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卡迪尔有多少人口

英国卡迪尔有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2022-07-18 16:00:27

A. 锡兰国是现在哪个国家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1],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1]

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矿业和地理位置,被誉为“宝石岛”。斯里兰卡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创始成员,也是英联邦,G77,不结盟运动和联合国的成员。还是唯一在人类发展指数[2]被评为“高”的南亚国家。
公元前5世纪僧伽罗人从印度迁移到斯里兰卡。

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311年左右,佛牙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

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入。

从公元5世纪直至16世纪,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间征战不断,直至1521年葡萄牙船队在科伦坡附近登陆。

1587年——1588年,葡萄牙军队在科伦坡战役中击败了斯塔瓦卡王国的进攻,从此原住民与葡萄牙人攻战不断。

1656年5月12日荷兰军队攻克科伦坡。

1796年2月15日英军占领科伦坡,荷兰人统治时期结束。

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亚眠条约,斯里兰卡被正式宣布为英国的殖民地。

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正式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定国名为锡兰。

1972年5月22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

1978年8月16日新宪法颁布,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1]

斯里兰卡独立后,泰米尔人于1972年成立了猛虎组织(1976年改称“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
1983年7月,猛虎组织成员在北部的贾夫纳半岛打死13名政府军士兵,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随即爆发针对泰米尔族人的大规模暴力冲突,从而引发斯里兰卡内战。

1987年7月,印度和斯里兰卡政府达成协议,印度军队进入斯里兰卡执行维和任务。猛虎组织拒绝解除武装,并与印度军队交火。

1990年3月,印度军队撤离斯里兰卡。猛虎组织随后发动攻势,占领了贾夫纳半岛。

1995年1月,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与猛虎组织达成停火协议。但因猛虎组织击沉斯海军两艘船只,停火协议遭到破坏。斯里兰卡政府军随后占领贾夫纳城。

1996年1月,猛虎组织策划了对中央银行的自杀式袭击,造成7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2002年2月,在挪威的斡旋下,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签署了一份永久性停火协议。

2003年4月,猛虎组织退出和谈,斯和平进程宣告中断。

2005年8月,斯里兰卡外交部长卡迪尔加马尔在其寓所内遭猛虎组织暗杀身亡。同年11月,对猛虎组织持强硬立场的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

2006年7月,斯政府军向猛虎组织发动新一轮军事打击,并逐步收复了猛虎组织控制的区域。

2007年7月,斯政府军占领猛虎组织在斯里兰卡东方省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托皮加拉镇,实现了对东方省的控制。

2008年1月,斯政府军对猛虎组织发动大规模攻势。

2009年1月,斯政府军先后占领猛虎组织政治总部基利诺奇镇和军事总部穆莱蒂武镇。

2009年4月初,斯政府军攻占猛虎组织在北部的最后一个据点。26日,猛虎组织宣布单方面停火。但斯政府拒绝停火,要求猛虎组织投降。

2009年5月18日,猛虎组织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在北部穆莱蒂武地区被政府军打死。19日,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说,斯政府军彻底击败了猛虎组织,收复了该组织所占据的“每寸土地”。

2009年5月17日猛虎组织承认与政府军长达25年的战争失败,结束与政府军的战斗。5月18日,斯里兰卡政府军在穆莱蒂武区,击毙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后,宣布斯里兰卡内战结束。

2018年3月6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由于部分地区发生暴力事件,全国进入紧急状态,18日已指示解除全国紧急状态。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北纬5度55分至9度50分,东经79度42分至81度53分之间,在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南北长432公里,东西宽224公里,国土面积为6561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2017年,斯里兰卡人口数为2144万。僧伽罗族占74.9%,泰米尔族15.4%,摩尔族9.2%,其他0.5%。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居民70.2%信奉佛教,12.6%信奉印度教,9.7%信奉伊斯兰教,7.4%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地形地貌
斯里兰卡岛大致呈梨形。斯里兰卡中南部是高原,其中的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海拔2524米,为全国最高点。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其中北部沿海平原宽阔,南部和西部沿海平原相对狭窄,海拔均在150m。

