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餐消费时 通常用佐餐酒的酒品是什么
西餐消费时,分为餐前酒主要以利口酒,鸡尾酒,用餐中途就是佐餐酒主要是以红白葡萄酒,香槟汽泡酒。餐后以甜酒为主。
‘贰’ 伏特加酒名
VODKA的中文音译为:"伏特加"。字面意思为纯净的烈酒,是世界烈性酒之一,同时为世界六大基酒之首。
烈性酒的世界通用分类方式为:琴酒(Gin)、威士忌(Whisky)、白兰地(Brandy)、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和龙舌兰酒(Tequila)。伏特加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添加、调香、调味的基酒,也是世界各大调味鸡尾酒的鼻祖和必用酒.因为伏特加本身没有任何杂质和杂味,不会影响鸡尾酒的口感。伏特加是源于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词当中“水”的发音“вoда”(一说源于港口“вятка”),约14世纪开始成为俄罗斯传统饮用的蒸馏酒。但在波兰,也有更早便饮用伏特加的记录。
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60°,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因此,伏特加酒是最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的一种酒。波尔金卡伏特加奢华系列
俄罗斯是生产伏特加酒的主要国家,但在德国、芬兰、波兰、美国、日本等国也都能酿制优质的伏特加酒。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由于俄罗斯制造伏特加酒的技术传到了美国,使美国也一跃成为生产伏特加酒的大国之一。
皇冠伏特加伏特加酒分两大类,一类是无色,无杂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类是加入各种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伏特加的制法是将麦芽放入稞麦、大麦、小麦、玉米等谷物或马铃薯中,使其糖化后,再放入连续式蒸馏器中蒸馏,制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馏酒,再让蒸馏酒缓慢地通过白桦木炭层,制出来的成品是无色的,这种伏特加是所有酒类中最无杂味的。
伏特加流行的牌子有:
Smirnoff、Stolichnaya、Stolovaya、Wyborowa、Moskovskaya、Finlandia Blue、Absolu、 Bereginka VODKA
[编辑本段]伏特加的起源与历史
传说克里姆林宫楚多夫(意为“奇迹”)修道院的修士用黑麦、小麦、山泉水酿造出一种“消毒液”,一个修士偷喝了“消毒液”,使之在俄国广为流传,成为伏特加。但17世纪教会宣布伏特加为恶魔的发明,毁掉了与之有关的文件。
在1812年,以俄国严冬为舞台,展开了一场俄法大战,战争以白兰地酒瓶见底的法军败走于伏特加无尽的俄军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垄断伏特加专卖权,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不买伏特加。
卫国战争,斯大林批准供给前线每人40°伏特加100g。
帝俄时代的1818年,宝狮伏特加(Pierre Smirnoff Fils)酒厂就在莫斯科建成,1917年,十月革命后,仍是一个家族的企业,1930年,伏特加酒的配方被带到美国,在美国也建起了宝狮(smirnoff)酒厂,所产酒的酒精度很高,在最后过程中用一种特殊的木炭过滤,以求取得伏特加酒味纯净。伏特加是俄国和波兰的国酒,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伏特加”是原苏联人对“水”的昵称。
[编辑本段]特点
伏特加是以多种谷物(马铃薯、玉米)为原料,用重复蒸馏,精炼过滤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异物的一种纯净的高酒精浓度的饮料。伏特加无色无味,没有明显的特性,但很提神。伏特加酒口味烈,劲大刺鼻,除了与软饮料混合使之变得干洌,与烈性酒混合使之变得更烈之外,别无它用。但由于酒中所含杂质极少,口感纯净,并且可以以任何浓度与其它饮料混合饮用,所以经常用于做鸡尾酒的基酒,酒度一般在40°~50°之间。
[编辑本段]酿造方法
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法是首先以马铃薯或玉米、大麦、黑麦为原料,用精馏法蒸馏出酒度高达96%的酒精液,再使酒精液流经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杂质(每10升蒸馏液用1.5千克木炭连续过滤不得少于8小时,40小时后至少要换掉10%的木炭),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酒度40-50%而成的。此酒不用陈酿即可出售、饮用,也有少量的如香型伏特加在稀释后还要经串香程序,使其具有芳香味道。伏特加与金酒一样都是以谷物为原料的高酒精度的烈性饮料,并且不需贮陈。但与金酒相比,伏特加干洌、无刺激味,而金酒有浓烈的杜松子味道。
[编辑本段]波尔金卡 伏特加(Bereginka vodka)
BEREGINKA伏特加海报
BEREGINKA VODKA
隐约散发着香草谷物芬芳的Bereginka伏特加是由精选谷物和清纯泉水经八次蒸馏、十次过滤萃取而成。其每一批次都必须经过超过50多种质量控制点监控生产的独特专有的工艺成就了Bereginka伏特加的超凡品质。这是一种真正的超级的奢华伏特加。
荡漾在奢华精美酒瓶中的Bereginka伏特加是来自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被誉为美食佳肴王国的东方国家.Bereginka伏特加如雕塑般高雅的的玻璃雕琢雾气瓶身上蚀刻着油画般自然主义的田园风情:精美、 简约的色调和图案的搭配, 以及冰雪交融的雪树林深处的小木屋……意象,是自然、空灵、明媚、清新的意境与自由、纯净、质真与浪漫感觉的完美融合。
画面所产生的美妙意境和视觉效果,把Bereginka 伏特加的独创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Bereginka伏特加的名字来源于这幅油画意境:心灵的驿站;“心灵的驿站”非常恰当的映射出Bereginka这一超级奢华极致优雅的伏特加所具有的内涵。
[编辑本段]波尔金卡 引领奢华时尚生活
波尔金卡马天尼(盐边味道最佳)波尔金卡薄荷味鸡尾酒波尔金卡红场经典鸡尾酒
波尔金卡伏特加
引领奢华时尚生活
享受超级奢华的品味人生
It is a truly ultra luxury vodka .enjoy it .
