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英国冬季多雾啊
英国首都伦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它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金融中心,更以“雾都”着称于世。这里的雾常常弥漫不散,连续好几天,空中都是充满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两岸的尖顶教堂,高层建筑都被掩盖起来,只剩下一些空中楼阁。大雾也给市民带来了麻烦。1952年12月5日发生的一次大雾,延续了4天多,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烟,被浓雾笼罩着,久久不散。白天犹如黑夜,要点灯照明。市区交通停顿,居民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白厅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腐蚀。
伦敦的大雾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大气污染有关。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而伦敦又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盆地的南北两侧是东西走向的山岭,泰晤士河自西向东穿过市区注入北海,市区离河口只有88千米。在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伦敦的气候温暖潮湿,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秋冬季节,当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陆地时,白天和晚上的温差比较大,盆地空气相对稳定,流动不畅,下层空气受冷以后,往往会形成漫天大雾,并且循环往复,久不消散。加上伦敦的工业和交通迅速发展,工矿企业和汽车排出的大量烟尘飘浮在空气中,变成了雾的凝结核,这也是促成大雾的一个原因。
Ⅱ 为什么伦敦被称为雾都,是因为伦敦的雾气很重吗
雾都,顾名思义就是每年的"雾日"比起其他国家要多得多,伦敦就是这样一个"雾都",在每年春秋之交的时候,生活在伦敦的人们就像生活在仙境一般,到处都是雾气,能见度极低,并且这样的大雾天,每年可以高达七八十次。
算下来,平均五天就会有一个大雾天,自然形成的雾气治理方法相对比较少,因为这毕竟是伦敦所处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但伦敦被称为雾都并不完全因为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大雾天气,而是由于在16-17世纪,也就是工业革命后的时间里,伦敦因为赶上了工业革命这趟列车,能源上自然就会以煤炭为主。
而当时的技术又不是很先进,所以大量燃烧煤炭而造成的大量煤烟,没有过滤设置,都排放到了伦敦的空气中,再加上地形地势的原因,形成的烟雾难以散去,烟患十分严重,那工业革命后伦敦的烟患到底严重到什么地步?政府又是如何治理的呢?
其次是政府开始对各种工厂的煤炭使用量进行了相对的控制,毕竟煤炭的使用为因果的海上力量壮大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这对当时想要称霸的英国是非常重要,因此政府在控制煤炭使用量的同时,也是在默认着煤炭的继续使用,虽然治理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也算是有所管理了。
伊丽莎白一世、查理一世等所有国王都对煤烟十分厌恶,尽管出发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皇室成员的身体健康,对煤炭的使用量,对煤烟的排放量及其源头都有所管理了,对伦敦的烟患虽然是杯水车薪,但仍然是好过没有。
Ⅲ 伦敦多雾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伦敦是世界着名的“雾都”,它以秋冬时节经常大雾迷漫而闻名于世。伦敦大雾虽给交通、航行带来了困难,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雾曾为保护全城、消灭法西斯起到很大作用。
1940年7月底,法西斯德国妄图对英国发动空中攻势。德军空战司令部错误地认为:伦敦的大雾可以限制英国飞机的升空起飞;突出于大雾之上的烟囱,正好可作为攻击的目标。但每次德国空军机群起飞,不是在中途遇到奇怪的“炸弹网”拦截,就是未能全部起飞就受到英国空军的猛烈攻击,几次偷袭都以失败告终。
有一次,德国空军接到了伦敦大雾的气象报告后,立即起飞。但未到伦敦,机群之间就因大雾弥漫,看不清方向而失去联系,结果被尾随于大雾之后的英国飞机打落下来,造成惨重伤亡,机群大部葬身鱼腹。
原来,德英两国都处于西风带的控制之下,其天气变化形势是从西向东发展的,英国正好在德国西部,很容易预测出德国的天气变化情况,而德国却无法测出英国的天气情况。这样英国便利用可以测得的德国的气象预报采取了主动攻势。
每当雾日,英国便利用雾幕做好了迎战准备,当雾区向东移动时,英机便尾随雾后拦击德机。有时则利用大雾作为障目,在德机飞往英国航线的大雾笼罩区段,用飞机扔下大量由100米长的铁丝系在降落伞下的炸弹,成为航线上的“炸弹网”。
因炸弹悬挂在百米长的铁丝下,又有大雾的保护,使飞机很难发现。这种炸弹曾使德国飞行员闻之丧胆。因炸弹总是和大雾相伴而来,所以被称为奇怪的雾弹。
雾,就是浮游在低空中的小水滴。当近地面的含水汽的大气温度下降使大气的水汽超过了饱和时,多余的水汽便在近地面和低空凝结成为小水滴,这样,就形成了雾。
另外,由于伦敦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恰值带有大量水汽、气温较高的墨西哥湾暖流与寒冷、干燥的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墨西哥湾暖流上的气团暖湿、质轻,当它沿寒流上空干冷、质重的气团斜面上升时,因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在近地面处就形成浓厚的锋面雾。
这就是伦敦多雾的原因。正是这浓雾为伦敦保卫战立下了“奇功”。
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于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伦敦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观。
Ⅳ 伦敦被人们称为雾都,这个多雾到底是哪里来的
Ⅳ 为什么伦敦被称为世界雾都它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提起伦敦,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它雾都的称号,但是如果问起伦敦为什么会被称为世界雾都,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原因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能够回答出一个原因,但实际上伦敦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雾都,是当时的社会条件以及气候双重作用产生的结果。伦敦被称为雾都,一是因为在二十世纪时由于大量烧煤导致城市内空气污染严重;二是因为伦敦当地的气候湿润,多雨雾,常常给人一种烟雾朦胧之感。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用下,伦敦才有了雾都这一称号。
现在经过治理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而且由于伦敦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全年都可前往游玩。
Ⅵ 为什么冬季英国境内雾日多(请用与大气中的水分有关的知识回答)谢谢!
