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有多少名乡绅

英国有多少名乡绅

发布时间:2022-07-25 11:10:57

Ⅰ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阶级情况是怎样的

哥特风格,经济危机,他们国家君主立宪比较成功,中产基本没大的影响

Ⅱ 乡绅阶级的存在对英格兰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有何影响

乡绅阶级作为中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充分发展之后的产物,可以说是有一种承上启下的意义,上承骑士阶层,下启资产阶级,而其对英格兰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具体影响可以概括为:其一是促进了英国农业的发展;其二是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发展。
一、促进了英国农业的发展

乡绅阶级发展自英国的乡下农村,他们为那些地方带去了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农业生产工具,甚至可以说是推动了整个农业的变革。越来越获利颇丰的农业也得到了乡绅更多思想与努力的注入,他们开始发掘土地的最大利益化,从而彻底改变了当时人们的传统农业观念。

二、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发展

乡绅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意义最重要的就在于其占据了下议院的大量议位,而伴随着下议院地位的大幅度提高,乡绅阶级的发言权利也更为充沛,正是在他们积极的推动下,不断地谋求权利的取向中,封建统治受到了更剧烈的动摇,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种创造财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不断地加入、声援他们的提议,从而让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Ⅲ 英国中世纪时的官爵是怎样的排列名称

介绍一下欧洲的中世纪的贵族爵位体系, 以下按照级别高低排列,括号中为女性成员称谓。

1. 皇帝 :拉丁语国家和英国,称Emperor(Empress), 或 Imperator.。日耳曼语(除英语)称Kaiser(凯撒)。俄国人称Imperator或Tsar(沙皇)。 拜占庭和波斯人称Basileus(巴西利乌斯,取代拉丁语的罗马皇帝旧称Augustus?奥古斯都),拜占庭还有皇帝称Autocrator,即独裁者。

2. 国王:King(Queen). 拉丁语国家从Re一词演化, 比如法国国王称Roi.

3. 大公:Grand Duke(Duchess), 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贵族等级,第一个被称为大公的是15世纪时期强盛的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

4. 大公:Archke(Archchess), 这个头衔和在其他日耳曼贵族家族中用的Grand Duke明显不同,似乎仅在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中使用。奥地利王室始终保持Archke的头衔,以显示自己和其他德意志各邦的区别。

5. 选侯:Elector (Electress) 神圣罗马帝国选侯.帝国会议最高组织的成员,拥有选举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力。

6. 亲王:Prince(Princess),西班牙葡萄牙称infante

Prince 这个头衔在欧洲有很多含义:
1) 君主的儿子或王位直系继承人。
2) 在继承顺位上的其他王室成员。
3) 女王的配偶。
4) 中世纪奥地利的一个爵位,级别在公爵和伯爵之间。
5) 没有得到王室封爵的平民贵族,但掌握了政权,建立起世袭的君主国,这些国家的君主称亲王,比如今天的摩纳哥和列支敦士登。

7. 公爵:Duke( Duchess),德国称Hertog,,沙俄对等的爵位称Kniaz。 英国的公爵一定是王室成员,第一位英国王室公爵是14世纪的康沃尔公爵黑太子爱德华。在法国,公爵是领主的最高等级。在德国,中世纪早期的五大公爵(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士瓦本和洛林)是德国贵族的最高头衔。 在殖民时代,殖民地的公爵头衔(比如西班牙在美洲的各位总督的公爵头衔),被称为胜利头衔,也就是说是战争胜利的荣誉头衔,不列入正式的贵族头衔系统之中。

8. 侯爵: Marquess(Marchioness) 。沙俄对等的爵位称Boyar. 来源于中世纪的德国的头衔Margrve(Margravine),即Mark Graf , 边疆伯爵, 一般认为 其头衔的等级在公爵和伯爵之间,唯一的例外是1356年的勃兰登堡边疆伯爵戈登*布尔被认可为神圣罗马帝国选侯,地位大大超过了公爵。

9. 伯爵,在英国,英国王室授予的伯爵头衔称Earl, 其他王室授予的头衔称Count。 法国称Count(Countess),神圣罗马帝国以及瑞典沙俄称Graf。中世纪挪威称Jarl,是国王之下最高等级的爵位。

10.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在英国该爵位在玫瑰战争中,从大陆引进,地位介于Earl和Baron之间。在欧洲大陆最出名的子爵是米兰子爵,中世纪米兰长期是一个自治的子国。在大陆,子爵一般是那些伯爵家族的年轻人,但他们一般不喜欢被称呼为Viscount (字面意思是副伯爵),称呼他们一般是这么称的,比如爱德华子爵是巴黎伯爵家的,就称为巴黎伯爵家的爱德华(Edward of the count of Paris, 外国绕口令。)

