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有那些节日习俗
1、圣诞节:英国的圣诞节是最重要的家庭节日。12月25日和26日两天是国家法定节日。在圣诞节这天,家庭聚会并吃传统的圣诞午餐或晚餐。人们要交换礼物,若与一家英国人今天一起,他们希望你能加入他们的活动。若圣诞节这天没有公共交通,在12月26日节礼日这天,交通也受到限制,因为是宗教节日,教堂有特殊的活动,每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去教堂。
2、新年:1月1日也是公共节日。在新年前夜人们通常会熬到深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苏格兰,新年前夜被看作是大年夜,甚至是比圣诞节更有节日气氛的时候。
3、复活节:复活节没有固定的日期,是在3月末和4月中旬之间。公共假期从星期五一直到复活节后的星期一,这时候又有特别的宗教活动,孩子们会收到巧克力彩蛋。在复活节当天,城镇有复活节游行。在复活节前的星期四,女王每年会访问一座不同的大教堂,送当地居民一些金钱,被称为濯足节救济金,作为象征性的礼物。
4、夜:11月5日不是公共假日,但是全英国都有篝火和焰火来庆祝1605年 议会武装暴动的失败。
1月 布恩之夜是全苏格兰举行晚宴以纪念苏格兰最着名的诗人的日子。
2月 在伦敦的中国城和其他有大量中国人社区的大城镇和城市中,要过中 国的新年。
3月 金杯,这个国家主要的赛马盛事,在月中旬举行。
4月 全国大赛马会在利物浦的Aintree举行。
剑桥/牛津划船比赛,由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师生参加的划船比赛,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举行。
伦敦马拉松赛在月底举行。
5月 五朔节,在农村人们绕五朔节花柱跳五朔节舞蹈来庆祝此节。
FA杯决赛,上旬在伦敦威伯利体育场举行。
文化节在威尔士边境的Hay-on-Wye举行。
查尔士花展为期4天以上,在月末举行。
戏剧节在苏塞克斯刘易斯附近的格林德泊恩举行。
6月 行军旗敬礼分列式在白金汉宫兴行。
6月 有两项重大的赛马会。
第一周的达比赛马会和最后一周的艾斯科特赛马会,温布尔登网球队公开赛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周开赛。
7月 月初在牛津郡泰晤士河上举行。
全巩固高尔夫球公开赛,在7月中旬举行,每年赛程都不同。
皇家网球赛,月底在鄂二斯网球场举行。
亨利武德列队音乐会,月底在阿尔伯音乐厅举行。
8月 考依期周,月初在外特的小岛上举行的划艇和划船比赛。
爱丁堡军事表演,月初举行,爱丁堡艺术节和爱丁堡节大约同时举行。
诺丁希尔狂欢节在伦敦西部举行,是由伦敦的加乐比社区组织的。
9月 布莱克普灯饰节在月初开幕,来自各国的灯绵延达5英里。
南汉普顿国际船展在月底举行。
伦敦、索华举行的索华爵士箅节和维根爵士舞节。
10月 哈德士福地现代音乐节月底开幕。
11月 伦敦至布来顿老式汽车拉力赛,市长阁下游行及表演中旬举行。
Ⅱ 英国怎么过新年的
1、人们争着打井水,深夜开门迎亲友。在英国,新年似乎没有圣诞节那么隆重,但是根据传统,家家户户都会吃一顿丰盛的除夕宴。
2、待到午夜降临,人们就开始了传统的大拜年活动,每个家庭都把大门打开,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小黑面包招待来宾。
3、英国人新年一早出门时,总会带上一大把铜钱,不管遇到熟悉的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互相赠送。他们认为这样不但令对方一年有财气,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英国的传统节日:
1、S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
这个日子其实本来是教会中的一个圣人的纪念日,纪念圣瓦伦丁(St Valentine)。这位圣人据信是一个公元3世纪的人物,他后来在罗马殉道。有传说说,他生前曾经极力协助一些有情人成眷属,因此他的纪念日被用作所谓的情人节。
英国人非常喜欢用贺卡来表示自己的情感,无论各种节日、纪念日、感谢等都是贺卡来表达的。因此不少英国人都会在这一天发情人卡给心上人。
2、Easter(复活节)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在春分之后第一次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而得名。复活节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是复活彩蛋和兔子啦,世人使用蛋代表重生和丰盛的生命。
