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17世纪英国如何收商业税

17世纪英国如何收商业税

发布时间:2022-07-10 21:31:51

1. 美国和英国近代关于税款的法律有什么特别

美国税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联邦税法;第二层次是州的税法;第三层次是地方税法。这三种税法对外国人在美国境内的收入,规定了各种纳税的条件和税种、税率。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必须交纳他们在美国境内因投资或者贸易所引起的各种税金。

美国联邦税法

美国的联邦税法比较复杂,具有不同的税率和税种,主要取决于该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不同的商业活动。

一、收入的来源

收入的来源是决定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在美国是否要纳税,交纳何种税金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只需交纳他们在美国境内的营业所得。所谓营业所得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利息。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购买美国公司、政府和个人的股票,债券等所得的利息,要交纳美国的所得税。该公司在美国境外购买的股票、债券所获得的利息,不适用美国的税法。

(2)红利。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从美国公司因购买股票所获得的红利,也要交纳所得税。该外国公司发放的红利不受美国税法的管辖。

(3)服务收入。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必须交纳美国的税金。

(4)租金和稿费等收入。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因出租房屋、设备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所获得的租金、稿费和其他知识产权使用费的收入,应该交纳美国的税金。

(5)不动产。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出售他们在美国境内所拥有的不动产、股票,必须在美国交纳税金。

二、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因经商所产生的税务上的法律后果

美国联邦税法对外国人和外国公司进行征税,是按照他们的净利润来计算的,也就是公司的毛利减去各种开支后的净利润,必须缴税。对于外国个人来说,纳税的税率和美国公民是一样的。对于外国公司来说,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该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设立办事处,那么该外国公司必须交纳在美国获得净利润的税。如果该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建立了子公司,那么子公司就是美国的一个独立的纳税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公司的本身并不需要交纳美国的税金。

美国联邦政府逐年调整个人所得税,如在1996年,年收入在2.21万美元以下,税率是15%;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者,税率为39.6%。对于外国公司来说,如果净利润在7.5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之间,税率为34%。公司净利润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税率为35%。

联邦税法对外国人和外国公司从事商业活动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外国公司仅仅在美国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不被认为是经商。同理,外国人只是拥有或购买美国的不动产,也不被认为是经商。然而,出租不动产并收取房租,这就被认为是经商,必须按税法规定纳税。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在美国购买股票,享有利息或红利,一般不认为是在美国经商;但是外国人或外国公司,作为合伙人之一,参加美国的合伙组织,而该合伙组织从事商业活动时,该外国人或外国公司也被认为是在美国经商。同样,外国人或外国公司通过美国的代理商在美国境内从事商业活动,也被认为是该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在美国经商。

三、外国公司的商业活动

外国公司在美国的商业活动,既可以通过它在美国的办事处或分公司,也可以通过它在美国的子公司进行。如果一个外国公司通过它在美国的子公司从事商业活动,该子公司就被认为是美国的公司,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收入,必须交纳美国的税金。一般来说,该子公司净利润的30%必须先纳税,然后在年底时统一结算。所以,外国公司在美国通过它的办事处或者是子公司来进行商业活动,必须先考虑税务负担才能决定其活动形式。联邦的税法对外国公司在美国办事处或分公司进行的商业活动,对其净利润要课以30%左右的税。

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有双边税务条约,根据这些条约的规定,该国给美国公司某种税务优惠,该国公司通过其在美国的办事处或分公司从事商业活动,亦可享受某种优惠。

四、外国个人在美国的所得税

外国个人在美国从事非商务性的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通过买卖股票、债券等获得的收入,美国联邦税法规定要交纳30%左右的所得税。外国公民在从事此类活动时,按照联邦税法的规定,不得免除个人的开支。比如,某外国公民在美国出租他的房屋,他的租金所得,要在扣除日常维护费用后的净收入后才按规定的税率纳税。而买卖股票的收入,不能扣除其他的开销,即必须按全部所得纳税。这是因为美国政府很难确定该外国公民是住在美国境内还是境外,很难衡量他有多少开支,就容易给美国的税收带来不便。外国公民如果从事房地产的投资、出租所获得的收入,视同该公民在美国从事商业活动,按这一类商业活动的税率来纳税。

