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中世纪的所有职位
问的是职位?职位有很多种,家常便饭的就是什么铁匠农民,这个要回答肯定完整不了。
如果是爵位,那便可以列举一下。
1.皇帝,皇帝是要被教皇加冕才能称呼的。
2.国王,要说起一个国家内的影响力,国王肯定要高于皇帝,因为皇帝是要服从教皇的,而国王则不需要。
3.大公,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最高爵位。在此注意还有一种称呼的大公是哈布斯堡家族内使用的。
4.选候,选候共7位,拥有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利。
5.亲王,这个分的情况也不少种。
6.公爵,公爵是领主的最高称呼。
7.侯爵,在公爵与伯爵之间。
8.伯爵,权利很大。
9.子爵,实际上就是副伯爵,为了的伯爵继承者。
10.男爵,在某些国家最低的爵士位。
11.骑士与乡绅,这个是贵族中最低的爵位。
其实爵位也要分国家来看,每个国家对于爵位的准则多多少少有些不同,这里只能笼统的概括一下。
....
是这些吗,如果是希望能够采纳,纯手打。
如果不是,欢迎继续问。
2. 明朝英国公张惟贤是个怎样的人
已经是第N代勋贵了,顶着国公的虚名,没干太多实事,顶多就是拥立一下天子,和群臣推举一下重要官员而已。倒是查到有过和民争田的事情,结果落了面子,田地判给百姓了……
3. 樊忠和英国公张辅是一个人吗
不是。
1、出生日期不同。樊忠属于陕西人氏,出生于1400年,于1449年离开人世。英国公张辅属于河南开封人,出生于1375年,于1449年离开人世。
2、职位不同。樊忠官职世袭将官,英国公张辅靠着自己的战功获封英国公爵位。
4. 公爵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爵为其中第一等爵位。周天子封纣王的叔叔微子于宋,宋国就是公爵国,周天子对于宋公也需要礼让三分。周天子常常将自己的女儿、王妹嫁与宋公,以显示其地位的高贵。
汉朝在设置爵位的时候,在公侯伯子男的基础之上,废公爵,置王爵。除了汉初的九位异姓诸侯王外,非刘姓的功臣一般最高的爵位也就到侯。到王莽篡汉之前,王莽为“安汉公”,公爵才再次被恢复。此后又有,魏公曹操、安乐公刘禅、宋公刘裕等。
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按唐制:郡王与国公并为从一品。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变。有许多名臣都被授予国公的爵位。
最为有名的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挂二十四功臣图,其中,除李孝恭为郡王,虞世南为县公外,其余二十二位功臣均为国公:赵国公长孙无忌、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燮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郧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潞国公侯君集、邺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渝国公刘政会、吕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和胡国公秦琼。
在唐朝要想得到国公的爵位一般都要立有军功。到了宋朝,一般而言,只要做了宰相的人,通常都能得到国公的爵位。如,莱国公寇准、晋国公丁谓、许国公吕蒙正、申国公吕夷简、魏国公王旦、楚国公范仲淹、潞国公文彦博、颍国公庞籍、沂国公王曾、鲁国公曾公亮、郑国公富弼、径国公童贯、魏国公韩琦、仪国公韩忠彦、荆国公王安石、温国公司马光、鲁国公蔡京、秦国公吕颐浩、信国公陈康伯、魏国公史浩、魏国公洪皓、信国公洪遵、卫国公贾似道。
到了明朝,朱元璋对待功臣的爵位上是比较吝啬的,明朝开国一共就封了六位国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之后,才又封了凉国公蓝玉。
5. 英国王朝所有职位(不是贵族,统治者以下)
现在英国的领导层又不是王室,所以你的这个问题很匪夷所思。
英国皇室的封建王朝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不存在了,何来的职位???
6. 明朝 英国公相当于现在的啥角色
国公就是说这人有公爵爵位 这个是封建制度下才有的爵位 这个人可以掌大权 也可以P权利没有 和官职是分开算的 有爵位的人国家会无偿发放俸禄 这是一种社会地位
英国公是明朝最高的世袭公爵爵位 公爵在往上就是王了 一般不是皇帝本家的是不能封王的 所以说从爵位上讲 这已经是非皇室成员能享受到的最高爵位了 异姓封王属于特殊情况
现在没这个角色了 只有英国等部分国家还保有爵位 但是意义与地位也和从前不同了
7. 公爵和伯爵是什么职位
不是职位而是爵位。
欧洲的爵位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共五级。一般只有皇室的至亲(如英王之兄弟、英王之丈夫等)才可获公爵勋衔。公爵在世时,其长子尊为侯爵,以次类推,平民是与此等爵位无缘的。
几乎每年除夕,英国皇室都公布一份名单,颁布年度荣获英王或女王封勋授爵或颁赠奖章的人员。英国封爵起源于14世纪中叶。始创于1350年的“嘉德勋衔”至今仍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高的勋位。
英国勋衔可以分三大类:一是皇族勋位(royal orders),赐封予皇族或最高级的贵族(安妮公主之类);二是贵族勋位(noble or family orders),赐予一般贵族(该隐那一级的世袭贵族),三是功绩勋位(orders of merit),赐予有重大贡献的人士(英国首相,撒切尔女男爵)。
皇族与贵族的勋衔(peerages)共分五大级,其名称与它们的相对女性称谓如下:公爵Duke(Duchess)、侯爵Marquis(Marchioness)、伯爵Earl(Countess)、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男爵Baron(Baroness)。
但男爵之下还有从男爵(Baronet),是世袭爵位中最低级者。
(7)知乎中英国公是什么职位扩展阅读:
英国5级贵族大致定型于13—15世纪。它与中国周初的5级贵族分封制不同。不是在某一特定时刻一次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定制的。
14世纪初,在5级贵族之上的王室贵族中,还出现了一个颇为独特的、专为王储所占有的称号——“威尔士亲王”。该称呼最早为一度统一过全国的威尔士王子利维伦制造出的名号。