3、Christmas Day(圣诞节)
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而圣诞老人是来自于一个叫尼古拉斯的人,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
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他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
4、Halloween(万圣节)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是庆祝在天的全体圣人(Hallow)。
Ⅲ 万圣节怎样度过
和美国一样,在10月30号这天英国的孩子们还有许多成人也庆祝万圣节。实际上,万圣节不请吃就捣乱的风俗起源于英国。
从前,英国的孩子相信,他们每年都有权力在一个晚上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并且做什么都不会被惩罚。他们还把这一晚美其名曰“淘气之夜”。在英国的许多地区,万圣节就是他们所选的淘气之夜,因为在万圣节上所玩的把戏最能体现淘气这点了。不请吃就捣乱的风俗极有可能是从苏格兰传入美国的。
但是在那之前的许多年,在英伦群岛10月的最后一天是古代凯尔特人节日。凯尔特这个词来源于凯尔特的samhraidhreadh,意为“夏末”。对于很久之前就定居于英国的凯尔特人来说,凯尔特意味着夏末冬至。第二天就是凯尔特的传统新年。古代凯尔特人节日是自然规律的一个分界点,这晚亡者会回到他们旧处所,所有具有超自然魔力的诡异神灵群聚去困扰折磨活着的人。在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尝试将这个异教的节日基督教化。可能是为了使得它的信徒免受罪恶的侵扰,天主教将古代凯尔特人节日定为所有圣徒之夜,在11月1日的万圣节之前。万圣节前夕这个词就来源于所有圣徒之夜。11月2日则成为了净化魂灵之日,这天所有为亡者祈祷的人会受到款待。
英国新教教会改革之后,就不再允许祷告者为洗涤内心罪恶祈祷。所以所有圣徒之夜也就和亡者的魂灵没有太大关系了。但在苏格兰和威尔士,年轻人穿着要妖魔鬼怪的服装,提着兰瓜灯仍然能使人不断回想起巫婆和法师。这些灯笼是大的甜菜根或是南瓜做成的。把它们中间挖空,做出鬼脸的模样,内置蜡烛。和美国一样,今天英国的孩子继续在万圣节这一天敲人家的门锁要糖果和小硬币,在英国南部叫Somerset的地方,传统上人们也之为Punky之夜
在万圣节人们也尝试去预测将来。在古老的过去,村民会关注那些午夜时分在教堂院落徘徊的明年将死之人的亡灵。即使在今天一些运势预告的仪式仍然会被人不自觉或半开玩笑的在万圣节的舞会上举行。比如咬苹果。苹果漂浮在水面上或者被细绳悬挂起来。玩家只能用牙齿去抢苹果。一旦抢得苹果。苹果皮一定要被削得很连续,不断落。并且把长长的苹果皮从左肩扔出去。据说,这条长长的苹果皮就是削皮者获得真爱的开始。
另外一个游戏,代表一对爱人的两个苹果核被并排放在火上。在英国南部,如果它们被火燃烧发出短促清脆的爆炸声并且崩裂出来,就代表这对情侣的爱是真爱;如果两个苹果核在一起燃烧起来,就表示这对情侣注定分手。而在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预示的意义正好是相反的。
同样在苏格兰,人们会在一碗薯仔泥里,藏些小物品来预示接下来的一年会给他们带去什么。每个人都挖取一勺,他们的命运就取决于那一勺是什么。如果得到一枚顶针说明这名妇女不会结婚,硬币预示着财运旺盛,鸡的叉骨表示他们最珍贵的愿望将会实现。
在英国的很多地方,庆祝万圣节演变成纪念福克斯之夜的形式。点篝火曾是庆祝万圣节的内容之一,用来驱鬼和邪恶的魂灵。现在为了纪念11月5日的盖?福克斯之夜,人们放焰火和点篝火来纪念企图在1605年炸毁议会的恐怖据点的发现。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万圣节又重新从美国传入了英国。
Ⅳ 英国是怎么过圣诞节的
英国圣诞节是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和中国传统的春节一样,在英国圣诞节期间,中国留学生能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节日的氛围,更有英国圣诞节美食和英国传统文化在等着大家。那么英国圣诞节都怎么过呢?