11. 男爵Baron(Baroness),英国世袭贵族头衔的最低等级。在德国,所有独立骑士领地的家族,都拥有男爵的贵族头衔,德国取消贵族头衔后,这些男爵家族及其后代,依然可以保留他们的头衔的尊称: “冯(Von)”作为他们姓氏的一部分。如果德国人的姓氏前有“冯”,麻烦各位在叫他或写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音节加上。另外,把Von翻译成“范”也不太好,贵族的味道少了点,“冯巴斯滕”比“范巴斯滕”牛多了。

12. 从男爵, Baronet(Baronetess) , 西班牙、沙俄、低地国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无此爵位,在英国,这个是世袭头衔,但头衔拥有者不列入贵族系统,即此爵位不在英国贵族系统中使用。

13. 骑士, Knight. 法国称Chevalie,德国称Ridder. 贵族等级的最低一层,头衔不可继承。英国贵族系统没有这个头衔,但一个王室授予的荣誉头衔:爵士Sir(Dame),可以和此类比,同样不可继承。使用Sir这个头衔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称呼某人为爵士必须连名带姓一起称呼,万不可只称呼姓氏,否则是对其本人的不敬(比如Sir Issac Newton, 艾萨克*牛顿爵士,不能称Sir Newton, 同样尊称曼联主帅为弗格森爵士也是错误的。)

14. 在波兰等东欧国家以及奥地利等地,在中世纪还有Esquire的头衔,可以翻译为乡绅,和骑士基本是一个级别。

Ⅳ 英国有多少贵族多少大的贵族家族能不能说下他门的情况

英国贵族史

贵族起源(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千多年前,以军事贵族的面目出现。为国王效力,履行军职,财富主要是地产,继承遗产要缴纳捐税。600年间,战乱不断,国王依战功赏赐给将士土地,而国王自己,通常也被视为“牛”一点的贵族。
开始叫“哥塞特”,后来叫“塞恩”,词语含义是为他人服务,地位的高低,由被服务的对象决定。彼时,很多自由农变为农奴。约6世纪起,贵族群体中注入宗教成份。
撒克逊人,是传说中的亚瑟王的手下败将。在《Wives and Daughters》中,汉姆雷老爷,很为自己是到英格兰最早的撒克逊人而骄傲。其实,之前,英格兰是凯尔特人的天地,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来自日耳曼的入侵者,经过长达3个世纪的征服与混合,几个民族融为一个民族,才有了今天的英格兰人。
刻尔(农民)与哥塞特之间的基本区别,是着名的《伊尼法典》中关于偿命金的规定,后者通常是前者的6倍。勤劳且家运亨通的刻尔,就有可能成为哥塞特。大约10世纪,Ealdorman这个词,开始专指大贵族,渐渐具备了伯爵、方伯、亲王等涵义,意即地方统治者。
教会执事这一专职,可能出现在800年前后。早在6-7世纪,不列颠就形成了世俗贵族与宗教贵族关存的体制。教会贵族与英格兰君主的联系相当密切,从属关系比较确定。他们,既能布道,又能挥舞宝剑。
贤人会议成员,能参与重大决策,有司法权。
直到11世纪前期,大贵族伯爵与普通中下贵族塞恩的等级差别才终于明朗化。

封建贵族制的确立(诺曼时期)
英法两国的封建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英: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类似于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法: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社会语言开始分化——上层阶级说法语,下层民众讲英语。重要的文件,多用拉丁文和法文。直到1259年,亨利三世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发表文件,英语才逐渐地在上层政治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086年,征服者威廉(诺曼底公爵),弄出一本《土地调查清册》,把许多自由或半自由的农民,划成了维兰(农奴),因此,这本清册,被英国人民称为“末日审判书”。
贵族因婚嫁而获得领地时,需向国王缴纳数量可观的转让费。
立宪的细胞,在诺曼登陆百年后就开始显现,以国王与贵族的对立为表象。
骑士教育,重武轻文。经常进行比武大会,常有伤亡。得胜的骑士,有权亲吻一位可爱的女士。所谓骑士精神,即贵族精神。早晨一本正经地弥撒,中午酗酒闹事,下午洗劫教堂,晚上调戏妇女。
在战场上,骑士很少杀骑士,死的都是平民步兵。十字军东征的路上,骑士和北欧海盗没啥区别。骑士精神化作替私人复仇的战斗。
骑士精神的副产品是“英雄爱美人”。12世纪起,一个妇人,在丈夫之外要有个情人,否则,就会被视为缺少魅力。
1075年,大会议规定,禁止7代之内有血缘关系的人婚配,禁止与配偶的4代之内的血亲成婚。不过,1215年,教廷便将此做了修改,7代改成4代,因为,门当户对,太不容易了。

