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历史,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一.英、法、荷的殖民扩张
1.英国
16世纪英国海外活动的特点:海盗式的抢劫、贩卖黑人奴隶同一般的商业结合。
1588年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并由此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英国的扩张在北美:
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还在西印度群岛夺取了许多岛屿如牙买加等、马萨诸塞、伦敦公司在17世纪初向北美移民,1607年建立第一块殖民地、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
在印度:
1600年英国商人组成东印度公司
2.法国
A.法国地北美进行殖民活动,也同英国一样开始于17世纪初,主要建立了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
B.在印度,法国在印度东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据点
3.荷兰
荷兰的殖民扩张,几乎和英国同时
在亚洲(印尼的爪哇岛,马六甲,锡兰,台湾,日本)
在非洲(好望角)
在北美(哈德逊河流域,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二.英、法、荷的殖民争夺
1.英荷之间
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英国1561年的《航海条例》: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结果: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纽约,荷兰丧失欧洲强国
地位。
2.英法之间
18世纪英法之间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
英法发生七年战争(1756-1763)
交战的结果:
法国战败,在印度,法国仅在沿海保有几个据点,在北美丧失了加拿大以及新法兰西.
英国由此树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8世纪中期)
3.争夺的结果
结果英国侵占印度大片领土,法国殖民势力仅在沿海保有几个据点。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加拿大和新法兰西英国由此树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8世纪中期)
三.殖民主义和罪恶
1.殖民主义政策
殖民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欧洲殖民者早期的殖民掠夺是通过野蛮血腥的用段实现的.
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约一个世纪多一点,以墨西哥为例印第安人口就减少了90%。关于基督教殖民制度,有一位把基督教当作专业来研究的,威.豪伊特曾这样说过:“所谓的基督教人种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采取的野蛮和残暴的暴行,是世界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 引自《资本论》
直接抢夺金银,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
2.殖民主义的后果
殖民主义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着卑鄙贪欲、野蛮暴行的历史,其罪恶是馨竹难书的。
2. 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要非常详细的
殖民地时代(1493年—1779年)
《五月花号公约》主条目:北美殖民地时代
“在从前无人来到的地方,我们希望移植一个民族。”
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他们乘“五月花号(mayflower)”到北美并在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在11月21日于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与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签署共同遵守《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订法规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长期战争,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了像奴隶和契约奴役这类的非自由劳力,而英国政府的放任政策则让特有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得以发展出其独特性。万恶的黑奴贸易在美国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由于一、英国移民移民北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财富,如被迫害的清教徒和贫农。二、地方政府享受自治权。三、殖民地居民有比英人更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相信社会契约中,政府是人民需要保护而得人民支持才组成的。
