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整个英国有多少选民

整个英国有多少选民

发布时间:2022-07-24 10:18:24

1. 英国脱欧有多少人有投票权

总共有382个投票区,每个选区都将先统计出本地收到的票数并宣布投票总数(包括废票和邮寄的投票)。一共有大约4650万英国选民登记参加23日的公投。
最终结果留欧票数1,458.4万,退欧票数1,570.5万 。
票数比例51.9%:48.1。至此,英国脱欧成功。

2. 英国首相选举制度和美国总统选举有什么不同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普选制的国家,其选举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也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单扼要的介绍了英国选举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对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的借鉴之处,也就是英国选举制度的优点,做了重点的分析。

一、英国三大立法主体

在英国, 君主(monarch)以及下议院(又称平民院)和上议院(又称贵族院)两院(House of Commons and House of Lords)是法定的三大立法主体。当然君王的立法地位只是流于形式,而两院中的下议院又具有主导地位。

至今为止,上议院还不是通过选举产生,其中一部分议员是执政党政府建议英女王授封的终身贵族;另一部分则是世袭贵族,也就是说,他们的议员身份是由其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在英国的政治议事日程上,有关上议院的改革以及是否废除上议院的争论已持续多年。经过改革,上议院中世袭贵族议员的数目已经大大减少,但其变革现仍处于进行当中。

历史上,英国议会上、下两院之间一直存在着权力斗争。这方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一直延续到17世纪,下议院的权力才逐渐变得越来越大。到了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政府处在自由党执政时期,下议院的优势已是毋庸置疑的了。在立法方面,只要是下议院通过的法案,上议院能做到的最多也只是拖延一段时间,但是却很难完全推翻有关的法案。

所以,在立法方面来说,上议院虽然仍然具有修订法律的职能,但是议会权力的中心已集中在由选民选出的659名议员所组成的下议院。下议院议员的工作是就政府提出的法案进行辩论和投票。如果这些法案在下议院得到通过的话,法案将送交上议院进行审议和最后批准。可见,一项法案的批准,经常要通过冗长的立法程序。英国并没有正式的宪法,政府执政是基于习惯法(即以过往法院判例和惯例作为依据)。所以英国最终的立法权基本上掌握在下议院。

二、英国选举制度

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取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投票人要参加议会选举必须在所在选区(a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进行登记,并列名在选举登记(electoral register)之中。

那么,下议院选举制度的基础又是什么样呢?整个英国被分为659个选区(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每个选区的选民人数约为五万名,每一个选区都要选出一名代表成为下议院中的议员(MP)。所以,下议院一共由659名成员组成。根据最新的《2000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Political Parties,Elections and Referenms Act 2000),规定原来由几个边界委员会(Boundary Commission)共同履行的职权现通归选举委员会执行(Electoral Commission),再由选举委员会根据《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建立四个边界委员会,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有一个。每个边界委员会由2到4名成员组成,只有选举委员会的委员或副委员才有资格担任其成员。选举委员会直接对英国议会负责,而并非对任何政府部门负责的独立机构,其最明显的功能是在大选中的规划角色:包括各选区候选人的登记功能,以及全民投票和政府行政区域划定等有关选举的重大事宜。

选举委员会将定期对每一个选区的选民进行核查,并对选区进行调整。比如说,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增多就可能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区,而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减少,则可能需要废弃这个选区或将其并入其他的选区。选举委员会对选区的划分以及选民登记等事项的决议,一般来讲都会得到英国各政党的认可。对选举委员会决定的诉讼在历史上来说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如案例:R v Boundary Commission for England,ex parte Foot [1993] QB 600。

英国下议院选举的原则是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就是:“一人,一票,一价”(one man,one vote,one value)。选举的方法是 “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选举委员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各政党的地方组织首先负责挑选本党在659个选区的候选人。候选人一旦确定下来,各政党就要展开激烈的竞选活动,核心是宣传自己的候选人和攻击竞选对手。竞选中,候选人会不断走访选民,发表演说。各政党还将以政治集会、设宣传车以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等形式,扩大本党的影响,替本党候选人拉选票。在英国选举中,政党的影响度非常重要,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通常根本不可能获胜。选民一般不看重候选人,反而更看重他(她)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竞选一般仅持续3—4周,时间虽短,却很激烈。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照例,内阁名单早已拟好,议会表决通过后,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党依法成为正式的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

