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像学中的点片、平片指的什么意思啊
点片即曝光、摄取X线影像,以获得X线图像 平片即X光片,是通过X线摄影获得的X线图像
‘贰’ 为什么到医院照x光片、x代表什么意思呢、
X代表未知当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了可以穿透人体组织看到人体骨骼的一种未知光线他就将它命名为x光同时也为他的夫人摄了第一张手部x片现在人们利用X线的穿透 荧光 感光及其生物效应运用于医学领域
‘叁’ 有谁知道片子是怎么划分级别的啊
前言:电影分级制度并不是100%的精确,它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时候,在商业利益面前,电影分级制度无能为力。很多片商不顾电影分级制度,一昧向青少年观众推销暴力、色情电影。而且有时候,色情与非色情,色情与情色,它的界定有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
1、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2、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PG”级:家长指导级;
“12”级:适合12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15”级:适合15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18”级:适合18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3、加拿大电影分级制度
一、无条件容许何年龄人士观看:
“普通”级(General)--适合所有年龄人士观看。
“家长指导”级(Parental Guidance)--容许所有年龄人士观看,但主题及内容不一定适合所有儿童,宜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二、有条件容许儿童青少年观看:
“十四·陪看”级(14 Accompaniment)--任何十四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语言或性爱相关内容。
“十八·陪看”级(18 Accompaniment)--任何十八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强烈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暴力、频密的粗俗语言、性爱行为或可怖内容。
三、绝对不容许儿童及青少年观看:
“限制”级(Restricted)--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但分级当局对这一类映片仍有正面看法,认为可能在艺术、历史、政治、教育或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成人”级(Alt)--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分级当局对此并无表达正面看法,但认为尚可为社会大众所容忍。
4、法国电影分级制度
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制订了3种等级:
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
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知的X级影片;
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和TP+avert级,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
5、香港电影分级制度
第Ⅰ级: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观看;
第Ⅱ级:儿童不宜观看。其中--
第ⅡA级:儿童不宜--在内容和处理手法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影片可能使用轻微不良用语和少量裸体、性暴力及恐怖内容,建议有家长指导;
第Ⅱ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观众应预期影片内容不适合成分的程度较第ⅡA级强烈;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语及性相关的主语词;可含蓄地描述性行为及在情欲场面中出现裸体;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内容;
第Ⅲ级:只准18岁(含)以上年龄的人观看。
6、新加坡电影分级制度
G级为普通级,其中再分为适合所有年龄的电影和需要家长从旁指导的PG级电影。
NC16级为16岁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第一部列入这一级的影。
R(A)级为限制级(艺术)电影,只供21岁以上的成人观赏。
7、韩国电影分级制度
韩国于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
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
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
8、台湾电影分级制度
普遍级(普级):一般观众皆可观赏。
保护级(护级):未满六岁之儿童不得观赏;六岁以上未满十二岁之儿童须由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陪伴辅导观赏。
辅导级(辅级):未满十二岁之儿童不得观赏;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之少年须由父母或师长注意辅导观赏。
限制级(限级):未满十八岁之儿童及青少年不得观赏。
!!!!!!不会抓狂,我只是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况且,并不是每次回答都会被采纳的...
‘肆’ 英国本科留学的体检只需要拍x光查肺结核吗
恩🇬🇧留学体检主要是一些常规检查,x光片,查有没有肺结核
‘伍’ x射线是什么
X射线的发现与发展
19世纪末,物理学的天空,猛然闪出了三道金色的闪电,照亮了正在世纪末的阴云下艰难跋涉的人们,人类的目光终于不再凝重。这三道闪电就是:1895年伦琴发现的X射线;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1897年汤姆生发现的电子,正所谓一年一道闪电,道道辉煌灿烂。以这着名的三大发现作为坚实的基础,人们又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原子的可变性的大量化学同位素。与此同时,人类认识也开始长驱直入到原子核内部。原子不可分的神话被毫不留情地打破,为现代电子技术这座摩天大楼夯下了厚重的基础。这三大发现是科学技术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的隆隆礼炮,它庄严地宣告:科学技术新时代来到了。而新物理学完全可以说是从1895年,德国的伦琴(1845~1923)教授发现了X射线时开始的。当然,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学者对气体中的放电投入了特别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尤其是法拉第、普吕克尔、盖斯勒、克鲁克斯和汤姆生爵士。其实早在18世纪上半叶,德国的文克勒先生,就曾经用一架起电机,使在抽去了一部分空气的玻璃瓶里,因放电而产生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光。令人遗憾的是,文克勒只是记录下了这种神秘的光,却没有能够深入持久地研究下去。