赴英国留学,不但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体验西方别具一格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现在已经临近西方的圣诞节,你知道英国人怎么度过圣诞节(Chrismas Day)吗?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下英国人在圣诞节期间都干些什么事情。
圣诞节是西方传统的宗教节日,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重要。在英国,圣诞当天是公共假期,地铁、火车等全部的公共交通都停,街上少有人烟。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
圣诞节英国人除了吃,其次是送礼物。在圣诞节期间,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
Ⅳ 谁知道洋人是怎样过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的
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2004年10月30日,一名手持气球的罗马尼亚
儿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参加万圣节活动。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圣诞习俗数量众多,包括世俗,宗教,国家,圣诞相关,国与国之间差别很大。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诞符号及活动,如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赠礼物,都是基督教传教士从早期Asatru异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来。对冬至的庆祝早在基督教到达北欧之前就在那里广为进行了,今天圣诞节一词在斯堪的纳维亚语里依然是异教的。圣诞树被认为最早出现在德国。教皇格列高里一世没有试图去禁止流行的异教节日,而是允许基督教的教士对它们赋予基督教的意义重新解释,他允许了大部分的习俗继续存在,只是稍加修正,甚至保持原样。宗教及政府当局与庆祝者之间的交易使圣诞节得以继续。在基督教神权统治繁荣的地区,如克伦威尔治下的英格兰和早期新英格兰殖民地,庆祝活动是被禁止的。在俄国革命后,圣诞庆祝被苏联苏维埃共产党政权禁止了75年。即使是在现在一些教派里,如被基督教正统教会视为异端的耶和华见证人,一些清教徒组织,以及一些极端保守的基督教基要派,仍旧把圣诞节看作没有圣经认可的异教徒节日,并拒绝庆祝它。
编辑本段圣诞节的庆祝
自从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之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和圣诞老人神话出现了。
编辑本段圣诞老人和他带来的礼物
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接近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惯了。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模仿他送礼物。在北美洲,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溶入圣诞假期的庆祝里,而Sinterklaa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或者称为Saint Nick(圣尼克)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牛奶和饼干)。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并记录下来。法语中圣诞老人叫做Père Noel,他和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Black Peter)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圣诞季期间,在北美和英国的很多超市里,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在许多国家里,孩子们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孩子们平安夜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前夜(或圣尼古拉斯日12月5日)赠送礼物。赠送礼物不单单是指圣诞老人,家庭成员和朋友也互相给予礼物。
编辑本段送礼时间
在许多国家,圣尼古拉斯日仍然是互赠礼物的日子。德国很多地方,12月5日晚上,小孩儿们把鞋子拿出放在窗台上,第二天早上他们将发现鞋里放满了糖果和小礼物。在德国,主要的送礼日期是12月24日,圣诞老人带来礼物或放在圣诞树下。在匈牙利也是如此,只是送礼的人是小耶和华,而不是圣诞老人。在很多地区,包括荷兰,圣诞假日仍然保存了它的宗教性质。而在西班牙和其他一些有相似传统的国家里,在1月6日主显节送礼物的人则是祭司(Magi),算命人和异教牧师。歌曲圣诞十二日道出了其中一个送礼习俗。当中描述了英国人传统上会从圣诞节到显现节每天互送礼物庆祝。在世界大部份地方,圣诞礼物都是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诞节早上送出的。直至不久以,英国人都是于节礼日送礼给朋友的。
编辑本段圣诞贺卡
编辑本段圣诞贺卡可以分:卡片式和网页式贺卡两种
圣诞贺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这也是维持远处亲戚和朋友关系的一种好方法.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和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网页式就是用编程技术做出来的网页,效果是不错的,现在也很流行,一般的网页电子贺卡,都会有背景音乐,网页素材也是非常漂亮的。现在很流行的是在网页上填写上名字,之后给网址发送给您的网友或者是亲人朋友,上边显示有你自己定制的名字和祝福语!网页贺卡,做出来的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随意性很强,可以制作出很多样式和各种背景音乐,还可以定制各种个样的,这些都是为什么都喜欢网页贺卡的原因!