五、不动产税

联邦税法规定,外国公司或个人,如果只是出售或者出让他所拥有的美国公司的股份,一般来说,不必交纳美国的所得税。但是如果外国公司或个人出让的是美国公司的不动产,出售不动产的所得,应该交纳美国的不动产税。

外国公司出售在美国的不动产时,一般要交纳10%作为不动产税,如果外国的个人或合伙组织,要预交35%左右的不动产所得税。

六、预付税(预扣税)

当一家美国公司在付给外国公司或外国人盈利或利息时,这家美国公司必须先扣除30%的红利来预缴美国的联邦税,这项规定同样适用于美国公司在支付外国公司或个人出售股票而得的利益。外国公司在美国的办事处或分公司,在支付外国人利息时,也应该先扣除30%。

七、根据双边税务条约的减税

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订立了税务条约,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其他商务交往。根据这些税务条约,享受税务优惠的人员,必须是与美国签有税务条约的国家的公民,必须在这个国家有永久居所地。如果该居民在两个以上国家拥有居所地,他必须要和他想享有税务优惠的国家具有强有力的经济联系。对于外国公司来说,只要是在该条约签订国注册登记,就被认为是该条约国的公司。

确定了外国人或外国公司的所在国以后,如果他们在美国进行永久性的和经常性的商业活动,他们可以依据两国签订的条约,享有税务上的优惠。对于与美国签有双边条约国家的公司或居民,美国联邦扣税的比例一般都在15%以下。

八、纳税程序

外国公司如果在美国从事商务活动,必须每年向美国联邦税务机关递交非居民税务报表,尽管该公民在从事商务活动时,并没有获得纯利润,或者说该公民并没有在美国获得收入,或者根据美国的税法他不需要纳税,但他还是要按时递交美国的税务表。外国公司在美国从事商务目的活动的,每年也必须递交外国公司的税务报表。如果这家外国公司是通过其在美国子公司从事商务活动,该子公司要像其他的美国公司一样,按照联邦税法纳税。

外国公司或个人如果所在国与美国有双边税务条约,他们也应该在递交税务报表的同时,附上一份个人声明或情况介绍,以取得税务上的优惠。

2. 英国VAT的介绍你都知道哪些

英国VAT增值税是每个季度申报一次,一年需申报四次。英国VAT增值税除了针对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增值税率外,还分有适用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20%的一般税率、低税率(6.5%或7.5%)及零税率。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征收通常包括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基于增值额或价差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理论上包括农业各个产业领域(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和商业服务业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与消费各个环节。

(2)17世纪英国如何收商业税扩展阅读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如下所示:

一、征收范围

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的范围是交通运输业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税率

1、改革之后,原来缴纳营业税的改交增值税,增值税增加两档低税率6%(现代服务业)和11%(交通运输业)。

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范围: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根据上海试点的经验,改革之后企业的税负有所降低。营业税是按收入全额计算缴纳税金的,改成增值税之后,可以扣除一些成本及费用,实际上可以降低税负。

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对现行征收增值税的行业而言,无论在上海还是其他地区,由于向试点纳税人购买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抵扣,税负也将相应下降。

12万户试点企业中,对3.5万户一般纳税人而言,由于引入增值税抵扣,与原营业税全额征收相比,税负会有所减少甚至大幅降低;对8.5万户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实行3%的征收率,较原先营业税率要低2个百分点。改革的确存在个别企业税负增加的情况。

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率是多少

新增两档按照试点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测算,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业转换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间,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

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改革试点选择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3、广告代理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内,税率为:6%.

广告服务,指的是利用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幻灯、路牌、招贴、橱窗、霓虹灯、灯箱、互联网等各种形式作为客户的商品、经营服务项目、文体节目或者是通告、声明等委托事项进行宣传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业务活动。

3. 简短介绍英国17世纪的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 1次内战初期,议会军节节失利。克伦威尔,O.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 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 ),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沃波尔,R.任内,国王的主要谘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

