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马岛战争中英国人为什么不能退

马岛战争中英国人为什么不能退

发布时间:2022-07-18 06:40:42

A. 英国为何不放马岛,却宁愿失去三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

作为历史上的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曾经多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巅峰时刻,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英国的管辖领地。利用从这些殖民地攫取的财富,英国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二战之后,独立运动风生水起,衰落的英国再也无力维系庞大的殖民统治。加上苏美的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很快分崩离析。各殖民地纷纷脱离英国独立,英国也本着好聚好散的原则,和各殖民地和平分手。

令人奇怪的是,连被称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曾贡献40%经济总量的印度,英国都能任其独立。为何对于距离英伦三岛万里之遥小小的马岛,却至今不肯放手。甚至在1982年还为之发动马岛战争,和阿根廷大打出手呢?

(撒切尔夫人)

三、老牌帝国的尊严。

原本准备放手马岛的英国,让加尔铁里这么一闹,再也不提放弃主权了。骄傲的英国人认为,虽然马岛对于遥远的英国来说,并没有多少价值。但我可以不要,你也不能明火执仗来夺,老牌帝国的尊严不容侵犯。

时至今日,虽然马岛每年所消耗的军费,仍然让英国人心疼。可无奈岛上的居民,坚决不同意独立,心甘情愿接受英国管辖。而经过当年的马岛战争后,心高气傲的英国人,也断然不可能将马岛向阿根廷双手奉上,马岛只能继续成为英国万里之外的一块飞地了。

B. 英阿马岛争端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说起马岛,人们一定还记得发生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当时英国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打赢了这场战争,而且借着这场战争胜利的余威,在与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也是志在必得、信心满满,玩起了“主权牌”,但邓小平老人家回怼:主权问题不容谈判,在1997年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而且在离开人民大会堂时撒切尔夫人在台阶上不慎摔了一跤。

虽然就这么一个环节模糊,却致使马岛的归属权出现了争议。至于1774年英国的主动撤离究竟怎么算?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即使英国当时就是放弃了,可后来它又不承认了,对它又能怎样呢?

所以,对这种各说其理的事情,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看谁的拳头大了。所以,英国的福克兰群岛也好,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罢,反正现在是英国的掌控之下。

C. 放弃了绝大多数殖民地,为什么英国坚决不归还马岛

我们知道,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之后虽然很多英国殖民地追求独立,但是到了今天,英国依然享有百慕大、开曼群岛、安圭拉、英属维京群岛、蒙塞拉特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福克兰群岛(马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英属印度洋领地、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岛等12快殖民地。所以,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形容英国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但是,在1833年初,英国未开一枪就把剩余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之后英国人不断移民到这些岛屿。不过阿根廷却从未放弃过对马岛的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转移到联合国。不过这个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因为这个岛屿还爆发了着名的 马岛战争,战争持续大约十个星期,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之后英国一直占领马岛到现在。

D. 国际问题,马岛战争

这个得牵扯到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时代了。
最早发现马岛的是英国1592年“渴望号”上的英国航海家戴维斯(John Davis)但是荷兰人威尔德(Sebald de Weerdt)却无可争议地于1600年左右看到它们。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于1764年首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
1816年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的阿根廷于1820年宣称对福克兰群岛拥有主权。1831年,美国军舰“勒星顿号”(Lexington)摧毁阿根廷在东福克兰岛的居民点,以报复它们非法扣留3艘在该区域猎海豹的美国船只。1833年初英国未开一枪就把剩余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1841年英国指派一位文职副总督至该岛,至1885年,岛上一个约有1,800人的英国社区已能自给。1892年福克兰岛成为英国正式殖民地。阿根廷一贯反对英国占领该群岛。
(这是网络上说的)

首先牵扯到五个国家,阿根廷、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前三者是当事国。
阿根廷是西班牙殖民时代的殖民地,在英西在马岛的角逐中,西班牙多次控制住了马岛。但是英国对马岛一直都没放弃马岛的主权。再到后来美阿交恶的时候,美国摧毁了阿根廷在岛上的居民的居住点(当时阿根廷在岛上控制力不强)。后来英国索性把剩下的在阿根廷在岛上的剩余官员全部赶走了,全部控制住了马岛。在后来80年代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当政和阿根廷军政府时期在马岛打了一场战争,英国都出动了航母了。战争的结果很明显是英国胜利、阿根廷战败。但是阿根廷一直没放弃主权。岛上目前的居民都是英国人的后裔,明显倾向于英国的人。