编辑本段圣诞节的娱乐
很多国家里,商业机构,学校以及组织团体会在圣诞节前几周举行圣诞聚会和舞会.一些组织还会有圣诞游行表演,表演有时会包括基督降生的故事.这种表演在拉丁美洲尤其常见.一些团体还会有露天唱诗活动,如访问邻居家歌唱圣诞歌曲.有时人们辑由假日唤起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参与特别的义工工作,或是进行慈善筹款活动。在圣诞节或平安夜,人们经常会准备一盘丰盛的圣诞大餐来享用,菜一般都是所在国家里的传统菜色.很多地区,特别是东欧,家庭圣诞大餐前人们会禁食一阵.很多国家里,糖果和宴请也是圣诞庆祝的重要一部分。
Ⅵ 美国人英国人怎样过万圣节
做南瓜灯!把花园鼓捣成墓地!
Ⅶ 万圣节和复活节的习俗
复活节,是西方两个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另一个是圣诞节)。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一般定为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照此法推算,2005年的复活节应该是3月27日。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统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早年在基督教会中对复活节的日期曾经有过争议, 引起一时混乱,直到公元325年,教士会议才决定整个教会统一在一天庆祝复活节。复活节有不少传统的庆祝活动,蛋就是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古时人们常把蛋视为多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因为它孕育着新的生命。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蛋以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世。复活节人们常把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还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是把煮熟的彩蛋送给街头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把彩蛋从山坡上该下:谁的蛋最后破,谁就获得胜利。全部彩蛋都归他所有。美国白宫每年也玩这种游戏,只不过是把蛋放在草坪上滚动而已。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兔子繁殖力很强,所以人们也把它视为新生命的表现者。人们常常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复活节彩蛋是兔子下的,并把彩蛋放在花园里,让孩子们玩找蛋游戏。现在每逢复活节.美国大小糖果店总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小免和彩蛋。这些彩蛋小的和鸡蛋差不多,大的竞有甜瓜那么大,孩子们吃起来津津有味。送给亲戚朋友,也不失为上佳礼品。复活节的传统食品是肉食,主要有羊肉和火腿。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涵义。据《圣经》说:上帝要考验亚伯拉罕,让他把独生子以撤献为播祭。亚伯拉罕果真照办,在他举刀要杀以撤时,上帝命天使阻止了他。这时,亚伯拉罕正好发现一只公羊,便把它取过来献为燔祭,代替了他的儿子。因此用羊祭祀,是过节的一个老传统。羔羊则象征着耶稣的献身。至于吃火腿,据说是英国人遗俗,以示对犹太人禁止肉食这一规矩的蔑视。后来此风便被英国移民带到美国。
复活节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刚好四十天,是自我反省、悔过的日子。
在复活节当天,西方国家人们所赠礼品主要是鸡蛋。教堂、学校或大户人家在这天一清早就把煮熟的鸡蛋藏在树穴、草丛或山石后面,邀请前来聚会的孩子们四处寻找,成为一天的主要活动。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人们还把鸡蛋染成五颜六色的,以增加喜庆气氛。后来又发展到把巧克力、糖果等做成鸡蛋模样,包上各色彩纸,互相赠送。因为鸡蛋在西方象征着死后又要复苏的生命。
复活节中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就是彩蛋和兔子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旧时复活节前40天禁食鸡蛋。有一年复活节来临时,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便将煮好的鸡蛋着上颜色藏在门外的草丛里,并告诉孩子们那片草丛中有复活节的惊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仔细寻找,突然从草丛里蹿出一只兔子,而彩蛋也随即暴露出来。于是孩子们到处叫喊:“复活节的惊喜是兔子给我们带来了彩蛋(Easter Egg)”。
复活节也是向你所关怀的人送鲜花、盆景、胸花等的节日。许多去做礼拜的人这天也向教堂献上花束。成人们则往往互赠贺卡或小件礼品。礼物大多与再生有关系:如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带绒毛的小鸡等。
最传统的复活节馈赠风俗是,人们在复活节时给孩子们送去活的小鸡、小鸭、小兔子等,但有的孩子太小往往不能细心地喂养这些小动物,所以变通的做法是,送孩子这些小动物的布绒玩具或其它替代品。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关于万圣节,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知道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璜,诸如各式鬼怪呀、南瓜灯呀、还有黑猫以及巫婆的扫帚之类;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trick or treak”。除此之外,你还想多知道一点吗?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
一、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二、Halloween一词的产生: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传说:
