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幽浮到底有多少人

英国幽浮到底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7-19 02:27:21

㈠ 世界上有外星人么

飞碟和外星人的传说

既然天体间的距离极其遥远,既然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宇宙航行困难重重,为什么书报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因特网上会有那么多飞碟和外星人的报道呢?不明物体在天上飞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记载。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始于1878年1月,当时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时,看见空中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在飞行。当时飞机还没有问世,这一奇特的现象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有150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了这条消息,成为现代不明飞行物报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飞行物在英语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的缩写就是UFO。香港和台湾有的书上,把UFO三个字母的发音直接用汉字写出,叫做“幽浮”,这就使它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个UFO的报道出现在1947年6月24日,这篇报道说,民航机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华盛顿州雷尼尔山谷附近搜寻一架莫名其妙失踪飞机的时候,突然发现空中有9个碟状的闪光飞行物,每个的直径大约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样,正在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超高速跳跃着向前飞行。记者在报道中使用了“飞碟”这个词。从此“飞碟”和“UFO”一起成为不明飞行物的代名词。

然而飞碟竟是地球底部的来客,是地球黑子导演出的一种假象!!!地球黑子A中产生的镁,它是最易失去外层的2个电子,变成正镁离子Mg+ ,它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粉末状态下也保持着金属光泽。在常温下,与空气里的氧缓慢氧化,在地面空气中放久后,就会慢慢发暗并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铝在表面氧化后,产生一层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照射下会银光闪闪。当黑子A接近地底的时候,地壳电位由0变正,因同性相斥,带正电荷的金属粉尘被斥出地缝。有的散落在大气层中,慢慢氧化为尘埃,有的一团团粉尘被斥向地表,在旋转着的黑子电场作用下,粉尘在空中成团地旋转,在风的影响下,时而旋成球形,时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圆锥形、圆柱形、椭圆形等,见者便给它一个形象的名字——“飞碟”!!!!!!!!

由于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着名记者爱德华·R·莫罗又采访了阿诺德,采访中阿诺德声明,1947年关于他看见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没有正确地引用我的话。各家报纸对我的话夸大其词……我当时说,这些物体在上下波动,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汹涌的水面上的小船。当我形容它们怎么飞行的时候,我说它们的飞行就像在水面上抛出一个碟子。大多数报纸误解了我,并且错误地引用了我的话。报纸说我说这些物体就像碟子一样。而我是说,它们飞行的样子像碟子。”阿诺德说他看见了一连串9个物体,其中一个发出了“可怕的蓝色闪光”。阿诺德得出结论说,它们是一种新式的带翼飞机。莫罗在采访报道最后总结说:“1947年的报道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阿诺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们遗忘,而‘飞碟’却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

最早把飞碟和外星人联系起来的,是美国亚利桑那的气象学家麦克唐纳和美国西北大学的海克两人。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飞碟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飞船。这个观点非常符合一般人爱幻想、爱猎奇的心理,立即成为新闻炒卖的热点,至今长盛不衰。

半个多世纪以来,媒体对UFO的报道已经超过100万次,现在光是美国,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关于飞碟或外星人的报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与外星人直接接触的报道。全世界就更多了。这些报道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很多还有目击者的照片、录音和访谈的录像等等。如果我们都相信这些报道,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随着我们国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国的飞碟和外星人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市面上现在有的书籍,多半还是翻译或编译或改写外国人的,其中相当多的故事是外国报纸上4月1日“愚人节”所编的愚弄人的“新闻”,我们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还是真想发财,竟把它当做真事推销给我们。多数科学家都承认,我们现在的文明还是一个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类……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这就是我们还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归结到外星人头上,都用外星人来解释,那就离科学太远了。

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出于商业目的,什么“新闻”都是可以制造的。飞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为新闻题材进行炒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各种报纸、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商、出版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把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引导到了完全背离科学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严肃的科学家(注意,不是带引号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碟。

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行星协会主席、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卡尔·萨根,在着名的科普着作《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专门讲到各种有关外星人和飞碟的报道的起源,他说:“我们经常被那些支离破碎、吹嘘得吓人的UFO(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的传说所缠绕,却很少听到编造者所受到的惩罚。这并不难理解:什么能够推销更多的报纸和书籍?什么能够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什么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么能使我们打发令人难熬的时间?是真的坠毁的外星飞船,还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骗子在骗那些傻瓜兜里的金钱?是威力无边的外星人在耍弄人类,还是有人根据人类的软弱和缺陷而总结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些时间横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内容五花八门,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却是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的研究。美国中情局对UFO现象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UFO现象则是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UFO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成立于1953年,鼎盛时期在全球各地拥有1500名会员,最多时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击报告的英国UFO(不明飞行物)部门,由于可供调查的线索日趋减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销。这从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人们对UFO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学观点看待它。

