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幕府是什么意思
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2. 什么叫幕府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幕府(Bakufu),该词始自于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幕”意指军队的帐幕, 帐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财宝和文件的地方。其用法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
但也有人认为“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实上是当代用词; 当时人们并未称呼过镰仓和室町的政府机构为“幕府”。
在日本,幕府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南宋至清末时期。
(2)英国幕府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日本古代有着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幕府政治即为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自镰仓幕府以来,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共682年。
3. 英国的议会和日本的幕府是一个性质吗
不一样。
英国议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为限制英国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而日本幕府则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性质。日本古代有着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幕府政治即为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4. 天皇、幕府、藩主、旗本、大名、御家人、浪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天皇,天皇就是日本的最高领袖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皇帝。
幕府,幕府指的是由武士集团首领组建的政府。
藩主,幕府将军分封的封建领主。
旗本,幕府将军的直属武士。
大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
御家人,幕府将军家族的分支。
浪人,没有或失去主君的武士。
5. 尊王派和佐幕派。那时候的王到底是什么人啊幕府内部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我还以为幕府就是当时的朝廷
尊王指的是日本天皇(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佐幕指的是江户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家茂、德川庆喜).当时日本实际控制权在德川幕府手中,天皇朝廷是指公家,相对的幕府被称为武家.渴望改革的下级武士和对幕府与外国通商(黑船来航)不满的反对派要求以天皇为中心统一国家,抵制外国势力(虽然他们后来也实行开国政策),以樱田门事变为始,日本开始走向近代化.尊王派主要是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西南四藩,佐幕派主要是东北诸蕃如仙台、会津、庄内.法国支持幕府,英国支持萨摩、长洲,美国持中立态度.孝明天皇是不支持倒幕的,他支持公武合体.孝明天皇和德川家茂时期尊王攘夷,明治天皇和德川庆喜时期武装倒幕.武家之殇是武装倒幕时期
6. 一些关于日本幕末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史料可以考证的,早在1790(宽政2)年好像就有一艘美国船在纪伊附近出现,但并没有明确的记录。最早有着明确记录的是在次年的1791年,华盛顿夫人号(船长约翰·肯德里克)和格雷斯号来到了纪伊大岛(和歌山县)的樫浦(当然 这个你可以理解成非官方的,因为其实这个是一艘商船)。两艘船是从波士顿和纽约来的商船,为了躲避暴风而来到纪伊大岛,各自分别是排水量90吨和85吨的小帆船。其次进入日本的美国船,主要是由荷兰租用的美国船(因为幕府锁国,能过进行交易的国家只有中国和荷兰,所有美国船其实是由荷兰租用)
以下为详细的:
锁国时期于长崎入港的美国船(1797~1809)
1797(宽政9)年:伊莱扎号(500吨)
1798(宽政10)年:伊莱扎号(500吨)
1799(宽政11)年:富兰克林号(200吨)
1800(宽政12)年:马萨诸塞号(900吨)
(日本天皇号:于长崎入港但未得巴达维亚正式许可之事被发现,被荷兰没收)
1801(享和1)年:玛格丽特号
1802(享和2)年:萨缪尔·史密斯号
1803(享和3)年:雷贝卡号
(长崎丸号:作为美国商船请求通商,被长崎奉行拒绝)
1806(文化3)年:亚美利加号