三、英国选举制度的缺点和优点

英国一直坚持的“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的选举方法向来争议颇多。批评者认为,这种选举方法有失公正,因为按照这种方法,一个候选人在本选区内即使有大多数选民没有投他票的情况下,他(她)也有可能当选。比如说,A 获得了10,000张选票,B获得了7,000张选票,C获得了6,000张选票,结果就是A以最多票数当选,但是在这个选区内还是有大多数选民是不支持他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对A来说,超过7001张选票以后的选票其实都是废票。

这样的选举系统最终将导致一个政党在全国范围内所获得的选票总数和其在下议院所拥有的议席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在1992 普选中,保守党仅获得了全国41.9%的选票,然而在下议院中却占51.6%的议席。而少数党在这种选举系统中举步履维艰,如自由民主党虽然获得了全国17%的选票,而在下议院中却只占到3.2%的议席。又如绿党在全国的得票总数可以数以万计,但是却不足以赢得某一个特定选区而没有赢得下议院议席。

在2001年6月的普选中,统计数字如下:

政党 议席 所占议席% 所占总选票%

保守党 166 25 32

工党 412 62 41

自由民主党 52 8 18

其他 29 4 10

这个统计再次说明一个党在普选中的总得票数和其在下议院中所占议席数是不平衡的。在各选区普选的竞争中,成为第二名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些党派在很多选区成为第二名,反映在下议院中占的议席数与获得第三、第四名的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小党派而言,他们要在选区中胜出的唯一的可能性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地方代表性,例如:苏格兰人民民族主义党的候选人在苏格兰的某选区就极有可能胜出而获得议席。

但应当指出的是,“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的选举方法也具有其优越性。这个选举方法简单易行、容易理解,能够简单迅速的获得各选区及全国的选举结果。并且议员(MP)与选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议员更能在下议院中代表其选区的利益发出声音,而这在其他某些选举系统中却并非如此。议员与其选区的这种联系,也使得其他一些机构,如议会行政委员(Parliamentary Commissioner for administration)的工作更有效率,因为议员能直接将本选区的不满和建议向议会行政委员提出来。另外,一个议员也能考虑到本区的实际问题来寻求解决方案。例如:一名来自拥有很多外国移民人口选区的议员,很有可能会提出一个有利于移民的议案。从另一方面来说,议员只有尽其所能地代表其选区的利益,才能在下一届为自己或本党的其他候选人赢得更多的选票。

进一步说,这种选举系统的优点还有,它一般会选出一个在下议院中占大多数议席的政党,并由这个政党组成内阁。所以当普选结束,政府以及首相实际上也随即产生了。英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可以让一个政党赢得绝对多数的席位,成为执政党,而不需要与其他政党组织联合政府。因此首相、政府和议会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更能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而在有些国家情况并非如此,如在有些选举制度下, 更有必要由几个政党组成联合政府,而联合政府较难获得共识,对解决急迫的政治难题上很难满足人民的要求。

虽然也有人抱怨现行的选举方法对小党派不公平,但现行的选举方法却成功的阻止了一些小的极端主义党派进入下议院。比如,在1930年由Oswald Mosley领导的“英国法西斯党”在普选中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一定的选票,但是这些选民分散在全国各地,未能在任何一个选区获得最多数票,所以此党没有在当年的下议院中获得议席。而在某些国家的议院以一党的全国总得票数比例来决定在议院的议席的情况下,一些极端主义党派极有可能在议会占有一定数目的议席。

尽管如此,对于英国选举系统变革的呼声近来仍然很高。这些改革方案主要有包括选择性投票(alternative vote)、政党排名表(party list)、单一可转移投票(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等。一般来说,要求选举制度变革呼声最高的主要是如自由党这样一些在议会选举中一无所获的小党。而对于象工党这样的大党派来说似乎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引用一位英国法学家的一句话说:“我们的选举方法也许是不公平的和不令人满意的,但是别人的也一样!”