1282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率领大军与舰队攻打威尔士,利维伦死于非命。两年后,威尔士合并于英格兰,爱德华在1301年把威尔士亲王之头衔加给不列颠王位的继承者。
在政局动荡、战事连绵的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封建君主为了使各级贵族在骑士精神的感召下建功立业、效忠国王,除了利用贵族爵位科赐臣下之外,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划分为不同等级名分的勋章勋位,奖赏他们的战功政绩。
8. 英国公是谁
张辅(1375年-1449年),字文弼,谥忠烈,河南等处行中书省汴梁路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县)人。明成祖时大将张玉之子,袭封英国公。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后进攻并占领安南,改交阯,此后四次平定叛乱。宣德年间,率军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正统年间,随明英宗北征,在土木堡之变中阵亡,享年七十五岁。英国公世系(除注明外,各代皆父子关系)第一代:张辅,1408年晋封英国公第二代:张懋,1450年袭封第三代:张仑,1515年袭封(张懋之孙,张锐之子)第四代:张溶,1535年袭封第五代:张元功,1582年袭封第六代:张元德,1596年袭封(张溶子,元功弟)第七代:张惟贤,1598年袭封第八代:张之极,1630至1637年间袭,具体袭年不可考第九代:张世泽,1643年袭封,末代英国公,被李自成军所杀
9. 英国的男爵是什么级别
在英国的贵族制度当中,有公爵(ke)、侯爵(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五级世袭贵族(Hereditary Peers)。依照等级从小到大分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男爵之下还有从男爵,是世袭爵位中最低级者。
其等级划分原则如下: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
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
侯爵(Marquess,也做Marquis):就词源而言,它是由德文Markgraf[堡侯;边疆殖民地总督;伯爵]演变而来。侯爵原意与“方伯”词义相近,系指统辖一处的封疆大吏。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
(9)知乎中英国公是什么职位扩展阅读:
英国爵位特点:
与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法兰西等国贵族相比较,英国贵族集团的特点之一,是人数较少。
长期以来,贵族称号以及相应的财产权和政治特权只是由爵位领有者本人所拥有,其家属虽为贵族家庭成员,但政治地位接近一般自由民,不得列席上院。
贵族爵号和封地按照相当严格的长子继承制传递;若长子早殁,依次由长孙、次子、幼子或其他家庭成员依序递补。
若某贵族没有继承人,可根据其遗嘱或生前安排,并经国王和高级法庭批准认可后,由其近亲继承其封号封地。
但在多数情况下是被国王收回爵位。通常,英国贵族爵位和封号不可随意转让、出售。历代国王为保持贵族的群体规模和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大多会适量增补贵族。
某要人一旦获得一种爵位,并非固定不变。若新获显赫军功、政绩卓着或受到国王格外宠爱,可以晋升更高级的爵位,或兼领新爵位。
除此之外,贵族联姻也是获取、增添或提高爵位的良好机会和方式。因爵位封地耀眼可人,为社会上不少人所仰慕,所以拥有贵族身份和家产者以及其长系继承人总能轻易得到爱慕者和求婚者。
例如兰开斯特王朝的兴建者亨利四世,即位前所拥有的公爵爵位就是由他的母亲布里奇从娘家带来。布里奇是亨利三世的曾外孙女,她除拥有兰开斯特公国外,还拥有德比、林肯和莱斯特的伯爵领地。
10. 求英国各部门官职的名称
1、财政大臣
财政大臣是英国内阁中,主管经济与金融事务之官员职称,通常简称财相。
财政大臣负责管理国王陛下财政部,职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长。财政大臣一般被认为是四大国务大臣之一,在近年来,地位更是仅次于首相。现任财政大臣是菲利普·哈蒙德。
2、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通常叫作 Foreign Office或FCO)是英国负责推广海外利益的政府部门,由英国外交部及联邦事务部于1968年合并而被创设。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首长是外交及联邦事务大臣,通常被简称为“外交大臣”。
这个职位与财政大臣和内政大臣一起被看作内阁的三个最有威望的职位。这些职位与首相一起构成重大国务官位。
3、内政大臣
内政大臣(英语: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rtment,简称:Home Secretary),英国内政部的部长,掌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内政、全英国的移民和公民事务。现任内政大臣为贾伟德,服务于特蕾莎·梅内阁。
4、掌玺大臣
这个职位首先就像它字面上讲的掌管英国的国玺,负责保管国玺和起草、颁发各种政府文件,历来就是政府首席大臣,因为他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国玺的掌管人 。
所有重要的政府法令、条约、议会宣召令、国王赏赐令、委任书、特许状,均由大法官拟定和颁行,都必须加盖国玺才能生效。
5、首相
首相为“首席宰相”的缩写,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内阁首脑的中文通称,如英国、日本的内阁首脑。
首相的产生各国规定不一,英国首相只能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由英王任命;日本首相由国会提名经议员选举产生,并经天皇任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执政党)的领袖(总裁)是当然的首相。首相享有非常广泛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