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欧洲古代战争中,普通百姓是偏向于逃亡还是躲进城堡
普通百姓是偏向于逃亡。
城堡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城堡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公元1066年至1400年是兴建城堡的鼎盛时期,欧洲贵族为争夺土地、粮食、牲畜、人口而不断爆发战争,密集的战争导致了贵族们修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堡,来守卫自己的领地。
欧洲中世纪能搞出城堡这种奇葩,主要原因是因为分封制过滥。是个地就有个领主,是个领主就盖城堡,出征时候各个领主都出兵追随国王打仗。城堡其实就是领主的家,等于把自己的家要塞化。
当时欧洲社会的主要财富掌握在领主的城堡里以及教会的教堂里,只要保证自己的城堡不被攻破,家族不至于被敌人消灭,财富不至于被抢走,那么哪怕领地全部失去,领民都失散,也可以招募雇佣军夺回失地。因此家族和财富安全,领地就是安全的。
② 求告知欧美早期的一部电影夜晚被怪物入侵躲进教堂
博物馆惊魂夜?
③ 古代战争时,为什么一定要攻城
古代战争不像现代战争,可以远程打击,古代战争多以步兵加骑兵为主,攻城可以占据大量的土地来养兵屯兵,而且作为一个据点可攻可守,保证后勤,谁也不想打仗被别人偷袭后排,当然一些叛乱军事行动因为其特殊性可能不需要攻城,比如争夺权力,攻打皇城,或者偷袭行动,或者全部是骑兵的话,讲究速战速决就可能是先打仗再攻城,近代战争讲究的是优先消灭地方的有生力量,比较经典的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基本上一个高地一个高地的去打,各种阵地战,包括现在的叙利亚战争,最近的苏摩尔战区,还是要占据城市,获得地理上的优势。
④ 古代战争士兵打斗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按兵种分类讨论谢谢
古代生产力低,人穷,大部分战斗就是一群农兵一窝蜂冲,见面就乱砍,打完了胜利一方抢钱抢粮抢娘们。
以上就是真实情况,你可以自行脑补,比电视上演的还low比十倍的样子。历史上岳飞部作为当时装备最好的南宋军队,披甲率也只有50%,而且很多人穿的还是皮甲。换句话说,剩下50%的兵,连件皮夹克这种级别的防具都没有,而这就是当时南宋装备最好的军队了。
而且岳飞的部队是只隶属于军事贵族的私军,军人都是正规职业军人,有组织有训练的,不是随随便便从农村抓来的农兵。这种部队就算是中国古代的精锐中的精锐了,其中一半的人连皮夹克都穿不上。
明朝末年的时候,明军大部分穿的都是无甲或者纸甲,满洲八旗军则是披甲率100%的职业军人,满洲重甲兵对当时明军来说几乎刀枪不入,因此清军和明军野战几乎不败。而满洲重甲兵是什么装备呢?
呵呵,也就是棉衣里镶甲片的棉甲而已。。。几万套这种铠甲,就可以在当时横扫天下。。。对面明军有寒酸,简直可想而知。
================================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打仗就是这样。宋朝把兵法设置成秘学,没法传播,很多东西就失传了。。。后世很多打仗完全就是菜鸡互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精锐骑兵表现出来了文明国家所应有的纪律和士气,但就其训练和战术水平来说,简直就像是军盲文人在三国演义里脑补出来的一样可笑。蒙古骑兵无论是单对单马上格斗,还是骑兵团战术,都完败于英国人训练的印度骑兵。清军骑兵伤亡近2000人,才砍死对面5个印度骑兵。。。完全就是单方面虐杀。
如果你想了解中古时代战争的话,建议多看下太平天国战争。时代离的近记录比较详细,而且团练属于军事贵族的私军,将领会研究新式战术,不会克扣部下军饷,一般不会胡吊搞。相比之下,宋朝、明朝打的很多仗,简直就是军盲领导一拍脑袋胡吊搞。
⑤ 中西方历史上的古代战争规模有什么差异
中西方历史上的古代战争规模差异挺大的:
一、战争规模不同:
1、亚里山大的远征军才3.5万人。西方人打仗的时军队规模很小;诸侯间的交战一般就几百上千人的规模,骑士间的交战往往通过个人间的决斗来解决。
