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殖民者为什么修复泰姬陵

英国殖民者为什么修复泰姬陵

发布时间:2022-07-07 10:25:41

❶ 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统治了印度几百年,还建造了泰姬陵

印度的泰姬陵,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一些旅游节目中主持人往往会简单的介绍其历史背景。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印度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心爱的妻子,在1631年至1648年间建造的。其实很少人知道,下令建造泰姬陵的皇帝并非印度人,而是当时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不仅仅只建造了印度这个举世闻名的陵墓,其后裔还统治了印度长达300余年。

(莫卧儿帝国版图)

前面我们提到的莫卧儿帝国其实就是蒙古人的后裔,而修建泰姬陵的皇帝沙贾汗,正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所以其建筑应该是蒙古后裔所建。莫卧儿帝国开国皇帝巴布尔,建立莫卧儿王朝,就像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一个打败了当时中国汉人统治的宋朝,一个打败了当时印度国土上诸多的小国,奠定了现在印度的版图。所以,此后的印度被蒙古后裔统治了长达300多年,这个帝国比较幸运不像中国的元朝一百年不到就灭亡了。

网上还有流传蒙古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如果从成吉思汗开始算起,蒙古人征服的土地,比地球上任何一个朝代和国家征服的土地都要多,当年成吉思汗没有进攻印度,300年后竟然被其后裔征服了,当然成吉思汗所征服的土地,在历史上也只能排第二,而排第一的国家,就是现在的大英帝国。

❷ 为什么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泰姬陵,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主要代表。1632—1654年沙杰汗用了22年的时间为其爱妃蒙泰姬在北方邦阿格拉近郊建造了一座陵墓。墓用白色大理石筑成,墙上镶嵌五彩宝石,中央覆以巨大的圆形穹窿。因此诗人以“泪珠”来刻画它。

泰戈尔说过“..我相信你的爱.,这作为我最后的话。” 所以这个眼泪就正是泰戈尔对 爱 的一种表达 用现在的话 就是比喻吧.....永恒是我们期待的 但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更是最真美最用心最痛的结晶 这正是泰戈尔的 心中的 “爱”的完美诠释......

❸ ~阿姬曼究竟是怎么死的泰姬陵真的是在阿姬曼死后才修建起的吗

泰姬陵泰姬陵于1631年(另一资料:1632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另一资料:18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期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这导致莫卧尔王朝的衰落。沙·贾汗国王本原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
关于沙·贾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边为自己建一座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他的儿子奥朗则布于1658年宣布为帝,并把他的父亲软禁在阿格拉一个城堡内达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贾汗能从城堡远远眺望泰姬陵。后来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卧儿建筑最后的闪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泰姬陵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它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爱妃阿姬曼·芭奴,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编辑本段]历史传说
据说沙·贾汗的宠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她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库泰姬玛哈陵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沙·贾汗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但是好景不长,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在她婚后十八年里,共为沙·贾汗生下十四个子女。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1633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杰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杰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0年,泰姬陵建成。时至今日,已经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未减。来到泰姬陵,一座高三十米、用红沙岩落成、顶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气派的拱门展现在眼前,其大理石结构十分突出,上面镶嵌有美丽的花朵,配以优美的书法。
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为爱而造的庙宇

❹ 美丽带来的是什么厄运

作为一滴爱的泪珠,泰姬陵终于在开工之后的第二十二年建成了。然而,她的命运也和她所埋葬的皇后一样坎坷,她所有的厄运都来自于她的美丽。

在泰姬陵建成约1个世纪之后,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印度一些主要古建筑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德里红堡曾被改建为兵工厂,阿格拉堡曾被征用为军营,西坎德拉花园成了英国工程师的“疗养所”,而轻灵美丽的泰姬陵竟然改成了舞厅。入侵者不仅将肃穆的灵堂开辟为娱乐场所,还把铁锤、凿子带了进去。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便会以前所未有的贪婪敲凿陵墓上的宝石和珍珠。不过,与孟加拉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这些强盗们零敲碎打的偷窃显然不足一提。19世纪30年代,这位总督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甚至连施工机械都已经开进了陵园。可是后来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拆除的计划才被怍罢,泰姬陵总算躲过死劫。

印度独立后,泰姬陵从皇家陵墓成为普通印度人都可以游览的景点。但无休止的低水平开放使泰姬陵很多地方部遭到了破坏,而且这种破坏还是不可修复的。例如陵墓的大理石台阶已经磨损并出现裂痕,就连那些精美的雕刻和宝石镶嵌,也在一遍遍的抚摸中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另外,在印度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泰姬陵的美丽也无法避免地受到环境恶化的玷污。由于周围工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在泰姬陵附近的区域里,曾经多次降下酸雨,这让原本洁白的大理石面上出现片片黄斑。凡是热爱泰姬陵的人都说,泰姬陵在哭泣。

大概从1995年开始,印度政府宣布了10条保护泰姬陵的计划,其中有一条是规定在泰姬陵周围地区行驶的车辆要使用低铅汽油。第二年,希腊音乐家雅尼在这里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虽然现场效果很好,但是专家们认为此次活动的声音震颤和光照破坏了泰姬陵的建筑,从此以后,印度政府一般不再批准在泰姬陵举办大型活动。