4. 为什么十七世纪英国税制以直接税为主 它的政治背景是什么样的

17世纪前,英国税制以原始的直接税为主体,并辅之以某些单项消费税和其他税收。17~18世纪盛行消费税,开始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英国的税收制度经历过极为漫长的发展历程。英国近代税制的第一块奠基石是土地税。这是一种直接税,由汉诺威王朝从斯图亚特王朝继承而来。1692年,英国国会授权征收土地税。这种简单的直接税在无疑是“革命”性的。因为这表示国王此后不再只依靠封地维持。此前,在欧洲封建体系中,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是他们自己领地上的“国王”,英国王室的开支只能依赖于王室领地的收入。只有战事来临,王室需要额外支出时,才召集国会,商量战争费用的解决办法,临时征收某项特别税收。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由于英王查理一世要求征收对苏格兰作战的费用而与议会发生冲突,最终爆发了英国内战。1720—30年代“无议会统治时期”,查理一世强行征收的“船税”,也是古代英国为抵御海盗进攻而在东南沿海征收的临时税收。查理一世无视传统惯例,打算强征税收,激起民愤。直到17世纪,税收在英国依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手段。18世纪每一项新税的开征总会引起朝野舆论哗然、民众抵触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攻击。
不过,土地税的开征使英国政府有了较稳定的收入,并成为英国政府的财政基础。斯图亚特王朝末期,其土地税的收入占到政府总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其重要程度。
英国的土地税不仅包括对土地征收的税,还包括对房屋、窗户、仆人、马车,甚至化妆扑粉、纸牌等征的税,其税率一般为10%,战时上升到20%。但是,纵观18世纪,土地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尤其是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税额固定的土地税就相应地减少,到1793年时,土地税的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18世纪末前,英国政府大力征收间接税,其中最重要的是货物税、关税和印花税。18世纪是英国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当时英国约有500 万人口,而仅仅在18世纪的前40年中,其人口就净增了57万,向消费大众征税无疑是个好主意,所以政府对货物税格外重视。1723年,沃尔波下令对茶叶、咖啡、可可征收货物税。由于茶和咖啡在英国的普及,因而带来了大量税收。
在货物税中,英国政府最大收益是酒类消费税。据有关资料,在18世纪30年代的450万英镑年税收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酒类消费税,而到1760—1765年间,在480万年税中,300万英镑来源于啤酒与麦芽酒的消费税,而其中,对进口酒类征收重税。1800年,酒类进口税占总关税收入的60%以上。此外,英国政府还向砖头、淀粉、玻璃、盐、纸张、肥皂、蜡烛、皮革、煤、糖、烟草、木材、丝绸、铁条乃至于粮食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征税。
小威廉·皮特首相奉行自由贸易,认为高额关税壁垒不利于经济发展,应对猖獗的英吉利海峡走私贸易,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关税,使走私者无利可图。这个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仅仅1790年,英国海关收取的葡萄酒关税就增加了29%,烈性酒关税增加63%,烟草关税则增加了89%,1792年给英国带来了100万英镑的关税收入。
近代英国税制诞生的直接推动力则是沉重的债务压力。在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欠下了2460万英镑的债务,随后的北美独立战争使债务增加到了2.31亿英镑,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反法同盟耗资更巨,在滑铁卢战役后,英国的债务总额高达8.2亿英镑。偿还不断增长的巨额债务成了18世纪历届英国政府的大事,从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到小威廉·皮特等,无不为开辟财源、清偿债务而竭尽脑汁。而近代英国的税收体系也因此逐步建立起来。
1798—1799年,小威廉·皮特引进了所得税的概念。由于18世纪后半期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主义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财富的分配愈加不公,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所以所得税(向商人和工业家们收税)的建立也是顺理成章。
所得税草创之时,效果并不理想。1799年预期可征收1千万英镑的所得税,结果只征收到500万英镑左右。到了亨利·阿丁顿手中,所得税才逐步成型。亨利·阿丁顿在1803—1804年的财政预算中,修改和调整了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他的所得税后来以财产税而知名。他认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不在于提高税率,而在于保障对财产的准确估价,从而有效地征收税收。他的最高税率,是收入在150磅以上者纳1先令,比小威廉·皮特的税率少了一半。而收入介于60到150磅者,纳3便士。这样温和的税率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实际税收与预算十分接近,如1803年预算收入为450万英镑,结果却征到了476万英镑。阿丁顿把财产税划分为A、B、C、D、E五类,分别是土地和建筑物税、土地产出税、基金持有利息税、商业利润和薪水税、年金与养老金税等。这种划分能够对个人收入做出精确的估价,其基本要素一直延用至今。因此,有些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亨利·阿丁顿是现代英国税制之父。
从英国税制史的角度来看,18世纪是一个摸索的开创期。从税制结构的演进来看,则浓缩了税制结构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简单直接税的开征到间接税大量推行的复合税制。而19世纪初的所得税 -- 现代直接税的正式确定,则使英国的税制结构基本定型,一个适应且促进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形成并固定下来