兴盛与衰落(12世纪末-15世纪)
1399年-1485年间的每次改朝换代,都由大贵族发起,都以一具国王的尸体奠基,而为此受牵连、危及身家性命、失爵丢官的贵族更多。英国的君主,事实上是选出来的,而非世袭。
1215年6月,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着名的“贵族纲领”《大宪章》。《大宪章》共有61项条款,大部分都列明一些有利于贵族的权利。例如,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过往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等。“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法则,从此被人铭记。
1265年的“西门议会”,成为未来下院乃至议会制度的重要起来。1325年,英国议会历经百年终于形成。1376年,骑士代表彼得•马克,成为首任议长。15世纪60-70年代,贵族院正式称为上院,平民院正式称为下院。
15世纪后期,英国贵族制逐渐成形,最终定制。即公侯伯子男,另外,还有从男爵和骑士,勋爵是奖励性称呼。1301年开始,威尔士亲王成为不列颠王国的继承者的名号。
黑死病,成为封建农奴制的杀手。
玫瑰战争。1455年,以红玫瑰为标记的兰开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为标记的约克家族,多次刀兵相见。持续30年,直至红玫瑰得胜,都铎王朝建立。

衰落和变异(1485-1688年)
大贵族挥霍得入不敷出,乡绅阶层开始崛起。
灰、黑逐渐被视为“上色”。长期影响着本国民众,至今未变。
长子作为家庭姓氏、家产和爵位的优先继承人,地位格外重要。长子早夭,则由长孙继承。若无,则次子、幼子循序渐递。不动产一般只传一人,其他财产女儿或可继承。重视家庭礼节,重夫权父权,但贵族妇女有较多自由。
因涉及到财产或爵位等问题,婚恋不自由,基本上是国王或父辈定。宗教信仰也会影响到爱情与婚姻。贵族的非长子的儿子,不容易成婚,而且,在特殊的财产继承制下,很可能变成穷光蛋。《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姐妹,就是没有不动产继承权的人。
世俗贵族,文化素质低下。倒是次子、幼子,被送进剑桥、牛津;上流社会,还有一批文化名媛。
伊顿公学建于13世纪。学费很高。游学开始流行,贵族子弟去意法学习语言、文学、艺术、礼仪,经过200多年的潜移默化,前朝的佩剑骑士终于成为通晓文墨的绅士。嘿嘿。几位知名女作家,都生活在绅士后的时代。

“贵族时代”(1688年-19世纪中叶)
英国贵族的特点是具有政治独立性、民主意识和绅士风度。
托利党,Tory,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保守党。“托利”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 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托利党人参加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1760年,逐渐成为执政党。到19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保守党。辉格党,Whig,是它的对立面,名称可能是Whiggamores(意为“好斗的苏格兰长老会派教徒”)一词的缩语。辉格党得益于1688年“光荣革命”带来的政治变化。
光荣革命,是英国一场和宗教有关的非暴力宫廷政变,发生在1688年到1689年。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绌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史称光荣革命。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贵族含义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贵族,一直最少,但稳定性在欧洲首屈一指,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的贵族体制。
1707年,苏格兰合并于不列颠,1800年,爱尔兰合并于不列颠。
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国,几乎无贵族不富。看了一下统计表,《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也就是大地产者中的中等。几乎所有的大地产,都是靠旧的继承制保留下来的。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从农业革命开始的。贵族们发展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托马斯•科克培养优质绵羊而闻名1837年被封为伯爵。
上院的权利不表现在上院而表现在下院。
拜伦曾任上院议员,雪莱出身于从男爵家庭。
英国贵族不像法国贵族那样喜欢群聚和沙龙,而是喜欢庄园。“每个人的房舍,都是他们的城堡。”
威斯敏斯特公爵的发家史(现英国首富)。1703年,他的先祖才成为男爵,1874年,便爬到了公爵的位置。
1722年,乔治三世提出,议会通过了《王室婚姻法》。18世纪末-19世纪初,贵族离婚率4%,平民离婚率万分之一。所以,贵族们的婚姻生活还是相当不安定的。

真正的衰落(19世纪后期至今)
1872年,产生无记名投票法。
1876年,出版《英格兰的贵族》,不久,再版,更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大地产者》。它,是1000年来第一本说明土地占有的不合理情况的专门着作。
1894年开始征收遗产税,致使大地主们雪上加霜。资产阶级进入贵族,爵位换财富,财富换爵位。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中产阶级新贵。一战、二战中,死伤诸多贵族,甚至有老贵族断了血脉。这,与他们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教育有关。
大贵族的地产锐减。
丘吉尔不愿意自己伟大的名字被陌生的称号取代,只接受了嘉德勋章。
麦克米伦也曾拒绝封爵。当然,最后,他还是要了世袭伯爵的称号。
英国贵族存在的时间,超过10个世纪,可是,直到1998年英国议会改革,世袭贵族才算寿终正寝。他们是“世界史上少有的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退却的阶级”。“英国之所以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方面取得成功,避免了革命的震荡,赢得了社会的平稳发展,英国贵族的远见、勇气和妥协精神是不可抹杀的。”