六、科学的探索

作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工作的一个部分,科学家也在积极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积极地搜寻有没有外星人的信息。这种科学的探索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里森两人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国着名的《自然》杂志上。文章说根据他们的计算,如果宇宙中别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们的科学水平和我们1959年的水平相当。那么,它们应该可以收到地球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同样,如果它们想向我们发射无线电信号,我们也可以收到。尽管距离极其遥远,需要几千、几百年才能交谈一句话,但是毕竟是可以交流的。他们俩还研究了进行星际无线电波交流的最佳波长,这个波长是氢原子的21厘米波长。因为,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长也容易探测到。

这篇文章大大的激发了人们探测地外文明的热情,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因为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们差不多,我们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流。这篇文章是科学的探测外星人的开始。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哀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入"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某人于1995年于广州市广州港技工学校晚上10点45分左右从窗边看过----宿舍在5楼,“有飞碟”是从六楼传来,两层楼的人都可作证。我拾起眼镜时候只看到眨眼功夫从好远处有一光点(应是光柱)以没曾见过的速度上下波动向我们这幢宿舍而来,好高,好远,当时从听到人喊到亲眼看到大概是经过不到1分钟,我拾起眼镜时只有幸看到如上所说的。接着一眨眼功夫哪光点便越过宿舍楼上方。整个过程只是1分钟的过程(我感知的时间)。

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衷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人发射信息和接收来处外星人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㈡ 世界上有多少个外星人

目前未知,
本人认为外星人是存在的:狭义的外 星人来源于地球以外的星体的高 智能生命,广义的外 星人就是指来源于其他星体上的高智能 生命,包括地球人到 达其他星球时成 为其他星球的外星人。关于外星人:一、不论是地球以外 的外星人还是地球人成为其 他星体上的外星人都是有可 能的.因为宇宙 这么大,不可能只有地球上存在生 命的,一定还有其它星球上是存 在生命的,只是目前我们 还没有发现而已.而地球人早就登 上月球,那时这些宇 航员就成了月球上的外 星人了,所以宇宙中是存在 在外星人的.二、可以肯定的是当人类登上其他 星体时是有的,因为此时这些 人成了这个星体上的外星人.而宇宙 有没有地球之外的外星人这个问题到现 在谁也没法回答.三、可以 肯定的是到现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 球曾有外星人来访过.有些人把现 今科学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说成是外 星人来访(ufo)是很常 有的事.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看到 的其实是人工飞行器.又有些人把人类的古 文明说成是外星文明,把现在解释不了的东西都 归功为外星人杰作,这是对人类本身的侮辱!!!其实人的创造 力是很强的,我们现在不能做 到的事情不代表古代人类就做不了.不要什么都说是外星人.四、而UFO是指不 明飞行物体,泛指所有非 人造飞行物.UFO肯定 是有的,人类不能解释的东西多 着呢.但 是否与外星人有关就不得而知. 荣海王

㈢ 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

飞碟和外星人的传说

既然天体间的距离极其遥远,既然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宇宙航行困难重重,为什么书报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因特网上会有那么多飞碟和外星人的报道呢?不明物体在天上飞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记载。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始于1878年1月,当时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时,看见空中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在飞行。当时飞机还没有问世,这一奇特的现象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有150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了这条消息,成为现代不明飞行物报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飞行物在英语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的缩写就是UFO。香港和台湾有的书上,把UFO三个字母的发音直接用汉字写出,叫做“幽浮”,这就使它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个UFO的报道出现在1947年6月24日,这篇报道说,民航机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华盛顿州雷尼尔山谷附近搜寻一架莫名其妙失踪飞机的时候,突然发现空中有9个碟状的闪光飞行物,每个的直径大约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样,正在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超高速跳跃着向前飞行。记者在报道中使用了“飞碟”这个词。从此“飞碟”和“UFO”一起成为不明飞行物的代名词。

