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弗里曼·戴森的人物生平
他出生于英国,1947年至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1951年正式定居美国,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物理学教授至今。戴森教授不仅是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者,更是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他一生优游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天文学领域,志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戴森教授早年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巨擘,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受到无数引用,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戴森称,“自旋波”或许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戴森教授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服务四十年。
② 传奇巨擘戴森去世,他的戴森球理论能指引我们找到外星人吗
着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和作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于2020年2月28日去世,享年96岁。了解戴森的朋友会知道,他是量子电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以为了解戴森的朋友也知道,他有一个如雷贯耳,指引人类寻找外星人的“戴森球理论”,无论你知道与否,下文将带你展开下戴森的简介以及戴森球理论能否真的找到外星人!
行星撞击碎片遮挡说
戴森球也是那种皇帝用金扁担,金锄头干农活的那种想法,当然我们并不是贬低戴森,而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科学水平所导致的,因为我们的认知就这么点,即使是科学家也会受到时代的局限!
我们很尊重戴森的研究成果,但并不打算利用戴森球理论来寻找外星人!
③ 什么是戴森球戴森又是谁
戴森球 :
弗里曼·戴森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即所谓“戴森球”。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1/109。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戴森(Freeman Dyson, 1924-)出生于英国,1947年至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1951年正式定居美国,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物理学教授至今。戴森教授不仅是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者,更是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他一生优游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天文学领域,志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戴森教授早年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巨擘,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受到无数引用,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戴森称,“自旋波”或许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戴森教授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服务四十年。戴森获得许多殊荣: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Hughes Medal)、德国物理学会蒲朗克奖(Max Planck Medal)、欧本海默纪念奖、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哈维奖(Harvey Prize)等。他着有《全方位的无限》、《武器与希望》、《宇宙波澜》、《想象的未来》、《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想象中的世界》等书,在科学界和大众中都激起极大的回响。
弗里曼·戴森小时候并不是只对数理化感兴趣,而是非常喜好阅读文学作品。没有早年打下的文科基础,他的《宇宙波澜》在茫茫书海中必定是波澜不惊,而不会成为畅销书,他的《全方位的无限》的销路也必定相当有限。弗里曼.戴森的书几乎每一本都好看,且不说他思考的深度,单是他的典雅文字就充满了魅力。他的《宇宙波澜》、《全方位的无限》、《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想象中的世界》已有中文译本。此外,他还写了《从爱罗斯到盖娅》、《生命起源》、《武器与希望》,等等。 他和许多博学的作家一样,在书的每章最前面均引用一段与本章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的功力,就做不到“引用如有神”。
主要作品介绍: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量子电动力学的第一代巨擘戴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大科学家,更是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本书是他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以来的回忆,他把科学生活比作个人灵魂的航程,浪漫而生动地记述了许多着名科学家如欧本海默、费曼、泰勒等人的风范与成就,原子炉、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历程与争议,同时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前途有深刻的省思。
《全方位的无限:生命为何如此复杂》
戴森教授是科学界的通人,他以高超的智能和过人的勇气,跨越科学的门槛,思索宇宙与人类心智的紧密关连。全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作者在书中探索生命的多样和一致、复杂和单纯,一步步带领读者开启生命起源的奥秘,进而推想人类的终极未来。第二部“核子冬天到又见蝴蝶”,检讨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人类道德伦理的困境,从军力平衡、核武发展、星球大战计划,谈到国际政治更涉及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戴森教授以如同观察蝴蝶自蛹之生、以致翩然起舞的精采历程,将诸多观点形诸笔墨,叫人大为叹服。
《想象的未来》