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信奉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税及英王乔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因此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波士顿惨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于1775年4月在列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列克星顿的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后来,这些殖民地便成为美国北美独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个州。
[编辑] 重要历史事件
1619年7月,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召开了弗吉尼亚议会,这是世界最早的代议制机构。
1620年11月,一批受英国迫害的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抵达普利茅斯的港口,共同签署五月花号公约,决定按照多数人的意愿进行管理,建立民治的政府。
1763年,乔治三世禁止北美人民向西拓展,因为避免与印第安人冲突而增加军费。但此时北美人口和地价激增,农民、商人等是希望积极向西拓展。其中反对最力的是乔治华盛顿与富兰克林。
1764-1765年,1764年英国国会通过很多条款来向北美征税及设立海关负责是为弥补七年战争的债;1765年的《印花税法》更为过份,甚至报纸也征税。发表“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声言殖没有殖民地代表出席英国国会就不会纳税。从此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的拉锯不限经济利益,事态升华至政治问题-政府的权力的界定。
1767年英国国会无视北美人民要求,通过“唐申德法案”由北美人民补贴英国本土地税的减免,波士顿和纽约的商人抵制英货,英人出兵波士顿,最后发生波士顿惨案(Boston Massacre)。事情引起反英情绪,英方撤销大部分税款,只保留茶叶税。英方保留茶叶税是为帮助英国东印度公司廉价倾销茶叶。
1773年波士顿茶叶事件
1774年第一次大陆会议,殖民地代表决定终止对美贸易,不接纳“唐申德法案,号召殖民地人民加强武装,准备作战。
1775年列克星顿和康科特战役为八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作前奏。
1775年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召开,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队的总司令
1776《常识》(Common Sence)一书出版。作者汤马斯‧培恩(Thomas Paine),在这本小册子中提出殖民地必须独立,原因首先英国剥削殖民地利益;其次,北美洲不是大不列颠的,美洲上是有法国人,德国人等在这新世界追求自由及财富的。这本书在北美洲十分流行,其有很大影响。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言新国家是独立的,完全脱离英国,目的是为‘图生存、求自由、谋幸福’,实现启蒙运动的理想。
3. 英国人是怎么殖民到加拿大的路线是什么
15世纪初,法国和英国的探险家航行于北美水域沿岸,寻找一条通往亚洲的航线。法国人在圣劳伦斯河岸和大湖区附近建立了基地,英国人在哈得孙湾和大西洋岸边建立了据点,最终他们未能找到通往亚洲之路,但发现了北美这块广阔无垠的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17世纪初,英国和法国都建立了永久居住地,尽管来自两国的定居者生意兴隆,但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仍然依赖本国政府。两国势均力敌,虎视眈眈。1763年签定的巴黎条约使6万法国定居者生活在英国人控制的土地上。
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魁北克法案,确定了英国刑事法和法国民事法,保证法国殖民者享有语言和宗教的自由。
1791年,英国政府设立两个行政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他们分别是今天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行政上设有地方长官、立法委员会和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
1840年,英国政府将上下加拿大合并成为加拿大省。代表王室的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逐渐减少。1848年,加拿大省被准予成立自己的政府,负责除外交以外的其他事务。
1864年,加拿大自治领地诞生,约翰-麦克唐纳出任第一届政府总理。直到1948年纽芬兰人划入加拿大领地,才完全角成如今加拿大之疆土全貌。加拿大19世纪后半期的历史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历史。
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加拿大自治权得到英国政府的正式承认,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力,从此成为独立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化,来自南欧、亚洲、南美和加勒比海岛国的移民加入到已经生活在这个国家的英国和其他其他西欧人后裔的行列中。结果,加拿大成为一个日益发展的多语言、多文化的社会。
也就是说,加拿大并不是英国的殖民地。
4. 英国的殖民是如何在北美洲开始的过程是怎样的
