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险交保费有多长时间的宽限期
有60天宽限期。
保险法规定宽限期是为60天。保险合同的宽限期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未按时缴纳续期保费所给予的宽限时间,在宽限期内,即使没有交纳续期保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要承担保险责任,不过要从给付金额中扣除欠交的保险费。
但若过了60天宽限期投保人仍未足额交纳续期保费,则保险合同将会中止。保险中止后,只有提出复效,才会重新恢复效力。
健康保险的保单中规定有观察期或等待期,对被保险者身体状况进行审查,一般为一个月至一年。如果消费者在这一期间内因疾病支出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
犹豫期是投保人收到并书面签收保险单起10日(银行保险渠道为15日)内这一期间,消费者有无条件退保的权利。消费者要是对自己购买的保险不满,可以在这一期间要求保险公司退回保费并撤销合同。
(1)英国保诚续费宽限期是多少天扩展阅读:
短期保险如意外险是没有宽限期的,但在保障期内发生的事故在保修期间届满时治疗还未结束的,保险公司将继续承担保险责任,但自遭受意外伤害之日起最长不超过180天,且累计给付保险金额不超过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
1年期的纸质合同意外险,宽限期60日内发生的意外不予报销,但是60天内存钱,可以转账,转账成功,合同有效。
② 保险交费时间最多可以拖延多久
这需要看你买的是长期保险还是短期保险,通常来说,长期险的宽限期是30-60天,也就是说最多能拖60天,一年期保险一般没有宽限期。③ 保险产品的续保时间有没有限制,断缴了怎么办
如今,随着国人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购买保险的人数也是日益增多。但是在此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的问题,比如买了重疾保险,保费逾期的问题,甚至是过了宽限期还未缴费。对此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过了宽限期还没有交保险费,我们该怎么办,还能不能续保。在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时期:宽限期和复效期。下面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④ 保诚保险超过宽限期未能付款怎么办
摘要 投保人如果不能按时缴纳保费,保险公司通常会给投保人一个宽限期,这个宽限期一般是60天,而一旦超过宽限期还不能按时缴费,投保人将失去保障
⑤ 保险续费忘记了会有什么后果呀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一般来说,短期险是不存在宽限期和复效期的,忘记交纳保费导致合同终止的话重新投保就可以了,而像重疾险、寿险等长期险忘记交纳保费的话会有如下情况:
1、一般有60天的宽限期
宽限期是指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未按时缴纳续期保费所给予的宽限时间,在宽限期内,即使没有交纳续期保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要承担保险责任,不过要从给付金额中扣除欠交的保险费。但若过了60天宽限期投保人仍未足额交纳续期保费,则保险合同将会中止。
2、宽限期后进入复效期
保险中止后,只有提出复效,才会重新恢复效力。复效期一般为2年,同时需要补缴拖欠的保险费及其利息,保险公司还会对被保人身体状况重新核定,具体情况还得以各保险公司为准。超过复效期,保险合同基本就彻底失效了。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⑥ 我的保险到期不想续费了宽限期的时候把钱扣走了,合同上没说宽限期是多久啊,续的保费能退回来吗
宽限期是专门针对分期交保费的长期险,首次交付完保险费后,到了下一期约定交保费的时间,没有交,那么从约定支付保费的次日零时起,到60天为宽限期。到期没交钱,保险公司还能继续保障60天。
交保费时间到了,保险公司会在你的原始银行卡里自动扣除,这是合同里有的,如果你的银行卡里钱不够就无法扣,到时候保险公司业务员会打电话联系你,你可能会说退保不再继续交钱了,但是这时候你的卡里注入资金足够交保费的,对不起照样扣钱。
如果这时候终止保险合同,按照行规要扣除你一部分钱,当然是按比例扣,交的越多扣的越多。
以我的经验,如果你不是急等用这钱还是继续吧,我觉得买保险的人都是聪明人,最近各大银行包括私有银行和地方银行的存款利率都降低了,而保险公司却没有。
⑦ 保险宽限期是多长时间
保险的宽限期即是指保险公司给投保人不能按时缴费时的宽限时间。在宽限期内,投保人没有交费合同还是有效的,过了宽限期没有将保费角上保险公司将有权中止合同。在宽限期内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公司还是要理赔的,但是需要在理赔金里扣除投保人之前欠的保费。保险的宽限期规定是60天,有一点要注意,短时期的保险产品时没有保险宽限期的。⑧ 保费续期延期时间是多久
保险续费延期的这段时间叫做宽限期,时间为保单生效日对应缴费日后60天内,在此期间,如果有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是承担责任的。但若过了60天宽限期投保人仍未足额交纳续期保费,则保险合同将会中止。保险中止后,只有提出复效,才会重新恢复效力。
另外,短期保险是没有保险宽限期的。
针对投保人在缴费时期可能出现的现金紧张、一时难以筹集保费的情况,各家保险公司都设定了60天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投保人基本上有宽松的时间筹措或向亲朋好友借钱,或调整自身理财计划筹集保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