Ⅳ 英国有哪些古老的贵族

英国贵族史

贵族起源(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千多年前,以军事贵族的面目出现。为国王效力,履行军职,财富主要是地产,继承遗产要缴纳捐税。600年间,战乱不断,国王依战功赏赐给将士土地,而国王自己,通常也被视为“牛”一点的贵族。
开始叫“哥塞特”,后来叫“塞恩”,词语含义是为他人服务,地位的高低,由被服务的对象决定。彼时,很多自由农变为农奴。约6世纪起,贵族群体中注入宗教成份。
撒克逊人,是传说中的亚瑟王的手下败将。在《Wives and Daughters》中,汉姆雷老爷,很为自己是到英格兰最早的撒克逊人而骄傲。其实,之前,英格兰是凯尔特人的天地,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来自日耳曼的入侵者,经过长达3个世纪的征服与混合,几个民族融为一个民族,才有了今天的英格兰人。
刻尔(农民)与哥塞特之间的基本区别,是着名的《伊尼法典》中关于偿命金的规定,后者通常是前者的6倍。勤劳且家运亨通的刻尔,就有可能成为哥塞特。大约10世纪,Ealdorman这个词,开始专指大贵族,渐渐具备了伯爵、方伯、亲王等涵义,意即地方统治者。
教会执事这一专职,可能出现在800年前后。早在6-7世纪,不列颠就形成了世俗贵族与宗教贵族关存的体制。教会贵族与英格兰君主的联系相当密切,从属关系比较确定。他们,既能布道,又能挥舞宝剑。
贤人会议成员,能参与重大决策,有司法权。
直到11世纪前期,大贵族伯爵与普通中下贵族塞恩的等级差别才终于明朗化。

封建贵族制的确立(诺曼时期)
英法两国的封建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英: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类似于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法: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社会语言开始分化——上层阶级说法语,下层民众讲英语。重要的文件,多用拉丁文和法文。直到1259年,亨利三世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发表文件,英语才逐渐地在上层政治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086年,征服者威廉(诺曼底公爵),弄出一本《土地调查清册》,把许多自由或半自由的农民,划成了维兰(农奴),因此,这本清册,被英国人民称为“末日审判书”。
贵族因婚嫁而获得领地时,需向国王缴纳数量可观的转让费。
立宪的细胞,在诺曼登陆百年后就开始显现,以国王与贵族的对立为表象。
骑士教育,重武轻文。经常进行比武大会,常有伤亡。得胜的骑士,有权亲吻一位可爱的女士。所谓骑士精神,即贵族精神。早晨一本正经地弥撒,中午酗酒闹事,下午洗劫教堂,晚上调戏妇女。
在战场上,骑士很少杀骑士,死的都是平民步兵。十字军东征的路上,骑士和北欧海盗没啥区别。骑士精神化作替私人复仇的战斗。
骑士精神的副产品是“英雄爱美人”。12世纪起,一个妇人,在丈夫之外要有个情人,否则,就会被视为缺少魅力。
1075年,大会议规定,禁止7代之内有血缘关系的人婚配,禁止与配偶的4代之内的血亲成婚。不过,1215年,教廷便将此做了修改,7代改成4代,因为,门当户对,太不容易了。

兴盛与衰落(12世纪末-15世纪)
1399年-1485年间的每次改朝换代,都由大贵族发起,都以一具国王的尸体奠基,而为此受牵连、危及身家性命、失爵丢官的贵族更多。英国的君主,事实上是选出来的,而非世袭。
1215年6月,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着名的“贵族纲领”《大宪章》。《大宪章》共有61项条款,大部分都列明一些有利于贵族的权利。例如,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过往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等。“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法则,从此被人铭记。
1265年的“西门议会”,成为未来下院乃至议会制度的重要起来。1325年,英国议会历经百年终于形成。1376年,骑士代表彼得•马克,成为首任议长。15世纪60-70年代,贵族院正式称为上院,平民院正式称为下院。
15世纪后期,英国贵族制逐渐成形,最终定制。即公侯伯子男,另外,还有从男爵和骑士,勋爵是奖励性称呼。1301年开始,威尔士亲王成为不列颠王国的继承者的名号。
黑死病,成为封建农奴制的杀手。
玫瑰战争。1455年,以红玫瑰为标记的兰开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为标记的约克家族,多次刀兵相见。持续30年,直至红玫瑰得胜,都铎王朝建立。

衰落和变异(1485-1688年)
大贵族挥霍得入不敷出,乡绅阶层开始崛起。
灰、黑逐渐被视为“上色”。长期影响着本国民众,至今未变。
长子作为家庭姓氏、家产和爵位的优先继承人,地位格外重要。长子早夭,则由长孙继承。若无,则次子、幼子循序渐递。不动产一般只传一人,其他财产女儿或可继承。重视家庭礼节,重夫权父权,但贵族妇女有较多自由。
因涉及到财产或爵位等问题,婚恋不自由,基本上是国王或父辈定。宗教信仰也会影响到爱情与婚姻。贵族的非长子的儿子,不容易成婚,而且,在特殊的财产继承制下,很可能变成穷光蛋。《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姐妹,就是没有不动产继承权的人。
世俗贵族,文化素质低下。倒是次子、幼子,被送进剑桥、牛津;上流社会,还有一批文化名媛。
伊顿公学建于13世纪。学费很高。游学开始流行,贵族子弟去意法学习语言、文学、艺术、礼仪,经过200多年的潜移默化,前朝的佩剑骑士终于成为通晓文墨的绅士。嘿嘿。几位知名女作家,都生活在绅士后的时代。

