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联当时为什么要进攻阿富汗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很多历史事件,虽然历经岁月,历经历史长河,但是直到现在,很多历史内幕都难以让人知道,为此成为很大的谜团。最典型苏联当年为何要发动阿富汗战争,让自己陷入泥潭,到现在都是扑朔迷离,不被外界知晓。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想不明白,那么苏联当年为何要打阿富汗战争呢?我们可能都想错了,跟这三个国家有关。
苏联当年那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其一举一动都足以让世界颤抖,堪称强悍到了极点的。而苏联却因为深陷阿富汗战争,难以自拔,最终拖垮整个国家,而最终国家解体。
所以对于这场愚蠢的战争,当年苏联为何要打,为何明知道是泥潭,为何要直接进入,到现在都让人难以理解。
那么苏联到底为何要打阿富汗战争呢?一般的史书,都会认为,苏联那是为了保住苏联支持的人民民主党政权。
保住塔拉基政府,而且对于当时阿明总统的痛恨。所以自恃国力强大,而直接发动了战争,杀了阿明全家,为此进军阿富汗。
这个原因我们都听过,但是其实这个明显不对,苏联那是超级大国,做出战争决策,绝不是为了支持个别政党,痛恨某个总统,而做出愚蠢的行动的。
所以我们其实都想错了,当时苏联之所以发动阿富汗战争,其实都是被逼无奈,主要跟三个国家有关。
第一,就是美国。
因为阿富汗作为欧亚大陆中心的战略位置,所以美国那是一直垂涎三尺的。而阿明总统上台后,推翻了亲苏势力,所以美国势力迅速渗透阿富汗。
而且当时苏联克格勃得到的情报是,美国也在准备出兵阿富汗,一旦美国占了阿富汗,无疑对苏联整个中亚安全和南下之路,都形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所以得到这个情报后,苏联果断出兵,根据揭秘的文件,苏联军队的动作只比美国早了12个小时,足可见形势紧迫。
第二,因为伊朗。
苏联和伊朗关系一直复杂,而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却并没有投靠苏联,来了个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将苏联也视为对手。
而且霍梅尼一心要输出革命,而当时混乱的阿富汗那是最佳选择。当时伊朗已经在向阿富汗南部渗透,所以苏联当时苏联害怕伊斯兰政教合一制度蔓延阿富汗。
一旦如此,苏联临近的中亚穆斯林地区,高加索穆斯林地区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被伊朗连成一片,苏联的安全威胁那是非常巨大,这一点那是苏联害怕的。
所以苏联出兵,保住人民民主党政权,也是为了遏制伊朗的革命输出,这一点也很重要。
第三,因为我国。
从60年代开始,苏联就对我国很不爽,甚至一度爆发局部战争,苏联甚至大兵压境,泰山压顶。但是都没有能对我国造成巨大威胁,所以苏联一方面鼓动越南不断挑战我国。
另一方面也想借助阿富汗,形成对我国东西夹击的态势,而且直接威胁我国脆弱的西部安全,这一点也在苏联开打阿富汗战争的战略考量里面。
所以其实对于苏联来说,阿富汗战争那是保护苏联安全,战略上必须要打的战争。而且在苏联看来是一箭三雕,但是最终开打后。
苏联却发现,美国、伊朗、伊斯兰世界,还有东方都联合在阿富汗对抗苏联,为此让苏联深陷战争泥潭,无法自拔,最终拖垮苏联。
⑵ 阿富汗既穷又难征服,为啥大国从古至今都要反复争夺
说到阿富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战争和贫穷。这个即无海岸线,又无公开资源的山地内陆小国,在联合国联合计划署公布的数据中,已经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物产匮乏、荒漠多山的贫瘠小国,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世界列强争夺的目标。其中不乏苏联和美国这样的近代超级大国。
而且,这些大国在争夺阿富汗的时候,还很少取得战争的胜利。阿富汗因此还获得一个“帝国坟场”的称号。
(拿着武器的阿富汗人民)
三、隐形的丰富的地下资源。
其实,由于贫穷无力进行资源勘探,阿富汗才给人资源匮乏的表象。实际上,在这片不毛之地,并不缺矿产和油气资源。
美国占领阿富汗后,曾秘密派出勘探人员,发现在这片山地下面,埋着价值近万亿美元的矿石和天然气。倘若战争结束,阿富汗取得独立,有足够的国力开采,那么它将从不毛之地的贫穷小国,变成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大国们才会反复争夺,希望把阿富汗据为己有,独吞阿富汗地下的这些丰富矿藏。
⑶ 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打阿富汗
1978年,人民民主党激进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杀了第一任领导人,组织新政府,并由党总书记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国家元首(革命委员会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长会议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
同年12月27日,苏联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在政变中上台。当卡尔迈勒推行俄国化的企图遭到武装反对时,他要求并接受苏联援助,对反对派进行镇压,导致阿富汗战争的爆发。
(3)英国和苏联为什么争阿富汗扩展阅读:
战争结果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
⑷ 苏联为什么要打阿富汗
苏联攻打阿富汗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具体解释如下:
(1)彼得遗嘱
据说俄国最着名的沙皇彼得大帝曾经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险柜中的遗嘱,直到他死后50年,即1775年才公布于世。彼得大帝在这份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他扬言:“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彼得为他的后代设想了俄国南下的3条路线:一条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地中海;第二条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第三条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三条路线中,经阿富汗这条通道为最近。彼得大帝的后继者们可以说是不负先皇使命,拼命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老沙皇们曾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为争夺阿富汗险些大战一场。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战火一触即发。苏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趁机打击亲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2)苏阿关系
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拼,政府总理 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
阿明不许苏联操纵阿富汗的情报机关和秘密警察,不让苏联控制其军队。这对苏联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苏联和阿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友好关系,实际上已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苏联几次“邀请”阿明访问莫斯科,阿明都不肯赏脸。凡此种种,苏联感到既恼怒又害怕,因为阿富汗是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驾驭不住阿明就悔之晚矣。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就这样开始悄悄地准备起来。
(3)苏联状况
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⑸ 苏联也是超级大国,1979年苏联为何出兵阿富汗
1979年12月25日,也就是西方圣诞节那一天,苏联10余万军队从六个方向进入阿富汗。由于事先一系列的准备,苏军在一周之内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对于苏联来说,出兵阿富汗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有一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为何要入侵阿富汗?
染指印度洋是苏联的另一个目标,在印度洋没有合适的出海口,这一直是苏联的一块心病。阿富汗的南方与巴基斯坦接壤,而巴基斯坦是印度洋沿岸的国家。苏联进入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染指印度洋。对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行为,美英法等国十分震惊。英法德等国担心的是海湾的石油,而美国则考虑苏联是否有能力进入印度洋。这些西方国家开始支援阿富汗国内的游击武装,当时美国由于各种原因,在冷战中中处于守势。美国认为可以借助阿富汗问题削弱苏联的国力,并且还可以围堵苏联。最终阿富汗战场确实牵制了苏联很大的精力,在80年代前期,苏联就已经放弃了染指伊朗和印度洋的计划。
⑹ 苏联和美国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
苏联侵阿原因要了解苏联侵阿的原因,必须考察某些历史背景。19世纪英、俄争夺中亚,由于势均力敌,二强划定势力范围,阿富汗成为“缓冲国”:英国未能向北更进一步,而俄国也未能实现让其士兵“到印度洋洗靴子”的夙愿。1917年到1945年间,西方大国曾觊觎阿富汗,但并无斩获,强大的苏联使阿富汗成为禁区。1945年之后,阿富汗成为所谓“中立国”,但实际上已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而在“冷战”格局下,阿富汗成为美苏争夺的战场。 阿富汗局势关乎苏联的边疆安全和稳定。作为邻国,苏联的中亚各族与阿富汗在语言、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相近;如果阿富汗的共产主义政权被推翻,会影响到中亚的安定。苏联有对阿富汗扩张意识形态的动机。1978年4月,阿富汗爆发所谓“四月革命”,新上台的“人民民主党”宣称要走苏联道路,苏斯洛夫(苏共中央第二书记,主管意识形态)、波诺马廖夫(苏共中央国际处书记)等苏联领导人欢欣鼓舞,认为阿富汗将成为“又一个蒙古”,“世界革命”的壮丽图景似乎重现眼前。如果阿富汗加入苏联阵营,苏联就可有新的平台,向南亚、中东等地区推进。