由于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着名记者爱德华·R·莫罗又采访了阿诺德,采访中阿诺德声明,1947年关于他看见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没有正确地引用我的话。各家报纸对我的话夸大其词……我当时说,这些物体在上下波动,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汹涌的水面上的小船。当我形容它们怎么飞行的时候,我说它们的飞行就像在水面上抛出一个碟子。大多数报纸误解了我,并且错误地引用了我的话。报纸说我说这些物体就像碟子一样。而我是说,它们飞行的样子像碟子。”阿诺德说他看见了一连串9个物体,其中一个发出了“可怕的蓝色闪光”。阿诺德得出结论说,它们是一种新式的带翼飞机。莫罗在采访报道最后总结说:“1947年的报道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阿诺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们遗忘,而‘飞碟’却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

最早把飞碟和外星人联系起来的,是美国亚利桑那的气象学家麦克唐纳和美国西北大学的海克两人。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飞碟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飞船。这个观点非常符合一般人爱幻想、爱猎奇的心理,立即成为新闻炒卖的热点,至今长盛不衰。

半个多世纪以来,媒体对UFO的报道已经超过100万次,现在光是美国,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关于飞碟或外星人的报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与外星人直接接触的报道。全世界就更多了。这些报道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很多还有目击者的照片、录音和访谈的录像等等。如果我们都相信这些报道,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随着我们国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国的飞碟和外星人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市面上现在有的书籍,多半还是翻译或编译或改写外国人的,其中相当多的故事是外国报纸上4月1日“愚人节”所编的愚弄人的“新闻”,我们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还是真想发财,竟把它当做真事推销给我们。多数科学家都承认,我们现在的文明还是一个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类……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这就是我们还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归结到外星人头上,都用外星人来解释,那就离科学太远了。

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出于商业目的,什么“新闻”都是可以制造的。飞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为新闻题材进行炒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各种报纸、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商、出版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把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引导到了完全背离科学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严肃的科学家(注意,不是带引号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碟。

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行星协会主席、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卡尔·萨根,在着名的科普着作《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专门讲到各种有关外星人和飞碟的报道的起源,他说:“我们经常被那些支离破碎、吹嘘得吓人的UFO(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的传说所缠绕,却很少听到编造者所受到的惩罚。这并不难理解:什么能够推销更多的报纸和书籍?什么能够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什么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么能使我们打发令人难熬的时间?是真的坠毁的外星飞船,还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骗子在骗那些傻瓜兜里的金钱?是威力无边的外星人在耍弄人类,还是有人根据人类的软弱和缺陷而总结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些时间横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内容五花八门,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却是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的研究。美国中情局对UFO现象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UFO现象则是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UFO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成立于1953年,鼎盛时期在全球各地拥有1500名会员,最多时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击报告的英国UFO(不明飞行物)部门,由于可供调查的线索日趋减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销。这从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人们对UFO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学观点看待它。

六、科学的探索

作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工作的一个部分,科学家也在积极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积极地搜寻有没有外星人的信息。这种科学的探索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里森两人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国着名的《自然》杂志上。文章说根据他们的计算,如果宇宙中别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们的科学水平和我们1959年的水平相当。那么,它们应该可以收到地球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同样,如果它们想向我们发射无线电信号,我们也可以收到。尽管距离极其遥远,需要几千、几百年才能交谈一句话,但是毕竟是可以交流的。他们俩还研究了进行星际无线电波交流的最佳波长,这个波长是氢原子的21厘米波长。因为,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长也容易探测到。

这篇文章大大的激发了人们探测地外文明的热情,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因为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们差不多,我们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流。这篇文章是科学的探测外星人的开始。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哀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入"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某人于1995年于广州市广州港技工学校晚上10点45分左右从窗边看过----宿舍在5楼,“有飞碟”是从六楼传来,两层楼的人都可作证。我拾起眼镜时候只看到眨眼功夫从好远处有一光点(应是光柱)以没曾见过的速度上下波动向我们这幢宿舍而来,好高,好远,当时从听到人喊到亲眼看到大概是经过不到1分钟,我拾起眼镜时只有幸看到如上所说的。接着一眨眼功夫哪光点便越过宿舍楼上方。整个过程只是1分钟的过程(我感知的时间)。

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803818.html
回答者:真田昭幸 - 高级经理 六级 1-30 01:09

--------------------------------------------------------------------------------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衷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人发射信息和接收来处外星人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㈣ UFO出现了么真有外星人么

关于外星球生命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经历过好几个阶段:糊里糊涂的推测,无拘无束的猜想,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和毫无想象力的漠不关心,最后,才算成熟。目前已到达采用严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实际阶段。这项工作在科学上已经受到尊重,其重要意义也为人们广泛了解。外星球生命的想法,已经到达该实际研究的时候了。

UFO:外星文明的使者?我们的银河系中,有着一至两千亿颗恒星,我们的太阳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颗。

在整个宇宙中,星系的数量在十亿以上,我们的银河系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想想上面这两个数字吧,难道其中不会产生几个比我们更高级的文明?

