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当中还有一个“英国
英国,是中国历史上周代的诸侯国,位于今安徽金寨、霍山等地,为皋陶之后裔,入春秋时期后沦为楚国的附庸,终为楚成王所灭,国君姓氏为偃姓。
只不过名称相同而已,并不稀奇,战国时期中国还有个韩国呢。
‘贰’ 历史上楚国曾经灭掉英国,有谁知道那个英国是怎么回事
被楚国所灭的“英”国是偃姓古国。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东南。夏封皋陶之后于此,与六、蓼的关系极为密切。楚成王二十六年(前646年),楚灭英。
‘叁’ 请问英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大概有多少军队
英国,是中国历史上周代的诸侯国,为皋陶之后裔,入春秋时期后沦为楚国的附庸,终为楚成王所灭。英国是一个十分弱小的诸侯国,国君姓氏为偃姓。
国疆域在今安徽金寨、霍山等地。也就是说其国地域只有现在的几个县而已。
现在金寨县人口为68万,春秋时代人口稀少,几个县的人口也远远没有现在多。假设英国的总人口为70万(已经高估了),再按照当时的兵制和动员能力推算,当时的诸侯国能够拥有10万军队的就是强国(日费千金则十万之师举),而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政的齐国,其精锐部队实际上也就是3-4万人。因此,英国这样的十分弱小的国家,其军队总数量不可能超过1万人,很可能正规军只有几千人。
‘肆’ 英国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周代的诸侯国,为皋陶之后裔,入春秋时期后沦为楚国的附庸,终为楚成王所灭。
公元前643年,齐攻英国,以报前年楚攻徐国娄林之役。
‘伍’ 什么是英国
1284年成立的 Kingdom of England是最早的原型,当时只有英格兰。
1535年控制了威尔士地区。
1707年协议控制了苏格兰,建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1800年完全合并爱尔兰领土,建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这一年可以作为现代英国成立的时间)。
1922年部分爱尔兰地区独立。
不过英国没有建国这个说法,因为是从君主制演变到君主立宪制。和中国成立新中国是有区别的。英国这种王朝世袭垄断的国家,没有建国日。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其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 ,总人口超过6400万,以英格兰人为主体民族。
‘陆’ 春秋时期既然有一个韩国,是不是还有一个叫英国的国家
春秋时期确实有英国这个国家,所在地在目前的安徽省境内。
春秋是一个国家分裂政权动荡的年代,无数诸侯国出现,争霸,吞并,灭亡。春秋前期许多国家特别小,当时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城市大小,有的甚至只有现在一个县区的大小。在广袤的中原土地上,这样的小国家星罗棋布。
其实在当时还有很多名字独特的小国家,如鱼国、毛国、肥国等,这几个国家都是西周分封的几个诸侯国。由于国土太小国力微弱,最终被吞并,形成春秋后期的几大国对峙的局面。
‘柒’ 英国的出处
英国为春秋时期一弱小诸侯国(今安徽金寨)。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楚成王熊恽二十六年“灭六英”,即在楚成王熊恽二十六年,楚国灭英国与六国。 英国备注国君姓氏偃姓爵位国都安徽省六安西南湖北省英山县始封此国者不详始祖不详兴亡年代至公元前646年灭亡原因为楚成王吞并史书记载《春秋》和《春秋左氏传》
‘捌’ 楚成王的人物生平
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是楚文王少子,母息夫人。楚文王十五年(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史记》误作楚文王十三年),楚文王去世 ,熊恽的哥哥熊艰继位,史称楚堵敖(一作楚庄敖)。
楚堵敖三年(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是为楚成王。 楚成王元年(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刚一登位,就布施仁德恩惠,与诸侯修好结盟,派人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赐给他祭肉,说:“镇守南方、平定夷越各族的动乱,不要侵犯中原各国。”于是楚国的疆土扩展到千里之外。
当时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是当时齐国和楚国两国争夺的焦点。自从楚成王六年(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楚国子元伐郑失败后,楚成王和斗子文相继在楚成王十三年(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 、楚成王十四年(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 、楚成王十五年(鲁僖公三年,公元前 657年)连续攻打郑国,郑国招架不住,郑国国君郑文公想与楚国求和,但遭郑国大夫孔叔劝阻。 因此齐、楚两国关系极其紧张。