“贵族时代”(1688年-19世纪中叶)
英国贵族的特点是具有政治独立性、民主意识和绅士风度。
托利党,Tory,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保守党。“托利”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 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托利党人参加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1760年,逐渐成为执政党。到19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保守党。辉格党,Whig,是它的对立面,名称可能是Whiggamores(意为“好斗的苏格兰长老会派教徒”)一词的缩语。辉格党得益于1688年“光荣革命”带来的政治变化。
光荣革命,是英国一场和宗教有关的非暴力宫廷政变,发生在1688年到1689年。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绌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史称光荣革命。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贵族含义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贵族,一直最少,但稳定性在欧洲首屈一指,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的贵族体制。
1707年,苏格兰合并于不列颠,1800年,爱尔兰合并于不列颠。
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国,几乎无贵族不富。看了一下统计表,《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也就是大地产者中的中等。几乎所有的大地产,都是靠旧的继承制保留下来的。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从农业革命开始的。贵族们发展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托马斯•科克培养优质绵羊而闻名1837年被封为伯爵。
上院的权利不表现在上院而表现在下院。
拜伦曾任上院议员,雪莱出身于从男爵家庭。
英国贵族不像法国贵族那样喜欢群聚和沙龙,而是喜欢庄园。“每个人的房舍,都是他们的城堡。”
威斯敏斯特公爵的发家史(现英国首富)。1703年,他的先祖才成为男爵,1874年,便爬到了公爵的位置。
1722年,乔治三世提出,议会通过了《王室婚姻法》。18世纪末-19世纪初,贵族离婚率4%,平民离婚率万分之一。所以,贵族们的婚姻生活还是相当不安定的。

真正的衰落(19世纪后期至今)
1872年,产生无记名投票法。
1876年,出版《英格兰的贵族》,不久,再版,更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大地产者》。它,是1000年来第一本说明土地占有的不合理情况的专门着作。
1894年开始征收遗产税,致使大地主们雪上加霜。资产阶级进入贵族,爵位换财富,财富换爵位。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中产阶级新贵。一战、二战中,死伤诸多贵族,甚至有老贵族断了血脉。这,与他们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教育有关。
大贵族的地产锐减。
丘吉尔不愿意自己伟大的名字被陌生的称号取代,只接受了嘉德勋章。
麦克米伦也曾拒绝封爵。当然,最后,他还是要了世袭伯爵的称号。
英国贵族存在的时间,超过10个世纪,可是,直到1998年英国议会改革,世袭贵族才算寿终正寝。他们是“世界史上少有的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退却的阶级”。“英国之所以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方面取得成功,避免了革命的震荡,赢得了社会的平稳发展,英国贵族的远见、勇气和妥协精神是不可抹杀的。”

Ⅵ 英国古代的爵位等级排列是什么

传统世袭贵族为“公、侯、伯、子、男”五爵。

公爵作为世袭贵族的第一等,其词源原意是“领袖、统帅”,早在罗马帝国时期,这一封号常常被授予开疆拓土的功勋统帅。

侯爵最早来自德文,原意是藩侯、方伯, 即我们所谓的封疆大吏,在英国历史上,侯爵最早指的是威尔士地区的边疆领地主,大约到了15世纪,侯爵慢慢演变为了英国贵族阶层的第二级爵位。

伯爵是最为大家所熟知也是英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爵位,词源也来自英文词,是由古英语eorl转化而来。

子爵这一称号源于法国,原意类似于我们说的“郡守”,子爵处于世袭贵族的第四级,最早是伯爵的副手,不过在历史上,子爵有时也会是权倾一方的诸侯。

男爵是五等贵族阶级里的最末一等,也是进入英国上议院(House of Lords)的最末一等。英国的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

拓展资料

欧洲爵位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几乎每年除夕,英国皇室都公布一份名单,颁布年度荣获英王或女王封勋授爵或颁赠奖章的人员。英国封爵起源于14世纪中叶。始创于1350年的“嘉德勋衔”至今仍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高的勋位。

英国勋衔可以分三大类:一是皇族勋位(royal orders),赐封予皇族或最高级的贵族(安妮公主之类);二是贵族勋位(noble or family orders),赐予一般贵族(该隐那一级的世袭贵族),三是功绩勋位(orders of merit),赐予有重大贡献的人士(英国首相,撒切尔女男爵)。

皇族与贵族的勋衔(peerages)共分五大级,其名称与它们的相对女性称谓如下:公爵Duke(Duchess)、侯爵Marquis(Marchioness)、伯爵Earl(Countess)、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男爵Baron(Baroness)。但男爵之下还有从男爵(Baronet),是世袭爵位中最低级者。