外星高等文明是否存在,科学上一直是有争论的。

如果完全从常识出发来推论,外星高等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当然是无法排除的。在外星文明问题上发表过大量作品的卡尔·萨根认为:“我们没有理由自诩为空前绝后或最理想的生物。”但是迄今为止,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人类既没有发现外星高等文明存在的证据,也未能提供外星高等文明不存在的证据。因此所有那些被认为是外星高等文明降临地球的现象,都是现今的科学无法解释的。在民间有着大量热心参与者的UFO探索,则经常被严肃的科学家嗤之以鼻,因为这些探索者往往坚信他们所见到的UFO是外星文明使者的飞船,而科学家却认为他们拿不出任何确切的证据。

现今的科学经常是傲慢的。如果世间有现今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而人们又乐意谈论这些现象,就会被视为对科学权威的冒犯(实际上恐怕是对某些人假想的自身权威的冒犯)。在外星高等文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上,回击这种冒犯的策略有两种:

一、是试图“证明”外星文明不可能存在;

二、宣布对外星高等文明的讨论属于“伪科学”之列。

德雷克公式及其估算值讨论外星高等文明是否可能存在,数量可能有多少,可以用到一个“德雷克公式”:

银河系中的高等文明数=恒星总数×恒星拥有行星系统的概率×行星系统中产生生命的概率×生命中产生智慧生命的概率×智慧生命进入技术时代的概率×技术时代的平均持续时间÷银河系年龄

这个公式由射电天文学家德雷克(Frank Drake)与卡尔·萨根(Carl Sagan)提出,在1961年美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委员会请德里克主持组织的第一次搜寻地外生命的学术会议上,被作为主题来讨论。在这个公式中,银河系年龄有一个大致确定的数值,恒星总数是一个巨大的数值,中间各项则非常小,相乘之后就更小,由于中间各项数值都是估计的,因此当时推算的结果是取值在1000~100,000之间。

但是,据说也有人所得估算之值在1~1000之间。若取值为1,就“证明”了外星高等文明不存在——因为这个1已经被我们地球占了,所以我们是银河系中独一无二的。

当然这个“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

首先,在逻辑上就有问题:我们从小学的课堂开始,就被告知宇宙是无限的,假如宇宙真是无限的,那么在无限的宇宙中就应该有无限个银河系,因此即使每个银河系中高等文明只有1个,全宇宙的高等文明也必有无限多个。要回避这个“无限”,除非将我们银河系中的高等文明数取作0,但是既然已经有了我们地球,就无法取作0了。

其次,中间各项数值的估计随意性太大,很难有确切值。

更大的问题是,公式中的“生命”仅限于地球上的生命模式,而事实上,谁能排除生命还有其它模式(比如说不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的可能性?而在幻想电影中,生命的不同模式早已经司空见惯,比如影片《病毒》(Virus,中译名有作《异形总动员》)中的病毒,就是一种高智慧的外星生命,但是它们根本就没有形体。

是伪科学吗?是现代神话吗?将对外星高等文明的讨论归入“伪科学”,虽然省力,但只是对于制止人们讨论问题有作用,对于增进人类的知识则毫无贡献。倒是另一种从哲学出发的思路,将地外文明视为“一个现代性的神话”,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认为地外文明是一个无法进行科学检验的问题,因为即使往返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数百万年,而数百万年之后,谁知道地球文明会变成何种光景。姑不论恒星际航行的技术目前还根本未被人类掌握,即使掌握了,往返时间如此之长,对人类也毫无疑义。

当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思路,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的。第一,即使人类还不能去,但外星文明如果掌握了更高的星际航行技术,他们可以来啊(所以如果能够来到地球的,一定是高等文明);第二,尽管目前人类能够进行的初级航天速度确实很慢(相对于遥远的恒星际空间而言),但是超光速航行、寻找虫洞(能够快速进行时空转换的特殊通道)、低温休眠等等方法,都已经出现在科学家的想象中,在科幻电影中则早已经被使用了无数次了,例如在《异形》(Alien)系列、《太空杀人狂》(Jason)等电影中,使用的办法就是低温休眠。在这类电影中,星际航行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这些技术将来实现的可能性也不能绝对排除。这些都可能使得外星文明从“神话”变为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假定飞船能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相对论的时间效应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宇航员是长眠还是永生?这些问题都是富有挑战性的。