1807(文化4)年:芒特·弗农号
(日食号:由俄国和美国的联合公司租用前往堪察加,挂着俄国国旗进入长崎)
1809(文化6)年:雷贝卡号(进入长崎前被英国海军捕获)
以为都是非正式接触,就是非官方的私人接触
官方接触为:
1846(弘化3)年,来到浦贺的东印度舰队司令官毕德尔提督也按照指令书的内容进行了所谓的“微笑外交”,被锁国中的幕府拒绝了通商。
其后1832(天保3),1835(天保6)2次美国都试图再次访问日本,因为时间问题和舰队司令意外死亡没有成形,
1846(弘化3)年7月20日,率领哥伦布号和文森号来到日本的毕德尔提督在浦贺下锚。班克罗夫特海军长官在给毕德尔的指令书让其冷静地对待日本无论是否有对于开国缔结通商条约的意思,但受到了幕府方面的拒绝。毕德尔接受了这个意思后,于7月29日乖乖地踏上了归国之路。
之后就是佩里舰队了,以下为4艘船的详细内容
1.萨斯克哈纳号(旗舰)蒸汽军舰 9 1850年 300人 2450
2.密西西比号 蒸汽军舰 12 1841年 268人 1692
3.普利茅斯号 帆走军舰 22 1844年 210人 989
4.萨拉托加号 帆走军舰 22 1843年 210人 882
分别是 船名 种类 主炮数量 建造年代 规定载员 吨位
1854年2月13日(嘉永7年1月16日) 第2次黑船事件。
1.萨斯克哈纳号(旗舰) 蒸汽军舰 9 1850年 300人 2450
2.波哈藤号(在江户湾变更为旗舰)蒸汽军舰 9 1852年 300人 2415
3.密西西比号 蒸汽军舰 12 1841年 268人 1692
4.马塞东尼亚号 帆走军舰 22 1832年 380人 1726
5.普利茅斯号 帆走军舰 22 1844年 210人 989
6.萨拉托加号 帆走军舰 22 1843年 210人 882
7.范达里亚号 帆走军舰 24 1828年 190人 770
8.南安普顿号 帆走补给舰 2 1845年 45人 567
9.列克星敦号 帆走补给舰 2 1826年 45人 691
10.供应号 帆走补给舰 4 1846年 37人 547
第二个问题:
1,幕府早在签署条约后的1个月的安政5(1858)年7月19日就拜托哈里斯斡旋遣美使节的乘船事宜,于8月23日命外国奉行水野筑后守和永井玄藩头、目付津田半三郎、加藤正三郎作为使节前往美国交换缔结的条约的批准书。受到通知说有包括4名使节和84名随从人员共88人将会前往美国。
2,一开始备选船只有3艘:朝阳丸,观光丸,咸临丸,因为动力问题和吨位大小,最后决定为 咸临丸 号 ,为螺旋推进式,其实就是日本船只,美国船员(布鲁克大尉为首的11名美国船员为主在操作这艘船)
第三个问题
这个就是着名的 “ 生麦事件”
文久2年8月21日(1862年9月14日)在武藏国橘树郡生麦村横穿国岛津久光的队伍前往川崎大师途中的4名英国人被藩士斩袭,1人死亡,2人重伤,1人(妇人)无伤逃跑
英国政府对这起“生麦事件”的方针是,可以不发动战争,但须将犯人逮捕定罪,正式地谢罪,以及要求赔偿。文久3(1863)年2月19日,尼尔代理公使将冗长的书函送至幕府,传达了英国针对生麦事件的要求。
以下为详细内容:
首先针对幕府,宣告如不在20日以内实行以下条件的话英国舰队将以武力采取相应的处置。
1.为谢罪发出完善的正式请求原谅的文书
2.为此罪行支付十万英镑的赔偿
针对萨摩藩,宣告如不立即实行以下条件的话将以海军武力采取相应的处置。
1.立即将杀人袭击的主谋者逮捕审讯,在女王殿下的海军士官面前斩首
2.支付两万五千英镑的赔款
由于长时间交涉未果,驻横滨的英国领事在尼尔的指示下,通告神奈川奉行浅野伊贺守英国断定生麦事件的赔偿金交涉决裂,命舰队司令长官库珀开始自由行动。到了次日,2艘英国军舰来到品川冲附近开始测量。这是英国海军示威终于要开始军事行动了。忍受不了的老中格小笠原长行于次日的9日独断前往横滨,向英国代理公使尼尔支付在英国公使馆遇袭之际遇难的英国人的抚恤金和生麦事件的赔偿金共计44万美元(相当于11万镑)。
当然这仅仅只是解决了和幕府之间的问题,对于萨摩藩岛津家的问题仍为解决,于是之后引发了 萨英战争。
第四个问题
这个被称为 禁门之变
基本就是由于长州藩毛利家和一部分国籍公家要求 攘夷 未能通过。
之后对该派人士作出处罚,为了禁止过激公家影响下的议奏和国事御用挂及其他一切公家和长州藩士进宫晋见,并终止长州藩在堺町门的警备。指名者以外的人连关白鹰司辅熙也被阻止参朝,暂时由勅使传达晋见事宜。终止亲征、行幸的旨意被传达,国事御用挂和寄人之职也被废止,而萨摩藩重新开始对乾门警备。
长州毛利家众多藩士不服,激进派再次计划复权而率兵,以洗脱藩主冤罪之名开始强诉。对此幕府禁里御守卫总督一桥庆喜和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联合一致请求了许可,坚决禁止长州藩士入京,会津、桑名、大垣、萨摩诸藩兵也加强了禁里的守备。 这是在元治1(1864)年7月19日之事。进迫到蛤御门附近的长州军与守卫禁门的会津、桑名、大垣、萨摩诸藩兵激战,结果长州军大败。成为朝敌而败走的长州军防火烧了自藩屋敷后逃亡,而大火蔓延到了京都大范围的地区。
这之后引发了 长州征伐 。
真不容易 手打的。。第一次提交 半天没显示出来,还以为白打了 半小时
7. 幕府制是什么意思
幕府
【中国幕府】
古时军队主将的府署设在帐幕内,因称。后也称军政大官僚的府署:入幕府办事。
军事指挥机关
据明朝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张文才的译注,幕府指古代将帅出征,所设最高指挥机关以帐幕搭设而成,故称将帅之府署为“幕府”。
明清的地方军政大吏所辖督抚衙门,也称“幕府”。
延伸
习惯上也称亲王,将军等的参谋团队为幕府。比如李白曾经被永王招至幕府。