一般只有皇室的至亲(如英王之兄弟、英王之丈夫等)才可获公爵勋衔。公爵在世时,其长子尊为侯爵,以次类推,平民是与此等爵位无缘的。

Ⅶ 英国有哪些着名人物

历史人物:牛顿
近代着名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巨人,一生有无数科学成就,遍及力学、光学、数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这位英国科学巨匠目睹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美丽传奇。
生平大事记
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乌尔索坡。出世时,父亲己过世。
1645年母亲改嫁邻材牧师,牛顿与外祖母相依为命。
1649年进私塾念书。制造日晷仪、水车。
1655年进格兰姆皇家中学,寄宿药师克拉克家。制造风车、水漏时钟。
1656年母亲的第二任丈夫去世,牛顿休学回家帮忙。
1658年重回格兰姆学校。
1661年入剑挢大学三一学院,当工读生。
1664年获得三一学院奖学金,停止工读,专心研究。
1665年~1666年这段时间,是牛顿创造力量旺盛的时期。牛顿一生中的重要成果,遍及力学、光学、数学、哲学等许多领域,但他的几乎所有主要的数学物理思想,都诞生于这一时期。按照牛顿本人的说法,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色彩理论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构思而成的。
1665年大学毕业,留校研究。发明二项式定理。
1666年发明万有引力、微积分学,研究光谱及望远镜。
1667年重回剑挢大学,被选为特别研究员。发明反射望远镜。
1668年获硕士学位。
1669年任三一学院的数学讲座教授。开始讲授光学。
1671年向皇家学会提供反射望远镜。
1672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一六七五年发现‘牛顿环’,提供光的‘微粒说’。
一六七七年莱布尼兹宣告发明微积分学,两人产生论战。
一六八四年开始写‘数学原理’。
1687年,出版了自己的划时代名着《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被看作经典物理学的《圣经》。
1689年被选为国会议员。
1690年发表宗教论文。
1693年微积分学出书。驳斥无神论者。
1696年任造币局监督。
1699年任造币局局长。拟订历法修正案。接外甥女来往。
1700年发明六分仪。
1701年连任国会议员。
1703年任皇家学会会长。
1704年《光学》一书出版。
1705年安妮女王封为爵士。
1708年微积分学公开论战。
1711年出版分析学。
1725年迁居郊区养病。
1727年3月20日逝世,葬于西敏寺,与英国历代君主和名人长眠在一起,供世人瞻仰。

英国历史人物:达尔文

达尔文的进化之声(2001.2.11)

很久很久以来,好像谁都没能准确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人是怎么诞生的?一直到一个叫达尔文的英国人的出现。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探索者,又是一名反叛者,是他改变了人类的地位。

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地,葬在牛顿的旁边。墓碑上仅刻着: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生于1809年2月12日,死于1882年4月19日。”

少年时代

1809年,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出生于英格兰的鲁斯布里。父亲是一位内科医生,在乡间声名显赫,是有名的乡绅。母亲体弱多病,在他8岁时就去世了。他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在少年时代达尔文就开始酷爱博物学,热衷于去野外打猎、捉鸟、搜集标本甲虫等。以至父亲担心他会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为了长大后有一个可靠的职业,他听从父亲的建议进入了爱丁堡大学学医。但枯燥乏味的医学课程引不起达尔文的兴趣,于是在1828年,进入了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在剑桥大学的学习期间,他遇到了约翰·亨斯罗教授,是他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亨斯罗教授是一位专职牧师,也是一位业余的植物学家,是他唤起了达尔文对大自然的激情。达尔文开始同大自然打交道,并亲自深入大自然去探索。他狂热地搜集动植物标本,并贪婪地阅读着有关科学探险的书籍,梦想着拥有同样的探险经历。

“贝格尔号”

剑桥大学毕业后,达尔文回到了家乡。不久他收到了亨斯罗的一封信,问达尔文有没有兴趣跟英国军舰“贝格尔号”去一次环球旅行。达尔文欣喜若狂,并最终说服了原先对此持反对意见的父亲。

1831年,达尔文踏上了征程,在此过程中他把晕船和暴风雨等所带来的痛苦,都融入到对大自然的体验中。他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数百种异国生命的化石、皮毛和尸骸。船航行至阿根廷时,他遇上了如野兽一般生活的提拉弗格野人。当时他简直不能相信上帝造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像他以及剑桥的教授是如此的文明优雅,而他们是如此野蛮。这次经历使他相信人本来也来自动物王国。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其实都有亲缘关系,他们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达尔文定期将收集到的标本打包,运回给剑桥的亨斯罗教授。亨斯罗高度评价了达尔文所做的工作。