星际航行和“戴森球”:智慧外星人会不会和我们联络?将UFO视为外星文明的使者,首先会引出这个问题:星际航行是不是可能?只有得出肯定的答案,UFO才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的使者。

对于恒星之间的星际航行,科学家已经设想了许多种技术方案。首要问题是速度——起码要有光速的十分之一光景,通往最近恒星的宇宙航行才有现实意义,否则的话航程持续亿万斯年,谁能胜任?而要速度就要有惊人的能源,才能将宇宙飞船逐渐加速到足够的巡航速度。美、英科研机构在这方面有大量研究成果和方案,比如“猎户座工程” 、戴森火箭(美国)、“戴达洛斯工程”(英国),设想利用核爆炸、核聚变等方式推进火箭。还有设想用反物质来推进火箭的方案。而所有这些方案,目前具体计算的结果,都是无法实施的。此外还有太阳能宇宙飞船、光帆飞船等方案,理论上即使可行,以现有的技术手段也难以实施。

还有些科学家持另一种思路:如果外星文明已经可以到达地球,那他们的科学技术必然比我们发达很多,那他们为什么还总是躲着我们呢?为什么不堂而皇之地和我们交往呢?所以,所谓的UFO肯定不是外星文明使者。

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这种“道理”仍然只是地球人的道理。如果存在高度智慧的外星生物,他们完全可能有别的想法,也许他们认为和一个陌生文明(哪怕文明程度还很低)轻率交往是危险的;也许他们认为地球文明还太低级,根本不值得与之交往——打个比方说吧,我们人类中会有几个人想过要和一群蚂蚁交往或交流思想?

这就引导到第二个问题: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否会有愿望与低级文明交往?这需要先对文明的发达程度作一些推测。

苏联天体物理学家 N. S. 卡达谢夫曾建议,可以根据宇宙中不同文明用于通讯的能量,来对它们分级。他将想象中的文明分为I、II、III三种类型:

I型文明能够调集与地球整个输出功率(当时他的估计,地球的功率输出约为 1015~16瓦)相当的能量用于通讯。

II型文明能够把相当于一颗典型恒星的输出功率(1026瓦)用于通讯。

III文明用于通讯的功率达 1036瓦,约等于整个星系的功率输出。

据此,目前的地球文明只能大致定为 0.7型——连I型都未达到。

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即所谓“戴森球”。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1/109。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戴森所设想的这种可以包围恒星的球状结构,被称为“戴森球”。对于我们的太阳系而言,用地球上的物质来建造这样巨大的戴森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戴森的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的——他设想我们可以“拆掉”一个行星来造我们的戴森球!这个不幸的行星,戴森选定为木星。不过,失去木星的太阳系是否还能维持目前的稳定状态,将成为新的问题。

如果文明的高度,真的可以用卡达谢夫的三种类型,或是否已经建成戴森球来标志,那么,一个III型文明会不会有兴趣来和0.7型的地球文明交往的呢?而外星飞船上的宇航员用望远镜(如果他们也用的话)观测一下我们的太阳,看到它依然明亮,就知道它的行星上的生物还未建成戴森球,也就知道这些生物还处在何等的“初级阶段”,似乎也就没有必要和我们交往了——就象你不想和蚂蚁交往一样。

相对论与时空旅行关于外星文明的话题,总是直接和时空旅行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用人类目前所能拥有的航行速度,进行星际航行是不可能的,所以那些想象中的外星来客,通常总是被认为已经拥有时空旅行的能力。

早在1895年,H. G. Wells就出版了科幻小说《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想象利用“时间机器”在未来世界(公元802701年)旅行的经历。这种旅行后来通常被称为“时间旅行”,既可以前往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如果说,在相对论出现(1905)之前,所谓“时间旅行”纯粹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那么相对论开始让这种幻想变得有点“科学”味道了——相对论使得“时间机器”从纯粹的幻想开始变得稍有一点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对论表明,一个人如果高速运动着,时间对他来说就会变慢;如果他的运动速度趋近于光速,时间对他来说就会趋近于停滞——以光速运行就可以永生。那么再进一步,如果运动的速度超过光速(尽管相对论假定这是不可能的),会发生什么情况?推理表明,时间就会倒转,人就能够回到过去——这就有点象Wells的时间机器了。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来说是如此,因为事实上,人类至今所能做到的最快的旅行,其速度也是远远小于光速的,更别说超光速旅行了。