楚成王十六年(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春天,齐桓公为遏制楚国北进,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南下攻打蔡国。蔡军溃败,齐桓公紧接着进攻楚国。面对气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楚成王、斗子文毫不惧怕,沉着应战。楚成王先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使是牛马发情狂奔彼此也不会相关。没有想到君王竟不顾路远来到我国的土地上,这是什么缘故?”齐国大臣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齐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助王室。’赐给我们的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周昭王南征到楚国而没有回去,我为此而来责问。”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送来,这确是我君的罪过,今后岂敢不供给?至于周昭王没有回去,君王还是问水边上的人吧!”齐桓公不听,仍然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楚国北塞,今河南漯河东)。
楚成王十六年(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带兵到八国联军的驻地。八国联军撤退,驻扎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齐桓公把所率领的军队列成战阵,和屈完坐一辆战车检阅队伍。齐桓公说:“我们出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为的是继续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我们两国共同友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君王惠临敝国求福,承蒙君王安抚我君,这正是我君的愿望!”齐桓公说:“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够抵御他们?用这样的军队来攻城,哪个城不被攻破?”屈完回答说:“君王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君王如果用武力,楚国有方城山作为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君王的军队即使很多,也没有什么用处。”屈完与八国诸侯订立盟约。
召陵会盟后,楚国继续北上东进,与齐国争霸。楚成王十七年(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秋天,齐桓公在首止(今河南睢县东)会见诸侯,以定周朝太子之位,因此遭致周惠王不满,周惠王派周公宰孔召见郑文公,说:“我安抚你去跟随楚国,又让晋国辅助你,这就可以稍稍安定。”郑文公对周惠王的命令感到高兴,亦对没有朝见齐国感到惧怕,所以打算逃走回国而不参加盟誓。孔叔劝阻郑文公,但郑文公不听,于是离开军队潜逃回国。斗子文趁机灭亡弦国(今河南息县、潢川间),弦国国君逃亡到黄国。当时江、黄、道、柏四国和齐国友好,这些国家都和弦国有婚姻关系。弦国国君仗着这些关系而不去事奉楚国,也不设置防备,所以被楚国所灭。 楚国此举重重打击到齐桓公。
楚成王十八年(鲁僖公六年,公元前654年)夏天,齐桓公率领齐、鲁、宋等国军队攻打郑国,包围郑国的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以惩罚郑国不参加首止,而与国楚亲近。同年秋天,楚成王亲自率军北上围攻齐国的盟国许国(今河南许昌)以救援郑国。由于诸侯出兵救援许国,楚成王于是撤军回国。但他并未回到郢都,而是驻军在武城(今河南南阳北),观察动静。同年冬天,许国国君许僖公由于畏惧楚军,于是在蔡国国君蔡穆侯的带领下,前往武城去见楚成王。许僖公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大夫穿着孝服,士抬着棺材。楚成王询问逢伯。逢伯回答说:“从前周武王打败商朝,微子启就是这样做的。周武王亲自解开他的捆绑,接受他的璧玉而举行扫除凶恶之礼,烧掉他的棺材,给以礼遇而命令他,让他回到原地原位去。”楚成王接受逢伯的建议。 面对楚成王咄咄逼人之势,齐桓公于是全力进攻郑国,以阻止楚国北上。郑国在齐国等中原国家的打击下,只得向齐国请和。
楚成王二十一年(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会盟,郑国、许国都被迫参加盟会。在此形势下,楚成王并不急于和齐桓公正面争夺,而是继续东略,迂回打从,以削弱对方。
楚成王二十三年(鲁僖公十一年,公元前649年)冬天,楚成王因黄国(今河南潢川西北)不向楚国进贡品,于是出兵攻打黄国。
楚成王二十四年(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楚成王攻打江国(今河南息县西)。同年夏天,楚军灭亡黄国。 面对楚成王的攻伐,齐桓公也无力挽救。 灭亡黄国之后,楚成王继续东进。
楚成王二十六年(鲁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灭亡英国 (今安徽金寨东南)。至此楚国势力已推进到淮河中游一带。
楚成王二十七年(鲁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春天,楚成王由于徐国(今江苏泗洪南)依靠中原诸侯的缘故,于是出兵攻打徐国。同年三月,齐桓公与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在牡丘(今山东聊城东北,当时属齐地)结盟,决定救援徐国。各国国君在匡地(今河南睢县西)等待,由鲁国大夫孟穆伯率领各国军队前往援救徐国。 各国国君是被迫前来抗楚救徐,自己却不敢亲临前线。 正面抗楚不利,同年秋天,齐国等国军队攻打楚国的同盟国厉国(今湖北随州东北),企图抄袭楚国后方,以解除徐国之围。 同年冬天,宋国趁曹国军队远出,袭击曹国。楚国于是乘机大举进攻,在娄林(今安徽泗县东北)打败徐国。齐桓公以八国之众不敌长驱直入之一的楚国,足见楚成王大胆果断,齐桓公已不能与之匹敌。同年,管仲去世。此后两年,齐桓公虽曾讨伐厉国、英国,以报“娄林之役”的失败,企图挽回在淮泗地区的败势,但已无济于事。
楚成王二十九年(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霸势转衰。