编制
幕府之中,一般有“长吏”、“丞”、“参军”、“主簿”等官职。
例子
到了汉魏以后,“开府”成为一品的荣衔。
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曾用“宫中”“府中”分别指代内侍和朝臣。
唐代曾有多位公主开幕府。最先是平阳公主因为掌兵而开幕府,其后唐中宗年间,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均开幕府。
【日本幕府】
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日本古代有着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军事强人以成为征夷大将军为志向,开设幕府,为军人的最高指挥机构。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幕府政治 (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8. 幕府王朝什么意思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日本古代有着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幕府政治 (ばくふ)(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即为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镰仓幕府
建立
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其幕府设在镰仓,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战中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语》。
有关镰仓幕府的 成立时间,通常认为是1192年,而诸说纷纭。
1180年说:赖朝为讨伐平氏而起兵,占据镰仓,着手经营关东,设立了侍所。
1183年说:赖朝从后白河法皇处得到了公认的东国行政权。
1184年说:侍所及公文所(问注所)成立,镰仓幕府的基本机构成形。
1185年说:赖朝开始依敕许设置守护、地头。
1190年说:朝廷承认赖朝的地位,任命其为日本国总追捕使。
1192年说: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
镰仓幕府时代政治
源赖朝实行独裁,有负责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待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将军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国”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掌握地方警察、征税和土地管理权。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
发展和结束
1199年源赖朝死后,幕府大权渐由源氏外戚北条氏控制。1203年北条时政就任政所首长别当,1213年北条义时兼任政所和侍所两别当职,总辖幕府,称执权,幕府遂由将军独裁向北条氏执权政治过渡。1221年(承久三年),不满幕府存在的后鸟羽天皇发动讨幕战争(承久之乱),旋被打败。战后,幕府流放后鸟羽等3个上皇,废仲恭天皇,另立后堀河天皇,新设六波罗探题以监视皇室,并没收参与叛乱的皇族与贵族的庄园3000馀处。幕府权力超过朝廷,甚至干预天皇的继承。北条泰时除设连署,任命北条同族人员担任外,为缓和武士内部的矛盾,争取御家人的支持,于1225年设置评定众,由15名有势力的御家人组成,与北条氏共同参与幕政。1232年公布第1个武士政权成文法《贞永式目》,共51条,为武家法律之本,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法律,表明镰仓幕府的成熟与巩固。镰仓幕府后期,由于农民反抗和“御家人”贫困,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特别是在1274年和1281年的两次抗元战争之后,中小武士因未得赏赐,对幕府日益不满。北条氏得宗(即嫡系)为巩固统治,仅任命本家子弟为评定众与守护,独揽幕府大权。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响应,5月上野豪族新田义贞攻入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亲政,第二年改年号建武,是为建武中兴时期。
影响
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纪元军侵日战争客观上使幕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的统治。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镰仓时代历代将军
初代:源 赖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源义朝之子