但是物理学家这种纯理论的、目前还没有任何实践可能的推理,对于科幻电影来说,已经足以构成重要的思想资源。

利用这一思想资源的影片,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比较初级简单的,即利用“时间机器”一会儿跑到未来,一会儿回到过去——根据Wells小说《时间机器》拍摄的同名影片就是如此。第二类比较高级复杂一些,就要在因果性问题上做文章。本来在我们的常识中,因果律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事情有因才会有果,原因只能发生在前,结果必然产生于后。但是一旦人可以回到过去,因果律就要受到严峻挑战——人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则他已知未来之果,假如他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他能不能去改变当日之因?换句话说,他可不可以重写历史?这第二类影片,较新的有近年的《未来战士》(Terminator)系列、《12猴子》(12 Monkeys)等,较早的有20世纪8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系列。

这里所谓的“正常”,当然只是“原来那样”之意。但是,如果某些事件可以导致不同的历史,那么到底哪一种历史才是“原来”的呢?或者说,到底哪一种历史才是“真实”的呢?从影片故事内部的逻辑来看,这些不同的历史相互之间似乎是平权的——没有哪一种历史比别的历史更真实,或更正常,更有理由。所以在《回到未来》第三部的结尾,博士郑重告诉马蒂:“未来是不确定的”。

在以时间旅行为思想资源的科幻影片中,《未来战士》系列突出了对因果律的困惑和挑战,而《回到未来》则在“让历史重新来过”上做文章。影片《超人》(Superman)中也有类似的“干预历史”的情节(让时间回到女友惨死之前)。其实影片《疾走罗拉》(Run Lola Run)中的三种结局,也是让历史重演三次,直到令人满意为止,这和《超人》中的上述情节是类似的,只是没有采用时间旅行和科幻的形式而已。

时间旅行的故事,确实可以引发一些深层的哲学思考。比如,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世界中,这个世界有着我们已知(至少我们自以为“已知”)的历史,但是,我们能不能排除还存在另一些历史——或者说另一些世界——的可能性呢?在影片《回到未来》的故事语境中,“存在”又怎么定义呢?这些都是今天还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但是在深夜看完影片之后想想它们,还是挺让人惆怅的——惆怅有时还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呢。

沟通外星文明的途径:虫洞、多世界“虫洞”(wormhole)作为一个天体物理学中的术语,原是出于比喻。在英语中,蚯蚓、蛔虫之类的蠕虫,被称为“worm”,而虫子蛀出来的弯弯曲曲的洞——有点象中国古代线装书上被虫蛀出来的洞——则被称为“wormhole”。所以“wormhole”有时也被译为“蛀洞”或“蠕洞”,但是比较通行的译法是“虫洞”。

在天体物理学中,“虫洞”的意思,按照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中的通俗解释是这样的:“虫洞就是一个时空细管,它能把几乎平坦的相隔遥远的区域连接起来。……因此,虫洞正和其他可能的超光速旅行方式一样,允许人们往过去旅行。”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从理论上说,虫洞可以让人从一个世界(时空)到达另一个世界。

这种想法,当然是科幻电影最欢迎的思想资源之一。电影《回到未来》、《2009迷失记忆》(2009 Lost Memories)、《时间线》(Timeline)等等的故事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通过虫洞前往过去或未来世界,毕竟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时间简史》之类的书中所画的虫洞图像,通常是两片平行宇宙,代表两个不同的时空,也即两个不同的世界,中间有圆锥状的通道,那个通道就是虫洞,也就是所谓的“爱因斯坦—罗森桥”。

令人惊奇的是,史蒂芬·霍金等人想象的这种图景,竟然和中国古代的宇宙图景异曲同工!古代中国的宇宙学说中,有一派称为称为“盖天”,认为天地就是平行平板,天地之间,北极之下,是一个圆锥形的柱子,这种图景,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木、天柱、登葆山等等,以及古代印度宇宙图景中的须弥山之类,都有相似之处,而后面这些东西,都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通道。所有这些,都和“爱因斯坦—罗森桥”有着某种形式上的相同之处。

从抽象的意义上说,在古人心目中,天地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天上是众神所居,地上是凡人所住,天、地之不同,几乎类似于两个不同的宇宙或时空。至于“天上一日,地上千年”之类的传说,更与不同的时空概念大有巧合。如果将古代的这些传说,视为某个已经消失(或者离去?)的高级文明留下来的吉光片羽,当然是缺乏根据的。但是,这些传说中天地之间的通道,它们的形状确实和史蒂芬·霍金等人想象的虫洞十分相似。