一九七九年,戴森在《宇宙波澜》中,透过个人传记的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类处境的关怀;一九八八年,戴森在《全方位的无限》中,探讨多样的生命,并进一步深思人类、科技与道德之间的互动。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他贯有的流畅思绪、优美文笔,旁征博引并充满想象力地预期人类的未来。本书透过文学以及科幻小说的色彩,戴森点出明日科学的命运,预测未来科技的邪恶与美好,以十年、百年、千年、甚至是无限长的时光为尺子,衡量人类的演化历程。同时,他呼吁科技必须与道德齐头并进。戴森想象中的未来,就像搭乘时光机器漫游无垠的宇宙,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是绚丽多彩的世界。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无论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其用意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作者将人类发展物质文明的行为放在一个广阔的时空中去考察,认为一切科学技术都有伦理特性。
④ 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去世,如何评价他的贡献
弗里曼·戴森是在英国的1923年12月15日出生,在最早时期,戴森跟随着着名的数学家G.H.哈代在剑桥大学研究数学,而到了美国的二战又跟随了汉斯·贝特教授在康奈尔大学。
戴森在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也受到了无数引用,可以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
蒂姆·奥雷利曾评价他“没有他的才华,世界将暗淡些许”。
⑤ 詹姆斯 戴森生于
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工业设计师、发明家、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戴森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他是除维珍集团的理乍得·布兰森外,最受英国人敬重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⑥ 詹姆斯·戴森的设计师企业家
他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彻底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如今,这一吸尘器成为英美日澳等国吸尘器市场的老大。
凭借这个发明,戴森一跃成为亿万富翁,名列英国富人榜第37位。在他的领导下,由12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庞大发明团队,仍在致力于数字发动机、洗衣机乃至吸尘器本身的发明和革新。
戴森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凭借长相如此另类的一个产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美国市场同类产品中的龙头老大,实在让人惊讶不已。我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披头士后到底还有没有别的英国人能如此成功,最后还真没想出第二个。”
可以说,戴森在美国刮起了一股“戴森旋风”。戴森牌真空吸尘器价格高达450美元,是对手产品价格的三倍还多。即便如此,通过一些脱口秀节目的大力推介,拥有戴森牌吸尘器在美国一度成为一种时尚。此外,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戴森牌吸尘器都稳坐市场份额的头号交椅。
几年前,詹姆斯·戴森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面前弯腰,接受英国王室授予的最高荣誉。他听见女王问他是做什么的,于是告诉她,自己是戴森牌双气旋吸尘器的发明者。“真的吗?”女王惊讶地说,“王宫里用的都是这种吸尘器。”
英语中有句古谚:需要是发明之母。这话用在双气旋真空吸尘器的发明上一点没错。1978年,31岁的戴森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们一家人居住在一个满是尘土的农舍里,家里有一台破旧的胡佛牌真空吸尘器。有一天,这台吸尘器又坏了,喜欢钻研的戴森决定自己动手修理。拆开吸尘器后他发现,他遇到的是自吸尘器1908年问世以来就未解决的简单问题:当集尘袋塞满脏东西后,就会堵住进气孔,切断吸力。
一开始,戴森研制了几百个模型后都没有成功。换作别人,或许早就中途放弃了。但戴森没有,他意志坚定、永不言输,哪怕背负高息银行贷款,戴森还是用5年的时间,在研制了5127个模型后,发明了不需集尘袋的双气旋真空吸尘器,引发了真空吸尘器市场的革命。
双气旋的创意,是从另一个发明中得到启示的。戴森在生产自己发明的“球轮”手推车的厂房里也遇到过同样问题———风道里的过滤器,经常被各种塑料颗粒堵住。同事建议他安装一台工业用吸尘器以清除这些颗粒,为节省下13.4万美元的费用,戴森自己做了一台:他用钢板焊了一个直径9米的圆锥,利用风扇将塑料颗粒吸到里面。塑料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一侧,干净的空气在另一侧进入风道。这套装置的效果非常好,戴森又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了一套小型的,将它装进了胡佛牌吸尘器里,从此再也没有发生气孔被堵住的情况。
1983年,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这台非常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粉红色产品,被命名为“G-Force”。此后,戴森开始在英国和欧洲寻找合作伙伴。然而,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了。由于集尘袋生产和销售在当时的欧洲是个不小的产业,有10亿英镑的产值。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业内人士纷纷选择维持现状,对戴森的新发明敬而远之。戴森竟找不到一个合作者。他的公司曾一度接近破产。
但戴森把永不放弃当作人生信条。1985年,他带着吸尘器产品来到日本,寻找合作对象,没想到双气旋吸尘器在日本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1986年,日本开始销售G-Force。1991年,这一发明获得了日本举办的国际设计博览会大奖。在日本,拥有一台G-Force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
1993年,戴森在英国开设了研发中心和工厂,戴森牌吸尘器开始迅速占领英国市场。如今,戴森的公司已成为国际性的家电设计制造公司,产品在全世界37个国家销售,公司收入的90%以上来自真空吸尘器。为了革新,戴森公司雇用了12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去年3月份,戴森的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球形吸尘器TheBall作为双气旋吸尘器的换代产品,为此戴森公司投入5000万英镑科研资金。
⑦ 埃丝特·戴森的人物概述
(1951— )Esther Dyson
生日: 1951年7月14日
出生地:Zürich , Switzerland 苏黎世 , 瑞士
埃丝特·戴森埃戴产业控股公司董事长,个人净资产500亿美元(1999年),被称为域名女主人。1998年,戴森受命担任非赢利性准政府组织因特网已分配名称及数字管理公司(ICANN)的临时董事长,负责研究如何注册域名的工作。虽然自1993年以来,该公司一直没有进行这项工作,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戴森成功地筹集到65亿美元的赞助用于研究。
·从1974年起,Esther Dyson就作为一个IT业观察家跟踪和预言高科技领域未来的变化。她现在负责编写很有影响力《Release 1.0》商务通讯,并且主办每年3月在亚利桑那州Scottsdale举行的PC论坛。
·2002年Upside商业周刊认为Esther Dyson她是全球“数字化精英100人”中名列第12位,是第二任ICANN主席,第一位、第三任即现任主席是“互联网之父” Vinton G. Ce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