1836年,卓越的法拉第先生也饶有兴趣地注意到了低压气体中的神秘的放电现象。他并且还企图来试验一下真空放电。然而,由于无法获得高真空,他的这一想法也只能流产。接下来,历史的重任又落到了德国波恩大学的普吕克尔的肩上。普吕克尔总是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当电在不同的大气压下,通过空气或者其他气体的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苦苦地折磨着他,无论醒里梦里,无论白日黑夜,普吕克尔决心搞清楚这个问题,不然,他会永无宁日的。普吕克尔找到了优秀的玻璃工匠盖斯勒先生,因为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得需要一个玻璃管,而且在管的两端封入装上输入电流用的金属体,并需要能把玻璃管内的压力减少到最低值的抽气泵。盖斯勒先生没有辜负普吕克尔的殷切厚望,1850年,成功地研制出稀薄气体放电用的玻璃管。普吕克尔真是激动万分,久久地握住盖斯勒的手不放,他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厚道的工匠。利用这个玻璃管,普吕克尔实现了低压放电发光,再次捕捉到了那道神秘的电光,并把这种电光深深地铭刻在心。科学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盖斯勒不无遗憾地发现,抽空的玻璃管放电发光的亮度不同,是同玻璃管抽成真空的程度有关系的。而普吕克尔也多么地希望有一台真正的抽气机,从而创造出一段绝对的真空啊!两人不谋而合。这对科学上的真正的朋友,再度携起手来,向着未知的世界一路求索而去。
在科学史上,托里拆利曾经用水银代替水,形成了“托里拆利真空”,这对盖斯勒震动很大,他因此则设想,流水式抽气泵要是改用流汞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的。盖斯勒找来了有关抽气机用水银的大量资料,又经过无数次试验,最后决定利用水银比水重13倍的比重差,来提高流水式抽气泵的性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次的失败以后,盖斯勒终于研制成功一种实用、简单而且可靠的水银泵,用这种泵几乎可以全部抽空玻璃管中的空气,人类制造真空的梦想终于成真。
用水银泵抽成真空的低压放电管,使普吕克尔先生完成了对低压放电现象的研究。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不同寻常的玻璃工人,就把低压放电管命名为“盖斯勒管”。普吕克尔利用盖斯勒管进行了一系列的低压放电实验,他一次又一次地为盖斯勒管阴极管壁上所出现的美丽的绿色辉光而叹为观止。1868年,为科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普吕克尔先生,因劳累过度,心脏停止了跳动。死的时候,他的眼睛没有闭上,他没有完成他的事业。为他送葬的他的学生约翰·希托夫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泪如泉涌,他决心沿着老师没有走完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而与此同时,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叫做威廉·克鲁克斯的,也成了普吕克尔的这一未竟事业的继承者。当他们把一只装有铂电极的玻璃管,用抽气机逐渐地抽空的时候,他们发现,管内的放电在性质上,经历了许多次的变化,最后在玻璃管壁上或者管内的其他固体上产生了磷光效应。1896年,希托夫经过反复的实验证明,置放在阴极与玻璃壁之间的障碍物,可以在玻璃壁上投射阴影。同时,从阴极发射出来的光线能够产生荧光,当它碰到玻璃管壁或者硫化锌等物质的时候,这种光就更强。1876年,戈尔茨坦重复并证实了希托夫的实验结果,并且把这种从阴极发射出的能产生荧光的射线,正式命名为“阴极射线”。
克鲁克斯也提供了他所获得的证据,比如说,这些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这就说明它们是由阴极射出的荷电质点,因撞击而产生磷光。人们还发现了阴极射线的一系列物理现象。例如,1890年,舒斯特观察了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度,测量了这些假想质点的电荷与其质量的比率。他还假定这些质点的大小与原子一样,推测出气体离子的电荷远比液体离子大得多。阴极射线的发现,犹如晴空里一声霹雳,引出了诸如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陆’ 伦琴如何发现X线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在实验室里从事阴极射线的实验工作,一个偶然事件吸引了他的注意。当时,房间一片漆黑,放电管用黑纸包严。他突然发现在不超过1米远的小桌上有一块亚铂氰化钡做成的荧光屏发出闪光。
他感觉很奇怪,就移远荧光屏继续试验。只见荧光屏的闪光,仍随放电过程的节拍断续出现。他取来各种不同的物品,包括书本、木板、铝片等等,放在放电管和荧光屏之间,发现不同的物品效果很不一样。有的挡不住,有的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伦琴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射线,它具有特别强的穿透力,从来没有观察到过。于是立刻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彻底的研究。他一连许多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连自己的助手和家人都不告知。
他把密封在木盒中的砝码放在这一射线的照射下拍照,得到了模糊的砝码照片;他把指南针拿来拍照,得到金属边框的深迹;他把金属片拿来拍照,拍出了金属片内部不均匀的情况。他深深地沉浸在这一新奇现象的探讨中,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平时一直帮他工作的伦琴夫人感到他举止反常,以为他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甚至产生了怀疑;6个星期过去了,伦琴已经确认这是一种新的射线,才告诉自己的亲人。
1895年12月22日,他邀请夫人来到实验室,用他夫人的手拍下了第一张人手X射线照片1895年年底,他以通信方式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题为《一种新射线(初步通信)》。
发现X射线的消息很快传遍全球。由于这一射线有强大的穿透力,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6)英国x光片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X射线的应用
1895年德国伦琴物理学家发现X线后不久,大量的实验发现接触放射线物质使得皮肤烧伤。受电疗法和腐蚀剂腐蚀性物质的医学应用影响,医师开始尝试使用放射治疗皮肤病变。
X射线有强大的穿透力,能够透过人体显示骨骼和薄金属中的缺陷,在医疗上和金属检测上有重大的应用价值。X射线迅速被医学界广泛利用,成为透视人体、检查伤病的有力工具,后来又发展到用于金属探伤,对工业技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