全世界的调酒师都对伏特加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经过芳香处理的,永远都保持了其浓烈而又精炼的特质,它使调酒师能够在创作鸡尾酒最丰富的组合搭配时,发挥自己的天才创造力。
红场酒吧(THE RED SQUARE)是拉斯维加斯最好的酒吧。
美国花花公子认为,这的伏特加马天尼是全美国最好的。
在大约10米长的覆盖满冰的调制台上面,诞生了 这些最着名的伏特加马天尼(VODKA MARTINI)。
[编辑本段]俄罗斯伏特加
俄罗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麦为原料,以后逐渐改用含淀粉的马铃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馏原酒并无特殊之处,只是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使精馏液与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触而净化,将所有原酒中所含的油类、酸类、醛类、酯类及其它微量元素除去,便得到非常纯净的伏特加。俄罗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几乎没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劲大冲鼻,火一般地刺激,其名品有:吉宝伏特加( Imperial Collection)、波士伏特加(Bolskaya)、苏联红牌(Stolichnaya)、苏联绿牌(Mosrovskaya)、柠檬那亚(Limonnaya);斯大卡(Starka)、朱波罗夫卡(Zubrovka)、俄国卡亚(Kusskaya)、哥丽尔卡(Gorilka)。
[编辑本段]波兰伏特加
波兰伏特加的酿造工艺与俄罗斯相似,区别只是波兰人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实等调香原料,所以波兰伏特加比俄罗斯伏特加酒体丰富,更富韵味,名品有:兰牛(Blue Rison)、维波罗瓦红牌38°,(Wyborowa)、维波罗瓦兰牌45°(Wyborowa)、朱波罗卡(Zubrowka)。
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伏特加除俄罗斯与波兰外,其它较着名的生产伏特加的国家和地区还有:
1.英国 哥萨克(Cossack)、夫拉地法特(Viadivat)、皇室伏特加(Imperial)、西尔弗拉多(Silverad)。
2.美国 宝狮伏特加(Smirnoff)、沙莫瓦(samovar)、菲士曼伏特加(Fielshmann’s Royal)。
3.芬兰 芬兰地亚(Finlandia)。
4.法国 卡林斯卡亚(Karinskaya)、弗劳斯卡亚(Voloskaya)。
5.加拿大 西豪维特(Silhowltte)。
6. 新西兰 42 below
7. 中国制造,出口全球的奢华伏特加 波尔金卡 伏特加(bereginka vodka)
伏特加的饮用与服务标准用量为每位客人42毫升,用利口杯或用古典杯服侍,可作佐餐酒或餐后酒。 纯饮时,备一杯凉水,以常温服侍,快饮(干杯)是其主要饮用方式。许多人喜欢冰镇后干饮,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成一股火焰般的清热。 伏特加作基酒来调制鸡尾酒,比较着名的有:黑俄罗斯(Black Russian)、镙丝钻(Screw Driver)、血玛丽(Bloody Mary)等。
作为最纯净的烈酒,伏特加“最地道”的首选是纯饮。此外,因为伏特加的纯净,伏特加还几乎可以与任何饮料勾兑。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任何能喝到的饮料,包括果汁、牛奶,都能够依据饮用者的口味喜好,勾兑不同比例的伏特加。不但不会破坏原饮料的口味,反而更添酒的魅力,正是由于伏特加能够随意勾兑的特点,使其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烈酒。中国的AK-47伏特加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勾兑饮用的需求,特别推出了“芭力”绰号“蓝色子弹”的氨基酸功能饮料与AK-47伏特加进行搭配饮用。现在,在多数能购买到AK-47伏特加的夜店,都有搭配赠送这款饮料。
绝对伏特加
每瓶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都产自瑞典南部的一个小镇。那里特产的冬小麦赋予了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优质细滑的谷物特征。经过几个世纪的经验已经证实,绝对伏特加选用的坚实的冬小麦能够酿造出优质的伏特加酒。绝对伏特加采用连续蒸馏法酿造而成。这种方法是由“伏特加之王”Lars Olsson Smith,于1879年在瑞典首创的。酿造过程的用水是深井中的纯净水。正是通过采用单一产地、当地原料来制造使绝对伏特加公司(V&S Absolut Spirits)可以完全控制生产的所有环节,从而确保每一滴酒都能达到绝对顶级的质量标准。所有口味的绝对伏特加都是由伏特加与纯天然的原料混合而成,绝不添加任何糖份。
如今,绝对伏特加家族拥有了同样优质的一系列产品,包括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绝对伏特加(辣椒味)ABSOLUT PEPPAR,绝对伏特加(柠檬味)ABSOLUT CITRON,绝对伏特加(黑加仑子味)ABSOLUT KURANT ,绝对伏特加(柑橘味)ABSOLUT MANDRIN,绝对伏特加(香草味)ABSOLUT VANILIA以及绝对伏特加(红莓味)ABSOLUT RASPBERR。
1979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口感丰厚,并富有谷物顺滑的特征。
1986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辣椒味)ABSOLUT PEPPAR的口味混合着芬芳和些许辛辣。它综合了辣椒中的辣的成分以及特别的墨西哥辣椒的味道。1988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柠檬味)ABSOLUT CITRON取材于桔类水果,其中以柠檬为主,而加入其他的柑橘口味,使得ABSOLUT CITRON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味道——独特的柠檬口味中夹杂着酸橙的丝丝甜味。
1992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黑莓味)ABSOLUT KURANT原料为黑醋栗(葡萄家族的一种)。那是一种气味芬芳的深色浆果,在灌木丛中能长到6尺高。带有浓烈黑醋栗口味的ABSOLUT KURANT的口感酸甜,清新爽口。
1999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柑橘味)ABSOLUT MANDRIN取料于柑桔类植物。为了使其口味更加丰满,其他桔子类口味水果亦被添加,丝丝甜味,口感丰富。
2003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香草味)ABSOLUT VANILIA由天然的香草制成。为了获得丰富的香滑口味,取材时选用完整的香草。因此,ABSOLUT VANILIA的独特口味中还混合着点点奶油香果和黑巧克力的味道。
2004年推出的绝对伏特加(红莓味)ABSOLUT RASPBERRI选用新鲜多汁的覆盆子的成熟果实,富有浓郁、丰厚的野果口味。绝对之源一个默默无闻的瑞典小镇,出产了世界闻名的伏特加酒——只因滴滴甘醇的绝对伏特加皆产于此。这个瑞典南部的小镇,人口仅有一万人,在世界地图上都不足以标示出来;然而,这里蒸馏生产出的伏特加酒却是全球显赫,举世瞩目。因为,世界上出售的每一滴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都是产自于这里。
2006年(不是太确定)推出了ABSOLUT LEVEL,某报纸上说level一词这种首尾对称的形态象征着平衡,其实这种象征绝非偶然——level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bella,而后者是对天平(libra)的别称。用它来为产品命名,自然象征着酒品的最高境界。当然,level还有很多涵义,比如形容词“平稳的”、“冷静的”,动词“使平整”、“诚恳的对待”等等,当我们将这些解释与伏特加联系起来以后,原先对于酒精的疯狂和肆无忌惮似乎都变成了淡淡的、近于理性的玩味。从长于北欧严寒那坚实的冬小麦,到源自深井的洁净泉水,全球数以万计的绝对伏特加,其原料都产自这一传奇小镇。延续几个世纪的酿造经验已经证实,冬小麦能够酿造出绝对纯净优质的伏特加酒。也正是因为这样,每瓶绝对伏特加中含有超过一公斤的小麦原料。采用单一产地、当地原料令绝对伏特加公司(V&S Absolut Spirits)可以全面地掌控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从而确保每一滴绝对伏特加都能达到绝对顶级的质量标准。甚至包括绝对伏特加的完美酒瓶——瑞典古老药瓶的灵感再现——也是在 ?HUS 蒸馏厂附近生产的。酒瓶制造时,特别选用了含铁量较低的原材料,以保证其晶莹剔透。而在装瓶之前,每一个酒瓶都要也必须要经过清洗。