2、中国军队远远超过欧洲。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推翻纣王,双方兵力分别达8万和17[或70万]。公元前225年,秦王派兵20万入侵楚国失败而归;公元前224年,秦王又派兵60万入侵楚国,第二年终于灭楚国。在这里可看到人多势众的作用。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匈奴30万人,修长成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人(其中受宫刑者达70多万人)。以至于“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
二、战争目的不同:
1、骑士在战场上的争斗往往不以杀戮对方为目的,更多以商业利益为目的。杀死对手,就无法做生意了,就损害了自己的商业利益。所以,尽量少杀是西方战争的特点。
在廷切布雷(1106年)之役,英王亨利一世的300名贵族打败了亨利一世之兄的所有诺曼底骑士,400个骑士被捕,但亨利的骑士却没有一个阵亡。维泰利描述 (1119年)之战,报告说:“900个武士中,只有3个被杀死”。布汶之役是中古流血最多,最富决定性的一场战役,1500个骑士中,只有170个丧生。
这主要是骑士间的默契与规约均要求善待俘虏及索取合理的赎金额。通常俘虏以信誉保证于一定日期缴给赎金后即被释回,很少有骑士会破坏这种誓约。有史载英法战争时在克里西及普瓦泰被俘的法国骑士,与英国之俘掳者自由而舒适的生活在一起,并与他们的主人分享餐宴及运动,直到被赎回为止。这种以金钱赎俘的方式,甚至连国王也如此。
2、中国的战争的目的不是商业利益,而是占领土地,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因此,必然斩草除根、赶尽杀绝,杀得越多越能使己方掌权。
《汉书》记载王莽篡汉时将反对他的刘信、翟义、赵明、霍鸿等人及其亲属全部“坑杀”,但该书所载的王莽关于诛杀这些人的诏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是要将这些人的尸体堆土,筑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观,上面再树6尺高的旗杆,写上“反虏逆贼鲸鲵”。可见“坑”或京观、武军实际是一回事,都是指将尸体堆积封土。
三、战争动员程度不同:
1、中世纪欧洲无常备军,打仗是临时召集军队,打仗的主要是中上层的贵族骑士,平民一般不参加军队。
2、中国军队特别多。由于中国人吃粮食、粮食的保存期比较长,不容易腐化,能养很多的军队。军队规模大,打起仗来必然死得人多。加上用人海战术围城,粮食很快消耗完,经常发生大规模人吃人的现象。打仗时,很多中国人躲到城里,结果还是被相互吃掉了,留在乡里的人被攻城军吃了,躲到深山老林好些,可见“苛政猛于虎”。
四、战争文化不同:
西方以保全自己为中心;
中国以战死为荣耀。
五、在战术上面:
西方国家显得极为呆板,遵守教条;中国则喜欢兵不厌诈,相对开放,多样化。
具体的差异大概就是这几条了。
⑥ 英国古代战争为什么躲进教堂就平安了
这是由于教廷的超然地位决定的,英国人都是教徒,不敢冒犯教堂的神圣。所以躲进教堂就能够得到教堂的庇佑,而另外一方就算是正义的,也不敢公然冲进去抓人。
⑦ 古代战争场景再现,是灵异事件,还是道听途说
原来据说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有一个戏班子路过这里,被国民党军队用机枪屠杀于峡谷之中,当时天阴沉沉的,枪声和人们的惨叫声响彻峡谷,自此以后每年到这里碰上相同的天气,沉寂的峡谷就会变成真正的“哭谷”,昔日的枪声哭叫声再次降临人间。广西融水县有一处着名的风景区"古鼎龙潭",1987年1月10日凌晨6:00,这里忽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古战场上的鼓乐声,声音此起彼伏,并且富有节奏感,直到当晚10:00龙潭的鼓乐声才渐渐停止停止。
在自然界不仅有特殊地形具有吸引作用,而导致升学竞区的现象,也有特殊的自然气候与特殊地形的电磁场,形成录放古代声像的传奇,还有异常气候改变声音方向的奥妙,这些种种怪异传奇的现象,被专家们称之为大自然超声象之谜 。