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殖民时期流放犯人的场所在哪里后来怎么样了
澳大利亚本身就属于南半球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独占大陆的国家,国土的面积更是达到769.2万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但是很多人都会说澳大利亚是由犯罪集团所创立的,那么澳大利亚真的是犯罪集团创立的吗?
而在进入到1805年的时候,由于治安方面的加强,囚犯的数量基本上下降到30%,当然还有一方面,可能和早期的罪犯早就已经服刑完毕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囚犯的数量相比同期其他国家,因为早期基数太大还是相当的多,以至于外界认为这里大部分的人全部都是囚犯,所以很多人才会说这里就是由犯罪集团所创立的。
② 押送流放罪犯明明很辛苦,过程极为艰苦,为何衙役们还争着去做
押送流放罪犯明明很辛苦,过程极为艰苦,为何衙役们还争着去做?
说到押送犯人,水浒传想来大家一定都看过,水浒中有很多押送犯人的场面,比如林冲被刺配沧州,武松发配孟州,就是把犯了法的犯人从一个地方押送到边疆等偏远的地方去服役充军等,途中为防止犯人逃跑,政府会派官差一路押解护送犯人到目的地,押送犯人通常一名罪犯由两名衙役押送,犯人一路要披枷带锁,衙役虽无需带枷,但和犯人一样,都必须步行到边关,忍受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的折磨。
被流放人的家属,都会担心自己的亲人在路上受苦,他们不可能跟着一起走,只能寄希望于押送的人。他们不但要给犯人一路上的盘缠路费,也会孝敬押送的人,这样的孝敬,往往都很大方。而对于押送的人来说,这些钱收的心安理得,而且不会被任何人非议。
所以,正是由于形成了衙役业内的潜规则,有衙役争着抢着去拔这层皮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这是一个创收的好机会。
③ 为什么英国要流放囚犯到澳洲
在北美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英国本来把北美作为罪犯流放地,美国独立后,英国只能把犯人流放在澳大利亚。
英国人一向有把罪犯送到海外的习惯。独立以前,北美是英国人流放罪 犯的主要地方。美洲人对这种做法很不满,深恶痛绝,但是没办法,英国是宗主国,它说了算。北美独立以后,不再接受来自英国的罪犯。英国人没办法,只好在泰晤士河上弄了一批废船, 用来关押罪犯。时间一长,罪犯越来越多,逐渐人满为患,据说最多时有十万之众,社会日益感到不安。好几万兇徒被关在不远处河上的废船里,的确没法让人放心。
英国政府开始着急,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时,有人提议可以把罪犯送到遥远的澳大利亚去。1787年,第一艘运送罪犯的船离开英国,驶向澳大利亚。第二年初,到达了澳大利亚。
(3)英国流放制度如何管理罪犯扩展阅读:
英国当初只是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海外监狱,因此垂直管 理的程度很深,管理制度的军事化色彩很浓。殖民地当局并没有权力制定任何法律。虽然如此,英国政府仍然赋予总督以权力 发布关于治理殖民地的命令。这种命令在实际中就成为殖民地的当地法律。换句话说,总督是具有相当的立法权的。
既然有了这个授权,总督就把英国本土的法律,或移植、或修改,实在没有就新定,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一套符合 当地情况的准法律制度。吸引自由民的政策就是这种法律制度的一部分。
吸引自由民的政策逐渐吸引来一些英国人。这些人相信,很有机会在这个遥远的大陆开辟自己的新生活。着名的小说 《大卫·科波菲尔》中就有当时的英国人转而前往澳大利亚开拓新生活的情节。显然,那时,去澳大利亚已经不再只意味着流 放和艰苦了,更多的是意味着更大的机会和更美好的未来。
④ 为什么西欧国家在中世纪时有流放制度,别的国家也愿意接受
各国都是把犯人流放到本国的领土或殖民地,比如英国把很多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主权属于英国,是英国的一部分,并不是独立的国家
⑤ 流放是怎样的刑罚为何在古代是次于死刑的重刑
比较远的地区更是没有办法存会下来的。后来秦朝时候的这个刑罚被针对的范围比较大,里面也还有一些没有罪的人,而到后来也是和秦朝一样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进入国家的法律,是不是一种固定的刑罚,后来也是有一些案例的,唐宋之后的一些刑罚之类的书也是到现在也是有留下来的,唐代的刑罚也是继承和发展之前的刑罚制度,唐朝也是承接了以前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条文,也是对后世立法的结合,唐朝当时的那个情况国民也是需要一些安定的生活,也是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方法,也是在政治和文化上针对当时的情况让国家发展起来,到了后来流刑也是分为三等的,后来也是规定了流放的距离和指定地点。
⑥ 英国运送犯人到澳洲是哪本书籍
英国为了在殖民地增加人口而采取了运送流放烦人到澳洲的方式,那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时期。
这种以流放方式处置重刑犯的制度称为流放法案,在当时的各种文学历史书籍中都有相关的描写。
⑦ 英国在18世纪为什么将澳大利亚作为罪犯流放地
1770年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以大不列颠的名义宣布对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区拥有主权。由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孤立,同时又由于1782年11月30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美国和英国代表在巴黎签署和平条约。澳大利亚被认为是流放这些囚犯最好的地方。