二代:源 赖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 源赖朝之子
三代:源 实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源赖朝之子
四代:藤原赖经(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 九条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赖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 藤原赖经之子
六代:宗尊亲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 后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亲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 宗尊亲王之子
八代:久明亲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 后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亲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 久明亲王之子
室町幕府
建立
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于1335年起兵反叛,1336年攻占京都,立光明天皇为傀儡。11月仿镰仓幕府《贞永式目》制订《建武式目》,共17条。在京都开设幕府。
室町幕府时代政治
1336年12月,后醍醐天皇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自称正统,形成南北两个朝廷的对立(见南北朝时代)。至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幕府达到全盛,1378年在京都室叮建成幕府新址,1392年合并南北朝,实现对全和的统治,朝廷名存实亡。幕府机构进一步完善:将军下设管领,总辖幕政,辅佐将军,由足利民同族的守护大名斯波、细川、畠山3家轮流担任,称“三管领”。其下设待所司警卫、政所司财政、向注司文书、评定众和引付方司诉讼。其中最重要的待所首长称所司,由山名、一色、赤松、京极四家轮流担任,称“四职”,可见室町幕府实际是以将军为中心的强大守护大名的联合政权。将军直辖领地狭小,直属军事力量少,权力不如镰仓幕府初期的将军。统治各“国”的守护大名,拥有领地、武士和家臣团,具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性质。
发展和结束
自足利义满时起,守护大名的叛乱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幕府和守护大名加紧剥削,各地不断发生称作“士一揆”的地侍、农民联合起义,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时,爆发统治阶级的大规模内乱应仁、文明之乱(见应仁之乱),从此进入室町幕府后期——战国时代。此后幕府与守护大名势力均一蹶不振,地方领主与武士则趁机发展势力,彼此混战。农民的反抗也更加激烈,着名的有山城农民起义(1485~1493)和一向宗暴动等。至16世纪中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一方的战国大名,着名的有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尾张的织田信长、中国的毛利元就等。他们在领国内把地方领主组织为自己的家臣团,积极发展工商业,积蓄经济力量,颁布法令,直接统治农民,形成割据势力,而幕府的控制范围仅限于近畿一带。在角逐中,织田信长的力量逐渐超过其他战国大名,1568年进入京都,1573年灭亡室町幕府,日本走上统一的道路。
织田信长死后,部将丰臣秀吉继承其事业,在1590年完成统一日本大业。但丰臣秀吉并未开设幕府,1585年被天皇任命为关白(见摄关政治),次年兼任太政大臣,利用朝廷权威巩固自己的权利。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推翻丰臣政权,重开幕府政治。
室町幕府年表
1338-1573
01.足利尊氏 (1338.8.11-1358.4.30)
02.足利义诠 (1358.12.8-1367.12.7)
03.足利义满 (1368.12.30-1394.12.17)
04.足利义持 (1394.12.17-1423.3.18)
05.足利义量 (1423.3.18-1425.2.27)
06.足利义教 (1429.3.15-1441.6.24)
07.足利义胜 (1442.11.7-1443.7.21)
08.足利义政 (1449.4.29-1473.12.19)
09.足利义尚 (1473.12.19-1489.3.26)
10.足利义稙 (1490.7.5-1521.12.25)
11.足利义澄 (1494.12.27-1508.4.16)
12.足利义晴 (1521.12.25-1546.12.20)
13.足利义辉 (1546.12.20-1565.5.19)
14.足利义荣 (1568.2.8-1568.9.9)
15.足利义昭 (1568.10.18-157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