结论:

总而言之,英国的选举制度虽然有一定缺点,但也不可否认其具有重要的一些优点,比如:1)简单易行,能相对节省普选的时间和费用;2)议员(MP)和选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议员更能在议院中代表其选区的利益发出声音;3)可以让一个政党赢得绝对多数的席位,成为执政党,而不需要与其他政党组织联合政府,首相、政府和议会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更能有效率的工作,因此能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有利于政府高效;4)另外可以阻止一些小的极端主义党派进入议会。

英国选举制度的上述优点对于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这四个主要的特征和优点,恰恰也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最需要的,完全可能结合中国的现状而被借鉴与吸收。

美国 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 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预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通常从大选年的年初开始,到年中结束。预选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政党基层会议和直接预选。前者是指两党在各州自下而上,从选举点、县、选区到州逐级召开代表会议,最终选出本党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后者在形式上如同普选,一个州的两党选民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选出本党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是大多数州目前采用的预选方式。

预选结束后,两党通常将分别在七、八月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这一过程一般要持续8至9周。在此期间,两党总统候选人将耗费巨资,穿梭于全国各地,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此外,候选人还将通过多种形式阐述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赢得选民信任,争取选票。

全国选民投票在选举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2008年是11月4日),这一天被称为总统大选日。所有美国选民都到指定地点进行投票,在两个总统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在同一张选票上选出各州的总统“选举人”)。一个(党的)总统候选人在一个州的选举中获得多数取胜,他就拥有这个州的全部总统“选举人”票,这就是全州统选制。全国选民投票日也叫总统大选日。由于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因此总统大选日的投票结果,产生的实际上是代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位“选举人”。另外,在总统大选日,选民还要在联邦范围内进行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州权平等原则,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数量而定。例如,每个州都在国会有2名参议员和至少1名众议员,所以,任何州都至少有3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这3票以外,众议员人数越多,选举人票数也就越多。196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批准华盛顿特区可以像州一样有总统选举人。这样,美国国会有100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435名众议员(任期两年,期满后全部改选),加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3票,总统选举人票总共为538票。一位候选人赢得的选举人票超过总数的一半(270张),即当选总统。

真正的总统选举是在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2008年是12月15日)。届时,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被推选出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的首府进行投票。获270张选票以上的候选人将当选总统,并于次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就职典礼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最后一道程序,只有到当选总统于次年1月20日手抚《圣经》,宣誓就职时,美国的总统选举才告结束。

3. 英国大选的介绍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2015年5月,英国国会下议院将举行第56次选举,这将是英国数十年来悬念最大的一次选举,选举结果将决定着英国的未来。此次大选将于当地时间7日7时到22时举行,大部分投票结果于5月8日3时到5时出炉。具有投票资格的选民约为4800万人,预估投票率65%到70%。

4. 英国选民最多的区是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英国人口大约有6240万,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兰东南部。以地区来分,其中英格兰人占83.6%;苏格兰人占8.6%;其它还有威尔斯人占4.9%、北爱尔兰人占2.9%。
英国主要城市及排名