每瓶绝对伏特加的背后都有长达四百年的伏特加酒的历史,它是多年来酿制传统的结晶。作为绝对伏特加的前身,Absolut Rent Br?nnvin” (绝对纯净的伏特加酒)是在1879年推出的,它的创始人就是瑞典伏特加酒的传奇人物——Lars Olsson Smith。他被人们称为“伏特加酒之王”。如今,每一瓶绝对伏特加的瓶身都标贴着这位伟大人物的肖像徽章。
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及其家族成员——绝对伏特加(辣椒味)ABSOLUT PEPPAR,绝对伏特加(柠檬味)ABSOLUT CITRON,绝对伏特加(黑加仑子味)ABSOLUT KURANT ,绝对伏特加(柑橘味)ABSOLUT MANDRIN,绝对伏特加(香草味)ABSOLUT VANILIA和绝对伏特加(红莓味)ABSOLUT RASPBERRI——都是经过数百次的连续蒸馏——才达到真正绝对伏特加的标准。由L O Smith首次采用的连续蒸馏法,被沿用并不断完善至今。它确保了伏特加酒完美纯净的品质。因此,所有带口味的绝对伏特加也都是由绝对伏特加酒与纯天然的原料混合而成,没有添加任何糖份。绝对艺术“我爱这完美的瓶子,我爱她的质感……我想为它做些什么……”
这就是波普艺术的大师Andy Warhol对绝对伏特加ABSOLUT瓶子的感受。正是因为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对ABSOLUT瓶身充满幻想又生动有趣的描述,从1985年起,ABSOLUT踏上了它的艺术旅程。Andy Warhol使ABSOLUT开始以另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绝对艺术(ABSOLUT ART)。Andy Warhol推荐了他的年轻画友Keith Haring。80年代初,当Haring的匿名作品出现在整个纽约地铁站的时候,开始赢得人们的关注。1986年ABSOLUT HARING受任推出之后,Kenny Scharf, Ed Ruscha, Armand Arman, LeRoy Neiman, Robert Indiana, Cesar, Julia Wachtel, Pierrre & Gilles等众多顶尖的艺术家先后参与了ABSOLUT的艺术创作。至今,已有超过400位艺术家为ABSOLUT的当代艺术宝库贡献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中有很多作品已经在ABSOLUT的广告宣传活动中出现,其原作更是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并展览。
V&S Absolut Spirits(V&S绝对伏特加公司)与艺术的互动来源于灵感的相互激发。ABSOLUT品牌的无限创意吸引了众多当代艺术家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自心中的独特的对ABSOLUT的不同理解。无论艺术家来自何方,以何种形式,擅长何种风格,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的想象与品牌精神撞击后,迸发出的智慧火花。
ABSOLUT不仅与绘画大师合作,还吸取各个领域艺术家的灵感,其中包括:雕塑家,琉璃艺术家,摄影师,室内设计师,建筑师和珠宝设计师等等。还有数个绝对艺术的独特群体创作作品集,包括:
ABSOLUT GLASNOST(1990年)是由26位前苏联的艺术家共同完成创作的。这些艺术家包括Aleander Kosolapov、Leonid Lamm和Evegny Mitta等创作的。他们中的不少人还从来没有在前苏联以外的地方展示过他们的作品。
ABSOLUT EXPRESSIONS(1997年)由Anita Philyaw、Frank Bowling、Malaika Favorite等14位非裔美洲艺术家共同完成。作品受到了传统的非洲艺术、抽象主义、和早期的美洲民间文化等影响,并通过帆布,雕塑甚至棉被等载体形式来表现。ABSOLUT ORIGINALS (1998年—1999年)是由16位前卫的欧洲设计师和ABSOLUT共同合作完成的。这辑独特的系列作品是由Damien Hirst、Maurizio Cattelan、Francesco Clemente等充满激情而又令人景仰的大师创作的。
2000年,三个主要的绝对艺术作品展览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巴黎的ABSOLUT EGO,纽约的ABSOLUT EXHIBITION和斯德哥尔摩的ABSOLUT ART。
2003年ABSOLUT成为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上的以ABSOLUT GENERATIONS为主体的正式参展商。13位来自欧洲顶级的艺术“老将”携手16位新近崛起的“新丁”的作品组成了ABSOLUT GENERATIONS。每位年轻的艺术家都创作和表达了各自对ABSOLUT瓶子的全新概念。展览中,新老艺术家的作品的相互映衬从各个侧面诠释了“ABSOLUT GENERATIONS” 的不同年代的主题。绝对数字 1 公顷(约2471亩)的土地可生产出8,000公斤的冬小麦。 1 公斤冬小麦酿造出1升绝对伏特加。 2 个集装箱/每周的绝对伏特加自 ?HUS 装船运载,一年超过100船次的绝对伏特加离港。 6 种不同口味存在于ABSOLUT VODKA家族。 8 个员工负责装运一个集装箱。 10 种不同的瓶装规格。 15 %的瑞典南部Sk?ne地区耕地用于种植冬小麦。 25 年前,第一瓶绝对伏特加诞生。 60 %的纯净水存在于绝对伏特加。 126 个国家及地区的销售。 280 名员工在 ?HUS 的工厂负责生产绝对伏特加。 300 吨冬小麦/每天用于酿造绝对伏特加。 350 个 ?HUS 附近的农场用绝对伏特加的蒸馏残留物来喂养牲畜。 359 项奖项,自1979年市场推广以来由绝对伏特加所赢得。 400 名艺术家创作了以绝对伏特加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5,000 个来电要求购买David Cameron设计的银色迷你裙,这也代表着自1988年,绝对伏特加首次步入时尚界。 20,000 只猪由绝对伏特加的蒸馏残留物养活。 35,000 头牛由绝对伏特加的蒸馏残留物养活。 40,000 年地层过滤渗透的纯净水用于制造绝对伏特加。 61,000 吨原料/每年用于制造绝对伏特加的酒瓶。 80,000 吨冬小麦/每年用于酿造绝对伏特加。 500,000 瓶绝对伏特加/每天从 ?HUS 的工厂生产。 614,076 瓶绝对伏特加, 2004年5月12日所创造的最高日产量记录。 1,380,000 瓶绝对伏特加装运在每一艘集装箱运船上。 37,000,000 枚印有“伏特加之王” LO Smith头像的徽章每年出产。 93,800,000 瓶9升装的绝对伏特加自1979年推出以来装载销往世界各地。 841,700,000 升为1979年以来绝对伏特加的总产量。 1,000,000,000 瓶绝对伏特加出产于2004年3月16日。 1,869,000,000 瑞典克郎是2003年V&S Absolut Spirits绝对伏特加公司创造。
AK-47伏特加
AK-47伏特加,强调“纯粹”,该品牌创建于2004年,是代表中国伏特加酿造技术达到世界优质水准的品牌,是中国首个向全世界出口伏特加的品牌,首创中国海关伏特加出口编号,宣告着世界伏特加制造历史上没有中国品牌的时代就此结束,同时也终结了达到世界优质水准的洋酒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AK-47伏特加采用七塔蒸馏和独特的后期过滤技术,各项技术指标在AK-47进入欧洲市场接受质量检查时,令进口国质检官员连声惊叹!其纯净程度达到惊人的标准——几乎不导电。
在中国,AK-47伏特加也有骄人的销售业绩,进入市场以来,AK-47伏特加坚持以“制造人人喝得起的优质烈酒”为目标,去除多余环节,打破进口洋酒垄断,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纯净的伏特加产品。
‘叁’ 西餐佐餐酒
1. 在西式的餐饮文化中,最常被用来佐餐的饮料除了水之外,便要属葡萄酒了。故常称为佐餐酒(Table wines)。
在上葡萄酒时,如有多种葡萄酒,哪种酒先上,哪种酒后上,有几条国际通用规则:
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
先上新酒,后上陈酒;
先上淡酒,后上醇酒;
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普通的酒在名牌的酒前喝
口味酸的酒在甜酒前喝
年头短,轻型的酒在成熟,醇厚的酒前喝
2. 如果是家中宴客,可以依酒配菜或依菜配酒作最佳选择和搭配。葡萄酒佐菜的目的在于让用餐时的口感味道更和谐,让酒、菜互相陪衬,为彼此增色,互添美味。口味浓重的菜,相配的酒自然也要丰厚,才能与之相应,清淡的菜则必然要清淡的酒,免得破坏细腻的味道。
下面是葡萄酒佐菜的实例:
吃海鲜、鱼虾、清蒸、浅色、奶色、干烤菜肴,宜配干白、半干白葡萄酒。
红烧、煎炸食物宜用干红。
