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假如到了英国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哪些问题为什么
由于中英文化存在着差异,当然会有所不同。下面UKEC英国教育中心为大家介绍去英国留学之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社交从酒吧开始
中国学生对英国人的印象可能是礼貌却冷淡。通常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英国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品脱”(go
out to have a pint)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
吃饭、聊天交替进行
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和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凡事情要预约
在英国的生活中与人交往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美容、配眼镜等。如需要取消预约时,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对方,否则可能须支付取消费。
多学俗语用处大
在英国的生活中,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语。提前了解一些俗语会给初到英国时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例如,“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Pants”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公寓)而不说“apartment”。“To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you”。而当人们说“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yes”。
付小费,不砍价
在英国餐馆里给小费是很普遍的,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通常在餐厅要按账单的10%左右支付。在英国的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自己收拾吃剩的东西,不能像在中国一样把残羹剩饭留在餐桌。中国人在买东西时都习惯讨价还价,而“砍价”在英国的商店和市场中却并不常见,即使是在地摊上。因为英国地摊上的东西价格已经很便宜,一般摊主都不会同意再降价。
② 和英美国家的人聊天时,哪些方面的话题是不合适谈论的
英美国家的人特别注重隐私。
婚姻、工资、工作、是不可以提的。
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注意衣着打扮,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一定惯例。见面时对尊长、上级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称,并在对方姓名前面加上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英国人不轻易动感情或表态。他们认为夸夸其谈是缺乏教养的,认为自吹自擂是低级趣味的。人们交往时常用“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即使家庭成员间也一样。
③ 与英国人交往礼仪禁忌有哪些
有些细节注意:水倒了多少在水杯就要喝多少,一般半杯差不多
主人从厨房很高的柜子里拿出很精致的瓷器时,记得(必须)赞美
还有很多,楼上的已经回答了一部分,还有要注意的就是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客人中少数人吃晚饭,饭后跳舞;其他人只能参加舞会而不能吃饭。所以,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的字样,以免使主人难堪。舞会上,主人备有夜宵,也可能只备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时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话的。遇到重大喜庆节日,一个人如同时接到两份请柬,那么可参加一个舞会,提前退场后再赶另一个舞会,因为按习惯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不算失礼。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在通常情况下,英国人总是把女子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如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头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他效劳。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两者同坐一辆车来接客人去吃饭,客人应该挤在汽车的前座,让后座空着,因为司机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惯例是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不管进入客厅的是男士还是女士,在客厅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为礼。宴会开始,男士们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有些英国人慨叹,在对待女士的礼遇方面,如今世风已不如以前。据说是因为妇女在选举、就业、 工资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她们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照顾了。看来,对女士的礼貌是出于男士觉得女士需要保护。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饭菜简单,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学别人的样,吃饭的时候不准高高兴兴地问别人,并和别人不停地交谈。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盘上。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最好不弄出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剩的汤全喝光。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有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的美味并再要点鸡、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但从不再多加。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如果主人还要留客人再吃一顿饭,餐巾可按原来的折痕折好。餐后,客人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向主人道别。
④ 多选题: 在英国人的日常会议中哪些话题是不合适的 1家庭2收入3年龄4天气
当然是年龄,白人不喜欢其他人问他们的年龄,无论男女这种都是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涉及到人身安全。
⑤ 为什么英国人只喜欢谈论天气而不喜欢谈论周围的人和事
喜欢谈“天”的英国人:英国人内向而含蓄,和一个英国人刚刚结识便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会被认为是失态。英国人见面时最普遍的话题莫过于谈论天气,对天气的简短评论,成了熟人间互相致意的客套。如果在社交场合,天气就更是谈论的话题。所以有人说,谈论天气是英国民族的主要消遣方式
不可侵犯的个人城堡:英国人特别讲究尊重每个人的自己的“个人天地”(英国人称之为“Pr-ivacy”)。这是一个由长期民族习惯形成,含义十分丰富的词,英国人常常将它挂在嘴边。举例言之,居住的房屋最好是孑然独立,远离闹市。若有邻居,也要篱笆相隔,绿树荫窗,使房内人的起居生活、社交来往不为外人所知。邻居之间推门直入,相识之人未经约定便来拜访,都是对别人生活的干扰,是十分失礼的举动。甚至没有什么正当原因或不在适当的时间给人家打电话,也都是干扰了别人的“个人天地”。
沉默寡言的英国人:英国人不仅忌讳别人闯进他的生活,凡是他们不愿主动告人的事,纵使不是隐私,也都属于他的“个人天地”,而不愿旁人打听。譬如,他在家中做些什么,与什么人来往,家庭关系如何,收入多少,属于哪个党派,选举中投谁的票,乃至他吃些什么,是否喜欢喝酒……这些都不是一般初识者所应问的问题。如果问了,便是失礼,可能落个没趣。也因为如此,英国人未经介绍不轻易与陌生人搭讪。
但是,英国人的寡言并非出于傲慢,也不只是怕人扰乱自己的清思,而更多的是出于对别人的尊敬,怕干扰了别人的安静。如果一个外国人道声“Excuse me”,首先打破这层薄冰,还是可以进行一番友好的谈话。但是,在地铁车上则属于例外。地铁是英国人一边行路一边看报的场合,这是多年约定俗成的习惯。
⑥ 和英国人聊天的话题
英国人的幽默,不会花枝乱颤,不会前仰后合,不会夸张渲染,最多掩口胡卢而笑,但是全身心的那种通畅,与精神上的完整的笑,一下子就能让人心领神会。 笑有多少是做给别人看的?