城市英文名
中文名
城市人口
男性人口比例

London 伦敦 7,074,265 49.12
Birmingham 伯明翰 1,020,589 49.42
Leeds 利兹 726,939 49.43
Glasgow 格拉斯哥 616,430 47.73
Sheffield 谢菲尔德 530,375 49.73
Bradford 布拉德福德 483,422 49.32
Liverpool 利物浦 467,995 48.8
Edinburgh 爱丁堡 448,850 48.29
Manchester 曼彻斯特 430,818 49.33
Bristol 布里斯托 399,633 49.59
Kirklees 柯克利斯 388,807 49.17
Fife 法夫 349,300 48.44
Wirral 威勒尔 329,179 47.89
North Lanarkshire 北拉纳克 325,940 48.58
Wakefield 韦克菲尔德 317,342 49.53
Cardiff 卡迪夫 315,040 49.09
Dudley 达德利 312,194 49.62
Wigan 维冈 309,786 49.5
East Riding 东骑 308,689 48.87
South Lanarkshire 南拉纳克郡 307,450 48.37
Coventry 考文垂 306,503 49.43
Belfast 贝尔法斯特 297,300 n/a
Leicester 莱斯特 294,830 49.64
Sunderland 桑德兰 294,261 48.79
Sandwell 桑德韦尔 292,196 49.09
Doncaster 唐卡斯特 291,804 49.28
Stockport 斯托克波特 291,080 48.55
Sefton 塞夫顿 289,739 47.75
Nottingham 诺丁汉 283,969 49.38
Newcastle-upon-Tyne 纽卡斯尔 282,338 49.19
Kingston-upon-Hull 赫尔河畔金斯顿 266,775 49.63
Bolton 博尔顿 265,449 49.3
Walsall 沃尔索尔 262,593 49.55
Plymouth 普利茅斯 255,826 49.2
Rotherham 罗瑟勒姆 255,342 49.49
Stoke-on-Trent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254,438 49.57
Wolverhampton 伍尔弗汉普顿 244,453 49.28
Rhondda, Cynon, Taff 朗达,克农 ,塔夫 240,117 49.4
South Gloucestershire 南格鲁斯特 235,129 50.01
Derby 德比 233,708 49.59
Swansea 斯旺西 230,180 49.04
Salford 索尔福德 229,179 49.56
Aberdeenshire 阿伯丁郡 227,430 49.7
Barnsley 巴恩斯利 227,213 49.14
Tameside 坦姆赛德 220,722 49.39
Oldham 奥尔德姆 220,172 48.95
Trafford 特拉福德 218,893 49.05
Aberdeen 阿伯丁 217,260 48.88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 214,859 50.42
Highland 高地 208,700 49.06
Rochdale 罗奇代尔 207,563 49.09
Solihull 索利赫尔 203,922 48.89
Gateshead 盖茨黑德 200,968 48.88
Milton Keynes 米尔顿凯恩斯 197,131 49.85
North Tyneside 北泰恩赛德 193,619 47.97
Calderdale 卡尔德达尔 192,844 48.79
Northampton 北安普顿 192,382 49.3
Portsmouth 朴茨茅斯 190,370 50.96
Warrington 沃灵顿 189,012 49.59
North Somerset 北萨默塞特 185,340 48.68
Bury 伯里 181,873 49.54
Luton 卢顿 181,468 50.15
St Helens 圣海伦斯 179,483 49.19
Stockton-on-Tees 提赛德 179,009 49.2
Renfrewshire 伦弗鲁郡 178,550 48.28
York 约克 175,095 48.75
Thamesdown 泰晤士下 174,598 49.93
Southend-on-Sea 绍森德 172,266 48.13
New Forest 新森林 169,513 48.4
Caerphilly 卡菲利 169,125 49.11
Carmarthenshire 卡马森郡 169,108 48.65
Bath & North East Somerset 巴斯和萨默塞特东北区 164,725 48.77
Wycombe 韦甘比 164,045 49.87
Basildon 巴塞尔顿 163,280 49.24
Bournemouth 伯恩茅斯 160,749 47.46
Peterborough 彼得伯勒 158,674 49.95
North East Lincolnshire 林肯郡东北区 158,503 48.97
Chelmsford 切姆斯福德 156,601 49.26
Brighton 布莱顿 156,124 49.22
South Tyneside 南泰恩赛德 156,078 48.69
Charnwood 查恩伍德 155,724 49.92
Aylesbury Vale 艾尔斯伯里谷 154,927 49.73
Colchester 科尔切斯特 154,176 49.35
Knowsley 诺斯利 154,053 48.58
North Lincolnshire 北林肯郡 152,767 49.39
Huntingdonshire 亨廷登 152,742 49.35
Macclesfield 马格斯菲特 152,604 48.86
Blackpool 布莱克浦 152,459 48.46
West Lothian 西洛锡安 150,770 49.2
South Somerset 南萨默塞特 150,710 48.87
Dundee 邓迪 150,250 47.75
Basingstoke & Deane 贝辛斯托克与迪恩 147,914 49.67
Harrogate 哈罗盖特 147,635 47.66
Dumfries & Galloway 邓弗里斯和盖洛韦 147,600 48.58
Middlesbrough 米德尔斯堡 146,778 48.97
Flintshire 弗林特郡 144,918 49.3
Rochester-upon-Medway 罗切斯特 - 梅德韦 144,478 49.4
The Wrekin 里京 144,154 49.6
Newbury 纽伯里 143,727 49.67