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英王的“特许状”来到北美詹姆士河口,建立了仅有一个炮台、一所教堂、几间薄板房的詹姆士城,奠定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的基础。1620年,英国的一群政治避难者,乘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船,在北美的马萨诸塞登陆,建立普利茅斯城,奠定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基础。“五月花”号是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这艘船载重大约只有180吨,长90英尺(1英尺等于30.48厘米)。本课引语中选用了插图《“五月花”号》,图中展示的正是根据记载后人画的一幅“五月花”号船的想象图。这艘船最早离开英国的时间是1608年8月,船上主要是一些受英国国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离开英国后,首先来到荷兰,当时有些人决定前往北美,他们与弗吉尼亚公司签订移民合同。1620年9月23日,在牧师布莱斯特的率领下,“五月花号”前往北美,船上的乘客共有102名,其中,清教徒35名,其他的有工匠、渔民、贫苦农民,还有14人是契约奴。11月21日,“五月花号”到达科德角,即今天的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顿;登陆前,船上的清教徒领袖主持制定了一个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当时,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签字。其中内容包括: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他们在普利茅斯上岸,建立殖民地。之后建立了马萨诸塞、罗德艾兰、康涅狄格和新罕布什尔等殖民地。17世纪中期英国建立马里兰殖民地,从荷兰手中夺取特拉华,又夺取荷兰的新尼德兰,并将其分割为二,建立纽约和新泽西两个殖民地。1682年,英王查理二世将宾西法尼亚赐给业主威廉·宾,以抵偿王室欠他的债务,同年建立费城,建立宾西法尼亚殖民地。英王查理二世把卡罗来纳赐给其宠臣们,后又将卡罗来纳分为两部,即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1733年,建立佐治亚殖民地。至此,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763年,英国以财政亏空1.4亿英镑的代价打赢了七年战争。英国统治集团处心积虑要把战费支出转嫁到北美殖民地人民头上,同时企图通过高压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1763年10月,为了限制殖民地扩大,以利于英国控制和征税,颁布英王敕令,禁止殖民地人民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1764年,颁布“食糖条例”,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高税,并严格管理糖和糖浆的贸易。同年还颁布“通货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和用贬值的殖民地纸币偿还宗主国债权人的债务。为镇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保证关税收入,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驻扎了正规军1万人。而为了转嫁驻军的开支,1765年又颁布“印花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一切新闻报纸、小册子、执照、商业文件和合法文书,甚至毕业文凭,都必须加贴印花,也就是都必须付税,违者受罚。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印花税的高潮,是殖民地人民抗英斗争的转折点。“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反英群众组织先后在各地出现,人们抵制征税,捣毁税局,焚烧印花税券,将英国税吏游街示众。英国政府被迫废除了印花税条例。从1766年起,又多次颁布唐森德条例(唐森德是当时英国的财政大臣),规定征课自英国输入殖民地的货物的入口税;规定英国关税税吏有权闯入殖民地任何民房、堆栈、店铺,搜查违禁品及漏税的走私货物;波士顿商人领导了全殖民地性的抵制英货运动,1766年至1769年,英国输入殖民地北部的贸易总额由136.3万镑,降至50.4万镑。英国政府于1770年被迫废除了唐森德条例。英国政府虽于1770年被迫废除了唐森德条例,但其中有的条例,如征收茶叶税则未废除。北美人民对此异常愤怒,视其为英国暴政的象征,于是掀起了不饮茶的抗议运动。垄断茶叶贸易的东印度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于破产。英国政府为了帮助东印度公司摆脱困境,卖掉积压的1 700万磅茶叶,于1773年通过一项《茶叶税法》,准许东印度公司享有到北美倾销茶叶的专卖权,让东印度公司每磅茶叶缴纳三便士轻税后,就可以直接卖给零售商,同时禁止殖民地人民走私茶叶。英国政府的目的在于用低廉的茶价引诱北美人民饮用东印度公司的倾销茶。北美人民拒绝饮用东印度公司的倾销茶,费城、纽约、查尔斯顿等港人民反对英国茶船卸货。12月16日,波士顿8 000市民集会,要求运茶船达特摩斯号离开港口。这一要求遭到英国殖民者的拒绝。当晚,波士顿青年组织的波士顿茶党,化装成印第安人,夜间登上茶船,将船上价值1万多英镑的300多箱茶叶倒入海中。英国于1774年下令封闭波士顿港。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暴力行动的开始。1774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形势日益严峻,各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加剧。英国政府决定以武力来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这一年的11月,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宣称,“必须用战斗来决定他们是隶属于国家还是独立”。新英格兰各地的人民也纷纷组织民兵,准备武装反抗。英国驻马萨诸塞总督盖奇听说民兵在距离波士顿只有21英里的康科德有一个军火库,里面藏有大量弹药,1775年4月18日夜,他派斯密斯中校率领800名军人袭击康科德。英军一出动,在附近监视的民兵就发现了,他们立即发出信号,民兵、银匠瑞维尔看到信号,骑上马就去通知民兵。19日清晨5点左右,英军途经来克星顿时,遇到民兵的阻拦,双方发生枪战。英军虽然打退了民兵,但在康科德又遭到民兵的伏击,死伤近百人。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消息传出后,各殖民地人民群情激愤,纷纷夺取枪支,占领英军军火库,武装斗争开始了。
