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降作战的由来
空降作战经过了:设想—探索—形成军形—逐步发展的过程,空降兵作战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苏联。下面介绍一下空降兵的由来历程。
第一,设想。空降作战的概念究其根源,可以远追溯到一战末期。当时的美国航空军官比利.米切尔向远征军司令潘兴提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计划,其办法是利用六十个轰炸机中队运载一个12000人的满员步兵师,将其空降到德军后方实施作战。限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米切尔的计划当然没有实现,但空降作战理论在那时已经初具雏形。
第二,探索。一战后,意大利着名的空军制胜论者朱利奥.杜黑也深感伞降作战理论与其暗合,于是意大利人在他的主持下开始在20年代探索大规模伞降技术。到了1929年,意大利人已经开始在北非进行过数次大规模的伞降,运输部队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建军成形。苏联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来发展航空建设,其中的跳伞俱乐部以及民间跳伞学校和训练机构不计其数。苏联的伞兵创始人利奥尼德.米诺夫也不失时机在这时出国考察别国先进技术,并把美国的欧文式降落伞的样品带回苏联。苏军对此极为重视,在军方的支持下,米诺夫创办培训学校,正式开始训练真正意义的苏联伞兵。三十年代初,几乎是与机械化部队同时创立了苏联伞降部队。建立之初的编制是伞兵营,而后不久又扩建为伞兵团,在1936年组建为伞兵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时,苏联已经有了军一级建制的伞兵部队。但苏联空降部队有个重要的装备问题---苏军没有真正的运输机运载部队,而是一直在用TB-3轰炸机作为代用品,伞兵跳伞时要从机舱爬到TB-3宽大的机翼上才能实现,这个缺陷在训练时就已明显暴露出来,但直到整个二战结束苏军也没有研制出自己的运输机,苏联伞兵的运用在未来的实战中将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逐步发展。苏联人很早就开始了对空降作战的实践和探索,在1933年8月之后的短短三年间,苏联伞兵就进行了多次伞降演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空降的人数最初只有46名,而到了1936年9月的一次演习,参加跳伞的伞兵就已达到5200人。在不断的摸索中,他们还对坦克和火炮等重型装备的空降问题、大规模空降的组织实施,以及滑翔机机降的问题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不乏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创举,这些成绩都是不容抹杀的。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在基辅郊外机场的一次空降演习。当时许多国家的驻苏联武官以及军事观察家都被应邀参观,其中还有斯图登特将军和英国人韦维尔将军。这次演习首先由运输机编队飞到机场上空伞降两个步兵营,部队着陆后随即攻占机场并坚守。随后运抵的是增援的机降部队,其中还包括16门火炮!这次演习规模并不大,但其中的战术却颇具远见,从这里已经依稀可以眺望到未来的二战中伞兵的经典作战模式。但斯大林在1937年开始的对红军的大清洗之后,指挥人才和装备研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大影响,发展开始明显减慢,甚至可以认为是停滞不前。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开始后,众所周知在仅仅一周的时间,苏军就损失了数百万军队。为了填补战线缺口,斯大林近乎疯狂地把所有可以动用的部队派往前线,其中也包含有不少被充当步兵的伞兵部队。在1941年早来的冬天的帮助下这种疯狂的方法开始奏效,德军的进攻节奏有些明显放慢。斯大林命令他的部队寻找机会开始反击,苏联伞兵这时也被用一种“空中渗透”的战术被组逐渐派上了用场,即空降部队和物资到游击队控制区,配合游击队袭击德军交通线,破坏桥梁和仓库,实际上每次被派出的部队都不过五六十人,这只算得上是“高级游击战”,真正的苏联空降突击还在后面。
总之,空降兵在实施突击时的划分上不属于地面部队的各种梯队,而是和航空兵单独被划为一支突击力量。任务是在航空兵的支援、掩护下,利用其机动性协同快速部队展开突击,以期将战术胜利演变为战役胜利。
Ⅱ 二战飞机空投前伞兵喊话全过程
飞机飞行到伞降区之前,没啥说的,一架C-47当时会装载18名伞兵和他们的装备,有1到2名军士带领,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降落之前想办法缓解飞机上的紧张气氛,有些类似我们政委的工作(当然如果都是老兵就不需要了),然后就是到达降落区以后有副机长(或者领航员)确认高度、地点等参数,用灯光信号通知机舱里的伞兵装备空降,一般都是十分钟和五分钟准备,士官(或者军官)下达起立命令,然后是挂钩,这个很重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机上的负责人会检查每个人员的挂钩,再然后就是从后往前互相检查装备,然后汇总报告,接着及时按照顺序跳伞,一般士官是最后一个跳伞的,跳伞时间一般为10分钟以内。另外说一下,很多现代战争片里都有跳伞之前检查武器装备的,在现代是完全有可能米的,因为现代技术打造出来的降落伞和武器都很结实,足以承受这些重量,而在二战时期,降落伞的工艺还无法达到这种水平,很多武器装备是放在武器袋里的,而且类似“加兰德”这种一米多长的家伙如果随身携带,在伞降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有些时候甚至需要人枪分离的降落(BAR和M1903A4这些装备就是),所以一般的伞兵更中意M1卡宾和汤姆森。