后来泰姬陵的污染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可她又被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盯上了。由于印巴冲突,一些极端分子扬言要将她作为袭击目标。为此印度安全部门曾一度用黑布蒙住了泰姬陵,还调动了特种部队前来保护,以对付可能的“空中打击”。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却因美丽而多遭劫难,芭奴皇后虽然不可能永生,但愿泰姬陵可以躲过劫难而永存。

❺ 印度泰姬陵有何历史故事

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阿姬曼·芭奴,这个来自波斯的女子,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入宫19年,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贾汗的荣辱征战。

沙杰汗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论中外,自古红颜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讯传来,沙·贾汗竟然一夜白头。

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的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正如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1632年,泰姬陵在沙杰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杰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

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杰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

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玉和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年(也有人说是1654年),泰姬陵建成。时至今日,已经300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依然未减。

(5)英国殖民者为什么修复泰姬陵扩展阅读:

泰姬陵是沙·贾汉为纪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兹·马哈尔修建的。1631年马哈尔死于他们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之后,时年39岁。

沙·贾汉极度伤心,据说一夜间白了头发。同年这座陵墓动工修建,当时的许多工匠都是来自欧洲。直到年这座陵墓才被建成。当然耗资巨大。

有传说,沙·贾汉曾想在河对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一样的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但因他晚年遭儿子囚禁,所以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

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

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门是铜制的。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失精致、高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

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卧儿建筑最后的闪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

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

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

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它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爱妃阿姬曼·芭奴,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泰姬陵

❻ 泰姬陵的介绍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泰姬陵于1631年(另一资料:1632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另一资料:18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期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这导致莫卧尔王朝的衰落。沙·贾汗国王本原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
关于沙贾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边为自己建一座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他的儿子奥朗则布于1658年宣布为帝,并把他的父亲软禁在阿格拉一个城堡内达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贾汗能从城堡远远眺望泰姬陵。后来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臣儿建筑最后的闪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她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汉为纪念其爱妃慕塔芝玛,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❼ 为什么泰姬陵是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因为: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臣儿建筑最后的闪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她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❽ 为什么英国人没烧毁泰姬陵却烧了圆明园

嫉妒吧,看到这种在当时看来打破了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最新进文明的认知,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拥有

❾ 泰姬陵都经历了哪些挫折

泰姬陵建成大约一个世纪之后,整个南亚次大陆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征服者不仅掠夺了印度的财富,还要毁灭它的文明。据说,印度沦为殖民地期间,泰姬陵曾被改成了英国青年们娱乐的舞厅。他们将泰姬陵开辟为野餐的场所,并将铁锤、凿子带了进去,以便在酒醉饭饱之后敲凿陵墓上的宝石和珍珠。当时英国在印度的总督还制订了一个拆掉泰姬陵拍卖的计划,连施工机械都已经开进了陵园。但是,后来由于在伦敦的第一次拍卖宣告失败,才放弃了这一计划,使泰姬陵有幸得以保存。

❿ 泰姬陵为什么是7大名筑之一

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所有游客都把印度人民的这一非凡杰作称为印度的奇珍。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泰姬·玛哈尔的工艺成就首先在于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善。布局很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它不象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 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魅人。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
泰姬·玛哈尔的第二个成就是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的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同青空相穿插渗透透。它的体形洗练: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明确,互相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没有过于琐碎的东西,没有含糊不清的东西,诚朴坦率。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例如,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离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计抹角部分的宽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细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两侧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衬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们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层次进退、光影变化、虚实对照,大小穹顶和高塔造成的活泼的天际轮廓,穹顶和发券和柔和的曲线,等等,使陵墓于肃穆的纪念性之外,又具有开朗亲切的性格。
泰姬·玛哈尔的第三个成就是,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很简纯的建筑物丰富多姿。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发券的轮廓同穹顶的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同时,主体和穹顶之间的过渡联系很有匠心:主体抹角,向圆接近;在穹顶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顶,它们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顶是圆的,而它们下面的亭子却是八角形的,同主体呼应。四个小穹顶同在穹顶在相似之外好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它们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开花宏大。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统一的:它们都有相同的穹顶,它们都是简练单纯的,包含着圆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们在构图上联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稳稳托着,两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体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对比着各部分有适当的联系、呼应、相似和彼此渗透之外,它们之间十分明确的主从关系保证了陵墓的统一完整。

阅读全文

与英国殖民者为什么修复泰姬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钻石怎么卖 浏览:911
意大利为什么是五星 浏览:32
印尼语打车怎么说 浏览:92
印度什么可以治血糖高 浏览:977
英国硕士保录需要多少钱 浏览:898
什么是印度拉格 浏览:893
中国野战军一共多少 浏览:636
巴西人喜欢中国什么 浏览:50
为什么中国游客不去澳洲了 浏览:678
中国斗鱼怎么养才漂亮 浏览:190
印尼汇款到中国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674
中国海警一共多少舰艇 浏览:177
意大利bb和韩国登腾哪个好 浏览:202
印尼虎苗用什么滤材 浏览:857
热搜榜中国共有多少种香烟 浏览:728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大厅拿枪 浏览:758
中国有多少贫困月收入 浏览:467
印度病毒delta变种有多少种 浏览: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浏览:845
极兔国际在越南怎么样 浏览: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