5. 有人可以提供一关于英国17世纪国内经济状况的资料么

17世纪是英第一帝国形成时期.第一帝国建立的思想动力源于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在英国重商主义发展史上,托马斯.孟、威廉.配第及达维南特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所提出的重商主义的贸易扩张和殖民帝国理论构成了英国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赋予了英第一帝国鲜明的重商主义特色.
这一时期商业资本兴起,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各国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推动了工场手工业发展,因而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阶段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是最早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理论学派.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就在这一时期许多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重商主义学派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重金主义和晚期的贸易差额论两个阶段.
英国的重商主义政策贯穿于北美殖民地整个时期,对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往往交织地发挥着消极和积极的“双重”作用.英国的重商主义政策从制定到执行完全是从母国的角度来考虑,随着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壮大,其对殖民地不同地区的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消极作用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北美13州殖民地打破英国重商主义对其规定的发展模式成为它们摆脱母国统治走向独立的主要诱因之一.
近代历史中的英国,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相比这种伟大的智慧,其他社会中的那些计谋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蝇营狗苟.人们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英国历史上的政治智慧,这可能是人类关于社会问题思考和实践的顶峰,至今无人超越.
中国现存的美元储备超过万亿.这已经招来不少批评.批评者指出,这种巨量的外汇储备并不是什么好事,热衷于积累外汇,只能说明重商主义的思维方式仍然在中国大行其道.中国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果然,就像历史上的所有重商主义者曾经遇到的情况一样,中国巨额的美元储备也面临着严重的贬值问题,且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重商主义并不是表示重视商业,而是重视通过商业取得现金.重商主义者认为,现金是财富唯一的体现方式,而商业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多地挣钱.有了钱,才能富国强兵,才能发展壮大.因此,国家要尽可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是好的,逆差是不好的.而通过贸易顺差积累下巨额的现金,那最好不过.
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人们“钱越多越好”的生活常识,因此在世界各地流行.可惜,常识未必正确.钱只是交易的媒介.挣来大量的钱,却不去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等于是在白白为他人劳动.对方拿走并享用了你的劳动果实,你却守着一堆纸自得其乐——在金融电子化时代,你甚至连纸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些计算机里的数字.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历史上,英国人也不能免俗,曾经热衷于重商主义,认为获取大量金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到海外开拓殖民地就是为了大量地获取金银.西班牙、葡萄牙不是在开拓美洲的过程中得到了那么多金银吗?
于是,英国人也赶紧来到美洲,开辟自己的殖民地.1607年,得到英国皇家特许状的弗吉尼亚公司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殖民地.在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人在北美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英国还在西印度群岛、印度等地也建立了殖民地或殖民据点.
既然奉行重商主义国策,英国对殖民地最大的兴趣是商业和财富,而不是直接统治.因此,英国对殖民地的政治统治比较松弛,而且,当时的英国本土已经具备了深厚的自治传统,那些殖民海外的英国人自然也会把这种自治传统带到海外.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从一开始就实行了高度的政治自治.英国对此并没有多加干涉.但是,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却一直十分严格,坚持重商主义的国策.
根据重商主义国策,英国开拓殖民地的目标是,把各个殖民地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帝国内,各个殖民地根据自己的条件,各有分工,按照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为整个帝国作出贡献.殖民地要按照英国政府的统一安排,向母国供应原材料,购买母国的工业品.殖民地不能与英国本土在工业上展开竞争.当时英帝国内部的分工是,工业品由英国本土生产,北美主要生产烟草、鱼、木材、棉花等,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印度则出产各种香料.
