发达,拥有众多海员。希腊人热情好客,非常注重个人之间的友谊,喜爱喝咖啡,饮酒。酒喝得稍醉微熏被认为是社交的风范。
希腊大多数人信奉希腊正教。在希腊教堂里妇女应穿长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妇女不得站到圣坛后面去。希腊是个大男子主义传统较深的国家,为避免受到男人骚扰,女性单独外出时最好乘坐出租车,在外面就餐时最好选择一些较高档次的餐馆。希腊人喜欢吸烟,商务谈判和社交活动中都喜欢吸烟,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吸上几口香烟。
希腊人对其古代多彩多姿的历史、古迹、哲学、艺术、政治深以为荣,因此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深有好感,但是谈话的话题应避免谈及希腊目前的国内政治以及希腊和塞浦路斯的关系,以免使自己陷入失言的困境。
爱好艺术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总共为5 637万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使用意大利语,为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大多数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曾是意大利的国教,1927年政教分开后,天主教的影响在年轻人中逐渐减弱。除天主教外,还有基督教,犹太教等。罗马境内梵蒂冈为教廷所在地。
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中部拉丁部落兴起,建立罗马城。后融入威尼斯人、利古里亚人、伊特拉斯坎人等,形成了意大利民族。5~13世纪,意大利人又同化了东哥特人、拜占廷人、伦巴德人、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和诺曼人,形成了统一的标准语——意大利语。
意大利人朴素、豪迈、爽朗、乐观,爱好音乐、艺术。意大利俱乐部不论城市和乡村都很普遍。亲友之间互相跳舞联欢,生活非常艺术化,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意大利是世界文明古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文化独具特色,文学艺术、刑事法典、建筑技术、雕塑绘画、军事科学、农业技术、地理科学、医学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名人辈出。但丁 阿利格里(1265~1321年)的《神曲》,乔万尼 薄假丘(1313~1375年)的《十日谈》、达 芬奇(1452~1519年)的《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等极其有名。
严谨的英格兰人
英格兰人是在英国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共有4 5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使用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其成员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公元前3 000~2 000年左右,在不列颠岛上居住着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巨石文化着称。公元前6~1世纪,大批克尔特部落从今法国和比利时沿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其中主要有不列颠人,还有别尔格人。他们同化了原岛上的土着居民,成为英格兰民族的最早基础。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易北河口至莱茵河口沿海一带的盎格鲁人和撒克森人,另外还有朱特人和弗里斯人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盎格鲁—撒克森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英格兰”,11世纪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后,英格兰民族基本形成。其语言以盎格鲁—撒克森语为基础并吸收大量法语、拉丁语成分,形成中古英语,成为现代英语的前身。
英格兰人是工业发达的民族,农业人口很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牛,其次养猪、羊及家禽;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城郊多种果木和蔬菜。17~19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向海外移居,成为美利坚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英格兰人做事认真严谨,崇尚循规蹈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保守,但在人际交往上又很幽默诙谐。
引领时尚的法兰西人
法兰西民族是法国的主体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4 8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2%。属欧罗巴人种。主要由高卢人的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含有阿基坦人、诺曼人等成分。在今天的法国地域内,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与罗马移民形成了高卢罗马人。罗马统治时期,是法兰西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
高卢人在罗马社会影响下,改用拉丁语,形成古法语基础。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渐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曼语地区大部分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成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法兰西人用拉丁字母拼写文字,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着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也举世闻名。法兰西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民族,时装、香水、化妆品等蜚声世界,一直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勤劳朴素的波兰人