孩子们今天着装挨家要糖的习俗,据说起源于爱尔兰。古西欧时候的爱尔兰异教徒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鬼魂会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因而,在“宴会”结束后,村民们就自己扮成鬼魂精灵,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于此同时,村民们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摆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让它们伤害人类和动物或者掠夺其他收成。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就成了孩子们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于南瓜灯也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脸点上烛火用以驱散鬼魂的;另一种说是鬼魂点上的烛火,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所以人们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面,用以调笑鬼魂:哼!傻瓜才会上你的当。传说因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爱尔兰人Jack,所以人们又将鬼脸南瓜灯叫做Jack-O-Lantern。
四、现在的万圣节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目,也是年轻人化装舞会的节目。
社会对节日的活动也一直做着正面的引导: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做恐吓性的恶作剧,也要求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架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大人应该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去打扰。另外讨糖过程的始终必须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节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脸南瓜灯、白网黑蜘蛛等,都是节日的装点,已全然没有骇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学生还端端在这时候会买一对南瓜或者鬼骷髅的耳环来佩带。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过分恐怖了,会遭到有关方面的制止,媒体也会令其暴光,让公众指责。
万圣节的服装,也是万人万相,不是单调的大鬼小鬼了。有许多渠道教授人们如何制作万圣节服装。比如说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别忘了扣两个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还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裤,再从背后怎么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当然服装、道具业的商人们,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学校在万圣节是不放假的。有时学校出面组织晚会,有时不甘寂寞的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办小型晚会;而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则成为每年十月间流行的习俗。如今网际网路的发达使得送万圣卡更为方便经济,有的网站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各种具有声响动画效果的万圣卡。
总之,万圣节已成为西方人一个很普通的季节性节日。有很多人将此看作秋的结束以及冬的到来。万圣节一过,人们就开始期盼感恩节、圣诞节乃至新年了。
Ⅷ 万圣节应该怎么过
1、万圣节怎么度过更有意思,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国外的朋友是怎么玩的,国外的朋友在万圣节这天都会有欢聚庆典,也称之为“Halloween”,他们过节都会带点他们的传统元素,化装舞会、鬼怪的装扮,夸张的表情,看着都挺吓人的。之所以这样怪诞,就像我们过春节时总少不了福字的固定元素一样。
2、国外的朋友过万圣节必有杰克灯,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南瓜灯,传说爱尔兰有个酒鬼杰克因为生前干尽坏事所以被撒旦惩罚永远提着灯笼,所以万圣节就有了专属的杰克灯。传说最初的杰克灯是由胡萝卜雕刻成的,后来为了方便操作,杰克灯就由南瓜替代了胡萝卜。现在我们看到的杰克灯都是由南瓜做成的,因此南瓜灯就成了万圣节的重要标志。
3、外国人过万圣节的还经常玩一个叫做咬苹果的游戏,就是不能用手拿,只能用嘴咬的一个游戏,游戏获胜者可以得到一个奖励。当然这有一个神话传说,据说是罗马人因崇拜水果女神而创造的一个游戏,后来游戏越传越广,成了人们的一个万圣节的传统游戏。
4、国外过万圣节最不可缺少的游戏还有一个“不给糖果就捣蛋”。在这天,小朋友们要装扮成各种小精灵或者小鬼怪去挨家挨户的讨要糖果吃,如果不给糖果就各种捣蛋,这个节日活动来源于中欧习俗,因为习俗活动特别受孩子欢迎,久而久之就流传了下来。
中国人怎么过万圣节
看过了国外的朋友怎么度过万圣节,是不是很想了解我们中国是怎样过万圣节的呀,对于西方的传统节日,我们会保留一定的西方元素,然后发展属于自身的活动内容,也就演变成不一样风格的中国式万圣节。
西方的传统节日传到我国,就会变成一个热闹的节日活动,总是脱离不了聚会和唱歌,人多聚集在一起总是会这样,所以在万圣节决不可缺少的活动就是化妆舞会和各种万圣节party。
Ⅸ 万圣节由来中英文介绍
万圣节的由来中文介绍:
万圣节是诸圣节的俗称,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节日,时间是11月1日。天主教把诸圣节定为弥撒日,每到这一天,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
否则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参加弥撒,缅怀已逝并升入天国的所有圣人,特别是那些天主教历史上的着名圣人。
紧随诸圣节之后的是11月2日的诸灵节,这一天缅怀的则是已逝但还未升入天国的灵魂,信徒们会祈祷他们早日升天。