帝国的各个殖民地不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利益.他们只是作为帝国整体的一部分,出产英国本土不能生产的原料,并成为英国本土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为了贯彻这个国策,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重要的是1651年通过的《航海条例》.这个条例规定: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只能通过英国或者殖民地建造并拥有的船只进行,其他船只不得介入;殖民地出产的原料只能销往英国或者其他帝国殖民地,不得与帝国外的地区进行自由贸易;殖民地输入的工业品只能来自英国本土,至少要从英国转口.这个条例的用意非常明显,一要促进英国的航海业,二要促进英国的制造业.
18世纪以后,北美殖民地逐渐有了发展自身工业的能力.北美人想要建立自己的工业.英国人对此的回答是:不可以.为了抑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英国陆续颁布了一些法案.1732年颁布《帽子法案》,禁止将帽子从一个殖民地输往另一个殖民地,这等于是在禁止北美生产帽子.1750年通过《钢铁法案》,禁止在北美兴建可能与英国工业竞争的钢厂及炼钢高炉.
英帝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并没有完全破坏当地的经济发展.首先,英帝国范围广大,即使仅仅在帝国内进行贸易,也能够产生出相当的利润,这种垄断贸易甚至让不少殖民地商人发了财.其次,英国并没有严格执行那些法案,殖民地的走私一直非常活跃.走私在很大程度上架空了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控制.但是,重商主义政策毕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后果.这种负面后果逐渐成为殖民地和英国之间难以解决的矛盾.
1756年,欧洲列强之间展开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对手就是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展开了广泛的军事斗争.法国最终败下阵来,英国取得了北美殖民地的主导权.
英国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北美殖民地的形势却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由于面临法国的威胁,十三个殖民地需要母国英国的安全保护,为此而承担一些经济上的牺牲,是可以接受的.但法国既然已经败退,英国的保护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从英国方面来讲,按照重商主义原则,殖民地只应该是母国利益的来源,而不应该成为经济上的负担.七年战争使英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殖民地防务所需的经济负担就格外沉重了.为了减轻经济负担,英国提出,殖民地应该自己承担防卫费用.为此,英国试图增加北美殖民地的税收,以补偿英国驻军的开支,也用来偿还因为七年战争欠下的巨额债务.英国还开始强化执行以往的法案,打击走私,努力维持符合重商主义原则的殖民地地位——原料的提供者和制成品的购买者.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以在美国建国史中读到.英国人想要收税,北美人坚决不服从.双方矛盾逐渐激化,最终战场上见分晓.英国人被打败.1783年9月,英国与美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英国失去了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
以后的历史表明,美国独立在英国帝国史上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历史学家以1783年为分界线,将英帝国划分为第一英帝国和第二英帝国.
第二英帝国在北美仅仅保有加拿大、纽芬兰等几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地方,其他殖民地也大多是一些据点和局部地区.连片的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丧失,看来足以使英帝国就此沉沦下去.当时的许多人也确实认为,英国将继西班牙和荷兰之后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就宣布:“英国已降为二流强国!”可事实是,在以后的岁月里,第二英帝国继续成长,不但没有衰弱,反而更加强大,并在19世纪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英国人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答案就是,工业革命赋予了英国人新的观念.在新观念的推动下,面对美国的独立,英国人正确地总结了经验教训,逐渐抛弃了重商主义政策,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日不落帝国”正是建立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也是自由贸易的辉煌成就.
美国独立以前,工业革命的发展就已经使得英国的重商主义渐趋没落,自由贸易的思想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英国主流社会的思想已经开始转变,认为对外贸易比统治殖民地更加重要.“我们的贸易优先于统治”.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划时代的巨着《国富论》,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英国首相小皮特宣称自己是斯密的学生,是自由贸易的信徒.
美国独立虽然表面上严重打击了英帝国,可是实际的损害要小得多.由于实行自由贸易,打破了以往贸易只能在帝国范围内进行的约束,1783年以后短短几年,英国对北美的贸易就超过了殖民时期的最高水平.凭借强大的工业能力,英国迅速从战争失败中恢复过来.英国国内也很快就摆脱了失去美洲殖民地的悲观情绪.而且,英国人就此改变了对所有殖民地的态度.政治家和思想家伯克说道:“英国应当用殖民地对她的感情纽带来保持殖民地.如果他们想独立,英国应允许他们独立.”
进入第二帝国,英国继续在世界上扩张势力,但没有采用过去那种尽量占领殖民地土地的方法,而是以保卫全球贸易路线为目的,控制战略要地,如南非、斯里兰卡、马耳他等.对已有的其他殖民地,如加拿大、印度,则改变统治策略,强调更加灵活、温和的治理方式,同时努力建设这些殖民地,促进殖民地自身的发展.结果,说法语的加拿大魁北克和英国人只占少数的印度,都长期留在英帝国内.
英帝国虽然和其他帝国同样使用“帝国”这个名词,但含义大不相同.那些单纯凭借暴力手段称霸,蛮横地掠夺他人的帝国,不但如过眼云烟般很快消失,而且在被统治者心中还留下了残暴可憎的记忆.而英帝国,以自由贸易立身,以传播现代化的统治体系为手段,不但成就了帝国的伟业,而且,把英国的语言、文化、政治传统、政治制度传播到了全世界.至今,英国仍因此而受益.客观地说,世界也因此而受益.