有的人他的嘴巴张得很大,他的牙齿咧得很开,他的眼睛眯得很紧,但却只有他的嘴、牙和眼在运动,我们却并不感觉到他全身心的笑,这种便不是英国式的笑;
有的人自己的笑声极为响亮,自己笑起来呼吸急促,自己还会不停地喘气,仿佛无法遏抑般地大声疾呼,我笑得喘不过气来了。然而,周遭的人的笑的程度却不是他这般的剧烈,往往只是点头抿嘴而已,这种便也不是英国式的笑。这种笑没了传递性,没了共性,只是某个笃信个人自由主义的人的一次即性个性发挥而已; 而有的人仿佛24小时都在那里不停地张嘴笑,哈哈笑,好象世间没有什么不能令他乐的事情,但究竟他笑为何事,笑为何物,他本人事后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丝儿也想不起来,这种便也不是英国式的笑。这种笑只是短促性的,不明来由的,好象是唯心主义者根据自己的心情而阐发的笑,全与外界无关一般,没法唯物起来。
那么,什么是英国式的捧腹,英国式的笑?其中要点很难琢磨,但至少从上述的三个“不是”中,读者或许能够把握一些。
英国式的经典之笑,是严肃外表下的精神愉悦,不必要嘴巴动很多,就仿佛英式英语一般,只嘴部肌肉动动,连面颊、眼睛、眉毛等其他部位一律不动为最佳;最好是打动人思维的笑,是让人端着架子的笑。 笑,也该是一种头脑运动,而不是一种肢体运动,或是口腔运动,怎么让人笑的艺术,需要绞尽脑汁去想,想通的时候,你已经笑不出来,但是,你思维的速度依然会让人捧腹大笑。幽默的最佳境界,是全篇似乎没有一个大呼小叫的词,但咀嚼起来,却是甜丝丝,叫人嘴角不由笑弯。所以英语中幽默一词,是优雅气质的代名词。
最好的喜剧演员,是用自己的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全场会心一笑,事后还能不断回味。笑,并非许多中国人所想的那样,只是人生一瞬,只是逗个乐子,而是隽永的,多角度的,能够弥漫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活,一种享受。所以,喜剧演员是极受人尊重的职业,Comedian似应翻译成专业相声更合适一些。
英国人的幽默,是成年人的笑,呼吸顺畅的笑,灵魂中醍醐灌顶的笑,是西装革履的调侃,一本正经的幽默,以及端着架子的笑。英国人的笑,让人看见一个民族幽默的本质与灵魂。其中含有深刻的自嘲精神和一个善于自我批判的勇气。正因为能够从人本身找到笑料,正因为能够从笑自己做起,英国人很少把怒气迁就于外在的事物。旧的房子,修了又修;旧的监狱,改个博物馆,没什么不好;旧的盒式机,只要能用,便不必更换CD;包括那个旧的女王,尽管嘲笑多多,还是保留吧,没必要太激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英国人的幽默,不妨看看《Watching the English(瞧这些英国佬)》,Amazon说,让人笑到掉泪,此言不虚。
⑦ 英国人交际习惯 和交际用语
英国人之间碰面除了问候一句:“How are you?” 之外,一般话题不会涉及个人问题,他们最喜欢谈的是天气,除非谈话的人自己提起自己的私事,同时诚心地征求对方的意见或建议,否则与之谈话聊天的对方也不会随便参与,只是附和或表示理解同情或感叹。
英国人无论在任何场所,他们都是小声说话,如果有人不小心大声说话或偶尔大笑了,看到有人不高兴地看他,他会对看他的人说声:“sorry”。
在英国,“对不起”(sorry)可能是最常使用的词汇:无论是对天气感到抱歉还是对撞到自己的人,普通英国人时不时就会冒出一句对不起。
(7)英国谈论什么话题是不被喜欢的扩展阅读:
此外,英国的餐桌习惯,英国人餐桌上的餐具就不同,他们第一时间在餐桌的每人位置上摆上的是两套刀叉匙,大的小的盘子,酒杯餐巾等。用餐过程是;
先吃餐前食品,一般是炸虾片或薯条等,有些还会喝点餐前酒。要用餐时,大多是一次性把要吃的食物按自己要吃的分量取到自己的盘子上。男士会让女士先取食物或直接按座位顺序每人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