喜庆时用起泡的香槟。
饭后宜用甜酒、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
酒会宜用苏打矿泉水、果汁、水果、冰调制的鸡尾酒。
与客人聊天时宜用干白、半干白葡萄酒。
吃色拉可饮用简单、轻型的白葡萄酒。
鸡蛋宜用干型的白葡萄酒,或者很轻型的含鞣酸少的红酒。
鱼类如果是用红葡萄酒烹制的,就选择同样的酒配合。
3. 饮葡萄酒的注意事项 干型,半干型白葡萄酒在摄氏 8-10度
桃红酒和轻型红酒在摄氏10-14度
鞣酸含量低的红葡萄酒摄氏15-16度
鞣酸含量高的红葡萄酒摄氏16-18度,勿加入冰块。
利口酒,香槟酒,及有气泡的酒在摄氏6-9度。
汽酒则应冰镇至7摄氏度0C饮用味道更佳。
开纹的最佳温度跟白酒相似,而甜品酒的最佳温度则与红酒相差无几,即不用雪冻或加冰。
品尝餐酒,可一观、二嗅、三尝。从杯底向上望,新酒色泽清晰鲜明,陈酒颜色深沉并有沉淀物。接着摇晃杯中酒,酒味夹着葡萄果香便涌出,不同餐酒有不同香味。接着喝酒时要细意品味,不要像饮啤酒那样豪饮。各种不用餐酒,甜味酸味高低不同,甜味餐酒(含糖量11.5-15克/100ml)较适合初尝者,因易入口,经验饮家则趋向较干(dry,既不甜之意,含糖量0.5-2.5克/100ml)的餐酒,认为其更能突出葡萄的芬芳。
存放葡萄酒,应放在15-18摄氏度阴暗处,并以平卧摆放为佳,让水松塞因接触到餐酒而膨胀,保持密封,防止空气透进瓶
‘肆’ 外国人喝白酒吗
酒水小常识之西洋白酒
外国酒习惯称之为洋酒,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自产酒的历史和文化。目前,洋酒的品种很多,酒牌更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比较着名的产酒国家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俄国、瑞士、西班牙等。这其中最为着名的当首推法国。法国生产的白兰地、香槟酒、红、白葡萄酒及各种烈性甜酒,都是首屈一指的。其次是英国,英国生产的金酒和威士忌,都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苏格兰威士忌特有的烟熏味道使其在威士忌家族中独占鳌头。德国的啤酒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还有原苏联和北欧的伏特加、牙买加的罗姆酒,更是远近皆知。美国的酿酒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比较着名的波本威士忌等。
各种酒类的生产工艺不同,但一般可以分为蒸馏酒和酿造酒两大类。蒸馏酒是在酿造过程中,采用蒸馏的方法浓缩酒精,提高酒度的酒种,酒精含量常在40%(常记为40? )以上,所以又称之为烈酒。在介绍外国烈酒之前,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酒度的表示方法。目前,国际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种:第一种:标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标准酒度是法国着名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aka)发明的。它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这种表示法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较为广泛。标准酒度又称为盖·吕萨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缩写GL表示;第二种;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纪由英国人克拉克(Clark)创造的一种酒度计算方法;第三种:美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制酒度用酒精纯度(Proof)表示,一个酒精纯度相当于0.5%的酒精含量。
英制酒度和美制酒度的发明都早于标准酒度的出现,它们都用酒精纯度“proof”来表示。但三种酒度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制酒度或标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来:
标准酒度x1.75=英制酒度
标准酒度x2=美制酒度
英制酒度x8/7=美制酒度
在餐厅酒吧和销售部门,通常习惯把烈酒分为六大类:即金酒(Gin)、 威士忌(Whisky)、 白兰地(Brandy)、 伏特加(Vodka)、 罗姆酒(Rum)和 特吉拉酒(Tequila)。
附:烈酒的原料和产地酒名原材料主要生产国地区年份金酒谷类、杜松子、香草英国、荷兰无年份威士忌谷类、大麦、玉米、稞麦苏格兰、爱尔兰、美国有年份标准白兰地葡萄、水果法国干邑有年份标准朗姆酒甘蔗糖牙买加、古巴至少二年伏特加小麦、马铃薯俄罗斯、波兰、美国无年份特基拉龙舌兰、仙人掌类墨西哥有/无年份。
——酒水与礼仪
善于饮酒的人,不仅能饮,而且会饮。要真正做到善用酒水,合乎礼仪,一般需要特别注意搭配菜肴、敬酒干杯和酒量适度等三大问题。
1、搭配菜肴。酒水的主要功能,是在用餐时开胃助兴。然而欲使酒水正确的发挥这一作用,就必须懂得酒菜搭配之道。唯有如此,二者才会相得益彰。不然,就很有可能会是事倍功半,甚至坏人食欲。下面,分别就中餐与西餐聚餐、宴餐时,酒水与菜肴的正确搭配方法,略作一些介绍。
(1)中餐中酒菜的搭配
若无特殊规定,正式的中餐宴会通常要上白酒与葡萄酒这两种酒。因为饮食习惯方面的原因,中餐宴请中上桌的葡萄酒多半是红葡萄酒,而且一般都是甜红葡萄酒。先用红葡萄酒,是因为红色充满喜气,而选用甜红葡萄酒,则是因为不少人对口感不甜、微酸的干红葡萄酒不太认同。通常在这位用餐者面前餐桌桌面的正前方,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三只杯子,自左而右,它们依次分别是白酒杯、葡萄酒杯、水杯。 具体来讲,在搭配菜肴方面,中餐所选的酒水讲究不多。爱喝什么酒就可以喝什么酒,想什么时候喝酒亦可完全自便。 正规的中餐宴会一般不上啤酒。在便餐、大排档中,它的身影方才更为多见。客观地讲,以之搭配凉菜,效果要更好一些。
(2)西餐中酒菜的搭配
在正式的西餐宴会里,酒水是主角,不仅它最贵,而且它与菜肴的搭配也十分严格。一般来讲,吃西餐时,每道不同的菜肴要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换上一种新的酒水。 西餐宴会中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为餐前酒、佐餐酒、餐后酒等三种。它们各自又拥有许多具体种类。
餐前酒,别名开胃酒。显而易见,它是在开始正式用餐前饮用,或在吃开胃菜时与之配伍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在餐前饮用的酒水有鸡尾酒、味美思和香槟酒。
佐餐酒,又叫餐酒。毫无疑问,它是在正式用餐期间饮用的酒水。西餐里的佐餐酒均为葡萄酒,而且大多数是干葡萄酒或半干葡萄酒。 在正餐或宴会上选择佐餐酒,有一条重要的讲究不可不知,即“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这里所说的白肉,即鱼肉、海鲜、鸡肉。吃它们时,须以白葡萄酒搭配。这里所说的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吃这类肉时,则应配以红葡萄酒。鉴于西餐菜肴里的白肉多为鱼肉,故这一说法有时又被改头换面地表述为:“吃鱼喝白酒,吃肉喝红酒”。其实二者的本意完全相同,不过,此处所说的白酒、红酒,都是葡萄酒。
餐后酒,指的是在用餐之后,用来以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见的餐后酒是利口酒,它又叫香甜酒。最有名的餐后酒,则是有“洋酒之王”美称的白兰地酒。<br><br> 在一般情况下,饮不同的酒水,要用不同的专用酒杯。在每一位用餐乾面前桌面上右边餐刀的上方,大都会横排放置着三、四只酒水杯。取用它时,可依次由外侧向内侧进行,亦可“紧跟”女主人的选择。在它们之中,香槟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2、敬酒干杯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饮用酒水颇为讲究具体的程式。在常见的饮酒程度式之中,斟酒、祝酒、干杯应用最多。下面,分别对其合作一些说明。