E. 二战后,英国丢失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什么英国不愿放弃马岛呢

第三,阿根廷军政府的胡来。

在二战以后,英国曾考虑至少放弃马岛的部分主权,将原来属于西班牙控制区还给阿根廷。

然而随着政府不断更迭,这种谈判断断续续,然而马岛的居民主要是英国后裔,拒绝将马岛交给阿根廷,所以谈判一度中止。

其实,阿根廷政府持续谈下去,至少拿回马岛一部分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军政府独裁领袖加尔铁里,却贸然发动战争。

加尔铁里是个暴戾的独裁者,对于国内民众残酷镇压架屠杀,杀死的平民数以万计,人民极度不满。

而80年代,加尔铁里的胡乱施政下,阿根廷经济几乎崩溃: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倒退-19.2%;工联获得国内越来越多的支持,其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

F. 二战后,英国丢失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什么英国不愿放弃马岛

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也是战胜国之一,但是就战后的情况来看,英国的损失挺惨的,不只是在经济,工业上的,英国的国际地位也是一落千丈,甚至有些一蹶不振。

英国为何在二战后不断丢失殖民地?

曾经的大英帝国,在苏联没有出现之前,美国没有崛起之前,勉强能算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经历了一战,二战,英国的工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本来这也没啥,毕竟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靠着众多的殖民地提供的资源,十多年也就缓过来了。

马岛战争中挥舞着英国国旗的英军士兵

所以马岛和英国的其他殖民地有一些不同,这是双方还在谈判时,阿根廷政府就以武力占领了马岛,虽然英国已经衰落了,但是五常不要面子吗?所以只能对阿根廷还以颜色,最后英国打赢了阿根廷收复了马岛,马岛战争的胜利对当时英国产生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G. 为何英国愿意归还香港,却坚决不放弃马岛呢

在历史课文当中,我们学到关于描写殖民国家这一方面的时候,英国可以说是拥有众多的殖民地。而当初在我国建国之后通过谈判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将来回归的问题,但是在马岛上英国却态度非常强硬,不愿意归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点是政治方面,另一点就是军事方面,还有一点就是历史因素。

另一方面就是历史因素。马岛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它究竟属于谁这个纠纷,这里曾经是一片无主之地,它并不像香港,香港是公认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英国只是租用罢了,没有什么理由不还给中国,而马岛这个地方它的性质跟香港并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至今英国都占领着马上到了原因。其实总的来讲还是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H. 英国为什么愿意放弃香港而不愿意放弃马岛

首先第一点,香港是由3部分组成的: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其中香港岛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半岛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让的,而新界是1898年清政府租借给英国政府的,下面的图是香港地区的演示图,其中绿色的部分就是统称的新界。所以在法理上新界不属于英国,而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是属于英国的,但是由于香港岛和新界的面积太小,不足以支撑一个转口港的存在,所以新界的地位对于香港非常重要。

第二,1982年中英开启香港回归谈判,当时英国刚刚打赢马岛战争,所以气势上很盛,他们的目的就是继续租借新界,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同意,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要一并归还。

第三,马岛,也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在阿根廷方面来讲马岛是属于阿根廷沿海大陆架的延伸部分。所以是阿根廷理所当然的领土,但是英国在16世纪发现该岛的时候就成了该岛的实际拥有者,虽然期间西班牙曾经短暂占领过该岛,但是英国的在该岛的统治是具有延续性的,而且在该岛宣示了英国主权,所以在法理上对于英国来说马岛是属于英国的领土,而阿根廷方面并不承认该法理。这就不同于香港问题,香港的新界在法理上对于英国来说英国自己承认是不拥有主权的,他们只是暂时租借,所以租借到期后能否续租或者归还在法理上要按照地区所有国的意志进行,而这一条件在马岛地区并不适用。

第4,马岛是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战略基地。从地缘政治上讲,马岛远离南美大陆。加之拥有天然良港,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是大西洋转道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同时也是通往南极的战略中枢,这一点是香港所不具备的。香港在49年之前的发展程度是远远低于广州的,香港只是英国在全球战略上的一个前进基地而已,英国在亚洲的战略核心是印度和新加坡,二战的时候英国在香港只象征性的抵抗了一天就头像了,而在新加坡他们抵抗了将近一个月。

第5,香港的繁华是冷战的产物,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欧美列强对我国实行封锁政策,50年代末又和苏联决裂。整个新中国处于完全被外界隔离的一个状态,真正能够利用的口岸只有香港一个,因为香港离大陆最近,香港实行资本主义,香港是自由港。所以在长达将近40年的时间里香港扮演的角色是大陆同欧美发达国家的中间商,这也早就了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转口港的地位。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同样是弹丸之地,香港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全和新加坡不能抗衡的原因,因为香港可以通过大陆和欧美之间的贸易往来赚取差价,而且这还是个独门生意。

