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什么时候西游记传入欧美国家
直到19世纪晚期,《西游记》的故事才传入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在学界,有人认为,孙悟空是跟着广东、福建移民入籍东南亚诸国的。在以《西游记》故事为蓝本的潮剧—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中,孙悟空往往被视作危难时可以提供庇佑的神灵。因此,当信众们来到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这种信仰同样被带了过去。而作为庇护神的“传记”,《西游记》在东南亚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引进。
去往西方之路最艰难。直到1942年,美国人亚瑟·韦利才将这个故事翻译成《Monkey》,把孙悟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韦利的译本之后,西方各国的《西游记》译作,均以“猴”或“猴王”为题:比如乔吉特·博纳与玛丽亚·尼尔斯的德文百回选译本《猴子取经记》;塔杜什·兹比科斯基的波兰文译本书《猴子造反》;捷克百回选译本书《猴王》……这无疑与西方文化传统有关:这只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猴子,很容易得到个人英雄主义的读解,在西方能激起强烈的共鸣。
㈡ 请问西游记最早的译者是谁
李提摩太(1845—1919),字菩岳,英国传教士。1869年11月17日他离开英国,于1870年12月抵达上海,随后去山东烟台、青州等地传教,并同时学习佛教、儒家和伊斯兰教着作。1886年,李提摩太来到北京,发表了《七国新学备要》,介绍西方各国的教育情况,并建议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万两白银作为教育改革的经费。1902年,山西发生教案,慈禧请他协助处理。事件解决后,慈禧同意请他开办山西大学堂,聘他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书斋总理,可以自由往来于北京、上海、太原之间。清政府还赐他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并诰封三代。
书名:《西游记》(英译本 珍藏版)
作者:吴承恩(着),李提摩太(译)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㈢ 西游记是哪一年拍的
《西游记》于1982年开拍,1986年春节在央视首播前11集,1988年25集播出;2000年,《西游记续集》在央视开播。
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依然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曾获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奖,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连续剧特别奖
1982年2月25日剧组成立;7月试拍了《除妖乌鸡国》一集;10月1日该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该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仅保留了试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前十一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蒋大为演唱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
网络-西游记
㈣ 《西游记》传入欧美之后,欧美人是如何评价这部着作的
引言:《西游记》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着。19世纪晚期的时候,《西游记》被慢慢的流传入欧美国家。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智勇双全。外国友人也能够读出个人的英雄主义,也能够激发自身的共鸣。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西游记》传入欧美之后,欧美人是如何评价这部着作的。所以这也告诉人们,无论有再强的本领,也不能得意忘形,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还告诉人们,不要以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人,因为不清楚一个人的时候,就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人。在《西游记》中,各路妖怪都认为吃唐僧肉有长生不老的功效,所以各路妖魔都想抓捕唐僧。但是没有一次能够得手过,最终都被孙悟空救出。所以告诉人们不能有贪念,一旦思想被贪念左右,那么结局一定是不好的。
㈤ 西游记在欧洲的影响
《西游记》的英文翻译版本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传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国阿瑟·韦理(Arthur Waley),将《西游记》书名译为《猴》(Monkey),这个译名在西方颇为通行。
英国大网络全书介绍《西游记》时说:“十六世纪中国作家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即众所周知的被译为《猴》的这部书,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美国大网络全书介绍说:“在十六世纪中国出现的描写僧人西行取经故事的《西游记》,被译为《猴》,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此书经过许多人参加创作,最后是由吴承恩在比较粗糙的基础上,经过很大的加工提高而写成的。”
传播方式:
《西游记》在英美的传播经历了从简本的文化缺失到全本的文化专注的发展过程,说明《西游记》英文翻译版本的文化传播应以中西合作为基础。
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和跨文化交流的推进,中西合作已成《西游记》英文翻译版本的必然选项,从而推动文化相通。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游记》在海外
以上内容参考知网-《西游记》英译本在英美的文化传播
㈥ 西游记原着在国外的阅读率
《西游记》成书以前,唐僧取经的故事便早已传到国外,成书以后,更是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关注。英国汉学家安东尼说:“《西游记》是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精品之一。”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给予《西游记》很高的评价,他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这话虽欠理性,充满个人的感情色彩,但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西游记》在世界小说史上,有它一定的价值,也足见它的影响之巨、之深、之广。
存明清《西游记》版本共14种。[1]
明代7种,可分为3个系统:
繁本系统,包括世本和李评本;
简本系统,包括朱本和杨本;
删本系统,包括杨闽斋本、唐僧本和闽斋堂本。
清代7种,亦可分为3个系统:
删本系统,包括证道本、真诠本、原旨本、正旨本、含评本;
繁本系统,即新说本;
抄本系统,即《西游记记》。
下面重点介绍四个本子(都能买到整理本)一、世本
全名《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因其多卷卷首题有“金陵世德堂梓行”等字样,故称其为世德堂本,简称世本,是《西游记》诸版本中最为重要的版本之一,在现存整个《西游记》版本系统中刊行最早。下面推荐以世本为底本的《西游记》整理本。二、李评本
全名《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评本是仅次于世德堂本的《西游记》的重要版本。从文字上看,李评本最接近世本,和世本的字数大致相同,不像后来一些版本大量删节《西游记》的原文。
三、证道本
㈦ 西游记主要说什么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共一百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三部分(第13-100回),写取经的经过,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完成任务.
㈧ 电视剧《西游记》什么时候在英国播出
不知道,会在英国播吗
㈨ 《西游记》成书以后受到哪些海外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关注
《西游记》成书以前,唐僧取经的故事便早已传到国外,成书以后,更是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关注。英国汉学家安东尼说:“《西游记》是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精品之一。”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给予《西游记》很高的评价,他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这话虽欠理性,充满个人的感情色彩,但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西游记》在世界小说史上,有它一定的价值,也足见它的影响之巨、之深、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