关于时间之门、时空隧道之类的观念,并不是科幻电影编导们的凭空想象,这类观念在西方有相当长久的传统。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神秘相见、“鬼车”(突然出现和消失的充满神秘现象的车辆)之类的故事,长期以来一直既出现在“态度严肃”的报告中(但很容易被指责为伪科学),也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倪匡受到西方作品影响颇大的科幻小说如《卫斯理》系列等,其中也经常出现这类题材(比如有一部小说就名为《鬼车》)。许多人相信,越过时间之门,与过去或未来的世界进行沟通是可能的。

而在现今的科学理论框架中,科学家则从另一个角度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1917年发表的那个着名的引力场方程,是这类想象力的基本温床。通过求解这个方程,许多令人惊异的景象开始展现出来。今天在科幻作品中常见的“黑洞”、“镜像宇宙”等观念,都是求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带来的结果,而“爱因斯坦—罗森桥”则是通往镜像宇宙的通道。最初这个通道被认为是不可能通过的(一切物质都将在这个通道中被压碎),然而1936年克尔(R. Kerr)得出一个解,表明有可能存在着可以通过的爱因斯坦—罗森桥,这时它就变成一个“虫洞”——通往另一宇宙的通道。如今不少科学家相信,“虫洞”可以进行时间旅行,还能够通往不同的空间。

这样的“虫洞”观念,几乎就是电影《2009迷失记忆》中的时间之门,也就是电影《星门》(Star Gate)中的那道神奇的星门。一过此门,就是另一个世界。与这种景象相对应的是所谓的“多世界”理论,认为在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中,会产生新的平行的世界。这种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多世界”景象,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希望——因为这样的话选择一个怎样的未来世界就可以取决于人类自己(影片《回到未来》中博士对马丁说“未来是不确定的”就是此意)。而且,人类即使在一个世界中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已经灭亡,却仍有可能在另一个世界中继续生存着。

这个美妙的结局,再次涉及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中的问题:人回到过去能不能干预历史,改变历史?一种结论是只能旁观,不能干预,不能改变,这被霍金称为“协调历史方法”;另一种就是所谓的“多世界”(“多重宇宙”)理论,人回到过去可以干预历史,改变历史,实际上是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和历史,这被霍金称为“选择历史假想”。霍金本人似乎倾向于前一种结论,但是毫无疑问,科幻电影的编剧、导演们,科幻小说的作者们,都是喜欢后一种结论的——谁都看得出,只有采纳后一种结论才编得出好玩的故事。

SETI:天文学界和民间的探索计划所谓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即“地外文明探索”,已经成为西方一个习用的词汇。

1960年,在美国西维吉尼亚的绿堤的国家射电天文台,德雷克就实施了使用26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探索外星文明的计划——他命名为“Ozma计划”。当时德雷克认为果真检测到了这样的信号,但后来发现这只是当时军方进行的秘密军事试验发出来的;其余的信号都是混乱的杂音。这项计划通常被认为是最早的SETI行动,虽然德雷克没有检测到任何地外源信号,但他的方案引起了其他天文学家的兴趣。

70年代末,NASA总部曾正式采纳了两种SETI计划给予资金资助。一种是检测1000余个类日星体,接收微弱、零星的信号;另一种是在全天勘测中扫描所有方位。但几年之后美国国会终止了资助。

稍后有凤凰计划(Project Phoenix),它是迄今为止SETI行动中最灵敏、最全面的计划。它有选择的细查200光年以内约1000邻近的类日恒星——我们自然的假想这些恒星周围有可供生命生存的行星。凤凰计划现在的观测,是使用直径305米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这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具有极强的探测能力。到1999年中期,凤凰计划已观测了它名单上一半的星体,但仍未检测到地外文明信息。

科学家想出了一种经济可行的办法——拥有个人电脑的普通人利用自己电脑的闲置时间,帮助处理数据。参加者每次可从专用网址setiathome.ssl.berkeley.e上下载256K字节的数据(即阿雷西博望远镜最新的100秒观测结果)。利用计算机进入屏幕保护状态时的空闲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完成后用户可将处理完的数据发回研究人员处,再下载新的数据。研究人员称,“这好比是在一堆干草里找一根针,干草仍是那堆干草,但有许多普通人帮助,找起来可以仔细得多,所以,总有一天能找到的吧——如果那根针存在的话。”