Falkirk 福尔柯克 143,040 48.57
Reading 雷丁 142,851 50.62
Wokingham 沃金厄姆 142,361 50.53
Windsor & Maidenhead 温莎和梅登黑德 141,548 49.73
Maidstone 梅德斯通 140,664 49.23
Redcar & Cleveland 雷德卡和克利夫兰 139,785 48.98
North Ayrshire 北艾尔郡 139,520 48.14
Blackburn 布莱克本 139,491 49.25
Neath Port Talbot 塔尔波特港 139,459 48.81
Poole 普尔 139,226 48.4
Wealden 威尔登 138,030 47.73
Arun 阿伦 137,978 47.52
Bedford 贝德福德 137,451 49.82
Oxford 牛津 137,343 50.4
Lancaster 兰开斯特 136,948 48.61
Newport 新港 136,789 48.86
Canterbury 坎特伯雷 136,481 48.67
Preston 普雷斯顿 134,818 49.84
Dacorum 德康 134,733 49.29
Cherwell 彻韦尔 132,687 49.28
Perth & Kinross 珀斯-金罗斯 132,570 48.23
Thurrock 图洛克 132,283 49.75
Tendring 滕德灵 132,265 47.53
Kings Lynn & West Norfolk 金斯林和西部诺福克 131,214 49.2
St Albans 圣奥尔本斯 130,267 49.42
Bridgend 布里 130,080 48.47
South Cambridgeshire 南剑桥郡 128,422 49.44
Braintree 布伦特里 126,236 49.51
Norwich 诺维奇 126,221 49.02
Thanet 萨尼特 125,543 47.45
Isle of Wight 怀特岛 125,466 48.19
Mid Sussex 苏克塞斯中部 125,329 49.3
South Oxfordshire 南牛津郡 124,637 49.32
Guildford 吉尔福德 124,567 49.39
Elmbridge 埃尔姆布里奇 124,539 48.42
Stafford 斯塔福德 124,531 49.51
Powys 波伊斯 124,418 49.65
East Hertfordshire 东赫特福德 123,553 50
Torbay 托贝 123,413 46.94
Wrexham Maelor 雷克瑟姆 美乐 123,308 48.51
East Devon 东德文郡 123,105 46.9
East Lindsey 东林赛 123,058 48.27
Halton 哈尔顿 123,038 49.15
Warwick 华威 122,506 49.16
East Ayrshire 东艾尔郡 122,350 48.31
Newcastle-under-Lyme 纽卡斯尔下 122,314 49.17
North Wiltshire 北威尔特郡 121,747 50.06
South Kesteven 南凯斯蒂文 119,951 48.66
Epping Forest 埃平森林 119,512 48.89
Vale of Glamorgan 格拉摩根谷 119,358 48.71
Reigate & Banstead 赖盖特和班斯特德 119,307 49.1
Chester 切斯特 119,221 48.91
Mid Bedfordshire 贝德福德郡中部 118,945 49.57
Suffolk Coastal 萨福克郡海岸 118,681 49.1
Horsham 霍舍姆 118,569 49.08
Nuneaton & Bedworth 纳尼顿和贝德沃斯 118,340 49.91
Gwynedd 圭内斯 117,775 48.56
Swale 史威尔 117,562 49.97
Havant & Waterloo 哈文特和滑铁卢 117,341 48.42
Teignbridge 泰格桥 116,743 48.22
Cambridge 剑桥 116,701 50.13
Vale Royal 淡水河谷皇家 115,233 49.25
Amber Valley 琥珀谷 115,224 49.72
North Hertfordshire 北赫特福德郡 114,941 49.53
South Ayrshire 艾尔郡南 114,630 47.81
Waverley 韦弗利 114,133 48.49
Broadland 布罗德兰 113,896 49.15
Crewe & Nantwich 克鲁与南特威奇 113,670 49.8
Breckland 布列克兰 113,654 48.9
Ipswich 伊普斯维奇 113,642 48.96
Pembrokeshire 彭布罗克郡 113,597 48.78
Vale of White Horse 白马谷 112,545 50.63
Salisbury 索尔兹伯里 112,534 48.43
Gedling 格德林 112,194 49.01
Eastleigh 伊斯特利 111,732 49.5
Broxtowe 布诺克斯特韦 111,429 49.55
Stratford-on-Avon 斯特拉斯福 111,211 48.71
South Bedfordshire 南贝德福德郡 110,949 49.72
Angus 安格斯 110,780 48.78
East Hampshire 东汉普郡 110,761 48.64
East Dunbartonshire 东邓巴顿郡 110,750 48.87
Conway 康威 110,596 47.48
Sevenoaks 塞文欧克斯 110,476 48.86
Slough 斯劳 110,462 49.49
Bracknell Forest 布拉克内尔森林 110,092 50.62
West Lancashire 兰开夏郡西 109,763 49.23
West Wiltshire 西威尔特郡 108,889 49.35
Ashfield 艾士菲 108,558 49.52
Lisburn 利斯 108,400 n/a
Scarborough 士嘉堡 108,258 47.76
Stroud 斯特劳德 108,022 49.15
Wychavon 韦查冯 108,009 48.93
Waveney 韦弗尼 107,731 48.29
Exeter 埃克塞特 107,729 49.34
Dover 多佛 107,398 48.75
Test Valley 测试谷 107,182 49.47
Gloucester 格洛斯特 106,834 49.92
Erewash 埃里沃什 106,818 49.65
Cheltenham 切尔滕纳姆 106,692 49.14
Bassetlaw 巴西特劳 106,303 49.62
Scottish Borders 苏格兰边界 106,100 48.16