气候特征
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283-3321毫米不等。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斯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即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经过斯里兰卡时。全年降雨量西南部为2540毫米至5080毫米,西北部和东南部则少于1250毫米。
区划
斯里兰卡分为9个省和25个县。

9个省分别为西方省、中央省、南方省、西北省、北方省、北中央省、东方省、乌瓦省和萨巴拉加穆瓦省。[1]

主要城市
科伦坡(colombo)

科伦坡是斯里兰卡首都,面积37.31平方公里,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从中世纪起,这里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兰卡宝石,便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8℃。

努沃勒埃利耶
音译“努瓦拉埃利亚”。斯里兰卡的山区城市。位于康提东南,海拔889米。人口2.1万(1981)。 1828年建立疗养站,逐渐发展为疗养城市。有公园、旅馆、球场、矿泉疗养所。每年四月旅游者来此度夏,为着名避暑胜地。公路交通中心。茶、橡胶、蔬菜的集散地。

艾勒

斯里兰卡西南的港市。人口7.7万(1981)。十六至十七世纪为东方着名的商业中心,主要港口。水深6米以上,可泊5,000吨级轮船。为海军基地。铁路和公路与科伦坡连接。全国最大渔港,有现代化的冷藏设备。出口橡胶、椰子、石墨、手工艺品和香茅油;进口燃料和粮食。附近有雅拉国立公园,是禁猎区。

B. 伊斯坦布尔是哪个国家的

伊斯坦布尔所属的国家: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面积5343平方公里,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

(2)英国卡迪尔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伊斯坦布尔效仿罗马的模式,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半岛亦被称作有七座山丘,每座山丘顶上为帝国清真寺。最东边的山丘坐落于萨拉基里奥角,托卡比皇宫即位于此地。

隔金角湾相望的另一座锥形山丘则是今日贝伊奥卢区的所在地。由于地势原因,过去贝伊奥卢的建筑往往需要通过护土墙来建造,道路则以阶梯形式铺设。亚洲一侧的于斯屈达尔状况相似,地势逐渐朝着博斯普鲁斯海岸下行,而沙姆西帕夏和阿亚兹马的地形则更加多变,与岬形似。

网络-伊斯坦布尔

C. 目前世界上有8个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北

美国是奥本海默、俄罗斯是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库尔恰托夫、法国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英国是约翰·科克罗夫特爵士、中国是邓稼先。
剩下的印度、巴基斯坦、北朝鲜(还没有造出)原先都是无核国家,他们的研制过程都是在暗中进行的,无法查到具体的负责人。

D. 几何之父卡迪尔的详细资料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着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1649年笛卡尔受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姓名:勒内·笛卡尔外文名:Rene Descartes国籍:法国出生地:安德尔-卢瓦尔省出生日期:1596年3月31日逝世日期:1650年2月11日
个人背景
职业: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毕业院校:普瓦提·埃大学
其他信息
逝世地:冰岛
目录
1人物简介
2生平经历
3基本学说
4人物贡献
5人物影响
6人物评价
1 人物简介
2 生平经历
3 基本学说
4 人物贡献
4.1 哲学方面
4.2 数学方面
4.3 物理方面
4.4 天文学方面
5 人物影响
6 人物评价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人物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勒内·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儿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世界着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1]

生平经历折叠编辑本段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法国都兰省海乐村。少年时期他上过一所环境优雅的耶稣会学校──尖塔中学。二十岁在普瓦提·埃大学获得法律学学位。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皆是有懈可击的。从此,他没有继续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决定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世面。由于笛卡尔的家庭经济富裕,足以使他囊满无挂,悠哉游哉。

从1616年到1628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未参加任何战斗。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国家。在这些年间,系统陈述了所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五十二岁时,决定用此方法将世界做个综合性的描述。当时定居荷兰。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生活在那里,选择荷兰是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还可以躲避巴黎社会的纷扰。

1629年写了<思维指南录>一书,概述了他的方法(但是这本书从未完稿,也许从未打算发表,直到他去世五十多年后他的第一版才问世)。在1630年到1634年期间,笛卡尔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科学。为了学到更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亲自做解剖。在光学、气象学、数学及其他几个学科领域内都独立从事过重要研究。