但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阿富汗社会脱节,“人民民主党”的影响有限,只是由于其亲苏的外交路线,才在国内获得政治动力。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塔拉基政府对该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土地改革、集体化,废除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伊斯兰教被认为“只反映剥削阶级利益”),镇压宗教上层;剥夺部族上层的权力、甚至实施肉体消灭;强行解除普什图族的武装(他们有携带武器的传统),允许妇女不戴面纱、接受教育,等等。类似政策引起国民愤怒,“人民民主党”成为众矢之的。1979年9月,阿明发动政变,杀死塔拉基(苏联领导人对塔拉基颇有好感),取彼自代。他还不顾苏联的警告,实施“清党”,原政府成员被免职或被杀,苏联在阿富汗面临危机。苏联领导人担心:如果放弃对阿富汗兄弟党的支持,将会损害苏联的威望;而担心阿明倒向美国,是引发入侵行动的直接原因。苏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翻阿明,扶植和保卫以卡尔迈勒为首的代理人政权。此外,苏联决定出兵阿富汗的日期(12月12日)与北约决定在欧洲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的日期“巧合”,表明这是苏联在阿富汗方向对西方的强硬回应。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另一个目的是:对抗和威胁中国。从19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开始了军事-政治对抗。苏联领导人认为,出兵阿富汗可防止中美联手反苏。
⑺ 阿富汗又穷又破,苏联为什么出兵攻打它
出兵阿富汗,苏联原本以为自己只需要七天,因为他们已经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还抓了阿富汗的总统。可苏联也没想到,这一打,就整整耗费了十年时间。苏联损失惨重,不仅是资源,还有士兵的伤亡。即使跟美国叫板,都没有那么大的损失。如果是美国,苏联或许还能咽下这口气。可阿富汗又穷又破,苏联却要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阿富汗当时的情况,资源尚未发掘,看着穷得叮当响,苏联为什么要入侵这样一个地方呢?
第一点:阿富汗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苏联不能轻易放弃。阿富汗位于中亚,处于亚洲的中心地带。这个地方最大的价值在于,如果一个国家有野心控制欧亚大陆的话,就要把阿富汗攘入怀中。即使不能,也要把阿富汗拉在自己这一边。当时在19世纪的时候,英国就曾经跟俄国在夺取阿富汗。双方都想把阿富汗拉到自己怀里。最后是狗咬狗,一嘴毛,谁也没有得到好处。而苏联好不容易才把阿富汗掌在自己怀里,已经经营了很多年。如果这时候再丢了,那苏联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无异于会衰弱很多。
第二点:阿富汗跟苏联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在阿富汗战争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跟阿富汗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紧密的。他们都站在同一阵线上,共同反对美国。阿富汗国内总统一派,都是亲近苏联的人。不过,随着阿富汗国内发生了一场政变,原本亲近苏联的那些人被赶下台,新的一批人重新掌管阿富汗。而新上台的这批人对苏联的态度并不友好。过去苏联是可以控制阿富汗的军队和情报机构的。现在,阿富汗拒绝了苏联这个提议。而且,阿富汗还屡次提出,要跟美国搞好关系。这样一来,无异于在苏联的伤口上撒盐。不得不让苏联抓狂。
第三点:不仅是控制中亚地区,阿富汗对于苏联来说,还是整个大棋局中的一部分。当时整个世界的大背景,还是以美国、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为主。而苏联当时的大战略,就是扩张。占领阿富汗,则是苏联把自己领土扩张到印度洋的一部分。领土、海洋、出海口,这些都对苏联有很强的诱惑力。把领土扩张到印度洋出海口,这个战略想法,可以说从沙俄帝国就开始有的。现在苏联算是继承过来了。
第四点:如果阿富汗不在自己怀里,就会在别人手中。因为阿富汗是个小国,很少有靠着自己跟大国抗衡。往往是身边再拉一个大国,这样才更安全一些。而这个别人,极有可能就是美国。因为当时阿富汗总统阿明已经表示要重新跟美国搞好关系了。
图为阿富汗总统阿明
如果到那个时候,阿富汗的身边再站一个美国,那就非常不好对付了。苏联真的是要费大力气,才有可能成功占领阿富汗。如果苏联不能占领阿富汗,那前面讲到的,谋取中亚地区控制权、夺得印度洋出海口这些事,通通都是瞎扯。
第五点:阿富汗又穷又破,实力又弱,苏联可以快速占领这里。苏联原本是想占领这里后,除去反对自己的阿富汗总统阿明,重新扶持一批听话的人上去。当时苏联对捷克斯诺伐克用兵时,已经证明了这个办法的可行性。这样一来,苏联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一开始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他们只用了七天左右,苏联军队就控制了整个阿富汗的主要城市,还有他们的首脑。可苏联也没想到,阿富汗人用不死不休的劲头抗争了10年,直到最后逼迫苏联军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