波兰人是东欧波兰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移民集团之一。有人口3 763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和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波兰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教会对其社会生活、文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波兰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1858年首批波兰人就定居在加拿大的马达瓦斯卡河流域,形成第一次移民浪潮。早期波兰人由于受歧视和感到寂寞,对宗教比较虔诚。他们到达加拿大之后,往往先建立宗教组织,然后才建立非宗教组织。最早的波兰人教区于1872年建立于安大略省。波兰人的组织都曾为维护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起过重大的作用。他们通过学校、出版物、剧院、舞蹈队、体育活动、图书馆、合唱队和展览会来保持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近几年来,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有被同化的可能。因为80%以上的波兰人居住在城市,而城市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和法语交往,所以使用波兰语的人数正在减少。目前仅有20%的家庭经常讲波兰语,并且这些家庭主要是居住在农村的家庭。目前波兰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已进入加拿大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高阶层的经济职务、行政管理、教授、白领工人,还是蓝领工人,服务行业和农业都有波兰人。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加拿大的各行各业中做出新贡献。
精明的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中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国。据1995年统计,约有7 762万人,此外,尚有700多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前苏联和巴西等国。大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德意志人是由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等日尔曼人互相混合而成的,并吸收有科尔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等成分。9世纪属法兰克王国,10世纪,德意志作为族名开始出现,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一般社交场合上,他们总乐于在打招呼时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他们在与朋友相见或告别时,总习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似乎这样他们的心情会更高兴的。他们在握手时惯于坦然注视对方,以示友好。他们与熟人、亲朋好友相见时,一般惯施拥抱礼;情侣和夫妻间见面惯施拥抱礼和亲吻礼。德意志人不注重时装的花哨时髦和衣冠楚楚,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即使是观看文艺演出,男的也要穿礼服,女的也要穿长裙。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另有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和犹太教。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如“13”与“星期五”在同一日,就更为不吉利,恐怕那就要大难临头了。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 路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的文学作品也享誉全球。
讲究穿着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是欧洲东部俄罗斯主要民族。“俄罗斯”一词源于古代斯拉夫部落名。约12 300万人(1995),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人种属欧罗巴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采用斯拉夫字母为文字。东正教影响很大,但也存有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传统信仰。
良好的文化素质使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人的仪表,举止。在社交生活中,俄罗斯人总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立时保持身体正直,等候人不论时间长短,都不蹲在地上,也不席地而坐。同时,他们在社交场合还忌讳剔牙等不良动作。俄罗斯人的姓名,通常由本名,父名,姓氏三节构成。在社交场合,一般以握手礼最为普遍。握手时应脱掉手套,站直或上体微前倾,保持一步左右距离。若是许多人同时互相握手,切忌形成十字交叉形。 亲吻也是俄罗斯人常用的重要礼节。在比较隆重的场合,男人要弯腰亲吻女子的右手背。俄罗斯人是非常讲究穿着的。服装不一定华丽高档,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在公共场所,除了极少见的醉鬼,找不到穿着脏衣服,鞋也不擦的人。朴素的衣服一经熨烫,再加上俄罗斯人昂首挺胸的气质,也倍显风采。对穿着的重视反映了莫斯科人维护自我形象和洁身自好的个性。出门前一定要擦鞋,拂去外衣上的细尘。
俄罗斯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雕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俄罗斯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俄罗斯也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着名的柴科夫斯基就出生于这里。芭蕾舞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闻名于天下。
坚忍不拔的芬兰人
芬兰人是北欧民族之一。据1995年统计,总共约有474万人。居住在芬兰的,约有442.5万人,其余则分布在挪威、瑞典、前苏联、德国、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属乌拉尔人种,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芬兰人使用芬兰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文字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少数人则信奉东正教。
在芬兰境内,早在1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居住。据考证,最早的居民为原始拉普人,他们在公元前4 000年纪中叶创造了早期新石器文化。至公元前3 000年纪,又有原始芬兰人迁入。原始拉普人一部分被迫北迁,一部分逐步被原始芬兰人同化。稍后,有少数波罗的部落和斯拉夫部落自南方跨海迁至芬兰南部,也逐渐与原始芬兰人发生混合。然而,现代芬兰人的直接祖先,是在公元初期从波罗的海南岸和拉多加湖一带进入芬兰境内的。至8世纪他们已分布到芬兰大部分地区,与原来的居民发生混合,形成3大部落联盟,即西南地区的苏奥米人、中部地区的哈梅人和东南地区的卡累利阿人。尔后在此基础上,于14世纪发展为统一的芬兰民族。12世纪中叶, 芬兰人的社会仍处在原始公社制末期,尚未建立统一国家,此时便遭到瑞典人的入侵。1155年,瑞典人以在芬兰异教徒中传播基督教为借口,逐步吞并芬兰领土。1581 年起,芬兰成为瑞典统治下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瑞战争后,又成为俄国统治下的大公国,由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至1917年12月始获独立。