笛卡尔本想在一本题为《世界》的书中介绍他的科研成果,但是当该书在1633年快要完稿时,获悉伽利略因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意大利教会的权威们宣告有罪。虽然笛卡尔在荷兰未受到天主教权威的迫害,但是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收书稿进箧入匣,因为在书中捍卫了哥白尼的学说。在1637年发表了最有名的着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用法文而不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一切有文化的人都可以通读,包括没有学过古典语言的人。在《方法论》中附有三篇论文,在这三篇论文中笛卡尔给出了用自己的方法做出发明的例子。第一篇<光学>论文中,笛卡尔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但是这个定律在此之前就已被威勒勃劳德·斯内尔发现);讨论了透镜和多种其它光学仪器;描述了眼睛的功能及病态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光的学说,后来为克里斯琴·海更斯系统阐述的光波学说揭开了序幕。第二篇论文第一次用现代的观点来探索气象,讨论了云雨风,正确解释了彩虹的形成原因。批驳热是一种不可见的流体组成的观念,指出热是一种内在运动形式的正确推论(但是这个推论以前已由弗朗西斯,培根和其他人提出过)。在第三篇论文中,笛卡尔介绍了解析几何。这是一项重大的数学进展,为牛顿发明微分开辟了道路。

笛卡尔哲学的最大有趣之处来自他的方法。笛卡尔十分留心被普遍接受的大量错误的概念,决定要达到恢复真理的目的,就须得从零开始做起。因此开始怀疑老师教给他的一切,包括所有最崇高的信仰,所有的常识观念,甚至外部世界的存在,连同自己的存在。

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消除如此普遍的怀疑来获得一切事物的可靠知识呢?笛卡尔用形而上学观点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推论,证明出使自己满意的结果:由于自己的存在(我思我在),上帝才存在,外部世界才存在,这就是笛卡尔学说的起点。

笛卡尔方法具有双重意义。第一,把“什么是知识”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置于他的哲学体系的中心。早期的哲学家力图描写世界的本质,但是笛卡尔教导这样的问题若不和“我怎么能知道?”联系在一起,就得不出满意的回答。

第二,笛卡尔认为,不应该从信仰开始而是从怀疑开始。(这恰好与圣·奥古斯丁及大多数中世纪神学家的看法相反,他们认为信仰第一)。这样笛卡尔确实得出了正统神学的结论。但是读者对他的倡导方法远比对他得出的结论还要更为重视(教会担心他的着作会起破坏性作用不是没有理由的)。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

笛卡尔在哲学中强调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区别,在这方面他提倡彻底的二元论。这个区别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是笛卡尔的论着引起了对该问题的哲学讨论。所提出的问题从那时以来就引起了哲学家的兴趣,但是尚未得到解决。

笛卡尔的物质宇宙观也很有影响。认为整个世界──除了上帝和人的心灵之外──都是机械运动的,因此所育的自然事物都可以用机械原因来解释。否认占星术、魔法以及其它迷信形式,同样否认了对事物所做的一切目的论的解释(也就是他寻找直接的机械原因,否定事物的发生是为了某种遥远的终极目的的认识)。由笛卡尔的观点可以看出,动物从本质上讲就是复杂的机械,人体也受通常的力学定律所支配。从那时起,这就成了现代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笛卡尔提倡科学研究,认为把它应用于实践会有益于社会。觉得科学家应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应该努力用数学方程来描述世界。所有这些听起来倒很合乎现代要求,但是笛卡尔虽然自己也亲自做观察实验,但是却从未强调过实验在科学方法中的极其重要性。

早在笛卡尔几年之前,着名的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要搞科学研究,并且会从中受益。笛卡尔“我思我在”的着名观点也并不新奇,圣。奥古斯丁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提出过(当然用词不同)。同样,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也只不过是圣·安瑟尔姆(1033──1109)最先提出的实体观点的一种变体。1641年,笛卡尔发表了另一部名着《冥想录》,1644年,他的《哲学原理》问世。这两部着作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1647年又有译本问世。

虽然笛卡尔是一位文笔精练语句华丽的散文体作家,但是他的文风复古,令人瞠目不解。的确,他的话听起来常常使人感到他是一个中世纪的学究,也许是他采用理性主义方法的原因。而弗朗西斯·培根虽然比笛卡尔早生三十五年,却完全具有现代的风格。

