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本钟的来历
大本钟的来历:伊丽莎白塔原名大本钟,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
伊丽莎白塔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高96米,是英国议会建筑一部分。伊丽莎白塔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伊丽莎白塔的着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1)英国大本钟为什么会敲钟扩展阅读:
大本钟的意义: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2. 大本钟为什么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
严格地说,大本钟每天报时120次,每过15分钟,钟楼上的4个小钟就开始报时;每到整点,大本钟就会在4个小钟敲击后发出深沉、铿锵的报时声。即每小时报时5次,其中一次是整点报时。
伊丽莎白塔(英语: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着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的昵称。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大本钟受到影响,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3. 英国大本钟,泰晤士河畔精准的报时,为何进入“静音模式”
这主要是因为大本钟的零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磨损老化,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维修才能够继续使用。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内必须使大本钟保持一个静音模式。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本钟所发出的声音太过巨大。这样会严重的损害其他人的听力,所以有很多的英国人才会纷纷的表达对于大本钟声音的抗议。
现在英国的经济非常的不景气,也使得大本钟的修复工作变得非常的落后以及缓慢,所以我们想如果再能够听到大本钟的声音的话,可能要到很多年以后才可以。因为现在英国所忙的并不是大本钟的事情,而是英国的脱欧事件。
4. 英国伦敦大本钟已有百年历史,它工作原理及动力是什麽
本·华莱士为什么叫做“大本钟”?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华莱士读中学十年级的那一年,大本钟是这样与华莱士“合二为一”的:“当时我们在做历史论文,而我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主题,老师凯洪提点我:‘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大本钟呢?那是英国的一个塔。’”
后来,华莱士在弗吉尼亚联合大学主修刑事司法专业,大一那年,他将“BIG BEN(大本钟)”文在了自己的右臂上,“我所有的文身都是自己画的,当时我没来得及画出大本钟的草图”,一年后,华莱士又用了两个半小时将大本钟的图案补上,在这个文身中,时钟指向了10点,“在英国有这样一种传说,大本钟走到10点的时候,将会有好事降临。”
昨天,“大本钟”指向了10点,最好的“大本钟”在奥本山宫威风八面。我们看到的,是场上狂放不羁的“大本钟”,场下的他,质朴本色,风度翩翩。
“大本钟”来自草根阶层。他在阿拉巴马的怀特霍尔小镇长大,妈妈桑迪将一切都奉献给了11个孩子,而抛弃他们的生父多斯在6年前去世。谁也没有想到,排名老十的华莱士如今成为了大家庭的支柱,华莱士感激母亲,也并不怀恨父亲,他的号码3号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母——妈妈的生日是9月8日,爸爸的生日是9月9日,华莱士的生日是9月10日——三连星,“大本钟”选择了3号。
“大本钟”是个优雅绅士。他宽容豁达,成名之后,对于种族歧视的冒犯也能一笑置之;他童心未泯,30岁的他经常沉迷于PS2的世界,与比卢普斯在虚拟的橄榄球、篮球、拳击赛场上针锋相对;他才华横溢,他可以踏踏实实地将几个小时用在作画上,他设计文身图案,也设计珠宝首饰,活塞的队友们都说:“本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5. 英国最着名的大本钟,除了看时间还有什么用
英国的大本钟,目前来说,除了看时间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吸引游客了,因为很多外来的游客都喜欢去伦敦和大本钟合影留念。
总的来说,大本钟现在除了看时间,就是充当一个地标建筑,没事吸引一下游客来旅游,还有就是在重要的节日充当装饰。
6. 英国大本钟的历史
大本钟位于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钟楼高79米,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大本钟建于1859年,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二战期间,议会大厦曾遭德国空军轰炸,大本钟幸免于难。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着名的“大本钟”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个多小时。技术人员现在还不明白这座有着147年历史的大钟为何“罢工”? 英国议会大厦一名工程师28日说,位于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的大本钟在当地时间27日晚10时07分出现了故障,其分针停止转动。接着,分针开始缓慢转动,在10时20分又停了一次。这一 停就是1个半小时,此后才恢复了正常。
一些人猜测说,可能是炎热的天气造成了这一问题。28日伦敦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1.8摄氏度。气象部门说,这是自1953年以来英格兰地区5月份中最炎热的一天。但那名议会大厦工程师认为,这一说法缺乏依据。“我们得知有一点小故障,但接着它就再次开始运转,”他说。
大本钟一向以其准时而闻名。二战中纳粹德国对伦敦的狂轰滥炸也未能将它摧毁。不过,毕竟是有着一百多岁的“高龄”,它也出过一些小问题。例如1962年元旦,一场大雪就让它的零点钟声比正常时间晚了10分钟。
7. 伦敦大本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1834年整个西敏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大本钟的确有些笨重.钟盘的直径为7米,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大钟总重量为13.5吨.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根据格林尼治时间,大本钟每隔一个小时报时一次,报时声深沉浑厚,方圆数英里之外都能听到其钟声的回响.大本钟装有麦克风,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相连,因此每当大钟报时,人们都能从BBC的广播中听到其铿锵有力的声音.