芬兰人因长期受瑞典和俄国统治,其经济文化多受两国影响,但在许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点。16世纪中叶创制自己的文字,用以开展初等教育,至19世纪中叶,高等学校也采用芬兰语文进行教学。近年来,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全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已无文盲。
和蔼可亲的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是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约有784万(1995年)。另有部分散居在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国语为德语,口语有多种方言。奥地利人多为天主教徒,少数为基督教徒中的加尔文派。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着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 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人待人诚恳,和蔼可亲,善于与人交往。在经济上工农业都较发达。
刚柔相济的匈牙利人
自称“马扎尔人”,是东欧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的移民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操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
匈牙利人的先民系来自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马扎尔游牧部落,1000年建立封建制匈牙利王国。1526年后分属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1867年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帝国解体,两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轴心国,1945年获得解放。1946年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匈牙利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据推测,早在公元1000年时,到文兰探险的成员中就有一名匈牙利人。1885年以后,在冒险家保罗 埃斯特哈兹的影响下,大量的家庭或从美国,或从匈牙利直接移居加拿大。他们有的当农民,有的当矿工,干着最辛苦、最危险、最差的工作。到1914年时,加拿大约有5 000匈牙利人。1921年到1931年,匈牙利人口继续增加,达到4万多人,并且人口向艾伯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扩散。同时,匈牙利人还向城市转移。1921年时,城市人口只占11%,到1931年时,城市人口上升到30%,其中蒙特利尔是匈牙利人的生活中心。
匈牙利的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围裙。匈牙利人以酿制葡萄酒着称。
温文而雅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是南欧西班牙的主体民族。操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16世纪曾大量向海外移民,成为构成拉丁美洲现代民族的族源之一。人口2 740万人(1995年轻)。
西班牙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同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9年4月佛朗哥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8年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制。
西班牙人在过去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至今人保持传统的庄园经营方式。现在,旅游也非常发达。
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门戈舞举世闻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筑也独具风格。在文学上,有塞万提斯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⑦ 英国人的祖先是什么民族
英国人,普遍专指英格兰人。另一种意义上指拥有英国国籍或是父母方具有英国.民.族血统。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英国人口达6513万,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兰东南部。其中英格兰人占83.9%;苏格兰人占8.4%;其他还有威尔士人占4.8%、北爱尔兰人占2.9%。
英国人(British )大多是高加索人种,俗称白种人。因纬度较高,肤色苍白,身高较高,眼睛大,眼睛颜色浅,面部有立体感,嘴唇薄,毛发旺.盛。
苏格兰人和北爱尔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说的是来自凯尔特文明的古老语言,这种语言至今在苏格兰都是官方语言。公元843年,苏格兰地区的一个国王完成了各个苏格兰部落的统.一大业,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苏格兰王国。那时候,盎格鲁·撒克逊人还在不列颠岛的南部地区。
大部分英格兰人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英格兰”(England)一词即“盎格兰”的谐音,意思是盎格鲁人(Angels)的土地(Land),英语(English)就是盎格鲁人的语言的意思。
盎格鲁、撒克逊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
公元五世纪——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两部都有人群南渡北海移民大不列颠岛,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两部落才融合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通.过征服、同化,盎格鲁·撒克逊人与大不列颠岛的“土着人”(凯尔特人),再加上后来移民的“丹人”、“诺曼人”经长时期融合,才形成近代意义上的英吉利人(包括苏格兰人)。
⑧ 西欧几大主要民族有哪些
西欧通常指的是英国、爱尔兰、法国、比利时、摩纳哥、卢森堡和荷兰,其民族依语言可划分为日耳曼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拉丁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和凯尔特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凯尔特语族)。其中,分布在西欧的日耳曼民族主要是英格兰人、卢森堡人、弗拉芒人和尼德兰人,拉丁民族主要是法兰西人、瓦隆人和意大利人,凯尔特民族是盖尔人和布立吞人。
日耳曼民族
英格兰人:是英国英格兰的原住族群和民族,主要是以日耳曼盎格鲁人为主体吸收其他日耳曼民族如撒克逊人、朱特人、弗里斯兰人、维京人等融合而成。母语是英语,属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英格兰人在西欧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多信基督教新教,属英国国教派,亦有部分天主教徒。