楚成王与齐桓公争霸,历时十余年,结果楚国取得辉煌的成果。其原因除客观上因管仲先死、齐桓公力竭,齐国已力不从心、明显地走下坡路外,主要的则是楚成王、斗子文审时度势,谨慎谋划、奋发进取的结果。楚、齐争雄的历程,充分地显示楚国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趋势。 楚成王三十年(鲁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郑文公开始到楚国朝见。楚成王把铜赐给他,不久又后悔,和他盟誓说:“不要拿来铸造武器。”所以郑文公用它铸造三座钟。
楚成王三十二年(鲁僖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随国依靠汉水东边各诸侯的力量背叛楚国。同年冬天,楚国的斗谷于菟率领军队进攻随国,讲和以后回国。
楚成王三十三年(鲁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想组织盟会,传召楚国参加。楚成王发怒说:“传召我,我将好好地去参加,趁机袭击侮辱他。”于是楚成王前往,到达盂地后,抓住宋襄公侮辱一番,不久放他回宋国。
楚成王三十四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郑文公南下朝奉楚国。楚成王北上讨伐宋国,在泓水边打败宋军,射伤宋襄公,宋襄公因此受伤而死。
楚成王三十五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经过楚国,楚成王以诸侯的礼节招待他,然后赠给很多财物送他到秦国去。
楚成王三十九年(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鲁僖公来到楚国请求发兵攻打齐国,楚国派申侯领兵攻打齐国,攻取谷城,把齐桓公儿子公子雍安置在谷城。齐桓公七个儿子都逃到楚国,楚成王都封他们为上大夫。同年,楚成王因夔国不祭祀楚国先祖祝融、鬻熊,于是派兵灭亡夔国。同年夏天,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救,晋国救援宋国,楚成王罢兵而回。将军子玉请求与晋国交战,楚成王说:“晋君重耳曾逃亡在外很久,最后得以返回,上天正在帮他兴盛,不能抵挡。”子玉坚持请战,楚成王便只给少量部队让他带去。晋军果然在城濮打败子玉,楚成王生气,于是杀死子玉。 当初,楚成王打算立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的年纪还不算大,而且有很多宠爱的妻妾,如果将来要废黜商臣,另立太子,必定会出祸乱。楚国立太子,常常选择年轻的。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楚成王没有听从 ,仍立商臣为太子。
楚成王四十六年(鲁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想废黜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到消息但还没有证实,就问他的老师潘崇说:“怎样才能得到确切的消息呢?”潘崇说:“你设宴招待楚成王的妹妹江芈(《史记》误作楚成王的妃子),故意对她表示不尊敬。”商臣听从潘崇的计谋照做。江芈发怒说:“啊!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而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告诉潘崇说:“事情确实。”潘崇说:“你能事奉王子职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能逃亡出国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能发动政变吗?”商臣说:“能。”
同年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并且逼楚成王自杀。楚成王请求吃了熊掌以后再死,企图拖延时间,等待外援,但商臣不答应。十月十八日,楚成王上吊自杀。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楚穆王即位后,给楚成王上谥号称为成王。
‘玖’ 古代六国时期的地界是怎么划分的,都在现今的哪儿
战国时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
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山东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山东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一带;楚国在今天的湖北省一带;燕国在今天的北京市一带;韩国在今天的河南省一带;赵国在今天的山西省一带;魏国也在今天的山西一带。
(9)楚成王灭的英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一、六国简介:
六国,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带,音lù。古六国传为皋陶之后所封之地。六安有皋城,位于六安市区南门。 楚穆王四年,六国被楚国吞并。六国为存续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
二、春秋亡国:
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楚国势力强大起来。楚穆王四年(公元前622年)灭六,同年被楚国灭亡的还有同为皋陶之后的蓼国。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楚成王熊恽二十六年“灭六英”,即在楚成王熊恽二十六年,楚国灭英国与六国。
而《史记·楚世家第十》的记载,楚灭英国确是在楚成王二十六年,但灭六国却是在楚穆王四年(前622年)。
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到楚穆王灭六,皋陶后裔在“六”这个地方立国长达约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
楚国灭六后,“六”成为楚的属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