5. 英国的殖民历史是怎样的
英国殖民历史
16世纪至20世纪初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进行的侵略扩张。英国是近代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全球。英国的殖民扩张对世界近代历史和地理政治的演变均有极大影响。 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扩张 英国在这一时期的殖民扩张,始于16世纪迄于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的兴起。在这一时期,商业资本起了主要作用,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殖民掠夺通常由政府授予享有特权的贸易公司进行。当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称霸海上时,人迹罕见的北美东岸成为英国最早的殖民活动地区。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东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 。17世纪20~30年代 ,英国相继占领了西印度群岛的圣基茨等地,把这些岛屿变成种植园、贩奴基地和海盗出没之所。
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消灭及荷兰3次对英商业战争均遭败北后,海外扩张的优势已为英国取代。18世纪,英国开始同法国争夺殖民霸权,1689~1763年间,两国有过4次战争,每次都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英国的殖民地大为增加。1713年,法属新斯科舍半岛、纽芬兰和哈得孙河沿岸,西属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均转归英国。特别是由于七年战争的胜利,英国不仅夺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领土,还夺得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多米尼加、多巴哥和非洲的塞内加尔。西班牙的佛罗里达也给了英国。
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给英国以沉重打击 。此后,英国殖民的重点遂转向东方,特别是印度。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在东方的殖民机构,1612年,该公司击败在印度的葡萄牙人,从印度莫卧儿王朝获得贸易特权。1757年普拉西一役 ,奠定了英国在印度斯坦的统治地位。1767~1799年4次进攻并最后占领迈索尔土邦。1803~1804年打败马拉特人的反抗,囊括了克塔克以及恒河与朱木拿河(现称亚穆纳河)之间的大片沃土。英国还从荷兰手中夺得苏门答腊(1784)和马六甲。从吉打苏丹手中割走槟榔屿(1786)。 1668~1711 年英人J.库克考察了澳大利亚东岸和新西兰,英国随即向该地移民。 在反拿破仑战争中,英国抢占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的许多海外属地。 工业资本时期的殖民扩张 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
1813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被撤销,英国大量机制纺织品涌入印度,摧毁了当地传统的棉织手工业。1843~1849年英国先后兼并信德、克什米尔和旁遮普,从而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进而向印度外围扩张。1814~1815年割去尼泊尔南部土地;1824、1852年两次侵略缅甸,将阿萨姆、若开、丹那沙林并入英属印度。1864~1865年又将不丹的达吉岭和噶伦堡并入英属印度。1824年,荷兰被迫将新加坡划归英国,马来亚划归英国势力范围。1841年和1842年文莱先后将沙捞越和北婆罗割给英国 。1847年文莱受英“保护”。1839年,英国占领土耳其统辖下的亚丁港。1857年又占丕林岛。
在非洲,1843年英国兼并纳塔尔。1808、1861和1874年,塞拉里昂、尼日尔爾利亚和黄金海岸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
自1764年起,濒临南美东岸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经法、英、西、阿根廷等国易手后,1833年终为英国所得(始称福克兰群岛)。 英国不满足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两次鸦片战争后,不仅要中国赔款、开辟通商口岸,还割去了香港(1842)和九龙半岛界限以南的土地(1860)。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为了加强统治,于1858年撤销东印度公司的行政大权,将印度改为直辖领地。