5. 英国大选有多少人参与投票

据有关报道,当地时间6月8日早上7时(北京时间14时),2017年英国大选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大选主要候选人包括:保守党候选人特蕾莎·梅、工党候选人科尔宾、自由民主党候选人法隆、苏格兰民族党候选人斯特金、英国独立党候选人纳托尔、绿党候选人班尼特以及其他党派候选人。

6. 英国议会议员有多少人

这要先说说英国大选的过程。英国按照人口稠密度和行政区域划分成650个选区,每个选区有若干个政党,每个政党又有若干个候选人参加大选。大选前一个月,英国公民按自愿原则就近登记成为选民。一连三日的投票日,选民回各自选区投票,海外人员可邮寄选票。当选区中某一个候选人选票超过该选区登记选民总人数半数以上选票,或在该选区中处于绝对领先票数(即其他候选人计算未投票总选票后仍少于该候选人)时,选区就会宣布该候选人胜出成为英国议会下议院参议议员,同时亦代表该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在该选区胜出。 除了下议院外,还有上议院,上议院由皇室贵族、还有法官等组成,人数为704人。 所以英国议员议员人数=上议院议员人数+下议院议员人数=650+704=1254位议员

7.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

应该是B.工业资产阶级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又召集了一届议会,史称“模范议会”, 国王、贵族、骑士和城市富裕市民形成政治联合,除了大贵族和教士外,这届议会还固定地由每郡派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派两名市民代表参加,因而较“大会议”前进了一步。由于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在根本利益上息息相关,也有比较多的共同话题,因而每当这种议会召开时,他们往往集聚在一起,互通信息,共商对策。从1343年起,他们开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单独聚会,逐渐形成了平民院(下议院)。贵族和教会长老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组成了贵族院(上议院)。英国两院制便发源于此。但是,不管是模范议会,还是1343年由两院组成的议会,都还不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由全民普选产生的议会。
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议会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议会又是各种政治事物尤其是国王大臣所犯的渎职罪的最高裁判所。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以后英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联合,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1. 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 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
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具体规定: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市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2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空余下来的席位给予人口增多的郡和新兴工业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地分享政权。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8. 英国多少公民投欧

一共有大约4650万英国选民登记参加23日的公投。
最终结果留欧票数1,458.4万,退欧票数1,570.5万 。
票数比例51.9%:40.1。至此,英国脱欧成功。

阅读全文

与整个英国有多少选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开普敦到中国飞机多久 浏览:156
印度伊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么区别 浏览:457
英国红砖名校是什么 浏览:995
联通英国流量如何收费 浏览:254
伊朗西边是什么国家 浏览:277
美国为什么拉黑伊朗 浏览:776
哪里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浏览:991
印尼最近情况怎么样 浏览: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么 浏览: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么 浏览:550
越南海边有什么鱼 浏览:355
印尼海啸推了多少米 浏览:99
中国女性哪个地方多 浏览:337
伊朗高铁怎么样 浏览:946
去越南买流量怎么买 浏览:763
印尼号码加什么 浏览:266
中国维族人口有多少 浏览:951
印尼巴士怎么弄上面的字 浏览:464
英国的熊猫怎么画 浏览:508
英国音箱怎么使用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