海龟———海底甲壳动物

他用8年时间来分析海底甲壳动物。在加勒比岛屿上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和整个西方历史学的传统观点。这些岛屿上的动物极不寻常,它们都很驯良,同时每个岛屿上的动物都有几乎相通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达尔文终于认识到所有这些动物物种都来自同一个祖先。而《圣经》里说世上所有的动物在造物之初便定型。加勒比地区的动物形态使达尔文相信动物都是会进化的。达尔文的发现似乎直接向上帝造物论发起了挑战。

1836年,“贝格尔号”在航行了5年后终于回到了英格兰。在这次旅行中,他发现了1500种动物的化石,发现了4000种动物的表皮,骨头的标本,其中有许多欧洲人还是第一次了解。因而达尔文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英国的科学界的精英们力邀这位年轻人加入他们的圈子。此后,达尔文在坐落于英国乡间的自家后院里继续着他的研究和观察。

1839年,他出版了《“贝格尔号”航海记》,这部书十分畅销,再次表明了他的科学观点,并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从猴子想到的进化

1842年,他写了一篇长达35页的论文,阐述了进化论的框架。他把论文封在一个信封里交给了他的妻子,叮嘱她,如果他突然死去,请她将论文发表。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教授进化论,等于把自己放在异端的位置上,他将被视作危险人物。达尔文别无选择,他只能将他的理论埋藏在心里。1851年当达尔文所钟爱的大女儿安妮夭折后,达尔文受到刺激,他开始公开他的进化论。他用数年的时间着书,并进行修改。

1853年11月,达尔文荣获伦敦皇家学会的皇家勋章。在之前的12年中他写完了《“贝格尔号”动物学》,出版了《“贝格尔号”地质学》,修改了《考察日记》。他还通过《一八四八年概要》这部有条理的手稿,形成了自己的“物种起源”的理论。1854年,达尔文开始花全部精力研究物种起源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观察和实验。

1856年初,达尔文开始着手写《物种起源》一书。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名叫华莱士的学者同样提出了非常接近生物进化的思想。达尔文与华莱士在互相独立和彼此不知道的情况下,创立了同样一个非常巧妙的学说———物种起源。1858年7月1日,植物学界成立的林纳学会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由学会书记宣读了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论文。英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和植物学家赖尔、虎克十分肯定的介绍了达尔文着作的重要性,指出了他的思想观点是建筑在从事实得出的广泛结论的基础上的观点,是经过多年深思熟虑而验证的观点。他们希望达尔文和华莱士着作中的一些带指导性的成果,能成为公众的财富。

我想我知道人类起源的真相

按进化论的说法,人类在遥远的过去只不过是一种没有高尚灵魂的动物,这是基督教所无法认同的。没有灵魂,就没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就没有天堂和地狱。就没有恩赐和惩罚。在努力完成自己的着作时,达尔文感到自己正在遭受的煎熬。

他被烫伤了,他倒地摔伤了腿。他连走路都不能走。他一边呕吐,一边修改着他的着作,他将该书的副本寄给他在剑桥的朋友们以及他的牧师,同时附上给他们的信。他在信中说:“你们也许恨不得将我钉上十字架。”

1859年11月24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了。第一版的1250册全部在一天内销售一空,第二版的3000册书也很快被抢售一空。此后这本书在英国发行了4万多册。欧洲各国也开始翻译这本书,西班牙、波兰、俄国都有译本。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是在他乘“贝格尔”号环球旅行时产生的,经过20多年的深思熟虑和艰苦劳动,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和收集,达尔文终于将这些思想整理成书。

《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的这一天,不只是在达尔文的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19世纪50—70年代大批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的观点和对人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观点改变的一天。

《物种起源》虽然一版再版,但达尔文只是把它看做是一部巨着的摘要。他随后又陆续出版了《兰花的传粉》、《攀缘植物》、《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着作。为此他获得了英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科普雷奖章。

1871年2月14日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起源》一书,并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功。由于此书触及了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这一极为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因而引发了一阵既有愤怒,又有赞赏和惊异的浪潮,并受到了宗教观点的卫道士们及唯心论者们的攻击。但达尔文在众多科学界的朋友帮助下,特别是赫胥黎给了达尔文许多无私的关怀和帮助。使达尔文得以度过那个极困难的时期。

剑桥大学授予达尔文法学博士的称号,并拨款绘制了达尔文的肖像。同时他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植物学部通讯院士,达尔文谦虚地称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只认为自己是一个植物爱好者。同年他又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

在艾玛怀中去世

《物种起源》发表后的20年间,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仍有人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讨论这一命题不再受人嘲笑,达尔文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并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学位。此时距他离开剑桥大学已有50年。他的灵魂重又回复了宁静,但与他的妻子艾玛之间的痛苦冲突却依然没法解决。

艾玛坚信人可以在天堂获得永生,但每当想起她和达尔文将不能在天堂里共度美好时光时,她便十分悲伤。

在他们晚年,信仰上的冲突变得日益强烈。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贤惠的妻子依然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是在艾玛怀中去世的,他的头枕在她的胸口,弥留之际,他一直反复说着他希望他们能永远在一起。但他知道在艾玛的信仰中,她会获得永生,而他不会。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心脏病而去世。