第6,大陆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地位的下降。大陆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的地位逐步下降,因为大陆的贸易口岸逐步在开放,现在上海的竞争力已经完全能够和香港所抗衡了,包括离香港最近的珠三角地区也有深圳的盐田港和广州的南沙港两个更靠近珠三角工业区的深水港,香港作为贸易中间商和转口港的地位已经大幅下降,国际竞争力日薄西山。

第7,放弃香港符合英国利益。2战后英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放弃了印度,新加坡等属于英国核心利益的殖民地,而相对意义不是很大的香港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鸡肋,不过由于国际形式的变化,早就了香港的飞速发展,而英国也乐得坐享其成,在英国殖民150年里对香港的投资几乎为零,就连1990年香港政府单方面宣布修建大屿山新机场也要大陆方面买单,所以说香港对于英国来说是在是可有可无的殖民地。

第8,马岛地区的自然资源。马岛和香港不一样,香港是个弹丸之地,但是马岛不仅仅是一个群岛,他还代表了一大片海域和其中的自然资源,南大西洋上最大的岛屿就是马岛,而且马岛靠近南极,不像南极那么气候恶劣,所以比较适合成为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战略核心。英国在马岛的实际存在等于英国在南大西洋的军事,政治,经济还有南极的开发有了话语权,这是一个非常是在的力量。而香港的存在对于英国在亚洲的话语权几乎等于没有,小日本,台湾地区,韩国的经济活力都比香港发达,而且其经济对香港的依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改革开放的中国更是不会在乎香港在经济上的存在。

第9,中国政府需要香港,阿根廷政府不一定需要马岛。
中国政府需要香港是需要给世界一个展示,证明社会主义也能治理好社会,也能管理好政府,也能对世界做出贡献,所以现在还在实行资本主义的香港是中国政府的掌上明珠。而马岛对于阿根廷人来说认同感不是那么强,因为自1812年阿根廷建国之前马岛就是英国的殖民地了,而且当时阿根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虽然曾经短暂占据马岛十几年,但是对于阿根廷人来说并没有手足分离的感觉,所以从民众到政府对马岛的认同感是远远不能和中国人对香港的认同感相提并论的。

所以马岛是英国的利益核心,而香港不是。香港问题上英国的对手是庞大的中国,而马岛问题英国面对的对手是还在解决国内若干矛盾的阿根廷。不管是从自己的内部利益上,还是外部压力上,香港问题解决难度都是远远小于马岛问题的

I. 马岛之战,英国的损失有多大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结果是阿根廷战败,英国获胜并重新占领群岛。战争造成英国死255人(内文职18人),伤777人(内文职18人),被俘210余人,损失舰船18艘(沉6、伤 12),飞机30余架,耗资约12亿美元以上(一说17多亿美元)。

J. 为什么英国当初愿意归还香港,不愿意放弃马岛呢你知道原因吗

英国当初宁愿把繁荣的香港归还给中中国,也不愿意放弃马尔维纳斯群岛,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历史原因还有政治原因来说,马尔维纳斯群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南美洲南端,是南美洲商路的必经之路。历史原因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英国人发现的,主权理应归属英国,政治原因就是,和英国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是阿根廷,而香港背后是强大的中国,权衡一下就能得出这个结果,英国人放弃香港是明智的选择。

总的来说,英国放弃香港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而保留了马岛,就是因为中国实力已经不可小觑,而阿根廷相比就显得弱小很多,而且马岛确实是属于英国的,而香港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不想发生战争就必须把香港归还给中国,所以英国不放弃马岛而归还了香港!

阅读全文

与马岛战争中英国人为什么不能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色列打伊朗中国怎么友持 浏览:299
印尼游出境国内单子怎么填写 浏览:792
印尼山竹怎么吃 浏览:623
看看伊朗跟美国打什么样呢 浏览:151
伊朗航空是什么 浏览:942
中国到菲律宾海运最晚要多久 浏览:572
越南水果多少钱1斤 浏览:901
英国适合买什么 浏览:143
csgo意大利小镇躲哪里 浏览:266
印度舞比赛怎么化妆 浏览:210
英国攻打中国是什么时候 浏览:204
ve什么意思意大利 浏览:400
印尼佛教是什么 浏览:937
英国打工每天上班多少小时 浏览:43
伊朗是用什么导弹击沉自家舰艇的 浏览:889
伊朗人为什么带面纱 浏览:221
伊朗最大援军多少吨 浏览:608
去印尼要买什么材料 浏览:48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 浏览:705
印尼咖啡粉回来自己煮怎么弄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