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采取移民拓殖政策,使其成为自己工业的附庸。 金融资本时期的殖民扩张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英国逐步丧失其工业世界的垄断地位,但资本输出和殖民扩张仍然领先。
1876年 ,英国将印度命名为印度帝国 ,继续向其周围扩张 。1876年 ,占俾路支 ,1878~1879年阿富汗沦为英国的附属国。1886年占曼德勒,完成将缅甸并入印度的计划 。1887年宣布哲孟雄(锡金)受其保护。同年,荷属马尔代夫群岛改受英国保护。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窥伺中国的新疆、云南和西藏。掠夺新疆的阴谋最后为清军粉碎。云南在1876年被迫开放,增辟商端口,扩大领事裁判权,西藏在遭到1888年和1904年的两次入侵后,亦被迫开放,承认英国的领事裁判权。英国还乘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之机,于1898年强租威海卫。同年又强租九龙半岛北部及其附近岛屿,为期99年。在马来半岛,经不断蚕食,马来半岛南部均落入英国之手。1907年英、俄两国在伊朗划分了势力范围。
在大洋洲,1874年英国占斐济 ,1884年宣布巴布亚为保护地。1893~1904年又先后占有所罗门、汤加、吉尔伯特、库克、埃利斯和菲尼克斯群岛。1906年,与法国共管新赫布里底群岛。在地中海,1878年从土耳其手中夺得塞浦路斯岛。
非洲是帝国主义瓜分的最后一块大陆。英国夺得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1868年和1885年,先后将巴苏陀兰和贝专纳纳入保护领地。1887年占祖鲁兰,1889年,C.J.罗得斯的南非公司成立后,加紧掠夺津巴布韦及赞比亚河以北广大地区,并于1895年命名这一地区为罗得西亚。经过同德、法、意各国的激烈争夺,在19世纪末,东非的索科特拉岛、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桑给巴尔岛等地先后沦为英国的保护地。
1882年,埃及实际上变成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80年代埃及统治下的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曾赶走英埃侵略军,建立自己的国家。1899年,这个国家被英军扼杀,实际上沦为英国殖民地 。经过英布战争 ,英国占领了布尔人的两个共和国——德兰士瓦和奥伦治。1910年,德兰士瓦、奥伦治和开普、纳塔尔组成新的自治领——南非联邦。
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英国所占份额最大。1876年时它已拥有22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地和25190万人口,到1914年增加到33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地和39350万人口,相当英本土的137倍和人口的8倍多。V.I.列宁称英国为“殖民帝国主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夺取了德国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并在战后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纳入帝国领域,其中西南非洲分给南非联邦、坦噶尼喀由英直接统治,多哥与喀麦隆与法国共管,德属新几内亚和瑙鲁分给澳大利亚。西萨摩亚交给新西兰。此外,原属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包括外约旦)和美索不达米亚也划归英国。
6. 英国凭借什么成为“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殖民地的国家。
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皇时,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在任何时间也有阳光照他的其中一个属土,这显示他的强大。英文是 Empire that sun never set 或 sun never set empire.
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一般是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俄国、法国和英国。但是,16世纪葡萄牙的殖民霸权主要在东西航路一条线,而西班牙的殖民霸权主要在中南美洲那一片,而且都是沾了探索先行和罗马教皇圣谕的“光”,为时不长。17世纪荷兰的殖民霸权靠转运贸易起家的,也是昙花一现。至于16、17世纪俄国的殖民侵略,属于区域性的陆地蚕食。法国的霸业,目标在于欧洲大陆,尽管它到处侵略扩张,在海外也占领过广大的殖民地,但却处于配角的地位。只有英国,从事殖民掠夺的时间最长,占领的殖民地最多,维持殖民统治的时间最久。据统计,1914年英国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占各列强殖民地总和的1/2,等于本土面积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7. 英国把别国变为殖民地、是为了什么