笛卡尔的着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上帝虔诚的信徒。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良好的天主教徒,但是教会的权威不喜欢他的观点,他的着作被列入天主教的禁书之列。即使在信奉新教的荷兰(当时也许是欧洲最宽容的国家),笛卡尔也被指控为无神论者,他同教会的权威发生了矛盾,不胜烦恼。

1649年,笛卡尔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的慷慨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做她的私人教师。笛卡尔喜欢温暖的卧室,总是习惯晚些起床。当得知女王让他清早五点钟去上课,他深感焦虑不安。笛卡尔担心早上五点钟那刺骨的寒风会要了他的命。果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患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达瑞典仅四个月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笛卡尔从未结婚,但却有一个女儿,她不幸早年夭折。

笛卡尔的哲学受到了他的同时代人的强烈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感到其中有循环推理。后来的哲学家指出了他体系中的许多缺陷,今天没有谁会捍卫他的体系。但是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体系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思想──更确切地说是别人从他的着作中吸取思想的精华──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基于这一点,笛卡尔无疑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笛卡尔至少有五个观念对欧洲思想有着重大影响:①力学宇宙观;②对科研的积极态度;③在科学中强调使用数学;④提倡在初期采取怀疑主义;⑤重视认识论。

在估价笛卡尔的整个影响时,我还考虑到了他那令人难忘的科学成就,特别是解析几何的发明。就是这个因素,我才确定把笛卡尔的名次比伏尔泰、卢梭和弗朗西斯·培根这样杰出的哲学家的名次排得高些。

基本学说折叠编辑本段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
17世纪前期在笛卡尔生活的法国,为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敌视科学思想,用火刑和监狱对付先进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批判经院哲学,建立为科学撑腰的新哲学,是先进思想家的共同任务。笛卡尔和F.培根一样,打出了新哲学的大旗。他们指出经院哲学是一派空谈,只能引导人们陷入根本性错误,不会带来真实可靠的知识,必须用新的正确方法,建立起新的哲学原理。从他们起,哲学研究开始重视科学认识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经院哲学以圣经的论断、神学的教条为前提、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进行推论,得出符合教会利益的结论。这种方法的基础是盲目信仰和抽象论断。笛卡尔指出,我们不能盲从。我们已有的观念和论断有很多是极其可疑的,我们处在真假难分的状态中是不可能确定真理的。为了追求真理,必须对一切都尽可能地怀疑,甚至像“上帝存在”这样的教条,怀疑它也不会产生思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破旧立新,这就是笛卡尔式怀疑。这种怀疑不同于否定一切知识的不可知论,而是以怀疑为手段,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所以被称为“方法论的怀疑”。他把怀疑看成积极的理性活动,要拿理性当作公正的检查员。他相信理性的权威,要把一切放到理性的尺度上校正。他认为理性是世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权威不再在上帝那里、教会那里,而到了每个人的心里了。这是对经院哲学的严重打击。

笛卡尔认为,凡是在理性看来清楚明白的就是真的。复杂的事情看不明白,应当把它尽可能分成简单的部分,直到理性可以看清其真伪的程度。这就是笛卡尔的真理标准。这是在认识论上应用理性主义,即唯理论。笛卡尔是17世纪唯理论的创始人,他并不完全排斥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但认为单纯经验可能错误,不能作为真理标准。在他看来,数学是理性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的,所以数学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求得真理的方法,应当以这种方法找出一些最根本的真理来作为哲学的基础。笛卡尔从哥白尼、伽利略的新科学中借来的带有机械论性质的方法,曾经对哲学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弊病。

笛卡尔把他的体系分为3个部分:①“形而上学”,即认识论和本体论;②“物理学”,即自然哲学;③各门具体科学,主要是医学、力学和伦理学。他把“形而上学”比作一棵树的根,把“物理学”比作树干,把各门科学比作树枝,以此表明哲学的重要地位,但也指出果实是树枝上结出的,以表明科学的重要意义。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中有新的思想,也有不少经院哲学的残余。他的“物理学”摆脱了经院哲学,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对哲学的新贡献。笛卡尔本人是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把变数引进数学,将几何学和代数学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想和模型,提出了以数学为基础的、以演绎法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他在物理学上提出了动量守恒的观念;他以物质的涡旋运动说明太阳系的生成,成为I.康德宇宙起源说的渊源。这些科学成就都超越了机械论的局限。