达尔文在他死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物种起源》一书以29种语言被印刷了400多次。

他的理论唤起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认识,改变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观点。恩格斯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进化论

在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了。达尔文不主张神造说,他在书中提出了进化论。

所谓进化,就是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不是不变的,是逐渐进化的。进化论是在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生物系谱,在生理器官的比较中建立了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并发现了生物的同源。达尔文的学说不仅被生物学考古和生物解剖学所证实,而且现代的生物基因学说也证实了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当然进化论不是十全十美的,最不足的是回答不了生命的起源的问题。达尔文自己也感到深深的遗憾,甚至担忧:一旦有谁证实了生命的最初不是他推想的样子,进化论岂不变成了空中楼阁?达尔文的局限是当时整个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达尔文不可能在当时一揽子地彻底地解决问题。

19世纪三大发现

恩格斯将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细胞学说:

细胞是一切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能够表现各种生命现象,例如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繁殖、遗传、变异、应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等。1665年英国科学家R·胡克用简单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时,发现它是由许多蜂窝状小室组成的。胡克最早把这种小室称为“细胞”(cellulae)。虽然当时他所看到的只是死亡的植物的细胞壁,但是细胞这一表示生物结构基本单位的名称,后来得到广泛使用。

1893年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万分别从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的观察中得出结论,创立了着名的细胞学说,明确了从单细胞生物直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进化论:

进化论是在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生物系谱,在生理器官的比较中建立了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并发现了生物的同源。

英国历史人物:瓦特

瓦 特

瓦特出生于英国的格林诺克,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

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

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观察漏气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热气冲出,他急忙躲闪,右肩上已是红肿一片,就像被一把热刀削过一样,辣辣地疼起来,弄得他心烦意乱。他真有些灰心了,这时,是他的妻子给了他勇气,妻子用激将法又激起了继续研究下去的雄心。

他又回到地下实验室,将过去的资料重新翻阅一番,打起精神又干了起来,干累了就守着炉子烧一壶水喝茶。一天,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那一动一动的壶盖。他看看炉子上的壶又看看手中的杯子,突然灵感来了:茶水要凉,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从汽缸里也“倒”出来呢?

这样想着,瓦特立即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可以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Ⅷ 英国的新贵族是由什么人组成

新贵族主要是属于中、小贵族阶层的乡绅,他们是“从旧贵族内部分裂出的一种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即所谓新贵族。这些新贵族多半是兼营工商业的中小贵族(乡绅和骑士),经营牧场或农场的大贵族,获得了土地而成为新地主的富商与金融家。

Ⅸ 乡绅是什么意思

指一种社会阶级。

系指在地方上有钱、有文化、有声望、有社会地位的一个特殊阶层,主要由科举已考取,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有文化的地主、赋闲或解职退休归乡的前任官吏、宗族耆老等一批在乡里有影响力的人物所构成。绅士可能为官(成为士大夫),也可能是候补或退休的官员。

绅士是平民,而在平民之上;非官员,却不亚于官员,他们与官员同为地方事务的要角,常并称官绅。另外,绅士有机会与商人来往,本身经商的亦不少,常并称绅商。

(9)英国有多少名乡绅扩展阅读

英国的乡绅:

在中世纪英国,“gentry”(绅士阶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仅次于贵族。此阶层的男性成人当时称为“gentleman”(绅士)。

也由于中国传统的绅士,与英国传统的绅士在社会及文化上有其类似的重要地位,因此近代此一概念传入时便以此把绅士作为“gentry”的翻译。

英国社会传统上的阶级分析把贵族和拥有土地的绅士阶级统称为“上层阶级”(Upper Class),以对应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产阶级组成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和无产阶级组成的“下层阶级”(Lower Class)。

Ⅹ 英语里的乡绅什么意思

country gentleman 乡绅
乡绅是英国封建社会中晚期出现的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就其构成成份虽然复杂 , 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多寡有所不同 ,但他们在以资本主义雇佣方式经营农牧业方面却是一致的。其本质原因是英国农业、工商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成长。

阅读全文

与英国有多少名乡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有什么体育网站 浏览:567
越南人游中国怎么样 浏览:856
您好中国英文怎么写 浏览:548
英国为什么分为三个地方 浏览:399
为什么印度那么冷 浏览:843
为什么英国喜欢下午茶 浏览:611
开普敦到中国飞机多久 浏览:156
印度伊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么区别 浏览:457
英国红砖名校是什么 浏览:995
联通英国流量如何收费 浏览:254
伊朗西边是什么国家 浏览:277
美国为什么拉黑伊朗 浏览:776
哪里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浏览:991
印尼最近情况怎么样 浏览: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么 浏览: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么 浏览:550
越南海边有什么鱼 浏览:355
印尼海啸推了多少米 浏览:99
中国女性哪个地方多 浏览:337
伊朗高铁怎么样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