卢森堡人:在西欧主要分布在卢森堡大公国。卢森堡人主要由法兰克人(属日耳曼人)和拉丁化化的别尔格人(属凯尔特人)结合而成。以卢森堡语为母语,卢森堡语跟德语属于同一语种,属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但德语和法语为卢森堡的两种官方语言。主要信奉天主教。
弗莱芒人:为比利时两大主要民族之一,在比利时人口中占多数,约60%,主要居住在现今的法兰德斯地区。弗拉芒人主要由弗里斯兰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等古代日耳曼部落和凯尔特人结合而成。使用弗拉芒与,属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大多信奉天主教。
尼德兰人:荷兰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荷兰北部和中部地区。尼德兰人的族源较难确认,一般认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西支的弗里斯人、巴塔维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同克 尔特人结合而成。使用荷兰语,属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大多信奉基督教的加尔文派,北部地区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
拉丁民族
法兰西人:法兰西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也是摩纳哥王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法兰西人是以凯尔特高卢人为主体,吸收其它凯尔特民族如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以及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人、哥特人、勃艮第人等部族长期结合而成。使用法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罗曼语支。大部分人信天主教,少数信新教。
瓦隆人:比利时两大主体民族之一,人数少于弗拉芒人,主要居住在比利时的瓦隆地区。瓦隆人是日耳曼人的某些分支和凯尔特人混合而形成的民族,所谓“瓦隆”即源自古代日耳曼语,意为“外人”,是指当时的说凯尔特语和拉丁语的人。通常说法语,但在家中和非正式场合也说瓦隆语和皮卡特语,都是法语的一种方言。多信奉天主教。
意大利人:,源出于南欧的意大利的族群,在西欧则主要分布在摩纳哥等地,为摩纳哥人数第二的族群,仅次于法兰西人。意大利人的血统组成相当复杂,包括罗马人、日耳曼人(哥特人、法兰克人、伦巴德人、诺曼人等)、凯尔特人,以及入侵意大利或曾在亚平宁半岛作为佣兵的撒拉逊人、柏柏尔人、斯拉夫人等。主要使用意大利语,属罗曼语族意大利-西罗曼语支。天主教在意大利人中占主导地位。
凯尔特民族
盖尔人
○苏格兰人:苏格兰当地的土着民族。多信基督教的长老会教派,少数信天主教。主要分布在大不列颠岛北部的苏格兰 (占当地人口92%),并散布在英国各地。苏格兰境内人口近500万。使用苏格兰语、苏格兰盖尔语等,属凯尔特语族盖尔语支。主要信奉长老会、天主教等教派。
○爱尔兰人:爱尔兰和英国北爱尔兰的主要民族。其祖先主要是盖尔人,为凯尔特人的族群。主要使用爱尔兰语,属凯尔特语族盖尔语支。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新教等。
○马恩人:英国曼岛的原住族群和民族,为凯尔特人的一支,曾受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诺曼人为主)的影响。使用曼岛语,属凯尔特语族盖尔语支。主要信奉新教,也有部分信奉天主教、摩门教等。
布立吞人
○威尔士人:主要分布在英国威尔士。威尔士比爱尔兰和苏格兰更早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因此受日耳曼影响较大。使用英语和威尔士语,后者属凯尔特语族不列颠语支。信奉长老会、天主教等教派。
○康沃尔人:英国康沃尔的原住族群和民族,为凯尔特人的一支。使用英语和康沃尔语,后者属凯尔特语族不列颠语支。主要信奉新教,也有部分信奉天主教。
○布列塔尼人: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民族。长期以来,在法兰西人的影响下,许多人布列塔尼人使用法语;也有一些使用布列塔尼语,属于印欧语系凯尔特语族不列颠语支。多信奉天主教。
⑨ 英国人的祖先是哪里人
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盎格鲁、撒克逊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公元五世纪—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两部都有人群南渡北海移民大不列颠岛,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两部落才融合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通过征服、同化,盎格鲁·撒克逊人与大不列颠岛的“土着人”(凯尔特人),再加上后来移民的“丹人”、“诺曼人”经长时期融合,盎格鲁-撒克逊的数个王国陆续建立。在艾塞斯坦(924年-937年在位)统治下,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形成英格兰。
盎格鲁-撒克逊语,又称古英语,在阿佛列大帝统治之下通行的语言并延续形成英格兰(非丹麦区)的通用语言,直到1066年诺曼征服后,受到诺曼统治阶级的盎格鲁-诺曼语影响,在1150年到1500年之间大致转变为中古英语。
盎格鲁-撒克逊语比起中古英语跟早期西欧语言较为相近。它较不古典化,并且保有许多十二到十四世纪之间消失的时态特点(动词和名词变化)。
今日最接近古英语的语言是在荷兰和德国北部几百万人使用的弗里西语。
⑩ 英国由什么民族建立
是由入侵后的日耳曼部落与原住民同化后一起建立的。
最初是罗马入侵之后才是日耳曼,只是日耳曼入侵后英国才正式形成了封建体系,所以将日耳曼入侵视为英国建立的开端;罗马人撤退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之后与原住民同化后统称为英吉利人。
这些日耳曼人主要包括三个民族: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这三个民族就是如今英国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的直系祖先。公元800年,由撒克逊人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在九、十世纪,来自丹麦的维京人不停入侵英格兰,使英国人混有大量丹麦人血统。
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威廉征服了英格兰,使英国上层社会血统大换血,变成了诺曼人(也是北欧维京人的后代)。随后的金雀花(安茹)王朝的建立者也是来自法国的,英国王室是法兰西人血统。再之后的都铎王朝的皇室是来自威尔士的。
在之后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则是来自苏格兰。而英国最后两个王朝汉诺威王朝和温莎王朝的王室全部来自德国。
因此,英国的民族构成还是比较复杂,是外族不断入侵融合的产物,但大部分是日耳曼人血统,一部分是凯尔特人后代。
(10)英国古代有多少民族扩展阅读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
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