人物贡献折叠编辑本段
哲学方面 折叠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

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尔还企图证明无限实体,即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笛卡尔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他主张唯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最着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这句被Descartes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Descartes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Descartes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数学方面 折叠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

笛卡尔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尔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着作<几何>中,笛卡尔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坐标系以及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尔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 此外,现在使用的许多数学符号都是笛卡尔最先使用的,这包括了已知数a, b, c以及未知数x, y, z等,还有指数的表示方法。他还发现了凸多面体边、顶点、面之间的关系,后人称为欧拉-笛卡尔公式。还有微积分中常见的笛卡尔叶形线也是他发现的。

物理方面 折叠

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尔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尔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尔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他还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彩虹现象,并且通过元素微粒的旋转速度来分析颜色。

天文学方面 折叠

笛卡尔把他的机械论观点应用到天体,发展了宇宙演化论,形成了他关于宇宙发生与构造的学说。他认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而不只是从已有的形态来观察,对事物更易于理解。他创立了漩涡说。他认为太阳的周围有巨大的漩涡,带动着行星不断运转。物质的质点处于统一的漩涡之中,在运动中分化出土、空气和火三种元素,土形成行星,火则形成太阳和恒星。

他认为天体的运动来源于惯性和某种宇宙物质旋涡对天体的压力,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旋涡的中心必有某一天体,以这种假说来解释天体间的相互作用。笛卡儿的太阳起源的以太旋涡模型第一次依靠力学而不是神学,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的形成过程,比康德的星云说早一个世纪,是17世纪中最有权威的宇宙论。

笛卡尔的天体演化说、旋涡模型和近距作用观点,正如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样,一方面以丰富的物理思想和严密的科学方法为特色,起着反对经院哲学、启发科学思维、推动当时自然科学前进的作用,对许多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又经常停留在直观和定性阶段,不是从定量的实验事实出发,因而一些具体结论往往有很多缺陷,成为后来牛顿物理学的主要对立面,导致了广泛的争论

人物影响折叠编辑本段
笛卡尔的学说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我思故我在”,强调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启发了康德,成为从康德到G.W.F.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主题,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正如他的解析几何引出微积分一样。经过他改造的“上帝”观念,也鼓励了B.斯宾诺莎对它作进一步的改造,把“上帝”等同于自然,用唯物主义克服二元论。在笛卡尔以后,为了克服他所造成的困难,人们作出了种种努力。在“笛卡尔学派”中,N.马勒伯朗士站在唯心主义一边,强调上帝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完全依赖于上帝。G.W.莱布尼茨也用上帝的“前定和谐”来说明身和心的无联系的一致。另一些人则站在笛卡尔“物理学”的机械唯物主义一边,克服他的“形而上学”中的唯心主义,把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形态发展到高峰。这就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人物评价折叠编辑本段
笛卡尔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并把上帝看作造物主。但笛卡儿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却是一个机械论者,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方法论对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他在古代演绎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演绎法:以唯理论为根据,从自明的直观公理出发,运用数学的逻辑演绎,推出结论。这种方法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归纳法结合起来,经过惠更斯和牛顿等人的综合运用,成为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作为他的普遍方法的一个最成功的例子,是笛卡尔运用代数的方法的来解决几何问题,确立了坐标几何学即解析几何学的基础。

笛卡尔的方法论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他善于运用直观“模型”来说明物理现象。例如利用“网球”模型说明光的折射;用“盲人的手杖”来形象地比喻光信息沿物质作瞬时传输;用盛水的玻璃球来模拟并成功地解释了虹霓现象等。第二,他提倡运用假设和假说的方法,如宇宙结构论中的旋涡说。此外他还提出“普遍怀疑”原则。这一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反对教会统治、反对崇尚权威、提倡理性、提倡科学起过很大作用。