万圣节前夕,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许多亚洲地区的人将万圣节前夕误称为万圣节。
万圣节前夜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
万圣节的由来的英文介绍:
Halloween is the common name of all saints' day. It is originally a religious festival of Catholicism and other Christian religions.
The time is November 1. Catholicism regards all saints' day as the mass day. Every day, unless there is an irresistible reason.
all believers will attend the mass in the church to remember all the saints who have passed away and ascended to heaven.
especially those famous saints in the history of Catholicism. Following the festival of the saints is the spirit Festival on November 2, which remembers the souls that have passed away but not yet ascended to heaven.
Believers will pray for their early ascent to heaven. Halloween, on October 31 every year, is a traditional western festival.
Many people in Asia call Halloween by mistake. Halloween comes from the new year's festival of the ancient Celtic people.
It is also a time to sacrifice the dead. While avoiding the interference of evil spirits, it also worships the ancestors and good spirits with food to pray for a safe winter.
(9)英国人怎么度过万圣节的扩展阅读:
万圣节前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
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
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夜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则吊着龇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
Ⅹ 英国人主要过什么节
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1月1日
St.Valentine's Day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
St. Patrick's Day
圣帕特里克节,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
愚人节4月1日
Good Friday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Holy Saturday
圣星期六(是Easter的前一天)
Easter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4月)
Easter Monday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Holy Thurs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的40天的星期四)
Pentecost也称为White Sunday
圣灵降临日(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
May Day or Labour Day
五一劳动节
the Spring Bank Holiday
春假(英国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Mother's Day
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
Memorial Day
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5月26日)
Independence Day
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
the Summer Bank Holiday
夏季公假(英国,8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Columbus Day
哥伦布日(10月12日)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夕(10月31日)
Hallowmas
万圣节(11月1日)
Armistice day or Veterans Day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停战纪念日(11月11日)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在美国是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Christmas Eve
圣诞节前夜(12月24日)
Christmas Day
圣诞节(12月25日)
Boxing Day
节礼日(圣诞节次日,如遇星期日,推迟一天)
其他还有:
国庆日:英国的国庆日期并不固定,而是以国王的正式生日为国庆日
银行节: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及最后一个星期一,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性的假日,并不仅限于银行)
阅兵日: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节礼日: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