于是英王乔治三世决定将澳大利亚作为集中的罪犯流放地。1788年1月26日,一个由11艘船舰组成的舰队将548名男罪犯和189名女罪犯送到澳大利亚,一直到1840年,澳大利亚一共送了16万名罪犯。罪犯的小孩由于不在记录中,人数不详,估计全部罪犯及小孩,约在20万人以上。
在接下来的80年里,大约有16.2万名被判犯有刑事罪的男女流放到了位于澳大利亚多个不同的罪犯流放地。
(7)英国流放制度如何管理罪犯扩展阅读:
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遗址在201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1306。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遗址并非一个单一的地点,而是一共有11处,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塔斯马尼亚州、西澳大利亚州等多处。
这11处遗迹现在全部都已经不再是监狱或流放地,绝大部分都被改造成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有些的知名度还颇高,所以大家在澳大利亚旅游时,如果对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有兴趣,可以选取一些参观下,11处遗迹分别如下:
1、金斯顿和亚瑟谷历史遗址(Kingston and Arthur`s Vale Historic Area),诺福克岛(Norfolk Island)
2、帕拉玛特旧政府大楼(Parramatta Old Government House)及市立广场(The Domain),新南威尔士州
3、海德公园军营遗址(Hyde Park Barracks),新南威尔士州
4、布理肯顿·威尔莫庄园(Brickendon and Woolmers Estates),塔斯马尼亚州
5、达琳敦假释局(Darlington Probation Station),塔斯马尼亚州
6、古大北路(Old Great North Road),新南威尔士州
7、卡斯卡德妇女工厂遗址(Cascades Female Factory),塔斯马尼亚州
8、亚瑟港历史遗址(Port Arthur Historic Site),塔斯马尼亚州
9、煤矿历史遗址(Coal Mines Historic Site),塔斯马尼亚州
10、科克图岛监狱遗址(Cockatoo Island Convict Site),新南威尔士州
11、弗里曼特尔监狱(Fremantle Prison),西澳大利亚州
所有流放遗迹中,最着名的是位于塔斯马尼亚州塔斯曼半岛(Tasman Peninsula)上的亚瑟港(Port Arthur),这里有着全澳大利亚保存最完好的监狱,从1830年至1877年之间,这里曾经关押了超过1.2万名英国重刑流放犯人。
监狱四周高山林立,犹如天然的屏障城堡,对当年的流放犯来讲这里也是最阴森恐惧的地方。目前供游客参观游览的有当年犯人建造的古式教堂,火药库,牢房和守卫塔等。这里还有一个充满奇特风格的监狱博物馆,里面展出许多当年的图片和实物,包括犯人的囚衣、鞭子和锁链等。
⑧ 英国为什么要废除东澳流放制度
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英国在澳大利亚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恩赐制的废除,从根本上动摇了流犯制的基石,而由土地改革引起的“移民热”,又以更大的冲击毁坏着这个制度,因而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牧场主、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发动了要求废除流放制的斗争。
接着在5月,帝国政府发布命令,宣布撤销过去发布的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的命令,但是仍继续向范迪门流放犯人,后来又向西澳大利亚流放犯人。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流放犯人政策只是部分地改变。
在整个澳大利亚废除流放制是19世纪60年代的事情。虽然这次废除流放制的改革极不彻底,但毕竟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块殖民区—新南 威尔士废除了这一制度,从而毁灭性地打击了这种制度。这样,阻碍澳大利亚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绊脚石也被清理。
⑨ 古代流放边疆的人员如何管控是任其自生自灭或是监视居住……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作为一种刑罚,流放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放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
⑩ 改朝换代时候对于前朝监狱的犯人都是怎么监管和处理的
大赦天下,流放。
在中国古代,由于战争期间人民没有生计,很多人犯罪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生存。此时,新帝为了表明亲民、安抚民心,往往会大赦天下。除一些特别严重的死刑罪行外,其他犯人减刑或释放,部分死刑减刑为流放。
另一种情况是被遗忘,然后坐牢,最后死在里面,可能还有其他人会杀死他们。毕竟是前朝的问题,都已经改朝换代了,谁还会顾得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