英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的老牌殖民国家,一般是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俄国、法国和英国。但是,十六世纪葡萄牙的殖民霸权主要在东西航路一条线,西班牙的殖民霸权主要在中南美洲那一片,而且都是占了探索先行的光和罗马教皇的圣谕而来的,为时不长。十七世纪荷兰的殖民霸权靠转运贸易起家,也是昙花一现。至于十六、十七世纪俄国的殖民侵略,属于区域性的陆地蚕食。法国的霸业,目标在于欧洲大陆,尽管它到处侵略扩张,在海外也占领过广大的殖民地,但却处于配角的地位。只有英国,从事殖民掠夺的时间最长,占领的殖民地最多,维持殖民霸权的时间最久,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那么,英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的呢? 翻阅一下大英殖民帝国的发家史,便可看到,这个帝国大厦的建起走过了一条火与血的路程,路程上竖着三个路标:海盗起步,战争开路,工业革命。 当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把从亚、非、美掠夺的大量财物运回欧洲的时候,英国还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小国。当时,它虽然无力与葡、西竞争,但对一本万利的殖民掠夺却是垂涎三尺了。英国女王鼓励英国海盗们去搞走私贸易和拦路抢劫。如1562年英国海盗约翰·霍金斯窜到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西非海岸,捕捉了三百名黑人,运到西班牙的殖民地西印度群岛出售,发了一笔大财,由此开创了英国贩卖黑奴的罪恶历史。英国女王特地封他为爵士,授给他一枚上面刻画着黑人头像的勋章。又如1577年英国海盗德雷克率领五艘海船,在南美洲的西海岸抢劫西班牙人掠得的价值一百五十万英镑的金银财宝。德雷克把其中的百分之四十献给女王伊丽莎白,换取了海军大将的头衔。在尼德兰为摆脱西班牙统治而进行革命的时期,英国海盗与尼德兰人勾结,大搞走私贸易;并为荷兰的海上游击队提供港口,从而导致了1588年的英西大海战。在这次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着名大海战中,霍金斯和德雷克这两个海盗头目大出风头。从战舰的改装、组建,到战斗的实际指挥,都是由这两个大海盗来完成和进行的。战争的结果,海盗竟然战胜了号称“无故”的天下第一大舰队,这的确是对霸权主义所炫耀的“威慑力量”的绝妙讽刺。而这些海盗的业绩又居然成为英国进入殖民帝国大厦的敲门砖,这的确又是对英国所夸耀的“殖民使命”所作的最好说明。 英国由海盗起步而走上争夺殖民霸权的途程中,发动了近二百次的战争。1588年的英西战争,崩塌了西班牙殖民霸主的宝座,夺得了从非洲贩卖黑奴的贸易垄断权;十七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霸权,夺得了东西方贸易和对亚洲进行殖民掠夺的优势;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又对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756—176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七年战争”,战火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结果摧垮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又使英国夺得了北美殖民地和南亚次大陆的势力范围。这八十年的战争历程,奠定了英国海洋霸权和殖民霸权的基石。 英国资产阶级殖民者所谋求的世界霸权,是要世界上的一切国土都为它敞开大门,任其掠夺;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国家都屈从于它的脚下,任其蹂躏。但是,“七年战争”后的世界状况对英国殖民者来说,远未如愿。它征服印度的战争尚未了结;远东的中国、日本等闭关锁国的几个封建专制国家,拒绝和它交往;北半球边缘的俄国正在张牙舞爪,口口声声要夺取水域,谋求世界霸权。至于广阔的非洲大陆内部究竟是个什么世界?茫茫太平洋中上万个岛屿和澳大利亚绿洲的境况到底如何?都还是个谜。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为英国称霸世界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用蒸汽机为动力的战舰和商船,大大缩短了它与世界各地的距离,提高了舰船的战斗力和吨位。机器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成倍、乃至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降低了造价,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由于英国首先利用先进的技术力量,大规模地扩建海军,建立了所谓“双强标准”(即海军实力等于两个海军强国实力的总和)的强大舰队,所以它能在世界各大海洋横冲直撞,到处侵略。又因为英国首先使用机器生产,所以“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就是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所走过的一条火与血的道路。 英国殖民者曾得意忘形地宣称:“大英帝国无落日”。意思是说,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无论地球怎样旋转,总有一部分领地被太阳照射着。所谓“日不落帝国”正是英国霸权的代名词。 希望对你有帮助
8. 1、简述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和过程。2、世界市场拓展的手段有哪些有哪些影响
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是其本国资本经济非常的发达。国产是由。欧洲向哥哥世界各国开始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的手段,比如说去侵略战争,殖民或者说经济。贸易。
9. 英国如何在亚洲殖民掠夺的
18世纪欧洲与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间“大三角贸易”的航线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商业交通的必经之路,导致意大利地区和德国北部汉萨同盟各传统商业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面向大西洋的国家的经济兴起。