(1)斟酒。通常,酒水应当在饮用前再斟入酒杯。有时,男主人为了表示对来宾的敬重、友好,还会亲自为其斟酒。 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男主人亲自来斟酒时,则必须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须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为礼。有时,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礼”。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餐宴会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对方致敬。 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斟酒时要注意三点,其一,是要面面俱到,一视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其二,是要注意顺序。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佳宾斟酒。其三,是斟酒需要适量。白酒与啤酒均可以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而且也是浪费。 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自行为他人斟酒。
(2)敬酒。敬酒,亦称祝酒。它具体所指的是,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为了某种事由而饮酒。在敬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人与主宾还会郑重其事地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频频举杯祝酒,会使现场氛围热烈而欢快。不过,要是致正式的祝酒词的话,则应在特定的进间进行,并以不影响来宾用餐为首要考虑。 通常,致祝酒词最适合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有时,也可以在吃过主菜之后、甜品上桌之前进行。不管是致正式的祝酒词,还是在普通情况下祝酒,均应内容愈短愈好,千万不要连篇累牍,长篇大论,喋喋不休,让他人等候良久。在他人敬酒或致词时,其他在场者应一律停止用餐或饮酒。应坐在自己座位上,面向对方认真地洗耳恭听。对对方的所作所为,不要小声讥讽,或公开表示反感于对方的啰嗦。
(3)干杯。干杯,指的通常是在饮酒时,特别是在祝酒、敬酒时,以某种方式,劝说他人饮酒,或是建议对方与自己同时饮酒。在干杯时,往往要喝干杯中之酒,故称干杯。有的时候,干杯者相互之间还要碰上一下酒杯,所以它又被叫作碰杯。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提议干杯者,可以是致祝酒词的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场饮酒之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其杯底,面含笑意,目视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祝福的对象,口颂祝颂之词。如祝对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事业成功以及双方合作成功,等等。在主人或他人提议干杯后,应当手持酒杯起身站立。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水杯装装样子。在干杯时,应手举酒杯,至双眼高度,口道“干杯”之后,将酒一饮而尽,或饮去一半,或适当的量。然后,还须手持酒杯与提议干杯者对视一下,这一过程方告结束。 过去,在中餐中喝白酒,干杯必须一饮而尽,杯内不剩残酒,现在则不必非得如此。在西餐里,祝福干杯讲究只用香槟酒,而绝不可以啤酒或其他葡萄酒滥竽充数。饮香槟干杯时,应饮去一半杯中之酒为宜,但也要量力而行。 在中餐里,还有一个讲究。即主人亲自向自己敬酒干杯后,应当回敬主人,与他再干一杯。回敬时,应右手持杯,左手托底,与对方一同将酒饮下。 有时,在干杯时,可稍为象征性与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时,不要用力过猛,非听到响声不可。出于敬重之意,可使自己的酒杯较为对方为低。与对方相距较远时,可以“过桥”之法作为变通,即以手中酒杯之底轻碰桌面。这样做,也等于与对方碰杯了。不过,这一方式只是中式的。在西餐宴会上,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使用玻璃酒杯时,尤其不能彼此碰杯。在西式宴会上,越过身边之人,而与相距较远者祝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也不允许。
3、酒量适度。 不管是在哪一种场合饮酒,都要有自知之明,并要好自为之,努力保持风度,做到“饮酒不醉为君子”。 (1)饮酒限量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争强好胜。故作潇洒,饮酒非要“一醉方休”不可。饮酒过多,不仅易伤身体,而且容易出丑丢人。惹事生非。我国的古语里,早就有“酒是伤人物”,“酒乃色媒人”之说,饮酒时勿忘以之自警。 不仅高兴之时需要如此,心情不佳之时也需要如此,万万不可借酒烧愁。至于存心酗酒,是更不应该的自残行为。 在饮酒之前,应根据既往经验,对自己的酒量心知肚明。不管碰上何种情况,都要超水平发挥。在正式的酒宴上,特别要主动将饮酒限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免得醉酒误事。 (2)依礼拒酒 假如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而不能饮酒,可以下列合乎礼仪的方法之一,拒绝他人的劝酒。方法之一,是申明不能饮酒的客观原因。方法之二,是主动以其他软饮料代酒。方法之三,是委托亲友、部下或晚辈代为饮酒。方法之四,是执意不饮杯中之酒。 不要在他人为自己斟酒时又躲又藏,乱推酒瓶,敲击杯口,倒扣酒杯,偷偷倒掉。把自己的酒倒入别人杯中,尤其是把自己喝了一点的酒倒入别人杯中,也是不对的。 (3)移风易俗在饮用酒水时,不要忘记律己敬人之规。特别是要抛弃下列既有害于人,又有损于己的陋习恶俗。 第一,不耍酒疯。极个别的人,在饮酒时经常“酒不醉人人自醉”,借机生事,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这一做法,实在令人厌烦。第二,不要酗酒。有的人嗜酒如命,饮酒成瘾。这不仅有碍身体,而且也有损个人形象。 第三,不要灌酒。祝酒干杯,需要两厢情愿,千万不要强行劝酒,说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一点点”。非要灌倒他人,看对方笑话不可。 第四,不要划拳。有人饮酒时喜欢猜拳行令,大吵大闹,哗众取宠。其做法,也是非常失礼的。
——调酒师的从业要求
调酒师,作为服务行业中的一个特殊职业,其工作非常直观地展示在客人面前,对酒里酒外都要精通,在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对酒了如指掌
调酒师的工作离不开酒,对酒品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调酒师要掌握各种酒的产地、物理特点、口感特性、制作工艺、品名以及饮用方法,并能够鉴定出酒的质量、年份等。
此外,客人吃不同的甜品,需要搭配什么样的酒,也需要调酒师给出合理的推荐。最后,因为鸡尾酒都是由一种基酒搭配不同的辅料构成,酒和不同的辅料会产生什么样的物理化学效应,从而产生什么样的味觉差异,对于调酒师而言,是创制新酒品的基础。
二、掌握调酒技巧
正确使用设备和用具,熟练掌握操作程序,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用具寿命,也是提高服务效率的保证。此外,在调酒时调酒动作、姿势等也会影响到酒水的质量和口味。调酒以后酒具的冲洗、清洗、消毒方法也是调酒师必须掌握的。
三、了解酒背后的习俗
一种酒代表了酒产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不同地方的客人有不同的饮食风俗、宗教信仰和习惯等。饮什么酒,在调酒时用什么辅料都要考虑清楚,如果推荐给客人的酒不合适便会影响到客人的兴致,甚至还有可能冒犯顾客的信仰。
四、英语知识很重要
首先是要认识酒标。目前酒吧卖的酒很多都是国外生产的酒,商标用英文标示。调酒师必须能够看懂酒标,选酒时才不会出差错,因为所有物理性质都一样的酒如果产地不同,口感会大相径庭。而且调酒师经常会遇到客人爆满的情况,此时如果对英文标示的酒标不熟悉,还要慢慢地找,会让客人等得着急。其次,酒吧里的客人经常会有许多外国人,也要懂一些外语。
五、具备较好的气质
调酒师对身高和容貌有一定的要求,当然也并非要求靓丽如偶像明星,关键是要有由得体的服饰、健康的仪表、高雅的风度和亲善的表情展示出来的个人气质。此外,天生心态平和,喜欢和人打交道对于顺利从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酒之最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 无锡黄酒厂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 古墓出土的酒,现 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 画像石。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见<<礼记·月令>>。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着: 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经>>。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酒名记>>