6. 关于英国关税的问题

英国的关税起征是22欧元,货值低于22欧元不会征收关税。
哪些物品是可以免税携带的?
· 烟草产品:200支香烟,或者100支小雪茄,或者50支雪茄烟,或者250克烟丝。
· 酒精饮料:2公升无汽餐酒,外加1公升酒精含量超过22%的烈酒,或2公升酒精含量不超过22%的酒品(例如强力餐酒或加汽餐酒)。
· 香水:60毫升香水。
· 花露水:250毫升花露水。
· 其它物品:价值145镑在欧盟境外购买的其它物品,包括礼物和纪念品。
请注意:
· 17岁以下的人不可以携带烟草和酒精制品进入英国。
· 如果你携带的免税品超过限额,必须向英国海关申报。
免税(ty-free)在经济生活中,税收立法确定的税收制度,包括设立税种、设计税目和税率,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群体的平均承受能力来制定的,适应了普遍性、一般性的要求。但具体到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往往需要从实际出发,对一些需要扶持、鼓励或照顾的地区、行业、产业或纳税人、征税对象给予特殊的规定,以体现税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因此,在统一征税的基础上,采取免税的税收优惠,以适应个别的特殊的情形,成为世界各国税收制度普遍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

7. 16世纪至20世纪英国财政税收制度演变的原因

济贫法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政府介入收入分配的重大事件的开始。16世纪下半叶;不列颠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当时统治该地区的都铎王朝政府这才勉强地认为政府要处理工人的赤贫问题,并于1597年和1611年颁布了济贫法。济贫法规定由政府提供救济的条款只适用于18世纪的英格兰。1838年前爱尔兰不存在政府的救济系统而苏格兰的旧济贫法主要以私人自愿捐献为基础。英格兰的济贫法规定,教区以一定的税率征收济贫税。在16、17世纪教区是一个自然单位,也是较大的农村社会的地方行政机关。在18世纪由于大小城市发展起来,于是教区的作用逐渐缩小。不过教区仍然努力地在情况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奉行伊丽莎白时代制定的法律:

8. 英国什么部门征收联邦税

征收联邦税是英国皇家税务部门。

阅读全文

与17世纪英国如何收商业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人寿财险金融公司怎么样 浏览:672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浏览:976
蝗虫是怎么被印度人消灭的 浏览:922
枪火意大利2手机版在哪里下 浏览:704
中国四个选择是指什么 浏览:777
中国国产动画有多少 浏览:215
中国和新加坡时差是多少 浏览:960
不会越南语英文怎么自由行 浏览:190
欧若为印度多少 浏览:791
意大利的润滑油在哪里 浏览:610
英国如何买国内药 浏览:667
印度联邦实力如何 浏览:131
英国王室延续多久 浏览:270
越南为什么人口增长过快 浏览:47
印尼什么插座标 浏览:967
百香果们为什么要去意大利 浏览:528
中国有多少对列车 浏览:208
中国最漂亮山是什么山 浏览:414
意大利面怎么做造型 浏览:535
出差印尼买些什么 浏览: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