这个钟铸造好以后,给它取什么名字的问题难倒了英国君臣,有一个大臣悄悄地说“就叫‘大本’算了。”——原来铸钟大臣姓“本”,后来大家都把这口钟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大本钟”于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个多小时。技术人员现在还不明白这座有着147年历史的大钟为何“罢工”? 英国议会大厦一名工程师28日说,位于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的大本钟在当地时间27日晚10时07分出现了故障,其分针停止转动。接着,分针开始缓慢转动,在10时20分又停了一次。这一 停就是1个半小时,此后才恢复了正常。
一些人猜测说,可能是炎热的天气造成了这一问题。28日伦敦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1.8摄氏度。气象部门说,这是自1953年以来英格兰地区5月份中最炎热的一天。但那名议会大厦工程师认为,这一说法缺乏依据。“我们得知有一点小故障,但接着它就再次开始运转,”他说。
大本钟一向以其准时而闻名。二战中纳粹德国对伦敦的狂轰滥炸也未能将它摧毁。不过,毕竟是有着一百多岁的“高龄”,它也出过一些小问题。例如1962年元旦,一场大雪就让它的零点钟声比正常时间晚了10分钟。
8. 大本钟是什么意思
大本钟又叫大笨钟,位于泰晤士河畔,是伦敦的象征。大笨钟其实是议会大厦北端96.3米高的钟塔内的大钟。
简介
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这个钟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
大笨钟其实是议会大厦北端98米高的钟塔内的大钟,又被昵称为大鹏钟,其实指的不是那四面时钟,而是里面重达13.5吨的共鸣钟。
它高七英尺半,悬挂在一根粗钢梁上,大笨钟的声音是从顺着螺旋形楼梯往上五十英尺处发出的。
钟声是如此洪亮,英国广播公司头一次装在钟楼内的扩音喇叭竟被震裂。
现在,有两个扩音喇叭装在离大钟有一段安全距离的梁上,向两英里以外的广播大楼传音。
大笨钟有四个钟面,每个钟面直径达6.8米,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
透过玻璃,2.75米长的时针和4.27米长的分针的轮廓隐约可见,这些铜制的空心指针每件重达200磅。
大笨钟憨憨笨笨的造型,既古典又稳重,给人一种诚实可信的踏实感。
大笨钟的心脏是钟室。钟室很小,粉刷得如同诊疗室一般洁净。
钟室内是一座十六英尺高的复杂装置,包括齿轮、杠杆和滑轮。它几乎从未停止过运转。
唯一的一次机械故障发生在1944年:该钟的钟摆弹簧需调换,因三年前下议院被炸时钟楼严重受震。
大笨钟以格林威治的天文台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每一刻钟敲响一次。其准确性是这样来保持的:围绕着十三英尺长的钟摆的一个环上放着三小堆铜币;整个装置的平衡非常精密,只要取走一枚半便士的铜币,大钟就会在两天之内慢一秒钟。
历史由来
大笨钟的祖先——威斯敏斯特宫中的一长列大钟——可追溯到1288年。
1834年,威斯敏斯特王宫毁于一场大火,宫中的一个长列大钟也在烈焰中化成了一堆废铁。
在重建工作中,工程总监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制造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钟,它必须是钟中之王。
既然大不列颠王国的“米”字旗在世界上是日不落的,那么伦敦上空回荡的钟声就应该是最悠扬的。
政府马上批准了这个计划,皇家天文官拟定了大时钟的规格,要求每个钟点的第一响准确到误差不超出一秒钟。
对这样一座带有笨重的机械敲击装置、长长的指针暴露在风吹雨打之中的巨钟来说,这个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家厂商争夺制造这座大钟的荣誉,结果是E·J·登特公司获胜。
装配重达五吨的机件就花了两年,在新钟楼建造的同时,机件在厂内检验又花了五年。
当那巨大的报时钟安装完毕时,下议院开会讨论为它命名。
有些议员知道钟和船一样是阴性的,想称它为“钟之女王。
有的人则赞成叫它“维多利亚”。
工程总监本杰明·霍尔爵士则主张将大钟命名为“圣史迪文”。
可是这时,许多议员对这场争论已经厌倦了,后座的普通议员席上有人喊道:“干脆叫它‘大笨钟’算了!”于是,一阵哄堂大笑,结束了争论。
“大笨钟”作为整座钟的名称也就从此开始。
1859年6月3日,大笨钟传出了第一声宏亮的钟声。
9. 大本钟钟声对英国人到底有多重要
大本钟作为众多游客游览伦敦的第一站,它就像天安门之于北京,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是伦敦乃至英国的标志,默默伫立在泰晤士河旁,见证了英国百年的历史兴衰。
而这次将是大本钟建成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大钟的管理员Steve Jaggs更称此次静音是维护大本钟项目中非常关键的里程碑,而大本钟停止运作,更是出于对维修员工的安全考虑。
2017年8月21日大本钟鸣响后,将进入为期4年的修缮期,正式开启静音模式,除过新年伊始和国殇日,下一次的正式整点报时就要等到2021年了。
此次大规模的维修将耗资2900万英镑,除了大钟本身的机械,结构修缮,整个建筑还将安装更节能的设备,大钟的四个表盘也会被卸下进行清洗和修复,钟塔内还会安装电梯,卫生间,和厨房等设施,想必4年后的大本钟将华丽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