→古代最着名的酒网络全书:宋代窦苹的<<酒谱>>。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悬帜甚高”,帜:酒旗。
——历史上“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这是我国着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 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酒品的风格
任何一种酒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不同的酒品风格各异,甚至同一品种的酒风格也会不同。酒品的风格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酒品的色香味以及酒体等,因此,要了解和掌握酒品的风格特点就必须从它的色香味体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一、酒的颜色
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感情,传递信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酒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和印象就是酒品的颜色。酒品的颜色不但品种繁多,而且变化大,酒品世界五彩续纷,色彩纷呈,红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今人目不暇接。带有颜色的酒在我国很早就已出现,而且品种较多,从众多的诗词中便可略见其风姿,如李贺的"小槽酒滴真珠红",杜甫的"鹅儿黄似酒",白居易的"倾如竹叶盈尊绿"等,描写的是珍珠般闪亮的红酒,鹅雏般嫩黄的黄酒,竹叶般青绿的绿酒,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此外,还有金黄色的酒、唬珀色的酒、碧绿色的酒、咖啡色的酒等等。当然,在国内我们习惯上把用谷物发酵后蒸馏出来的无色透明的酒叫"白酒",而将所有带有颜色的酒称之为色酒,但很多进口的蒸馏酒如白兰地、威士忌等都带有一定的颜色,这些酒又不能称之为色酒。鉴于这一原因,我们将所有酒精度较低,且带有色彩的酒称之为色酒,如葡萄酒、黄酒、各种利口酒等,那么,酒品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呢?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酒品颜色的形成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来自酿酒原料。
很多果酒由于其酿造原料中含有色素,酿出的酒也就带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葡萄酒,在葡萄经过压榨发酵过程中,果皮和果肉里的色素不断析出,并进入酿成的酒液里,因而使得酿成的红葡萄酒大多成棕红色,可以说,红葡萄酒的这种颜色也是葡萄本身的颜色。酒原料的自然本色能给人以纯朴清新之感,显得朴实无华,因此,一般情况下酿酒者都能尽量使酒液保持酿造原料的本色。
第二,酒品在生产过程中自然生色。
这是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形态的改变从而改变酿酒原料的本色,这种自然生色现象是在酒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蒸馏白酒在经过加温、汽化、冷却、凝结之后,改变了原来的颜色而呈无色透明状。一般情况下,这种自然生色现象只要不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者不会去改变它的。
第三,人工或非人工增色。
人工增色是生产者为了取悦顾客而在酒液中添加一定的色素或调色剂,以此来改善酒品的风格。这种调色剂的增加有时会导致酒液变味变坏,产生不良后果,如果滥用色素或调色剂还会使酒色风格出现不协调,以至破坏酒品的风格,非人工增色大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酒液改变了原来的色泽,如陈酿中的酒染上容器上的颜色,它的目的是使酒液色泽更加美丽,如白兰地酒,装入橡木桶进行陈酿时,一方面慢慢地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使酒更趋成熟,另一方面在陈酿过程中不断吸收橡木桶木质的颜色,使酒液呈令人悦目的琥珀色。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色酒比白酒更适合于现代消费,因为色酒具有酒度较低,刺激性小,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等特点,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此外,色酒有时还能起到增添饮酒气氛的作用,使人充分品味到饮酒的快乐与满足感。酒的色泽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只要能充分表现酒品的独特风格,达到使人赏心悦目的效果,一般都会受到欢迎。从感官要求出发,白酒应该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浑浊和沉淀等;啤酒酒色透明,富有光泽,无失光现象,无黄色或咖啡色小颗粒,泡沫洁白细腻持久,黄酒呈浅黄或金黄色,清澈透明,光泽明亮,无悬浮物,无浑浊;果酒酒液透明,无悬浮微粒,无沉淀,酒瓶内壁无附着物等。当然,在审视酒品的色泽风格时,还应注意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室内的光线明暗,包装材料的透明度等。
‘伍’ 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什么酒
外国人大部分喜好喝几种酒。
威士忌:例如蓝方、绿方、黑方、红方,占边,芝华士,皇家礼炮,
有的人喜欢加冰,有的喜欢不加冰,有的会加一些饮料兑 着喝,如可乐
白兰地:人头马,轩尼诗,马爹利,分XO和VSOP,XO档次高
朗姆酒:百加得,摩根船长,一般都是加冰加可乐喝
金酒:最典型金酒加汤力水,叫做金汤力Jin-Tonic
啤酒:喜力,嘉士伯,在中国有可能爱喝青岛(啤酒有瓶啤和扎
啤,具体喜欢哪种,因人而异)
鸡尾酒:因人而异,干马提尼不错,007的最爱
还有女士喜欢喝的是甜酒或开胃酒
‘陆’ 洋酒的分类和喝法
以生产原料对酒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植物浆液酒、蜂蜜酒和混合酒七大类。以饮用时机来进行酒类的划分,又有餐前酒(开胃酒)、佐餐酒、餐后酒和特饮酒的不同。以酒精含量的不同进行分类,又有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之分。
洋酒喝法。
1、伏特加+橙汁
这是一种最为流行的喝法,本来伏特加这东西总让人联想起一片苍凉的西伯利亚,《苏州河》里男女主人公也一直在喝一种有一根野牛草泡在里面的伏特加。
2、芝华士+冰绿茶+苏打
芝华士+冰绿茶+苏打 本来威士忌是一款很烈的酒,净饮的话几乎就是烧着喉咙下肚,所以连酒商都会介绍你要勾兑一倍的苏打水。可到了酒吧里,这搭配就有几分好玩了,一定要冰绿茶,不能用冰红茶,还以康师傅这牌子的为好。结果就在一股仙风道骨的茶香中,酒精悄然而入。
(6)英国人喝什么酒做佐餐酒扩展阅读:
鉴别洋酒较常见的方法。
1、按有关规定要求,洋酒标签上要有中文标识及卫生检验检疫章,因此没有中文标识及卫生检验检疫章的洋酒可能是假酒。
2、真品标签字迹清楚、轮廓好;假酒标签字迹模糊、不规则。
3、真品液体呈金黄色、透亮;假酒的液体则暗淡、光泽差。
4、真品瓶盖上的金属防伪盖与瓶盖是连为一体的,而假酒的防伪盖则是粘上去的。
5、真品防伪标志在不同的角度下可出现不同的图案变换,防伪线可撕下来;假酒的防伪标志无光泽,图案变换不明显,防伪线有时是印上去的。
‘柒’ 这几种洋酒是餐前,佐餐,还是餐后酒
如果是西餐的话,那西方人通常是上一道菜换一种酒的
这里的威士忌 whisky,金酒 gin ,白兰地 brandy,伏特加 vodka,还有罗姆酒rum都是烈酒
适合西方人西餐宴会中的酒水就是口味清淡的菜式与香味淡雅、色泽较浅的酒品相配,深色的肉禽类菜肴与香味浓郁的酒品相配,餐前选用旨在开胃的各式酒品,餐后选用各式甜酒以助消化
1.(鸡尾酒)可做餐前酒
2.(雪利酒)配牛尾汤
3.佐餐酒一般选葡萄酒,甜品的时候可选用(香槟 champagne)
4.餐后酒(利口酒liqueur)(白兰地 brandy)
‘捌’ 洋酒的分类及不同酒类的不同饮用方法和习惯
洋酒—是指进口酒类的总称。它包括烈酒、啤酒、葡萄酒、利口酒(Liqueur)等……,不同酒精含量的酒水品种.