笛卡尔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E. 说明巴格达在当时区域性贸易中的地位

你没说具体时期,我就定位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巴格达位于两河流域地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向东受到波斯、天山西域、唐朝等国家进行丝绸、茶、陶器等输入。向西以大马士革为交通要点向东输送阿拉伯世界、埃及及地中海周边国家的玳瑁、骆驼、象牙、琥珀等输入,位于欧亚大陆的要道及丝绸之路的枢纽,人口发达,与东西方贸易往来甚密,在8世纪时是不亚于长安的贸易大都市。

F. 也门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国名:也门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Yemen)

国庆日:5月22日(1990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白、黑色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革命、胜利,白色象征神圣、纯洁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黑色象征过去的黑暗年代。

国徽:由鹰和国旗等图案组成。舒展双翼的鹰代表力量,也象征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展望。鹰胸前的盾面上绘有着名的古迹马里卜水坝和传统经济作物咖啡树等图案,这既表明了也门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悠久历史,也表明了其农业特点。两面国旗弧悬于鹰两翼之下,鹰爪下的绶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也门共和国”。

自然地理:面积531869平方公里。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西临红海,北部和沙特阿拉伯接壤,东与阿曼为邻,南濒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扼地中海与印度洋交通要冲,隔曼德海峡与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相望。海岸线长2000余公里。全境以山地高原为主,沙漠地区炎热干燥。

人口:1648万(1997年)。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什叶派的宰德教派和逊尼派的沙裴仪教派各占50%。

首都:萨那(sana’a)

简史:也门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525年,先后建立麦因、萨巴和赫米叶尔三个王朝。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初葡萄牙人侵入,1789年英国占领了属也门的丕林岛,1839年又占领了亚丁。1863—1882年英先后吞并哈达拉毛等30多尔酋长领地,组成“亚丁保护地”,将也门南方的大部分领土分割出来。1918年,奥斯曼帝国崩溃,也门建立了独立的穆塔瓦基利亚王国,成为阿拉伯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国家。1934年,也门王国在同沙特阿拉伯王室的战争中失败,英国乘机迫使其签署不平等条约,承认英国对南部也门的占领,也门被正式分割为南北两方。1959—1963年英国先后将也门南部的六个苏丹国拼凑成“南阿拉伯联邦”,后“亚丁保地”宣布加入。1963年南部人民在“民主阵线”领导下,举行大规模的反英武装斗争。1967年独立,成立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两国加快了统一的步伐。1988年双方签署了南北居民自由过境和共同开发边界地区石油、矿业资源的协议,揭开了加快统一的序幕。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和民主也门议会讨论了塔兹统一协定草案,并决定5月22日为统一后的也门共和国的诞生日。

政治:1994年9月28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改案,取消总统委员会,改为总统制。议会由原阿拉伯也门协商议会和民主也门最高人民委员会组成。部长会议(内阁)行使行政权。

外交: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睦邻友好,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的原则。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努力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是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阿拉伯议会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6年9月24日,阿拉伯也门与中国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1963年2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1968年1月31日与民主也门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也门统一后,中也两国建交日期确定为1956年9月28日。

G. 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资本主义由封建社会发展过来。封建社会是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播种,租期内土地由农民掌控,但要定时向地主交地租和其它税。资本主义改为农业工人到农业资本家的农场干活,之后拿钱离开,不掌控土地。

资本主义里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并无准确定义,不同经济学家有不同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制度,在这样制度下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价值。

(7)英国卡迪尔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方面,产生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

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强制地使劳动者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全部过程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英国卡迪尔有多少人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 浏览:93
印度雷达哪里买 浏览:31
印度电影有哪些是国语 浏览:848
越南重卡有哪些 浏览:831
东风5和印度烈火哪个先进 浏览:857
萨达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浏览:191
酸甜意大利面怎么和面 浏览:919
中国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浏览:795
和平精英国际服白卡在哪里使用 浏览:706
伊朗为什么拒绝进口歼10 浏览:579
越南花卉市场都有哪些 浏览:358
印尼电信卡wf怎么连接 浏览:390
现在去伊朗温度是多少 浏览:282
法语意大利语属于哪个语系 浏览:59
在越南哪里买最便宜 浏览:837
意大利什么时候可以玩 浏览:899
中国有哪些专科 浏览:496
英国足球队为什么会输 浏览:957
意大利vs西班牙在哪里直播 浏览:700
中国电信如何求助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