另一类天文学色彩更浓厚的探索计划,也可以归入SETI行动的范畴,即寻找类地行星。因为我们毕竟迄今只知道一种生命模式,因此假定只有在固体的类地行星上,才有足够稳定的适宜环境衍生命,再进而发展成技术文明,仍是合理的思路。2003年12月日,英国爱丁堡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撰文宣布,在织女星旁找到了“第二地球”,但其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相当可疑。

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都已投入了本课题观测。其中包括位于智利Cerro Paranal的甚大望远镜VLT、哈勃空间望远镜、10米的Keck 1号等。甚至拟议中有建造口径达100米和50米的望远镜来从事这项探索。

着名的国际空间计划举例如下:

1、COROT计划。法奥合作,2004年发射,对5000颗恒星做巡天搜寻,寻找类木行星�估计可找到100颗。

2、开普勒(Kepler)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艾姆斯(Ames)中心提出,致力于凌星观测。这架口径1米的空间望远镜监测10万颗主序星。近日NASA决定于2007年启动该计划。

3、爱丁顿(Eddington)计划。系欧洲空间局ESA的计划。2007年发射1.2米广视场空间望远镜,可探测的恒星在1000秒差距以内,有希望发现几千个类木行星和几十个类地行星。

4、达尔文(Darwin)计划。系ESA的计划。2012年升空,由6架1.5米的望远镜组成,空间红外干涉高分辨率成像,利用消零干涉方法探测类地行星。

对待外星文明探索活动的不同态度关于UFO和地外高等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在我们这里一直是比较敏感的。一方面,民间自发的UFO探索活动持续不断,而且热情很高;另一方面,却是中国天文学界对这个问题普遍的恐惧——极少有天文学家愿意和这项活动或这个话题沾边。如果不得不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天文学家通常总是强调,迄今为止所有的UFO现象都是错觉或伪造,并进而否认地外高等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从理性的立场来看,这种恐惧显然是毫无必要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天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坦然态度。虽然并没有很多天文学家投入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但毕竟还是有这样的天文学家,而且,投入这些活动的天文学家根本不存在恐惧。我们这里的恐惧,也许和讨论外星高等文明曾被归入“伪科学”有关。

还有某些自以为懂科学的人,经常有着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即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谈论科学。这和某些自以为懂历史的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谈论历史是一样的。而无数的科幻电影和历史电视剧,已经给这些有着傲慢与偏见的人上了无数次课了。

科幻电影当然不是科学,历史电视剧也不是历史学,但是一方面,它们开发了科学或历史的娱乐功能,使科学或历史也能为公众的娱乐生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它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价值。科幻电影中想象的许多人类社会的前景,无疑对人类有着警示作用。比如《未来水世界》(Water World)之蛮荒,比如《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之黑暗,比如《罗根的逃亡》(Logan\'s Run)之荒诞,比如《黑客帝国》(Matrix)系列之虚幻,比如《未来战士》之核灾难,比如《12猴子》之大瘟疫等等。在这些小说、电影中,未来世界大致有三种主题:一、地球上资源耗竭,二、宇宙中惊天浩劫,三、社会的高度专制(包括军方隐瞒真相、野心家企图控制宇宙之类)。

科学或历史学都是由纳税人供养着的,都是天下之公器,不是科学家或历史学家的禁脔。不是科学家或历史学家的人,也可以思考和谈论科学或历史——当然如果谈得不对科学家或历史学家可以纠正。科幻电影的编剧导演,虽然不是科学家,通常也不被列入“懂科学的人”之列,但是他们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正在对公众发生着重大影响,因而也就很有可能对科学发生影响——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现在已经发生了。

阅读全文

与英国幽浮到底有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萨达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浏览:191
酸甜意大利面怎么和面 浏览:919
中国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浏览:795
和平精英国际服白卡在哪里使用 浏览:706
伊朗为什么拒绝进口歼10 浏览:579
越南花卉市场都有哪些 浏览:358
印尼电信卡wf怎么连接 浏览:390
现在去伊朗温度是多少 浏览:282
法语意大利语属于哪个语系 浏览:59
在越南哪里买最便宜 浏览:837
意大利什么时候可以玩 浏览:899
中国有哪些专科 浏览:496
英国足球队为什么会输 浏览:957
意大利vs西班牙在哪里直播 浏览:700
中国电信如何求助 浏览:574
意大利哪里意面正宗 浏览:499
英国来福枪团有多少人 浏览:160
印度为什么不能打轻甲 浏览:66
中国寄口罩到意大利怎么寄 浏览:267
印度婴儿夭折怎么处理 浏览: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