酒的制作过程都少不了发酵这一工艺,它是通过酵母菌的作用,将糖类分解成乙醇(酒精)的可饮用的液体,乙醇含量在0.5%--75.5%之间,同时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香味成分。
世界各地酒的种类有数万种之多,酿酒所用原材料和酒的酒精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人们为了便于了解和记忆,于是就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予以分类。若以生产原料对酒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植物浆液酒、蜂蜜酒和混合酒七大类;
若以饮用时机来进行酒类的划分,又有餐前酒(开胃酒)、佐餐酒、餐后酒和特饮酒的不同;若以酒精含量的不同进行分类,又有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之分;
若以酒的性质来加以划分,可以将它们归结为三大类:
(1)发酵酒类,包括葡萄酒、啤酒、米酒和果酒等。
(2)蒸馏酒类,包括中国的白酒、法国的白兰地、威士忌、荷兰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特其拉酒。
(3)精炼和综合再制酒类,包括英国金酒、利口酒、味美思酒(苦艾酒)、苦味酒(Bitter)、药酒等。
国际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种:
第一种:标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标准酒度是法国着名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aka)发明的。它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这种表示法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较为广泛。标准酒度又称为盖•吕萨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缩写GL表示;
第二种;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纪由英国人克拉克(Clark)创造的一种酒度计算方法;
第三种:美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制酒度用酒精纯度(Proof)表示,一个酒精纯度相当于0.5%的酒精含量。
一、洋酒的分类
国外蒸馏酒(简称洋酒)按制造原料可分为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和兰姆酒(rum)。
白兰地以葡萄为原料,若以其它水果为原料制成的蒸馏酒,则在白兰地前冠以水果的名称,如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梨子白兰地等等。
威士忌以麦芽和谷类为原料,单纯的粮谷威士忌一般不能市售,只有和麦芽威士忌组成混合威士忌方可销售。美国的波旁威士忌(bourbonwhisky)则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玉米占51-75%)。
而兰姆酒则以甘蔗粮蜜为原料,分为深色和浅色两种。
此外,还有以高纯酒精为基础酿制而成的杜松子酒(gin)和伏特加酒(vodka),杜松子酒为药用植物杜松子和食用酒精经串蒸或冷混而成。伏特加酒可分为纯酒精伏特加(中性酒精)和调香伏特加两大类。
国外蒸馏酒代表性的还有日本产的烧酎、泡盛酒和龙舌兰酒(tequlia)。烧酎的工艺和食用酒精相同,泡盛酒工艺同我国的小曲酒类似,即半固态发酵,缸中陈放。龙舌兰酒则以墨西哥特有植物龙舌兰为原料发酵蒸馏而成,这三种蒸馏酒为少数国家独特生产,不带普遍性。
二、洋酒中的知名品牌
白兰地以法国生产的最为知名。法国着名白兰地产区有两个:一个为干邑地区(coganc),另一个为雅马邑地区(armagnac)。
按法国酒类命名原产地保护法规定,只有在法国干邑地区经过发酵、蒸馏和在橡木桶中贮存的葡萄蒸馏酒才能称为干邑酒,在别的地区按干邑同样工艺生产的葡萄蒸馏酒不能叫干邑。雅马邑所用葡萄品种同干邑酒完全一致,只是贮存方式不一样,雅马邑在黑橡木桶中贮存,定位在田园型白兰地,干邑酒则大多在“利得森”橡木桶中贮存,定位在都会型白兰地。
干邑酒知名品牌有轩尼诗(hennessy),人头马(remy martin),马爹利(martel),拿破仑(courvoisier),百事吉(bisquit prvivilege),路易老爷(louts royer),奥吉尔(angler),欧德(otard)及金花酒(camus)。
干邑酒,其等级与原酒在橡木桶中贮存年限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干邑酒分成许多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VS级(酒龄在4年半以下的)、VSOP级(酒龄在4年半至6年半之间的)、XO级(6年半以上的)、EXTRA级等,干邑酒贮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威士忌以苏格兰生产的较为知名,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品牌有johnnic walker公司生产的红方(red label)c/.6"
及黑方(black label),还有芝华士公司生产的芝华士(chivas)皇家礼炮及十二年陈酿,百龄坛公司生产的百龄坛(ballantines)等,这些苏格兰威士忌独具泥碳熏烤麦芽工艺,与其它国家生产的威士忌明显不同。
三、如何辨别干邑酒的真伪
在中国大陆假冒情况最为严重的洋酒是干邑酒,而干邑酒的假冒又较为集中在轩尼诗、人头马和马爹利等三个品牌上。这是因为这三个品牌知名度最高,质量好且价位相对较高。这些品牌又根据其在橡木桶中贮存的年限而分成许多等级,如轩尼诗有理查(ichard)、xo、sov、vsop等,人头马有路易十三(louis x ill)、extra、xo、人头马特级club、vsop、三星vs等,马爹利有xo、兰带cordon bleu、名士noblige、vsop等,这些等级的价位也由高至低。在2001年第一季度名白酒及洋酒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在北京的不同档次的商场和宾馆、饭店都发现了洋酒的假冒情况,相对而言,宾馆、饭店假冒情况更多一些。