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西北航线,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孙湾公司和新英格兰殖民地。
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
荷兰在16世纪末独立后,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国家,于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垄断了与中国、印度、日本、锡兰和香料群岛的贸易。
法国则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并在加勒比海占据了数个具有战略意义并盛产蔗糖的岛屿。
由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进行烟草和棉花的商业种植,法国需要向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输送人力,因此两国对奴隶的需要也日益扩大。
1526年,英国开始奴隶贸易。不久之后,荷兰和丹麦作为活跃的贸易中转国也加入奴隶贸易活动中来,试图从中分得利益。瑞典、勃兰登堡、汉堡、库尔兰等国家也在这一时期从事奴隶贸易,为此在非洲海岸占领了一些据点。
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食物产量有限,为了供养奴隶在长途贩途中的伙食,在这些据点周围开辟了农业地区,从欧洲和美洲引进甘薯、薯蓣等粮食作物。
罗伯特·克莱武,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奠基人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由于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争夺而进行了4次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并且在同荷兰的数次战争取代了荷兰,成为主要的船运国,建立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以1763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为标志,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将其与本土区别对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国王的总督或副王,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遏制和监管,被迫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单一经济作物,矿业高度发达,其他工业发展停滞,甚至连农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费品也无法生产。
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价输出产品,甚至因此产生了殖民地通货紧缩、不得不借用别国货币(例如在英属殖民地中通用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娅银币和西班牙八字银元)的现象[1]。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从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邮件要先寄回伦敦。
10. 英国殖民印度的全过程。
1757年的普拉西之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的第 1次重要战役。R.克莱武利用孟加拉封建主集团的内讧,事先收买孟加拉王公西拉吉-乌德-道拉的军事长官米尔·加法尔。
1757年6月23日,孟加拉军队同公司军队在普拉西决战。由于米尔·加法尔率领的孟加拉主力军按兵不动,使得克莱武指挥的3000名军队在决战中得以打败孟加拉王公的18000名纪律松弛的军队。普拉西战役以后,英国侵占孟加拉,并以它为侵略其他地区的基地。
1763年,孟加拉王公米尔·卡西姆不甘心做英国傀儡,起来反抗殖民者。以后,奥德王公和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1759~1806在位)的抗英联军,于1764年在布克萨尔同英军决战,抗英联军战败。英国殖民者侵占恒河下游辽阔富庶的土地。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对南印度的迈索尔发动 4次侵略战争。
1767年,英军侵入迈索尔,在昌加马和特里诺马利遇到海德尔·阿里的顽强抵抗。英军一度占领迈索尔的 1/3的领土。海德尔·阿里不仅收复失地,而且挺进到马德拉斯近郊,迫使侵略者求和。
1781年,侵略者在波多诺伏战役中击溃海德尔·阿里的大军。
1782年12月7日,海德尔·阿里病死在军营中。蒂普苏丹继承父业,继续抗英。
1790年,侵略者发动新的战争。蒂普苏丹在抵抗失败后同英国签订和约。
1799年,英军第4次大举入侵迈索尔。蒂普苏丹最后在塞林伽巴丹城下阵亡。英军官兵劫掠城市、洗劫国库。
战争结束后,英殖民者把迈索尔中部地区交给迈索尔前印度王公。其余地区被英国、马拉特、海得拉巴瓜分净尽。
(10)英国如何殖民别国的扩展阅读:
英国殖民开始于1868年,鼎盛时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国的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
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还有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都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体系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