首先呢,冬天气温较低,其次,英国的湿气较重,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即:相对湿度较大。雾气的形成原因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所以冬天英国的雾气会雾日较多。
Ⅶ 为什么说伦敦是雾都
伦敦之所以被称为“雾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然的原因,每到秋冬季节,北大西洋较暖的水流与大不列颠群岛区域较冷的水流汇合,同时从海上吹来大量暖空气与岛屿上空较冷的气团相遇,形成浓浓的海雾和陆雾;
二是人为的原因,伦敦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工厂众多,烟囱林立,加上城市人口密集,家家都使用传统的壁炉。于是,烟与雾交集混杂在一起,形成着名的伦敦雾。所以,伦敦雾是多种因素的产物。
但是,现在伦敦成功地治理了污染,现在的“雾都”早已名不副实了,估计已经转移到中国来了。
请采纳,谢谢支持!
Ⅷ 六大雾都分别指的是哪里为何这些地方更容易出现大雾天气
1. 最着名雾都——伦敦 提起“雾都” , 人们很自然想到英国伦敦。伦敦大雾因查尔 斯 ·狄更斯的小说《 雾都孤儿》 而蜚声于世。每当春秋之交 , 这 里经常被浓雾所笼罩 , 像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 以至于印象 派大师莫奈惊呼“ 我热爱伦敦胜过热爱英国的乡村, 而我最爱 的则是伦敦的雾。”然而, 1 952 年 12 月一场“雾都劫难” , 让伦 敦人看到大雾恐怖的一面。
5. 旧时雾都——爱丁堡 英国雾都伦敦可谓闻名世界, 其实, 除伦敦以外 , 爱丁堡也 是较为着名的“雾都” 。爱丁堡的气候阴霾多雨雪, 被称为“ 老 雾都” 。一年四季, 只有夏季天气晴好 , 其它三季均以雨雪天气 较多。 受海洋气候影响, 全年气温最低 0~ C , 最高 30~ C。 冬季非 常潮湿 , 雨雪交杂, 不适宜旅游出行。
6. 中国雾都——重庆 其实, 重庆才是真正的“雾都”。重庆气候温和, 属亚热带季 风性湿润气候 , 是宜居城市, 重庆多雾 , 素有“雾重庆”之称。重 庆雾多, 是由于其地理环境形成的。 重庆年平均雾 日是 104 天, 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 日只有 94 天 ”
Ⅸ 伦敦为什么是雾日最多的城市
雾是由低空大气冷却凝结而成的,雾海茫茫,影响了交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 便,伦敦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多雾城市,有“雾 都”之称。据统计,过去伦敦全年的雾天高达七八 十天,平均五天中就有一个雾日。20世纪50 年代以前,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加上浓雾,常 常使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灰暗。1952年12月5 日至9日,终于爆发了“烟雾事件”,造成4000 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近百年来,伦敦 发生类似的严重事件达8次之多。因为这里 是北大西洋暖流所带来的暖湿空气频繁登陆 的地方,加上工厂和居民的炉灶大量排烟,因而造成了悲剧。为了不使烟雾事件重演,伦 敦早已禁止烧煤,并进行了大量的环境保护 工作。现在,伦敦的空气已洁净得多,雾日也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