鉴别干邑酒较常见的几中方法有:
(1)按有关规定要求,洋酒标签上要有中文标识及卫生检验检疫章,因此没有中文标识及卫生检验检疫章的洋酒可能是假酒。
(2)真品标签字迹清楚、轮廓好;假酒标签字迹模糊、不规则。
(3)真品液体呈金黄色、透亮;假酒的液体则暗淡、光泽差。
(4)真品瓶盖上的金属防伪盖与瓶盖是连为一体的,而假酒的防伪盖则是粘上去的。
(5)真品防伪标志在不同的角度下可出现不同的图案变换,防伪线可撕下来;假酒的防伪标志无光泽,图案变换不明显,防伪线有时是印上去的。
(6)真品金属防伪盖做工严密,塑封整洁、光泽好;而假酒瓶盖做工粗糙,塑封材质不好,偏厚,光泽差,商标模糊,立体感差。
饮酒若能选择适当的场合,维持正确的酒温,挑选合宜的酒杯,搭配一定的菜肴,就能充分发挥出酒的特质,享受饮酒的乐趣。
四、洋酒的品尝建议
红葡萄酒 室温18~20℃,开瓶后,得等待15~30分钟之醒酒时间,方斟酒才会圆润柔顺易入口。宜搭肉类、 洋葱、奶酪。酒杯广口直立厚杯型 。
白葡萄酒 10~12℃ 开瓶前先于冰桶内冰凉。斟酒量不超过杯容二分之一,宜搭配海鲜食物。 酒杯郁金香型高脚杯。
白兰地 室温 斟酒量不超过杯容1/5,饮用时以手掌捧握杯底,使掌心温度将白兰地渐渐升温,并随时摇动酒杯,使香气徐逸,聚在杯口,边闻边尝,慢慢品酌,可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 酒杯口小腹圆矮脚杯。
威士忌 常温纯饮或加冰块及矿泉水 通常于直立杯内先加1/3冰块,再斟酒以不超过冰块之量。但高年份的威士忌宜纯饮,方能享受其细致与香醇。 酒杯直立矮杯。
吧里比较流行的几种喝法
1.伏特加+橙汁:
这是一种最为流行的喝法,本来伏特加这东西总让人联想起一片苍凉的西伯利亚,《苏州河》里男女主人公也一直在喝一种有一根野牛草泡在里面的伏特加。
2.芝华士+冰绿茶+苏打:
本来威士忌是一款很烈的酒,净饮的话几乎就是烧着喉咙下肚,所以连酒商都会介绍你要勾兑一倍的苏打水。可到了酒吧里,这搭配就有几分好玩了,一定要冰绿茶,不能用冰红茶,还以康师傅这牌子的为好。结果就在一股仙风道骨的茶香中,酒精悄然而入。
3.纯白轩尼诗+苏打水:
我所熟知的轩尼诗是法国白兰地的四大品牌之一,这支纯白轩尼诗不知可在其产品系列中。法国人一向是很骄傲的,要是得知轩尼诗被这样勾兑一番,不知会作何感想。
4.杰克丹尼斯+可乐:
据说当年是某位国家领导人发明了陈醋加雪碧的喝法,所以美其名曰:天地一号。没多久市面上还真出现了一款名为“天地一号”的饮料。杰克丹尼斯加可乐的组合到底有多好喝要视个人口味而定,不过据说国外已经有了类似“天地一号”的产品,名为杰可,顾名思义,主要成分是杰克丹尼斯加可乐。
5.兰姆酒+金酒+汤力水:
两款酒都很烈,混在一起更是火焰熊熊。两款酒都很清澈,合在一起也还是平静如水。所以说,在喝酒人的眼里,水和火是没什么分别的。
6.百利甜酒+苏打水:
女人喝酒是很冒险的,其形象要么特别堕落,要么就特别美丽。百利甜酒的所有组合都是为了迎合女士们,除了加苏打水,甚至还可以加牛奶!
7.百家得兰姆酒+可乐:
我正吃惊在醉眼迷离中怎么会冒出这样一款有革命激情的组合出来。后来认真一看全明白了,古巴产的百家得兰姆酒碰上了自由的美国可乐,其实这世界的冲突漩涡中也有一些可爱的和谐,比如卡斯特罗和克林顿都喜欢雪茄,还有这杯自由古巴。
8.龙舌兰酒+柠檬+盐:
其实这是龙舌兰最正统的喝法,之所以入选是因为喝起来感觉很江湖。记得看《生于七月四日》时,墨西哥还有一款龙舌兰酒,每杯里都泡了一条虫子,人们一口把酒吞下,再狠狠地将虫子吐出了,酷毙了。
‘玖’ 英国人为什么将威士忌称为“生命之水”
外国人喝酒,和中国人不一样。不同的场合,喝不同的酒,不同的喝法。吃饭之前,要喝一小杯带酸味的开胃酒,吃饭时喝的,是佐餐酒。佐餐酒还有吃白肉(鸡肉海鲜等)喝白酒,吃红肉(牛排烤肉之类)喝红酒的讲究。而高度酒威士忌,是饭后或不吃饭时喝的
大多西方国家都称烈酒为生命之水,包括法国 eaux-de-vie,西班牙 aqua vitae,英国和英属系国家 Spirit ,苏格兰和爱尔兰在以前是说 uisce 或 uisge,现在变成whisky 或 whiskey。有许多的说法,但我个人比较接受因为做这些烈酒的原料来自于大自然,而被称为了生命之水
‘拾’ 西餐佐餐酒有哪些
餐前酒在用西餐之前,很多西方客人喜爱饮用一杯具有开胃功能的酒品,如法国和意大利生产的味美思酒(Vermouth),具体的品牌有仙山露(Cinzano)、马蒂尼(Martini)等。也有鸡尾酒作为餐前酒的,如血玛丽(Bloodmary)。 开胃品西方客人吃开胃品时要根据开胃品的具体内容选用酒品。如鱼子酱要用俄国或波兰生产的伏特加酒(Vodka)。虾味鸡尾杯则用白葡萄酒。口味选用干型或半干型。 汤类与汤类相配的有西班牙生产的雪利葡萄酒(Sherry)。有的客人喜欢用啤酒酒来配汤。也有人认为不同的汤应配用不同的酒,如牛尾汤配雪利酒,蔬菜汤配干味白葡萄酒等。 鱼类及海味菜肴相配的酒品有干白葡萄酒、淡味玫瑰葡萄酒,如德国的菜茵(Rhin)白葡萄酒、法国的布多斯(Bordeaux)白葡萄酒、美国的加州葡萄酒(Califormia)、中国的王朝白葡萄酒。一般选用半干型的口味。 肉类、禽类及各式野味菜肴在酒品相配上有多种讲究:各式牛排或烤牛肉,最适合选用法国浓味干型布多斯红葡萄酒、法国保祖利新鲜红葡萄酒(Beaujolais)。羊肉类菜肴如羊扒、烤羊肉,适宜配淡味的布多斯红葡萄酒、美国加州红葡萄酒和玫瑰葡萄酒。猪肉类如火腿、烤肉,适宜配香槟酒、德国特级甜白葡萄酒。家禽类菜肴,宜选用玫瑰红葡萄酒、德国特级甜白葡萄酒、美国加州红葡萄酒。野味菜肴肉色浅、味道鲜美的,适合选用淡味的布多斯红葡萄酒、意大利红葡萄酒。 奶酪适合配用香味浓烈的白葡萄酒,有些品种的奶酪可配用波特酒。 甜品一般配用甜葡萄酒或葡萄汽酒,有德国菜茵白葡萄酒、法国的香槟酒等。 餐后酒西餐讲究进餐完毕后要饮用咖啡、茶等,与其相配的餐后酒可选用各种餐后的甜酒、白兰地酒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餐在进餐过程中,饮用香槟酒佐餐是件愉快的事,它可以与任何种类的菜式相配。看来,在不了解西餐酒品选择规律时,选用香槟酒不为一种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