至于英文翻译,你可以看《兄弟连》,个人推荐小说,比电视剧好看,或者是《呼啸山鹰——101空降师》都可以。
Ⅲ 二战有哪些着名的空降行动
德军空降兵第一次也是世界空降兵第一次取得重大战果的艾本·艾迈尔堡垒战役,1940年 五月十日,凌晨四时三十分〔德国当地时间〕,茫茫黑夜中,由Ju-52拖拽的四十一架DFS-230滑翔机携带着伞兵开始执行突袭计划<跟随增援的工兵到来的有一个德国随军摄影记者,这个记者拍摄的一段电影后被纳粹宣传机构广为播放,但是大部分镜头拍摄的是工兵渡河的战斗场景五月十一日,艾本·艾麦尔堡垒的战斗终于平息下来,伞兵用很小的代价换取了极大的胜利,在清除了堡垒防守火力威胁后,德国北集团南翼主力部队通过被伞兵夺取的桥梁后迅速开进比利时中部。如此小的代价获得了如此大的战果,不怪乎希特勒本人在这场战斗结束后不久就赶来为这些伞兵们颁发勋章。此战役直接导致比利时军队全面崩溃,国内所有重要战略目标几乎全部丢失。
占领比利时埃本埃玛尔要塞,和大部分重要桥梁,枪战,荷兰比利时机场 这些都是经典战例 都造成了对方巨大的战术 战略被动 但是没有规模不是很大 德军在特里克战役之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精锐全部损失殆尽,剩余的被希特勒分到其他部队最为精锐步兵使用,之前德国伞兵参加过的战役取得重大战果的还有挪威战役,在挪威战役中德国海军是主力进攻部队 但是遭受到顽强抵抗后损失较大,是空降部队完成了对挪威所有重要港口 桥梁和战略要塞的攻占,取得巨大胜利 但是本身的伤亡也很高 远不如艾本·艾迈尔堡垒经典。此后最后一次非常漂亮的战役是在1944年的阿登反击战里面,配合装甲兵 步兵切断了10万美军的退路 造成12万美军被俘,这是二战伞兵的经典战役的绝唱,至于苏联和英国没有经典的战例 基本都是伤亡和战果成正比 美国几乎没有单独伞兵 都是陆军的配合军种 也没有单独完成的经典战役,就是这些了。
Ⅳ 电影“虎口脱险”中被击落的英国飞机中有5位跳伞,到最后为什么只逃生了3位
开头说了,一架英国轰炸机,夜袭德国,按照开头飞机的画面是双垂尾的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乘员:6~7人(飞行员1人机枪手3~4人投弹手1人装弹手1人)。
但白天飞机画面换成了美国B17,可能找不到能飞的兰开斯特了,这个飞机机组编制8人,包括正副飞行员、投弹手、领航/无线电报员和四个炮手。所以5个人是不够的,为了电影效果,最多出来3个,所以安排2个“被俘”。
(4)二战英国伞兵跳伞前数什么扩展阅读:
《虎口脱险》是Les Films Corona制作发行的战争喜剧电影。该片由杰拉尔·乌里执导,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尔维尔等演出,于1966年12月8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几位飞行员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与德军展开的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的逃生故事。
该片不仅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也是首次在大银幕上以沦陷题材拍摄的喜剧片。该片成为当时法国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拍摄精益求精,也是法国人最喜爱的影片,一直保持着观影人数最多的法国影片称号。
Ⅳ 有部电影讲二战时期几个英国空军降落在被纳粹占领的法国,有部分情节是,一个伞兵落在戏院里,
《虎口脱险》
《虎口脱险》是Les Films Corona制作发行的战争喜剧电影。该片由杰拉尔·乌里执导,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尔维尔等演出,于1966年12月8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几位飞行员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与德军展开的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的逃生故事。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而另外两名士兵彼得、麦金托什,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饰)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费内斯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在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